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學生心靈_第1頁
走進學生心靈_第2頁
走進學生心靈_第3頁
走進學生心靈_第4頁
走進學生心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走進學生心靈,享受教育幸福 華升學校校長 牛和泉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曾這樣說:“心靈的大門不容易叩開,可是一旦叩開了,走進學生心靈的世界,許多百思不解的教育難題,都會在那里找到答案。”教師工作對象是學生。而學生又是由一個個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知識、有個性的人組成的群體,他們可以接受管理,又可以干擾管理,還可以組織起來參與管理。班級管理沒有學生的參與,許多管理過程是很難進行的。怎樣才能讓學生參與管理,實現班級管理自主化呢?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心靈。愛心: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愛,一個古老永恒的話題,我們所處的世界處處都有愛的蹤跡。朋友之間、親情之間、陌路人之間、同路人之間、患難之間、危機之時,人們都渴望

2、得到愛。只因有了愛生命才得以延續,人類才得以進化,社會才得以發展。愛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愛,教育是心靈和心靈的碰撞,只有教師的愛才能開啟學生閉鎖的心靈。愛,是人類的一種高級感情,和人類的理智、道德、審美、人格相關聯。用愛心育人是教師職業素養的要求,同時也是人道主義的體現。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作為教師最可貴的是能夠保持高尚的人道主義情懷,把愛心奉獻給學生。班主任老師和學生朝夕相處,只有一心一意愛學生,學生才會向老師敞開自己的心扉。被人們公認的“愛心之父”的裴斯泰洛齊,用他自己的行動譜寫了愛心教育的奇跡。他面對的孩子,大多身體有缺陷,很多有慢性皮膚病,使他們步履不便,或是頭上長癩瘡,或是衣衫襤縷、

3、滿身虱子;很多人骨瘦如柴、形容枯槁、目光無力,有的是不知羞恥,習于偽善和欺騙;另一些兒童為不幸所折磨變成猜疑和膽怯的人,完全缺乏感情。面對這些孤兒、棄兒、病兒、弱兒,裴斯泰洛齊和他們“一同哭泣,一同歡笑”孩子生病時,他在身邊,孩子健康時他在身邊,孩子睡覺時他在身邊。被孩子們稱為慈父的裴斯泰洛齊說:“我的目的在于使他們過著共同的新生活,產生新的力量,在孩子們中間喚醒他們兄弟般的情誼,使他們成為熱情的、公正的、親切的人。”假如我們的老師具有裴斯泰洛齊那樣的愛心、耐心、恒心,什么樣的頑劣學生不能轉化,什么樣的心結不能解開呢?俗話講: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愛每一個孩子必須相信每一個孩子,班主任教師要把每

4、一個孩子當成天才來欣賞,當成天才來培養。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功,堅持對每一個學生都有積極的期望和要求。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愿望,成功的潛能。在教師確立每個學生都能成功的教育信念的前提下,教師幫助學生成功,學生嘗試成功,最后逐步達到學生自己爭取成功。通過反復成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其實,孩子都是喜歡讀書的,每年學校招收一年級新生,孩子們滿懷熱情,興高采烈地來到學校。隨后,考試出現了,于是總有人名次排在后邊或考試不及格。當這種現象在某一個孩子身上反復出現,孩子的自卑感就會上升,勤奮感就會下降,表現為對學習的厭惡或抵制。學習反復失敗是差生產生的主要原因。教師愛學生就要相信學生、賞識學生。賞

5、識教育的創始人周弘,從教育自己女兒的過程中,探索領悟到相信、賞識在教育中的作用。他的女兒是一位雙耳全聾、三歲半還是一個字不會說的殘疾兒。他通過賞識,把聾啞女兒周婷婷培養成了一個神童,被評為全國十佳少年,中國第一位殘疾少年大學生。周弘第一次看女兒做應用題,十道題只做對了一道,按說該發火了,可他沒有。他在對的地方打了一個大大的紅對號,錯的地方沒有打紅叉號。并由衷的贊揚:“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應用題十道題就做對了一道,爸爸象你這么大的時候,碰都不敢碰呢!”八歲的女兒聽到這些話自豪極了,自信心得以增強。他成功了,她的女兒成功了。成功的奧秘就在于像他說得那樣:“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但你卻

6、應該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贊美他。”哪怕是孩子一千次跌到,也要一千零一次地幫助他站起來。一位哲人這樣講:“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賞識、贊揚、鼓勵正是對人肯定的表現。老師要想獲取教育的成功,就要相信、賞識學生。相信、賞識學生是愛心教育的具體體現。孩子需要理解、幫助,孩子需要信任,孩子需要賞識,孩子需要鼓勵,擁有愛心,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同時也是一個教師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業護照。民主:通往學生心靈的橋梁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只有教師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時,才會產生最好的教育。要走進學生心靈,教師必須把自己的心溶進學生的心,把自己的情溶進學生的情。將師生關系轉化為師友關系,以

