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1 頁(共 31 頁)2018年青海省西寧四中、五中、十四中聯考高考語文模擬試卷一、現代文閱讀1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自秦漢以來, 歷代都曾試圖對鄉村社會進行直接管理, 但國家對鄉村社會的 治理主要依靠鄉官及律令與儒家綱常,國家對鄉村的組織原則是地緣優于血緣, 基層社會已經存在早期自治組織。唐宋之際的社會變革被學界概稱為 “唐宋之變”。在鄉村治理上, 這種轉變就 表現為:其一,鄉官制度退出歷史舞臺,從此,鄉村基層管理人員的身份是民而 不是官,社會地位很低,沒有固定的辦公衙門和俸祿,上為士大夫鄙視,受上級 盤剝,下又徘徊于是否侵漁鄉里之間, 這種兩難困境在后世鄉村管理中變成常態;
2、 其二,自治組織在唐宋進一步發展,中央政府愈來愈多地借助他們來穩固統治。 國家通過鄉紳、 信仰、鄉約、 宗族等各種形式和力量對鄉村實行間接控制在唐宋 之際漸漸成為現實或者完成了制度準備。自郡縣制建立以來,帝國人口不斷增加,縣級區劃的數目卻維持了相對穩 定。以農業稅為收入主體的傳統國家不可能負擔如此龐大的官僚系統。 因此,各 朝代不得不以最低行政配置來應對擴大的人口, 政府效率下降, 基層行政職能縮 減,縣以下交給各種社會組織進行自治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與此同時, 鄉村治理的難度卻在增加。 中唐以后從兩稅法開始了征稅 原則由 “稅丁”向“稅產”的轉變,財產的隱匿比起人丁的隱匿更難發現,鄉村催征
3、 賦稅參與管理的鄉役人數和工作量大增。 地方政府職役人數、 工作量的變化, 同 時其地位愈來愈低,從秦漢時期的有望躋身卿相,到明清時期的被視為 “至因至 賤”之役。這些問題導致鄉官職役化、政府鄉村管理虛化。鄉村治理方式的轉變令基層社會更易于 “軍事化 ”,鄉族控制的民團、 鄉兵既 可幫助維持地方治安, 也可能帶來械斗民亂。 鄉村治理方式的轉變使得鄉村職役 地位低下的同時又權力大、 責任大, 賦稅征收不足時還需要自己賠補, 極易為了 滿足國家的賦稅要求或上司、自身的貪污要求而徇私舞弊、危害鄉里,宗族、鄉 紳則往往站在他們的對立面。同時,鄉村社會管理方式的轉變帶來了明清時期蓬勃發展的宗族等各類鄉村
4、自治組織,它們不僅進行自我管理,到近代還提供了本應由國家提供的公共產品 和服務。總之,第2頁(共 31 頁)傳統中國的鄉村社會一直存在一定的自主性,中國很早就存在類似于西方 公共領域”的國家與民間同時發揮作用的公共空間。(摘編自蔣楠歷史視野下的中國鄉村治理)(1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_A A、 因為以農業稅為收入主體的傳統國家不可能負擔龐大的官僚系統,所以自郡 縣制建立以來,盡管國家人口不斷增加,但是縣級區劃的數目卻維持了相對穩定。B B、 國家以最小成本維持社會運轉,各朝代以最低行政配置來應對擴大的人口, 導致政府效率下降,基層行政職能縮減,縣以下交給各種社會組織進行自治。C
5、C、 從中唐以后,鄉村治理的難度在增加,稅丁”向稅產”的轉變,比起隱匿人 丁,人們更容易隱匿財產,大大增加了鄉村催征賦稅參與管理的鄉役人數和工作 量。D D、 地方政府職役人數、工作量和地位的變化,導致鄉官職役化、政府鄉村管理 虛化,這是中國歷史上 強干弱枝”的一個表現,也是社會基礎不穩、治亂頻仍的 一個原因。(2 2)下列關于原文第一、二兩段內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_A A、 中國歷史上的鄉村治理公權力和自治權長期共存,以唐宋鄉官職役化為分界 線,公權力削弱,自治權增長,這種獨特的鄉村治理方式對鄉村的近代化過程產 生了影響。B B、 雖然自秦漢以來歷代都曾試圖對鄉村社會進行直接管
6、理,但是國家對鄉村社 會的治理主要依靠鄉官、律令和儒家綱常,國家對鄉村的組織原則是地緣優于血 緣。C C、 唐宋之變”時,鄉村基層管理人員的身份是民而不是官,社會地位很低,沒 有固定的辦公衙門和俸祿,他們受到上層的鄙視和盤剝,又糾纏于是否盤剝下層, 置于兩難的處境中。D D、 唐宋之際,自治組織進一步發展,中央政府愈來愈多地借助他們來穩固統治。 國家通過鄉紳、信仰、鄉約、宗族等各種形式和力量對鄉村實行間接控制漸漸成 為現實。(3)_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_A A、 鄉村治理方式轉變帶來一些弊端,如令基層社會更易于軍事化”鄉族控制 的民團、鄉兵既可幫助維持地方治安,也可能帶
7、來械斗民亂。B B、 鄉村職役極易為了滿足國家或上司或自身的要求而徇私舞弊、危害鄉里,宗 族、鄉紳則站在鄉村職役的對立面,反對他們的這類行為。C C 明清時期宗族等各類鄉村自治組織蓬勃發展,它們不僅進行自我管理,到近 代還提供了本應由第 3 頁(共 31 頁)國家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D D、傳統中國的鄉村社會一直存在一定的自主性,像西方公共領域”的國家與民間同時發揮作。二、實用類文本閱讀2 2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中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報告材料二:鄰居的裝修聲、公路上的汽車聲、小區附近的施工聲無孔不入的音波不知給人們日常工作生活帶來多少煩惱。而且噪聲污染影響的不只是我們的心情
8、, 還有我們的身體健康。噪聲污染不僅會影響睡眠質量、 損傷聽覺器官,還會引起 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環保部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在 20152015 年,全國共收到環境噪聲投訴 35.435.4 萬 件,占環境投訴總量的 35.3%.35.3%.盡管投訴比例居高不下,但問題的解決卻十分不 易。一方面,噪聲污染存在著瞬間性、分散性、隨機性等特點,很難抓住現行; 另一方面,噪聲污染種類繁雜,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門對于噪聲的管理權限分 工并不明確。居民遇到噪聲污染,也往往陷入不知道究竟該向誰反映情況的困境。 即便是好不容易將問題反映出去, 也多是泥牛入海,再無消息。最終使得噪聲污 染治理工作像是向空氣
