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頭影測量分析_第1頁
正畸頭影測量分析_第2頁
正畸頭影測量分析_第3頁
正畸頭影測量分析_第4頁
正畸頭影測量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X線頭影測量分析線頭影測量分析Cephalometrics Analysis 簡介簡介 1934年Hofrath and Broadbent 提出 我國于20世紀60年代初運用于臨床 通過測量X 線頭顱定位照相所得的影像,對牙頜、顱面各標志點描繪出一定的線角進行測量分析,從而了解牙頜、顱面軟硬組織的結構,使對牙頜、顱面的檢查診斷由表面形態深入到內部的骨骼結構中去,它是正畸臨床診斷及治療設計的一種重要手段.一、主要應用一、主要應用 研究顱面生長發育 牙頜、顱面畸形的診斷分析 確定錯牙合畸形的矯治計劃 研究矯治中,矯治后的變化 外科正畸的診斷和矯治設計 下頜功能分析1.研究顱面生長發育研究顱面生長

2、發育 不同個體同一年齡段橫向研究顱面發育 同一個體各年齡段-縱向研究顱面發育 明確了顱面生長發育機制,快速生長期的年齡、及對顱面生長發育的預測。通過X線對正常牙合人的顱面結構進行分析得出正常牙合的各項測量參考標準作為診斷分析的基礎2.牙頜、顱面畸形的診斷分析牙頜、顱面畸形的診斷分析3.確定錯確定錯牙合牙合畸形的矯治計劃畸形的矯治計劃對比分析出錯牙合畸形的機制正常牙頜顱面關系個體牙頜顱面結構確定牙和頜位的理想位置,制定可行的矯治方案4.研究矯治中及矯治后牙頜、顱面的變化治療前正畸治療治療中,矯治后對比5.外科正畸的診斷和矯治設計外科正畸的診斷和矯治設計 通過X線對顱面畸形患者進行分析 得出畸形的

3、機制 確定部位、方法及需要移動或切除的部位10二、頭顱側面定位X片的拍照原理和方法定位原理:1、通過定位儀上的左右耳塞與眶點指針三者構成的眼耳平面與地面平行。2、自然頭位法 頭顱定位的關鍵在于:定位儀上左右耳塞與眶點指針,三者構成一與地面平行的恒定平面。定位 患者體位:自然放松 投照距離 X線球管至患者正中矢狀面應不小于150cm患者正中矢狀面至膠片約15cmX線中心線與頭顱定位儀左右耳塞成一直線 X線照相2.頭影圖的描繪頭影圖的描繪 傳統描圖工具: 觀片燈、硫酸紙、毫米尺、半圓儀及硬質尖銳的鉛筆等 X線頭影圖像上,因頭顱本身厚度或個體兩側結構不完全對稱而出現的左右影像不完全重合按其平均中點來

4、作描繪17頭影圖的描繪傳統X線片數字化X線片 傳統手描圖 數字化描圖常用頭影測量標志點常用頭影測量標志點 標志點:用來構成一些平面及測量內容的點1.解剖的,真正代表顱骨的解剖結構2.引伸的,如兩測量平面相交的一個標志點定點準確才能獲得相應準確的頭影測量分析結果!標志點 硬組織測量標志點 軟組織測量標志點1、硬組織測量標志點、硬組織測量標志點1.顱部標志點(5個)蝶鞍點(S)鼻根點(N)機械耳點(P)顱底點(Ba)Bolton點(Bo)顱部標志點(5個)鼻根點(N):鼻額縫的最前點蝶鞍點(S):蝶鞍影像的中心點耳點(Po): 機械耳點-定位儀耳塞影像的最上點 解剖耳點-骨性外耳道影像的最上點顱底

