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 音 樂 史賈湖骨笛:1986-1987 年先后在河南舞陽縣賈湖發現七音孔和八音孔骨笛,被測定距今約8000年,因此說我國音樂文化距今有 8000年可考的歷史,M282:20是由鶴類尺骨構成,七音孔,五聲音階。骨哨:浙江余姚縣河姆渡氏族社會遺址發現只有兩三個按孔的骨哨,是新時期時代產物,比舞陽骨笛晚約1000年,由禽骨構成。彩陶盆: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發現距今約 5000余年,有舞蹈圖像的彩陶盆,在 盆的內壁有三組舞者,每組五人,手挽手列隊跳舞,舞姿優美,富有節奏感和 情感。舞者頭上有下垂的發辮或裝飾物,身邊拖著一條小尾巴,可能是扮演鳥 獸的裝飾物。等舞:商代用于求雨儀式的樂舞,用牛尾做道具,
2、在舞者之間相互傳遞,因此 又被稱為“代舞”或“隸舞”,舞步盤旋,因此卜辭又稱“盤隸”。牌舞:商代驅鬼逐疫的樂舞,由方相戴著假面具扮演鬼怪的模樣,邊舞邊唱, 充分體現了商代巫樂多姿多彩的特色。音樂的起源:1、巫術說原始人為了生存必須與險惡的大自然苦斗,在不能戰勝大自然和客觀環境時, 就會產生精神力量的支柱,進而演變成巫術。朱襄氏之樂: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蓄積,萬物散解,果實 不成,故土達作為五弦瑟以來陰氣,以定群生。它是炎帝部族的樂舞,是說朱 襄氏部族的生活環境,風沙很大,天氣干旱,植物枯萎,有個叫士達的人造了 一個五根弦的瑟,用來求雨,以安定百姓的生活,反映了原始人在干旱等自然 災
3、害面前以音樂娛神,祈求降雨的愿望。2、情感說遠古人類在獲得獵物后,嘗嘗聚集在一起以歌舞慶賀,情感的多方面用音樂表 達進而演變成情感說。3、模仿說大自然各種鳥類的名叫是有固定音程的,因此原始音樂音程的形成有可能模仿 鳥鳴的因素。4、勞動說產生于勞動生產,勞動號子之類的。古歌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穴(rou4 )葛天氏之樂: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日載民; 二日玄鳥;三日遂木草;四日奮五谷;五日敬天常;六日達 帝功;七日依地德;八日總禽獸之級。它是傳說中的一種古樂,遠 古氏族葛天氏的樂舞,闕:終曲。載民:歌頌祖先;玄鳥:歌頌這一 氏族的鳥圖騰;遂木草:歌頌并希望植物生長茂盛;
4、奮五谷:歌頌并 希望糧食豐產;敬天常:歌唱自然規律的不可抗拒;達帝功:感謝自然地賜予;依地德:要按照徒弟的自然規律從事生產活動;總禽獸之級:歌唱并希望畜牧生產得到繁榮增殖。這些都反映了先民對生產和生活的思想感情。禮記-郊特牲記載的古代祭歌:士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 澤。易經-憤:憤如,番如,白馬瀚如;匪寇,昆垢(P8)六代樂舞黃帝時代的云門:祭天神堯的咸池:崇天的樂舞舜的韶:祭四望夏的大夏:贊頌大禹治水的功績商的大澧:祭先妣周初的大武:祭先祖散樂、夷樂民間樂舞,由旄人掌教四夷之樂一一當時王朝四周各部族的樂舞,歌曲,由提樓市掌教宗教,性的樂舞一一包括田旱時求雨的舞鶴每年秋季驅除瘟疫
5、時所用的攤舞。古樂器鼓:最早產生的擊打樂器,最古老的是土鼓,后有木鼓,商代出現銅鼓。制造水平最高的是商代的雙鳥耗真紋銅鼓磬:最古老的民族樂器,遠古母系氏族社會,稱為“石”或“鳴球”,最早用在先民的樂舞中,按照場所和演奏方式分為特瞥和編磬;虎紋大石磬:河南安陽武官村出土的商代石器,通體用大理石造成,表面光滑,右上角鉆有小孔以便懸掛,通體刻畫的有類似老虎的圖案,造型精美,音色渾厚、柔美。鐘:目前發現最早的是陶鐘,新石器時代遺物編鐘:青銅制成,印能奏成出唱歌一樣的旋律,因此又被稱“歌鐘”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鐘按照音調的高低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巨大的鐘架上,用十字形木槌個長興木棒敲陶坡:以陶土制成的吹奏樂
