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高考文言文翻譯》(修改版)分析_第1頁
教學設計:《高考文言文翻譯》(修改版)分析_第2頁
教學設計:《高考文言文翻譯》(修改版)分析_第3頁
教學設計:《高考文言文翻譯》(修改版)分析_第4頁
教學設計:《高考文言文翻譯》(修改版)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高考文言文翻譯教學設計閻良區西飛第一中學 高三語文備課組 張長院 【內容概要】1.翻譯策略:學會“踩點”翻譯。 2.理解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譯的標準、原則與方法。 標準:信、達、雅。 原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方法:留、補、刪,換、調、貫【關鍵詞】 “踩點”翻譯。翻譯的標準、原則與方法。 【教學理念】1.著眼學生,瞄準高考,有的放矢,解決實際問題。2.明確目標,一課一得。3.突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地位,以學生學會、會學為目標。4.以多元理論為指導,賞識學生,鼓勵學生。【學習目標】 1.翻譯策略:學會“踩點”翻譯。 2.理解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譯的標準、原則與方法。 標準:信

2、、達、雅。 原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方法:留、補、刪,換、調、貫【學習重點、難點】1.學會“踩點”翻譯。 2.理解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譯的標準、原則與方法。并能運用相應的方法會翻譯淺顯的課外文言文。【學情分析】高三學生對文言文翻譯有一定的基礎,但從前三次質量檢測考情來看,分數偏低,得分率為30左右。究其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讀不懂文章,不能理解,就不能翻譯;原因在于閱讀量少,積累不夠。二是不懂必要的翻譯常識,沒有真正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譯的標準、原則與方法。“踩點”翻譯意識不強。需要講一講翻譯常識,使同學們能夠熟練翻譯, 規范翻譯。【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方法】講練結合,精講細練。【教學步驟】導入

3、:多年以來,高考文言文翻譯備受出題人青睞,兩道小題,共計10分,題型高度固定。估計2017年高考肯定會有。同學們對文言文翻譯有一定的基礎,但從前三次質量檢測考情來看,分數偏低,得分率為30左右。究其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讀不懂文章,不能理解,就不能翻譯;原因在于閱讀量少,積累不夠。二是不懂必要的翻譯常識,沒有真正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譯的標準、原則與方法。“踩點”翻譯意識不強。今天,我們講一講翻譯常識,使同學們能夠熟練翻譯, 規范翻譯。取得好的成績。一、翻譯策略:學會“踩點”翻譯。 展示:高考文言文翻譯評分細則:按點賦分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全國統一招生考試 課標全國卷 語 文(陜西卷)原文:孫傅,

4、 (節選自宋史·孫傅傳)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國爾,茍立異姓,吾當死之。 (5 分) 【參考答案】我只知道我的君主可以在中國稱帝而己,如果另立異姓,我將為此而死。 【評分細則】“帝”(稱帝,主宰)1分;“茍”(如果,假使)1分,“死之”(為而死,因此自盡,以死報國)1分:句意: “吾唯知爾”,1分;“立異姓,吾當死之”,1分;  (2)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 (5 分) 【參考答案】金人雖然沒有點名要我,我卻應該與太子同去,求見兩名首領當面指責他們,或許有成功的可能。 【評分細則】“不吾索”(沒有點名要我,沒有索要我),1分;”面責”(

5、當面指責,面對面斥責),1分;“庶或”(或許,可能), 1分;句意:答對任兩句1分,四句2分。 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全國統一招生考試 課標全國卷 語 文(陜西卷)原文:陳登云,(明史·陳登云傳)(1)其間豈無剛直之人,而弗勝齟齬jy ,多不能安其身。(5分) 【參考答案】其中難道沒有剛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觸排擠,大多無法安身。 【評分細則】勝,禁得住,1分;安,安身,1分; 齟齬,抵觸,排擠,1分。譯出大意給2分(2)副使崔應麟見民啖 dàn澤中雁矢,囊náng示登云,登云即進之于朝。 (5分) 【參考答案】副使崔應麟見到百姓吃湖中的雁糞,便裝入袋中給陳