5、點(Ba):枕骨大孔前緣中點Bolton點(Bo):枕骨髁突后切跡之最凹點定點S (Sella 蝶鞍中心點)定點N (Nasion 鼻根點):鼻額縫最前點定點P( Porion耳點 ):機械耳點定點顱底點( Ba,basion )枕骨大孔前緣中點定點Bolton點:枕骨髁突后切跡最凹點硬組織測量標志點硬組織測量標志點2.上頜標志點(7個)眶點(Or):眶下緣最下點翼上頜裂點(Ptm):翼上頜裂影像的最下點前鼻棘點(ANS):前鼻棘的尖端后鼻棘點(PNS):硬腭后部骨棘之尖上齒槽座點(A):前鼻棘與上齒槽緣間的最凹點上齒槽緣點(Spr):上牙槽突的最前下點上中切牙點(U1):上中切牙切緣之最前點

6、眶點(Or):眶下緣最下點翼上頜裂點(Ptm):翼上頜裂影像的最下點前鼻棘點(ANS):前鼻棘的尖端上頜標志點(7個)上頜標志點(6個)后鼻棘點(PNS):硬腭后部骨棘之尖上齒槽座點(A):前鼻棘與上齒槽緣間的最凹點上齒槽緣點(Spr)上牙槽突的最前下點上中切牙點(U1):上中切牙切緣之最前點Or (orbitale 眶點)眶下緣最下點翼上頜裂點(Ptm):翼上頜裂輪廓最下點前鼻棘(ANS):前鼻棘之尖端后鼻棘(PNS):硬腭后部骨棘之尖上齒槽緣點(Spr):上牙槽突的最前下點上齒槽座點(A):前鼻棘與上齒槽緣間的最凹點UI (Upper incisor上中切牙切端) 注意:由于骨密度較低,A

7、NS點和A點的定位較困難3.下頜標志點(10個)髁頂點(Co):髁突影像最上點關節點(Ar):顱底下緣與下頜髁突頸后緣之交點下頜角點(Go):下頜角后下點頦下點(Me):頦部之最下點頦前點(Pog):頦部之最前點頦頂點(Gn):頦下點與頦前點之中點下齒槽座點(B):頦前點與下齒槽緣之間的凹點下齒槽緣點(Id):下牙槽突的最前上點下中切牙點(L1):下中切牙切緣之最前點 D點 :下頜體骨性聯合部之中心點髁頂點(Co):髁突最上點關節點(Ar):顱底下緣與下頜髁突頸后緣之交點Go (下頜角點) :下頜角的后下點,下頜支平面與下頜角平面交角之分角線與下頜角的交點Po (頦前點):頦部最突點下齒槽緣點

8、(Id):下牙槽突的最前上點下齒槽座點(B)頦前點與下齒槽緣之間的凹點下中切牙切端(LI)頦下點(Me):頦部之最下點頦頂點(Gn) :頦前點與頦下點之中點D點 :下頜體骨性聯合部之中心點軟組織測量標志點(軟組織測量標志點(1212個)個) 額點(G):額部之最前點 眼點(E):瞼裂的皉點 軟組織鼻根點(Ns):軟組織側面上相應之鼻根點 鼻尖點(Prn):鼻尖之最前突點 鼻下點(Sn):鼻小柱與上唇之連接點 上唇緣點(UL):上唇粘膜與皮膚的連接點 上唇緣點(LL):下唇粘膜與皮膚的連接點 上唇突點(UL):上唇的最突點 上唇突點(LL):下唇的最突點 軟組織頦前點(Pos):軟組織頦部之最前

9、點 軟組織頦下點(Mes):軟組織頦部之最下點 咽點(K):軟組織頸部與咽部的連接點1.基準平面:頭影測量中相對穩定的平面 SN 平面(前顱底平面):由蝶鞍點與鼻根點的連線組成 FH 平面(眼耳平面):由耳點與眶點的連線組成 Bolton平面 Bolton點與鼻根點連線常用頭影測量平面基準平面SN plane(前顱底平面)由蝶鞍點與鼻根點的連線組成基準平面FH plane(眼耳平面)由耳點與眶點的連線組成基準平面Bolton平面-由Bolton點與鼻根點的連線組成基準平面基準平面2 2、測量平面、測量平面腭平面(PP):由前鼻棘點與后鼻棘點的連線組成全顱底平面(Ba-N):顱底點與鼻根點的連線