6、器,一般成平底,卵形。陶響器:原始樂器具有特殊節奏色彩的樂器,形制為封閉狀的腔體,和內裝的小石粒或小泥丸相互碰撞發音,以小巧玲瓏和多種奇特的形狀為其特征。西周時期樂舞等級制度和音樂教育樂舞等級制度:春秋末期在“禮崩樂壞”的局面中,周代建國初期,周公制定 了禮樂制,它是一種用禮儀和音樂的等級化為核心的一種文化制度,把上層社 會的人分成許多等級,再依照等級地位的不同,規定所實施的禮樂,其目的是鞏固奴隸主階級的社會地位,促進音樂的發展。分為侑(yi4 )和樂縣(xuan2 )縣:懸掛鐘磬多少的規格及排列的方位。規定王使用的樂舞可以排列在東南西 北四方,諸侯可以排列三面,卿和士大夫可以排列兩面,士看可
7、以排列一面。俏:王的樂舞列隊可以有八行,每行 8人,共64人;諸侯則只可以六人一行,排六排,共36人,以下逐漸遞減。我國第一個禮樂幾個頭是周代設置的春官。音樂教育:1、音樂禮儀:郊社(祭天地神明)、嘗祭(貴族祭祖)、食祭(政治上的外交宴會等)、鄉 射(鄉里中貴族們聯歡儀式)、師大獻(凱旋慶典)、行軍田役(軍事演習性質的狩獵)。音樂體裁:歌舞音樂、聲樂(獨唱、群唱卜器樂(合奏、獨奏)。2、禮樂教育:周王朝為了實施禮樂制度,設置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禮樂機構-春官,春官中有大司樂、樂師、大師共1463人,分別負責首樂教育、傳授樂藝、表演和其他音樂事物。教育對象:世子和國子。教育時間:13-20年。大司樂
8、教:樂德(樂的思想、崇高目的)、樂語(表現方式)、以致樂舞(大型樂舞)。樂師教:小舞。大師和小師:音樂和樂器演奏。六藝:禮:政治道德、愛國主義行為習慣等內容樂:音樂、詩歌、舞蹈等;射:射箭技術的訓練;御:駕馭戰車的技術書:識字教育數:包含數學等自然科學技術以及宗教技術的傳授。古樂和新樂古樂:即雅樂,是我國古代祭祀天地、神靈、祖先等典禮中表演的樂舞和演奏 的音樂,它是一版用于郊社、宗廟、宮廷禮儀、鄉射和軍事大典等各個方面, 是我國歷史上建立起的第一個明確的宮廷雅樂體系。六代樂舞為其最高典范。特點:1、有樂隊變化的群舞形式,表演者為男性;2、音樂的表演有一定的程式規范;3、有特定的內容和歷史內涵;
9、4、具有修身養性、和睦家庭、安定社會的教育意義和作用新樂:即鄭衛之音,是黃河流域一帶鄭、衛、宋、齊等地的民歌泛稱。特點:1、演奏者為女性、倡優;2、舞蹈前進后退都作出俯身扭腰的夸張動作;3、音樂放縱沒有節制;4、內容不十分具體,歷史內涵不大深刻。三、詩經、八音分類法、三分損益法詩經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瑞安經典之作,共收錄從西周初年到春秋末年共 500年間的各類音樂共 305篇,原稱“詩”或“詩三百”,漢代儒生稱為詩經,現所傳為漢朝毛享傳下來,因此有腳“毛詩”。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國風:160篇,雅分大雅(31 )和小雅(74 )共105篇,周頌(31 )、魯頌(4)、商頌(5)
10、 40篇。包括民間歌曲、宮廷歌曲和祭祀樂舞三種不同內容形式的音樂作品。特點:1、地域:產生在黃河流域,也遠及長江漢水一帶;2、作曲技巧:1、同一曲調多次反復;2、帶有副歌形式的歌曲;3、被俗世稱為“號子” 一類的歌曲和“山歌” 一類的抒情民歌,在演唱時采用有“歌”和 有“和”的形式;3、演唱形式:演唱時大都是無樂器伴奏的“徒歌”但也有用以等樂器伴奏。楚辭:戰國時期南方流行的一種歌曲體裁,實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經過文 學加工整理而形成的音樂形式,是以楚國歷史、風俗、音樂、方言進行創作的, 有著獨特文化傳統和鮮明的地方特色的作品。分為九歌、離騷、天 問、招魂。九歌原來是楚國南部民間祭祀時唱的一套歌曲
