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3作業:專題一一 百家爭鳴2_第1頁
人民版必修3作業:專題一一 百家爭鳴2_第2頁
人民版必修3作業:專題一一 百家爭鳴2_第3頁
人民版必修3作業:專題一一 百家爭鳴2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隨堂檢測1亞洲許多國家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韓國等國在經濟建立獲得宏大成就的同時,特別重視修己愛人、誠信謙和等道德方面的教育。其表達的思想是 A道家思想B墨家思想C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解析:選C。修己愛人、誠信謙和表達了儒家“仁的思想。2這是一位生活于公元前4世紀前后的偉大思想家,他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學宗師。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A克己復禮 B民貴君輕C制天命而用之 D兼相愛,交相利解析:選B。結合“公元前4世紀前后、“僅次于孔子可知該人物為孟子,選項中與之對應的思想應是民貴君輕。3“人為兩字合起來,就是一個“偽字。與材料觀點相符的學派是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解析:選B。“人為是

2、指人的有為,結合“偽的含義,可知該學派不主張“有為,而主張“無為,因此該學派為道家,B項正確。 4“賢者舉而上之,富而貴之,以為官長;不肖者,抑而廢之,貧而賤之,以為徒役。這句話主要反映了戰國時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解析:選A。此題考察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思想。墨家主張尚賢,舉賢能之人。應選A項。5閱讀以下材料,答復以下問題。材料一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材料二自貴且智者,為政乎愚且賤者,那么治;自愚且賤者,為政乎貴且智者,那

3、么亂。是以知尚賢之為政本也。材料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材料四夫嚴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罰者,民之所惡也。故圣人陳其所畏以禁其邪,設其所惡以防其奸,是以國安而暴亂不起。1為什么就同一問題,在當時會出現多種不同的主張?2上面哪那么材料提出的主張對當時的影響最大?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問,應結合時代背景去考慮;答復第2問應注意“當時這一關鍵詞,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當時社會處于大變革時期,代表不同階層的人提出了不同的主張。2材料四中嚴刑重罰的主張對當時的影響最大。因為嚴刑重罰有利于增強諸侯國的實力,確保諸侯國在爭霸過程中處于優勢地位,順應了國家統

4、一的歷史開展潮流。課時作業一、選擇題1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者認為“禮是“國之干,堅持以“禮作為對歷史人物的評判根據。這里的“禮主要是指 A風俗 B貢賦 C秩序 D禮儀解析:選C。考察儒家思想。禮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標準。作為典章制度,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的表達,是維護上層建筑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儀式。作為道德標準,它是國家統治者和貴族等一切行為的標準和要求。故應選C。2百家爭鳴時代的某思想家認為,“社會的自然秩序只需要每個人遵守其本來屬于的位置就可以自然的得以保持。他的倫理建立在兩個思想之上:一個是自身臻于完善,另外一個就是關心別人。該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韓非 D

5、墨子解析:選B。順應自然,提倡清靜無為的主張為老子的思想,材料不能表達,故A項錯誤;“一個是自身臻于完善,另外一個就是關心別人表達了孔子的“仁就是愛人,待人寬容的觀點,故B項正確;韓非主張以法治國的觀點,材料中不能表達,故C項錯誤;墨子的觀點為“兼愛“非攻,材料中不能表達,故D項錯誤。3?孟子梁惠王下?:“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的意思是A人們沒有必要忠君B誅殺殘暴之君是正確的C君主有再大的過錯也不能殺害D紂王不是嫡出,殺死他沒有不道德之處解析:選B。此題考察閱讀分析才能。材料說明孟子對推翻商紂王的殘暴統治持肯定態度,這是“民本思想的真實表達,所以B項正確。A、C、D三項在材料中并未表達

6、,均排除。4?荀子儒效?中說:“?詩?言是其志也;?書?言是其事也;?禮?言是其行也;?樂?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論證的是 A儒家各經的核心內容B儒家經典獨特的教育功能C儒家經典的內容分工 D儒家經典內容的豐富和完備解析:選B。荀子把?春秋?同其他各經并稱,確立了儒家六經的地位,同時確立各經在志、事、行、和等方面的教育作用,故B項正確。5時人有云:治國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該思想的淵源可追溯到A儒家的“為政以德思想 B.道家的“無為而治思想C法家的“以法治國思想 D.墨家的“兼愛非攻思想解析:選B。題目中“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治大國如烹小鮮

7、的思想表達了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方法論原那么,該思想觀點最早由春秋時期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提出,故A、C、D項錯誤,B項正確。6“分定而無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設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這種主張最符合以下哪一學派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解析:選A。本那么材料大意是:在圣人進展了土地貨財男女之分之后確定了分配的方式卻沒有管理的制度,故而立下了法律;法律雖然確定了,卻沒有掌管的官員,所以設立了官員制度;官員制度設立了卻沒有方法達成統一,故而君主就出現了。材料闡述了君主專制等主張,據此此題選A項。7?韓非子?載:“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惡,故賞罰可用,故禁令可立,

8、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見,韓非認為“治天下應重在依靠 A人情關系 B倫理道德C法制建立 D禮樂秩序解析:選C。根據材料內容可知韓非強調的是法律在治國方面的重要性。82019年,針對以下圖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我國很多地方開展了“光盤行動。以下哪家的思想主張與該運動最為吻合 A道家 B儒家C墨家 D法家解析:選C。結合圖文信息中的“浪費“剩宴可知“光盤行動的主旨是提倡節省,這與墨子的主張一致。二、非選擇題9閱讀以下材料,答復以下問題。材料一?漢書藝文志?:“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材料二下面是戰國時期兩位思想家的言論摘錄:“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

9、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那么吉,應之以亂那么兇。材料三農與工肆之人,有能那么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材料四莊子在?齊物論?中說:“以指喻指之非指,不假設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假設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材料五“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世異那么事異事異那么備變。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歷史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有何歷史意義?2材料二中的兩位思想家分別是誰?概括二人的思想主張。3材料三代表了哪一社會階層的利

10、益?4材料四反映出莊子的什么觀點?5材料五反映了哪一學派的思想?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哪些思想主張?解析:此題考察學生對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理解與掌握。第1問,材料反映的是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的場面,歷史意義結合教材內容答復。第2問,第一那么材料反映的核心內容是施行“仁政,由此可推知該思想家是孟子;由第二那么材料中的“天行有常可知該思想家是荀子。第3問,材料三反映的是墨家的思想,代表的是下層群眾的心聲。第4問,材料反映了道家的“齊物觀點。第5問,材料反映的是法家思想,根據教材內容即可答復其主張。答案:1現象:春秋戰國時期文化繁榮,出現“百家爭鳴場面。意義:諸子百家在經濟、政治、哲學、軍事、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等眾多領域形成的思想理論,對后世文化學術的開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準那么;道家學說構成了兩千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