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實驗報告_第1頁
混凝土配合比實驗報告_第2頁
混凝土配合比實驗報告_第3頁
混凝土配合比實驗報告_第4頁
混凝土配合比實驗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報告混凝土配合比實驗包工頭隊(10級土木 9 班)鄔文鋒、陳天楚、曹祖軍、張雄(一)砂的篩分析檢驗試驗(1)試驗方法:(1)秤取烘干試仔500g,精確到1g。(2) 將孔徑 9.5、4.75、2.36、1.18、0.6、0.3、0.15mm的篩子按篩孔大 小順序疊置,孔徑大的放上層。加底盤后,將試樣倒入最上層9.5mm篩內,加蓋 置搖篩機上篩lOmin(如無搖篩機可用手篩)。(3)將整套篩自搖篩機上取下,按孔徑從大至小逐個在潔凈瓷盤上進行手 篩。各號篩均須篩至每分鐘通過量不超過試樣總質量0.1%時為止,將通過的顆粒并入下一號篩中一起過篩。按此順序進行,至各號篩篩完為止。(4)試樣在各號篩上

2、的篩余量不得超過下式的規定:生產控制檢驗時mr= A.d 1/2/200式中m r篩余量(g);d 篩孔尺寸(mm);A 篩的面積(mn2) o否則應將篩余試樣分成兩份,并以其篩余量之和作為該號篩的篩余量。(5)稱量各號篩篩余試樣的質量,精確至1g。所有各號篩的篩余質量和底盤 中剩余試樣質量的總和與篩分前的試樣總質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過l%。(2)試驗結果試樣種類:試樣重 (g)篩孔尺寸 (MM)分計篩余量(G)分計篩余 (%)累計篩余 (%)12平均5.002.501.250.630.3150.16<0.16篩余累計重(g)試驗重量誤差(g)(3)細度模數計算:(4)結果評定(級配、細

3、度)(二)石的篩分析檢驗試驗(1)試驗方法:(1)秤取烘干試仔500g,精確到1g。(2) 將孔徑 9.5、4.75、2.36、1.18、0.6、0.3、0.15mm的篩子按篩孔大 小順序疊置,孔徑大的放上層。加底盤后,將試樣倒入最上層9.5mm篩內,加蓋 置搖篩機上篩lOmin(如無搖篩機可用手篩)。(3)將整套篩自搖篩機上取下,按孔徑從大至小逐個在潔凈瓷盤上進行手 篩。各號篩均須篩至每分鐘通過量不超過試樣總質量0.1%時為止,將通過的顆粒并入下一號篩中一起過篩。按此順序進行,至各號篩篩完為止。(4)試樣在各號篩上的篩余量不得超過下式的規定:生產控制檢驗時mr= A.d 1/2/200式中m

4、 r篩余量(g);d 篩孔尺寸(mm);A 篩的面積(mn2) o否則應將篩余試樣分成兩份,并以其篩余量之和作為該號篩的篩余量。(5)稱量各號篩篩余試樣的質量,精確至1g。所有各號篩的篩余質量和底盤 中剩余試樣質量的總和與篩分前的試樣總質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過l%。(2)試驗結果(g)試樣種類: 試樣重篩孔尺寸 (MM)分計篩余量(G)分計篩余 (%)累計篩余 (%)12平均5.002.501.250.630.3150.16<0.16篩余累計重試驗重量誤差(3)細度模數計算:(三)混凝土坍落度試驗(1)試驗方法:每次試驗前將截頭圓錐筒內外擦凈,頂部扣上漏斗,用 水潤濕,放置在經水潤濕的平

5、板上(或漆布上),用雙腳踏緊踏腳板。用取樣勺將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層裝入筒內, 使每層裝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 三分之一。每裝一層,用搗棒垂直插搗 25次。插搗應在全部面積上進行沿螺旋線由 邊緣漸向中心。插搗底層混凝土時,搗棒應搗至底部。插搗其他兩層時,應插至 下層表面為止。插搗完畢即取下漏斗,將多余的混凝土刮去,使與筒齊平。筒周圍拌板上 的混凝土必須刮凈。將圓錐筒小心地垂直向上提起,不得歪斜,將筒放在拌和料錐體一旁,筒 頂上放一木尺,用鋼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試樣最高點的垂直距離,以毫米計,讀數準確至5mm即為拌合料的坍落度。坍落度的測定見圖15。坍落度筒的提離過 程應在510s內完成。從開始裝料到提坍落

