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施工升降機安全規則(GB10055-88 )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1989-07-01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施工升降機(以下簡稱升降機)的設計、制造與安裝的安全規則。本標準適用于GB 1 0 0 5 2所包括的各種型式和規格的升降機。本標準不適用于電梯、礦山提升機和調度鉸車。2引用標準GB 1 0 0 5 2施工升降機分類GB 1 0 0 5 4施工升降機技術條件GB 1 0 0 5 6施工升降機試驗方法GB 1 0 0 5 3施工升降機驗收規則G B 3 8 1 1起重機設計規范3術語3 . 1工作狀態inservice當吊籠或工作裝置空載或滿
2、載位于最低停靠位置以上任一運動位置時,或當吊籠滿載位于最低停靠位置時的狀態均稱為工作狀態。3 . 2自由豎立的升降機f rees tandinghoi st自由豎立的升降機包括無附著式升降機最大自由豎立高度的工況和附著式升降機在無附著狀態下的最大自由豎立高度的工況。3 . 3 限位開關 terminal stoppingswi tch根據具休要求使吊籠運行到上、下最終停靠位置時自動停止運行的一個或一組開關。3 . 4 極限開關 ultimateorfinal limitswitch吊籠運行超過限位開關并達到其越程最終點時使其停止運行的一種緊急開關。3 . 5 越程 overtravel限位開關
3、與極限開關之間所規定的安全距離。4金屬結構4 .1金屬結構設計金屬結構的設計計算和制造應在各種工作情況和試驗情況下均應符合GB 3 8 11中對強度、 剛度和穩定性的規定。4 . 2穩定性自由豎立的升降機的穩定性力矩至少應為最大傾覆力矩的1. 5倍。5基礎5 . 1基礎的處理5.1.1升降機基礎應按使用說明書的規定進行處理,該基礎應能承受升降機工作時最不利條件下的全部載荷。5 . 1 .2基礎周圍應有排水設施。5 .2基礎的防護5.2.1防護圍欄在基礎上吊籠和對重升降通道應設置防護圍欄。輕便型可移動式升降機可采用其它措施進行圍護。5 .2 .2防護圍欄的要求5.2.2 . 1防護圍欄可采用實體
4、鋼板、沖孔鋼板、焊接或編織網以及鋼管和型鋼等制作。5 . 2 .2 . 2防護圍欄應能承受一物體垂直施加的3 5 0 N作用力而不產生永久變形。該物體為 扁平等邊正 方形,邊緣倒圓半徑為3mm。5.2.2 .3基礎圍欄應裝有機械聯鎖或電氣聯鎖,機械聯鎖應使吊籠只能位于底部所規定的位置時,基礎圍欄門才能開啟,電氣聯鎖應使防護圍欄門開啟后吊籠停車且不能啟動。5 . 2 .3如果附件或操作箱位于升降機基礎防護圍欄內部,應另設置帶鎖緊門的專用區域并與基礎分開。6停層6 .1各停層點應設置層門或停層欄桿。6 .2層門或停層欄桿不應突出到吊籠的升降通道上。6 .3層門6 .3 .1層門的設計應保證在關閉時
5、人員不能進出。6.3.2層門應符合5 .2.2.1和5.2.2.2條的規定。封閉層門上應在視線位置設一觀察窗, 窗的面積不小于2 5 0 cm 2且不裝玻璃。6 .3 .3層門凈高度從地面算起不低于1.9 5 m,層門的凈寬度與吊籠進出口寬度之差不得大于 12 0mm。6 .3 .4水平滑動層門和垂直滑動層門應在相應的上下邊或兩側設置導向裝置。6 .3 .5垂直滑動層門至少應有兩套獨立的懸掛支承系統。6 .3 .6自動關閉滑動層門或折迭層門關門的夾緊力不大于1 5 0N,并不應產生剪切作用。6 .3 .7機械傳動層門的開、關門過程應由司機操作,不得受吊籠運動的直接控制。,6 .3 .8層門應裝
