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講 應考能力提升_第1頁
第19講 應考能力提升_第2頁
第19講 應考能力提升_第3頁
第19講 應考能力提升_第4頁
第19講 應考能力提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考綱卷別工業革命考情分析全國卷2019第一次工業革命與貧富差距;2019三次科技革命與生產力新課標全國卷試題,核心素養立意的態勢日趨明顯,如工業革命的影響與時空觀念的養成,對社會生活變化上的歷史理解,如工業革命與環境污染,考查的落腳點都是對基礎主干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工業革命在近幾年新課標全國卷中屬于高頻考點,但主要集中于卷;選擇題多以社會生活變化入手,考查工業革命的特點和影響或從社會轉型的角度考查工業革命的影響。在我國推行“科技創新”,關注環保的今天,本講內容具有重要的歷史借鑒意義,所以是高考備考的重點全國卷2019工業革命與環境污染;2019第二次工業革命;2019第一次工業革命全國卷201

2、9工業革命與鐵路建設全國卷2019工業革命與信號燈 (2019高考全國卷)英國18世紀人口死亡率明顯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廠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導致上述情況發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環境極其惡化B化學工業污染嚴重C人口膨脹食物短缺D醫療技術水平下降【知識定位】本題考查工業革命對城市環境的影響。【素養解讀】全國卷高考命題以素養考查為主,本題考查“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兩方面,具體解讀如下:本題考查方法指導時空觀念由“1816年”“18311841年”,看出此時正處于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歷史解釋19世紀

3、上半期英國人口死亡率大幅上升,反映了工業革命對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解析】由題干中的“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廠集中”等可知A項符合題意。B項化學工業主要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得到發展,不符合題干時間信息,排除;C項與題意無關;D項工業革命時期醫療水平得到提升,排除。【答案】A (2019高考全國卷)19世紀60年代,總長超過3萬英里的美國鐵路有多種軌距。南部鐵路軌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軌距是4.9英尺,部分地區還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軌距。這反映出當時美國()A尚未形成成熟的統一國內市場B鐵路是經濟增長的主導部門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業的發展D戰

4、爭破壞了基礎交通設施建設【知識定位】本題考查美國工業革命進程的特點。【素養解讀】全國卷高考命題以素養考查為主,本題考查“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兩方面,具體解讀如下:本題考查方法指導時空觀念由“19世紀60年代”“美國鐵路”等信息推知本題考查的是美國工業革命進程的特點歷史解釋美國南北戰爭前后,由于政治的阻隔,國內統一的市場尚未建立,南北鐵路軌距的差異是表現之一【解析】B、D兩項在材料中無法體現,C項不符合歷史事實。南北鐵路軌距不同,與內戰前美國南方和北方兩種不同經濟制度的矛盾有關,北方資本主義工商業發達,南方盛行種植園經濟,鐵軌軌距不同反映了美國尚未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故選A項。【答案】A練真題

5、1(2019高考全國卷)英國國民總收入變化表年份約1770約17901793約18301835數額(百萬英鎊)140175360英國工人實際工資變化表(即按實際購買力計算的工資,1851年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數42.7442.4878.69綜合上表可知,在工業革命期間,英國()A工人實際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B經濟快速發展依賴于廉價的勞動力C工人生活整體上沒有改善D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解析:選D。結合題干材料可知,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國民總收入增長迅速,工人實際工資增長較慢,甚至出現下降,這說明英國社會財富得到迅速積累,而工人的工資增長有限,這說明英國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6、,D項正確。結合表中數據明顯可知,A項錯誤,排除;英國工人不等同于廉價勞動力,B項錯誤;工業革命時期,工人生活整體上有明顯改善,C項錯誤。2(2019高考全國卷)英、美、法、德工業生產總和在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由上表可以推知,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A歐美發達國家已經開始盛極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業化有所發展C世界各國工業發展差距明顯縮小D世界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解析:選B。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結合史實準確解讀表格信息。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歐美大多數國家正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故A項錯誤。這一時期,以

