集體備課-東南亞_第1頁
集體備課-東南亞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單元或章節教材分析(單獨一頁)一、章節課標要求:1、在地圖上找出東南亞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讀圖說出該地區地理位置的特點。2、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東南亞地勢變化及地形分布特點,說出地形與人類活動的關系。3、運用地形圖說明東南亞主要河流概況,以及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4、運用圖表說出東南亞氣候的特點以及氣候對當地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5、運用地圖和資料,指出某一地區對當地或世界經濟發展影響最大的一種或幾種自然資源說出其分布、生產、出口等情況。6、舉例說出發東南亞展旅游業的優勢。二、章節內容分析:這是第七章的第二節,主要內容是東南亞的位置、范圍、位置的重要性、馬六甲海峽的咽喉位置

2、;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氣候及對農業的影響,主要農作物及熱帶經濟作物;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及東南亞自然條件對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響;東南亞人口構成及華人、華僑所作的貢獻;東南亞的旅游資源。要求學生能從地圖上查找信息認識到東南亞和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及東南亞的自然環境特點;氣候對農業影響和居民特點“日本”一節內容,是初中世界地理部分中第一次單獨講授一個國家的教材。因此,對本教材中以后涉及國家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學習國家,從哪些方面學習?可以說是對學生所學地理知識的一個綜合考評。備課時間:3月22日上課時間:3月23日教案個數:第7個課題:東南亞課時:2一、教學目標(三維目標)1、知識與技

3、能了解東南亞的地形特點,地理位置了解東南亞的氣候類型及分布特點,了解東南亞的農業。2、過程與方法通過指導學生使用地圖,分析東南亞的地形特點,提高學生的讀圖和分析圖的能力并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和綜合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及聯系實際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中南半島地形特點,分析東南亞的自然條件對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響,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的一般分布規律。一、教學重點難點東南亞的地形特點東南亞的自然條件對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響。三、教學準備(教具及學具)多媒體課件地圖四、教法、學法小組合作讀圖分析教學流程(按課時設計)修改記要第一課時1.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請同學們說說東南亞都了解些什么?

4、我們在上節課學習東亞地區日本的自然特點時,是從哪些方面認識的?生:回答。2. 探索新知:1)活動1師:請同學們看讀圖7.17“東南亞在世界中的位置”和“東南亞政區圖”,圖7.18“東南亞的地形”,明確東南亞的范圍,主要國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生:范圍: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因位于中國之南而得名,北部與中國相連;我國有時稱南海為南洋,故習慣上常把馬來群島稱為南洋群島。國家:共11國,其中東帝汶為新建的國家。教師指圖讓學生說出:與中國相鄰的國家(越南、老撾、緬甸);內陸國(老撾);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尼),也被稱為“千島之國”。重要的地理位置教師指圖讓學生說出:緯度位置(10&

5、#176;S25°N),這就決定了東南亞主要位于熱帶。海陸位置: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大部分國家都是臨海國和島國,受海洋影響比較大。交通位置:位于南北兩個大洲(亞洲和大洋洲),東西兩個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處于“十字路口”,這種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來成為重要的戰略要地。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著名的馬六甲海峽2)活動2師:圖7.19“馬六甲海峽的航線”,看圖后請大家思考:日本稱馬六甲海峽為“海上生命線”,為什么?學生討論,教師作適當點撥: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6、。日本從波斯灣進口石油,向西歐等國出口工業產品,都要途經該海峽,因此日本才會把馬六甲海峽稱為它的“海上生命線”。3)活動3師:請同學們讀圖6.10“亞洲的氣候”,看圖并思考: 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哪些地區? 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哪些地區?生:從地區看,馬來半島的南部及馬來群島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從國家看,印尼、馬來西亞、文萊、新加坡和菲律賓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這些國家和地區應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從地區看,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的北部、菲律賓群島的北部,緯度相對較高,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從國家看,主要是緬甸、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等國。師:讀圖7.25“曼谷年內各月氣溫與降水量”,

