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6詩歌鑒賞-2012018年高考語文精編版分項匯編江蘇專版版含解析_第1頁
專題06詩歌鑒賞-2012018年高考語文精編版分項匯編江蘇專版版含解析_第2頁
專題06詩歌鑒賞-2012018年高考語文精編版分項匯編江蘇專版版含解析_第3頁
專題06詩歌鑒賞-2012018年高考語文精編版分項匯編江蘇專版版含解析_第4頁
專題06詩歌鑒賞-2012018年高考語文精編版分項匯編江蘇專版版含解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12011 年-2018-2018 年高考試題精編版分項匯編之江蘇專版專題 6 6:詩歌鑒賞一、【20182018 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 10-1110-11 題。寄和州劉使君張籍別離已久猶為郡,閑向春風倒酒瓶。送客特過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曉來江氣連城白,雨后山光滿郭青。到此詩情應更遠,醉中高詠有誰聽?【注】劉使君,指唐代詩人劉禹錫,時任和州刺史。詩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1010 .根據前兩聯,概括劉禹錫“閑”的表現,并分析他如此表現的原因。(5 5 分)1111 . .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6 6 分)【答案】1010 . .表現:把酒當春,繞道送客,

2、常去賞花。原因:長期得不到升遷,懷才不遇;喜歡自然山水。1111 . .對劉禹錫詩歌藝術的欽佩之情;對劉禹錫目前境況的同情之感;對自己能感知對方心意的知音之許。【解析】10.1試題分析】題干要求概括劉禹錫,詞卿表現,并分析他如此表現的原因?這是考查時詩歌的分析概括能力。作答區域在詩舞c的一二兩聯,炳向春風倒酒瓶”是當春把酒,突出“閑與a”送客特過沙口埴:送春特意繞道沙口堰J目的是下一句中的上水心亭喏花。原因結合詩歌注解劉禹錫,時任#叱爆1史 而劉禹錫當時是被貶不的長期得不到升遷,只得寄情山水。作答H寸本題要對劉禹闔的人生經歷有一定的了解“【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o【

3、試題點評】分析近三年的江蘇高考試題中詩歌鑒賞的第一題,可以發現,其實這幾年在第一題的設置上一直很穩定,20152015 年“聯系全詩,概括作者開顏的原因”,20162016 年“本詞上闕選取了李廣的哪些事跡?這樣選材有什么表達效果”,20172017 年“根據中間兩聯,概況作者愁的原因”,20182018 年“根據前兩聯,概括劉禹錫閑的表現,并分析他如此表現的原因”,都是針對人物形象考查學生的概括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先圈出題干中的引文,如今年的“閑”,理解其意思,即“閑適”或“沒事干”,然后圈出詩句中所寫的人物的活動,概括表現并分析具體的原因。1111.【試題分析】題干問“尾聯表達了作

4、者什么樣的情感”,這是考查詩歌的思想情感。作答時要結合全詩理解,關注詩詞中抒情議論的句子,或能體現作者情感的詞,并結合詩詞的寫作背景考慮等,尾聯“到此詩情應更遠”,這是直接表達對劉禹錫詩歌藝術的欽佩之情。“醉中高詠有誰聽,“有誰聽”是對劉禹錫目前懷才不遇境況的同情,并暗示自己對對方的理解。【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試題點評】解答詩歌情感的答題方法如下: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從作者和創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創作的緣由和主要表

5、現的思想感情。從景物形象入手, 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從用典入手, 典故是將歷史和現實對照, 含蓄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和情感。同時還要注意詩文前面的小序和詩文后面的注解。二、【20172017 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 10111011 題。秋興陸游白發蕭蕭欲滿頭,歸來三見故山秋。醉憑高閣乾坤連,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戰鐵衣空許國,五更畫角只生愁。明朝煙雨桐江岸,且占丹楓系釣舟。【注】連:狹窄。1010 .根據中間兩聯,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 6 分)1111 . .簡要賞析尾聯的表達效果。(5 5 分)【答案】1010 . .壯志難酬,懷抱未展;中年多病,時

