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名稱幼兒健康與保育共 2課時目的要求了解幼兒健康的標準及意義,掌握幼兒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掌握幼兒保育工作的根本內容及實施方法教學重點了解幼兒健康的標準及意義,掌握幼兒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教學難點掌握幼兒保育工作的根本內容及實施方法教學環境理論課教室教學方法講授法課型理論課教學內容及過程導入新課1、根據學前教育的開展形勢闡述開設本課程的重要性與意義2、介紹本教材的編寫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授新課1、健康的概念及幼兒健康的標準 健康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性。 對于幼兒來說,健康不僅是身體各器官、系統發育正常,功能良好,沒有疾病和身體缺陷,而且還應具有情緒愉快、開朗
2、樂觀等良好的心理狀態以及對社會環境的良好適應能力。2、幼兒健康的意義 幼兒時期是人生開展的最初階段,這一階段的身心能否健康開展,對其一生的健康和開展有重要影響。幼兒時期的生長發育十分迅速和旺盛,為開展幼兒的身體提供了最有力和有效的時機。幼兒時期還是心理開展的重要時期,心里的健康開展為幼兒身體健康的開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3、幼兒健康教育的內容 1生活衛生教育2平安教育3體育鍛煉教育4心里衛生教育4、保育的概念 保育,是指成人為幼兒的生存與開展提供必需的、良好的環境和條件,給予幼兒精心的照顧和養育,以保護和促進幼兒正常發育和良好開展。5、幼兒保育工作根本內容 1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2做好幼兒日
3、常生活的保育工作3做好幼兒衛生保健工作4做好幼兒平安管理工作6、幼兒保育工作注意要點1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那么2保育工作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與配合小結 幼兒雖具備人體的根本結構,但各個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弱幼兒生理特點,心理也未開展完善;自我保護能力也差,對外界的適應能力較差。因此,做好幼兒的衛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兒的健康水平,是學前教育的重要任務,也是幼兒衛生與保健的重要任務。作業1、幼兒健康的意義是什么? 2、幼兒健康教育的內容有哪些?3、簡述幼兒保育的根本內容教學反響學生有玩 現象,教學方法有待改良。課題名稱人體的形態與結構共 1 課時目的要求了解人體的根本形態與根本結構
4、教學重點人體的根本結構,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的概念及在人體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學難點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在人體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環境理論課教室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課型理論課教學內容及過程導入新課1、回憶自己上過什么樣的幼兒園?2、在幼兒園都受過什么樣的教育?講授新課一、 人體的根本形態 從外形上看,人體可分為頭、頸、軀干和四肢等幾局部。頭與軀干相連的局部為頸,軀干和上肢相連的為肩關節、和下肢相連的局部為髖關節,其間為腹股溝。二、人體的根本結構按由小到大的順序細胞組織(四種)器官系統細胞:是構成人體結構和功能的最根本單位。組織:形態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細胞和細胞間質結合起來構成組織。按
5、形態和功能不同可分為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上皮組織;具有保護、分泌和吸收功能。結締組織:具有連結、支持、保護和營養各種組織、器官的功能。如血液、骨、軟骨、脂肪、肌腱等都屬于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具有收縮和舒張功能,產生運動。平滑肌:有很大伸展力,收縮特點是緩慢而持久,由自主神經支配,分布于內臟血管處,沒有規律。例:臘腸腸衣的應用。骨骼肌:屬于隨意肌,主要分布于四肢和軀干上,由軀體神經支配,肌肉收縮有力。心肌:心臟特有的肌肉組織,有自律性,受自主神經的調節。神經組織:神經細胞又名神經元,為神經組織的根本單位。器官:不同組織經發育分化并相互結合構成器官。系統:由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
6、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組成。九大系統:運動、循環、消化、呼吸、內分泌、泌尿、神經、免疫系統和生殖系統小結 學習幼兒衛生與保健,必須理論聯系實際,既要扎實學習本學科的根本理論,又要聯系托幼工作的實際。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幼兒的典范,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作業一、名詞解釋1、細胞2、器官二、簡答題 幼兒與成人骨骼的成分和特性有什么異同點?教學反響學生有打瞌睡現象,教學方法有待改良。課題名稱幼兒各系統解剖生理特點和保育共 9課時目的要求掌握幼兒身體各系統解剖生理特點和保育方法教學重點1、嬰幼兒各系統的特點和保育要點 2、脊柱生理彎曲、心率、呼吸、囟門、生理性流涎等根本概念。教學難點嬰幼兒各系