6、登云看,登云隨即送至朝廷。【評分細則】啖,吃,1分;矢,通“屎”,此處指雁糞,1分;囊,名詞作動詞,用袋裝,1分。譯出大意給2分。小結:文言文“踩點”翻譯1.重點翻譯“得分點”。文言文翻譯雖為考查句子翻譯,實為考查字詞與句式翻譯。是按點賦分的。考生要通過訓練,識別出句中的得分點,然后重點譯好這些得分點。2.得分點有:(1)重要的文言實詞(120個。尤其是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2)重要的文言虛詞(考試說明中規定的18個虛詞);(3)文言句式(省略句、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和固定句式)(4)文言特殊用法(通假字、互文句式、偏義復詞,詞類活用)二、我班文言文翻譯答題考場樣卷分析例1:西飛一中201

7、62017學年第一學期第二次質量檢測文言文翻譯答題情況分析(2016-10-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左馮píng翊yì以霸入財為官,不暑右職,使領郡錢谷計(5) 譯文:左馮翊因為黃霸是捐財為官,不給他高職,讓他負責掌管郡里的錢、谷出入工作。【解析】得分點: “以”“右職”“領”各1份,語句通順2分。2.鰥gun寡孤獨有死無以葬者,鄉部書言,霸具為區處(5分) 譯文:郡中若有鰥寡孤獨的人死了沒錢安葬的,由鄉吏上書報知,黃霸都能為他們分別妥善處理。【解析】得分點:無以”“書言”“區處”各1分,語句通順2分。展 示:考場樣卷 答題情況分析:得分:1+

8、3+1+2+2+1=13 平 均:13÷62.17得分率:13÷60 21 % 結 論:得分偏低小結二:文言文翻譯得分偏低的原因客觀原因:1.試題文本有一定難度。2.閱卷稍嚴。主觀原因:1.沒讀懂文章-不理解,不會翻譯。文言文閱讀少,實詞、虛詞積累不夠,文言句式不熟。2.專項訓練少,“踩點”翻譯意識不強。三、翻譯指導1.文言翻譯的標準 信、達、雅信:真實。要求譯文忠實于原文,準確表達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遺漏,不隨意增減意思。原文和譯文必須是一一對應的關系。達:通達。要求譯文通順明白,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語言通暢,沒有語病。雅:典雅。側重于譯文本身的提煉,要求譯文選用的

9、詞語比較考究,規范得體,簡明優雅,文筆優美,富有表現力。注:高考中的翻譯一般只涉及信和達 2.文言翻譯的原則直譯為主-字字落實。意譯為輔-文從句順。直譯為主:對于大多數詞句,嚴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譯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力求風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譯為輔: 對于少數難以直接翻譯的詞句,按原文的大意來翻譯,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達方法。 注:高考重點考查直譯能力。3.文言翻譯的方法“六 字”經:留、補、刪,換、調、貫留:凡朝代、年號、人名、地名、書名、器物名、官職等專有名詞或現代漢語也通用的詞,皆保留不動。例:慶歷四年春,藤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譯文:慶歷四年的春天,

10、藤子京被貶官到巴陵郡做太守。例:趙惠文王十六年 廬陵文天祥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刪:把無實義或沒必要譯出的襯詞、虛詞、偏義復詞中無實意的一方等刪去。 例:1.夫趙強而燕弱(發語詞)2.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語氣助詞)3.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結構助詞)4.“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句中停頓助詞)5.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偏義副詞)換:古代詞匯換成現代漢語。主要是把單音節詞換成雙音節詞, 通假字換成本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詞換成現代漢語。 例:1.至莫夜月明:到了晚上月亮明亮(單換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身世卑微、見識短淺(古今異義)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11、如同云一樣(名作狀)小結:字字落實留刪換調:調整語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賓語前置、狀語后置、定語后置、主謂倒裝等,要按照現代漢語的語法規范調整語序。例:1.古之人不余欺也。(賓語前置 蘇軾石鐘山記) 譯文:古代的人沒有欺騙我呀!2.青出于藍,而青于藍。(狀語后置勸學譯文: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顏色比藍草更青。 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后置勸學) 譯文: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硬的筋骨。4.“甚矣,汝之不惠。”應為:“汝之不惠,甚矣!”(主謂倒裝 愚公移山)譯文:“你太不聰明了。”補: 補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內容(主語、謂語、賓語、介詞等)例:沛公謂張良曰:“(你)度我至軍中,公