7、師為友,以友為師,師生同化。建立民主、自由、平等、愉悅的師生關系。談到師生關系,大體可分三個類型:一是服從型,即教師居高臨下,以權威者的身份,利用手中的特權,通過規章和獎懲使學生服從,學生口服心不服。二是認同型,即教師以自己的淵博知識和高超的教學藝術獲得學生的認可,學生敬而遠之。三是同化型,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學生,把學生當朋友,這是最理想的師生關系。要實現師生同化,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必須從以下幾下方面入手。第一、向學生學習。在中國傳統教育中,曾經有過許多論述:論語中的“不恥下問”;學記中的“教學相長”,荀子勸學篇中的“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韓愈在師說中的論述就更明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

8、,師不必賢于弟子。”這些說法似乎只就學業上來說的。而在思想、道德、人格上,“師道尊嚴”、“天地君親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宣傳,給教師披上神圣的外衣。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絕對的權威、完人,教師也自認為自己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學生服從教師是天經地義的。其實封建教育從本質上講是奴才教育,在這種教育下面,向學生學習是一句空話。教師這種“道德圣人”的自我感覺,到現在許多教師還不自覺地奉行著。認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該是學生的道德楷模,有充分的理由和百分之百的資格去“教育”學生。正因為我們有這種觀點,我們總以為學生一入校就品德不好,需要我們灌輸“美好的道德”。從教育的起點上,我們已經把學生當作“道

9、德病人”。而事實上,“人之初,性本善。”在很多方面,學生其實要比我們純潔得多,這是有事實依據的。請看每次學雷鋒的活動,參與熱情最高的是孩子;每次各種公益捐款活動,積極性最高的是孩子;每周的升國旗儀式上,最整齊最嚴肅的隊列還是學生。面對學生晶瑩剔透的童心,難道我們沒想到自己的心靈銹跡斑斑了嗎?作為教育者要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但決不意味著每個教育者已經達到了這么高的境界。我們應當承認教師不是完人,承認教師在諸多方面不如我們的學生。這并不是降低了教師對自己的人格要求。恰恰相反,只有教師隨時注意到自己的不足,才能真正促進教師自身的自我完善。在這個完善過程中,學生是我們的參照物和鏡

10、子。加里寧說:“教師應當是學識很高的人,另一方面應當是無尚誠實的人。”向學生學習,其意義在于還教師的真實。我們在學生面前是人不是神,我們有優點和長處,同時也有缺點和短處,學生更會把我們當做可以信任、可以親近的朋友,而朋友般平等的感情,無疑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向學生學習其意義還在于還教育以誠實。面對當前彌漫著的教育虛假,教育者以自身的誠實一方面消解著虛假教育的負面影響,同時以誠實培育著誠實。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己不相信的決不交給學生。勇于向學生承認自己的過失,這是教育者起碼的職業道德。向學生學習,從教育角度講對學生也是最有效的教育。學生會從教師的身上看到:什么叫“人無完人,”什么叫“知錯就改,”

11、什么是“見賢思齊。”教育者對自己錯誤的追悔和對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將感染激勵著學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戰勝自我,一步步走向卓越。陶行之在談到“民主教師”時,把“跟小孩子學習”作為民主教育的必要條件這一。他曾這樣說:“我們最注重師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習慣要互相鍛煉。人只曉得先生去感化學生、鍛煉學生,而不知學生彼此感化鍛煉和感化鍛煉先生力量之大。先生與學生相處,不知不覺的精神要年輕,這是先生受學生感化。學生質疑問難,先生學業片刻不能懈怠先生是受學生的鍛煉。”正是在這“師生接近,”人格互相感化的過程中,教育便放射出“民主”之光。第二、在民主管理中學習民主。今天,我們已走進新世紀的大門,今日的學生將

12、是明天的公民,建設國家的“接力棒”,不久就要傳到他們手中。沒有民主精神,就不能承擔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重任;沒有民主的教育,便沒有民主的未來。看來教師是否具有民主精神和民主意識決非小事,它關系到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可讓人痛心的是:今日學校還有為數不少的文明監獄,將學生管得死死的。個別教師,高高在上、威風八面。只要他那張冰棍似的臉一出現。學生大氣都不敢出,就象“耗子見了貓一樣。還有部分班主任將班內的大小事物包攬無余,事無巨細,事必親躬。從抓學生遲到早退到學生佩帶校徽,從學生衣著是否整潔到學生是否洗臉,從和學生一起衛生掃除到陪著學生上自習,從學生吃零食到提著缺腿的凳子四處找木工。整