7、統的特點及保育要點教學環境理論課教室教學方法講授法課型理論課教學內容及過程導入新課 讓學生從對自身的認識來初步感覺人體結構,用解剖掛圖吸引學生。講授新課一、根本概念 1、關節-是骨與骨之間的連接之處。關節由關節頭、關節窩及其外的關節囊組成。 2、牽拉肘-是嬰幼兒較為常見的脫臼,是肘關節半脫臼。 3、脊柱生理彎曲-脊柱是人體的支柱,它在人體的前前方向上出現四個生理彎曲。這四個生理彎曲是頸前曲、胸后曲、腰前曲和骶后曲。 4、心率-是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 5、呼吸-是機體吸入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的過程。 6、耳咽管-在鼻咽部兩側壁上各有一小管的開口,小管與中耳相通,是一對在鼻咽部后側上方通向中耳的小
8、管。 7、會厭軟骨-是喉口的蓋。其作用是掌管喉口的開放與閉合。 8、肺活量-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體量。 9、六齡齒-最先萌出的恒牙是第一恒牙,它是在幼兒6 歲時萌出的,又稱“六齡齒。 10、生理性流涎-嬰幼兒在67 月時,唾液的分泌旺盛,但嬰兒口腔淺,不會及時把口水咽下去,所以經常流涎口外,稱生理性流涎。 11、胃的排空-食物進入胃后,要在胃內暫時儲存一段時間,然后經胃的蠕動將食物一點一點地送入小腸,這種食物由胃進入小腸的過程叫胃的排空。 12、近視眼-眼球前后徑過長或晶狀體過于凸,外界物體的光在視網膜的前面聚焦,因而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不清晰的物像。 13、遠視眼-眼球前后徑過
9、短或晶狀體凸度過小,使物像在視網膜的后面聚焦,因而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不清晰的物像。14、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動的全部神經結構叫反射弧。 15、反射-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肌體對來自內、外環境的刺激作出的反響,叫反射。 16、動力定型-假設一系列的刺激依照一定的時間、順序依次出現,重復屢次以后,這種時間和順序就會在大腦皮層上固定下來,形成暫時的神經聯系,這就是動力定型。二、嬰幼兒運動系統的特點 (1)嬰幼兒骨骼硬度小,受壓容易變形彎曲;(2)顱骨存在骨縫;(3)腕骨未完全骨化; (4)脊柱生理彎曲尚未定型;(5)骨盆未長成一塊完整的骨骼;(6)關節附近的韌帶較松,關節窩較淺,在過度牽拉的狀況下,
10、容易脫臼;(7)肌肉容易疲勞;(8)大肌肉群發育早,小肌肉群發育晚。三、嬰幼兒運動系統的保育要點 (1)培養嬰幼兒坐、立、行的正確姿勢;嬰幼兒生活用品的準備和使用要得當;(2)多進行日光下的鍛煉,日光和鍛煉是嬰幼兒骨骼生長的“營養素;(3)身體的鍛煉要全面、均衡、多樣化;(4)注意運動的平安。四、嬰幼兒循環系統的特點:(1)嬰幼兒由于喂養不當,容易患缺鐵性貧血;(2)血液凝固慢;(3)年齡越小,心率越快;(4)脈搏不穩定。五、嬰幼兒循環系統的保育要點:(1)注意營養,預防嬰幼兒缺鐵性貧血;(2)鍛煉可以強心,但要適度;(3)預防動脈硬化應該始于嬰幼兒。六、嬰幼兒呼吸器官的特點:(1)鼻腔短小、
11、狹窄,黏膜柔嫩,容易感染和堵塞;(2)耳咽管與成人相比,短、粗、平直,易患中耳炎;(3)會厭軟骨不能及時蓋住喉口而易使食物嗆入氣管;(4)聲帶肌肉嬌嫩,容易疲勞嘶啞;(5)氣管、支氣管容易感染;(6)肺活量小; (7)呼吸頻率快;(8)嬰幼兒以“腹式呼吸為主。七、嬰幼兒呼吸系統的保育要點:(1)正確地擤鼻涕;(2)正確處理鼻塞;(3)及時糾正張口呼吸的不良習慣;(4)不要養成在面部亂抓亂摸的習慣;(5)預防異物進入呼吸道;(6) 保護嬰幼兒的金嗓子;(7)開窗通風,多組織嬰幼兒進行戶外活動;(8)培養嬰幼兒呼吸系統的好習慣。八、嬰幼兒消化系統的特點:(書本P 23-25) 九、嬰幼兒消化系統的
12、保育要點:細嚼慢咽,不吃湯泡飯;飯后漱口,睡前刷牙;不比賽吃飯;不在吃飯時批評嬰幼兒;培養定時排便的習慣。十、嬰幼兒泌尿系統的特點:由無約束排尿到有約束排尿;尿道短,易感染。十一、嬰幼兒泌尿系統的保育要點:(書本P 29-30) 十二、嬰幼兒皮膚的特點:保護機能差;調節體溫作用差;皮膚的滲透作用強。十三、嬰幼兒皮膚的保育要點:(書本P 32 ) 十四、嬰幼兒內分泌系統的特點:嬰幼兒的身高的增長離不開內分泌系統;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和智力開展離不開甲狀腺素。十五、嬰幼兒內分泌系統的保育要點:保證嬰幼兒睡眠的時間和質量,有利于身高的增長; 在嬰幼兒的膳食中,應使用加碘的食鹽,防止碘缺乏。十六、嬰幼兒眼
13、睛的特點:5 歲前可以有生理性遠視;晶狀體有較好的彈性;嬰幼兒時期是治療弱視的最正確年齡。十七、嬰幼兒眼睛的保育要點:注意用眼衛生,預防近視;防眼外傷;預防眼部感染。十八、嬰幼兒耳的特點:耳廓容易生凍瘡;外耳道狹窄;易患中耳炎。 十九、嬰幼兒耳的保育要點:不用銳利的工具給嬰幼兒挖耵聹;及時清理外耳道的污水;教會嬰幼兒正確擤鼻涕的方法,可預防中耳炎;不要讓嬰幼兒躺著進食、喝水;減少生活噪聲,保護嬰幼兒的聽力;及時發現嬰幼兒聽力異常。二十、嬰幼兒神經系統的特點:嬰幼兒大腦皮層易興奮,不易抑制;大腦皮層容易疲勞;嬰幼兒需要的睡眠時間長。二十一、嬰幼神經系統的保育要點:根據嬰幼兒神經系統易興奮、易疲勞
14、的特點采取保育措施;重視開發嬰幼兒的右腦;創造一切條件,防止嬰幼兒大腦皮層受到傷害。小結 幼兒各系統生理解剖特點和保育是本課程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習后面各章節的根底,學習過程中要切實聯系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所見,加強理解和記憶,并學以致用,走出生活誤區,糾正日常偏差,給身邊的親朋以正確的、科學的生活指導。作業1、幼兒的心臟有什么特點?應如何保育?2、幼兒的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肺各有什么特點?應如何保育?3、消化系統是如何進行消化的?4、怎樣利用大腦皮層的活動規律組織幼兒的教育活動?教學反響學生上課遲到現象,教學方法有待改良。課題名稱營養根底幼兒營養共 4 課時目的要求理解七大營養素的生理功能,
