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湖心亭看雪知識點大全簡答題(72道)/1(1)對于湖心亭看雪一文,既然是看雪,但為什么要寫與金陵來客一起喝酒呢? 答案解析:為了增加賞雪的情趣。|/2)(2可/( /(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描寫景物采用了以小襯大的手法,請找出相關語句。 答案解析: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湖心亭看 雪文章結尾“舟子”說“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課文從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湖中人比“相公”更癡?(3) .答案解析:湖中人比相公更癡;比相公到得早;“鋪氈對坐”準備久待;在湖心亭煮酒賞雪;見到“相公”,甚為歡喜,拉著一起喝酒;最為重要的是,他們“是金陵人”,客居此地,時值年關。(4) .品析“湖中
2、人鳥聲俱絕” 一句中“絕”字的妙處。(4) .答案解析:寫出了西湖冰天雪地、萬籟無聲的森然寒意(意同也可)(5) .湖心亭看雪的標題為“湖心亭看雪”,按照道理作者應該運用大量筆墨寫看雪 時的景象,而作者卻只寥寥幾筆寫了西湖的景色,為什么?(5) .答案解析:作者用寥寥幾筆,卻勾畫出了湖心亭雪后的美好景象,而且作者并沒 有只停留在寫景上,而是通過游人的雅趣與感受,動中寫靜,靜中有動,襯托出湖心 亭的美景,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意對即可)(6) .作者寫到眼前之景時,為什么用“一點”、“一芥”、“兩三粒”來形容“湖心亭”、 “小舟”、“舟中人”?(6) .答案解析:“一點”、“一芥”、“兩三粒”
3、這三個詞極言事物之小,而這正是為了 反襯雪之大,在天地之間一切都顯得那么渺小。(7) .文中開頭說“獨往湖心亭看雪”,后來又寫到“舟中人兩三粒”,況且文章末尾舟 子還出現了,這是不是矛盾?(7) .答案解析:不矛盾。因為“舟子”雖與“相公”同行,但由于學識、修養、志趣、 個性的不同,他對“相公”的行為不能理解,所以他存在猶如不存在,因此無視“舟 子”的存在。(8) .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引用舟子的話有何用意?(8) .答案解析: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以相公的“癡”與“癡似相公者”相比較,似貶實褒,反襯自己清高與孤傲的情懷,襯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驚喜心情。(9) 請根據對本文的理解,擬一組不少于
4、五言的對偶句。(9) .答案解析:獨往看雪顯情趣,對坐飲酒抒閑情。(10) .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描寫景物的句子是哪幾句?采用了怎樣的寫作方法來寫景 的?寫景時采用了怎樣的順序?(10) .答案解析:描寫雪景的句子是:霧淞沆腸,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作者寫景,文字簡練樸素,不加渲染,這種手法叫白描。 采用了從整體到局部的描寫順序。在整體描寫部分,又采用了由小到大、由遠到近 的順序。(11) .和作者一同前往的不是還有舟子嗎,為什么說“獨往”呢?(11) .答案解析:一道去的舟子,那是生活所使,沒有作者那種獨特的審美情趣的。(
5、12) .文章最后,舟子說相公和亭上兩人“癡”,他們到底“癡”在何處?(12) .答案解析:“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閑情雅趣”。(13) .湖心亭看雪中,開頭一句“崇禎五年十二月“,當時已是清初,而作者卻用 明代紀年開頭,表明了什么?(13) .答案解析:表明在作者心目中這仍是大明的天下,其中深喻對故國的懷念。(14) .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一句寫出了什么意境?這句在全文結構上有何作用?(14) .答案解析:路無行人,天下無鳥,天寒地凍,萬籟俱寂的意境。為下文“獨往 湖心亭看雪”作鋪墊。(15) .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獨往湖心亭看雪” 一句表現了作者怎
6、樣的心情?(15) .答案解析:表現了作者孤傲高潔,不隨波逐流的心境,超凡脫俗的氣質和特立 獨行的個性。(佝你能找出文中寫景的句子并體味作者的感情嗎?在寫景上,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點?(16) .答案解析:本文寫景有兩句,先從大處落筆,“霧淞沆腸,天與云與山與水,上 下一白。”描寫雪后西湖全景,設造了靜寂、空曠、混沌的境界。接著,作者落筆眼前, 寫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使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出了眼前景 物的渺小、微弱,與曠遠莽蒼的大自然進行對比,渲染了 “寄蜉嗾于天地,渺滄海之 一
