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來吳語聲韻調(diào)變遷綜述_第1頁
六十年來吳語聲韻調(diào)變遷綜述_第2頁
六十年來吳語聲韻調(diào)變遷綜述_第3頁
六十年來吳語聲韻調(diào)變遷綜述_第4頁
六十年來吳語聲韻調(diào)變遷綜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六十年來吳語聲韻調(diào)變遷綜述錢乃榮 符號“”表示“變?yōu)椤保谖醇诱f明時(shí),“”左邊是老派音,右邊是新派音。“/”在音標(biāo)之間表示“或”。趙記指趙元任在現(xiàn)代吳語的研究(1928年)所紀(jì)錄的讀音。聲母 (1)古非組字(如:副方附墳) f v 趙記非組字聲母僅松江、王家井有、,上海(舊派)、羅店、周浦有。這次我記到上海、松江、周浦、王家井、寧波的老派都有、;丹陽、董家橋、霜草墩、羅店、雙林、太平,溫州的老派都有。多數(shù)是、和f、v兩讀。但這些地區(qū)的中、新派(除董家橋外)都己變?yōu)閒、v。 (2)微母字(如:無武問尾)v> ú(u) 老派微母都讀v/的地方,上海、王家井中派是ú(u)/

2、v,無錫、霜草墩、羅店、周浦、衢州、金華(或/u)等地新派是ú(u)/v;黃巖老派讀v,中、新派u韻字前是/v;靖江老派平去入聲字是v,新派是v/。有的地方今u韻字中派以ú(u)為主后,新派又趨向歸入v,如雙林、上海、松江、杭州(杭州老、中派均為ú(u)。 (3)疑、匣母今u韻字(如:吳胡戶) ú(u)/v 宜興、溧陽、上海、盛澤的老派是,丹陽、靖江、江陰、霜草墩、羅店、周浦、雙林、杭州、紹興的老派是ú(u)/,常州老派是ú(u),黎里、嘉興、崇仁、太平、王家井、寧波是/v。這些地方的新派,讀v的有溧陽、常州、松江、嘉興、雙林、紹興、

3、崇仁、太平、王家進(jìn);讀ú(u)/v的有丹陽、霜草墩、羅店、周浦、上海、黎里(/v)、盛澤、杭州、寧波。總的趨勢是v化(附無胡)。同時(shí),影母今u的字如:烏污:/(u)/ /w/的地點(diǎn)有溧陽、常州、昆山、霜草墩、羅店、周浦、上海(或/ (u)、松江、黎里、盛澤、嘉興、雙林、紹興、王家井、崇仁、太平、溫州。(4)疑母字(如,熬昂誤義遇) /¤ú疑母的失落在趙書中已處詞匯擴(kuò)散狀態(tài),不過除杭州外,各地失落疑母的都指明少數(shù)字。現(xiàn)在各地新派已有大量疑母字聲母陸續(xù)變?yōu)?#250;(i;y;u),大城市尤劇。如上海郊縣松江附近老派合口疑母字“危偽”還保留母,但上海市內(nèi)新派“誼義議疑

4、御愚娛悟礙昂諺原源銀仰迎”等字已紛紛失落疑母或兩讀,有的人“外我硬額玉咬嚴(yán)岸硯”等字已開始失落疑母。(5)匣母今開口呼字(如孩紅恨號) ú/ú/xú/主要在吳語的近邊緣區(qū),如衢州、金華xú/ú/ú、xú;靖江h(huán)úhú;江陰úhú;常州趙記ú,現(xiàn)為hú。 (6) 精組今齊、撮字(如:酒千相墻)ts ts s ztþ tþ þ ü/dü常州、崇仁、太平、嵊縣城內(nèi)和周浦、上海、松江老派都分尖團(tuán),新派已不分尖團(tuán)。紹興趙記有一

5、派分尖團(tuán),杭州有一派也有些字讀尖音,現(xiàn)三派都不分尖團(tuán)。蘇州、昆山、羅店、靖江的新派已開始有一部分字有時(shí)不分尖團(tuán)。與此同時(shí),從、邪母今齊、撮呼聲母也有些變化,老派是z/dz、z母的,新派常州、蘇州、羅店是ü,昆山、周浦、松江、太平、崇仁(但I(xiàn)韻字如“命丁尋陳”仍為dz、z)是dü/ü,紹興是dü,杭州是的dü/ü(i、y)少,上海是ü/dü/ü (i、y)少。(7)知照三等字(如:專超少船) tþ組ts組吳語區(qū)一些地方知照二等字和知照三等字聲母不同,如靖江三等字讀tþ組而二等字讀ts組,

