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擺機精磨拋光工藝標準_第1頁
下擺機精磨拋光工藝標準_第2頁
下擺機精磨拋光工藝標準_第3頁
下擺機精磨拋光工藝標準_第4頁
下擺機精磨拋光工藝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件名稱下擺機研磨工藝制定時間版次第一版作成審核批準具體內容一、目的:光學零件的拋光是獲得光學表面最重要的工序。1、去除精磨的破壞層達到規定的外觀質量要求。2、精修面形,達到圖紙規定的曲率半徑R值,井涉足零件光圈數N及光圈局部誤差N的要求。二、拋光機理:認為拋光是精磨的繼續,它們從本質上是相同的,都是尖硬的磨料顆粒對玻璃表面進行微小切削作用的結果。但由于拋光是用很細顆粒的拋光劑。所以微小切削作用可以在分子大小范圍內進行。由于拋光模與鏡片表面相當吻合,因此拋光時切向力很大,從而使玻璃表面凸凹微痕結構被切削掉,逐漸形成光滑的表面。實驗表明拋光粉粒度在一定范圍時,粒度越大,拋光效率越高;拋光粉硬度越

2、高,拋光速率越高(如氧化鈾CeG拋光粉比紅粉Fe03硬度高,前者比后者拋光速率高23倍)。另外在f范圍內,增大拋光壓力,提高主軸轉速,拋光速率顯著提高,高速拋光即是依此而發展起來的。通過實驗測得,拋光去除掉的玻璃顆粒尺寸大約為11.2um。僅從以上幾點即可以看出拋光的機械磨削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三、拋光基本常識:1、光圈的概述:被檢查鏡面表面面形與標準曲率半徑的原面形有偏差時,它們之間形成對稱的契形空氣間隙,從而產生等厚干涉條紋,在白光照射下,可見到彩色光環,這種彩色環稱為光圈,物理學中稱牛頓環。北圈數:乩色)G圈有幾圈,圈數就幾圈光圈J廣象散光圈允差一橢圓、馬鞍形、棱形(面檢)IgN1表示)局

3、酒1光圈局部不規則程度一中高、中低、翹邊等2、龍圈的識別:(4N2表示)高光圈與低光圈:a.高光圈:一低頭或稍用力壓鏡片,光圈向外擴散的,即高光圈;b.低光圈:一低頭或稍用力壓鏡片,光圈向內收縮的,即低光圈;同光圈低光圈3、光圈數與局部誤差的計算方法:a)光圈數的計算方法:N=Nft-N補光圈數N,實際光圈數為N檢,基準補負為N補。例:基準補負2圈,實際測光圈數為一4圈,則:N=N檢一N補=4-(-2)-2圈b)局部誤差計算方法:A、象散光圈:N1-b/a-1B、光圈局部不規劃:N2-a/b-0.2/1-0.2a規則:0.5圈OK四、拋光前所需的準備工作:1、配拋光液:用對應的拋光粉配一定濃度

4、的拋光液,一般拋光液的濃度設定為1.0151.0253-、-一一(g/cm),具體根據實際的玻璃情況設定,一般選擇原則是軟玻璃濃度小些,硬玻璃濃度適當取大一些。大約比例為:磨耗度:70120(硬)120170(中等)180(軟)以上比重:1.0301.0351.0201.0301.0151.025以上僅供參考。總之,對于不同玻璃的鏡片,應根據其化學穩定性(耐水性、耐酸性)和磨耗度,選擇不同種類、不同粒度的拋光粉,并設定其濃度及PH值。2、聚氨酯片的選用:化學名稱為聚氨基甲酸酯,簡稱聚氨酯。我們所用的聚氨酯片,是一種具有良好微孔結構,其強度、耐磨性、耐酸性、耐熱性均較好,其硬度和塑性適中,是一種