7、英、美、德、法為代表的歐美國家生產力持續快速發展,但其工業生產總和在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比例卻不斷降低,這說明世界其他國家的工業化也在不斷發展,故選B項。表中只是給出英、美、法、德四國的工業生產總和在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比例的變化情況,沒有其他國家的相關信息,故無法得出C項的結論。D項表述正確但是無法從表中得出,故排除。3(2019高考全國卷)有人描述19世紀初英國的情景時說,婦女和女孩們曾從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斷地使用的嚶嚶作響的紡車,如今已被棄置屋隅。那些打著拍子砰然作響的手織機也多半閑置無聞。這說明()A生產領域出現革命性變化B工業革命推動婦女解放 C重工業成為國民經濟主導D家庭手工業已不復存在

8、解析:選A。19世紀初,英國已開始工業革命,婦女和女孩們從繁重的手工紡車的辛苦勞動中解放出來,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使手織機也多半被閑置,材料只說明紡車被棄置,不能得出婦女被解放的結論,故A項正確,B項不正確。材料也未體現C項。D項表述過于絕對,且不符合史實。4(2019高考海南卷)據研究,從1760年到1850年間,英國棉紡廠使用的原棉數量由200萬磅增加到3.66億磅,增長了180多倍。據此可知,這一時期英國()A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始建立B工場手工業進入鼎盛時期C經濟發展越來越依賴世界市場D農業中的商品化生產迅速發展解析:選C。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始于新航路開辟后的手工工場中,與時間1760

9、不符,故A項錯誤;英國從18世紀后期開始了工業革命,并在19世紀中期完成,工場手工業已被取代,故B項錯誤;由題中“棉紡廠使用的原棉數量由200萬磅增加到3.66億磅,增長了180多倍”可知英國國內已經無法滿足原料的需求,不得不依靠海外,故C項正確;伴隨著工業革命的完成,農業商品化也相應地完成,與“迅速發展”不符,故D項錯誤。練模擬1觀察下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獲得的歷史信息是()A英國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B英國成為對外輸出資本最多的國家C英國已取得統治世界的地位 D工業革命促使英國的資本總額迅速增加解析:選D。材料是英國資本的增長,但數據不足以說明英國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故A項錯誤

10、;材料數據是英國資本,與對外輸出資本的狀況無關,故B項錯誤;材料信息與英國是否取得統治世界的地位無關,故C項錯誤;材料數據反映出工業革命促使英國的資本總額迅速增加,故D項正確。2(2019太原高三測評)有學者在評論17至18世紀的法國人時指出,“他們除了土地、保險箱、他們自己所控制的企業或他們認為自己懂得的企業以外,畏懼把自己的儲蓄投入任何事業”。據此分析,19 世紀法國工業落后的原因是()A人們落后的價值觀念 B工商業資本嚴重缺乏C缺乏大批自由勞動力 D君主專制政體的束縛解析:選A。抓住材料“他們除了土地、保險箱、他們自己所控制的企業或他們認為自己懂得的企業以外,畏懼把自己的儲蓄投入任何事業

11、”,可知這是法國人在價值觀念方面的落后所致,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反映法國工商業資本嚴重缺乏,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反映法國缺乏自由勞動力,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反映君主專制政體的束縛,故D項錯誤。320世紀初美國福特公司創立的生產流水線大大降低了汽車生產成本和售價,小轎車第一次成為人民大眾的交通工具,福特公司的市場份額也迅速上升,在美國汽車行業占據了絕對優勢。這種狀況客觀上()A順應了生產社會化的趨勢B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出現C契合了利益最大化的趨勢D推動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解析:選A。據材料可知,美國福特公司采用生產流水線的生產方式,使產品的生產過程較好地符合連續性、平行性、比例性以及均