7、粟的一種人生情緒。作者寫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飾,簡潔樸素自然,如一幅寫意山水畫卷。人 物云天、高低近遠、濃淡疏密,人與自然在精神世界里達到了高度的統一和諧。 然而, 寧靜之中,我們仍然感受到作者內心深處的漂泊無依、茫然無奈的傷感。(17) .既然是寫景,作者為什么又用近一半筆墨寫人,最后還用舟子的話作結,說到了“癡”,這樣有何意義?(17) .答案解析:文章的標題是“湖心亭看雪”,人們很容易產生一種定勢思維:看雪 就是寫雪景,但這篇文章卻用了近一半的篇幅來寫人,寫奇遇,寫飲酒,抒感慨,豐 富了文章內涵。繪景寫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為有了人的活動更具魅力。張岱 的文章寫景,同時也寫觀
8、賞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點睛之筆,往往在此。結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話“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一個“癡”字,說明了張岱 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這字似貶實褒,對作者到湖心亭賞雪這一行為給予了肯 定與贊賞,不僅如此,還包括了對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與贊賞。(18) 請找出文中描寫雪景的句子。這句話應該怎么來翻譯呢?(18) .答案解析:“霧淞沆腸,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 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湖上彌漫著水氣凝成的冰花,天與云 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中(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長 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
9、的兩三粒人影罷了。(19) .從“一痕,一點,一芥”你感受到了什么?(19) .答案解析:痕、點、芥,都是表示事物小的量詞,突出了雪后西湖蒼茫空闊、一 片雪白的景象。(20) .這樣的大雪天,作者“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個“獨”字你感受到了什么?(20) .答案解析:深夜獨往,大概是作者不想被人看到,也不想看到人,展現了作者不隨俗流、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像冰雪那樣高潔的情懷)(21) 你覺得作者記敘看雪的背景、時間、天氣有什么作用呢?(21) .答案解析:交代這些都是為了突出“獨”字。“獨”,不僅強調數量(只有自己一 人);更寫出了作者,與眾不同心態與情趣。(22) .本文的語言有何特點?試舉
10、例分析說明。(22) .答案解析: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個字,篇幅短小。語言嚴整而富于變化, 文字簡約,內涵豐厚。如“獨” “大喜” “霧淞沆腸”等。(23) .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筆墨寫人,對此,你有何看法 ?最后用舟子的話作結,有何 意義?(23) .答案解析: 文章的標題是“湖心亭看雪”,人們很容易產生一種定勢思維:看 雪就是寫雪景,但這篇文章卻用了近一半的篇幅來寫人,寫奇遇,寫飲酒,抒感慨, 豐富了文章內涵。繪景寫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為有了人的活動更具魅力。張岱的文章寫景,同時也寫觀賞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點睛之筆,往往在此。結尾作者 引用舟子的話“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11、一個“癡字,似貶實褒,對作者到 湖心亭賞雪這一行為給予了肯定與贊賞,不僅如此,還包括了對作者品味、人格的肯 疋與貝員。(24) .記敘看雪的背景、時間、天氣有何作用?(24) .答案解析:本文開篇敘事,交代看雪的時間及背景,“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擁耄衣爐火,獨往湖心亭 看雪” O樸實的記敘,交代了一個不尋常的人。寫不一般的紀年方法、不一般的時間、不一般的天氣,都是突出“獨,字。獨”,不僅強調數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寫出 了作者,與眾不同心態與情趣。(25) .找出寫景的句子并體昧作者的感隋。作者寫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點?(25) .答
12、案解析:一切景語皆情語,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寫景有兩 句,先從大處落筆,“霧淞沆腸,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描寫雪后西湖全景, 設造了靜寂、空曠、混沌的境界。接著,作者落筆眼前,寫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 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一痕”、“一點”、“一芥”、 “兩三粒,”使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與曠遠莽 蒼的大自然進行對比,渲染了 “寄蜉嗾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一種人生情緒。作 者寫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飾,簡潔樸素自然,如一幅寫意山水畫卷。人物 云天、高低近遠、濃淡疏密,人與自然在精神世界里達到了高度的統