6、有電氣和機械聯鎖裝置,吊籠運行時,僅當吊籠位于停層點土 0.2 5 m時,層門才能開啟,并且只有當全部層門關閉時,吊籠才啟動運行。6 .3 .9對于機械傳動的垂直滑動層門,若采用手動開門,其所需力大于5 0 ON時, 可不加機械鎖緊裝置。6.3.1 0層門鎖緊裝置及其附件的安裝位置應設在人員不易接觸之處。6 .3 .1 1層門鎖緊裝置應牢固可靠。6.3.1 2層門鎖緊裝置應加防護罩,且維修方便。6 .4停層欄桿6.4.1不設通道層門處應設停層欄桿,并應符合5.2 . 2 .1和5 . 2 . 2 .2條的規定。6 .4.2停層欄桿的開、關可采用手動,但不得受吊籠運動的直接控制。6.4.3停層欄
7、桿應有電氣和機械聯鎖裝置,并應符合6.3.8條的規定。6 .5吊籠裝有翻板門時,僅當吊籠位于停層點土 0.2 5 m,且翻板門打開并擱在停層點上時,層門或停層欄桿才能開啟。7吊籠7.1吊籠內空凈高不得小于2 m,人貨兩用升降機的吊籠頂部及除門之外的側面應有圍護。7 . 2材料和機械強度7.2.1 吊籠結構應能承受G B 1 0 0 5 6中規定的全部試驗,試驗后不得產生永久變形。 并應符合5 .2.2.1和5.2.2.2條的規定。7.2.2 吊籠底面的承載能力應不低于2 5 0 kg墩m 2。若按人員體重8 0 k g墩人計, 則每人占據的底面積應不 小于0 . 2 m 2。7.2.3 吊籠頂
8、部的設計強度在任一 0.4m2的面積上應能承受1 5 0 0 N載荷的作用以及在任一點上應能承受5 0 0 N載荷的作用。7.2.4 吊籠頂部僅用于安裝架設、維修保養和檢查。用于安裝架設的吊籠頂部周圍應設置護身欄桿。 護身欄桿的高度應不低于1.05m。7.2.5 吊籠頂部應設緊急出口,并有專用扶梯。出口面積不得小于0.4 mX 0 .6 m,并裝有向外開啟的活板門。并裝有安全開關,當活板門打開時,吊籠不能啟動。7.2.6 吊籠門7.2.7 .2 .6 . 1吊籠門的寬度應與吊籠寬度相同,其高度應不低于1.9 5m。7.2.8 . 2 . 6 . 2層(吊籠)門應符合6. 3 .1和6 . 3
9、.2條中有關的規定。7.2.9 .3翻板門考慮到運送貨物,應有的承載能力。7.2.10 .2 .6 .4吊籠門應有電氣或機械聯鎖裝置,只有當籠門完全關閉后,吊籠才能啟動。7.2.11 .7吊籠內應有足夠的照明。8對重8 .1如升降機基礎下有一空間或通道,則該機的對重應設有防墜落的安全措施。8 .2若對重使用金屬填充物,應采取措施防止其移動。若吊籠起升速度不大于1 m墩s ,金屬填充物可用兩根或兩根以上的拉桿固定。8 .3吊籠不能用作平衡另一個吊籠使用。9鋼絲繩、滑輪和曳引輪9 . 1鋼絲繩9 .1 .1鋼絲繩的選用應符合GB 110 2圓股鋼絲繩的規定。9.1.2起升鋼絲繩9 .1 .2 .
10、1 S S型人貨兩用升降機,相互獨立的起升鋼絲繩繩數不得小于2。相互獨立起升鋼 絲繩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1 2。對重用和接高用鋼絲繩的總安全系數不得小于8。9 .1 .2 .2單根起升鋼絲繩的名義直徑不得小于9 m m,鋼絲繩應電鍍處理或采用防腐保護。9.1.3限速器鋼絲繩限速器鋼絲繩的名義直徑不得小于8mm。9 . 1 .4層門鋼絲繩層門鋼絲繩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8。9 . 1 . 5鋼絲繩繩頭9.1.5 . 1各部件的鋼絲繩繩頭應采用可靠的連接方式,如澆注、編織、鍛造并采用楔形緊固 件。如采用 U形繩卡則不得小于3個。連接方法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9 .1 .5 .2鋼絲繩繩頭的強度不得低于鋼