6、光日迫;國土淪喪,戰事未寧。1111 . .以“丹楓”照應“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將來煙雨垂釣的畫面,表達了自己隱逸的愿望,也暗含無奈和苦悶之情。【解析】10.試題分析:題干要求“睡中間西聯翩括作者您的原因匕這是針對詩歌情感設題.詩歌的情感包括兩個部分 n一是情感,二是產生這種情感的原因.本題已經把情感告訴考生一一愁, 要求概括其原因j且目標是中間兩聯。“醉憑高閣乾坤作j病人中年日月遒“, “乾坤建1國土猥窄是因國土淪喪,這是一八愁力“病人中年月道3道力迫近,中年多病時光迫近,這是二愁七百戰鐵衣空許國,五更畫角只生愁“百戰匕戰事不斷,這是三愁,空許國1空”,臼白地,徒然而無措,空有報國之壯志

7、?卻無法施展,這是四愁J,畫角7一般在黎明和黃昏之時吹奏,相當于堀桑和休息的信號發音哀厲高亢,古代軍中常用來警報昏曉、高亢動人振奮士氣。聽五更的畫角之聲更;慈?思。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 a a【名師點睛】解答詩歌情感的答題方法如下: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類似的情感。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從作者和創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創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的思想感情。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從用典入手,典故是將歷史和現實對照,含蓄地表達自己的觀

8、點、態度和情感。同時還要注意詩文前面的小序和詩文后面的注解。對于本題,考生必須先關注詩人陸游所處的朝代和他的遭遇以及一貫的思想情感,然后再分析頷聯和頸聯所寫的內容,圈出導致“愁”的內容,可以是國家朝代的狀況,可以是個人的遭遇,可以是所見之景,也可能是所思之事,從本題中來看,主要是南宋的國運衰微、戰事連連,是個人的壯志未酬、身體多病。題型。首先分析“尾聯”所使用的技巧,然后結合具體內容分析效果。“明朝煙雨桐江岸,且占丹楓系釣舟”,尾聯主要是寫景,“明朝”說明這是想象之景,詩人想象自己明朝在煙雨之中于桐江岸邊把小船系在“楓樹”上11.11.試題分析:題干要求“簡要賞析尾聯的表達效果”,這是針對詩歌

9、的尾聯和尾句設題,是江蘇卷的常考去垂釣,畫面很悠閑,反映了作者的愿望一一隱逸,但結合頷聯和頸聯可以知道,這一愿望是建立在國土淪喪、戰事連年、自己壯志未酬又中年多病的基礎之上,故這一愿望中就飽含無奈和苦悶之情,詩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懷,把一個中年多病、空有報國之志卻無法施展的憂國憂民的詩人形象呈現在讀者的面前。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技巧。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 d【技巧點撥】解答本題之前,應先審題,明確考查的方向,“賞析尾聯的表達效果”,“賞析”是考查詩歌的語言,“尾聯”又暗示了思考的方向。作為詩歌的尾聯和尾句,一般有如下特點:直抒胸臆和以景結情,運用典故和想象(虛寫)。明確方向

10、之后再來看這個題目,目標非常明確。明朝煙雨桐江岸,且占丹楓系釣舟”,“明朝”二字暗示考生,此句所寫都為虛景,是詩人的想象;“煙雨桐江岸”是景,“占丹楓系釣舟”是人物的活動,在這樣的情境之下看似非常悠閑自得,但結合頷聯和頸聯以及詩人“陸游”的平生經歷來看,可見這想象的情景只是壯志難酬之下的無奈之舉,問題迎刃而解。三、【20162016 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 10-1110-11 題。八聲甘州辛棄疾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潘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間。誰向

11、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注:楊民瞻,辛棄疾的友人。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 10-1110-11 題。1010 .本詞上闕選取了李廣的哪些事跡?這樣選材有什么表達效果?(5 5 分)1111 .下闕寄寓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6 6 分)【答案】1010 . .第一問:霸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難封侯。第二問:通過對這些事跡的提煉鋪陳,營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圍,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