15、掌握七大營養素的食物來源、缺乏癥教學重點營養素的生理功能教學難點營養素的生理功能、食物來源、缺乏癥教學環境理論課教室教學方法講授法、直觀法課型理論課教學內容及過程導入新課 通過提問導入新課:孩子出生時身高、體重大概是多少?每個孩子身高、體重變化是否一致?孩子的飲食與成人是否一樣?區別在那、為什么?等等講授新課一、營養素1、概念:營養素是指維持和促進人體健康和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飲食中的營養成分。它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糖類、脂肪、無機鹽礦物質、維生素和水六種。還有纖維素,應是七種2、作用:1供應熱量,維持體溫和正常的生理功能。2構成和更新細胞,促進發育,幫助合成激素、抗體等。3調節人體生理機能
16、,使機體各組織器官正常協調地運轉。二、營養素的功能和來源一蛋白質蛋白質是一種化合物,是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構成。局部蛋白質還含有:硫、磷、鐵、碘、銅等。上述各種元素分別組成不同的非必須氨基酸由體內合成。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根本單位。成人需要8種必須氨基酸食物蛋白質攝入供應,嬰幼兒的必須氨基酸還包括組氨酸。1、蛋白質分類:根據氨基酸的數量和種類2、蛋白質的功能:1構成和修復機體組織細胞、組織、臟器的主要成份。2調節生理機能酶、激素、抗體主要成份。3提高機體的抵抗力營養好,蛋白質充足,抵抗力強。4供應熱量1克蛋白質產生4卡熱量,當攝入蛋白質過量時,人體吸收到達生理需求時剩下的蛋白便產生熱量。3
17、、蛋白質的來源:1動物的蛋白質:奶、魚、肉、蛋;2植物性蛋白質:豆類及谷類。4、蛋白質的需要量:嬰幼兒膳食動物蛋白和大豆蛋白應占50%。過少:發育緩慢、消瘦、肌肉細弱無力、貧血、易感染;過多:便秘、食欲減退、加重腎負擔。二脂肪1、人體內含中性脂肪甘油三脂,分布于皮下膚腔,肌肉間隙2、類脂質磷脂類、固醇類存在細胞原生質和細胞膜中3、脂肪的生理功能:1供應熱能:由碳、氫、氧組成,1g脂肪產生9卡熱量。2構成細胞磷脂,膽固醇是構成人體細胞的主要成份,尤其是腦和神經細胞。3供應人體必須脂肪酸。脂肪酸中的亞麻油酸,亞麻油稀酸、花生油四稀酸,上述均是人體正常發育和健康的必需品,這些物質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
18、必須攝入供應,稱之為:必須脂肪酸。4、脂肪的來源與供應1動物性脂肪豬、牛、羊、魚、奶、蛋黃油2植物性脂肪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棉子、向日葵、油菜子、茶子油、核桃油、松子油。三糖類1、糖由碳、氫、氧組成的。由于糖的分子結構式中的氫2氧1和水的分子結構相同,所以對糖也稱為碳水化合物。1單糖只含有一個糖分子,可不經消化液作用下,直接吸收。2雙糖:是由二個分子糖,去掉一個分子的水叫做雙糖。a. 蔗糖b. 麥芽糖c. 乳糖需要經過消化液的作用后,變為單糖,才能被吸收利用。3乳糖:存在于人和動物的乳汁中,如牛羊奶。人乳中含乳糖6-7% 牛羊乳中含乳糖4-5%4多糖:是許多單糖分子結合而成無甜味,不易溶于
19、水,經消化酶的作用分解為單糖。2、糖的生理功能1供熱:1 g糖=4卡熱。由60-70%糖供應2構成組織:糖蛋白,核蛋白,糖脂,存在于肝和肌肉組織中。3保肝解毒:當肝糖原儲藏多時,對四氫化碳酒精,砷等,有較高的解毒能力。4抗酮作用糖有抗酮作用,減少酮體的產生,防止酸中毒。3、糖的來源和供應米、面、玉米、高粱、豆類、甜薯、馬玲薯、芋頭、甘蔗、甜蘿卜、水果、蔬菜,纖維素和果膠。四維生素1、維生素分類:1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2水溶性:維生素B族B1、B2、B6|尼克酸;泛酸,生物素,肌醇、葉酸、膽堿;維生素B12、路丁;維生素C。2、常見維生素缺少的病癥:維生素A缺乏:動物
20、性維生素A;植物性維生素A原胡蘿卜素甲、乙、丙三種胡蘿卜素是一種藍色素在人體小腸內能轉變為維生素A1維生素A缺乏:表皮出現魚磷皮,皮膚枯燥,毛束疼,四肢伸側干眼癥,畢脫斑,在眼球結合膜近角膜腺處出現銀灰色三角形斑。當胎兒發育障礙,維A缺少胎兒死亡。2維生素D:屬于固醇類D2、D3缺乏維D,皮膚內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形成維D3,存在藻類植物及酵母中的麥角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形成維D2。3維生素B1:易溶于水,在空氣中酸性中穩定,當在中性或堿性條件下,遇熱易破壞。食物烹調溫度時間長短上下而破壞。4維生素B2:1B2的功能 體內許多重要輔酶的組成成份,參與機體的組織,呼吸和氧化復原過程。2缺乏時
21、出現:糙皮病、口角炎3維生素B2的來源:動物肝、腎、心、蛋黃、鱔魚、螃蟹、干豆類、花生、綠葉菜含量比擬多。5維生素C :功能:1參與氧化復原反響2促進細胞間質的形成3維持骨骼牙齒的正常生長,促進傷口愈合4促進增加機體內抗體形成,提高抵抗力。5解毒作用:鉛、苯、砷遇到維生素C可解毒。來源:酸味水果比無酸的水果維C多,辣椒,油菜、太古菜、蒜苗、西紅柿、酸棗、山楂、柑橘、柚、草莓。人體需要量:成人:70-75mg兒童:30-75mg孕婦:100mg乳母:150mg五無機鹽人體內有50多種硬礦物質、占體重的4%左右1、鈣 食物中存在的形式有:氯化鈣溶水、磷酸鈣不溶水、草酸鈣不溶水、脂肪酸鈣不溶水鈣來源