13、一和諧。然而, 寧靜之中,我們仍然感受到作者內心深處的漂泊無依、茫然無奈的傷感。(26) .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一句寫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結構上有何 作用?(26) .答案解析:路無行人,天無飛鳥,天寒地凍,萬籟俱寂的意境。作用:為下文“獨往湖心亭看雪”作鋪墊。(27) . “獨往湖心亭看雪” 一句中“獨”字有什么表達作用?(27) .答案解析:映襯出環境的幽靜、空曠,也暗示作者的“癡”(不同凡響),為下文作伏筆。(28) . “天與云與山與水”連用三個“與”字寫出了什么景象?(28) .答案解析:顯示了天空、云層,山巒湖水混蒙一片,舉目皆白的景象。(29) .既然知音難覓,
14、為何不互留聯系地址姓名,不進一步了解身份官職,只是說“金 陵人,客此”?(29) .答案解析:注重的心靈的交流,注重的眼前的景,心中情,而不是身外俗事。這 也是他們不同常人,“癡”的性情的表現。(30) .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其實是清朝,而開頭時間依然以明朝的崇禎年號記錄時 間。有何深意?(30) .答案解析:文章彌漫一種淡淡愁緒,對故國的思念,是作者情感孤傲,超凡脫俗 的性格形成的原因。(31) .比較本文與柳宗元的江雪,說說它們在描寫手法和表達感情上的異同。(31) .答案解析:在描寫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為人設。在表達的
15、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達了作者清高自賞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緒,江雪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孤獨感。(32) .馬致遠的秋思中寫道:“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 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作者運用了白描的手法對九種景物進行排列,勾勒出了一幅“天涯游子圖”,在這幅圖中,藤是枯的,樹是老的,鴉是黃昏中的,這給人以蕭條暗 淡之感,此時看到小橋流水人家,那種思鄉之情從心底彌散開來,抬頭遠望漫漫古道, 耳邊呼嘯的秋風,看看長途跋涉的瘦馬,個人一種斷腸的感覺,這就是白描,本文運 用的白描的手法,具體哪一處?找出來談談你的體會。(32) .答案解析:本文的白描在“湖上影子,惟長提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
16、芥”, 這是側面烘托的寫法,由堤及亭,由亭及舟,由舟及人。層次清晰的描繪了一幅天地 茫茫,渾然難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水墨畫,情趣安然,量詞的使用,從視覺的 角度,位置的轉換,使人感嘆人在天地間不過是滄海一粟的渺小。(33) .走進作者的心靈,體會了作者的情感,而且我們感受到了作者產生這種情感的 原因,這篇文章寫于明朝滅亡以后,而作者仍用明朝紀年,表現了一種不一樣的思想 感情,因此作者寫道: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有什么言外之意嗎?請用這樣的句式說: 湖中居然有此人0(33) .答案解析:a.是高雅的情趣的人b.是有豪情逸趣的人c.是志同道合的人d.是超 凡脫俗的人e.是樂情山水的人(34) 作者
17、寫作此文時,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 的年號,你能說出其中有何深意嗎?(34) .答案解析:明思宗朱由檢;懷念故國的深情。(35) .結合全文來看,本文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特點?(35) .答案解析:以記敘開頭,以議論結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靜中有動,寂中 有聲。(36) .文中引用舟子的話有何用意?(36) .答案解析:襯托出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驚喜心情,寫出了作者不虛此行,深夜 賞雪,收獲頗多,印象極深。(37) .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一句寫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結構上有何 作用?(37) .答案解析:路無行人,天無飛鳥,天寒地凍,萬籟俱寂的意境。作用:為下文“獨