11、絲繩強度的8 0%。9 .1 .5 .3 S S型人貨兩用升降機的起升鋼絲繩繩頭應采用如下的形式,不允許僅采用U形繩卡:a .金屬或樹脂填充繩套;b .套管錢接繩環;c .套筒箍狀緊固繩環;d .楔形錨接接頭。9.1.5 .4鋼絲繩上1 0倍直徑的長度范圍內斷絲根數不得大于總根數的5。9 .2滑輪和曳引輪9 .2 .1 S S型人貨兩用升降機起升用滑輪和曳引輪的名義直徑與鋼絲繩名義直徑之比不得小于4 0。9 .2 .2 S S型貨用升降機起升用滑輪和曳引輪的名義直徑與鋼絲繩名義直徑之比不得小于30。9 .2 .3對重用滑輪的名義直徑與鋼絲繩名義直徑之比不得小于3 0。9 . 2 .4平衡滑輪的
12、名義直徑不得小于0. 6倍的起升滑輪名義直徑。9.2.5限速器專用滑輪的名義直徑與鋼絲繩名義直徑之比不得小于1 5。9 .2 .6層門專用滑輪的名義直徑與鋼絲繩名義直徑之比不得小于1 5。9 .2 .7所有滑輪、滑輪組和曳引輪均應有防繩脫槽措施。9.2.8滑輪繩槽為圓弧形,其圓弧半徑應比鋼絲繩名義半徑大5 %7.% 5 % ,槽深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 . 5倍。9.2.9鋼絲繩進出滑輪的允許偏角不得大于4° o1。傳動系統10.1 傳動系統及其附屬設備的安全防護10.1.1 傳動系統的安裝位置及安全防護均應考慮到人身安全。其零部件應有安全防護設施。1 0 .1 .2傳動系統及其防護
13、設施便于維修檢查,有關零部件應防止雨雪、砂漿、混凝土、灰塵等有害物質侵入。1 0 .2曳引傳動10.2.1起升鋼絲繩與曳引輪繩槽之間應有足夠的摩擦力,當吊籠裝有額定載重量時, 鋼絲繩 與曳引輪繩槽之間的單位壓力應在允許范圍之內。10.2 .2當吊籠或對重停止在完全壓縮的緩沖器上時,起升鋼絲繩不應松弛。當吊籠超載25 %并以額定起升速度上、下運行和制動時,鋼絲繩在曳引輪繩槽內不應產生滑動。10.3卷揚機傳動10.3.1 卷揚機傳動僅用于無對重升降機。1 0 .3. 2若采用多層纏繞,應有排繩措施。1 0 .3 .3當吊籠停在完全壓縮的緩沖器上時,卷筒上應至少留有3圈鋼絲繩。1 0 .3 .4卷筒
14、兩端應有側邊,其高度高出最外層鋼絲繩并不得小于2倍的鋼絲繩直徑。1 0 .3 .5 S S型人貨兩用升降機驅動卷筒的名義直徑與鋼絲繩名義直徑之比不得小于4 0。1 0 .3 .6 S S型貨用升降機驅動卷筒的名義直徑與鋼絲繩名義直徑之比不得小于3 0。1 0 .3 .7 S S型人貨兩用升降機鋼絲繩在驅動卷筒上的繩端應采用楔形裝置固定,S S型貨用升降機鋼絲繩在驅動卷筒上的繩端可采用壓板固定。1 0 .4齒輪齒條傳動1 0 .4.1齒輪和齒條應用優質鋼材制造,齒形由機械加工形成。10.4.2 設計計算時應假設每套傳動系統中只有一個齒參與嚙合,安全系數不得小于5。 該安全系數系指齒條材料的抗拉強
15、度極限與承受的靜載荷在齒條齒形中產生的實際應力之比。靜載荷為吊籠自重與額定載重量之和。10.4.3 齒輪和齒條的模數不得小于7。1 0 .4.4齒條應牢固地安裝在導軌架上,相鄰齒條的接合處應符合GB 10054中6.3.2.8條的規定。10.4.5傳動小齒輪和安全裝置小齒輪應牢固地安裝在軸上,在任何工況下應保持傳動小齒輪和安全 裝置小齒輪與齒條設計中規定的正確嚙合位置。在任何情況下各小齒輪與齒條在齒高方向的位置偏差 不應大于齒高的1/4 ,各小齒輪與齒條在齒寬方向的位置偏差應不大于齒寬的1/3。1 0 .4.6應防止外界物體進入各齒輪與齒條之間。10.5制動器10.5.1 傳動系統應設常閉式制
16、動器。 吊籠在最不利工況下(額定載荷并以額定起升速度運行) 和超載試驗斷電時,制動器應使吊籠停止運行并保護穩定。當電機恢復供電時,制動器才能松開。1 0 .5 .2當升降機裝有手動緊急操作機構時,制動器應能手動松閘。10.5.3不允許使用帶式制動器。1 0 .5 .4制動器應防止潤滑油和水侵入。1 0 .5 .5若采用兩套獨立的傳動系統,每套傳動系統均應具備各自獨立的制動器。11導向與緩沖裝置11.1導向11.1.1導軌應能承受升降機在額定載重量偏載的情況下,以額定起升速度上、 下運行和制動時產生的部應力,及在此工況下安全裝置動作時產生的全部附加應力。偏載量應符合GB 10 0 5 6中3 .
