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經濟學教學大綱-2016-2017年版_第1頁
資源經濟學教學大綱-2016-2017年版_第2頁
資源經濟學教學大綱-2016-2017年版_第3頁
資源經濟學教學大綱-2016-2017年版_第4頁
資源經濟學教學大綱-2016-2017年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科學教研室課程教學大綱資源經濟學教學大綱課程編號:081M1005H 課 時:50 學 分:3 課程屬性:專業核心課主講教師:沈鐳(首席教授)、姚予龍、王禮茂、趙建安、劉立濤英文名稱:Resources Economics一、 說明(一) 課程性質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物資基礎。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已成為當今全球共同關注的幾大問題,我國自然資源緊缺與人口眾多的矛盾尤其突出,自然資源利用的稀缺性和可持續性已成為最緊迫的知識創新和素質教育內容。高等教育如果不把這樣重大的現實資源問題和學術領域列入教學內容,就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需要

2、的人才。資源科學主要是研究人類與自然界中可轉化為生產、生活資料的物質與能量間相互關系的科學,它以單項和整體的自然資源為對象,研究其數量、質量、時空變化、開發利用及其后果、保護和管理等。資源科學包括綜合資源學科、部門資源學科和區域資源學科,資源經濟學是綜合資源學科之一,是資源科學中發展最早、最為成熟的綜合應用經濟學科。資源經濟學發源于單項自然資源經濟問題的研究,并各自從有關學科派生出部門資源經濟學,如:土壤學(土地資源經濟學)、動、植物學(生物資源經濟學)、地質學(礦產和能源資源經濟學)、水文和氣候學(水資源經濟學和氣候變化經濟學)等。在研究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經濟問題時,資源經濟學又與一些學科有

3、著密切的相互聯系和交叉,如環境科學(環境經濟學)、經濟學(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國土經濟學等。而統計分析和計量經濟學模型等將廣泛應用于資源經濟評價和實際應用之中。資源科學將發展成為一門全新的、跨學科的、綜合性的橫向科學。未來自然資源研究將涉及龐大的科學群,全球規模的數據正在收集和分析,關鍵過程的動力學研究正在逐步數量化,資源學科和社會學科的綜合、交叉正在進行。本課程為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科學教研室研究生核心課程課。(二) 教學目的1. 在了解資源學科體系和理論基礎之上,重點學習運用有關經濟分析解決各種資源問題的研究范式、解決實際應用問題,掌握資源經濟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方法。2

4、. 將各類自然資源及其利用看作一個統一的大系統,從整體和有機聯系的角度去理解并掌握自然資源、人類社會、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耦合關系和經濟規律,辨析各類資源之間及其相關政策的差異性。 3. 理解并掌握各種資源(主要是自然資源)的經濟屬性和經濟運動規律,培養專業經濟學家在各種自然資源項目中的分析能力。4. 掌握基本的自然資源的經濟評價原則、方法和體系,探討資源的合理開發、規劃、利用、改造、保護和管理策略。(三) 教學內容本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資源經濟學研究的整體原理與方法;第二,各類自然資源的經濟屬性、關鍵經濟問題及其解決思路;第三,中國各類自然資源的評價、地域分布特點、開發利用

5、現狀、可持續開發利用對策;第四,資源與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關系演變、資源經濟學研究方法和模型應用。資源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能源、礦產、水、土地、森林、漁業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六大類關鍵性自然資源。西方的資源經濟學一般按照上述資源的自然屬性再進一步劃分,如根據資源的循環利用、再生性、耗竭性、可更新性、產權特性等,分別區分為可循環利用資源(礦產、紙、玻璃等)、可再生但耗竭性資源(水)、可復制但私有產權資源(土地)、可儲存且可更新資源(森林)、可更新的公共產權資源(漁業及其他物種),以及礦物能源資源(油氣、煤炭和鈾)。本課程將兼顧中國特色并結合西方研究成果,重點解剖資源經濟學的共性問題和上

