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教育資源共享步入知識海洋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九姑中學20172018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下學期必修二歷史期末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 小題,每小題2 分,共50 0 分)1. 商周時期,統治者推行井田制,貴族組織奴隸、平民進行農業生產;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逐漸形成了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 土地經營權發生深刻變化B. 鐵犁牛耕出現促進生產效率提高C. 生產關系發生本質性變化D. 國君承認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權【答案】B【解析】從西周到春秋戰國,井田制發展到小農經濟的變化,其根源在于生產力的發展,即鐵犁牛耕出現,故 B項正確;土地經營權發生深刻變化主要是生產力推動,故A項錯誤;

2、生產關系發生本質性變化也是有生產力推動導致,故C項錯誤;國君承認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權也是生產力發展導致,故D 項錯誤。點睛: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類選擇題是高考歷史中的常見題型,如何快速找到某一歷史事件或現象的根本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政治現象的根本原因從經濟關系上入手; 經濟現象的根本原因從當時的生產力入手;社會意識形態的根本原因從當時的社會生產方 式入手;歷史事件的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原因從內因入手;總之,可以充分結合哲學原理中 的原因分析方法來解析根本原因問題2. “山田久欲坼,秋至尚求雨。婦女喜秋涼,踏車多笑語?!逼渲小败嚒笔侵窤. 翻車B. 筒車C. 耬車D. 水排【答案】A【解析】從

3、材料的內容來看,材料描述的是婦女們腳踏龍骨水車的喜悅之情,龍骨水車是翻車的一種,故本題選擇A選項。B選項筒車的動力是水力,故排除;C選項樓車是用于播種的,材料給出的季節是秋天,故排除;D選項水排是鼓風冶鐵的工具,勞動力不應該是婦女,故排除。點睛:解答本題需要我們對每個選項的應用領域和動力都需要掌握。我們可以先根據用途排除C、D選項。之后根據動力來源來排除B選項,最后只剩下 A選項。3. 明代燒制了大量帶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裝飾圖案的瓷器,清代專門燒制西餐用具和魚缸,這主要是因為A. 很多人開始喜歡外國文化和西方的生活方式B. 王室和貴族的奢侈生活的需要C. 外來文化影響的結果D. 適應國外客戶的需

4、要【答案】D【解析】“阿拉伯文和梵文裝飾圖案的瓷器”“西餐用具和魚缸”主要是適應國外顧客的需求,故D 項正確;材料燒制瓷器主要是服務于國外,不是國人開始喜歡外國文化和西方的生活方式,故A項錯誤;王室和貴族的奢侈生活的需要屬于國內需求,故B項錯誤;外來文化影響不是主要原因,故C項錯誤。4. 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琺瑯彩瓷瓶、五彩鏤空云鳳紋瓶。該收藏家的生活時代不早于A. 漢代B. 隋唐C. 宋元D. 清代【答案】D【解析】確定收藏家的生活時代主要是看瓷器生產的早晚。題目所列瓷器中,五彩鏤空云鳳紋瓶是明代中后期在青花瓷的基礎上燒制而成的,法瑯彩瓷瓶是清朝出現的,故排查ABC選D。5. 19 世紀 7

5、0 年代前后,民間出現了以發昌機器廠、繼昌隆繅絲廠、貽來牟機器磨坊為代表的民族工業。關于這一時期民族工業的說法錯誤的是A. 集中在機器制造領域B. 受到外國資本的擠壓C. 有利于中國的現代化D. 大多在沿海開放口岸金戈鐵騎【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國的民族工業從一開始就是發展輕工業,而 A.集中在機器制造領域中的“機器制造”是典型的重工業。另外,BCDTB是中國民族工業的非常顯著的特點。受到外國資本的擠壓、大多在沿海開放口岸、有利于中國的現代化,也是中國民族工業??嫉奶攸c。所以答案選Ao考點: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晚清中國經濟結構的變

6、化和民族工業的興起民族工業的特點6.1947年,上海五家專門印制鈔票的印刷廠一分鐘能印制1600萬元的紙幣,日夜趕制仍不能滿足需要。后來,國民政府只好發10萬元的大鈔。這給民族工業帶來的影響是A.提供了更多的民族資本B.使民族工業得到恢復和發展C.減輕了官僚資本的壓迫D.使民族工業遭到了致命打擊【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題干所敘述的歷史現象是1947年國民黨濫發紙幣,造成其大幅貶值,使民族工業多年的積累頃刻間化為烏有,遭到了致命打擊。A應該是減少了更多的民族資本;B應該是阻礙了民族工業的發展;C應該是加重了官僚資本的壓迫。故答案選D考點: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民族工業的曲折發