5、拋光效率高,使用壽命長的研磨拋光材料。具拋光鏡片表面粗糙度為0.01-0.04nm.o根據玻璃的磨耗度,從硬到軟可參考按以下順序選用聚氨酯片:1. LP-87淡黃色或膚色2. LP-57白色3. LP-26粉紅色(一般一種多用,單片,多片均可)4. LP-66紅褐色或暗紅色(多片或大鏡盤多用)5. GR-35灰色(軟硝材多用)其中LP-87和LP57一般在單片高速加工經常采用。(主軸轉數在2500rpm以上)。LP26Z中高速一般硝材適宜,LP-66、GR-35軟材低速(1500rpm以下)或多片大鏡盤用。聚氨酯片按其厚薄尺寸又分為:0.5mm,0.8mm,1mm,1.25mmi1.5mm多種

6、。一般單片加工采用薄的聚氨酯片(0.5mm或0.8mm),而大鏡片或多片加工鏡盤口徑較大時宜采用厚的聚氨酯片。3、準備拋光所需的所有模具:聚拋模35個,對改模正負各一個,大小面樣板各一個,夾具大小面各24個,臺燈,紗布若干塊,黑皮(0.5或者0.8),剪刀(以上2樣可以在用到時臨時解決)下擺機加工:彎勾,扳手,對應壓力頭,軸。上擺機加工:頂針4、模具制作:由于新貼好的聚拋模表面未磨過,多個原因造成聚氨酯片表面達不到要求的面型:4.1 車床車出來的聚拋基模表面不是一個理想的球面,會有凹凸不平,甚至有嚴重的毛刺。4.2 貼上去的聚氨酯片自身凹凸不平,也不是理想的球面4.3 即使沒有以上兩者原因,在

7、貼聚氨酯片的時候,由于AB膠的原因或者因為操作者的原因會使聚氨酯片和基模的表面接觸不理想,造成凹凸不平。所以模具制作是球面零件拋光作業前的必需工作,否則無法加工。(注意:如果用下擺機加工,模具制作工作應做在拋光加工之前)五、附件:1、SSP-4上擺機(研磨)操作手冊2、SSP-4上擺機(研磨)調機手冊3、先進045下擺機研磨機操作手冊4、拋光不良及對策5、局部誤差不良狀況分析6、光圈不良狀況分析操作順序操作流程注意事項第f作業準備1、檢查測量用具(百分表,大小面樣板)檢查大小面樣板是否十凈2、檢查使用工具(對改模、臺燈、紗布,六角扳手等)放置于機臺上方工作面上3、檢查待加工鏡片放置于機臺上方工

8、作面上4、打開PZ30終端組合電器開關(在旁邊墻壁上)黑色開關推上為OK6、打開控制面板電源旋鈕到ON的位置7、打開冷卻液開關,檢查冷卻液是否充足,否則要添加開關扳到ON位置為OK8、機臺其他加工條件按標準書設定,確保機臺運轉正常機臺調試見SSP-4調試手冊第二步:鏡片加工1、左手拿夾具,右手拿鏡片放入夾具內使兩者吻合1、注意區分大小面(很重要)2、用右手提起頂針,同時用左手母指和食指拿住夾具,(工作面朝下)平放至丸片精磨模上,使頂針尖對準夾具的端子2、放上去盡量不與丸片碰擦,(鏡片從“上”放下,而/、是從邊上移入)3、放置平穩后啟動自動按鈕,經加工面去除精磨破壞層3、一般光圈/、要太止就可以

9、,局部誤差不需要很好4、外觀磨好后,用左(右)手提起頂針,同時用右(左)手母指和食指拿住夾具,取出夾具4、為了不與丸片碰擦,鏡片從“上”取出,而/、是從邊上移出5、左手拿夾具,右手拿鏡片,從夾具里取出鏡片,更換另一個鏡片5、注意區分大小面6、重復15動作,完成拋光表向,達到最終的光圈數和局部誤差要求6、在轉動未停止前,手不可接觸丸片精磨模7、拋光完工后,將鏡片取出,放置于干凈盆內或者直接進行另一個面的加工7、鏡片不口疊放,不口掉落注息:1、左手母指將鏡什邊稍用力按住,待另一邊微微橇起,右(左)手食指與母指將鏡片從夾具取出從夾具取鏡片的動作要領,特別當夾具夾得較緊時2、鏡片的擦拭和樣板的使用見樣