6、述六大資源的個性問題。任何一門學科的發展必須有一定的理論作基礎。由于資源經濟學是一門涉及多個學科的應用性強的學科,內容廣泛而又復雜,所以首先將各類自然資源及其利用和環境、經濟、可持續發展看作一個統一的大系統,從整體的高度、從有機聯系的角度全面闡述相關經濟學原理與方法;而后掌握各種自然資源的經濟學研究方法和一些具體應用研究。(四)教學時數課堂講授和考試共50學時,計3個學分。共分四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總論和各論,共18個學時,分6講,由沈鐳研究員主講;第二部分資源經濟綜合問題與策略,共21個學時,分7講,分別由沈鐳研究員、姚予龍副研究員、王禮茂研究員、趙建安研究員主講;第三部分資源經濟學的交叉

7、問題及研究方法和模型應用,共6個學時,分2講,由沈鐳研究員主講;第四部分資源經濟學研究熱點和科研選題討論,共3個學時,分1講,由沈鐳研究員主講??荚?個學時,由劉立濤助理研究員監考。(五)教學方式采取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討論為輔;采用多媒體演示等多種教學方式??荚噺驮嚍槠綍r成績(如作業,占總成績的10%)和期末考核(課堂開卷,占總成績的90%)相結合。7二、教學文本第一部分 總論和各論(教學時數: 共18個學時,分6講,由沈鐳研究員主講)第1講 學科背景及緒論(教學時數:3學時,由沈鐳研究員主講)教學內容:第一節 學科背景一、資源經濟學與資源科學和經濟學的關系(一)資源科學與資源經濟學(二)經

8、濟學與資源經濟學二、自然資源的分類與特點(一)自然資源的分類(二)自然資源的屬性(三)自然資源的經濟學問題第二節 資源經濟學的研究體系一、研究對象二、研究內容三、研究方法第三節 國內外資源經濟學的發展歷程一、西方資源經濟學二、中國的資源經濟學第2講 能源資源經濟學 (教學時數:3學時,由沈鐳研究員主講)教學內容: 第一節 能源資源經濟學原理一、能源資源及其最優資源利用二、能源資源最優配置的基本原理 (一)最優利用的時段分配問題(二)競爭與壟斷分析(三)價格與稅收(四)回止技術與價格(五)資源最優利用的影響因素 第二節 主要能源資源的經濟學分析一、能源資源價格管制:美國天然氣 二、能源資源卡特爾

9、壟斷:APEC三、國家能源安全問題:石油第三節 能源資源的經濟與環境問題一、能源經濟與環境問題二、能源資源替代與技術創新第3講 礦產資源經濟學(教學時數:3學時,由沈鐳研究員主講)教學內容:第一節 礦產資源經濟學原理一、礦產資源及其可回收利用(一)礦產資源可回收屬性(二)礦產資源循環經濟問題二、礦產資源有效配置與最優利用第二節 二次資源利用與城市礦產一、廢棄礦產品與資源再利用二、礦產品耐用性與代用第三節 礦產資源稅收和價格政策第4講 水資源經濟學(教學時數:3學時,由沈鐳研究員主講)教學內容:第一節 水資源基本屬性及其耗竭第二節 水資源的時空配置第三節 水資源價格第四節 水資源利用的公共產權第

10、五節 水資源保護的經濟學分析第5講 土地資源經濟學(教學時數:3學時,由沈鐳研究員主講)教學內容:第一節 土地資源基本屬性與功能第二節 土地利用與最優配置第三節 糧食安全與土地資源政策第四節 農業土地資源利用與管理第五節 糧食生產的豐歉循環第6講 森林和漁業資源經濟學(教學時數:3學時,由沈鐳研究員主講)教學內容:第一節 可再生資源的基本屬性第二節 森林和漁業資源的可再生利用第三節 可再生資源的公共產權第四節 可再生資源配置問題第五節 可再生資源利用政策第六節 案例分析第二部分 資源經濟綜合問題與策略(教學時數: 共21個學時,分7講,分別由沈鐳研究員、姚予龍副研究員、王禮茂研究員、趙建安研究