9、中打出的重拳一樣,雖然強勁有力,卻無著力點,從而難以發揮效果。可喜的是,我市出臺的襄陽市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暫行辦法,著重強調并糾正了上述問題。環保、公安、城管、交通等多個部門進一步理清權 責,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環境污染、 生態破壞等問題的投訴,具體劃歸至各個部 門。今后,群眾遇到相關問題可以根據法規找到直接的負責者, 各個部門之間也 不會再因權責不清而相互扯皮。該暫行辦法還明確要求,受理單位應自舉報受理之日起 7 7 日內告知舉報人受 理及初核情況,6060 日內將辦理情況回復舉報人,并及時向社會公開。這一要求,保障了該暫行辦法能夠切實落地,切實執行。(節選自襄陽日報)材料三:20
10、20 日,一場廣場舞大賽在人民廣場舉行。賽前,市城管局人民廣場管理處第4頁(共 31 頁)組織發起廣場舞文明健身倡議”。當日上午 8 8 時,參賽的廣場舞團隊陸續到達人民廣場。 舞臺一側,一幅巨大的廣 場舞文明健身倡議書宣傳板已立起來。跳舞的大媽們了解情況后,爭相舉起寫 有噪音 NONO 的標牌,在倡議書上簽名。一些市民見狀,也積極上前參與。市城管局人民廣場管理處主任劉勇介紹, 廣場舞因噪音問題屢遭投訴,為了 改變現狀,管理處在市民中調查,并和跳舞的團隊協商解決辦法。活動倡議廣場舞愛好者自覺調整跳舞時間, 早上 7 7 點后開始,晚上 9 9 點前結 束,每次跳舞時間不超過兩小時;將音量降低到
11、 6060 分貝。目前,在人民廣場跳 舞的固定團隊有 6 6 支,均已自愿響應倡議。有成員還呼吁,希望更多廣場舞團隊 也加入,大家一起拒絕擾民、舞出文明。(節選自楚天快報)(1 1)根據三則材料的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_A A、 從長期調研結果來看,因為生活習慣和經濟發展問題,非一線城市的噪音污 染問題都比特大城市嚴重。B B、 噪聲污染在影響心理健康的同時也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它已經超過空氣 污染成為一種更嚴重的污染問題。C C 襄陽市暫行辦法對受理單位接收和辦理回復群眾舉報噪音問題提出了權責要求,保障了暫行辦法的順利實行。D D、三則新聞材料都關注了噪聲污染這一社會熱點問題,
12、消息內容真實可信,語 言修辭手法多樣,敘述方式靈活多樣。(2 2)比較材料一與材料二,簡要說明兩則新聞中記者報道信息的側重點有哪些 異同。(3 3)在解決噪音污染的舉措上,材料二、三報道重心有何不同?結合材料三, 談如何解決廣場舞噪音問題。3 3 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方信孺,字孚若,興化軍人。有雋材,未冠能文,周必大、楊萬里見而異之。 以父崧卿蔭,補番禺縣尉。韓侂胄舉恢復之謀,諸將債軍,邊釁不已。朝廷尋悔, 金人亦厭兵,乃遣韓元靚來使,而都督府亦再遣壯士遺敵書,然皆莫能得其要領。 近臣薦信孺可使,自蕭山丞召赴都,命以使事。信孺曰:開釁自我,金人設問首謀,當何以答之? ”
13、侂胄矍然。至濠州,金帥紇石烈子仁止于獄中,露刃環守 之,絕其薪水,第5頁(共 31 頁)要以五事。信孺曰:反俘、歸幣可也,縛送首謀,于古無之,稱藩、割地,則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還耶? ”信孺曰:吾將命 出國門時,已置生死度外矣。 ”至汴, 見金左丞相、 都兀帥完顏宗浩, 宗浩叱之 曰: 前日興兵, 今日求和, 何也? ”信孺曰:前日興兵復仇,為社稷.也。今日 屈己求和,為生靈也。”宗浩不能詰,授以報書曰:和與戰,俟再至決之。”信孺還,詔侍從、兩省、臺諫官議所以復命。眾議還俘獲,罪首謀,增歲幣五萬, 遣信孺再往。金人見信孺忠懇,乃曰:割地之議姑寢,但稱藩不從,當以叔為伯,歲幣外,別
14、犒師可也。”信孺固執不許。復命,再差抵汴。宗浩變前說,別 出事目。信孺曰:歲幣不可再增,故代以通謝錢。今得此求彼,吾有隕首而已。” 信孺還,言: 敵所欲者五事:割兩淮一,增歲幣二,犒軍三,索歸正等人四, 其五不敢言。”侂胄再三問,至厲聲詰之,信孺徐曰:欲得太師頭耳。”侂胄大怒,奪三秩。信孺自春至秋,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強敵,議用弗就。信孺使北 時,年財三十。既齟齬歸,營居室巖竇,自放于詩酒。后貲用竭,賓客益落,信 孺尋亦死矣。(節選自宋史?方信孺列傳,有刪改)(1 1)對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_A A、 諸將債軍,邊釁不已.已:停止B B、 侂胄再三冋,至厲聲詰.之詰:追問、責問
15、C C、 和與戰,俟再至決之俟:伺機D D、 賓客益落,信孺尋亦死矣尋:不久(2 2)_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_A A、 未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結發戴冠,以示成年,稱弱冠”未成年 稱未冠”B B、 蔭:古代一種制度,子孫因先輩有勛勞或官職而依照往例受到封賞或免罪。C C 社稷:社,谷神;稷,土神。古代帝王祭祀他們以求國事太平、五谷豐登。 后用作國家的代稱。D D、三秩:秩,古代官吏的俸祿,引申指官吏的職位和品級,三秩,即三級或三 等。(3 3)_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_第6頁(共 31 頁)A A、 方信孺才能出眾曾得到周必大和楊
16、萬里的贊賞。與金國交涉時,都督府派去 的人不能領會敵方要領,而方信孺出使時能從容地與金國周旋。B B、 方信孺臨危不亂。他首次出使金國,遭到囚禁,被斷絕柴火、飲用水,還受 到威脅,但仍沉著冷靜,堅決不答應金國提出的五個停戰條件。C C 方信孺堅守氣節。他自始至終都沒有同意金國提出的交出主謀的無理要求, 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維護朝廷尊嚴。D D、方信孺勇于維護朝廷利益。他三次出使金國,先后拒絕了金國提出的增加歲 幣等有損國家利益的要求,使敵方的貪欲無法輕易得逞。(4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信孺曰:開釁自我,金人設問首謀,當何以答之?”2信孺自春至秋,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強敵,