7、歸納出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征,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然后,讀圖7.27“熱帶雨林氣候區一天中的天氣示意”,由學生說出熱帶雨林氣候區一天中降水出現的時間(午后兩點左右),以加深學生對東南亞高溫多雨氣候的印象。圖7.26“新加坡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歸納出熱帶雨林氣候的特征,分析這種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生: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熱帶季風氣候:每年11月到第二年5月吹東北風,是來自亞歐內陸的風,所以較干燥,降水少,形成旱季。6月到10月吹西南風,它來自濕熱的印度洋,這里的農作物多在雨季播種,旱季收獲。日出以后,氣溫逐漸升高,地面上的空氣受熱上升,天空云量逐漸增多;午后兩三點鐘天

8、空濃云密布,雷電交加,降下大量雨水;到傍晚云量減少,天氣轉晴終年高溫多雨正是由于這里有充足的熱量和降水,所以可以生長終年常綠茂盛的森林,我們叫這種植物類為熱帶雨林。并且這里的農作物全年可以播種,都能收獲。師:請同學們列出,東南亞各國的主要特產,和產品?及主要出產國?3. 歸納小結(學生總結)東南亞的位置、范圍、氣候對農業的影響十字路口位置的理解,馬六甲海峽重要地位4. 當堂檢測及反饋東南亞由很多海峽為什么只有馬六甲海峽被日本人稱為“海上生命線”?列舉出“東南亞之最”5.布置作業能力培養與測試6板書設計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第二節東南亞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 范圍:2. 國家:3.重要的地

9、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交通位置4、馬六甲海峽第二課時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師:東南亞逐漸成為了我們旅游的熱門地區,那么你都聽說過東南亞的哪些旅游城市?生:回答2.探索新知:1)活動1師:請同學們看圖7.28中南半島河流與城市的分布,請同學們找出中南半島的主要河流,想想河流和山脈的分布有什么特征?生:學生讀圖分析、交流合作在河流與河流之間,多是山脈和咼原,用我們的手就可以形象的表示出中南半島的地形-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師:同學們討論:這樣的地形有什么好處?同學們討論解決蘊藏豐富的水利資源,下游可以形成肥沃的平原。因此成為東南亞人口稠密的地區,中南半島上的國家的首都主要多分布在大河的沿岸。2)活動2

10、師:指導學生讀東南亞地形圖后問馬來群島與中南半島相比較,地形有什么區別?生:同樣多山,但大河很少,一般河流短小,平原少,地形崎嶇,而且多火山。如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有“火山國”之稱。師:請同學們討論為什么馬來群島多火山?火山給人類帶來哪些害和利?提示學生參看六大板塊示意圖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圖,并注意與日本比較。馬來群島與日本群島一樣,也是位于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地殼不穩定。所不同的是,馬來群島處于印度洋、太平洋兩大板塊和亞歐板之間。火山一方面會帶來巨大的災難,另一方面火山噴出的火山灰富多種元素,也會使當地的土壤肥沃。東南亞主要位于熱帶地區,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的關系密切。3

11、.歸納小結(學生總結)東南亞城市分布與地形特點東南亞的旅游資源4當堂檢測及反饋說出東南亞的地形和城市分布特點,找的重要河流沿岸的首都城市。5.布置作業能力培養與測試6板書設計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第二節東南亞二、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二、熱帶旅游勝地教學反思:(不少于500字)通過學習東南亞這一節,了解了該地區的地理概貌,氣候,經濟發展狀況,戰略地位以及物產,人文等,下面僅從地理教學方式上進行反思。讓生識地圖,是否知道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其中馬六甲海峽的戰略地位。地理新課程用圖文并茂的資料、形象直觀的圖表、生動有趣的閱讀材料、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活動,創設了充滿時代氣息的地理教學情境,用生活中

12、具體有趣的地圖、圖片、圖表,給學生展示了生動活潑的思維過程。面對這樣的教材,你該如何使用?又該怎樣上課?怎樣發揮教師的作用?怎樣挖掘學生潛能?學習的興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學生具有好奇心,這正是追求知識的原始動力,是求知欲的嫩芽。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會對某一事物特別感興趣,并由興趣發展為熱愛,由熱愛進一步發展為對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會提出各種各樣看似無稽實有深意的問題。這時,作為教師應順應學生的心理,正確地引導他們多問的習慣,教師可作饒有風趣的講解,并以豐富的感*彩去組織學生的探索活動。切不可因學生提出的問題不符合教師的意圖或教師一時難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壓制。九年制義務教育教學大綱提出的“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其實也就在于學生動手“做”科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