18、往湖心亭看雪”做鋪墊。(38) .文章開頭交代了作者看雪的時間、目的地及天氣狀況,透過這些內容,顯示了作 者怎樣的情趣?(38) .答案解析:與眾不同,超凡脫俗。(39) .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此句與柳宗元江雪一詩在意境、寫法上有 什么異同?(39) .答案解析:設置此題意在引導學生聯系以前學過的知識,在比較中感悟文學作品 的意境,學習作家高超的寫作手法。意境是文學作品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 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把握了意境就抓住了文學作品的精髓。而寫作 手法,恰恰與學生作文密切相關。參考答案:兩者都寫出了冰天雪地、萬籟無聲的肅殺景象。境界闊大、深遠。但湖 心亭看
19、雪表達的是作者清高自賞的感情和幽深的故國之思,而江雪表達的是作 者柳宗元懷才不遇的孤獨感。另外,兩者都借助人、鳥的銷聲匿跡,側面渲染、烘托 大雪后的森森寒意。“湖中人鳥聲俱絕”中的“絕”字,與“千山鳥飛絕”中的“絕”字,意思均為“消 失”,一從聽覺角度,一從視角角度,卻都傳達出大雪的威嚴,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40) .文章開頭說“獨往湖心亭看雪”,后來又寫到“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況且文章末 尾舟子還出現了,這是不是矛盾?(40) .答案解析:不矛盾,因為在作者看來,蕓蕓眾生不可為伍,比如舟子,雖然存 在卻猶如不存在,反映出作者文人雅士式的孤傲。(41) .西湖美景受到眾多文人雅士的喜愛,請寫
20、出幾句寫西湖的詩詞佳句。(41) .答案解析: 水光澈淞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一一白居易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楊萬里(42) .結合全文來看,本文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特點?(42) .答案解析:以記敘開頭,以議論結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靜中有動,寂中 有聲。(43) .古往今來詠雪的古詩文極多,請寫出幾句。(43) .答案解析: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44) .湖心亭看雪采用了怎樣的寫作方法來寫景?寫景時采用了怎樣的順序?(44) .答案解析:作者寫西湖雪景,文字簡練樸素,
21、不加渲染。這種手法就叫做白描。 采用了從整體到局部的描寫順序。在整體描寫部分,又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順序;在局 部描寫部分,又采用了由大到小、由遠到近的順序。(45) .文中開頭說“獨往湖心亭看雪”,后來又寫到“舟中人兩三粒”,況且文章末尾舟 子還出現了,這是不是矛盾?(45) .答案解析:不矛盾。因為“舟子”雖然與“相公”同行,但可能由于學識、修養、志趣、個性的不同,他對“相公”的行為始終不能理解。所以,他存在卻猶如不 存在。也有人認為作者有文人雅士式的孤傲,覺得蕓蕓眾生不可為伍,因此,無視“舟子”的存在。(46) .“癡”與課文第一段哪句話相呼應?寫出作者什么心情?(46) .答案解析:與開頭
22、“獨往湖心亭看雪”相呼應;寫出了作者超然脫俗的性格。(47) .作者引用舟子的話有什么用意?作者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來收束全文?(47) .答案解析:作者引用舟子的話包含了對“癡”字的贊賞,作者的確癡迷于天 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襯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驚喜心情, 表明作者不虛此行,深夜賞雪,收獲頗大,印象極深。畫龍點睛,深化意境。對此迷人雪境,“癡”情人不只“我” 一個,這也是一種巧 妙的側面烘托。(48) .作者說“獨往湖心亭看雪”,結合整篇文章,一個“獨”字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 想感情?(48) .答案解析:一個“獨”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
23、生活方式,抒發了作者高雅脫俗,清高自賞的感情(49) .(2007山東威海中考題)文中結尾舟子說作者癡,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癡”?(49) .答案解析:他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閑情逸致。(50) .文章中寫雪景的語句有哪些?采用什么表現手法?(50) .答案解析:霧淞沆腸,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白描(51)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筆墨,寫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雪”是娛情之物,請再舉出兩例古詩文中寫“雪”的句子。(51) .答案解析:“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左遷藍關示侄孫湘“孤舟蓑笠