17、議用弗就。5 5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各題。玉樓春歐陽修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客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1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_A.A.首句 尊前”表示對友人的尊重,詞人準備向朋友提出告別,但出語很輕,第 7 頁(共 31 頁)告訴朋友別后歸來的期限。B.B.第二句著一 欲”字,照應首句 擬”字,心態畢現,欲語未語,而對方已是春 容慘咽,可見相知之深,相別之苦。C.C.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與前人所寫的 古歌舊曲君莫聽,聽取新 翻楊柳枝”的詩句,既異曲同工又推陳出新。D
18、 D末二句虛寫,設想把滿城的牡丹看盡,才會少一些離別的傷感而容易與歸去 的春風一起,向朋友道別。E E 全詞寫離愁,以實開筆,以虛作結,敞到首尾關合,以樂觀之虛設沖淡苦別 之現實,這正是別于婉約的豪放風格。(2)請聯系全詞,簡要賞析名句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6 6 名篇名句默寫,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 逍遙游中“ ,”兩句指出,順應天地萬物之性、駕馭六氣的變化才是真正的逍遙游。(2)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雪喻花,把冬景比作春景的名句是(3)白居易 琵琶行中,以杜鵑(子規)表達悲切之意的詩句是其間旦暮為何物,_ ”。四、語言文字運用7 7 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
19、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1文化程度不高的唐剛立志發揚跛鱉千里.的精神,不斷自學,終在民間文學方面 有所成就。2家風建設,是道德建設從社會細微處抓起的具體而微.的措施,是延續優良文化 傳統的好方式。3這所有名的中學將原來的沖鋒號起床鈴改為溫柔的小步舞曲, 學生們說新的音 樂像晨鐘暮鼓,死氣沉沉,讓人提不起精神。4京劇大師梅葆玖駕鶴西去,著名演員濮存昕呼吁京劇演員尤其是梅派傳人, 要 將梅先生身上那股不受名利場沾染的仙氣”薪火相傳。5秦武陽為人既無膽量,又少謀劃,干大事而惜身,關鍵時刻引而不發.,終不能 成就大業。第8頁(共 31 頁)6他在史海中鉤沉輯佚,于文物間爬羅剔抉,可謂板凳一坐十年冷,
20、文章不寫半 句空,若論嘉惠后學,金針度人,這三本書名副其實。A.A.B B.C.D D.8 8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A. 針對近年校園欺凌事件不斷發生,專家表示校園欺凌是一個世界各國普遍面 對的難題,如何以最大的誠意、最大的善意來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家長、學校、 媒體都還需認真思考.B.B. 專家認為,是否把握好財政運作的 度”在穩定增長與調整結構之間找平衡, 是對地方政府能力的重大考驗.C C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各國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人民幣近期對美元貶值主要 原因是國際金融市場外部環境所致,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基礎.D.D.各級黨組織只有當好選人用人的舵手,秉持公道正派的工
21、作,堅決抵制各種 歪風邪氣,才能營造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9.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 最恰當的一組是()很多癌癥致死者明明是手術治療(包括化、放療)導致的。有人卻把這個責任 推給所患的疾病-癌癥,這是不公正的。手術 切除可見的癌病灶。卻不能切除滋生癌癥的土壤。 這個土壤未除,癌癥就隨時可以復發,復發時的 身體條件更差。經過了手術的摧殘,人體抗病能力大大減弱。可見。把手術說 成是治療癌癥的除根術,是一種騙術。A A可是只能/ /尚且因實則B B然而只會w w 曰 要是且由于/ /C C而只是如果并且/ /實際D D/ /只能只要而且因為其實A.A.A A B.B. B B C.C. C
22、C D D. D D10.10.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 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 1515 個字。字”是我們工作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那么, _ ?關于漢字的起源,第9頁(共 31 頁)一直是我國學者研究的對象,但一直 _,直到最近幾十年,我國考古學家才先后發布了一系列 安陽殷墟甲骨文”及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資料顯 示,我國最早的漢字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晚期及人類社會早期在陶器上面刻畫或彩 繪出的符號,同時,還有少量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這些符號, 距今已經有 80008000 多年歷史。由此可見,_。1111 下面這份申請書的正
23、文存在一些問題。請根據文中提供的信息,重新擬寫。(不超過 3030 個字)老師,我記得學生證是放在家里的,但翻箱倒柜都沒找著。我這人比較馬虎,可能是亂塞亂放弄丟了,今后我會注意改正。現在我需要學生證辦理公交卡,麻煩 老師補發給我吧。謝謝老師!申請書校學生處:申請人:x年級x班XXx年x月x日六、寫作1212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 800800 字的文章。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落幕后,一時間,似乎根植于中國人內心深處的、 被掩埋起來了的詩詞火苗又燃燒了起來。 人們開始談論生活當中應該有的情懷和 高雅,氣質和風度。這種精神層面的交流和沖擊,讓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再次 得以華麗呈現。武亦