7、展?官僚資本的壓制【名師點睛】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曲折發展六階段階段時間原因主要史實產生19世紀六七十年代(1)自然經濟開始瓦解(2)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3)洋務派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的誘導(1)上海的發昌機器廠(2)廣東南海的繼昌隆繚絲廠(3)天津的貽來牟機器磨坊初步發展19世紀末(1)列強資本輸出進一步瓦解自然經濟(1)民間出現辦廠熱潮(2)企業數量增加,規模擴大(2)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3)實業救國熱潮(3)由沿海向內地擴展短暫依1912 1919 年(1)辛亥革命的鼓舞(2) “實業救國”思潮的影響(3)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4)歐洲列強暫時放松對華侵略(1)紡織業、面

8、粉業發展迅速(2)廠礦企業增多(3) 一戰后蕭條較快發展1927 1936 年國民政府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1)民族工業得到較快發展(2)國民生產總值逐年增長沉重打擊抗戰爆發后(1)淪陷區:日軍的破壞和吞并(2)國統區:國民政府實行戰時體制,官僚資本的壓榨官僚資本膨脹,民族資本日益萎縮陷入絕境抗戰勝利后(1)美國取得在華特權(2)官僚資本的擠壓(3)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濫發紙幣,導致通貨膨脹7.經濟學家顧準認為新中國在某次大饑荒之后,由于“貫徹了一系列正確的政策措施1963年各地蔬菜供應大增,1964年肉蛋魚供應大增,油菜籽和蔗糖成倍增產?!?“正確的政策措施”是A. “優先發展重工業”的

9、決策B. “農業合作化”的政策C. “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答案】C【解析】材料中某次饑荒是 1959-1061年三年自然災害,1961年底,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國民經濟出現好轉,材料中現象正是這一政策結果,故C正確;A是建國初期一五計劃;B屬于建國初期農村生產關系改革;D是1 9 7 8年以后農村實行。8. 1985年4月30日安慶市推行廠長(經理)負責制工作全面開展。紡織廠等18家企業為第一批廠長(經理)負責制試行單位。這一工作開展的相關背景是A.安慶設立經濟技術開發區8 .城市經濟體制的全面展開C.中央開發14個沿海城市D.社會主義市場經

10、濟體制的建立【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仔細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現,在做本題時一定要注意口985年“這個獨特的時間,正是由于1985年中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所以才出現料材料中所說的廠長(經理)負責制的現象.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改革?城市經濟體制的全面展開9 .下列某城市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被迫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改革開放后,這個城市又是最早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A.上海B.廣州C.廈門D.汕頭【答案】C【解析】南京條約開放的五口是廣州、廈門、福建、寧波和上海,最早開放四個經濟特區是深圳、珠海、汕頭

11、和廈門,古代C項正確;A、B和D不符合二者共同的特點,排除。10 .四大媒介是指報紙廣播互聯網影視書刊A.B.C.D.【答案】C【解析】四大媒介分別是報紙、廣播、電影和電視以及互聯網口書刊包含于報紙,不屬于四大媒介。排除,選擇C項正確口11 .據記載,1500-1620年間,歐洲的物價平均漲了 300獷400%這一現象出現的最主要原因是A.貿易發展迅速B.金銀大量流入C.商品供不應求D.世界市場形成【答案】B【解析】貿易發展迅速不一定導致物價上漲通貨膨脹,故A項錯誤;金銀大量流入,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通貨膨脹,故B項正確;商品供不應求不會導致物價平均上漲,故C項錯誤;世界市場形成與工業革命

12、有關,時間,上與材料不符,故D項錯誤。12 .新航路的開辟引起了 “商業革命”,“商業革命”主要是指擴大了各地區、各民族的經濟交往歐洲與亞洲、非洲的貿易擴大,歐洲市場商品種類繁多歐洲商路和貿易樞紐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貴金屬大量流入,西歐市場金銀持續貶值,商品價格直線上升。A.B.C.D.金戈鐵騎【答案】D【解析】“貴金屬大量流入,西歐市場金銀持續貶值,商品價格直線上升”屬于價格革命而不是商業革命,排除;歐洲與其他地區間商品交流加強、歐洲貿易中心發生轉移、場商品種類繁多均是屬于商業革命,綜上所述選擇D項正確。點睛:商業革命是指新航路開辟后,開始全球的商業聯系;商貿中心轉移,各國商業地位變化。價格革命