6、也有些地方如溧陽、無錫、寧波、金華三等字讀,另有些地方如宜興、童家橋、江陰、紹興僅知照三等合口字讀 ts/tþ,其他讀ts。現(xiàn)在有些大城鎮(zhèn)不少讀tþ組聲母的字新派已變?yōu)閠s組或tþ、ts組兩讀,如雙林tþ組字中、新派已全部讀ts組,如寧波“展穿扇震暢入”等字原讀tþ組新派讀ts組或兩讀,黃巖也開始有此傾向,金華“說出述入刷”等入聲字也由tþ變ts組(8)知照三等字t§組ts組蘇州、無錫趙記都有tþ組,現(xiàn)在蘇州城內(nèi)除評彈藝人外很難找到有老年讀t§組音,無錫老派已是t§組、ts組兩讀,中、新派全部并

7、入ts組。(9)遇攝知照三等合口今y韻字(如:朱處書除)ts組tþ組有松江、周浦兩地。此外,嵊縣、崇仁知照三等開口Y韻字(如;周收)也從ts組變?yōu)閠þ組。(10)幫、端母字(如:巴飽多祖) /b、/dp、t原松江府以及浙南山區(qū)有些地方如松江、上海、永康、仙居老派讀/b、/d,松江、周浦還有見母字(加:經(jīng)級較腳)老派讀/J聲母。現(xiàn)在永康新派部分人已變?yōu)閜、t,上海中、新派都是p、t,松江新派多數(shù)人變?yōu)閜、t、tþ,周浦新派少數(shù)人變?yōu)閜、t、tþ。(11)見系今齊、撮口央后低元音韻字(如:姜巧銀極)c(/J)系b系松江、周浦老派/J系,新派已變tþ

8、系,太平新派則c/tþ系兩讀比老派靈活。(12)澄床禪日從邪母部分字(如:陳傳茶殘墻)dzz趙書中由dzz已呈詞匯擴(kuò)散狀態(tài),現(xiàn)有dz、z兩母的地方,都有一些老派讀dz的字新派入z母或兩讀,以吳江城內(nèi)(松陵)、盛澤、黎里、雙林為著。如雙林“茶宅查殘直傳”老派都讀dz母,新派多數(shù)人讀z/dz少。嘉興趙記有dz、z兩母,現(xiàn)老、中、新派都只有z母,上海在19世紀(jì)中葉還有dz母(JEdkins1853年記),現(xiàn)老、中、新派也都僅有z母。那些dz母向z母合并較顯著的地區(qū)都是接近無dz母的地區(qū)。(13)日母字(加;柔如仍入)文讀音z1江陰、上海、松江、金華、衢州、董家橋的新派都如此,杭州則變?yōu)?#

9、211;。(14)全濁聲母清化金華城內(nèi)老派一些陽上字在聲調(diào)并入陰上的同時(shí)聲母由濁變清,如道dU24稻tU544,新派有更多的字變清聲母。新派的陽平字的聲母也已由b、d等變?yōu)閎/p、d/t等;陽入的許多字聲母也變清;丹陽城內(nèi)趙記古全濁聲母今平聲文讀變送氣塞音,白讀和仄聲字聲母讀下加。的濁母清化音,現(xiàn)在城內(nèi)中派平聲文讀仍是送氣塞音,但白讀和仄聲字聲母有的讀b、d等(如:朋bn213、頭dE213、稻d213、恒ún213),有的讀p、t等(如:旁p324、動to44、敗p41、極tsI/5)聲調(diào)也隨之分化,新派文讀音大量不用,故平聲文讀音只有少數(shù)字讀p、t等,大部分已同中派的白讀和仄聲字

10、。此外,衢州、永康、金華等地vfv;童家橋、靖江、溫州、金華、永康、金壇城內(nèi)、西崗(老派)、杭州等地zsz,þþü。(15)“去”字讀音變化ktþ“去”字現(xiàn)有宜興、溧陽、丹陽、至家橋、江陰、常熟、昆山、王家井、余姚、黃巖、衢州、金華、永康老派都用k聲母,但新派一般能兼用tþ母或常用tþ母文讀,韻母也隨之發(fā)生變化。韻母(1)支脂之祭韻知照三組字(如:知恥試滯) /蘇州老派多數(shù)是,新派多數(shù)讀或兩讀,無錫老派是/,昆山老派,新派都傾向或開始并于。(2)遇攝知照三組字(如:朱處輸除) /y¡周浦、松江是y¡/y,有的字新派