11、員主講)第7講 資源稀缺與資源效率(教學時數:3學時,由沈鐳研究員主講)教學內容:第一節 資源稀缺的涵義第二節 資源稀缺性的測度方法第三節 緩解資源稀缺的主要措施第四節 資源效率第五節 帕累托最優第8講 資源資產與資源核算(教學時數:3學時,由沈鐳研究員主講)教學內容:第一節 自然資源價值與價格 第二節 自然資源價值評估案例 第三節 我國資源價格問題與資源市場化改革第四節 自然資源核算及其主要方法第五節 我國自然資源統計與資源核算第六節 綠色GDP核算與資源核算 第七節 試點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第9講 資源型產業與資源型城市(教學時數:3學時,由姚予龍副研究員主講)教學內容:第一節 資源型產

12、業及其特征 第二節 資源型城市與轉型發展 第三節 資源型產業或資源型城市發展與資源詛咒第10講 資源產權與資源資產(教學時數:3學時,由姚予龍副研究員主講)教學內容:第一節 自然資源、資產與資本第二節 現代產權理論與自然資源產權 第三節 主要自然資源產權一、土地資源產權二、水資源產權三、礦產資源產權四、森林資源產權第四節 自然資源資產化管理第11講 資源安全與地緣經濟(教學時數:3學時,由王禮茂研究員主講)教學內容:第一節 資源(能源)安全及其評估 第二節 資源(能源)與地緣政治 第三節 地緣政治格局演變的新趨勢第12講 資源戰略與綜合管理(教學時數: 3個學時,由趙建安研究員主講)教學內容:

13、第一節資源戰略的源起、概念與內涵 第二節 資源戰略的主要類型和基本內容 第三節 世界主要國家的資源戰略 第四節 中國的資源戰略 第五節 資源戰略實施的配置方式與管理第13講 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學時數:3學時,由沈鐳研究員主講)教學內容:第一節 資源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第二節 發展的可持續性第三節 協調資源與環境關系的主要政策措施第四節 資源循環利用與循環經濟第五節 資源代謝與產業生態學第三部分 資源經濟學的交叉問題及研究方法和模型應用(教學時數: 共6個學時,分2講,由沈鐳研究員主講)第14講 資源經濟學的交叉學科與前景展望(教學時數:3學時,由沈鐳研究員主講)教學內容:第一節 資源經濟學與

14、經濟學資源第二節 資源經濟學的知識框架第三節 與資源經濟學相關的交叉學科一、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二、環境經濟學三、生態經濟學四、工業生態學 第四節 資源經濟學的前景展望第15講 研究方法與模型應用(教學時數:3學時,由沈鐳研究員主講)教學內容:第一節 資源經濟學的常用研究方法第二節 數理統計方法第三節 計量經濟學方法第四節 CGE模型模擬與應用 第四部分 資源經濟學研究熱點和科研選題討論(教學時數: 共3個學時,分1講,由沈鐳研究員主講)第16講 討論與研討(教學時數:3學時,由沈鐳研究員主講)圍繞學習的知識要點和研究生科研方向,公開討論和答疑。三、教材沈鐳編著.資源經濟學(英文版).供英國鄧迪

15、大學遠程教學課程使用(電子版),2001.四、參考書目1. 中國資源科學百科全書資源經濟,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石油大學出版社,2000。2. 資源經濟學,曲福田主編,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3. 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概論,馬中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張帆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5. 自然資源分配、經濟學與政策,英朱迪·麗絲著,蔡運龍等譯,商務印書館,2002年。 6. Tietenberg, Tom (5th Edition, 2000)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Addison - Wesley Longman.7. Perman, R., Yue Ma, James McGilvray and Michael Common (2nd Edition, 1999) Natural Resource &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Essex, Longman.8. Hartw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