12、乃入。”(省略主語)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略謂語)豎子,不足與(之)謀。(省略賓語)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氾南。(省略介詞)貫:指要根據上下文語境,靈活貫通地翻譯。“貫”即“意譯”。意譯,既是一種翻譯的原則,也是一種翻譯的方法。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辭手法的句子, 宜用意譯。 例1: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桃花源記) (“黃發”和“垂髫”分別是老人和孩子的特征,借指老人和孩子)譯文:老人和孩子一同過著自得其樂的生活。(借代) 例2: 秦時明月漢時關。(互文)譯文:秦漢時的明月(依然高懸), 秦漢時的關隘(依然留存)。 例3: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13、;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譯:我生下來六個月,慈愛的父親就離開我去世了;到了四歲,舅父強迫母親改變守節的志愿,把她嫁給了別人。(婉曲、避諱)例4: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用典) 直譯:我活著應當掉腦袋,死后應當編草。 意譯:我活著應當以不惜性命,死了應當報恩。 (結草與銜環都是古代報恩的傳說。左傳:講一個士大夫(魏顆)將其父的愛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愛妾已死去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絆倒恩人的敵手而取勝; 續齊諧記·華陰黃雀(楊寶):講有個兒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黃雀的性命,黃雀銜來白環四枚,聲言此環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潔白,身居高位。后將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當厚報,

14、生死不渝。也說“銜環結草”) 小結:文從句順調補貫四、總 結:文言文翻譯 1.策略:“踩點”翻譯。2.標 準:信、達、雅。原 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方 法:留、刪、換、調、補、貫五、課堂練習1.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先踩點,后翻譯)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 ”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門宴) (四位同學

15、板書) 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 【譯文】 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譯文】 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譯文】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譯文】 (教師講評:先找得分點,再翻譯)展示參考答案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 【譯文】張良說:“在秦朝的時候,項伯和我有交往,項伯殺了人,我救活了他。” “孰與君少長?” 【譯文】 他與你相比,(年齡)誰長誰少?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譯文】你替我(把他)請進來,我得用對待兄長的禮節待他。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譯文】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

16、防備其它盜賊的進出和意外變故。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譯文】一般的人不能忍受這種憂苦,但顏回卻沒有改變他的快樂,顏回多么賢德啊!(貧賤不能移)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譯文】藏丹的地方就有紅色,藏漆的地方就有黑色,因此君子必須慎重選擇和自己相處的人。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孔

17、子家語六本第十五 【譯文】“(所以說)跟善人一起,就像到了長滿香花草的房子里,時間久了之后,也不覺得香了,因為已經與它同化。而跟不善的人一起,就如同走入出售鮑魚的店里,時間久了,也不覺得臭了,因為也被它同化了。朱砂放的地方,往往會變成紅色;而貯藏漆的地方,就變成了黑色。因此,君子必然謹慎地選擇與自己在一起的人啊!” 4. 根據對文言的理解,翻譯下面一段文言文。(先踩點,后翻譯) (王冕)七八歲時 ,父命牧牛壟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 忘其牛 ,父怒撻之 。 已而復如初。母曰 :“兒癡如此 ,曷不聽其所為 ?” 冕因去 ,依僧寺以居 。夜潛出 ,坐佛膝上 。執策映長明燈讀之 ,瑯瑯達旦。【譯文】(王冕)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后,總是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