6、筒的整個過程應不間斷地進行,并 應在150s內完成。測定坍落度之后,應用目測方法判斷新拌混凝土的含砂率、 粘聚性和保水 性是否合格,(2)試驗結果(設計塌落度 mm)材料試拌升混凝土的材調整加入量(Kg)合計(Kg)料用量(Kg)12砂水泥石水外加劑()總計塌落度(mm)(四)混凝土表觀密度測定試驗(1)試驗方法:(1)用濕布將量筒內外擦干凈。稱出量筒質量 ml(kg),準 確到50g。(2) 采用插搗法搗實,用5L量筒時,混凝土拌合物應分兩層裝入容量筒, 每層插搗次數為25次。用大于5L量筒時,每層混凝土的高度不應大于 1OOmm 每層插搗次數應按每100cm2截面不小于12次計算。各次搗插

7、應均勻地分布在 每層截面上,插搗底層時搗棒應貫穿整個深度。插搗第二層時,搗棒應插透本層, 至下一層的表面。每一層搗完后,用橡皮錘輕輕沿容器外壁敲打 510次,進行 振實直至拌合物表面插搗消失并不見大氣泡為止。(3) 采用振動法振實時,一次將混凝土拌合物裝滿于量筒中。并使之稍 高出筒口。將筒移置振動臺上振動,直到混凝土表面出現水泥漿時為止。(4)用刮尺齊筒口將搗實或振實后多余的混凝土刮去,將容量筒外部仔 細擦凈,稱出質量m2(kg),精確到 50g。(2)試驗結果試驗編與量筒容積 (L)量筒重(Kg)混凝土和量筒重(Kg)混凝土拌合物表觀密度(Kg/m 3)12平均(五)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1)

8、試驗方法:(1)試件從養護室取出后,應及時進行抗壓試驗,以免試件 內部的濕度發生變化。(2)試件在試壓前應先擦拭干凈,測量尺寸并檢查外觀,試件不得有明顯 缺損。尺寸測量精確至1mm并根據此計算試件的承壓面積。(3)將試件放置在試驗機下壓板中心,具承壓面應與成型時的頂面垂直。 開動試驗機,當上壓板與試件接近時,調整球座,使接觸均衡。(4)以0.30.8MPa/s的速度連續而均勻地加荷(低等級混凝土取較低的 加荷速度,高等級混凝土取較高的加荷速度),當試件接近破壞而開始迅速變形 時,應停止調整試驗機油門,直至試件破壞,然后記錄破壞荷載F。其中養護條件:養護溫度: ;養護濕度: ;養護周期:(2)混

9、凝土抗壓強度測試結果:試驗編與試件尺寸(mm)破壞柿裁 (KN)換算系數抗壓強度 (MPa)R ( 28)123平均7天抗壓強度計算:(5)結果評定(混凝土基準配合比是否適用):(六)混凝土泌水率試驗( 1)儀器設備:試樣筒,臺秤,量筒,振動臺,搗棒( 2)試驗方法先用濕布潤濕容積為 5L 的帶蓋容器( 內徑為 18.5cm, 高 20cm), 將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裝入,在振動臺上振動 20s,然后用抹刀輕輕抹平,加蓋,以防水分蒸發。 試樣表面應比筒口邊低約2cm。 自抹面開始計算時間,在前 60min ,每隔 10min用吸液和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 20min 吸水一次,直至連續三次無泌水為

10、止。每次吸水前5min,應將筒底一側墊高約2cm,使筒傾斜,以便于吸水。吸水后,將筒輕輕放平蓋好。 將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帶塞的量筒, 最后計算出總的泌水量,準確至1g。( 3)計算泌水率計算:B= Ww/【(W/m)(m1 m0)】 *100 式中:B-泌水率,%Ww -累計吸水總量,g;W-昆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g;m-W凝土拌合物的總質量,g;m1- 筒及試樣質量, g;m0- 筒質量, g。計算精確至1。泌水率取三個試樣的算術平均值。如果其中一個與平均值之差超過中間值的15%,則以中間值作為結果,如果最大值與最小值與中間值之差均大于中間值的15%時,則試驗無效。(七)混凝土含氣量試驗1)儀器設備 混合式氣壓法含氣量測定儀、測定儀附件、壓力表( 2)試驗步驟1、 標定儀器:量缽體積標定、含氣量0%, 1%到 10%點的標定2、 擦凈缽體、缽蓋內表面,水平放置,將水泥混凝土拌和物裝缽振實。3、 刮去多余混凝土,用鏝刀抹平,并且使其光滑無氣泡。密封量缽。4、 用注水器從小龍頭處往量缽內注水, 直至水從排氣閥出水口流出, 再關 緊小龍頭和排氣閥。5、手泵打氣加壓,使得表壓稍微大于0.1Mpa,再用微調閥準確調節至0.1Mpa。6、按下閥門桿12次,待表壓指針穩定后,測定壓力表讀數,并根據儀器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