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基膠塞檢驗標準操作規程_第1頁
丁基膠塞檢驗標準操作規程_第2頁
丁基膠塞檢驗標準操作規程_第3頁
丁基膠塞檢驗標準操作規程_第4頁
丁基膠塞檢驗標準操作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目的 建立丁基膠塞檢驗標準操作規程,規范操作。2. 范圍 適用于丁基膠塞的檢驗。3. 依據國家藥品包裝容器(材料)標準YBB000420054. 職責4.1 起草:QC 審核:QA 批準人:質量負責人 4.2 QC 實施本規程。4.3 QA 監督本規程的實施。5. 內容 產品代碼:N0105.1 外觀質量 取本品數個,目視檢測,表面色澤應均勻,不得有污點、雜質、氣泡、裂紋、缺膠、粗糙、膠絲、膠屑、海綿狀、毛邊;不得有除邊造成的殘缺或鋸齒現象;不得有模具造成的明顯痕跡。 5.2 鑒別 試液及儀器一般實驗儀器5.2.2分析步驟 取本品適量剪成小顆粒,稱取2.0g,置于30ml坩堝內,加碳酸氫

2、鈉2.0g均勻覆蓋試樣,置電爐上,歡歡加熱至炭化,放冷,置高溫爐300加熱至完全炭化,取出、放冷,加水10ml使溶解,過濾,取濾液1.5ml,置于試管中,加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銀試液1滴,應生成白色或淡黃色沉淀。5.3 規格尺寸 試液及儀器一般實驗儀器 分析步驟.1 冠部直徑:23.1±0.3(mm).2 塞頸直徑:14.0±0.2(mm).3 冠部厚度:3.8±0.3(mm).4 總高度:11.8±0.4(mm) 5.4 檢查 灰分.1試液及儀器一般實驗儀器.2 分析步驟Ø 空坩鍋恒重:取空坩堝置于高溫爐內將蓋子斜蓋在坩堝上,經800熾灼約3

3、小時,取出坩堝,稍冷片刻,移置干燥器內并蓋上蓋子,放在室溫,精密稱定坩堝重量,再在上述條件下熾灼約30 分鐘,取出,置干燥器內,放冷,稱量,直至恒重,備用。Ø 稱取供試品1.0g,置已熾灼至恒重的坩堝內,精密稱定,緩緩熾灼至完全炭化。再在同800熾灼至恒重,遺留殘渣不得過45%。 熾灼殘渣%= 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1 試液及儀器一般實驗儀器供試液制備:取被測膠塞200cm2,放在燒杯中,加入400ml 水浸沒,煮沸5min,然后每次用400ml 水沖洗,共沖洗5 次。再置于錐形瓶中,加水400ml,在高壓滅菌器中,在30min 內升溫至121±2,保持30min,于203

4、0 分鐘內冷卻至室溫,即得供試液,備用,同時制備空白液。2 號濁度標準液:精密量取濁度標準原液10ml,加水90ml,搖勻,即得。黃綠色5 號標準比色液:精密量取黃綠色貯備液2.5ml,加水7.5ml,搖勻,即得。.2 分析步驟 取供試液10ml,溶液應澄清無色;如渾濁,與2號濁度標準液比較,不得更深。如顯色,與黃綠色5 號標準比色液比較,不得更深。5.4.3 pH變化值.1試液及儀器一般實驗儀器供試液制備:取被測膠塞200cm2,放在燒杯中,加入400ml 水浸沒,煮沸5min,然后每次用400ml 水沖洗,共沖洗5 次。再置于錐形瓶中,加水400ml,在高壓滅菌器中,在30min 內升溫至

5、121±2,保持30min,于2030 分鐘內冷卻至室溫,即得供試液,備用,同時制備空白液。.2 分析步驟 取供試液與空白對照液各20ml,分別加入氯化鉀液(11000)1ml,照pH值測定法測定,兩者之差不得大于1.0。 易氧化物.1試液及儀器一般實驗儀器供試液制備:取被測膠塞200cm2,放在燒杯中,加入400ml 水浸沒,煮沸5min,然后每次用400ml 水沖洗,共沖洗5 次。再置于錐形瓶中,加水400ml,在高壓滅菌器中,在30min 內升溫至121±2,保持30min,于2030 分鐘內冷卻至室溫,即得供試液,備用,同時制備空白液。 硫代硫酸鈉滴定液0.01mo