11、可讀u;上海老派讀,中、新派都是¡,新派有的字可讀u;寧波老派,新派少數(shù)字可讀¡。(3)“拉街、麥?zhǔn)表嵞钢蠥化 、?/a、a? A、A?無錫-,常熟,上海、王家井、余姚A。宜興A-? (趙記為?)A?,江陰?,無錫? (趙記-?)A?,常熟?A-?,松江、昆山?A?,雙林? (趙記?A?,黃巖? (趙記)¦?,羅店? (起記)A?,霜草墩a? (趙記)A?,寧波æ -?¦?。 (4)麻韻二等多數(shù)字如:巴沙瓦,通攝入聲韻和江攝覺韻、宕攝鐸韻大部分字(如:陸剝作)趨o、C?化舒聲韻:溧陽C(趙記)o,西崗C(趙記)C (限今老派),靖江oo,常州

12、o(趙記C)o,上海oo,盛澤C(趙記)o,嘉興C(趙記)o,紹興Co,余姚Co。促聲韻,宜興o? (趙記)C?,溧陽C? (趙記) C?,江陰C?o?,常州C?C?,蘇州C? (趙記)C?,黃巖、寧波、盛澤C? (趙記)C?。 (5)效攝字(如:包刀高澆)韻趨C化 溧陽、宜興Ã,丹陽C加,江陰Ì (趙記)Ì,霜草墩、羅店oC/o少,黎里A-甚微(趙記)AC/A -少,杭州ÌC,紹興ÌC/Ì,王家井Ì (趙記)C,崇仁AÌ (趙記)AÌ,太平ÌÌ,余姚ÌÌ,寧波CC

13、,黃巖ÌÌ,衢州Ì(趙記)C。 (6)咸、山攝字(如:反難半南看)鼻化音趨消失 靖江ææ輕,常州æ (趙記)æ/æ微,C (趙記)C/C微;無錫æ微/微少;杭州E/微,I/輕,õo/õ輕;紹興ææ/æ少,;ø;/少,/I;衢州ãæ輕,È-È-;金華白讀的MÈMÈ;周浦e/微少,øø/ø微少。 (7)深、臻、曾、梗攝字(如:本能根桓)鼻韻尾舌面化´

14、有丹陽、江陰、常州、常熟、上海、松江、吳江、嘉興、余姚、永康。白讀自成音節(jié)的 (如:五魚)´的,有上海、松江、王家井、永康。 此外,開口三、四等I韻字(如:命金)有的地方失去鼻韻尾,如無錫I´ ,iÈ ´ i/i´,常熟/´,霜草墩n,上海i、iÈi´/´,杭州InIn/,王家井老派已是,中、新派同。 (8)宕攝字和梗攝開口二等字(如昂床硬常)前后帶鼻化或鼻音韻合并 有些地區(qū)很早就已是一個韻,如宜興、常州、杭州。許多地方現(xiàn)在正在合并中,如江陰Ì;aA/Ì;a,蘇州、松陵Ì;&

15、#227;Ã/Ì ã,常熟Ì;ãÃ/Ì ã,昆山;ãã,上海Ì、ã ô,嘉興;ãÃ。此外,寧波新派和余姚新派的ã鼻化變得很輕,有人近無。(9)止攝開口日母字(如:爾二耳兒)文讀音r化老派原來是Èl/l的地點(diǎn),新派為Èr的,有溧陽、江陰、常熟上海、松江、嘉興、杭州、余姚。 (10)麻、佳、央韻合口二等見系字(如:瓜掛花話)介音u失落 有宜興uoo/uo,江陰o/uoo,常州uC (趙記)o,無錫u/Uuu,

16、周浦Uoo,松江o/uo少o。 (11)桓韻見系字(如:宮寬歡換)介音u失落 靖江uMM/uM少,江陰/u少,無錫uo-o,蘇州u,昆山u/u少,上海ue/uø-ø-,溫州y;少/y;少,衢州見組uÈ-uÈ-/È-。 (12)咸、山攝開口三等韻字(如:變點(diǎn)現(xiàn)驗(yàn))鼻化失落,有的進(jìn)而并入i韻常州/I(趙記)I/微,南匯(趙記)i/ij少,上海i/ij/ I (趙記I)i/I少,杭州iie/i輕,太平ii輕,衢州ii輕/ie,宜興老派p系、t系e、其他系I,新派全部I。有些地方其中的“念、驗(yàn)、陷”等個別字老派韻腹開口度大,新派并入其他字的韻,如上海“