24、妹成功登項,獲得冠軍。長發披垂,柳眉鳳目,身材頎長, 熟背古詩上千首,飛花令”對得漂亮又淡定,武亦殊被網友大贊,簡直滿足了人 們對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也有人說詩詞大會比的是記憶,不是修養!選手誰背誦的詩詞多,誰就能獲 勝。對此,你怎么看?請綜合材料內容與含意,寫一篇議論文,發表你的看法,體現 你的思考。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第 10 頁(共 31 頁)2018年青海省西寧四中、五中、十四中聯考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現代文閱讀1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中國歷史上的鄉村治理實際上走的是一條 “二元化 ”的路線,公權力和自治權 長期共存,其中以唐宋鄉官職役化
25、為分界彼此消長, 這種獨特的鄉村治理方式甚 至對鄉村的近代化過程也產生了諸多影響。 自秦漢以來, 歷代都曾試圖對鄉村社 會進行直接管理, 但國家對鄉村社會的治理主要依靠鄉官及律令與儒家綱常, 國 家對鄉村的組織原則是地緣優于血緣,基層社會已經存在早期自治組織。唐宋之際的社會變革被學界概稱為 “唐宋之變”。在鄉村治理上, 這種轉變就 表現為:其一,鄉官制度退出歷史舞臺,從此,鄉村基層管理人員的身份是民而 不是官,社會地位很低,沒有固定的辦公衙門和俸祿,上為士大夫鄙視,受上級 盤剝,下又徘徊于是否侵漁鄉里之間, 這種兩難困境在后世鄉村管理中變成常態; 其二,自治組織在唐宋進一步發展,中央政府愈來愈
26、多地借助他們來穩固統治。 國家通過鄉紳、 信仰、鄉約、 宗族等各種形式和力量對鄉村實行間接控制在唐宋 之際漸漸成為現實或者完成了制度準備。中國鄉村治理方式的轉變是傳統國家以最小成本維持社會運轉的必然。 自郡 縣制建立以來,帝國人口不斷增加, 縣級區劃的數目卻維持了相對穩定。 以農業 稅為收入主體的傳統國家不可能負擔如此龐大的官僚系統。 因此,各朝代不得不 以最低行政配置來應對擴大的人口, 政府效率下降, 基層行政職能縮減, 縣以下 交給各種社會組織進行自治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與此同時, 鄉村治理的難度卻在增加。 中唐以后從兩稅法開始了征稅 原則由 “稅丁”向“稅產”的轉變,財產的隱匿比起人丁
27、的隱匿更難發現,鄉村催征 賦稅參與管理的鄉役人數和工作量大增。 地方政府職役人數、 工作量的變化, 同 時其地位愈來愈低,從秦漢時期的有望躋身卿相,到明清時期的被視為 “至因至 賤”之役。這些問題導致鄉官職役化、政府鄉村管理虛化。這是中國歷史上 強干弱枝”的一個表現,也是社會基礎不穩、治亂頻仍的一 個原因。鄉村第11頁(共 31 頁)治理方式轉變的目的本是以最小成本來控制基層、獲取賦稅,實際上卻令中央王朝取得稅收的效率進一步降低。 鄉村治理方式的轉變令基層社會更 易于 軍事化”鄉族控制的民團、鄉兵既可幫助維持地方治安,也可能帶來械斗 民亂。鄉村治理方式的轉變使得鄉村職役地位低下的同時又權力大、
28、責任大,賦稅征收不足時還需要自己賠補,極易為了滿足國家的賦稅要求或上司、 自身的貪 污要求而徇私舞弊、危害鄉里,宗族、鄉紳則往往站在他們的對立面。同時,鄉村社會管理方式的轉變帶來了明清時期蓬勃發展的宗族等各類鄉村 自治組織,它們不僅進行自我管理,到近代還提供了本應由國家提供的公共產品 和服務。總之,傳統中國的鄉村社會一直存在一定的自主性,中國很早就存在類似于西方 公共領域”的國家與民間同時發揮作用的公共空間。(摘編自蔣楠歷史視野下的中國鄉村治理)(1 1) 下列關于原文第一、二兩段內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D DA A、 中國歷史上的鄉村治理公權力和自治權長期共存,以唐宋鄉官職役化為分
29、界 線,公權力削弱,自治權增長,這種獨特的鄉村治理方式對鄉村的近代化過程產 生了影響。B B、 雖然自秦漢以來歷代都曾試圖對鄉村社會進行直接管理,但是國家對鄉村社 會的治理主要依靠鄉官、律令和儒家綱常,國家對鄉村的組織原則是地緣優于血 緣。C C、 唐宋之變”時,鄉村基層管理人員的身份是民而不是官,社會地位很低,沒 有固定的辦公衙門和俸祿,他們受到上層的鄙視和盤剝,又糾纏于是否盤剝下層, 置于兩難的處境中。D D、 唐宋之際,自治組織進一步發展,中央政府愈來愈多地借助他們來穩固統治。 國家通過鄉紳、信仰、鄉約、宗族等各種形式和力量對鄉村實行間接控制漸漸成 為現實。(2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
30、意思的一項是C CA A、 因為以農業稅為收入主體的傳統國家不可能負擔龐大的官僚系統,所以自郡 縣制建立以來,盡管國家人口不斷增加,但是縣級區劃的數目卻維持了相對穩定。B B、 國家以最小成本維持社會運轉,各朝代以最低行政配置來應對擴大的人口,導致政府效率下降,基層行政職能縮減,縣以下交給各種社會組織進行自治。C C、 從中唐以后,鄉村治理的難度在增加,稅丁”向稅產”的轉變,比起隱匿人 丁,人們更容易隱匿財產,大大增加了鄉村催征賦稅參與管理的鄉役人數和工作 量。D D、 地方政府職役人數、工作量和地位的變化,導致鄉官職役化、政府鄉村管理 虛化,這是中國歷史上 強干弱枝”的一個表現,也是社會基礎
31、不穩、治亂頻仍的 一個原因。第12頁(共 31 頁)(3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BA A、 鄉村治理方式轉變帶來一些弊端,如令基層社會更易于軍事化”鄉族控制 的民團、鄉兵既可幫助維持地方治安,也可能帶來械斗民亂。B B、 鄉村職役極易為了滿足國家或上司或自身的要求而徇私舞弊、危害鄉里,宗族、鄉紳則站在鄉村職役的對立面,反對他們的這類行為。C C、 明清時期宗族等各類鄉村自治組織蓬勃發展,它們不僅進行自我管理,到近 代還提供了本應由國家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D D、 傳統中國的鄉村社會一直存在一定的自主性,像西方公共領域”的國家與民 間同時發揮作。【考點】4949:論