6、l/L:取硫代硫酸鈉2.6g與無水碳酸鈉0.02g,加新沸過的冷水使溶解成1000ml,搖勻,放置1個月后濾過。淀粉指示液:取可溶性淀粉0.5g,加水5ml攪勻后,緩緩傾入100ml沸水中,隨加隨攪拌,繼續煮沸2分鐘,放冷,傾取上清液,即得。本液應臨用新配。0.002mol/L高錳酸鉀滴定液:取高錳酸鉀0.32g,加水1000ml,煮沸15分鐘,密塞,靜置2日以上,用垂熔玻璃容器濾過,搖勻。稀硫酸:取硫酸57ml,加水稀釋至1000ml,即得。本液含H2SO4應為9.5%-10.5%。.2 分析步驟 精密量取供試液20ml,精密加入0.002mol/L高錳酸鉀滴定液20ml與稀硫酸2ml,煮沸

7、3分鐘,迅速冷卻,加0.1g碘化鉀,用硫代硫酸鈉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淺棕色,再加入5滴淀粉指示液后滴定至無色。另取水空白對照液同法操作,二者消耗滴定液之差不得過3.0ml。 重金屬.1試液及儀器一般實驗儀器供試液制備:取被測膠塞200cm2,放在燒杯中,加入400ml 水浸沒,煮沸5min,然后每次用400ml 水沖洗,共沖洗5 次。再置于錐形瓶中,加水400ml,在高壓滅菌器中,在30min 內升溫至121±2,保持30min,于2030 分鐘內冷卻至室溫,即得供試液,備用,同時制備空白液。0.5mol/L的鹽酸溶液:取鹽酸45ml,加水使成1000ml,搖勻。 標準鉛溶

8、液的制備:稱取硝酸鉛0.160g 置1000ml 量瓶中加硝酸5ml 與水50ml 溶解后,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貯備液。試用前(臨用新配):精密量取貯備液10ml置1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lml 相當于10g 的Pb) 醋酸鹽緩沖液(pH3.5):取醋酸銨25g,加水25ml 溶解后,加7mol/L鹽酸溶液38ml,用2mol/L鹽酸溶液或5mol/L氨溶液準確調節pH值至3.5(電位法指示)用水稀釋至100ml,即得。5.4.5.2 分析步驟Ø 取25ml 的納氏比色管三支;甲管中加標準鉛溶液2.0ml 與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后,加水稀釋成

9、25ml。Ø 取供試品溶液10ml,置25ml 納氏比色管中,加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再加水稀釋至刻度,作為乙管。Ø 丙管中加與乙管相同量的供試品,加0.5mol/L鹽酸使溶解,再加鉛標準溶液2.0ml與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用0.5mol/L鹽酸稀釋至成25ml。Ø 分別向甲、乙、丙三管加硫代乙酰胺試液2ml,搖勻,放置2 分鐘,同置白紙上,自上向下透視,當丙管中顯示的顏色不淺于甲管時,乙管的顯示的顏色與甲管比較,不得更深。(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一)Ø 標準鉛液取樣量計算 V= 銨離子.1試液及儀器一般實驗儀器供試液制備:取被

10、測膠塞200cm2,放在燒杯中,加入400ml 水浸沒,煮沸5min,然后每次用400ml 水沖洗,共沖洗5 次。再置于錐形瓶中,加水400ml,在高壓滅菌器中,在30min 內升溫至121±2,保持30min,于2030 分鐘內冷卻至室溫,即得供試液,備用,同時制備空白液。氯化銨溶液:取氯化銨31.5mg加無氯水適量使之溶解并稀釋至1000.0ml。即得。堿性碘化汞鉀試液:取碘化鉀10g,加水10ml溶解后,緩緩加入二氯化汞的飽和溶液,隨加隨攪拌至生成的紅色沉淀不在溶解,加氫氧化鉀30g,溶解后,再加二氯化汞的飽和溶液1ml或1ml以上,并用適量的水稀釋使成200ml,靜置,使沉淀