22、:蝦、蟹、蛤蜊、蛋、綠葉菜、豆類、動物骨類食品。攝入量:一般:600800MG青春期:10001200MG乳母:15002000MG老年人:1500MG左右2、磷1磷為構成骨骼,牙齒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成份。2磷與鈣結合產生磷酸鈣組成骨骼和牙齒,80%以上的磷。3存在于骨骼和牙齒里。3、鐵1占體內總量的約為35%2作用:組成血紅蛋白3參與體內氧和二氧化碳的運送4血紅蛋白所含的鐵量占血中鐵的總量1/35鐵的來源:動物肝、蛋黃小于腎、瘦肉動物血鐵含量高但利用率低,不是優良鐵源。4、碘:總體內25MG左右作用:1、合成甲狀腺素的重要成份2、能調節體內熱能代謝蛋白、糖、脂肪三大代謝的合成與分解作用。來源:
23、飲水、食物、食鹽、海鮮植物。5、其他微量元素凡在動植物體內含量少于1MG的元素稱之微量元素。目前:鐵、碘、氟、錳、鉻、銅、鋅、鎂、硒、鈷、鉬、鎳等。鋅:1、缺少時生長緩慢、發育不良、味覺障礙、傷口愈合緩慢。2、來源:谷類、豆類、麥皮中、肉、奶、肝臟量多。六水總體重的2/3,每天每人需水20003000MG人體缺水20%無法維持生命。保持體溫,調節體溫七膳食纖維:腸道“清道夫小結 幼兒時期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如何選擇幼兒的膳食才能滿足機體生長發育和生活活動的需要是每一個撫育幼兒家庭都面臨的問題。假設一味追求“洋、“貴,不但不能滿足幼兒對營養的需求,反而會使幼兒營養單一、營養過剩,甚至會造成嬰幼
24、兒性早熟、肥胖等。要想確保小孩的健康成長,只有提供科學的膳食才行。作業 分別表達七大營養物質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維生素A、B1、C、D各有什么危害?教學反響學生普遍存在飲食結構不合理,提示學生進餐盡量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課題名稱幼兒膳食共 2 課時目的要求熟悉不同年齡幼兒膳食的配置,掌握幼兒膳食配置的原那么教學重點幼兒膳食配置的原那么教學難點不同年齡嬰幼兒膳食的配置教學環境理論課教室教學方法講授法課型理論課教學內容及過程導入新課 得到合理喂養是嬰幼兒的權利;為小兒提供合理喂養是家庭的責任;嬰幼兒期的營養狀況影響小兒一生健康;早期喂養方式決定今后飲食習慣!我們應該加以重視。講授新課一、1歲以內嬰兒的
25、喂養1、母乳喂養06個月 建議純母乳喂養母乳喂養的優點是蛋白質容易被孩子吸收,脂肪成分好,維生素的含量合理,對母親的健康有益。如果母乳缺乏,建議4個月添加輔食,米糊、蛋黃、蔬菜逐漸添加。魚肉蛋等食物,建議從泥狀的食物開始,由少到多、由粗到細、由一種到多種,一直到6個月。到了6個月以上,不管母乳是否充足,務必添加輔食。需要注意的是,三個月以內建議補維生素AD,暫時不用補鈣。因為容易形成小兒便秘,除非缺鈣嚴重,可以少量補充。3個月以后建議多曬太陽有利補鈣。9個月1歲 可添加碎末狀食物值得提醒的是,輔食一般46個月每日兩餐,最好是中餐和晚餐進行。6月1歲就可以一日三餐,早中晚餐都要保證。一般奶量越大
26、的孩子就越要減少夜間奶量,6個月以上夜里睡覺就應該減少喝奶,1歲以上夜里一般可不喝奶。2、人工喂養55頁人工喂養考前須知:要為寶寶選擇適宜的奶瓶(含奶嘴)和奶刷. 奶的溫度要適宜,不宜過熱或過冷,媽媽可將調好的奶液滴幾滴在自己手腕內側或手背,以不燙手為適宜. 每次喂奶時間為 1520 分鐘,不宜超過 30 分鐘. 兩次喂哺間隔一般在 3 小時左右。 3、添加鋪食 46 個月期間,是寶寶快速生長的一個時期,此時必須為他(她)添加泥糊狀食物,以滿足寶寶的營養需要. 在這一階段,泥糊狀食物與母乳同樣重要.科學合理地添加非乳類食品與母乳或配方奶喂養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添加泥糊狀食物及固體食物的方法 補
27、充泥糊狀食品及固體食物一般從生后 46 個月開始,此時泥糊狀食物與母乳喂養同樣重要. 應逐漸由一種添加到多種,不能12 天內加 23 種,以免寶寶消化不良和對食物過敏. 補充過程中,如果出現消化不良或過敏病癥,應停喂這種食品,待恢復正常后,再從少量重新開始.如果仍出現過敏,應暫不使用并向醫護人員咨詢.應遵循從谷物,蔬菜到魚,肉的原那么. 每加一種新食品,應試用幾天,并應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讓寶寶有個適應過程. 寶寶患病或天氣炎熱時,應暫緩添加新品種,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二、1歲后嬰幼兒的膳食P57頁1、13歲嬰幼兒的膳食:碎、細、爛、軟、嫩;不帶辛辣味;色鮮味美、外形可愛,不使用色素
28、。2、36歲幼兒的膳食:易于消化吸收,色香味形,防止辛辣味。3、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專心、不偏食、不剩飯寶寶出生后對食物沒有選擇能力,但到了2 歲后,受環境影響容易產生偏食,挑食.媽媽應在這個階段幫助寶寶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三、嬰幼兒膳食配制的原那么1、提供多樣化、搭配合理的膳食1膳食搭配金字塔P602把握恰當的膳食比例:1攝取:優質蛋白質站總蛋白質的50%以上。2供熱:蛋白質1015%,脂肪2535%,糖類5060%。3三餐一點:早餐2530%,午餐3040%,午點:10%,晚餐2530%。早餐高質量,午餐高質量、高熱量,午點、晚餐清淡易消化3膳食巧搭配:粗細搭配、米面搭配、葷
29、素搭配、谷類和豆類搭配、蔬菜五色搭配、干稀搭配。2、烹調的膳食應適合嬰幼兒的消化特點和喜好3、講究飲食衛生,防污染、中毒小結 安排好幼兒的飲食可以預防營養素維生素A、胡蘿卜素、鈣和核黃素的缺乏;干稀、葷素、粗細、甜咸搭配要合理;以谷類為主,動物性食品為輔;粗糧細糧合理搭配,可以營養互補,促進幼兒的成長和發育。作業1、母乳喂養有什么好處?2、添加輔食的原那么是什么?3、為嬰幼兒配制膳食應遵循什么原那么?教學反響教材內容不多,今后還可以適當增加課時,適量補充課外知識有利于學生擴大知識面。課題名稱幼兒心理健康共 2 課時目的要求1、熟悉嬰幼兒心理健康的具體標準 2、掌握嬰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心理健康3、
