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檔供參考,可復制、編制,期待您的好評與關注! 必修五第三專題“直面人生”復習教學案七中鄭春蓮復習目標:1、識記積累文言基礎知識(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 2、結合語境推斷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3、翻譯重要句子并掌握其技巧。第一課時 穩扎穩打抓基礎報任安書一、指出并解釋古今異義7 / 7 1、所謂強顏耳 2、下流多謗議 3、所自樹立使然也 4、念父母顧妻子 5、意氣勤勤懇懇 6、南面稱孤 7、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 8、恨私心有所不盡 9、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10、仆以口語遭此禍 二、指出并解釋詞類活用 1、非有剖符丹書之功 2、流俗之所輕也 3、衣赭衣 4、乃賦離騷 5、所謂強顏,曷足貴乎 6
2、、太上不辱先 7、審矣,何足怪乎 8、倡優畜之中 9、聲聞鄰國三、特殊句式1、素所自樹立使然也 2、李斯,相也 3、古人所以重施弄于大夫者,殆為此也 4、與螻蟻何以異 5、無乃與仆私心剌謬乎? 6、韓非囚秦 7、聲聞鄰國 8、灌夫受辱于居室 9、至激于義理者 10、重為鄉黨所笑11、韓非囚秦 12、文王拘而演周易 四、指出并解釋通假字1、及以至是 2、其次剔毛發 3、被箠楚受辱 4、古者富貴而名摩滅 5、見獄吏則槍地 6、幽于圜墻之中 7、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8、網羅天下放失舊聞9、則仆償削辱之責 10、及罪至罔加 11、曷足貴乎 12、其次詘體受辱 13、關木索五、一詞多義 以1、及以至
3、是2、仆以口語遇遭此禍3、退論書策以舒其憤4、重為鄉黨所笑,以污辱先人5、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6、夫人不能早自裁繩墨之外,以稍陵遲7、奚以知其然也且1、且勇者不必死節 2、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 3、且西伯,伯也 4、且適南冥也 5、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于 1、盡節于陛下之日長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3、幽于圜墻之中 4、至激于義理者不然 5、少卿視仆于妻子何如哉 6、無益于俗 7、室西連于中閨 第二、三課時 一心一意練閱讀一、課內語段閱讀(一)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4、,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上計軒轅,下至于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
5、難為俗人言也。1對下列句中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稱:稱道。B.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賦:鋪述,這里指創作。C.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責:責任。D.仆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誠:確實,實在。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B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C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 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D近自托于無能之辭亦欲以究天人之際3選出加點字古今意義都不相同的一項( )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仆竊不遜網羅天下放失舊聞是
6、以就極刑而無慍色ABCD4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司馬遷“憤而著書”的思想的一組是(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ABCD5下列陳述不恰當的一項是( )A司馬遷列舉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孫臏、呂不韋、韓非等人受辱的事例,說明受辱者能在逆境中發憤圖強,獲得成功。B司馬遷“就極刑而無慍色”,身受腐刑卻能不以為辱,反而把它作為著書立說的動力,實在是難能可貴的。C司馬遷著史記的目的在于研
7、究歷史,借鑒前人,同時又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見解。D從上述兩段文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司馬遷隱忍堅強的性格和沉郁悲痛的感情,進而想見他的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為他一掬同情之淚。(二)閱讀漁夫,完成下列各題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身于江魚之腹中,