11、,即得。用時傾取上層的澄明液應用。.2 分析步驟 精密量取供試液10ml,加堿性碘化汞鉀試液2ml,放置15分鐘;如顯色,與氯化銨溶液2.0ml,加空白對照液8ml與堿性碘化汞鉀試液2ml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0.0002%)。 鋅離子 .1試液及儀器一般實驗儀器供試液制備:取被測膠塞200cm2,放在燒杯中,加入400ml 水浸沒,煮沸5min,然后每次用400ml 水沖洗,共沖洗5 次。再置于錐形瓶中,加水400ml,在高壓滅菌器中,在30min 內升溫至121±2,保持30min,于2030 分鐘內冷卻至室溫,即得供試液,備用,同時制備空白液。亞鐵氰化鉀試液:稱取4.2g

12、亞鐵氰化鉀三水合物,用水溶解并稀釋至100ml,搖勻,即得。標準鋅溶液:臨用前,稱取44.0mg硫酸鋅七水化合物,用新煮沸并冷卻的水溶解并稀釋至1000ml,搖勻,即得。5.4.7.2 分析步驟 取供試液,用孔徑0.45um的濾膜過濾,精密量取濾液10ml,加2mol/L鹽酸1ml和亞鐵氰化鉀試液3滴混合,不得顯色,如顯色,與標準鋅溶液(10g/ml)3.0ml,加空白對照液8ml與2mol/L鹽酸1ml和亞鐵氰化鉀試液3滴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 電導率.1試液及儀器一般實驗儀器.2 分析步驟取空白液,置電導率儀上,用水沖洗測定電極(光亮鉑電極和鉑黑電極)幾次,再用空白液沖洗電極至少2次

13、,測定其電導率。其大小在20±1下應小于3.0S/cm。然后再用試驗液沖洗電極至少2次,測定試驗液的電導率。如果測定不是在20±1下進行,則應對溫度進行校正。試驗液的電導率不得過40.0S/cm。 穿刺落屑.1試液及儀器一般實驗儀器.2 分析步驟取10 只被測膠塞和10 只已知穿落屑數的膠塞分別裝在與其相配的輸液瓶上,每只瓶中注入半瓶水。加上鋁蓋,用手動封蓋機封口,打開鋁蓋穿刺部位。按先被測膠塞再已知穿刺落屑數膠塞的順序交替穿刺膠塞。穿刺時,膠塞保持直立,握持金屬穿刺器垂直向膠塞標記區域內穿刺,晃動數秒后撥出穿刺器。每次穿刺前用丙酮或甲基異丁基酮擦拭穿刺器。 穿刺器不得有損

14、壞,并保持鋒利(如穿器損壞,須換用新的)。直至所有膠塞膠被穿刺一次。取下被測膠塞,將瓶中水全部通過快速濾紙過濾,確保瓶中不殘留落屑。在一般條件下,眼與濾紙距離為25cm,用肉眼觀察快速濾紙上的穿刺落屑數。對已知穿刺落屑數的膠塞同法操作。被測膠塞落屑總數不得過20粒(注:如果已知穿刺落屑數膠塞的結果與先前測得的結果具有一致性,則應判被測膠塞測得的結果有效。反之,則無效)。 穿刺力.1試液及儀器一般實驗儀器.2 分析步驟取10 只被測膠塞和10 只已知穿刺力的膠塞分別裝在與其相配的輸液瓶上,每只瓶中注入半瓶水。蓋上鋁蓋,用手動封蓋機封口,放入高壓蒸汽消毒器中在121±2下保持20min,

15、降至室溫,取出。用丙酮擦拭穿刺器,不能破壞針尖鋒利度,將穿刺器裝在穿刺裝置上,將瓶放入穿刺裝置中,使膠塞中心能受到垂直穿刺,用規定的穿刺器以(200±50)mm/min的速度,按先被測膠塞再已知穿刺力膠塞的順序交替穿刺膠塞。記錄刺透膠塞所施加的力。穿刺器刺10次后,更換一只穿刺器。直至所有膠塞被穿刺一次。(注:如果已知穿刺力膠塞的結果與先前測得的結果具有一致性,則應判被測膠塞測得的結果有效。反之,則無效)。穿刺被測膠塞所需的力最大不得過80N,平均值不得過75N,穿刺過程中不應有膠塞被推入瓶內。 密封性與穿刺器保持性.1試液及儀器一般實驗儀器.2 分析步驟 取10只膠塞在不浸水條件下