13、日疲憊不堪,可得不到學生的理解。自認為盡職盡責、嘔心瀝血,可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教師缺乏“民主”精神。獨裁、一言堂、個人迷信是愚昧落后的產物,民主管理是文明與進步的選擇。作為教師應把全體學生當作朋友助手。誰是學生命運的主人,應該是學生自己;誰是班級的主人,應該是全班每一個學生。如果不發揮他們主人的作用,時間長了他們就喪失了自主、自立、自強的信心,失去了對集體的主人翁責任感。一個班級如果努力發揮每個學生的主人翁作用,那么他當班級主人的能力就越強。學生在班集體中主人翁作用發揮的越充分,他對班級就越熱愛越關心。對教師就越信服越尊重。魏書生老師在管理班級中,班級的每項制度,每件較大的事,在

14、確定前都和學生商量。大家分別提出自己的意見,然后由集體舉手或投票表決。把個人意志上升到民主意志,學生從民主管理中學會了民主,增強了民主意識。他們的班級,班級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級的人,人人有事干,學生真正成了班級的主人。魏老師即使多日不在家班級也能井井有條,學生學習成績也能蒸蒸日上,其主要原因,在民主管理中學生學會了管理,在自主學習中學會了學習。教師的民主精神、民主意識、民主管理密切了師生關系,師生之間心心相印、情情相溶,班級管理從“必須王國”進入“自由王國”。尊重:走進學習心靈的信用卡尊重是人的需要。尊重和幫助他人,內心就充滿了做人的自豪和幸福,從中也體現出做人的價值和自尊。尊重他人的付出,

15、會換來他人尊重你的回報。相反,如果教師的自命不凡,不尊重學生,不理解學生,學生當然也不會買你的帳。古人說:“尊人者,人尊之”就是這個道理。尊重能換來尊重,關愛能換來關愛。讓學生尊重教師,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育集情感、科學、藝術于一身,尊重、理解、信任、寬容學生是時代對教師的要求。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地位不同,但都履行同一項特定義務,即教與學。教師與學生之間只有教與學分工的不同,絕無高低、貴賤、等級之分。教師應該把學生平等地看成一個大寫的“人”字。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就等于尊重教育。曾經有這樣一個教師,他所教的二年級學生在做數學作業時,曾三次出現錯誤。這個教師

16、當著全班同學們的面,在孩子的小臉上畫了一個“×”號。以此作為懲罰。回家后,這個孩子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害怕,我再也不去上學了。”難道說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也有自尊心嗎?是的,因為學生無論大小,都需要得到尊重和理解,在教師的心目中,每個孩子都應是堂堂正正的人,都有尊重別人和被別人尊重的基本權力。有位教育家曾這樣講:“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譏笑中有牛頓,你的冷眼中有愛迪生。”善待學生是每一個教師起碼的師德要求。有些教師對待學生,冰涼的心、冰冷的眼,冰硬的語言、冰棍的臉。其實孩子所犯的錯誤是美麗的錯誤,連上帝都能原諒,何況是教師呢?面對燦爛的生命,面對花一樣的笑臉,我們教師理應笑起來。教

17、師要蹲下身來看待孩子的世界,把學生的人格提升到自己對等的水平上,師生之間才會產生心和心的交流,心靈和心靈的對話。第二、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學生特長。真正的素質教育理所應當的是個性教育,沒有個性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我們面對一個班五六十名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家庭、教養和經歷,有著不同的性格、愛好和特長。我們尊重學生的個性就是要尊重學生性格、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獨特性,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教育教學中尤其要避免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尊重學生個性我們要從心靈深處去尊重那些倍受冷落和歧視的“后進生”,要堅信每一個學生在今后的生活舞臺上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教育的職責正如學記中所說的

18、那樣:“教也者,長其善而救其失者也。”尊重學生個性,就是要發展學生的特長。曾經有這樣一位女教師,剛接手一個班的班主任時間不長,上課時他發現一個后進學生在那里涂涂抹抹,像是畫畫。老師來到學生身邊,看到這個學生原來在給自己畫像。老師并未生氣地說:“嗬!畫得蠻像,送給我作個紀念好嗎?”這個學生吃了一驚,又驚又怕地把畫交給了老師。下課后,老師把這個學生叫到辦公室對學生說:“你很有畫畫的天賦,今后你就負責辦我們班的黑板報好嗎?”學生愉快地接受了任務,把黑板報辦得非常出色。從此后這個學生學習非常認真,后來成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尊重學生特長、尊重學生個性是學生進步的潛在動力。第三、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需要。人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