12、1111 . .化用杜詩,回應朋友邀約同居山間的盛情,贊賞朋友的高風;借李廣自比,表達了對南宋當局的不滿;結句融情于景,抒寫了壯志難酬的悲涼。1212 . .【解析】試題分析士“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軌口恨濯陵醉尉,匆匆未識”寫的是:李廣罷官閑居時,償夜從一騎出,從大田間飲“還至霸陵亭。霸陵劇醉J呵止廣。廣藕日:故李將軍?0尉日: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It廣宿亭下J”這里特別突出,錢將軍”一語j以之居篇首,表現了作者對霸陵肘勢利人的憤慨。桃李無言”則直接把司馬遷對李廣的揚辭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叫作李廣的代稱,表示對李廣樸實性格的情賞“射虎山橫一崎,裂石響驚弦”寫的是史記中記載的:皿廣出

13、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鑲.視之,石也。嗯人獨騎橫山射南可見膽氣之豪:可玄驚響而矢發裂石,可見筋力之健。李廣如此便者而被廢棄,又可見當時朝政之昏暗。“落魄封侯事,歲晚田間”寫的是史記中下列記載百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j而諸部校尉以下.才目不及中A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后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笥可也2,苦而不得功勛,英勇而反遭罷黜,進一步說明朝政之黑暗,【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 a a【名師點睛】解答此題,首先讀懂詩句大意,然后再根據詩句意思歸納概括。本詞的上闋聊聊數語,約略敘述了李廣的事跡。答題時要注意的是,詩中語句只是簡單概括,而答案

14、則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以簡要敘述;特別要注意的是比如是詩句中“故將軍”的“故”所飽含的情感等字眼。1313 . .【解析】試題分析:解答此題,首先讀懂詩句大意,然后再根據詩句意思歸納概括。“桑麻杜曲”指的是杜甫曲江三章第三首的“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詩句。作者在詩題后的小序中說“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這就是以杜甫思慕李廣之心,隱喻晁、楊親愛自己之意,盛贊晁、楊不以窮達異交的高風, 與開頭所寫霸陵呵夜事形成鮮明的對照。 其中“看風流慷慨, 談笑過殘年”一語, 上應“落魄封侯事,歲晚田園”句,表現了作者寵辱不驚、無所悔恨的堅強自信。“漢

15、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一句,借漢言宋,感慨極深沉,諷刺極強烈。【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 d【名師點睛】詞的下片專寫作者自己的感慨。要搞清楚詩句所用的典故和作者借以表達的感情。比如“桑麻杜曲”指的是杜甫曲江三章中的第三首,再聯系詩前小序中的“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一語,結合注釋的解釋進行分析。四、【20152015 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劉禹錫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搖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點山。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搖莫言堆案無余地,認得詩人在此間。注:堆案,堆積案頭,

16、謂文書甚多。(1)(1)聯系全詩,概括作者“開顏冶的原因。(4 4 分)(2)(2)簡要賞析頷聯、頸聯的寫景藝術。(4 4 分)(3 3)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3 3 分)【答案】(1 1)朋友新居落成;周圍景色優美;自己心情閑適;主人品味高雅;賓主志同道合。(2 2)選取景物,鋪陳描摹(一渠水、數點山、碧松、紅藥);移步換景,富有層次(由遠及近、由外而內);虛實結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還)。(3 3)贊美恭維之意;羨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解析】(1)試題分析二本題干的關鍵詞源于詩的百聯,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本詩是一首律詩,苜信統領全詩,望定了整首詩的感情基調。因

17、此,要把提門開顏辦的原因,就要立足于整首詩。蹤系詩款標題,結合詩的首藤,可知是朋友新居落成j自己心情閑適;頷聯和頸聯寫曷,有山有水,有松有就,景色優美;頷城與新居的自然環境,頻聯與新居主人對新居環境的營造J疏種碧松,可篩明月3多栽紅藥以妝春天,此聯也見詩人品味高推;尾聯既是對朋友的贊美,也是抒寫志翔相同之感*【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 DoDo【名師點睛】江蘇卷古詩鑒賞通常是從詩句的理解、藝術技巧的鑒賞和思想感情的分析這三個方面的來考查,三個小題也是切合寫什么、怎么寫、為什么寫這樣的邏輯思維及思維過程。詩歌內容的理解,江蘇卷還是秉承以往的命題特點, 立足于全詩, 但考查