17、陷、念”老派讀iE。新派一般該i/I,松江“陷”iEi/iE,黎里、盛澤“驗(yàn)、念” iEiI,嘉興iEie;余姚“間、陷、驗(yàn)、念”等ii/。(13)深、臻、曾攝開口三、四等今p、t、ts系字(如:命品丁尋)和t»系字(如:金興傾認(rèn))今韻腹差別消失 無錫I´ iÈ´ i/i´,蘇州iIniÈniIn,昆山iniÈnin,周浦iIiÈiI,上海iiÈi´/´,松江iÈi¦i´,黎里IniÉiÉ,盛澤IiII´,金華IniIniIn

18、。 此外,嵊縣城內(nèi)原“餅丁”e“本燈”開始變?yōu)椤帮灦”“本燈e”。 (14)江、陽韻知照二等字(如:莊爽雙撞)介音失落或轉(zhuǎn)變 常州A/A,周浦uÌ/ÌÌ,金華yAyA/uA。 (15)遇攝l母、照三、稻組丫(如,慮濾徐須)齊齒撮口 靖江白讀i(趙記)y,江陰i/yy/i少,無錫iiy/y少,蘇州Ijy (“徐”除外),嘉興、霜草墩、羅店y/i(趙記)y(“徐”除外),盛澤iy(“徐”除外),杭州y/iy。 (16)脂、支、祭韻部分文讀字(如:蕊吹水)韻母開口/撮口合口 童家橋yeiyei/uei,溧陽æEæE/uæE/æE

19、,上海øø/uE,黎里EuE,盛澤E/uE少uE/E,雙林øY/iøY少øY/uÉI,余姚ee/ue,衢州ÉIÉI,永康ÉI/yÈ (趙記)ÉI。 (17)仙韻精組字(如:全宣選)齊齒撮口 上海i/Iyø/y/i少,松江ii/yø,嘉興ieÈ/ie,杭州ieYo/Yõ, 金華ie白;i æie白/È白; æ文。 (18)臻攝合口三等見系字(如:君群云)韻腹趨高趨前 靖江y¾ (趙記)y,蘇州yÉn

20、yIn,昆山y(tǒng)Ènyn,松江y¦y´,盛澤I,yÈ少(趙記yÈI´,嘉興yÈy;,雙林iÉnIn,金華yÈnyIn,永康YeyI´。 (19)入聲韻舒聲化 只存在于少數(shù)地方,金華的文讀和溧陽陰入、陽入有不少字失去?而舒聲化嘉興有些人入聲字也有舒聲的讀法。有的地方是在連讀調(diào)中有些音節(jié)組合中入聲字舒聲化,如無錫的陰平和陰入/陽入的組合中,宜興、溧陽許多組合的后字入聲,發(fā)生舒聲化,失去喉塞音,舒聲化的同時(shí),韻母的開口度往往略大些如溧陽“讀”dC?2dC223,金華“別”biÈ?2bi

21、0;24。 (20)入聲k尾的消失 原松江府地區(qū)(包括上海奉賢、南匯、松江、金山縣和青浦、川沙縣的部分,上海市大部分)老派有k尾,松江、周浦老派k母的哭o?殼Ìk客k掐æ?渴?磕E-?刻Ãk,上海老派是哭o?殼Ck客k掐a?渴ø ?磕E?刻Ãk (十九世紀(jì)末上海“哭”類為ok,有時(shí)讀o?),新派松江哭殼C?客A?掐æ?刻磕È?,上海哭殼o?客掐磕刻渴¦?,k尾都消失。現(xiàn)周浦新派還有k尾保留:哭o?/殼Ìk;o?客掐k磕刻渴È?。 (21)鋒、覺韻,屋、沃韻幫系字(如:落朔各剝木)與屋、沃、燭韻大

22、部分字(如:綠縮伏谷沃)的韻母合并常熟C?U?o?,松江Ìko?C?,周浦Ìko?Ìk ;o?/o?。以下地點(diǎn)老派鐸、覺、屋、沃韻的幫系字(如:目仆博剝)是歸屋、沃、燭韻大部分字的,新派兩大韻也合并了。霜草墩C/o/o/,羅店C/o/o/,上海Cko/o/,余姚C/¾/ (趙記)C/。(22)梗攝入聲調(diào)字(如:石尺白麥)和成、山攝開口入聲韻大部分字(加,瞎法札襪)合并上海ka/A/,無錫/a/A/,蘇州-/a/A/,周浦kæ /Ak,黃巖A/-/¦/,紹興咸、山攝æ-/韻有些字也可讀梗韻的A/。(23)曾攝今開口韻字(如:得