30、掌握嬰幼兒常見的心理和行為問題教學重點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健康教學難點嬰幼兒常見的心理和行為問題教學環境理論課教室教學方法講授法課型理論課教學內容及過程導入新課 通過詢問學生對健康的認識,以及對日常所見小孩的一些表現作判別,倒入新課。講授新課一、幼兒心理健康的具體標準1、智力開展正常2、情緒積極向上3、人際關系融洽4、行為統一協調5、沒有嚴重的心理行為問題二、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心理健康1、01歲嬰兒心理保健的重點P631滿足嬰兒的多種需要1生理需要:食物、睡眠、衣著、排泄、清潔、平安2心理需要:平安感、愛、交往、活動2防止嬰兒受到傷害1正確斷奶:不要突然斷奶或逼迫斷奶2正確對待嬰兒怕生現象:不
31、強迫幼兒與陌生人接觸,應引導、鼓勵2、13歲幼兒心理保健的重點(P65)1滿足幼兒獨立性的需要:有利于培養幼兒的獨立性、自主性2鼓勵幼兒與他人交往:學會與人交往,利于幼兒社會性的開展3幫助幼兒做好從家庭到幼兒園的過渡:正確認識“別離焦慮,采取漸進式入托的方式。幼兒園與家庭雙方密切配合做好各自的工作 3、36歲學齡前小兒心理保健的重點(P67)1幫助學齡前小兒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成人評價幼兒要謹慎,防止負面影響,樹立幼兒的自尊和自信。2重視學齡前小兒正確的性別角色培養:從起名字、買衣服、買玩具、對幼兒的期待與要求等各方面給予正確影響和教育。3為入小學做好準備:激發幼兒入學愿望,培養其良好的作息。
32、三、嬰幼兒常見的心理和行為問題(P6974)1、遺尿癥1概念:5歲后睡眠中不能控制排尿導致尿床的現象。2原因:1大腦皮層功能失調2沒養成好的排尿習慣3過于疲勞,睡眠過深4軀體疾病3預防和矯治:樹立信心,作息適當,習慣良好,有病早治。2、發育性口吃發育性口吃是一種發育性的疾病。導致兒童產生最初口吃的原因尚不清楚。這種最初的口吃在一局部兒童當中保持下來,并且通過青春期,逐步開展成為成年階段的口吃兒童發生最初口吃的平均年齡是30個月,兒童口吃一般都在六歲之前產生。65%的口吃兒童在口吃產生后的一到兩年內自動康復。但是,口吃如果是在5歲以后初始的話,就只有18%的幾率能夠自動康復。康復的平均年齡是3.
33、5歲。六歲以后,兒童口吃一般必須接受言語治療才可能康復。3、夜驚1概念:睡眠時所發生的一種驚恐反響,屬于睡眠障礙。2原因:1精神緊張,焦慮不安2不良的睡眠習慣3有疾病3預防與矯治:解除各種病因4、吃手1吃手的危害:被人嘲笑、病菌入口、手指變形、影響容貌2吃手的原因:1喂養不當2缺少關愛3心里緊張3預防與矯治:改善喂養、關愛幼兒5、咬指甲咬指甲也稱咬指甲癥或咬指甲癖,是指反復咬指甲的行為。咬指甲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不良習慣,多見于36歲兒童,男女均可發病。多數兒童隨著年齡增長咬指甲行為可自行消失,少數頑固者可持續到成人。出現這種現象常與精神緊張有關,在生活節奏改變比方孩子入托、入學時孩子特別容易出
34、現緊張,在生病時也容易誘發此癥,局部小兒由于模仿他人而形成。具有內向、敏感、焦慮素質等性格特點的小兒容易患此癥。局部患兒誘因不明。6、習慣性陰部摩擦表現:玩弄或磨擦生殖器。這種行為習慣最早發生于1歲左右,在學前期比擬明顯,男孩多于女孩。年幼兒童表現為:在家長懷抱中將兩腿內收或交叉摩擦,或將被子、枕頭或衣物塞到兩腿之間來擠壓外生殖器。年長幼兒那么表現為:直接用手撫弄外生殖器,或兩腿騎跨于床沿、凳角或其他硬物件磨擦外生殖器;有的女童將一些小物件定塞進陰道,來刺激生殖器。兒童在作習慣性陰部摩擦時,常常伴有面部發紅、兩眼凝視、表情緊張,輕微出汗、甚至氣喘等。過后,兒童困倦、思睡。年幼兒童做此動作不分地
35、點時間。年長兒童那么多在臨睡前或清晨醒后出現。原因:1生殖器局部不潔或疾病引起瘙癢。2有的兒童因寂寞而玩弄外生殖器,或大人逗玩小兒生殖器,使兒童逐漸養成習慣。這種情況多見于男孩。3不當的教育方法使偶然的行為得到強化。另外,不良的生活環境、兒童情緒緊張和焦慮或引發或加劇這種行為,他們將此作為緩解焦慮和自慰的一種手段。防治:預防的方法主要在于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和教育。1對于偶而出現的,家長應采取無視的態度,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可以防止糾正。2積極治療或消除陰部刺激原因。3建議給兒童穿寬松的內褲,不要穿太緊太小的內褲和褲子。4晚上盡量使兒童上床后盡快入睡,或大人在旁邊給予安撫,講故事等,引導入睡;早上
36、醒來后讓兒童盡快起床穿衣,減少兒童醒后單獨呆在床上的時間。養成上床就睡,醒來就起的睡眠習慣。5當小兒發作時,要沒法轉移他的注意力。如輕喚他的名字,或改變其體位,或給他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切勿訓斥或嚇唬,以免幼兒錯誤理解此行為可吸引父母的關注,從而得到不恰當的強化。7、說謊1無意說謊:34歲幼兒因認知水平低,在思維、記憶、想象、判斷等方面往往會出現與事實不相符合的情況。2有意說謊:幼兒為趨利避害而成心編造謊話。小結 不同年齡幼兒需求不同、表達方式不同,問題出現也不一樣,提示學生在今后工作中一定要有針對性,日常要留心觀察生活,多結合具體事例來學習、理解課本知識。作業1、表達各年齡段小孩的心理保健要
37、點2、如何處理小孩說謊?3、什么叫發育性口吃?如何預防和矯治?教學反響本章節內容學生掌握起來有難度,主要是教材過于精簡,加之學生生活閱歷淺,對日常生活不太留心觀察,理解教材就顯得很抽象。今后本章節的課時適當進行增加,補充一些課外內容,讓學生循序漸進的從一些根本概念開始學習,多結合具體事例真正讓學生認識嬰幼兒的心理行為問題,從而重視這一內容的學習,為今后做好工作打好根底。課題名稱幼兒日常保育共 2 課時目的要求掌握幼兒飲食保育的要點、睡眠保育的方法、著裝的方法、日常盥洗的內容和方法,正確指導幼兒排泄教學重點幼兒飲食保育的要點、睡眠保育的方法、著裝的方法教學難點幼兒日常盥洗的內容和方法,指導幼兒排