10、合平面(OP): 解剖合平面 :第一磨牙咬合中點于上下切牙間中點連線。 功能合平面:6及乳4或4的合接觸點下頜平面(MP): 頦下點與下頜角下緣的切線 通過下頜骨下緣最低點的切線 下頜角點與頦頂點的連線(Go-Gn)下頜枝平面面平面(N-Pog):由鼻根點與頦前點的連線組成Y軸(S-Gn):蝶鞍點與頦頂點的連線組成測量平面腭平面(PP)由前鼻棘點與后鼻棘點的連線組成測量平面全顱底平面(Ba-N):顱底點與鼻根點連線全顱底平面合平面(OP)1:第一磨牙咬合中點與上下切牙間中點連線。2:功能牙合平面:第一恒磨牙及第一乳磨牙或第一前磨牙的牙合接觸點測量平面下頜平面(MP)1:通過頦下點于下頜角下緣相

11、切的線測量平面下頜平面(MP)2:下頜下緣最低點的切線測量平面下頜平面(MP)3:下頜角點與下頜頦頂點間連線下頜平面(MP): 1、頦下點與下頜角下緣的切線 2、通過下頜骨下緣最低點的切線 3、下頜角點與頦頂點的連線(Go-Gn)測量平面下頜支平面(RP):下頜升支及髁突后緣的切線測量平面面平面(NP):鼻根點與頦前點連線測量平面Y軸:蝶鞍中心與頦頂點連線2、軟組織測量平面、軟組織測量平面 審美平面(E線):通過鼻尖與頦部最凸點的切線通過X線對正常牙合人的顱面結構進行分析得出正常牙合的各項測量參考標準作為診斷分析的基礎常用硬組織測量項目常用硬組織測量項目正常值的確定前提:頭影測量分析目的頭影測

12、量分析目的:對比分析出錯牙合畸形的機制正常牙頜顱面關系個體牙頜顱面結構確定牙和頜位的理想位置,制定可行的矯治方案每一個項目有特定意義說明相應結構的特征或生長變化趨勢! 必須綜合的評價各項測量指標,才能明確畸形機制,作出正確診斷!顱面牙齒、牙弓頜骨 相互不調,產生牙頜畸形互相補償產生正常顱面形態上下頜骨的常用測量項目上下頜骨的常用測量項目上齒槽座角(SNA):前顱底平面與鼻根點和上齒槽座點連線所形成的后下交角下齒槽座角(SNB):前顱底平面與鼻根點和下齒槽座點連線所形成的后下交角上下齒槽座角(ANB):SNA與SNB之差 下頜平面角(MP-FH):下頜平面與FH平面的交角 Y軸角:蝶鞍中心點與頦

13、頂點連線與眶耳平面之前下交角 面角(NPog-FH):面平面與眶耳平面相交的后下交角 上中切牙前顱底平面角(U1-SN):上中切牙長軸與前顱底平面的前下交角 下中切牙下頜平面角(L1-MP):下中切牙長軸與下頜平面的后上交角 上下中切牙角(U1-L1):上下中切牙長軸的交角上前面高(N-ANS):以FH為參照,N點和ANS點兩點間的垂直距離測量內容SNA angle:反映上頜相對顱骨的前后位置測量內容SNB angle:反映下頜相對顱骨的前后位置測量內容ANB angle:反映上下頜骨相對顱骨的相互位置基準平面NP(面平面) FH(面角):反映下頜的突縮程度。此角越大則下頜?相對突度越大測量內