11、。屈原在 它的基礎上進行了加工,寫成了充滿生活氣息和浪漫色彩的藝術作品。成相篇:周代的勞動歌曲,我國最早的說唱音樂形式,說唱音樂。內容是 揭露統治者愚蠢,要他們改變作風,實行開明的政治。演唱形式:用一種叫做“相”的打擊樂器打著節奏伴唱。韓娥-余音繞梁,三日不絕。曾侯乙編鐘:1978年春秋之交出土于湖北隨縣,我國目前所見最大的一套編鐘,顯示出我國編鐘音樂文化的發展大到驚人的成就,通體由錯金銘文,2800字,用以表明各個鐘發音的律和音階。一鐘雙音,音域達到五個八度。整個編鐘共64枚鐘分上中下三層,上層扭鐘19枚,分三組排列,種下兩層是編鐘的主題,22枚長乳甬鐘組成也分三組。第一套鐘稱為“琥鐘”,由
12、 11枚長乳甬鐘組成,第二套稱為“音 絲”,由12枚長乳甬鐘組成,第三層稱為“揭鐘”,由左邊分布短架,長 335cm ,高173cm ,長架分布在中間和右邊,長 748cm,高165cm,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時期,由6個武士托起,古代打擊樂器,象征擁有者權位的禮器。(第65枚為縛鐘,楚惠王所贈)十二律:十二律分作六律六呂,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稱為六 律,是陽律,大呂、夾種、仲呂、林忠、南呂、應鐘是六呂,是陰律。周代正 式確立的我國古代生律的方法,按振動體的長度來進行音節或十二律的相稱三分損益法。它是以弦長為其計算基礎的。記載于管子 .地員篇即用增 加或減少弦長的三分之一,往返交替,反
13、復求律的方法。樂記:是一部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的著作,它以客觀藝術實踐為依據, 總結出音樂的原理及其藝術規律,提出關于音樂的本源,音樂與政治的關系, 音樂的社會功能,對音樂的美感認識。主要內容:1.就音樂的產生,提出“物動心感”的命題,指出了詩歌、音樂表現 感情的特征,否定了當時在音樂起源上模擬自然、來自陰陽的觀點,具有唯物 的認識因素;2.系統得論述了儒家的禮樂思想,樂的特點是“和”目的在于“和 同”,即通過音樂歌舞的演奏,使不同的人在情感上相融。禮的特點是“異”, 目的在“辨異”,即通過各種不同的具體的文飾等規定,把貴賤、上下、親疏 等界限區別開來。儒、道、墨家各自的音樂思想儒家孔子:1
14、.賦予禮樂新的內容一一仁,由此構成新的禮樂精神;2.承認音樂的思想性和藝術性3.認為音樂可以反映熱門的痛苦和歡樂,但在感情上要受到節制4.重視音樂的教育,提出學習的六門功課即禮、樂、射、數、御、書。孟子:1.提出“君與民同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強調人民的重要性2.認為“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音樂比說教更有說服力,高度評價 音樂的作用荀子:主張“以古持今”,“以時順修”的原則改造舊的禮樂2.認為音樂可以配合統治者的文治武力,音樂可以感化人心。墨家墨子提出“饑者得食,函者得衣,勞者得息” 2.主張“節用”,宣傳兼愛、非攻,在音樂上主張“非樂”。3 “弦歌弦瑟,習為聲樂”此足以表天
15、下。道家老子:1.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哲學思想先河,音樂方面是原始唯物主義,提出“道法自然” “無為” 2.認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無味令人口爽”,主張“大音希聲”莊子:1.主張“清靜無為” 2.把音樂分為“天籟” “地籟” “人籟”.,崇尚大籟之音,反對人的主觀作用3.反對包括音樂在內的一些科學文化藝術,認為會打亂他那“虛靜恬淡,寂寞無為”的理想生活。樂府、鼓吹、相和歌、1青商樂樂府:封建王朝管理音樂的一個官署,始于秦代,興盛于漢代,是以采集改變 民間音樂為主的音樂機構,內容包括創作和填寫歌詞,創作與改變曲調,編配樂器進行演唱及演奏等。“樂府” 一詞的含義后來擴大喂三種:1.是作為音