10、板使用注意手冊十分重要關機順序關機流程注息事項第一步:關閉電源1、確定機臺運轉是否止常否則必須確定修理好才可關2、關閉控制臺電源旋鈕到OFF的位置為OK3、關閉臺燈開關按鈕至OFF為OK4、關閉機臺電源(機臺右側)黑扳手扳下、顯木OFF為OK第二步:5S要求1、用干凈的毛巾擦拭機臺,直至干凈為止。1、要以5s的標準清理打掃2、要防止測量用具掉落事故3、如果需要應給機臺加油防銹2、將使用過的工具擦拭干凈,整齊放置于工作面上。3、將測量用具(百分表)擦拭干凈后,整齊放置在工作臺上。收起樣板,妥善保管4、完成的鏡片整齊放置或者直接轉入下道工序。注意:由于LP330與SSP4十分相似,只是加工范圍不同

11、,因此調機手冊可參考SSP4調機手冊調機順序主要內容注息事項對球心1、首先保證安裝好底座和丸片精磨模1、球芯調整是球面鏡片加工的基礎,應特別注意2、目測時眼睛要平視,最好是人稍微妙下看3、最科學的方法是在標準書上算出準確的頂針高度、長度等參數2、松開固定螺母,將擺幅中心微調器和調整輪歸零,使頂針保持豎直狀態。3、適當調整頂針高度、傾斜程度,看頂針尖是否過球心,若沒有,則調整調整輪,使頂針尖對準模具中心。即準球芯;加工。4、不放鏡片,啟動手動按鈕,讓頂針在模具上擺動5、同時目測頂針尖擺動的弧度是否和模具的弧度吻合第二:擺幅調整1、先松開后擺頂部的螺帽,然后依面精度進行大小調整。一般調試原理:凹面

12、鏡片在上,拋光模在下,調大R值變小,光圈變低,研磨量相對去得多,容易中間多磨,調小R值變大,光圈變高,研磨量相對去得少,邊緣多磨(以上為正常從邊緣磨削進去的)。最后緊固螺絲。1、調節擺幅是使用擺頂部的微調螺母2、倜節時不口過多,每次只可稍微調節,看效果以后再調整2、如果光圈數低,將擺幅調大或者將擺幅調小3、如果光圈數高,將擺幅調小或者將擺幅調大第三:調整轉速1、開始拋光的時候,主軸速度宜低,然后慢慢加大速度調整機臺主軸下面的皮帶輪,皮帶輪外徑大的轉速較慢、皮帶輪外徑小的轉速較快。2、等調試穩定之后,一般將主軸轉速調到最大3、主軸轉速有兩段,應根據不同性質的鏡片合理設定第四:調氣壓1、壓力根據不

13、同鏡片合理設定壓力大小直接影響研磨的時間和外觀,應根據不同鏡片的磨削量的不同合理選擇壓力。2、壓力大小在標準書上已經給出,基本參考上面的數值3、由于壓力只有在啟動狀其下才顯示數值,因此應該在啟動過程中調整氣壓大小4、將氣壓調整螺母往外拔出,即可旋轉螺母調整,往左調氣壓變小,往右調氣壓變大5、調試完成將氣壓控制螺母按下(往“里面”按下)即可第五:調時間依標準書設定調整也可用白分表測量磨削量來調整時間。第六:調頂針尖位置1、保持頂針豎直狀態,觀察頂針尖的位置1、頂針的傾斜程度可以調節,但一般不經常變動2、加工時保證頂針豎直2、一般頂針尖與模具邊緣的距離在5mm£右,在擺幅到邊緣仍能受到與