38、泄教學環境理論課教室教學方法教授法、直觀法、操作法課型理論課與操作課結合教學內容及過程導入新課 幼兒階段是人的一生開展最重要時期,由于其身心發育尚未成熟,科學有效的實施保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為幼兒實現由生物人轉化為社會人奠定根底,是幼兒園保育工作的任務與目標。講授新課一、 幼兒飲水保育1、正確鼓勵和引導新入園幼兒自覺、自愿地愛上喝水,養成良好的喝水行為習慣。2、培養幼兒喝水的根本禮儀:“小水杯,雙手拿,接好水,慢慢回,喝水時,歸原位,小心喝,不浪費。3、養成幼兒定時喝水和隨渴隨喝的習慣。4、幼兒喝水時的衛生要求:喝水前洗手,拿自己的杯子,喝完水將杯子放回原處;喝水時小口嘗試,小心燙傷;喝水時不
39、要說笑,防止嗆咳;劇烈運動后、吃飯時不喝水。二、幼兒進餐保育1、激發幼兒良好的食欲:快樂的進餐氣氛,有助于保持幼兒良好的進餐情緒;利用幼兒喜歡聽故事、“愛表揚的特點,利用集體的氣氛感染他們,為他們樹立典范。請吃飯干凈整潔、動手能力強的幼兒示范吃飯樣子給大家看,讓幼兒明白自己動手吃飯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從而讓依賴性強的幼兒開始自己動手吃飯。2、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文明的進餐行為:飯前洗手、飯后擦嘴漱口、不挑食、不偏食、細嚼慢咽、不撒飯、不巧碗筷、咀嚼不出聲等。3、進餐時應對幼兒仔細觀察、精心照顧幼兒:對偏食、剩飯、撒飯的幼兒給予鼓勵,促使幼兒改正偏食和剩飯、撒飯的不良習慣。對于吃飯時邊吃邊玩、
40、不講衛生、飯粒掉滿地屢教不改的幼兒給予一定的懲罰,當他每天稍有一丁點進步時馬上表揚他,讓他更有信心應對吃飯這件事。發現進餐時食欲低落者,要查找原因,給予相應照顧。4、飯前飯后不宜做劇烈的活動。三、幼兒睡眠保育一幼兒睡眠的準備為了提高幼兒的睡眠質量,需要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睡眠條件。1活動安排上的準備睡眠前可組織幼兒進行一些安靜的活動,如戶外散步、桌面游戲等,提醒全體幼兒排尿,檢查幼兒的衣袋,防止幼兒將小物品帶到床上玩耍。2睡眠環境上的準備寢室里新鮮流通的空氣、適宜的溫度與濕度、較暗的光線、安靜的環境以及舒適溫暖的寢具是幼兒高質量睡眠的保證。3幼兒心理上的準備睡前,教師應注意保持幼兒愉快輕松的情緒,
41、使幼兒在良好的精神狀態中安然入睡。教師不應在睡前批評或恐嚇幼兒,也不得給幼兒講劇烈的、易引起懸念的故事。4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幼兒的睡眠同其他活動一樣,存在著個體差異,需要教師區別對待。例如,對于需要睡覺時間較長的幼兒、脫衣動作較慢的幼兒、年齡較小的幼兒以及體弱多病的幼兒,應讓他們提前進入睡眠室,提前睡覺;而對于那些精力旺盛、體質較好、不喜歡睡覺的或上床后愛與他人逗玩的幼兒,可分成幾組依次上床睡覺,這樣便于教師管理,也能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二幼兒睡眠的衛生1、培養幼兒良好的睡眠習慣1培養幼兒單獨入睡的習慣:對于入睡困難的幼兒,保教人員應有耐心,努力理解幼兒,滿足他們的要求。教師可以坐下來,輕拍幼
42、兒,陪伴他們入睡,使幼兒對新環境產生平安感。也可以讓幼兒將家里陪睡的小被子或毛絨玩具等帶來陪著自己入睡。2養成幼兒按時睡眠、按時起床的習慣:托幼園所應執行一定的生活作息制度,使幼兒逐漸養成按時睡眠、按時起床的良好習慣。同時,也應促使幼兒家庭配合工作,使幼兒在家庭中也能逐漸養成按時入睡、按時起床的習慣。3培養幼兒正確的睡眠姿勢:托幼園所和家庭都應注意幼兒的睡姿,引導幼兒不趴臥、不跪臥、不蒙頭睡覺,鼓勵幼兒側臥或仰臥,以保證幼兒的睡眠質量和身體的健康。2、掌握排尿規律。及時提醒幼兒排尿教師應了解每一個幼兒的排尿規律,注意有尿床習慣的幼兒,觀察他是每天尿床還是偶爾尿床。偶爾尿床的幼兒大多由于白天玩得
43、過于勞累、喝水或喝湯過多等緣故。有尿床習慣的幼兒應進行身體檢查:防止上器質性病變。3、仔細觀察,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在幼兒睡眠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每個幼兒的睡眠情況,一方面要注意幼兒的被子是否蓋好,睡姿是否正確,有無蒙頭睡覺。另一方面,教師應注意及早發現突發疾病的幼兒,假設發現幼兒的身體有異常表現或已患病,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四、幼兒著裝1、幼兒衣著的原那么:保暖、舒適、方便、平安、美觀2、幼兒衣著面料的選擇:內衣選用純棉面料,外衣最好也選用棉制品。3、幼兒衣著款式和大小的選擇:P7980頁4、穿脫衣服的方法:P8081頁五、幼兒排泄1保育員要照顧幼兒排便,提醒幼兒如廁時間不宜過長,注意觀察
44、幼兒的大小便,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與保健員聯系。2小兒大小便是保育員要在一旁照顧、幫助,觀察大小便有無異常,才可離開。3每次組織小兒大小便時按小組進行,每次以56個小而為宜。小兒坐盆時間一般510分鐘,小便便盆用完后倒掉、洗凈,每天二次浸泡于消毒液中,大便便盆用后倒掉、洗凈,立即浸泡于消毒液中。4根據小兒的年齡、小便間隔規律、當天小兒的情緒、飲食、氣候等因素提醒小兒小便。對易尿褲的小兒要重點照顧提醒,除睡眠前后,嬉水前等安排集體小便外,應培養2歲以上的小兒主動表示小便。5培養小兒定時大便的習慣。坐盆時不喂食,不玩玩具,不看圖書。6當小兒學會用聲音、動作或語言表示大小便時,保育員要及時表揚鼓勵;對尿