32、述類文本閱讀.【分析】信息篩選題的答題步驟是:把握全文主要內容,從整體和局部找出表 明作者觀點的語句,形成整體印象,尤其要注意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 把握題 干,確定答題區間;將選項信息與原文語句內容進行對應比較. 選項信息的語 言與原文語句內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區別, 命題者常通過改變敘述的方式來設置一 些干擾項,解答時要認真核對,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解答】(1 1) D D、國家通過漸漸成為現實”錯,遺漏原文第二段信息 或者完成 了制度準備”故選 D.D.(2 2)C C 從中唐以后,鄉村治理的難度在增加”錯,原文無信息表明,鄉村治理 的難度在增加是從中唐以后故選 C C.(3 3)B B、宗
33、族、鄉紳則站在鄉村職役的對立面”表述不嚴密,少了原文倒數第二 段限制詞往往”故選 B.B.答案: (1 1)D D(2 2)C C(3 3)B B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2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中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報告 材料二:鄰居的裝修聲、公路上的汽車聲、小區附近的施工聲無孔不入的音波不知給人們日常工作生活帶來多少煩惱。而且噪聲污染影響的不只是我們的心情, 還有我們的身體第 13 頁(共 31 頁)健康。 噪聲污染不僅會影響睡眠質量、 損傷聽覺器官, 還會引起 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環保部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在 20152015 年,全國共收到環境噪聲投訴 35.435.4
34、萬 件,占環境投訴總量的 35.3%35.3%盡管投訴比例居高不下,但問題的解決卻十分不 易。一方面,噪聲污染存在著瞬間性、分散性、隨機性等特點,很難抓住現行; 另一方面,噪聲污染種類繁雜,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門對于噪聲的管理權限分 工并不明確。居民遇到噪聲污染,也往往陷入不知道究竟該向誰反映情況的困境。 即便是好不容易將問題反映出去, 也多是泥牛入海, 再無消息。 最終使得噪聲污 染治理工作像是向空氣中打出的重拳一樣, 雖然強勁有力, 卻無著力點, 從而難 以發揮效果。可喜的是,我市出臺的襄陽市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暫行辦法 , 著重強調并糾正了上述問題。環保、公安、城管、交通等多個
35、部門進一步理清權 責,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環境污染、 生態破壞等問題的投訴, 具體劃歸至各個部 門。今后,群眾遇到相關問題可以根據法規找到直接的負責者, 各個部門之間也 不會再因權責不清而相互扯皮。該暫行辦法還明確要求, 受理單位應自舉報受理之日起 7 7 日內告知舉報人受 理及初核情況,6060 日內將辦理情況回復舉報人,并及時向社會公開。這一要求,保障了該暫行辦法能夠切實落地,切實執行。(節選自襄陽日報)材料三:2020 日,一場廣場舞大賽在人民廣場舉行。賽前,市城管局人民廣場管理處 組織發起廣場舞文明健身倡議”。當日上午 8 8 時,參賽的廣場舞團隊陸續到達人民廣場。 舞臺一側,一幅巨大的
36、廣 場舞文明健身倡議書宣傳板已立起來。跳舞的大媽們了解情況后,爭相舉起寫 有噪音 NONO 的標牌,在倡議書上簽名。一些市民見狀,也積極上前參與。市城管局人民廣場管理處主任劉勇介紹, 廣場舞因噪音問題屢遭投訴,為了 改變現狀,管理處在市民中調查,并和跳舞的團隊協商解決辦法。活動倡議廣場舞愛好者自覺調整跳舞時間, 早上 7 7 點后開始,晚上 9 9 點前結 束,每次跳舞時間不超過兩小時;將音量降低到 6060 分貝。目前,在人民廣場跳 舞的固定團隊有 6 6 支,均已自愿響應倡議。有成員還呼吁,希望更多廣場舞團隊 也加入,大家一起拒絕擾民、舞出文明。(節選自楚天快報)(1 1) 根據三則材料的
37、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C C第14頁(共 31 頁)A A、 從長期調研結果來看,因為生活習慣和經濟發展問題,非一線城市的噪音污 染問題都比特大城市嚴重。B B、 噪聲污染在影響心理健康的同時也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它已經超過空氣 污染成為一種更嚴重的污染問題。C C、 襄陽市暫行辦法對受理單位接收和辦理回復群眾舉報噪音問題提出了權責要求,保障了暫行辦法的順利實行。D D、 三則新聞材料都關注了噪聲污染這一社會熱點問題,消息內容真實可信,語 言修辭手法多樣,敘述方式靈活多樣。(2 2)比較材料一與材料二,簡要說明兩則新聞中記者報道信息的側重點有哪些 異同。(3 3)在解決噪音污染的舉
38、措上,材料二、三報道重心有何不同?結合材料三, 談如何解決廣場舞噪音問題。【考點】4A4A: 般實用類閱讀.【分析】篩選文中信息這類題目解答時要找出文章中相對應的語句, 注意將選項 轉述內容與原文內容逐一相對 概念不能隨意擴大或縮小, 因果、 前后關系不能 顛倒同時還要注意選項肢之間的比較,如果選項中有內容矛盾的選項必有一 錯注意敘述角度和表達方式的轉換分辨可能與必然、必然與或然、未然與已 然、全稱與特稱推斷不夸大不縮小,不無中生有【解答】(1 1) c.c. A A.都比特大城市嚴重”不正確,文本說 全國最吵的地方, 并非京滬等特大城市”但不是所有的非一線城市問題都比特大城市嚴重.B B.超
39、 過空氣污染成為一種更嚴重的污染問題 ”不正確,原文為 “噪聲污染已成為空氣污 染之后影響人體健康的環境因素. ”. D D. “語言修辭手法多樣,敘述方式靈活多 變”錯誤, “語言修辭手法多樣 ”在文中沒有體現.( 2 2)題干要求概括 “材料一與材料二中記者報道信息的側重點的異同 ”,作答時 首先要思路明確,別別闡述相同點和不同點.材料一與材料二關注的問題相同, 都是針對噪聲污染進行的報道. 不同點要結合兩則材料的具體內容進行分析. 材 料一側重宏觀現狀、問題的特點和國家層面的解決辦法; 材料二側重問題的影響、 問題原因和解決具體老百姓反映的噪音污染問題.( 3 3)此題有兩小問,第一問要
