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常見金相組織2010-03-1113:35奧氏體編輯本段奧氏體英文名稱:austenite晶體結構:面心立方(fcc)字母代號:A、y定義:碳在丫一Fe中形成的間隙固溶體微觀表述:TFe為面心立方晶體,其最大空隙為0.51X10-8cm,略小于碳原子半徑,因而它的溶碳能力比aFe大,在1148c時,丫一Fe最大溶碳量為2.11%,隨著溫度下降,溶碳能力逐漸減小,在727c時其溶碳量為0.77%。性能特點:奧氏體是一種塑性很好,強度較低的固溶體,具有一定韌性。不具有鐵磁性。因此,分辨奧氏體不銹鋼刀具(常見的18-8型不銹鋼)的方法之一就是用磁鐵來看刀具是否具有磁性。古代鐵匠打鐵時燒紅的鐵塊既處于
2、奧氏體狀態。另外,奧氏體因為是面心立方,四面體間隙較大,可以容納更多的碳。鋼中的奧氏體特性:磁性:具有順磁性,故可作為無磁鋼。比容:在鋼的各種組織中,奧氏體的比容最小。膨脹:奧氏體的線膨脹系數比鐵素體和滲碳體的平均線膨脹系數高出約一倍。故也可被用來制作要求膨脹靈敏的元件。導熱性:除滲碳體外,奧氏體的導熱性最差。為避免熱應力引起的工件變形,不可采用過大的加熱速度加熱。力學性能:具有較高的塑性、低的屈服強度,容易塑性變形加工成型。可作為高溫用鋼。鐵素體鐵素體(ferrite,縮寫:FN)即a-Fe和以它為基礎的固溶體,具有體心立方點陣。亞共析成分的奧氏體通過先共析析出形成鐵素體。這部分鐵素體稱為先
3、共析鐵素體或組織上自由的鐵素體。隨形成條件不同,先共析鐵素體具有不同形態,如等軸形、沿晶形、紡錘形、鋸齒形和針狀等。鐵素體還是珠光體組織的基體。在碳鋼和低合金鋼的熱軋(正火)和退火組織中,鐵素體是主要組成相;鐵素體的成分和組織對鋼的工藝性能有重要影響,在某些場合下對鋼的使用性能也有影響。純鐵在912c以下為具有體心立方晶格(注1)的a-Feo碳溶于a-Fe中的間隙固溶體稱為鐵素體,以符號F表示。由于a-Fe是體心立方品格結構,它的品格間隙很小,因而溶碳能力極差,在727c時溶碳量最大,可達0.0218%,隨著溫度的下降溶碳量逐漸減小,在600c時溶碳量約為0.0057%,在室溫時溶碳量幾乎等于
4、零。因此其性能幾乎和純鐵相同,其數值如下:抗拉強度180280MN用方米屈服強度100170MN用方米延伸率30-50%斷面收縮率70-80%沖擊韌性160200J/平方厘米硬度HB5080由此可見,鐵素體的強度、硬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塑性與韌性。鐵素體的顯微組織與純鐵相同,呈明亮的多邊形晶粒組織,有時由于各晶粒位向不同,受腐蝕程度略有差異,因而稍顯明暗不同。鐵素體在770c以下具有鐵磁性,在770c以上則失去鐵磁性。(鐵素體的居里點為770C)注1:體心立方品格的晶胞是一個立方體,在體心立方晶胞的每個角上和晶胞中心都排列一個原子??梢姡w心立方晶胞每個角上的原子為相鄰的八個晶胞所共有,每個晶
5、胞實際上只占有1/8個原子。而中心的原子卻為該晶胞所獨有。所以,體心立方晶胞中原子數為8*1/8+1=2個。碳原子存在于四面、八面體間隙。滲碳體定義(GB/T5611-1998)滲碳體(cementite-鐵碳合金按亞穩定平衡系統凝固和冷卻轉變時析出的Fe3c型碳化物。分為一次滲碳體(從液體相中析出)、二次滲碳體(從奧氏體中析出)和三次滲碳體(從鐵素體中析出)。編輯本段特點它的含碳量為6.69%;熔點為1227c左右;不發生同素異晶轉變;但有磁性轉變,它在230c以下具有弱鐵磁性,而在230c以上則失去鐵磁性;其硬度很高(相當于HB800,而塑性和沖擊韌性幾乎等于零,脆性極大。滲碳體不易受硝酸
6、酒精溶液的腐蝕,在顯微鏡下呈白亮色,但受堿性苦味酸鈉的腐蝕,在顯微鏡下呈黑色。滲碳體的顯微組織形態很多,在鋼和鑄鐵中與其他相共存時呈片狀、粒狀、網狀或板狀。滲碳體是碳鋼中主要的強化相,它的形狀與分布對鋼的性能有很大的影響。同時Fe3c又是一種介(亞)穩定相,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分解。珠光體pearlite珠光體是奧氏體(奧氏體是碳溶解在TFe中的間隙固溶體)發生共析轉變所形成的鐵素體與滲碳體的共析體。其形態為鐵素體薄層和滲碳體薄層交替重疊的層狀復相物,也稱片狀珠光體。用符號P表示,含碳量為coc=0.77%。在珠光體中鐵素體占88%滲碳體占12%,由于鐵素體的數量大大多于滲碳體,所以鐵素體層片要