17、10.1條規定。I 1 .1 .2對重若有防墜落安全裝置,則對重導軌也應能承受相應的附加應力。II .1.3計算由于安全裝置作用在導軌或齒條上產生的應力時,吊籠自重與額定載荷之和應乘以如下的安全系數。a .漸時式安全裝置為2 ;b .瞬時式安全裝置為5。1 1 .1.4導軌的設計與加工應符合相應的安全裝置的規定。I 1 .1 .5吊籠與對重的導向應正確可靠,吊籠采用滾輪導向,對重采用滾輪或導靴導向。II 1 .2緩沖III 2.1吊籠和對重底部均應按G B 1 0 0 5 4中4.4.6條的規定安裝緩沖裝置。IV 1 . 2 . 2當吊籠停在完全壓縮的緩沖器上時,對重上面的自由行程不得小于0.
18、5m。V 1.2.3額定起升速度小于等于1 . 6 m / s時,使用蓄能型或耗能型緩沖器;額定起升速度大 于1 .6 m / s時,使用帶緩沖復位運動的蓄能型或耗能型緩沖器。VI 1 .2. 4吊籠載有額定載荷并以1 1 5%的起升速度作用在緩沖器上時,其平均加速度應不大于1 g (重力加速度),并且2 .5 g以上的加速度作用時間不得大于0.0 4 s。12安全裝置12.1 一般要求12.1.1 吊籠應設有安全裝置,即斷繩保護和限速器, 當懸掛或支承裝置在工作時失去作用以及吊籠失控或超速的情況下,安全裝置起作用,并將吊籠制停。12.1.2 有對重的升降機,當對重質量大于吊籠質量時, 應有雙
19、向超速或失控的機械式限速器。12.1.3 吊籠或對重墜落試驗的操作方法應符合G B 1 0 0 5 6中3.17條的規定。1 2 . 1 .4由速度激發的安全裝置, 當升降機出現非結構破壞的任何故障導致吊籠超過起升速度時,安全裝置起作用。由力激發的安全裝置(僅用于卷揚機傳動貨用升降機上)。 當升降機出現非結構破壞的任何位置的 斷繩時,安全裝置起作用。1 2 .1 .5安全裝置在升降機的接高和拆卸過程中仍應起作用。1 2 .1 .6安全裝置動作時,設在安全裝置上的安全開關應將電機電路斷開,制動器抱閘。1 2 .1 .7安全裝置動作后,故障未排除前用正常起升吊籠的方法不允許使安全裝置松開或復位。1
20、 2 .1 .8吊籠應設置安全鉤,防止當出現事故時吊籠脫離導軌架。1 2 .2不同類型安全裝置的使用條件12.2.1漸進式機械限速器可用于任何速度的升降機上。1 2.2.2瞬時式機械限速器可用于起升速度不超過0.85 m/ s的S S型升降機上。12.2.3 S C型升降機應采用漸進式機械限速器,不允許采用瞬時式機械限速器。1 2 .2 .4當吊籠裝有兩套或多套機械限速器時,都應采用漸進式的。12.2.5 如果對重裝有限速器且起升速度超過1 m / s時,對重用機械限速器應采用漸進式 的,低于1 m/ s時,可采用瞬時式的。12.2.6 卷揚機傳動的升降機應設斷繩安全裝置。.4.1、1 2 .
