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教學改革實踐探討 摘要:結合工科學生工程能力的培養,對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教育觀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及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等方面進行教學研討和改革,并通過實踐摸索出一套有效提高學生應用創新能力的措施和手段。關鍵詞:工程能力;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教學改革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1)18-0193-01作者簡介:倪樹楠(1977-),男,遼寧東港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機械設計與仿真。0 引言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是培養學生設計能力的重要的綜合性與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學生首次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
2、際工程問題的技能訓練。通過課程設計,學生學習和掌握了機械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學會通過計算、繪圖以及運用技術標準、規范、設計手冊等有關設計資料,進行面向實踐的機械設計,培養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了讓學生能夠較扎實地掌握從事工程技術常規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適應社會對工程創新人才的需要,亟需對傳統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教育觀念、教學內容和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1 教育觀念的轉變我國傳統的教育是重科學、輕工程;重理論、輕實踐;重視邏輯思維、輕視經驗的運用和總體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知識的理論深度和系統性
3、,而忽視理論知識的運用和各學科知識間的聯系。當今世界,工程技術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推動作用,對學生進行工程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和趨勢,而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作為實踐性教學環節,正是是培養學生工程能力的重要途徑,應該得到教學的重視和加強。2 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2.1 課程設計形式多元化以往的課程設計多是“一題多人”,甚至幾十人共一題,設計的形式單一,使得學生認為設計是枯燥乏味的,從而導致設計效果奇差。對此,可采取多種設計形式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進行理論教學時就對學生公布本學院各位老師的科研項目,并積極支持學生參與;組織學生參加大學生機械創新大賽
4、,或者由學生聯系生產實踐自創設計題目;老師提供課程設計指導講義上的若干題目等。實踐證明,這種形式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2 變集中設計為分散設計目前,課程設計都是在機械設計理論教學結束后集中在一兩周內完成。這種方式由于時間太集中,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搜集設計資料或是整理已經獲取的實踐知識,使得設計效果不佳。為此我們可引入“任務驅動”的設計模式,即在理論教學的同時就分配設計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在學習中針對設計課題盡可能積累設計時所需的資料。由于與教學同步,學生可以通過教學過程中播放的影像和圖片資料得到更多的機械方面的感性知識,為課程設計,特別是方案設計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這樣把
5、一兩周的設計時間“延長”為整整一學期,學生有了足夠的時間對所設計的對象進行分析、理解和思考,大大提高了設計效果;而且事實說明這種設計模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很少有學生在設計作業中抄襲了。2.3 推廣應用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方法進行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不可避免地需要進行大量繁瑣的理論計算。以往學生花在計算上的時間占到設計總時間是三分之一,由于一些計算錯誤或方案選擇錯誤,理論計算往往會有反復的過程,還會花去更多的時間。這些導致學生對機械的結構設計時,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構型,導致設計效果差我們引入計算機輔助設計方法,由計算機來進行那些繁瑣的計算。為此將現代工程上采用的創新設計理論、優
6、化設計理論、有限元設計和可靠性設計等理論介紹給學生。比如用UG、MDT等軟件對執行機構和傳動機構進行運動分析的方針及方案比較、以及零部件的三維構型,采用有限元設計方法對軸系零部件進行強度計算、剛度計算等,這些軟件大大減少了學生的設計計算量,提高了設計的準確度和精確度,而且由于能直觀形象的看到所設計的零件,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大大激發了學生進行創新設計的興趣。2.4 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為了激發學生進行設計的積極性和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實踐的機會,學校定期組織了機械構型大賽、CAD繪圖大賽,選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并鼓勵學生直接參與教師的科研工作;同時我們采用“請進來
7、,走出去”的手段讓學生走進工廠的生產現場,親身體驗車、銑、刨、磨等加工方法及加工工藝,并邀請工廠的優秀技術人員作為客座老師來校為學生講學,使學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動態和先進的生產加工技術。在這些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勇于進行新的探索和創造,培養了學生自主創新的意識和能力。3 加快對教師進行知識更新的速度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只有擁有一支既熟悉機械設計理論與技能的教學,又掌握先進的高級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輔助制造技術的教師隊伍,才能有效地促進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改革。學院可以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到相關企業、廠礦等進行調研和專業實踐,了解新設備,學習所教專業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能、新
8、工藝和新方法,以此促使教師加快對現代化設計技術的了解和掌握,促使教師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深入了解機械創新設計的理論和方法,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從而有利于在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教學中開展創新能力培養的工作。4 結語企業需要的是實用型人才,因此我們的教學實踐應以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提高學生的工程素質、增強學生工程能力為目標,使學生的知識結構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實踐證明,改革后的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教學體系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機械設計的水平明顯提高。參考文獻1傅宇.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能力結構及其培養途徑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3):79-80.2祝海林,張炳生,胡愛萍等.工科學生工程能力培養體系的探索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2008,12:69-72. 你可能感興趣的論文 · 基于任務驅動的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改革與實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洮河流域生態韌性時空演變及多情景預測
- PV-GPG理論視域下重大公共政策績效審計
- 課題申報書:新時代高校安全教育標準化研究
- 大型拖拉機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智慧農林牧漁業設備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基于3D打印的生物陶瓷scaffold設計與優化-全面剖析
- 輸卵管妊娠病理機制-全面剖析
- 智能多云資源調度算法-全面剖析
- 物流行業碳足跡計算方法-全面剖析
- 電子制造中的節能環保-全面剖析
-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環境調查技術規范DB41-T 1992-2020
- 大眾旅游服務質量控制手冊
- GB/T 44421-2024矯形器配置服務規范
- 大型活動策劃與管理第八章 大型活動風險管理
- Q∕GDW 12165-2021 高海拔地區運維檢修裝備配置規范
- JGJ107-2016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
- 婦科醫生進修匯報課件
- 動態分析與設計實驗報告總結
- 2024年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中考一模數學試卷
- 從汽車檢測看低空飛行器檢測發展趨勢
- DB32T 4740-2024 耕地和林地損害程度鑒定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