18、點還是在具體的某一詩句上。 本題的考查, 延續了 20142014 年的考查內容與模式, 此題考查同 2012014 4年的第(2 2)小題,是個常規性題目,也沒有什么難度。(2 2)試題分析:賞析寫景藝術,就是要分析詩人怎么描寫景的,也就是詩人選取了什么景,從什么角度(時空角度和感官角度),采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來寫景的,作者運用這些藝術技巧有什么表達效果。這是賞析寫景藝術的一般答題思路,答題時,應按照這一思路去分析和組織答案。本詩中,頷聯和頸聯,圍繞景色優美和主人品質的高雅選取富有代表性水、山、松及紅藥這些景物,這其中數點山是遠景,一渠水是近景,一墻外,一門外,這又是外景,頸聯則是寫

19、內景。由此可見,在寫景角度上是由近及遠,由外及里;這兩聯都是寫景的,因此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這是必須的;頸聯由松及月,由紅藥而春,這是聯想想像,又是虛實結合。賞析另外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表達效果的鑒賞。表達效果的分析,就是看詩歌(詩句)寫的是什么形象(怎樣的景、怎樣的人和怎樣的事)、所要表達的什么情感,圍繞此來分析就不會錯。【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 D D。【名師點睛】本題通過頷聯和頸聯來考查表達技巧的鑒賞,與往年沒有什么變化,也是個常規性的題目,但雖是所選的詩歌沒有什么閱讀障礙,因本題的答題角度和層次較為復雜,考生考慮問題往往掛一漏萬,因而還是有些難度

20、的。本題選材好,命題點也抓得好,題雖好,但在答案設置和擬定上還是顯得倉促,考慮不周的。一是所擬答案,只是幾個方面的羅列,估計試卷批改時還需作較大調整;二是賞析離不開表達效果的分析,所給的答案除了“移步換景,富有層次”外對表達效果的分析是有所缺失的。表達效果可根據情況來分說或總說。最后,“鋪陳”也值得商榷。(3 3)試題分析:把握詩歌中詩句所表現出的思想感情,都應該注意從詩歌的整體出發。本題考查詩尾聯表達了詩人的什么情感,更是應該根據整首詩的理解來分析把握。對此,要首先知道這兩句詩的意思。另外就是結合全詩的內容來分析,從詩的標題可以看出,這首詩是為友人的新居落成而寫的,詩的首聯為“起”,點題并奠

21、定全詩的感情基調,喜歡閑適,到朋友新居“開顏”;頷聯和頸聯通過寫景,來表現新居的景色優美,主人品味的高雅,詩人心情的閑適;詩的尾聯“合”,“新居”只是詩歌的形象,也就是思想情感的載體,它承載的是高雅,是閑適,無論文書再多都能找到“詩人在此間”,因此這兩句詩也即尾聯所表現的也就是:一對新居主人的贊美,二詩人羨慕,向往,三詩人與友人志趣相投。【考點定位】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o【名師點睛】詩歌鑒賞第一題立足于詩的首聯,第二題考點在頷聯和頸聯,本題是在尾聯;第一小題根據分析,第二小題賞析寫景藝術,為藝術技巧賞析題,第三小是是思想情感分析題。命題者的指導思想還是在考生

22、能讀懂詩,能賞析詩,切合江蘇卷的考試說明;第一題到第三題,其著眼點從首聯,到頷聯、頸聯,再到尾聯;其考查點從寫什么,到怎么寫,再到為什么寫,層次清晰,總的來說,中規中矩,難度不大。從詩歌的特點來看,詩首聯總領全文,奠定感情基調;從考題所給的答案來看,第三小題的答案只是對第一小題答案的再概括。由此來看,有重復考查之嫌。五、【20142014 年高考江蘇卷】古詩詞鑒賞(1111 分)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韋應物九日驅馳一日閑,尋君不遇又空還。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訪隱者不遇成二絕(其二)城郭休過識者稀,哀猿啼處有柴扉。滄江白石樵漁路,日暮歸來雨滿衣。(1)(1)請簡要分析第一首詩中作者情緒的變