45、褲、尿床的小兒要及時換上干褲子,耐心教導,幫助他樹立信心,不可斥責、挖苦、嘲笑或長時間讓他坐在便盆上。7培養小兒良好的大小便習慣及生活能力。六、幼兒盥洗1小兒吃東西前必須洗手,洗手要用流動水和肥皂,飯后必須洗臉,洗臉要用消毒毛巾。2幼兒洗手前,保育員準備肥皂和毛巾,調節水溫,通過語言啟發、動作示范,讓幼兒逐步學會自己洗手的方法。3保育員準備溫度適宜的毛巾,培養幼兒正確洗臉的方法。4為小兒穿衣褲鞋襪時要考慮小兒的舒適、保暖和平安,如將襯衣的袖子、襯褲的褲管拉直,將衣領翻至服貼,內衣蘇在褲子里,褲子拉到肚臍之上,襪跟拉到腳后跟處。5定期為小兒剪指甲,不肯合作的小兒應等其熟睡后再剪,不要強迫進行。6
46、洗澡前保育員要采取防滑及保暖措施,準備好毛巾、肥皂,做到先放熱水,調節適宜的水溫。洗澡時,保育員的手不能離開水源,先將幼兒淋濕,在擦肥皂。擦時要注意順序,先頸部、胸部、背部、兩臂腿,最后擦臀部和腳。按同樣的順序將肥皂沫洗盡,洗澡結束時,先關熱水再關冷水,用干毛巾擦干幼兒皮膚,立即穿上衣褲。7盥洗中要注意平安,如先放冷水,再放熱水,用手試溫后才能讓小兒清洗。小結 孩子的生活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需要我們教師持之以恒的對孩子進行教育、監督、引導才能逐步地養成。許多生活上的事情,我們教師要給予孩子鍛煉的時機,讓孩子學會生活要自理的好習慣。每天午睡前后認真觀察和檢查幼兒,密切關注孩子的精神面貌,
47、做到有病早發現早治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時時處處留心孩子的一舉一動,真正成為有心人。作業1、 簡述幼兒飲食的日常照顧方法。2、 簡述幼兒服裝的選擇及穿脫衣服的方法。教學反響學生有玩 現象,教學方法有待改良。課題名稱幼兒常見疾病與預防共 4 課時目的要求掌握幼兒常見病、寄生蟲病的病癥及護理和預防措施、教學重點幼兒常見病、寄生蟲病的病癥及護理教學難點幼兒常見病、寄生蟲病的病癥及護理和預防措施教學環境理論課教室教學方法講授法課型理論課教學內容及過程導入新課 沒有一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順利成長,沒有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不得任何疾病、永遠保持強健體魄。然而,不少年輕父母,對如何照顧孩子,特
48、別是對如何預防小兒罹患各種疾病,如何及時發現孩子患病,以及孩子一旦患了疾病后如何醫治和護理,缺乏應有的知識。在座的終將為人父母,學好本章節的內容,將來對工作、生活大有益處。講授新課一、上呼吸道感染一概述: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間的急性炎癥的總稱,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細菌感染常繼發于病毒感染之后。該病四季、任何年齡均可發病,通過含有病毒的飛沫、霧滴,或經污染的用具進行傳播。常于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如受寒、勞累、淋雨等情況,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細菌,迅速生長繁殖,導致感染。該病預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常繼發支氣管炎、肺炎、副鼻竇炎,少數人可并
49、發急性心肌炎、腎炎、風濕熱等。上呼吸道感染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5歲以內易得該病。二病因:1、病原體:.病毒流感病毒甲、乙、丙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 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麻疹病毒、風疹病毒;細菌溶血性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2、誘發因素:疾病影響 (1)先天性疾病:常見的如兔唇、腭裂、先心病及免疫缺陷病等。 (2)急性傳染病:如麻疹、水痘、猩紅熱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此外肺結核變為常見誘因。 (3)營養性疾病:如營養不良、貧血、佝僂病以及小兒腹瀉等。三臨床表現:根本病癥為發熱及上呼吸道卡他病癥。四護理: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有90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遇到
50、小兒感冒有發燒咳嗽時,不要一上來就服抗生素,應該以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中藥為主,如果合并了細菌感染,比方細菌性肺炎,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生素。退熱藥一般需要每隔4小時才能喂一次,而且低燒或中度發燒可以不服退燒藥,高熱時39以上再服,如果服藥后發燒不退,又沒到四個小時,可以采取物理降溫的方法退燒,比方冷毛巾冷敷頸部兩側、大腿根部、雙腋窩部,或洗熱水澡千萬別著涼,頭枕涼水袋等。五預防:加強身體鍛煉,增加戶外活動,增強機體抵抗能力。 講究衛生,合理護理,根據天氣變化適當增減衣服;居室要定期通風換氣,室溫勿過高或過低,并保持一定濕度。 在寒冬季節,盡可能不帶小兒去公共場所,以防交叉感染。 家中有上感
51、病人,應盡量與小兒隔離,如無條件還與之接觸者,應戴口罩。 應用疫苗預防:從鼻腔內噴入或滴入減低病毒疫苗,可以預防或減輕上感病癥。 室內定期用食醋熏蒸,在疾病流行期可用0.5病毒唑滴鼻或用板藍根、雙花、菊花等煎服或代茶飲。二、腹瀉一概述:嬰幼兒腹瀉是一組多病因的臨床綜合征,為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衛生部將其列為兒保四病之一。以腹瀉、嘔吐為主的綜合征。以夏秋季節發病率最高。本病治療得當,效果良好,但不及時治療以至發生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時可危及小兒生命。二病因: 1、體質因素本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其內因特點:嬰兒胃腸道發育不夠成熟,酶的活性較低,但營養需要相對地多,胃腸道負擔重。嬰兒時期神經、內分泌、