13、是指由于美洲大量金銀流入歐洲,使歐洲金銀貨幣劇增,形成“通貨膨脹”。它促進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而收取貨幣地租的封建主財富相對貶值,走向衰落。13. 第二次工業革命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點是A. 整個革命的進程時間縮短B. 科學與技術結合特別緊密C. 社會生產力獲得極大提高D. 先進國家幾乎是同時進行【答案】B【解析】因為第一次工業革命并沒有實現科學與技術的真正結合,發明者大多為技術工人,而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科學研究推動了其在實踐中的應用和新發明。故B 項正確;時間長短是不會最大不同,故 A項錯誤;兩次工業革命都大大促進生產力發展,故C項錯誤;D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特點,故D項錯誤。14.

14、史學家認為,蘇聯一貫的致命錯誤之一,也是它垮臺的關鍵原因之一,就是把農村看作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殖民地”。這種認識是出于蘇聯在農村實施了A. 余糧征集制B. 固定糧食稅C. 農業集體化D. 大規模墾荒【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材料中“把農村看作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殖民地”, 聯系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史實,蘇聯在農村實行農業集體化,通過犧牲農業為工業化積累資金,從農民身上拿走的東西太多,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制約了農業的發展,直接影響到人民的經濟生活。B 符合題意??键c:俄國十月革命與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斯大林模式” 農業集體化15. 列寧說:“當正面攀登受到阻礙、不能前進到山頂時,就要有勇氣走一段困難、

15、危險的下山路。去尋找能夠登上山頂的新路線?!蔽闹小白咭欢卫щy、危險的下山路”在列寧領導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具體是指A. 強制勞動,實行“不勞動者不得食”的原則B. 一定程度上允許發展資本主義C. 允許集體農莊莊員擁有一定數量的自留地D. 取消自由貿易,實行配給制【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是列寧對新經濟政策的解釋,其中的“下山路”指的是借用資本主義的力量發展生產,其具體做法為采用租賃制和租讓制,允許一定范圍內的資本主義生產。故選B??键c: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列寧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新經濟政策16.19231929年在任的美國總統柯立芝說:“由于富人最

16、了解他們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應該干預他們經營的企業?!笨铝⒅ド鲜鏊枷雽γ绹鴼v史造成的最大影響是A. 加劇了美國工人的貧困B. 為經濟大危機的發生種下了禍根C. 阻礙了國家干預經濟政策的實施D. 加深了工人同資本家的矛盾【答案】B【解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生的直接原因是資本主義的生產相對于人民購買力大大剩余,而柯立芝放任資本家的生產,為產品相對剩余和經濟危機的爆發埋下了禍根,故B 項正確;企業生產多工人生活應該相對富裕,故A項錯誤;國家干預經濟政策的實施從羅斯福新政時期開始,故C項錯誤;工人同資本家的矛盾主要是資本主義制度問題,故 D項錯誤。17. 富蘭克林羅斯福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利用“爐邊談話

17、”向人民闡釋其施政方針的總統。在“新政”期間,羅斯?!盃t邊談話”的內容最有可能的是A. 主張推行計劃經濟模式B. 闡釋福利國家所帶來的弊端C. 解讀全國勞工關系法D. 展望“新經濟”時代的奇跡【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羅斯福不主張推行計劃經濟模式,提倡國家加強對經濟干預,推行計劃經濟模式一說錯誤,A項可排除。羅斯福十分注重社會福利制度的形成,但是二戰后福利國家才紛紛建立起來,B項說法排除。D “新經濟” 時代指美國的 20世紀90年代,和羅斯福新政無關??键c: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新政的特點18. 有人以享受“從搖籃到墳墓的全面照顧”來形容 1948 年以來的英國國民。這主

18、要是突出英國是一個福利國家。二戰后,西方發達國家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確立并完善了社會福利制度。以下對“福利國家”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 緩解了社會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階層的生活B. 擴大了社會消費,提高了人們工作積極性C. 財政支出擴大,造成財政赤字D. 其實質是國民收入的再分配【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福利國家”的建立屬于反映了戰后資本主義新變化,促進了社會平等,縮短了貧富差距,穩定了社會秩序,但是導致了國家財政不堪重負;納稅人的負擔加重特別是中產階級,ACDB表述正確,不符題意;B項表述不正確,它助長了惰性,降低了企業和社會的勞動生產率,符合題意。19. 下列有關美國“新經濟”的