7、比滲碳體厚得多.在球化退火條件下,珠光體中的滲碳休也可呈粒狀,這樣的珠光體稱為粒狀珠光體.珠光體珠光體的性能介于鐵素體和滲碳體之間,強韌性較好.其抗拉強度為750900MPa,180280HBs伸長率為2025%,沖擊功為2432J.力學性能介于鐵素體與滲碳體之間,強度較高,硬度適中,塑性和韌性較好(Tb=770MPa,180HBs,=20%35%,AKU=2432J).珠光體經2-4附肖酸酒精溶液浸蝕后,在不同放大倍數的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不同特征的珠光體組織.當放大倍數較高時可以清晰地看到珠光體中平行排列分布的寬條鐵素體和窄條滲碳體;當放大倍數較低時,珠光體中的滲碳體只能看到一條黑線;而當放
8、大倍數繼續降低或珠光體變細時,珠光體的層片狀結構就不能分辨了,此時珠光體呈黑色的一團.圖為光學顯微鏡200倍下薄壁鑄件基體.經3%J肖酸酒精溶液浸蝕.可見磷共晶體,片狀石墨,珠光體及少量鐵素體索氏體索氏體索氏體英文名稱:sorbite說明:鋼經正火或等溫轉變所得到的鐵素體與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索氏體組織屬于珠光體類型的組織,但其組織比珠光體組織細。索氏體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將淬火鋼在450-600C進行回火,所得到的索氏體稱為回火索氏體(temperedsorbite)。回火索氏體中的碳化物分散度很大,呈球狀。故回火索氏體比索氏體具有更好的機械性能。這就是為什么多數結構零件要進行調質處理(
9、淬火+高溫回火)的原因。索氏體的定義及組織特征。索氏體,是在光學金相顯微鏡下放大600倍以上才能分辨片層的細珠光體(GB/T7232標準)。其實質是一種珠光體,是鋼的高溫轉變產物,是片層的鐵素體與滲碳體的雙相混合組織,具層片間距較小(3080nm,碳在鐵素體中已無過飽和度,是一種平衡組織。屈氏體英文名稱:troostite通過奧氏體等溫轉變所得到的由鐵素體與滲碳體組成的極彌散的混合物。是一種最細的珠光體類型組織,其組織比索氏體組織還細。鋼經淬火后在300-450C回火所得到的屈氏體稱為回火屈氏體。600-550C范圍內奧氏體等溫轉變形成,片層間距平均小于0.1小現即使在高倍電子顯微鏡下也無法分
10、辨出片層,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分辨出層片,與珠光體、索氏體只有粗細之分,并無本質之分。上貝氏體550350c范圍內形成的貝氏體稱為上貝氏體,金相組織呈羽毛狀,脆性,硬度較高。500倍光學顯微鏡下基本能夠識別清楚。上貝氏體多呈羽毛狀特征,光鏡下分辨不清楚鐵素體與滲碳體兩相,滲碳體分布在鐵素體條之間,碳含量低時,碳化物沿條間呈不連續的粒狀或鏈珠狀分布,碳含量高時,碳化物呈桿狀甚至連續狀分布。電鏡下:條狀鐵素體大致平行,鐵素體條間分布與鐵素體軸相平行的細條狀滲碳體,鐵素體條內有較高的位錯密度,為一束大致平行的自奧氏體品界長入奧氏體晶內的鐵素體。貝氏體30年代初美國人E.C.Bain等發現低合金鋼在
11、中溫等溫下可獲得一種高溫轉變及低溫轉變相異的組織后被人們稱為貝氏體。該組織具有較高的強韌性配合。在硬度相同的情況下貝氏體組織的耐磨性明顯優于馬氏體,因此在鋼鐵材料中基體組織獲得貝氏體是人們追求的目標。貝氏體等溫淬火:是將鋼件奧氏體化,使之快冷到貝氏體轉變溫度區間(260400C)等溫保持,使奧氏體轉變為貝氏體的淬火工藝,有時也叫等溫淬火。一般保溫時間為3060min。貝氏體;貝茵體;bainite又稱貝茵體。鋼中相形態之一。鋼過冷奧氏體的中溫(350550c)轉變產物,a-Fe和Fe3C的復相組織。貝氏體轉變溫度介于珠光體轉變與馬氏體轉變之間。在貝氏體轉變溫度偏高區域轉變產物叫上貝氏體(upb
12、ai-nite),其外觀形貌似羽毛狀,也稱羽毛狀貝氏體。沖擊韌性較差,生產上應力求避免。在貝氏體轉變溫度下端偏低溫度區域轉變產物叫下貝氏體。其沖擊韌性較好。為提高韌性,生產上應通過熱處理控制獲得下貝氏體?;鼗鹜惺象w和回火索氏體的性能1回滅托氏體的性能回滅托氏體是指淬滅僦鋼經過300450c回火后獲得的組織,它是城目和彌散分布的濠碳體的混合物。在光學顯微鏡下現察,回火托氏體呈暗黑色,在電子顯撒鏡下,可看到講目基體上呈撒小粒狀或短片狀的滲碳體?;鼗鹜惺象w具有很高的彈性極限和屈服強度,同時還具有一定的莉性F因此彈簧、鋼板、螺旋等,彈簧卡頭等經過淬火十中溫回火后的組織為回火托氏體,2回火索氏體的性能回