14、容NAPA (頜凸角):反映上頜相對整個側面的關系此角越大則上頜?相對突度越大測量內容Y軸角:反映頦部的突縮,也代表面部生長發育方向此角越大則頦部?頦部后縮測量內容MPFH 下頜平面角:反映1.下頜體陡度2.下頜角大小 3.面高度:短面型/長面型 測量內容ANS-Ptm (上頜長):翼上頜裂點與前鼻棘點 測量內容S-Ptm (上頜位置):上頜后界與S的位置關系 測量內容Co-Pog(下頜長)髁突后緣切線與頦前點切線在下頜平面上垂足間的距離 測量內容S-Co(下頜位置)測量內容上下前牙常用測量項目 UISN angle測量內容LI MP angle此角越大則下前牙?唇傾度大測量內容U1NA:上切

15、牙對于前顱底的相對傾斜度測量內容U1NA distance (U1-NA距)測量內容L1NB angle測量內容L1NB 距測量內容U1L1 angle:反映上下前部牙弓的突度。測量內容MPSN angle:與下頜平面角類似面部高度測量項目面部高度測量項目全面高(N-ME) :從前鼻棘至頦下點的距離上面高(N-ANS):以FH為參照,ANS點和ME點兩點間的垂直距離下面高(ANS-ME):以FH為參照,ANS點和ME點兩點間的垂直距離常用的頭影測量分析法Tweed分析法: 測量由眶耳平面(FH)、下頜平面(MP)、下中切牙長軸延長線所組成的代表面部形態結構的頜面三角形 正常值正常值 成都成都

16、白人白人眶耳平面下頜平面角(眶耳平面下頜平面角(FMAFMA) 2828 2525下中切牙眶耳平面角(下中切牙眶耳平面角(FMIAFMIA) 5454 6565下中切牙下頜平面角(下中切牙下頜平面角(IMPAIMPA) 9898 9090意義:FMIA為65是建立良好面形的重要條件正畸治療主要依靠改變下中切牙的位置和傾斜度來完成以下頜分析為依據Wits分析法BOAOBOAO 測量內容PPFH 測量內容Y軸角:反映頦部的突縮,也代表面部生長發育方向 測量內容Npg-FH(面角)測量內容U1SN angle測量內容L1 MP angle測量內容U1L1 angle:反映上下前部牙弓的突度。 測量內

17、容Ptm-A (上頜長) 測量內容Ptm-S(上頜位置) 測量內容S-Go后面高 測量內容Go-Co下頜支長 測量內容Go-Pg(下頜體長) 測量內容N-ANS上面高 測量內容ANS-Me下面高測量內容U1PP距測量內容U6PP距測量內容L1 MP distanse測量內容L6 MP distanseWits分析法BOAOBOAOTweed三角 (FMA,IMPA,FMIA)FMAFMAFMIAFMIAIMPAFMIATweed應用此三角分析得出美國白種正常牙合兒童,FMIA均值為65,此角是建立良好面型的良好條件。3. 常用平面眶耳平面(FH)前顱底平面(SN)審美平面(EP)下頜平面(MP

18、)4. 常用角度顱底-上齒槽座角(SNA):上頜對顱底位置關系 821顱底-下齒槽座角(SNB):下頜對顱底位置關系 791上下齒槽座角(ANB):上下頜位置關系 3 1 5. 常用線距全面高(NMe)上面高(NANS)下面高(ANSMe)上面高/全面高下面高/全面高測量平面下頜支平面(RP):下頜升支及髁突后緣的切線Add your company slogan 顱部蝶鞍點(S)鼻根點(N)機械耳點(P)上頜骨前鼻棘(ANS)上齒槽座點(A)上中切牙點(U1)下頜骨下齒槽座點(B)下中切牙點(L1)頦前點(Pg)頦下點(Me)頦頂點(Gn)額點(G)鼻小柱點(Cm)鼻下點(Sn)上唇緣點(UL)下唇緣點(LL)軟組織頦前點(Pgs)軟組織頦下點(Mes)頸點(C)上頜標志點(6個)后鼻棘點(PNS):硬腭后部骨棘之尖上齒槽座點(A):前鼻棘與上齒槽緣間的最凹點上齒槽緣點(Spr)上牙槽突的最前下點上中切牙點(U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