19、表述,正確的有以知識經濟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主導“新經濟”是由美國一家雜志提出的“新經濟”就是第三產業A. B. C. D. 【答案】B【解析】“新經濟”是一種以知識經濟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的經濟增長模式,是由美國一家雜志提出的,因此正確。第三產業即服務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等行業。說法不正確。故B項正確。點睛: 三產業的劃分是世界上較為常用的產業結構分類,但各國的劃分不盡一致。我國的三次產業劃分是: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 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 不含開采輔助活動) ,制造業( 不含金屬制品、機械和

20、設備修理業)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20. “三大經濟支柱的出現, 是世界經濟朝著體系化和制度化方向發展的反映。 ”這里的“三大經濟支柱”不包括A. “關貿總協定”B.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C. 世界貿易組織D.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要求選擇否定項,據材料“三大經濟支柱的出現,是世界經濟朝著體系化合制度化方向發展的反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關貿總協定”、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作用和意義,故 A項“關貿總協定”正確,排除。同理,B 項國際復興開發銀行正確,排除。D

21、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確,排除。世界貿易組織,不屬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三大支柱之一,故C符合題意。考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三大支柱21. 2015 年 11 月,第四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開幕之際,第三屆美洲人民峰會在馬德普拉塔舉行大規模集會,反對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這從側面反映出A. 經濟區域集團化易擴大貧富差距B. 美國推行霸權政策引起了他國不滿C. 經濟區域集團間排他性特征明顯D. 該貿易區難以實現利益均衡的理想【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材料中沒有體現出“擴大貧富差距”的信息,故A項錯誤;材料中沒有體現美國霸權主義,故B項錯誤;經濟區域集團間沒有排他性信息

22、,故C項錯誤;材料中“第三屆美洲人民峰會在馬德普拉塔舉行大規模集會,反對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說明是自由貿易區內反抗斗爭,說明是利益不均的結果,故D 項正確??键c: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美洲自由貿易區金戈鐵騎22.歷史推論必須依據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列史實與推論相吻合的是選項史實推論A新航路的開辟世界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第一次開始聯系B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促進世界經濟的整體化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確立C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維護了世界穩定、公平、合理的經濟秩序D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建立和擴大消除了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分歧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新航路開辟促進世界各地開始真正聯系在一起,

23、并不是第一次開始連接,故A項錯誤;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故 B項正確;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確立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霸主地位,并不是維護了世界穩定、公平、合理的經濟秩序,故C項錯誤;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建立和擴大并不能完全消除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分歧,故D項錯誤。點睛: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過程:(1)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出現一一新航路的開辟。(2)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拓展一一早期殖民擴張。(3)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一一第一次工業革命。(4)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一一第二次工業革命23.全球聞名的“耐克”公司年產球鞋 9000萬雙,每年推出100多種新產品新款式,

24、公司的8000名員工只負責設計銷售,生產則有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廠來完成,他突出的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A.經濟區域化B. 經濟全球化C. 貿易自由化D. 經濟多極化【答案】B【解析】據材料“耐克公司年產球鞋9000萬雙生產則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廠來完成”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特點,故 B 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經濟區域化的特征,故 A項錯誤;材料也沒有體現貿易自由化的現象,故C項錯誤;材料也不能說明經濟多極化的趨勢,故D 項錯誤。故選B。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正確理解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經濟區域化、經濟多極化等概念的含義,注意它們的區別,再結合材料關鍵信息

25、,即可正確判斷。24. 1950 年法國外長舒曼提出:“把法德的全部煤鋼生產置于一個其他歐洲國家都可以參加的高級聯營機構的管制之下這樣結合起來的聯營生產意味著將來在法德之間發生戰爭是不可能的”。這體現了舒曼的初衷是A. 掌握聯營機構的領導權B. 與英國爭奪歐洲市場C. 聯合西歐抗衡美蘇D. 實現和德國的和解【答案】D【解析】材料中論述的是煤鋼共同體的設想,這符合實現法德和解俄初衷,故D 項正確;舒曼的初衷是緩和法國和德國矛盾,故A項錯誤;法德和解是實現歐洲一體化重要步驟,不是與英國爭奪市場,也不是抗衡美蘇,故 B和C項錯誤。25. 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改革開放不僅要