40、求分析材料二、三報道重心的不同:材料二報道 強調政府要加大力度解決噪聲污染問題. 材料三要求市民自發配合解決噪聲污染 問題.第二問要求學生根據材料內容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要注意圍繞 “廣場舞 ” 進行表述.答案:第 15 頁(共 31 頁)(1 1) c c( 2 2)相同點: 兩則材料都談到了噪聲污染影響身心健康、 環境噪聲投訴居高不下、 噪 聲投訴問題的解決十分不易.不同點:就信息特點而言,材料一、二有宏觀與具體的不同:前者就全國城市 噪聲環境現狀以及噪聲防治工作的總體情況來介紹, 后者就具體的環境噪音在日 常生活中給人們帶來的身心影響來談. 從投訴問題解決不易的原因來看, 材料 一側重于
41、報道噪聲污染的特點, 材料二也報道了噪聲污染的特點, 但更側重報道第16頁(共 31 頁)對于噪聲的管理權限分工不明確的問題. 從報道目的來看二者不同:材料一側 重于從國家到地方防治解決噪聲污染問題,材料二側重于解決環境噪聲投訴問 題(答出兩點給,意思對即可)(3 3)不同點:材料二報道的重心在于加大政府職能部門對噪聲污染問題的介入材料三報道的重心在于從市民自身的角度自發配合解決噪聲污染問題.(每點 1 1 分)方法:市城管局人民廣場管理處等各職能部門要及時了解投訴、 調查并和廣場 舞愛好者協商解決辦法.廣大市民積極擁護文明健身倡議.廣場舞愛好者自 覺調整跳舞時間和時長.(每點,意思對即可)四
42、、古代詩文閱讀4 4 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方信孺,字孚若,興化軍人。有雋材,未冠能文,周必大、楊萬里見而異之。 以父崧卿蔭,補番禺縣尉。韓侂胄舉恢復之謀,諸將債軍,邊釁不已。朝廷尋悔, 金人亦厭兵,乃遣韓元靚來使,而都督府亦再遣壯士遺敵書,然皆莫能得其要領。 近臣薦信孺可使,自蕭山丞召赴都,命以使事。信孺曰:開釁自我,金人設問首謀,當何以答之? ”侂胄矍然。至濠州,金帥紇石烈子仁止于獄中,露刃環守 之,絕其薪水,要以五事。信孺曰:反俘、歸幣可也,縛送首謀,于古無之,稱藩、割地,則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還耶? ”信孺曰:吾將命 出國門時,已置生死度外矣。 ”至
43、汴, 見金左丞相、 都兀帥完顏宗浩, 宗浩叱之 曰: 前日興兵, 今日求和, 何也? ”信孺曰:前日興兵復仇,為社稷.也。今日 屈己求和,為生靈也。”宗浩不能詰,授以報書曰:和與戰,俟再至決之。”信孺還,詔侍從、兩省、臺諫官議所以復命。眾議還俘獲,罪首謀,增歲幣五萬, 遣信孺再往。金人見信孺忠懇,乃曰:割地之議姑寢,但稱藩不從,當以叔為伯,歲幣外,別犒師可也。”信孺固執不許。復命,再差抵汴。宗浩變前說,別 出事目。信孺曰:歲幣不可再增,故代以通謝錢。今得此求彼,吾有隕首而已。” 信孺還,言: 敵所欲者五事:割兩淮一,增歲幣二,犒軍三,索歸正等人四, 其五不敢言。”侂胄再三問,至厲聲詰之,信孺徐
44、曰:欲得太師頭耳。”侂胄大第仃頁(共 31 頁)怒,奪三秩。信孺自春至秋,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強敵,議用弗就。信孺使北 時,年財三十。既齟齬歸,營居室巖竇,自放于詩酒。后貲用竭,賓客益落,信(節選自宋史?方信孺列傳,有刪改)(1)對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B B、 侂胄再三問,至厲聲詰.之C C、 和與戰,俟再至決之D D、賓客益落,信孺尋.亦死矣 尋:不久(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C CA A、 未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結發戴冠,以示成年,稱弱冠”未成年 稱未冠”B B、 蔭:古代一種制度,子孫因先輩有勛勞或官職而依照往例受到封賞或免罪。C C、
45、 社稷:社,谷神;稷,土神。古代帝王祭祀他們以求國事太平、五谷豐登。 后用作國家的代稱。D D、 三秩:秩,古代官吏的俸祿,引申指官吏的職位和品級,三秩,即三級或三 等。(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BA A、 方信孺才能出眾曾得到周必大和楊萬里的贊賞。與金國交涉時,都督府派去 的人不能領會敵方要領,而方信孺出使時能從容地與金國周旋。B B、 方信孺臨危不亂。他首次出使金國,遭到囚禁,被斷絕柴火、飲用水,還受 到威脅,但仍沉著冷靜,堅決不答應金國提出的五個停戰條件。C C、 方信孺堅守氣節。他自始至終都沒有同意金國提出的交出主謀的無理要求, 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維
46、護朝廷尊嚴。D D、 方信孺勇于維護朝廷利益。他三次出使金國,先后拒絕了金國提出的增加歲 幣等有損國家利益的要求,使敵方的貪欲無法輕易得逞。(4)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信孺曰:開釁自我,金人設問首謀,當何以答之? ”2信孺自春至秋,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強敵,議用弗就。A A、諸將債軍,邊釁不已已:停止詰:追問、責問俟:伺機第 18 頁(共 31 頁)【考點】 5151:文言文閱讀【分析】(1 1)本題考查實詞的意義解答此類題可用 “代入法”,即將各選項意義 代入原文,考察其與上下文語境是否相符(2 2)本題考查考生對文化常識的了解(3 3)本題考查考生對淺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篩選文中
47、的信息的能力,注意將題干 與原文進行對比(4 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能力翻譯的基本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具體 方法: “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譯的名詞“刪”,就是刪除,刪除無 須譯出的文言虛詞“補”,就是增補,補充省略的成分 “換”,就是替換,用現 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 “調”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 “變”, 就是變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礎上,活譯有關文字【解答】(1 1) C C 俟:等到.句子譯為:和還是戰,等再來時決定.(2 2)C C 項社,谷神;稷,土神”有誤,應為社,土神;稷,谷神”.(3 3)B B 項 堅決不答應金國提出的五個停戰條件”有誤,原文中反俘、歸