23、化過程。(3(3 分)(2)(2)第二首詩中從哪些地方可看出“隱者”的身份?請簡要概括。(3(3 分)(3)(3)請分別賞析兩首詩結句的表達效果。(5(5 分)【答案】(1(1)乘興而往一一悵惘不遇一一欣賞嘆慕(2)(2)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與漁樵為伍;居室簡陋。(3)(3)第一首詩的結句,通過描寫友人住處環境,揭示其詩歌獨特風格的成因,并暗寓對友人品性的贊頌。第二首詩的結句,通過描寫詩人不遇隱者、日暮歸來而雨濕衣衫的情景,突出訪人的執著和情懷的深摯(或:通過想象隱者日暮歸來而雨濕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1)試題分析:本題是考查考生對詩歆思想感情的理解。對此,要認真把握、解恢每句詩

24、第一首詩四句表達的是三層意思F二兩句信一星,三四句表達一t意思。九日驅馳是欣然前往的J句是乘興而往,二句是講不遇又空還力是悵惱的寺思清大骨”又打門對寒流雪滿山二三四句是表達詩人對王侍御的喈嘆。解答這類題J注重分析是王道。【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o(2)(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詩句的理解以及捕捉相關信息的能力。詩四句,每一句都點明隱者的身份。作答時,要抓住關鍵詞語,如“識者稀”“哀猿啼處”“樵漁路”“雨滿衣”“城郭休過識者稀”,認識他的人少;“哀猿啼處”,是言他住在深山老林里;“柴扉”是言他家居簡陋;“漁樵路”,是言他過著漁樵生活,是隱也。詩歌是

25、形象化的語言,一些關鍵的詞語還要靠考生的想象才能夠把握的,如“哀猿啼處”。【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 D D(3)(3)試題分析:賞析,主要是考查語句的豐富表現力。按照一般的答題思路,一般是從手法與表達效果這兩個方面著手。本題的題干要求比較明確,單一指向表達效果。因此,可從兩個方面來賞析,一是這兩句所寫的內容,這要具體答出,也就是寫出了什么內容。另一方面就是圍繞詩歌的主旨或情感來賞析。第一首詩的結句,與詩的第三句是果因關系,是寫友人住處的環境,是“詩思清人骨”的原因,也就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品性的贊嘆之情。【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

26、層級為鑒賞評價 D D六、【20132013 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醉眠唐庚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馀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注:唐庚,北宋文學家,此詩為其謫居惠州時所作。(1)(1)說明“山靜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 2 分)答:(2)(2)“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一聯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心境?(4 4 分)答:(3)(3)宋詩鈔中說唐庚的詩“芒焰在簡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蘊藏著激烈情感,試結合本詩作簡要分析。(4(4 分)答:【答案】(1)(1)用遠古時期的寧靜寫出山中的幽靜。(2)(2)表達了厭惡官場、追求恬淡的心境

27、。(3)(3)“門掩世味”、“拈筆忘筌”暗含詩人難忘世事,透露幽憤不平之氣;全詩卻以“山”、“馀花”、“好鳥”等閑適悠遠的意象,形成一種簡樸的風格,意味平淡深長。【解析】(1)試題分析二門太古指遠古時期;遠古萬物都不復存在4山靜似太古群山環抱,一片寂靜,就如這萬物都不復存在的遠古,這是詩人用來演染周圍的環境;詩人用遠古時期的寧靜寫出山中的幽靜,這是詩人空間上的演染口【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形象的能力,能力層次為 D D 級。【名師點睛】本題考查理解詩句的內容和含義。先找出詩句寫了什么,有什么特點,怎么樣描寫的,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再分析該詩句的作用,表現了什么。基本步驟是:解釋詞語的