12、衡性的要求,生產率提高,能及時地提供市場大量需求的產品,這很顯然客觀上順應了生產社會化的趨勢,故A項正確。4(2019滄州高三聯考)1893年,哥倫比亞博覽會指南寫道:“科學發現,工業應用,人類遵從。科學發現,天才發明,工業應用。人類則適應新事物或被其塑造。”該宣傳說明()A科研朝著綜合性方向發展B世界市場已經初步形成C科學技術和生產緊密結合D科技促進近代城市興起解析:選C。材料“科學發現,工業應用”與科研發展方向無關,故A項錯誤;材料“1893年”,19世紀末世界市場已經形成,故B項錯誤; 據材料“科學發現,工業應用”可知,該宣傳說明科學技術和生產緊密結合,故C項正確;材料“科學發現,工業應

13、用,人類遵從。科學發現,天才發明,工業應用。人類則適應新事物或被其塑造”與近代城市的興起無關,故D項錯誤。(建議用時:45分鐘)一、選擇題1(2019河南百校聯盟高三質檢)據維多利亞地方史白金漢郡志記載,由于該郡花邊業發達,到1800年前后,“在這個郡已找不到任何婦女為農業生產而勞動了”。這反映了英國()A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工場B棄農經商現象普遍C城市化進程已明顯加快D經濟結構發生變化解析:選D。材料不能體現花邊業使用手工還是機器生產,故A項錯誤;棄農是材料描述的一種現象,不屬于本質問題,故B項錯誤;城市化體現在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和城市人口的比重增加,材料并未涉及,故C項錯誤;根據材料“花邊業發達

14、找不到任何婦女為農業生產而勞動了”,結合“1800年前后”可知工業革命期間,英國社會出現了工業化快速發展的現象,經濟結構發生一定變化,故D項正確。 2有史學家認為:英國若無1624年的專利法,那么“對18世紀紡織業中資本主義發展具有決定性的那些發明就未必有可能”。這主要是因為專利法()A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制度前提 B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C推動了紡織生產的根本變革 D激發了社會創造的活力解析:選D。1689年權利法案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材料時間是“1624年”,故A項錯誤;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與材料“英國若無1624年的專利法,對18世紀紡織業中資本主義發展具有決定性的那些發明就未必有可能”不符,

15、故B項錯誤;工業革命推動了紡織生產的根本變革,故C項錯誤;專利法保護私人的知識產權,激發了社會創造的活力,故D項正確。3(2019湖北部分重點中學高三聯考)1800年,歐洲宗主國的人均收入與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區的人均收入的差距大約31,而到1914年時這一差距增加到約71。這主要是因為()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 B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落后的政治制度C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 D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社會動蕩不安解析:選A。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歐洲宗主國通過世界市場掠奪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原材料,并對其輸出商品,造成宗主國與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收入差距擴大,故A項正確;殖民地或半殖民

16、地政治制度落后,導致經濟發展緩慢,只能解釋殖民地半殖民地人均收入低,而不能說明差距擴大,故B項錯誤;從1800年到1914年歐洲宗主國經濟的發展不僅得益于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得益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故C項錯誤;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社會動蕩不安只能解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人均收入低,故D項錯誤。 418世紀后期19世紀初葉,“大部分科學進步不是像在17世紀那樣來自牛津、劍橋和倫敦,而是來自利茲、格拉斯哥、愛丁堡、曼徹斯特,尤其是伯明翰”。這一現象表明()A英國科技中心的轉移B傳統大學科學研究的落后C工業革命推動了科學進步D科學進步加速工業革命解析:選C。材料意在表明工業革命前大部分科學進步來自大學科研機構,

17、而工業革命后主要來自伯明翰這些工業城市的工廠,不是科技中心的轉移,故A項錯誤;材料只能反映出工廠的需求更能推動科技進步,而不能推斷出傳統大學科學研究落后,故B項錯誤;材料表明工業革命后主要科技進步來自伯明翰這些工業城市的工廠,工業革命推動了科學進步,故C項正確,D項錯誤。5(2019太原高三測評)某一歷史時期“西歐國家在生產活動中的動力來源率先實現了從動植物向礦物的轉變”,據此,與這一時期相符的生產組織形式是()A家庭作坊B手工工場 C工廠制度D壟斷組織解析:選C。抓住“西歐國家在生產活動中的動力來源率先實現了從動植物向礦物的轉變”,可知英國率先開始工業革命,進入“蒸汽時代”。 家庭作坊主要動