26、請進來,還要走出去,融入到國際經濟體系中去。為此中國應對時代主題的舉措是A. 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B. 加入亞太經合組織C.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D. 恢復關貿總協定成員國地位【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謴完P貿總協定成員國地位是中國應對時代主題的舉措。所以答案選D??键c: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世界貿易組織和中國的加入恢復關貿總協定成員國地位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 3小題,第26題16分,第27題14分,第28題20分,共50 . 0 分)26. 走向全球化是近現代世界經濟發展的突出特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不可思議的是,開啟人類這

27、一歷史大幕的,并不是當時(指15世紀末16世紀初)歐洲的經濟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歐洲大陸西南角上兩個面積不大的國家一一葡萄牙和西班牙。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動小小的伊比利亞半島征服海洋、進而主宰世界長達一個多世紀呢?材料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的比重(%)年份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1937 年41 . 412. 5694. 81948 年56. 411 . 74. 14. 31. 5材料三、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經濟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向前推進。與此同時,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全球化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憂慮?;卮穑海?/p>

28、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推動西班牙、葡萄牙“征服海洋”的政治條件和精神因素;西班牙、葡萄牙開啟了怎樣的“人類歷史大幕”?(2)材料二的數據表明,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對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有什么影響?(3)根據你對當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了解,選擇一個全球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你 的解決思路。【答案】(1)條件:中央政府(王室)的支持;傳播天主教“大幕”:新航路的開辟使 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人類由分散孤立走向整體世界。(2)變化:英、法、德、日經濟實力嚴重削弱;美國經濟實力進一步膨脹。影響:形成以美國為主導的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

29、幣金融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形成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 3)問題及解決思路:言之有理即可。要求明確提出問題并給出解決思路如問題:發達國家占據主導地位,發展中國家處于被動和劣勢地位,南北差距拉大思路: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解析】 ( 1)第一小問依據所學從中央政府(王室)的支持以及傳播天主教角度回答;第二小問從新航路的開辟影響角度回答。( 2)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二表格中“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的比重”可知英、法、德、日經濟實力嚴重削弱;美國經濟實力進一步膨脹;第二小問影響結合二戰后期以及二戰后美國確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角度回答。( 3)本題屬于

30、開放題型,依據材料和所學從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等角度思考回答。2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列寧認為:“我們還不能實現從小生產到社會主義的直接過渡所以我們應該利用資本主義作為小生產和社會主義的中間環節,作為提高生產力的手段、途徑、方法和方式?!辈牧隙蒸敃苑蜣r業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是從1954 年起在哈薩克、西伯利亞,烏拉爾河、伏爾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實行大規模的墾荒。1954 -1960年,先后開墾四千多萬公頃荒地。這期間全國的糧食產量增長了50%以上,其中1/3 就是由這些新開墾的土地提供的。但由于經營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 世紀 60 年代初,墾荒區提供的糧食就呈

31、下降趨勢。到 1964 年,蘇聯便不得不從國外進口糧食。材料三西方學者把戈爾巴喬夫導致蘇聯解體的原因歸納為三點其二,他在經濟改革問題上存在嚴重的決策失誤。其三根本沒有跨越體制轉換的門檻。請回答:( 1 )材料一中“利用資本主義”作為“提高生產力的手段”指的是什么政策?為此,蘇俄的農業政策作了怎樣的調整?( 2) 材料二中赫魯曉夫為解決糧食問題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據材料談談你對這一做法的認識。( 3)有人說“赫魯曉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這種觀點,請說明理由。金戈鐵騎( 4)根據材料三,指出蘇聯解體的原因是什么?!敬鸢浮?( 1 )政策:新經濟政策;調整:用糧食稅代替余

32、糧收集制。( 2)措施:開墾荒地,擴大產糧區。認識:赫魯曉夫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農業生產及管理體制存在問題,最終沒有解決蘇聯的糧食問題。( 3)同意。積極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消極影響:對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學認識,無法從根本上突破這一模式,導致改革失敗。( 4)原因:經濟改革存在嚴重的決策失誤;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斯大林模式?!窘馕觥?( 1)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中信息描述可知是新經濟政策;第二小問從新經濟政策農業措施回答即可。( 2)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二“實行大規模的墾荒”的信息歸納回答;第二小問結合所學依據赫魯曉夫改革農業措施從積極和消極視角分析回答。( 3)首先說明同意觀點;第二小問結合赫魯曉夫改革積極和消極影響回答。( 4)依據材料三“他在經濟改革問題上存在嚴重的決策失誤。根本沒有跨越體制轉換的門檻”歸納回答。28. 農業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產業。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民舍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