16、放入高壓蒸汽消毒器中于121±2下保持20min,降至室溫,取出。取10只輸液瓶加水至標示容量,用被測膠塞蓋上,加上鋁蓋,用手動封蓋機封口,打開鋁蓋穿刺部位。手握一只符合圖1規定的穿刺器垂直于瓶上方,對準膠塞穿刺部位對穿刺器垂直用力,直至刺到底或手刺不動為止。將刺穿膠塞的瓶子,瓶底向上,固定。在穿刺器掛鉤上施加0.5Kg重物,保持4h,觀察。用穿刺器穿刺膠塞時,穿刺器應能刺到底:穿刺器在0.5Kg重物作用,能保持4小時不被拔出,且膠塞穿刺部位應無水泄漏。 易揮發性硫化物.1試液及儀器一般實驗儀器.2 分析步驟取被測膠塞表面積20cm2(必要時可切割)放入加有2.0 枸櫞酸液50ml

17、的100ml 錐形瓶中,將一張醋酸鉛試紙(將白色濾紙(80g/m2)裁成15mm×40mm 的紙條,浸入0.25mol/L乙酸鉛溶液中,1 小時后取出濾紙,置于空氣中晾干,裝入密封容器備用。也可采用市售乙酸鉛試紙)放在錐形瓶口上,用燒杯反扣其上。另取一個100ml 的錐形瓶,加入標準硫化鈉溶液(1.0×10-5g/ml)5ml,枸櫞酸液(8.0)12.5ml和水32.5ml。將一張醋酸鉛試紙放在錐形瓶口上,用燒杯反扣其上。將上述兩個錐形瓶放入高壓滅菌器內,121±2,保持30min。供試液的醋酸鉛試紙不得顯色。如顯色,與標準醋酸鉛試紙的顏色比較不得更深(50g/2

18、0cm2)。 不溶性微粒.1試液及儀器一般實驗儀器.2 分析步驟取被測膠塞表面積100cm2,置于錐形瓶中,加入50ml注射用水至振蕩器中(振蕩頻率300350次/分鐘)振蕩20秒。取上述溶液,照不溶性微粒檢查法測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C),每1ml中含10um以上的微粒不得過30粒,且每1ml中含25um以上的微粒不得過3粒。5.4.14 紫外吸收度5.4.14.1 試液及儀器一般實驗儀器及紫外分光光度儀 5.4.14.2 分析步驟取供試品液,用孔徑0.45um的濾膜過濾,以空白對照液為對照,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A)測定,在波長220-360

19、nm范圍內掃描測定,在波長220-360nm范圍內的最大吸收值不得過0.1。5.4.15 不揮發物5.4.15.1 試液及儀器一般實驗儀器5.4.15.2 分析步驟精密量取供試品液及空白對照液各100ml,分別置于已恒重的蒸發皿中,水浴蒸干,在105干燥至恒重,兩者之差不得過4.0mg。6. 附件附件一、丁基膠塞檢驗記錄R-SOP-QC5010-a-00附件二、丁基膠塞檢驗報告單R-SOP-QC5010-b-007. 參考或引用文件 N/A8. 文件變更記載修訂號執行日期變更原因、依據及詳細變更內容00根據2010 年版 GMP要求,新起草文件附件一、丁基膠塞檢驗記錄R-SOP-QC5010-

20、a-00陜西德福康制藥有限公司內包材檢驗操作記錄R-SOP-QC5010-a-00 檢品名稱: 丁基膠塞 檢品編號: 檢品批號: 包裝規格: 檢品來源: 取樣數量: 檢驗目的: 全檢 檢驗依據:國家藥品包裝容器標準YBB00042005 受檢日期: 年 月 日 報告日期: 年 月 日 1. 外觀質量取本品數個,目視檢測,表面色澤應均勻,不得有污點、雜質、氣泡、裂紋、缺膠、粗糙、膠絲、膠屑、海綿狀、毛邊;不得有除邊造成的殘缺或鋸齒現象;不得有模具造成的明顯痕跡。 符合規定 不符合規定2. 鑒別 取本品適量剪成小顆粒,稱取2.0g,置于30ml坩堝內,加碳酸氫鈉2.0g均勻覆蓋試樣,置電爐上,歡歡