18、力是在動植物方面,故A項錯誤; 手工工場沒有體現這一轉變,故B項錯誤;工廠制度出現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故C項正確;壟斷組織出現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故D項錯誤。6(2019湖北八校高三聯考)近代以來,資本主義國家按照自由主義原則確立了資本與商品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安全與增值的國際經濟交流的基本原則。這一原則的確立,使世界經濟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強,標志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逐漸成熟。下列現象符合以上表述的是()A1651年英國議會頒布了航海條例B鴉片戰爭后,“值百抽五”關稅稅則的逐步形成C南京條約附件關于最惠國待遇的規定D拿破侖三世廢除第一帝國以來的關稅保護政策解析:選D。航海條例使英國壟斷了出入英國

19、或英國殖民地貨物的載運權,不符合自由主義原則,故A項錯誤;“值百抽五”的關稅稅則是英國通過強迫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確立的,不符合自由主義原則, 故B項錯誤;南京條約附件關于最惠國待遇的規定是片面最惠國待遇,對英國有利而對中國不利,不符合自由主義原則,故C項錯誤;拿破侖三世廢除關稅保護政策,有利于資本與商品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符合自由主義原則,故D項正確。71904年美國有托拉斯318個,它們吞并了5 300個工業企業,其中有26個托拉斯控制本行業生產的80%以上。這表明托拉斯()A已控制了美國經濟發展的命脈 B是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破壞C是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的結果 D使自由主義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20、解析:選C。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一般指能源和交通,而題干中并未說明托拉斯掌控了哪些行業,因而無法得出托拉斯控制了美國經濟發展命脈的結論,故A項錯誤;托拉斯即美國壟斷資本主義是自由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進一步推動資本主義發展,故B項錯誤;壟斷資本主義即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美國托拉斯是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的結果,故C項正確;美國托拉斯形成后,依然推行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直到羅斯福新政結束自由主義推行國家干預的經濟政策,故D項錯誤。8(2019揭陽高三考試)下圖是英國、法國、德國、美國在1870年、1913年在世界工業生產中的比重變化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這種變化與第二次工業

21、革命有關 B比重的變化將對國際關系產生重大影響C英法比重下降說明英法已衰落 D德美比重上升得益于國內市場的統一擴大解析:選C。據材料中時間“1870年、1913年”可知與第二次工業革命有關,故A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這種比重變化,說明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了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故B項正確,不符合題意;英法工業在世界工業生產比重中下降并不代表英法整體實力衰落,故C項錯誤,符合題意;據所學可知德國1871年完成了統一,美國這個時間也已通過南北戰爭實現國內市場的統一,故D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9(2019郴州高三質檢)如圖所示,19世紀英國與美國的產品平均年出口

22、值(百萬鎊)經歷了不斷變化的過程。從這幅圖中,我們可以得出的主要結論是()A19世紀中期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B美國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機遇在外貿領域反超英國C英美兩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發展最快D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經濟衰退解析:選B。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是用機器制造機器,柱狀圖不能體現該信息, 故A項錯誤;根據所學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后英國成為世界工廠,19世紀后期第二次工業革命同時在幾個發達國家爆發,根據柱狀圖可得出美國的外貿不斷發展并超越英國,故B項正確;材料僅體現了英美兩國的信息,不能斷定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兩者發展最快,故C項錯誤;根據柱狀圖可看出,英國外貿持續增加,不能體現出經濟衰退,故

23、D項錯誤。10下圖為英國城市化進程曲線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B段城市化水平較低是因為封建傳統勢力的破壞BBC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是因為工業革命的推動CCE段城市化水平持續提高是因為政府對經濟干預DFG段城市化水平滯緩是因為經濟“滯脹”的不利影響解析:選B。AB段處于資本主義上升期,經濟并不發達,故A項錯誤;BC段受到工業革命的推動,城市化進程加速,故B項正確;CE段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故C項錯誤;FG段源于城市化程度較高,增長速度自然減緩,故D項錯誤。11法國史學家布羅代爾一方面承認英國工業革命時期若干重要技術發明產生的相對迅速性;另一方面他又指出,這些發明實際效益的發揮,一般都需要