48、幣可也, 縛送首謀,于古無之”,答應了“反俘”歸幣”兩個條件.(4 4) 開釁”,開啟邊釁;設問”,如果問;何以”,用什么.句子譯為: 方信孺問:“開啟邊釁(或挑起事端)出自我方,如果金人問誰是主謀,應當用 什么話回答他們?”,口舌”,口才;折”,挫敗;就”,成功.譯為:方信孺從春季到秋季,出使 金國往返三次,用口才挫敗強大的敵人,和議因此沒有成功.答案:(1 1)C C(2 2)C C(3 3)B B(4 4)方信孺問:開啟邊釁(或挑起事端)出自我方,如果金人問誰是主謀, 應當用什么話回答他們?”,方信孺從春季到秋季,出使金國往返三次,用口才挫敗強大的敵人,和議因此 沒有成功.參考譯文 方信
49、孺字孚若,興化軍人有杰出的才華,不到二十歲就能做文章,周必大、楊 萬里見了他,都認為他與眾不同因為父親方崧卿恩蔭,補官番禺縣尉韓侂胄 實行恢復國土的計劃,諸將兵敗,邊疆的事端無法停止 朝廷不久后悔對金用兵, 金人也厭倦打仗, 于是派遣韓元靚前來出使, 隨后都督府也兩次派勇士送文書給 敵方,然而都不能得到敵方的要點關鍵 左右親近第 19 頁(共 31 頁)大臣推薦方信孺可以擔任使臣,從蕭山縣縣丞任上召到京都, 把出使的事指派給他 方信孺問:“開啟邊釁出自 我方,如果金人問誰是主謀, 應當用什么話回答他們? ”韓侂胄聽后驚惶不安 到了濠州,金國元帥紇石烈子仁把他們扣留在監獄中, 派人拔刀四面環繞看
50、守著他, 斷絕他們的柴草和飲用水,用五個條件要挾他方信孺說: “交還戰俘、交納歲 幣是可以的,綁送主謀,自古沒有這樣做的,自稱藩國、割讓土地,則不是臣子 忍心談論的事 ”紇石烈子仁發怒說: “你不想活著回去了嗎? ”方信孺說:“我接 受命令走出國家大門時,就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了”方信孺來到汴京,會見金 國左丞相、都元帥完顏宗浩,完顏宗浩大聲叱罵: “從前發動戰事,今天前來求 和,為什么呢? ”方信孺說: “從前起兵復仇,是為了國家社稷;今天委屈自己來 求和,是為了百姓生靈 ”完顏宗浩不能問倒他,交給他回復的文書,說: “和還 是戰,等再來時決定 ”方信孺回來后,皇帝命令侍從官、兩省、臺諫等主要
51、官 員商議如何答復眾臣集議交還俘虜,判罪主謀,增加歲幣五萬,派遣方信孺再 去金人看到方信孺忠厚誠懇,于是說: “割讓土地的協議姑暫放下, 但如果稱 藩不服從, 要改稱叔國為伯國, 除歲幣外, 另外拿錢犒勞軍隊”方信孺堅決不 肯答應方信孺回朝復命,朝廷再派他抵達汴京完顏宗浩改變了先前的說法, 另外生出枝節名目方信孺說:“歲幣不能再增加,所以用通謝錢代替現在得 了這個又要求那個,我只好掉腦袋罷了 ”方信孺回來,說: “敵方所想要的有五 件事:割讓兩淮地區是第一,增加歲幣是第二,犒勞軍隊是第三,索要歸正等人 是第四,第五不敢說 ”韓侂胄再三追問,以至于大聲責問他,方信孺從容不迫 地說:“想要得到太師
52、的腦袋罷了 ”韓侂胄大為惱怒,把方信孺降職三級方信 孺從春季到秋季, 出使金國往返三次, 用口才挫敗強大的敵人, 和議因此沒有成 功方信孺出使金國時,年齡才三十歲后來由于抵觸不合時而回鄉,在巖洞營 建居室,賦詩飲酒,放縱自己后來家產用盡,賓客日益稀少,方信孺不久也死第 20 頁(共 31 頁)了.5 5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各題。玉樓春歐陽修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客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1 1)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AEAEA.A.首句 尊前”表示對友人的尊重,詞人準備向朋友提出告別,
53、但出語很輕, 告訴朋友別后歸來的期限。B.B.第二句著一 欲”字,照應首句 擬”字,心態畢現,欲語未語,而對方已是春 容慘咽,可見相知之深,相別之苦。C.C.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與前人所寫的 古歌舊曲君莫聽,聽取新 翻楊柳枝”的詩句,既異曲同工又推陳出新。D D 末二句虛寫,設想把滿城的牡丹看盡,才會少一些離別的傷感而容易與歸去 的春風一起,向朋友道別。E.E.全詞寫離愁,以實開筆,以虛作結,敞到首尾關合,以樂觀之虛設沖淡苦別 之現實,這正是別于婉約的豪放風格。(2 2)請聯系全詞,簡要賞析名句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考點】5252:古詩詞閱讀.【分析】(1 1)此題
54、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主要內容的基本能力.(2 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語言,分析詩歌表現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1 1)此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主要內容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學 生準確細致把握詩歌主要內容,從詩歌的結構內容方面進行具體分析,重點把握 詩歌的表達意蘊.A A 表示對友人的尊重”錯誤,尊前”即樽前”并非是一種尊 重的態度;E E、本詞是一首婉約詞,只是在末兩句中以樂觀的虛設強作寬慰之語 來寫離別之情故選 AE.AE.(2 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語言,分析詩歌表現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類題 目需要學生準確細致把握詩歌的核心要素, 尤其是結合兩首詩歌的不同特點進行 具體分析 這兩句詩
55、充滿人生的哲理韻味, 給人以濃厚的生命啟迪, 這句詩實際 上表現出一種遺憾, 對于自己人生命運的一第 21 頁(共 31 頁)種感受進行具體表達, 將情趣以及人 生的哲理進行蘊含, 后一句的表達則更為巧妙, 本是寫一種離愁之苦, 筆鋒突然 一轉,更加給人一種積極的態度, 讓人從消極的態度之中瞬間轉變為一種對生活 持有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答案:(1 1)AEAE(2 2)詞人認識到,人生自有一些癡情存在,這種遺憾原與風月等自然景物無 關;這兩句使用直抒胸臆和借代的手法, 把對眼前離別的感受上升到對整個人 生的認識, 將情趣和理趣統一起來; 承接前二句, 也為下闋由深重的離愁轉入 樂觀的虛設作好了鋪