21、加熱至炭化,放冷,置高溫爐300加熱至完全炭化,取出、放冷,加水10ml使溶解,過濾,取濾液1.5ml,置于試管中,加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銀試液1滴,應生成白色或淡黃色沉淀。符合規定 不符合規定3. 規格尺寸3.1 冠部直徑: 3.2 塞頸直徑: 3.3 冠部厚度: 3.4 總高度: 符合規定 不符合規定4.檢查 4.1 灰分4.1.1 空坩鍋恒重:取空坩堝置于高溫爐內將蓋子斜蓋在坩堝上,經800熾灼約3 小時,取出坩堝,稍冷片刻,移置干燥器內并蓋上蓋子,放在室溫,精密稱定坩堝重量,再在上述條件下熾灼約30 分鐘,取出,置干燥器內,放冷,稱量,直至恒重,備用。4.1.2 稱取供試品1.0g,置已

22、熾灼至恒重的坩堝內,精密稱定,緩緩熾灼至完全炭化。再在同800熾灼至恒重,遺留殘渣不得過45%。 熾灼殘渣%= 符合規定 不符合規定 4.2 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取供試液10ml,溶液應澄清無色;如渾濁,與2號濁度標準液比較,不得更深。如顯色,與黃綠色5 號標準比色液比較,不得更深。符合規定 不符合規定4.3 pH變化值取供試液與空白對照液各20ml,分別加入氯化鉀液(11000)1ml,照pH值測定法測定,兩者之差不得大于1.0。 符合規定 不符合規定 4.4 易氧化物精密量取供試液20ml,精密加入0.002mol/L高錳酸鉀滴定液20ml與稀硫酸2ml,煮沸3分鐘,迅速冷卻,加0.1g碘化

23、鉀,用硫代硫酸鈉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淺棕色,再加入5滴淀粉指示液后滴定至無色。另取水空白對照液同法操作,二者消耗滴定液之差不得過3.0ml。 符合規定 不符合規定 4.5 重金屬4.5.1 取25ml 的納氏比色管三支;甲管中加標準鉛溶液2.0ml 與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后,加水稀釋成25ml。4.5.2 取供試品溶液10ml,置25ml 納氏比色管中,加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再加水稀釋至刻度,作為乙管。4.5.3 丙管中加與乙管相同量的供試品,加0.5mol/L鹽酸使溶解,再加鉛標準溶液2.0ml與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用0.5mol/L鹽酸稀釋

24、至成25ml。4.5.4 分別向甲、乙、丙三管加硫代乙酰胺試液2ml,搖勻,放置2 分鐘,同置白紙上,自上向下透視,當丙管中顯示的顏色不淺于甲管時,乙管的顯示的顏色與甲管比較,不得更深。(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一)符合規定 不符合規定4.6 銨離子精密量取供試液10ml,加堿性碘化汞鉀試液2ml,放置15分鐘;如顯色,與氯化銨溶液2.0ml,加空白對照液8ml與堿性碘化汞鉀試液2ml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0.0002%)。 符合規定 不符合規定4.7 鋅離子 取供試液,用孔徑0.45um的濾膜過濾,精密量取濾液10ml,加2mol/L鹽酸1ml和亞鐵氰化鉀試液3滴混合,不得顯色,如顯色,

25、與標準鋅溶液(10g/ml)3.0ml,加空白對照液8ml與2mol/L鹽酸1ml和亞鐵氰化鉀試液3滴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符合規定 不符合規定4.8 電導率取空白液,置電導率儀上,用水沖洗測定電極(光亮鉑電極和鉑黑電極)幾次,再用空白液沖洗電極至少2次,測定其電導率。其大小在20±1下應小于3.0S/cm。然后再用試驗液沖洗電極至少2次,測定試驗液的電導率。如果測定不是在20±1下進行,則應對溫度進行校正。試驗液的電導率不得過40.0S/cm。 符合規定 不符合規定4.9 穿刺落屑取10 只被測膠塞和10 只已知穿落屑數的膠塞分別裝在與其相配的輸液瓶上,每只瓶中注入