14、中心時的一致的壓力。3、如果距離不合適,用六角扳手擰松頂針前的螺母4、上下調整頂針的位置,同時觀察頂針尖到模具的距離狀態5、調整完畢后擰緊螺母即可第七:調徑跳動研磨拋光機各軸裝上聚拋模后,徑跳動精度要好。徑跳動大的,如果是接頭不行,則要換接頭,并注意是否接頭或主軸底座基準位被碰環。如果是主軸精度不好的則聯絡機修予以修理。操作順序操作流程注意事項第f作業準備1、檢查測量用具(百分表,大小面樣板)檢查樣板,確認OK2、檢查使用工具(對改模、臺燈、紗布)放置于左辿或右邊工作臺上3、檢查待加工鏡片放置于左辿或右邊工作臺上4、打開機臺總電源(開美在機臺前下方)黑色開關推上為OK5、啟動機臺(啟動按鈕在機

15、臺前下方,總電源開關卜方)黑色按鈕按下為OK6、打開控制臺電源旋鈕到ON的位置7、打開冷卻液開關開關扳到ON位置為OK,檢查冷卻液是否充足,否則要添加8、機臺其他加工條件按標準書設定,確保機臺運轉正常機臺調試見調試手冊第二步:鏡片加工1、左(右)手拿夾具,右(左)手拿鏡片放入夾具內使兩者吻合1、注意區分大小面(很重要)2、用右(左)手母指和食指拿住夾具,(工作面朝下)順著模具的弧度平放至丸片精磨模上,盡量使鏡面與壓力頭垂直.2、放上去盡量不與丸片碰擦3、放置平穩后啟動自動按鈕,先磨外觀去除精磨破壞層3、般)G圈不要太同就口以,局部誤差不需要很好4、外觀磨好后,用右(左)手母指和食指從夾具內取出

16、鏡片4、注意避免指甲刮傷鏡片表面5、重復14動作,完成拋光表向,達到最終的光圈數和局部誤差要求5、在轉動未停止前,手不可接觸聚拋模6、拋光面加工完成后,將鏡片取出,放置于干凈盆內6、鏡片不可疊放,不可掉落注息:左(右)手母指將鏡三邊稍用力按住,待另一邊微微橇起,右(左)手食指與母指將鏡片從夾具取出從夾具取鏡片的動作要領,特別當夾具夾的較緊時關機順序關機流程注息事項第一步:關閉電源1、確定機臺運轉是否止常否則必須確定修理好后才可關2、關閉控制臺電源旋鈕到OFF的位置為OK3、關閉機臺(啟動按鈕在機臺前下方,總電源開關卜方)黑色按鈕按下為OK4、關閉機臺總電源(開美在機臺前下方)黑色開關下推為OK

17、5、關閉臺燈開關按鈕至OFF為OK第二步:5S要求1、用干凈的毛巾擦拭機臺,直至干凈為止。1、要以5s的標準清理打掃2、要防止測量用具掉落事故3、如果需要應給機臺加油防銹2、將使用過的工具擦拭干凈,整齊放置于左側工作臺上。3、將測量用具(百分表)擦拭干凈后,整齊放置在H作臺上,并收起樣板,妥善保管4、完工的鏡片整齊放置或者直接轉入下道工序。附件4:研磨拋光不良及對策項目不良原因分析不良對策1)面低回局時研磨集中透鏡外側或中心部位研磨而導致面壞1)設定Ah匹配合理,均勻從邊、向內磨合,根據面的大小進行磨合時間控制(1-4)分鐘。2)面老化,拋光劑填附于聚氨酯片氣孔而使彈性盡失2)更換或修刮聚氨酯