56、墊 (意思對即可)譯文: 樽前擬把歸期說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說時佳人無語滴淚,如春風嫵媚的嬌容, 先自凄哀低咽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處癡絕,這凄凄別恨不關涉-樓頭 的清風,中天的明月餞別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闋,清歌一曲,已讓人愁腸寸寸郁結啊,此時 只需要把滿城牡丹看盡,你與我同游相攜,這樣才會-少些滯重的傷感,淡然 無憾地與歸去的春風辭別賞析: 此詞詠嘆離別,于傷別中蘊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體驗上片,尊前傷別,芳容慘 咽,而轉入人生的沉思: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中天明月、樓臺 清風原本無情,與人事了無關涉,只因情癡人眼中觀之,遂皆成傷心斷腸之物, 所謂“情之所鐘, 正在我輩
57、”下片,離歌一曲, 愁腸寸結, 離別的憂傷極哀極沉, 卻于結處揚起: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只有飽嘗愛戀的歡娛,分 別才沒有遺憾, 正如同賞看盡洛陽牡丹, 才容易送別春風歸去, 將人生別離的深 情癡推宕放懷遣性的疏放當然,這豪宕放縱仍難托盡悲沉,花畢竟有“盡”,人 終是要 “別”,詞人只是以遣玩的意興暫時掙脫傷別的沉重罷了此詞上、下兩收 拍皆為傳誦的名句這首詞開端的 “尊(同 “樽”)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 ”兩句,是對眼前情 事的直接敘寫, 同時其遣辭造句的選擇與結構之間, 詞中又顯示出了一種獨具的 意境“尊前 ”,原該是何等歡樂的場合, “春容”又該是何等美麗的人物,
58、而“尊前” 所要述說的卻是指向離別的“歸期”,于是“尊前”的歡樂與 “春容”的美麗,乃一變 而為傷心的 “慘咽 ”了這種轉變與對比之中,隱然見出歐公對美好事物之愛賞與 對人世無常之悲慨二種情緒以及兩相對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種張力第 22 頁(共 31 頁)“歸期說”之前,所用的乃是“擬把”兩個字;而“春容”、“慘咽”之前,所用的則是 “欲 語”兩個字此詞表面雖似乎是重復, 然而其間卻實含有兩個不同的層次, “擬把 ” 仍只是心中之想,而 “欲語 ”則已是張口欲言之際二句連言,反而更可見出對于 指向離別的 “歸期 ”,有多少不忍念及和不忍道出的宛轉的深情至于下面二句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59、 ”,是對眼前情事的一種理念上 的反省和思考, 而如此也就把對于眼前一件情事的感受, 推廣到了對于整個人世 的認知所謂 “人生自是有情癡 ”者,古人有云 “太上忘情,其下不及情,情之所 鐘,正我輩 ”所以況周頤其蕙風詞話中就曾說過 “吾觀風雨,吾覽江山,常 覺風雨江山之外,別有動吾心者 ”這正是人生之自有情癡,原不關于風月,所 以說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此二句雖是理念上的思索和反省,但 事實上卻是透過了理念才更見出深情之難解 而此種情癡則又正與首二句所寫的 “樽前 ”欲“語”的使人悲慘嗚咽之離情暗相呼應 所以下片開端乃曰 “離歌且莫翻新 闋,一曲能教腸寸結 ”,再由理念中的情癡
60、重新返回到上片的樽前話別的情事 “離 歌”自當指樽前所演唱的離別的歌曲,所謂 “翻新闋 ”者,殆如白居易楊柳枝 所云 “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 ”,與劉禹錫同題和白氏詩所云 “請君莫 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歐陽修采桑子 組詞前之西湖念語,亦云“因 翻舊闋之詞,寫以新聲之調 ”蓋如陽關舊曲,已不堪聽,離歌新闋,亦 “一 曲能教腸寸結 ”也前句 “且莫 ”二字的勸阻之辭寫得如此叮嚀懇切,正足以反襯 后句“腸寸結 ”的哀痛傷心末二句卻突然揚起, 寫出了“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的遣玩的豪興歐 陽修這一首玉樓春詞,明明蘊含有很深重的離別的哀傷與春歸的惆悵,然而他卻偏偏結尾寫出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院康復護理培訓課件:《洼田飲水試驗》
-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部編版綜合練習((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數控火花割機行業運行態勢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教育電子產品資金申請報告
- 湖北省鋼城第四中學2025年高三最后一卷英語試卷含解析
- 四川省綿陽市梓潼中學2025屆高三下第一次測試英語試題含解析
- VR技術應用測試題+答案
- OFFICE題庫(附參考答案)
-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4一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紙容器生產過程中的廢氣處理技術考核試卷
- 博士生入學復試面試報告個人簡歷介紹(完美版)模板兩篇
- 康養旅游項目策劃書
- 全套電子課件:基礎會計(第五版)
- 超高頻開關電源技術的前沿研究
- 精編中學生廉潔教育教案課件
- 安徽恒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新型高品質電子級及多功能環氧樹脂項目環評報告
- 光伏支架及組件安裝施工方案(最終版)
- 220KV輸電線路組塔施工方案
- 高中班級讀書活動方案
- 《小學生新能源科普》
- 國際經濟學教案doc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