21、3吊籠在額定載荷工況墜落時,安全裝置的制動要求應符合GB 1 0 0 5 4中4 4 .4 .2條的規定。12.4限速器12 .4.1限速器的動作速度:升降機額定起升速度v限速器動作速度vVO .65m/s vX (140%160)0.65m/sWvVl .2m/s vX (130%140%)v > 1 .2m/s vX130%限速器最低動作速度為0 .8 5 m / s ,但當起升速度很低并處于額定載荷時,限速器動作速度 較低的除外。1.1.1 2 .4.2限速器的動作速度不能隨意調整,限速器應鉛封。12.4.3 應打上限速器動作速度值。12.4.4 限速器動作時,限速器鋼絲繩的張緊力
22、至少應為3 0 ON,當安全裝置夾緊所需力的兩倍大于 3 0 ON時,限速器鋼絲繩的張緊力應等于安全裝置夾緊力的兩倍。1 2 .5安全裝置應防止由于外界物體侵入或因氣候條件影響而不能正常工作,任何安全裝置均不能影響升降機的正常工作運行。1 2 .6安全開關12.6.1 限位開關1 2 . 6 .1 . 1升降機均要設置上、下限位開關,限位開關是自動復位型的,安裝在導軌架和吊 籠上。2 2.6.1.2上限位開關的安裝位置:a .當起升速度小于等于0.8 5 m/ s時,吊籠觸發限位開關后留有的上部安全距離不得小于18 m ;b .當起升速度大于0 . 8 5 m/s時,上部的最小安全距離應按0.
23、1 v 2 m增加。12 .6.1.3下限位開關的安裝位置: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吊籠下限位觸板在觸發下極限開關之前首先觸發下限位開關。12.6.2極限開關12 .6.2 .1升降機均要設置極限開關,其作用是當吊籠運行超出限位開關和越程后,極限開關將切斷總電源使吊籠停車。極限開關是非自動復位型的,動作后只能手動復位才能使吊籠重新啟動。極限開關安裝在導軌架或吊籠上。1 2 . 6 . 2 . 2上、下極限開關的安裝位置:a .上極限開關1基本性能分等在正常工作狀態下,上極限開關與上限位開關之間的越程距離為:S S型升降機:0.5 m;S C型升降機:0.15m。b .下極限開關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吊籠
24、碰到緩沖器之前,下極限開關首先動作。12.6.3曳引傳動升降機的限位開關和極限開關也可由對重觸發。1.1.1 2 .6.4限位開關和極限開關應分別觸發和控制。12.6.5 防松繩開關和斷繩開關升降機的對重鋼絲繩或起升鋼絲繩繩數為2或大于2時,在鋼絲繩組的一端應設置張力均衡裝置, 裝有由相對伸長量控制的非自行復位型的松繩開關,如果其中一條鋼絲繩出現的相對伸長量超過允 值或斷繩時,該開關將切斷控制電路,吊籠停車。采用單根起升鋼絲繩或對重鋼絲繩的升降機也應設 斷繩開關,當斷繩時該開關立即切斷控制電路,制動器抱閘。12.6.6 吊籠頂部活板門的安全開關應符合7.2.5條的規定。當人員在吊籠頂部進行接高
25、、拆卸或檢修作業時,應使該開關斷路。1 2 . 6 . 7當安全開關是層門 (包括欄桿)或吊籠門的機電聯鎖中的一部分時,安全開關應使各門在開啟吊籠不能啟動。1 2 .7 S S型貨用升降機除設置斷繩開關外還應備手動安全裝置,該裝置應在吊籠達到工作面后人員進吊籠之前起作用,使吊籠穩1定在導軌架上,以保證裝卸物料人員的安全。13導軌架的附著13.1導軌架應有附著連接點。1 3 .2升降機運動部件與建筑物和固定施工設備(如餃手架等)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 .2 5 m。1 4電氣14.1電氣設計14 .1.1主電路絕緣開關14 .1 .1 .1升降機應有主電路各相絕緣的手動開關,該開關應在便于操作之處
26、。開關手柄應 為單向打開接觸器,在“關”的位置上可以鎖住。14 . 1 . 1 .2吊籠照明燈的開關應與主電源開關相互獨立,并各自具備明顯標記。14 .1.2電纜與電線14.1.2.1電纜規格其容量應足夠通過在啟動和正常工作中的電流。1 4 .1 .2 .2電路中應裝有保險絲或斷路器,電纜和電線在升降機工作中應防止機械損壞,電纜在吊籠運動中應自由拖行不受阻障。14 .1.3外界干擾保護電氣設備應防止外界干擾及雨、雪、混凝土、砂漿、塵埃等物質的影響。在需要排水的地方應設有排 水孔。14 .1.4接地升降機結構、電機和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均應接地,電阻不超過4 a。14 .1.5控制電路和控制箱14 .1.5.1當接地出現故障時,主控電路和其它控制電路中保險絲應自動切斷。14.1.5.2控制箱應牢固,便于維修并備鎖。14 .1.5.3應防止控制元件與其它帶電部件或零件接觸。14.1.5 .4為防止同時操作,上、下接觸器應電氣聯鎖。14.1.5.5吊籠內的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