8、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6、給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憔悴( ) 餔糟 ( ) 歠醨( )汶汶( )三閭( ) 鼓枻( ) 莞爾( ) 濯纓( )7、下列對加點的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 )A顏色憔悴,形容枯稿 枯稿:枯瘦B新沐者必振衣 新沐:剛洗完澡C而能與世推移 推移:推進移動D寧赴常流而葬于江魚腹中耳 常流:經常流動8、選出下列加點詞語古今意義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A顏色憔悴 顏色:臉色,今多指色彩。B形容枯槁 形容:形體容貌,今指對事物的形象和性質加以描述。C圣人不凝滯于物 凝滯:
9、拘泥,執著。今指知道變通。D何故深思高舉 高舉:行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舉起。9、下列對“而”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漁父莞爾而笑 (連詞,表修飾) B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 (連詞,表因果)C何不其泥而揚其波 (連詞,表承接) D涵淡彭湃而為此也 (連詞,表因果,因而)10、翻譯下列句子。(1)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 。(2)圣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3)何故沉思高舉,自令放為? 。(4)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 。二、 真題在線強化練習(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題。趙良淳,字景程,丞相汝愚曾孫也。少學于其
10、鄉先生饒魯,知立身大節。及仕,所至以干治稱,而未嘗干人薦舉。初以蔭為泰寧主簿,三遷至淮西運轄,浮湛冗官二十余年。考舉及格,改知分寧縣。分寧,江西劇邑,俗尚嘩訐,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者,身親尊禮之,至甚桀驁者,乃繩以法,俗為少革。咸淳末,除知安吉州。良淳至,日與僚吏論所以守御之備,悉舉行之。時歲饑,民相聚為盜,所在蜂起。或請以兵擊之,良淳曰:“民豈樂為盜哉?時艱歲旱,故相率剽掠茍活耳。”命僚屬以義諭之,眾皆投兵散歸,其不歸者眾縛以獻。有掠人貨財詣其主謝過而還之者。良淳勸富人出粟振之,嘗語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濟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懇懇,足以動人,人皆倒囷以應之。已而范文虎遣使
11、持書招降,良淳焚書斬其使。大兵至,軍其東西門。先是,朝廷遣將吳國定援宜興,宜興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見良淳,愿留以為輔。良淳見國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請于朝,留戍安吉。已而國定開南門納外兵,兵入城呼曰:“眾散,元帥不殺汝。”于是眾號泣散去。良淳命車歸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當為自全計。”良淳叱去之。命家人出避,乃閉閣自經。有兵士解救之,復蘇,眾羅拜泣曰:“侍郎何自苦?逃之猶可求生。”良淳叱曰:“我豈逃生者邪?”眾猶環守不去,良淳大呼曰:“爾輩欲為亂邪?”眾涕泣出,復投繯而死。(節選自宋史趙良淳傳)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而未嘗干人薦舉 干:請求B初以蔭
12、為泰寧主簿 蔭:功績C分寧,江西劇邑,俗尚嘩訐 尚:盛行D取民之敦孝者,身親尊禮之 身:自己。1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趙良淳關心百姓疾苦的一組是(3分)民豈樂為盜哉 時艱歲旱,故相率剽掠茍活耳良淳勸富人出粟振之 使太守身可以濟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懇懇,足以動人 人皆倒囷以應之A B C D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趙良淳具有良好的素養和才干,他身為丞相趙汝愚的曾孫,自小師從同鄉饒魯,養成立身處事的操守,出仕后,他在所到之處都以干練而有治理才能著稱。B趙良淳主管分寧縣時多方改變當地不良習俗。他一方面禮尊敦厚孝順的人,力求為百姓樹立榜樣;一方面對極為桀驁不馴
13、者繩之以法,習俗因此稍有變化。C趙良淳主管安吉州時善于解決聚眾哄搶事件,當時正值糧荒,搶劫之事頻繁發生,他不同意以武力鎮壓,命令僚屬曉以大義,以致有人交還了搶掠去的財物。D趙良淳面臨危難時能夠舍生取義。在安吉防守戰中,吳國定打開南門讓敵兵涌入,良淳見大勢已去,讓兵士逃生,令家人出避,自己卻不愿逃命,自殺而死。14.把文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良淳見國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請于朝,留戍安吉。 (2)眾猶環守不去,良淳大呼曰:“爾輩欲為亂邪?”眾涕泣出,復投繯而死。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題。行吟閣遐想黃秋耘前幾天,翻出一張舊照片,是我自己拍的武昌東湖旁邊的行吟閣
14、。這張已經開始有點褪色的照片,引起了我一段深沉的回憶。五年前的初春,我因事去廣州,路過武漢。在一個大雪后的晴天,我前去東湖,在行吟閣和屈原紀念館一帶盤桓了大半天。不知道為什么,對于屈原,我有一種“曠百世而相感”的特別感情。從少年時代起,我就愛讀離騷,每讀到“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時候,總是“唏噓而不可禁”。不過,我真正理解屈原的精神和離騷的真諦,還是在直接受到聞一多先生的教誨以后。說起來,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我在北平清華大學讀書,聞一多先生主講的楚辭是我最喜歡的功課之一。聞先生上課是不拘形式的,別的教師都在日間上課,他偏偏把課程排到晚間。我還