28、意思+概括詩句的意思+詩句的手法+表現了怎樣的感情或在整首詩中的作用。(2(2)試題分析:這一聯談及兩個對象一一“世味”與“時光”。對“世味”詩人是“門常掩”,對“時光”詩人稱“簟已便”。一句一事一心境。結合詩后所給注釋,可知“世味門常掩”,表達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盛夏時分,醉臥竹席,是多么愜意,由詩意可知詩人恬淡的心境。【考點定位】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次為 D D 級。【名師點睛】本題讀懂古典詩歌內容是理解詩歌的第一步。讀懂古典詩歌的內容,要從微觀與宏觀兩個角度入手,微觀上,從具體詩句入手,將每句的意思分別疊加,方可構成畫面;宏觀上要結合詩的創作背景和詩人

29、的創作風格,做深入思考。讀懂了詩歌內容,就可以進而把握古典詩歌的情感。詩歌情感往往附著在詩人所選定的的物象上,這樣物象加上了詩人所要抒發的情感,就成為了意象。因此把握意向就成為了分析概括詩人情感的關鍵和捷徑。(3)(3)試題分析:這類題的解題思路是,就是用詩句來解釋詩評的話。就本題而言,詩歌中的哪些方面是平淡的,這平淡中蘊藏著詩人怎樣的激烈情感。本題賦分 4 4 分,可從兩個角度切入。比如,平淡一一人的平淡、物的平淡等。【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形象和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能力層次為 D D 級。【名師點睛】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風格,可遵循以下步驟:(1)(1)用一兩個詞語準確點明語言特

30、色;(2)(2)結合有關詩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3)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本題命題者沒有難為學生,將“芒焰在簡淡之中”的意思告訴了學生,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蘊藏著激烈情感。結合詩句具體分析即可。七、【20122012 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夢江南溫庭筠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1)(1)詞中“恨極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 2 分)(2)(2)詞中三、四兩句刻畫了一位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4 4 分)(3)(3)請簡要賞析這首詞的結句。(4 4 分)【答案】(1)(1)思念遠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悵恨之情。(2)(2)主人

31、公滿腹哀怨,對月懷遠,月卻不解;臨水看花,花自飄零,無人憐惜。刻畫了一位孤獨寂寞又自哀自憐的主人公形象。(3)(3)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無邊天際,以碧云搖曳表現心緒的不寧,以碧云斜落表現心情的低沉。【解析】(D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詩馱中情慝的理解,苜先要解讀出這是一苜閨怨詞口解題的關健在第二句的“天涯“,由,恨報在天涎何以看出,這里是因為思念之人遠在天涯而恨,這“恨是思婦的離愁慍:是愛根而生的恨,這“根節包含了深深的愛和思念而不得見的的長。【考點定位】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o(2)(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詩歌中人物形象鑒賞。分析人物形象,要從塑造人物形象的

32、描寫手法入手,如語言描寫、行為描寫、外貌描寫、心理描寫等。本題所考查的這兩句詩,意思是說山上的明月一點也不知道“我”的心事;水面上的輕風, 竟故意把“我”眼前的花吹落。 旨在以山月、 水風、 落花的無情與“千萬恨”“心里事”的有情相襯, 意象“月”承前表達離思,“不知心里事”表現人物形象的孤獨處境和凄涼心情。意象“水”和“花”,表現了自嘆自憐的心境,突出思婦內心的悲戚和哀傷。可見主人公是一個孤獨寂寞自哀自憐的形象。【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 D D(3)(3)試題分析:結句寫景,意為“天邊的碧云,還是恣意地搖曳橫斜”,思婦在百無聊賴之中,再凝望碧藍的夜空

33、,朗朗月光之下,白云繚繞。隨著時光的流逝,它在一點點地、緩緩地斜移,似動非動似的。此句的表達技巧是借景抒情,或答成情景交融。兩種景物分別表現不同的情懷。“搖曳樹”象征起伏不定的陣陣思念;“碧云斜”表現了低沉、傷感的心情。將對遠人的思念和心緒的不寧表現得淋漓盡致。【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 D D八、【20112011 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春日憶李白杜甫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注:庾開府、鮑參軍:指庾信、鮑熙,均為南北朝時著名詩人。渭北、江東:分別指當時杜甫所在的長安一帶與李白所在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論文:此處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