24、較長的時間,需要一系列社會經濟條件的成熟。布羅代爾意在強調工業革命()A在英國發生的條件不充分 B進程的突變與漸進相結合C是個為時短暫的突發事件 D對英國社會經濟影響巨大解析:選B。材料反映的不是工業革命發生條件,而是指工業革命時期若干重要技術發明產生與其實際效益的發揮,故A項錯誤;“一方面承認英國工業革命時期若干重要技術發明產生的相對迅速性”說明進程的突變,“這些發明實際效益的發揮,一般都需要較長的時間,需要一系列社會經濟條件的成熟”說明漸進性,故B項正確;工業革命是在一定條件成熟下發生的,不是為時短暫的突發事件,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工業革命對英國社會經濟影響巨大,故D項錯誤。12大型電

25、視專題片大國崛起中認為,“近五百年來,真正意義上擁有過世界霸權的只有三個國家:即荷蘭、英國和美國。這三個國家對市場經濟進行了接力棒式的創新和發展”。英國對市場經濟的創新發展主要表現在()A國家實行獎勵對外貿易的政策B創立一系列現代金融和商業制度C推行自由貿易,逐步確立自由市場經濟模式D加強政府干預,開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模式解析:選C。國家實行獎勵對外貿易的政策即重商主義,在1418世紀歐洲各國均推行,故A項錯誤;荷蘭通過發展商業資本主義崛起,創立了一系列現代金融和商業制度,故B項錯誤;通過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資本主義飛速發展,自由主義思潮在英國興起,極力主張自由貿易、自由經營、自由競爭的自由市

26、場經濟模式,故C項正確;加強政府干預,開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模式是美國羅斯福新政時開創的,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為了適應工業革命的節奏,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自由放任政策風靡整個統治階層和普通大眾之中,以至于這個沒有限制的“自由國度”的環境觀念普遍空白。中等階層更是只顧眼前利益,以追求利潤為最高目的,貪婪地消耗著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資源。這共同造就了工業革命時期滿目瘡痍的英國城市環境并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倫敦大霧”事件造成4 7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之后又連續發生了多達十二次嚴重的煙霧事件;盲目放肆地開發,致使資源的消耗過度和大量浪費。摘編自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城

27、市環境觀念及其影響等材料二為了解決環境問題,英國19世紀6070年代頒布了堿業法河流防污法等法律。1968年來自10個國家的30位學者專家在羅馬成立了“羅馬俱樂部”,研究人類環境問題。1970年美國成立了聯邦環境保護局,直屬總統領導,負責全國的環境保護。1972年美國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群眾性環保運動“地球日運動”。1972年6月聯合國在瑞典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到了80年代,西方國家基本上控制了污染,普遍較好地解決了國內環境問題。據西方國家環境對策的比較與借鑒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英國環境問題的形成原因及其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我們應該如何歷史地看待西方的環

28、境問題與治理?解析 (1)第一小問原因,根據材料一“為了適應工業革命的節奏”得出工業革命的進行;根據材料一“自由放任政策風靡整個統治階層和普通大眾之中”得出自由放任的政策;根據材料一“中等階層以追求利潤為最高目的,貪婪地消耗著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資源”盲目追求利益的驅使、環保意識的缺乏。第二小問影響,根據材料一“倫敦大霧事件造成4 7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煙霧事件”得出煙霧事件頻發,威脅生命;根據材料一“盲目放肆地開發,致使資源的消耗過度和大量浪費”得出造成資源過度開發和浪費。(2)根據材料二“為了解決環境問題,英國19世紀6070年代頒布了堿業法河流防污法等法律羅馬俱樂部美國成立了聯邦環境保護局”等可從環境治理的主體上進行認識,包括政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