13、火索氏體是指滓火碳鋼在500650C回火后獲得的組織,它是在鐵素體加基體上均勻分布的粒狀滲碳體的混合物.在光學顯微鏡下,細粒狀滲碳體清晰可見,以相(鐵素體)已經發生了再結晶,因此馬氏體片的痕跡消失.回火索氏體具有高的韌性,塑性等,同時保持較高的強度,因此其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鋼鐵工件調質處理后的組織一般為回火索氏體組織。為何回火索氏體比正火索氏體力學性能優良?回火索氏體一般為,球狀和粒狀碳化物。其硬度較低,塑性好。有利于有利于車加工等,綜和機械性能較好。而正火索氏體,碳化物呈細片狀,硬度較高??估箟?,抗彎曲的機械性能較好。不利于機械加工。應該是各有其用,取其所長。主要是金相組織特點決定的
14、。正火索氏體是一層鐵素體和一層滲碳體相互疊加組成的珠光體,只不過片間距很小?;鼗鹚魇象w是粒狀滲碳體分布在鐵素體基體上。樓主說的優越我認為主要是塑性指標優越,強度指標不見得優越。我很同意2樓的說法;補充一點:說韌性要優越可能更恰當一點我認為說綜合機械性能優越更好!強度指標相差不大,主要是塑性和韌性指標要好得多,這主要是和2樓所說的滲碳體形態和分布發生了變化引起的鐵素體,奧氏體都有很好的塑性,韌性,珠光體有較高的綜合機械性能;萊氏體滲碳體都是脆性的,硬度高,耐磨T好;索氏體較珠光體有更高的綜合機械性能;馬氏體分2種:低碳M有很高的強韌性,高碳M有更高的耐磨性;屈氏體較索氏體的層片間距更小,屈服強度
15、更高,彈性更好.就簡單給你介紹怎么多吧.合金根據所加入的元素不同具有不同作用一般就是高強度抗腐蝕耐熱耐磨等珠光體鐵素體和滲碳體的混合物片層裝綜合力學性能好強度塑性韌性抗疲勞都不錯奧氏體非常溫組織就是燒的通紅的鐵沒有強度硬度延展性塑性非常好馬氏體是一種過飽和的固溶體是淬火后得到的組織具有高硬度高耐磨的特性缺點穩定性不好所以一般淬火后都得回火滲碳體化合物含碳高硬度高脆萊氏體:是液態鐵碳合金發生共晶轉變形成的奧氏體和滲碳體所組成的共晶體,其含碳量為cdc=4.3%。當溫度高于727c時,萊氏體由奧氏體和滲碳體組成,用符號Ld表示。在低于727c時,萊氏體是由珠光體和滲碳體組成,用符號Ld'表示。因萊氏體的基體是硬而脆的滲碳體,所以硬度高,塑性很差。珠光體:是奧氏體(奧氏體是碳溶解在lFe中的間隙固溶體)發生共析轉變所形成的鐵素體與滲碳體的共析體。其形態為鐵素體薄層和滲碳體薄層交替重疊的層狀復相物,也稱片狀珠光體。用符號P表示,含碳量為gjc=0.77%。在珠光體中鐵素體占88%,滲碳體占12%,由于鐵素體的數量大大多于滲碳體,所以鐵素體層片要比滲碳體厚得多.在球化退火條件下,珠光體中的滲碳休也可呈粒狀,這樣的珠光體稱為粒狀珠光體.馬氏體:目前廣泛地把基本特征屬馬氏體相變型的相變產物統稱為馬氏體。(目前馬氏體的定義比較復雜且不統一,你姑且看看)貝氏體,又稱貝茵體。鋼中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嘀友管車:網約車與租賃公司全業務管理平臺解決方案
- 《智能家居系統介紹》課件
- 園林綠化工藝流程
- 大班健康活動《貝貝換牙》教案設計
- 杭州至德清市域鐵路工程涉及220kV窯鐵2R09線48#-50#遷改工程報告表
- 《下肢康復》課件
- 《兒童推拿教學課件》
- 《社區康復護理改進》課件
- VBSE實訓成本會計流程
- 課件物體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
- 第八屆全國醫藥行業特有職業技能競賽(醫藥商品購銷員)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統編版2024新教材)
- 2024年檔案知識競賽考試題庫300題(含答案)
- 短語結構類型(七年級下)
- 廠區保潔服務投標方案【2024版】技術方案
- 中國近現代史考點歸納
- 高考志愿填報指導高考志愿填報指南
- 中國文化概要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溫州大學
- 制作的最好的GRR分析表
- 淄博市2024屆高三二模歷史試題卷(含答案)
- MOOC 人力資源管理-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