23、刻則色)和臻攝開口的字(如:物出突失)、山攝開口三等薛韻知系字(如:哲設(shè))、山攝合口一等末韻幫系字(如:潑沒)、深攝輯韻知系字(如:汁澀)、咸攝開口一等合、盍韻見系字(如:合磕)的韻母合并松江ÃkÈ/È/,周浦ÃkE-/È/。此外,末韻端系,曷韻見系,沒韻端系字(如:脫奪撮割曷卒)在上述地區(qū)/È/,在上海、靖江則ø /È/。(24) A/、È/¦/入聲韻的合并寧波最速,周浦最緩,“客掐刻磕渴”五字周浦、松江老派全部異音而寧波全部同音為¦/。上海、諸暨縣城、王家井、嵊縣城內(nèi)、湖州城內(nèi)、杭

24、州的新派A/、È/已并向¦/,如上海“石掐舌刻(老、中派)舌掐石刻(新派)”,杭州“匣瞎合黑(老派)匝瞎/合黑(中、新派)”。(25) È/韻有些字(如:墨拔脫佛撮突)o/上海È/¦/o/,靖江ø/、È/C/È/,C?少,江陰Í-/Í-/o/,常州È/È/C/,紹興e/ ø-/o/A/,周浦、雙林È/È/o/,昆山È/o/,金華¦/È/o/,寧波¦/o/,余姚¦/o/。(26)鐸、黠、金害、末、漢

25、、德、麥韻部分見系字(郭擴(kuò)霍刮滑括豁闊活骨忽惑或獲)的變讀 老派一般用韻較整齊,新派有許多地點(diǎn)讀音變混,有的地方產(chǎn)生新韻。比如“擴(kuò)”字蘇州、昆山C/uÈ/C/,松江、周浦uC/uÌkuÈ/,嘉興o/uÈ/uo/o/,又如“忽”字宜興、溧陽、常州、蘇州、昆山、黎里、盛澤、嘉興uÈ/C/C/或uÈ/、C/C/兩讀,昆山、嘉興、金華部分uÈ/韻(活滑惑骨獲)uo/,新派增加了uo/韻。(27)屋、燭韻見系字(如:菊員蓄欲一A組)和骨、薛、月、術(shù)、物韻見系字(如:超血決屈一B組)相混溧陽A組是ye/iC/,B組ye/ye/iC/;靖

26、江A組yC/,B組yø/yC/yø/;常州A組iC/,B組ye-/ye-/iC/,昆山A組io/,B組yÈ/yÈ?/io?,周浦A組io?,B組y?yI?/io?,上海A組yo?yI?/io?,B組yø-?yI?/io?,松江A組io?(k母?)yI-?/io?,B組y?yI-?,黎里A組io?,B組yÈ-?yÈ-?/io?;盛澤A組iC?,B組y?iC?/yI?,嘉興A組io?io?/y?,B組yÈ-?io?/y?少;崇仁A組iC?,B組yø?iC?/yI?;太平A組iC?,B組ye?ye?/iC?少;

27、余姚A組y¾?yC?,B組y¾?/yC?yC?;寧波A組yÈ?yI?/yC?,B組yÈ?/yC?少yI?/yC?。由上可知,iC?或yC?開始占優(yōu)勢。(28)今介音y的入聲韻字(如,決血)韻腹趨前趨高宜興yÈ?ye?,無錫yÈ?ye?,周浦y?yI?,上海yø-?yI-?,松江y?yI-?,崇仁yø?yI?,寧波yÈ?yI?,溫州yy,金華y¦?yÈ?文,ye白;永康øÈye。 (29)藥韻的見系字和l母字(如:略腳削)和洽、狎韻文讀見系字(如:夾甲壓)歸入大韻iI

28、/ 上海、嵊縣城內(nèi)iA/iI/yI/少/i¦/少,杭州ia/yI/iI/i¦/少,寧波i¦/iI/i¦/少,黃巖(藥韻見系字) iA/ie/。 (30)帖韻字(如:鐵蝶貼迭) iA/消失并入大韻iI/ 嘉興iA/iI-/iÈ/,盛澤i/I/I/i/小,寧波i¦/iI/iI/i¦/少,余姚i¦/I/i¦/小。(31)錫、昔、職韻多數(shù)字(如:擊踢壁息)和“級擊撤漆”等字并入大韻iI/松江、周浦iÃkiI/。 (32) I/È/紹興“割葛哲職失刷舌侄磕刻合拾”等字,老派讀I/,新派I/