26、半瓶水。加上鋁蓋,用手動封蓋機封口,打開鋁蓋穿刺部位。按先被測膠塞再已知穿刺落屑數膠塞的順序交替穿刺膠塞。穿刺時,膠塞保持直立,握持金屬穿刺器垂直向膠塞標記區域內穿刺,晃動數秒后撥出穿刺器。每次穿刺前用丙酮或甲基異丁基酮擦拭穿刺器。 穿刺器不得有損壞,并保持鋒利(如穿器損壞,須換用新的)。直至所有膠塞膠被穿刺一次。取下被測膠塞,將瓶中水全部通過快速濾紙過濾,確保瓶中不殘留落屑。在一般條件下,眼與濾紙距離為25cm,用肉眼觀察快速濾紙上的穿刺落屑數。對已知穿刺落屑數的膠塞同法操作。被測膠塞落屑總數不得過20粒(注:如果已知穿刺落屑數膠塞的結果與先前測得的結果具有一致性,則應判被測膠塞測得的結果有

27、效。反之,則無效)。 符合規定 不符合規定4.10 穿刺力取10 只被測膠塞和10 只已知穿刺力的膠塞分別裝在與其相配的輸液瓶上,每只瓶中注入半瓶水。蓋上鋁蓋,用手動封蓋機封口,放入高壓蒸汽消毒器中在121±2下保持20min,降至室溫,取出。用丙酮擦拭穿刺器,不能破壞針尖鋒利度,將穿刺器裝在穿刺裝置上,將瓶放入穿刺裝置中,使膠塞中心能受到垂直穿刺,用規定的穿刺器以(200±50)mm/min的速度,按先被測膠塞再已知穿刺力膠塞的順序交替穿刺膠塞。記錄刺透膠塞所施加的力。穿刺器刺10次后,更換一只穿刺器。直至所有膠塞被穿刺一次。(注:如果已知穿刺力膠塞的結果與先前測得的結果

28、具有一致性,則應判被測膠塞測得的結果有效。反之,則無效)。穿刺被測膠塞所需的力最大不得過80N,平均值不得過75N,穿刺過程中不應有膠塞被推入瓶內。 符合規定 不符合規定4.11密封性與穿刺器保持性取10只膠塞在不浸水條件下放入高壓蒸汽消毒器中于121±2下保持20min,降至室溫,取出。取10只輸液瓶加水至標示容量,用被測膠塞蓋上,加上鋁蓋,用手動封蓋機封口,打開鋁蓋穿刺部位。手握一只符合圖1規定的穿刺器垂直于瓶上方,對準膠塞穿刺部位對穿刺器垂直用力,直至刺到底或手刺不動為止。將刺穿膠塞的瓶子,瓶底向上,固定。在穿刺器掛鉤上施加0.5Kg重物,保持4h,觀察。用穿刺器穿刺膠塞時,穿

29、刺器應能刺到底:穿刺器在0.5Kg重物作用,能保持4小時不被拔出,且膠塞穿刺部位應無水泄漏。符合規定 不符合規定4.12 易揮發性硫化物取被測膠塞表面積20cm2(必要時可切割)放入加有2.0 枸櫞酸液50ml 的100ml 錐形瓶中,將一張醋酸鉛試紙(將白色濾紙(80g/m2)裁成15mm×40mm 的紙條,浸入0.25mol/L乙酸鉛溶液中,1 小時后取出濾紙,置于空氣中晾干,裝入密封容器備用。也可采用市售乙酸鉛試紙)放在錐形瓶口上,用燒杯反扣其上。另取一個100ml 的錐形瓶,加入標準硫化鈉溶液(1.0×10-5g/ml)5ml,枸櫞酸液(8.0)12.5ml和水32.5ml。將一張醋酸鉛試紙放在錐形瓶口上,用燒杯反扣其上。將上述兩個錐形瓶放入高壓滅菌器內,121±2,保持30min。供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