15、記得,每當華燈初上,或者皓月當頭,他總是帶著微醺的感情,步入教室,口里高吟著:“士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方可為真名士!”接著,他就邊朗誦,邊講解,邊發揮。時而悲歌慷慨,熱淚縱橫;時而酣暢淋漓,擊節贊賞。與其說聞先生是以淵博學識、翔實的考證、獨到的見解吸引著我們,毋寧說他是以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深沉的悲憫情懷感動著我們。1935至1936年間,敵人的鐵蹄已經越過了長城。那時候,幾千里錦繡河山,幾十座繁榮城市,都已經遭受踐踏。舊時在那些暫時還沒有淪陷的國土上,南瞻北望,又何處不是哀鴻遍野,民不聊生?這艱難的歲月跟屈原的時代是多么相像啊!因此,聞先生的孤憤高吟、長歌當哭,就更容易引發我們的共鳴同感
16、了。有時候,我甚至感覺到:在聞先生的靈魂里就活著一個屈原,他好像就是屈原的化身。且說我那天來到了行吟閣畔,東湖兩岸,積雪茫茫,素裹紅裝,江山如畫,四顧無人,萬籟俱寂,連幾里外水鳥振翅的聲音都聽得到。我參觀過屈原紀念館之后,又在矗立湖濱的屈原像前憑吊一番。我仿佛看到這位項上掛著花環、腰間佩著長劍、足下穿著芒鞋的古代詩人,披發佇立,蹙額低吟:“瞻前而顧后兮,相觀民之計極。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我又仿佛看到穿著破舊的長袍、飄拂著長髯、背著雙手的聞一多先生,昂首仰天,血脈僨張,作獅子吼:“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有一句話能點著火,別看五千年沒有說破,你猜想透火山的緘默?說不定是突然著了魔,突然
17、青天里一個霹靂,爆一聲:咱們的中國!”后來這兩個形象就合而為一,何者是屈原,何者為聞先生,我都分不清楚了。我無意以古人喻后人,以后人比古人,但一接觸到與屈原有關的事物,總是情不自禁地聯想起聞一多先生的風貌。的確,他們雖然相隔兩千多年,但無論是對人民的熱愛,對祖國的忠貞,還是斗志的堅強,死事的壯烈,都是頗有些相似的。因此,漫游之余,我又忽生遐想:聞先生是湖北人,且曾幾度寓居武昌,假如在行吟閣上,屈原館中,另辟一室,陳列先生的衣冠遺物、著作手稿以及金石創作,使這古今兩位偉大的受國詩人相得益彰,也許不見得是毫無意義的事情吧。作為一個景仰聞一多先生的學生,我是殷切地期望著的。15整理在行吟閣畔產生了哪
18、些“遐想”?請簡要概括。(6分)答: 16結合原文內容,回答下面的問題。(6分)(1)整理對屈原“曠百世而相感”,“相感”的是什么?答: (2)引發整理對屈原“相感”的因素有哪些?答: 17屈原與聞一多的形象在整理心目中“合而為一”,原因是什么?(4分)答: 18文中畫線部分所描寫的自然環境有什么特征?這樣描寫起什么作用?(6分)答: 第四課時 日積月累出佳作積累課內寫作素材:司馬遷報任安書1、寫作素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司馬遷)角度點撥:價值取向決定生死的價值2、寫作素材:A、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受械于陳;彭越、張敖,南面稱孤,系獄抵罪;絳
19、侯誅諸呂,權傾五伯,囚于請室;魏其,大將也,衣赭衣,關三木;季布為朱家鉗奴;灌夫受辱于居室。 (司馬遷)B、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司馬遷)角度點撥:人才多磨難,英雄苦人多;屈辱自古有之;“隱忍”還要有所“行”3、寫作素材: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司馬遷)角度點撥:忍常人之不能忍者,方能為常人之不能為;給自己一個活下的理由;人生要有理想和目
20、標屈原漁父4、寫作素材: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角度點撥:直面現實、百折不回者的人才可稱“精神貴族”;不辱沒平生志向、氣節是生存選擇的原則;理想的王國不容玷污 魯迅記念劉和珍君5、寫作素材:A、1926年3月18日,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當時北京各界為反對日本政府侵犯中國主權,前往段祺瑞執政府請愿。劉和珍等熱血青年倒在了執政府的槍口下。B、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魯迅)角度點撥:愛國不分性別;面對危難敢于挺身而出的人,才是民族的脊梁;民族大義高于一切;戕害愛國者是自掘墳墓的行為6、寫作素材: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角度點撥:覺醒才能斗爭;斗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租賃合同模板示例
- 《兒科國考復習資料》課件
- 2025河畔土地租賃投資合同樣本
- 2025有關技術授權合同的范本
- 白酒代理商合同協議范本
- 瑜伽卡轉讓會員合同協議
- 物資采購單價合同協議
- 獨立別墅買賣合同協議
- 監測系統銷售合同協議
- 電商營銷中心合同協議
- 環境監測課件-第三章水監測-第三節水樣的采集與保存
- 事業單位心理素質測試題
- 初中數學-線段的垂直平分線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光伏電源逆變器的設計畢業論文設計
- 青春期教育(男生)課件
- 抽水臺班記錄表
- 麥格米特與福尼斯高速焊接對比
- Unit+2+Bridging+Cultures+單元整體教學說課課件 高中英語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二冊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 柱上變壓器施工方案
- 面向繪畫機器人的人臉肖像畫生成
- bp10x硬件設計參考系列datasheet bp1064l2數據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