24、 翁,獨釣寒江雪。”(江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山回路 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52) .說說文中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舉例說明。(52) .答案解析:本文描寫西湖雪景主要運用了白描的寫法。女口:“霧淞沆腸,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這種寫法,文字簡練樸素,不加渲染。(53) . “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這幾句句子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何特點?(53) .答案解析:連用三個“一”字,與“上下一白”相呼應。寫法上,作者未站在一 個固定點上,而是不斷變換角度寫景寫人。(54) .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
25、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 雪。)寫景與人的活動所用的描寫手法有何不同?(54) .答案解析: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手法,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 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以景襯人。(55) . (2007年湖南永州中考題)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都描寫了雪景和人的活動,但所表達的感情完全不同,請 簡要分析。(55) .答案解析:湖心亭看雪表達的是作者清高自賞和淡淡的愁緒,江雪表達的是作者懷才不遇的孤獨感。(56) .作者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來收束全文?(56) .答案解析:畫龍點睛,深化意境。對此迷人雪境,“癡”情人不只“我” 一個,
26、這也是一種巧妙的側面烘托。(57) .作者寫賞雪,卻寫到亭上金陵人飲酒的場面,多余嗎?為什么?(57) .答案解析:不多余。這是辟出另一境界,讓人有一種喜逢知己的感覺。屬側面 烘托,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58) .文章第一段中量詞“痕、點、芥、粒”的作用是?(58) .答案解析:寫出了視覺的移動,使人感嘆人在天地間,不過是滄海一粟。(59) . “湖中人鳥聲俱絕”分析句子中“絕”字的妙處?(59) .答案解析:一個“絕”字,從聽覺入手,描繪了一幅人鳥受凍,悄然無聲,不敢 外出的寒冬靜默圖。(60) .文章第一段,作者在寫雪景時,為什么要著力去寫堤、子、舟、人?(60) .答案解析:側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層次清楚地描繪了一 幅天地茫茫,渾然難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畫,情趣盎然。(61) .結合全文來看,本文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特點?(61) .答案解析:以記敘開頭,以議論結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靜中有動,寂中 有聲。(62) .“癡”與課文第一段哪句話相呼應?寫出作者什么心情?(62) .答案解析:與開頭“獨往湖心亭看雪”相呼應;寫出了作者超然脫俗的性格。(63) .文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語言文字應用水平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智能制造與自動化專業考試卷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試卷及答案披露
- 2025年土木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電子商務專業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藝術專業學生畢業實際操作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職業發展與生涯規劃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哲學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考試試題及答案
- 倉儲物流操作失誤賠償補充協議
- 糧油行業一級大豆油集中采購與投資合作合同
- 掏土糾偏法在地基糾偏中的應用
- 金蝶云星空操作手冊
- 《精益生產培訓》課件
- 班主任基本功大賽:模擬情景題及參考答案匯編(初中組)
- 國外關于學前教育的政策法規
- 基于單片機的恒壓供水系統設計(附原理圖、程序清單及外文翻譯)
- 賓館飯店消防安全培訓課件
- 2022杭州新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第四單元《物質的變化》全部教案(共7課)
- 客房物品擺放標準
- 當代社會問題課件
- 小學語文教師基本功大賽試卷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