52、循環系統及肝、腎功能發育均未成熟,調節機能較差。嬰兒免疫功能也不完善。2、感染因素分為消化道內與消化道外感染,以前者為主。 (1)消化道內感染:致病微生物可隨污染的食物或水進入小兒消化道,因而易發生在人工喂養兒。哺喂時所用器皿或食物本身如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夠,亦有感染可能。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其次是由成人帶菌毒者的傳染,如病房內爆發細菌性或病毒性腸炎后局部醫護人員受染,成為無病癥腸道帶菌毒者,可導致病原傳播。 (2)消化道外感染:消化道外的器官、組織受到感染也可引起腹瀉,常見于中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膚感染等。腹瀉多不嚴重,年齡越小者越多見。引起腹瀉的原因一局部是因為腸道外感染
53、引起消化功能紊亂,另一局部可能是腸道內外均為同一病原主要是病毒感所引起。 (3)濫用抗生素所致的腸道菌群紊亂:長期較大量地應用廣譜抗生素如氯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氨芐青霉素、各種頭孢霉素,特別是兩種或以上并用時,除可直接刺激腸道或刺激植物神經引起腸蠕動增快、葡萄糖吸收減少、雙糖酶活性降低而發生腹瀉外,更嚴重的是可引起腸道菌群紊亂。此時正常的腸道大腸桿菌消失或明顯減少,同時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難辨梭狀芽胞桿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藥物較難控制的腸炎。 3、消化功能紊亂 (1)飲食因素;2)不耐受碳水化物;3)食物過敏;4)藥物影響;5)其他因素:如不清潔的環境、
54、戶外活動過少,生活規律的突然改變、外界氣候的突變中醫稱為“風、寒、暑、濕瀉等,也易引起嬰兒腹瀉。 三病癥:1、輕癥:一日瀉數次至十余次稀糊便,體溫正常或低熱,納差。2、重癥:一日瀉數十次水樣便,尿少,嘔吐,萎靡,口、皮干。四護理:1腹部保暖2就醫補液3注意調整飲食五預防:1合理喂養2悉心照料3飲食衛生4隔離三、佝僂病一概述: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慢性營養缺乏性疾病,是因缺乏維生素D,導致鈣、磷代謝失常,而使骨骼鈣化不良所致。在佝僂病中,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vitaminDdeficiencyrickets),也常簡稱為佝僂病,占總佝僂病95%以上。二病因:本病是由于維生素D缺乏引起,維生素D有內源性與外源性兩種。內源性的是靠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而后在體內合成;外源性的來自食物,如魚、肝、蛋、乳類等含有維生素D3。三病癥:P88頁佝僂病臨床分為四期:初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板型電阻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束狀染色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無縫小背心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ABS珠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方桿磨尖鉛筆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數控高速塑料中空成型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互聯網傳媒市場動態監測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丙烯行業市場發展預測及前景調研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MTBE甲基叔丁基醚行業風險評估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 新疆吐魯番市鄯善縣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筆的制造設備綜合效率OEE提升考核試卷
- 2025-2030中國聚丙烯三元共聚物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上半年蘇州太倉臨港投資發展集團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調試與維護題庫
- 2025屆廣東省佛山市高三語文二模高分范文12篇:“成長最大的悲哀是失去了想象力”
- 2025年合肥高新美城物業有限公司招聘3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內蒙古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招聘9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青少年體重健康管理
- 2025年中國AI醫療健康企業創新發展百強榜單報告-摩熵咨詢
- 建筑垃圾清運投標技術方案
- 小學科學課件《水的循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