29、00;/兩讀且多讀È/。(33)薛、術(shù)韻知照三組字(如拙說出述)失去介音宜興yÈ?ye?/iC?少/C?少,常州Í?C?/ye-?,杭州È?È?/C?,寧波ye-?C?; 黃巖ø?C?,金華y I?o?文促o文舒/yo?。 (34)山合三等薛韻精組“絕、雪”兩字齊齒撮口 上海I/iI-/yI-/,松江I/yI-/iI/,嘉興iI/iÈ/iÈ/y/,杭州iI/yI/,金華i¦/yÈ/yo/ye。 (35)“吃、”“靴”二字讀音的變化 一些地方“吃”字有專門的讀法不同于其他同韻地位的字讀的音,到新派

30、又有新的歸并。如靖江老派為iÉ?韻,不同于其他的iI?韻,新派為iI?/ iÉ?;霜草墩、羅店分別為iÍ?和i¦?,不同于其他字的iI-?的;周浦中、新派其他為I?,但“吃”iÃ?/ I?少,上海老派讀iÈ?韻,不同于其他的ie?,新派為yI?/yo?/iI-?/iÈ?,其他字為iI-?。松江老派iÃ?,中派iÃ?,不同于其他的iI?韻,新派為iA?,其他字是iI?的;余姚y¾?yC?,其他為I?;寧波yC?/yÃ?yC?,其他iI?,黃巖iI?/yC?ie?/yC?,其他為iI?ie

31、?。以上從松江起,新派“吃”字韻都已不獨(dú)立,并入旁韻。 “靴”字在有些地方老派獨(dú)占一韻,新派多已歸并入y等他韻,如昆山y(tǒng)o/yy,周浦yuyø,上海iuyø/y,松江iuy,黎里ioy/io,嘉興yÈ-ye/yÈ,雙林iUøY。 (36)文讀音的萎縮 文白異讀般是指某個音韻地位的組字都有文、白兩種讀音:讀書音和說話音,它是歷史上官話向吳語推移形成的。隨著普通話的推廣,書塾的舊文讀讓位于學(xué)校的普通話朗讀。有許多字的舊文讀音已不再在新派中使用。如上海話“敗bE、肉zo/”,中、新派已不用,“學(xué)±iA/、講t»iã”等在

32、新派中已不用。個別字只用于書面的,只保留文讀,如“豺zE,蕊zø”,多數(shù)字只用白讀,有些常用字處在一定的文化詞中仍用文讀。各地文讀音消亡較為普遍的有“敗豺泰”類(A/E);“怪懷”類(uA/uE);江攝見組“講”之類(Ì/ iã);治、狎韻見系“狹壓夾”類(A/iA/),大部分入聲韻的文讀音消失,如昔韻的“尺石”類,陌、麥韻的“厄額策白”類,麥韻的。艾;類(A/È/)。丹陽、金華老派文白異讀有較整齊的文白對應(yīng),但新派許多文讀只保留在一些組詞中。聲調(diào)1.陽聲調(diào)的合并 全濁陽上歸入陽去的有;宜興(2431)有些字;溧陽(22431)有些字。次濁、全濁陽上都?xì)w

33、陽去的有:松江(22113),嘉興(趙記171223);有些字或全部歸陽去的有:盛澤(223212);有些字歸入陽去的有:無錫(33213)多,紹興(11322)少,金華(31224);陽上歸入次清陰上或陽去的:黎里(325l,213)。 陽平歸陽去的有:江陰(3l223),余姚(3l113),無錫(14213),寧波(255213)。昆山陽平、陽上、陽去在歸并之中,三調(diào)混讀并簡化調(diào)形(233、221、21324/2l3/21)。陽上、陽去歸入陽平的有:周浦(323,25113)。陽去歸入陽平的有:雙林(24113),王家井(22233)。2陰聲調(diào)的合并 陰上歸入陰去,全部字的有:上海(44334),有些人有些字的有:江陰(45435)。全清陰上有些字有些人歸入陰去的有;嘉興(44334)。陰去歸入陰上,全部字的有:羅店(44434),昆山(51252);有的人有的字:蘇州(41251)。陰去歸入陰平:寧波(4452)。陰平歸入陰去:黃巖(433/42344)。3聲調(diào)清化后的聲調(diào)歸并 董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