18、片。3)貼付鏡片浮起,或未把鏡片壓卜去3)加強操作者技能5)瀝青流出未擦干凈5)瀝青擦拭干凈方能流出6)頂針位置與加,向之間圖度小當6)設定為10mm右面7)頂針與端子磨損致轉動不暢7)更換頂針與端子不8)磨盤偏大偏小導致加,面不穩7E8)選擇合理設定的磨盤良9)研磨加工擺動幅度設定不當9)調整研磨加工擺動幅度及10)加工零件過重10)重新設7E加工奪件的外形減輕重里對11)機臺轉速不當11)選擇合理的轉速策12)拋光粉型號不當12)選擇合適拋光粉材料13)拋光面Ah設定小當或小標13)重新設定工藝系數,修面14)機臺軸跳動14)更換與修復15)機臺選用不當15)選用適當加工機臺生產l6)拋光

19、劑過濃16)降低濃度于標準內17)研磨面修理時間短未成一個面:17)修理時間加長,確保一個面方能加工18)聚氨酯片空心18)更換聚氨酯片19)拋光面精度不良l9)重新設定拋光面或修復面精度20)未定時檢查與刷理聚氨酯片20)按規定時間進行修理與刷理1)丸片顆粒中含有雜質流至拋光液內1)挑出或更換確保外觀良好轉至卜道工序2)拋光取拿動作不規范碰傷2)定期培訓與現場教育,防止再次動作錯誤3)拋光液臟或丸片不匹配致劃痕3)更換拋光液,更換選用合理丸片4)PH值酸(堿)性偏離標準r4)添加檸檬酸或硫酸鋅確保標準內PH值5)周期管理未能按時進行,拋光液臟5)更換拋光液-按周期進行實施6)機臺精度不良6)

20、修復機臺或更換7)磨削DH不良,研磨面偏離標準17)按儉查規范執行確保品質,修復研磨面8)端子與頂針磨損或轉動不暢8)更換端子與頂針劃痕、砂眼不良、及對策9)拋光液量不足,擺幅太大或太小9)添加水,調整合理擺幅10)拋光劑過度過薄lO)加濃拋光劑11)取拿動作不當起劃痕l1)教育訓練操作,按動作標準化作業12)磨削量不夠,時間短12)加強時間t確保磨削量13)拋光粉選擇不當,拋光粉內有雜質M3)選擇合適拋光粉或更換拋光粉1414)15)面檢時擦傷.15)面檢規范化教育16)擦拭傷痕或插籃傷痕:16)正確擦拭、插籃方法教育與實施成效17)材質差,經過水泡時間過長而致17)加快流程時聞18)共機作

21、業濃度小一致I18)更換到同樣條件下加工19)壓力不夠119)設定合理壓力20)機臺軸轉速選用不當20)選擇轉速合理機臺加工文件名稱局部誤差小良狀況分析制定時間版次安版作成審核批準不良種類產生原因解決對策中局1、聚拋模與鏡片接觸太緊,邊緣磨削太多1、適當減小壓力,使聚拋模與鏡片接觸/、要過緊2、聚拋模中心偏低,中心磨削量不足2、更換或用凹對改模修刮聚拋模。3、擺動幅度太小或在模具的中心擺動3、適當調大擺幅或調整擺動位置4、聚拋模中心因離心力小易積聚拋光粉4、適時清理拋光模。中低1、聚拋模與鏡片接觸太松,中心磨削太多1、適當增加壓力,使聚拋模與鏡片接觸/、要過松2、擺動幅度太大或在模具的邊緣擺動2、適當調小擺幅或調整擺動位置3、鏡片中心壓力施加過大3、適當減小壓力分散1、聚拋模因表面粘附拋光粉而導致加工時鏡片忽松忽緊,使鏡片磨削不均勻1、適時清理聚拋模表面2、壓力頭或頂針與夾具搭配不當或O型劃、老化2、選擇合適的壓力頭或頂針,更換O型環3、工具軸轉動不靈活3、定期維護機臺保證軸承運轉正常4、夾具或套環太大或太小4、更換夾具或專25、擺動位置太靠邊緣5、調整頂針或弧擺的起始位置塌邊1、聚拋模與鏡片接觸太緊,邊緣磨削太多1、適當減小壓力,使聚拋模與鏡片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