16、樂機構的岳父;2.是岳父機構采用過的是個,以及候人擬作的,類似民間詩歌或者文人詩作,亦稱“樂府” 3.大凡入樂或者不入樂的,曾和音樂有關的各種體裁的音樂、文學作品也有“樂府”之稱。鼓吹:分為鼓吹曲、黃門鼓吹、短簫饒歌、橫吹曲,秦漢時得名并發展起來的 鼓吹樂,是一種以鼓吹樂器和擊打樂器為主兼有歌唱的樂曲合奏形式。鼓吹樂:以鼓、排簫和笳為主奏樂器,中間有歌唱的一種形式,最初是北方軍詩歌黃門鼓吹:一種鼓吹樂,演奏漢代皇帝饗宴群臣的“食舉樂”,兼并奏雜曲,有事鼓吹又指簫、笳的樂隊配置,于朝會道路作儀使用短簫饒歌:以排簫、饒為主奏樂器,一般有歌詞,可以唱歌,啟用于軍歌,現存漢饒18篇,如上邪有所思文群為
17、雜言,音樂為西域胡曲,鼓吹樂的一種橫吹曲:以鼓、角為主奏樂器,軍隊中使用,騎在馬上唱,又叫“鼓角橫吹曲” 相和歌:最初產生于一些民間沒有伴奏的歌謠,即“徒歌”。以后徒歌又發展 稱為“一人唱,三人和”的唱和形式,稱作“但歌”。“但歌”發展成為“絲 竹更相和,執節者歌”的較為復雜的形式,成為了 “相和歌”。它兩吸魏晉對 于民間歌曲著作藝術加工后形成的歌、舞,大曲等音樂的總稱,可單稱為相和 或者根據形式稱相和歌,相和大曲。伴奏樂器:有“笙、笛、節、琴、瑟、琵琶、箏七種。相和大曲含有多段體的 大型歌舞作品,是相和的最高形式三部分:1.引:一般無唱歌,僅用笛子與弦樂伴奏 2.曲:即小型樂曲,大都是聲樂曲
18、,一般分為吟嘆曲與諸調曲;3.大曲:即大型樂曲,一般是歌舞曲,也有 部分聲樂曲和器樂奏鳴曲,一般器樂奏明稱為“但曲”。相和大曲:1.艷:出現在曲前,起引子的作用 2. “曲”和“解”:置于中段并且多次出現,是相和大曲的主題部分 3. “趨”和“亂”:出現在結尾,是整 個大曲的高潮部分。清商樂:又叫做清商曲,簡稱清商、清樂,是在南朝樂府鐘新興起來的歌曲及 歌舞曲,其中包括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和江南一帶的各種民族民間歌曲, 以及根據這些歌曲填詞或改變的樂歌,按產生地區分為“吳聲歌”和“西曲 歌”兩類。是東晉南北朝期間承襲漢、魏相和諸曲,吸收當時民間音樂發展而 成的俗樂之總稱。請上月的形式結構略同相和諸曲,其宮調系統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勵志誠信教育主題班會
- 血氣胸健康教育
- 炎癥性皮膚護理
- 下肢靜脈血栓護理
- 2025年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項目申請報告
- 2025年滌綸高彈絲項目規劃申請報告
- 2025年植物穩態營養肥料項目提案報告
- 擦桌子教學課件
- 比例教學目標課件
- 物品班會課件
- 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地理試題及答案
- 宿舍消防安全培訓課件
- 2024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模擬試卷
- 動物園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或馴養觀賞可行性研究報告
- 江蘇2024年江蘇省美術館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附答案解析
- 2023-2024學年浙江省杭州市小升初考試數學試卷含解析
- DZ∕T 0215-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煤(正式版)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發展理論研究
- 《責任勝于能力》課件
- GB/T 5465.2-2023電氣設備用圖形符號第2部分:圖形符號
- 廢氣治理設施運行管理規程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