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話題作文可休矣-從一篇不夠格的滿分作文說起_高中生_第1頁
材料話題作文可休矣-從一篇不夠格的滿分作文說起_高中生_第2頁
材料話題作文可休矣-從一篇不夠格的滿分作文說起_高中生_第3頁
材料話題作文可休矣-從一篇不夠格的滿分作文說起_高中生_第4頁
材料話題作文可休矣-從一篇不夠格的滿分作文說起_高中生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材料話題作文可休矣?從一篇不夠格的滿分作文說起今年高考時,陜西省一位考生寫了一首200 多字的小詩,作文即獲得滿分, 而且還獲得媒體的不斷夸贊, 甚至中央電視臺還專門為其播出了訪談節目。那么, 這首詩的水平究竟如何呢?現將題為無題的該詩抄錄于此:拉開窗簾,陽光只有一種顏色一一題記/拉開窗簾, 陽光只有一種顏色不論你喜歡赤橙黃綠青藍紫當然情感無罪但它好像變色墨鏡把整個世界染得非喜即悲把所有面孔扭曲給你看于是無知的你伸出指頭“這個丑,那個美”別總給理智放假如果感情像霧那么當心它遮住了真理的彼岸如果感情像月光那么要知道它剽竊不了太陽的光線不是說感情總在欺騙只是它總有失真的一面時常擦拭你的雙眼別讓理智

2、離開身邊拉開窗簾你是否看得清暗礁如果是那么撐起帆起風了, 你看那是岸只要多少有點常識的人就知道, 現在的中學生中, 由于受席慕容、汪國真一類流行詩人以及各種各樣賀年卡、 生日卡等上面的小詩影響,喜歡作這類詩歌的孩子多得是。 而這首詩拿滿分作文來要求, 其實很不夠格??梢栽O想,如果陜西省幾十萬考生都寫詩,那么就是挑選一千首滿分作文恐怕也輪不上這一首, 以 60 分為滿分計能得50 分上下就不錯了??上У氖牵S多考生高考時沒有這位“才子”的膽量;于是,他就成了異類,他就引起了注意,他就把成千上萬作文水平遠勝于他的考生甩在了后面,從而占了個大大的便宜。這樣的高考作文考試,能保證公正性、公平性嗎?筆者

3、從事大學中文教學數十年, 這幾年又一直擔任我省高考作文評卷總負責人,深深感到, 類似的問題絕非個案,不少滿分作文并不是因為文與質真正拔尖而往往是因其“出格”才博得青睞的。媒體的推波助瀾也給不少考生造成誤導, 在考卷中追求形式奇特、 內容荒誕、語言古怪的作文大有上升之勢。 剔除少數真正佳作外, 大量的是花里胡哨的表面掩蓋著功力的羸弱和學養的淺薄, 所滋長的則是一種投機取巧的浮躁的不良文風。這樣的傾向, 對本該扎扎實實進行的中學作文訓練能產生好影響嗎?筆者認為,之所以如此,不應當怪罪考生,也無須責備老師。需要反思的, 乃是這幾年來被一些人士嘖嘖稱道的所謂 “材料話題作文”的命題模式。歪招怪點子的作

4、文為什么能獲得高分?近年來,高考越來越被社會看重,越來越引起各界的關注。而高考的作文命題與滿分作文,每每一出臺便成為媒體紛紛追蹤的熱點。從 1999 年開始沿用至今的材料話題作文, 贊美者眾口如一的說詞是:此等命題的要求靈活隨意,在立意、取材、文體方面給了考生相當的自由度與發揮空間, 保證都能有話可說, 還可以選擇自己最拿手的形式與最得意的內容充分展示自我, 使真正有文才有靈氣的素質較高的考生更易脫穎而出。然而, 筆者在一份一份考卷的不斷審閱中卻越來越感到, 這種觀點是大可商榷的。 材料話題作為一種高考的作文模式, 其弊端是很值得有關方面高度注意的?;騿柶浔锥撕卧??竊以為, 最大的弊端在太自由

5、隨意, 在名為創新而實則無新所創也。過去高考用的命題作文或 “給材料作文” , 前者題意有明確限制,后者完成時不能脫離材料,其范疇也有限制。正因為如此,而遭到現在不少人的詬病??墒?,限制題意、限制范疇就能限制能力、限制才華嗎?戴著鐐銬跳舞就一定跳不出好舞嗎?反觀目前這種材料話題作文,表面看似乎很新潮,似乎比過去純敘事、純議論的命題好了一些。然而,既然考試時允許考生完全拋開命題提供的材料,所謂話題作文豈不成了命題作文?這樣, 2000 年的全國卷作文給出的四個 “圖形符號” , 2001、 2002 年給出的“七個背囊”和“登山者救陌生人”的故事,豈不形同虛設?今年從韓非子 “智子疑鄰”寓言中引

6、出的,還不是一道談“感情親疏對事物的認知”的命題作文嗎?試問,這種與所給材料毫無關聯的命題, 除了把過去明確的題意限制變得更模糊了一些外,究竟有什么創新可言?高考作文的根本目的與功能是什么?是辨識人才, 考量人才, 鑒別人才,篩選人才。為此,關鍵是標準的統一,核心是尺度的規范。否則其公平性、 公正性怎能不大打折扣?而話題作文, 給學生的自由實在太自由了。自由本無可非議,但作為考試作文,太自由就會產生負面效應。進了考場什么都可以寫,怎么寫都行,評卷時如何統一標準?如何規范尺度?這么多的碗與碗型號不一, 這么多的水與水內容有異, 將其端平談何容易?評卷操作難于把握, 就不免要從一些并不具備普遍性之

7、處發現亮點,尋找佳作。竊以為,這正是近幾年一些本來稀松平常的歪招怪點子作文幸獲高分的原因。套題作文何以有增無減?高考作文的根本目的與功能是辨識、考量、鑒別、篩選人才,故必須絕對保證的是其公平性、 公正性。 所命題目盡可能讓所有考生都無法猜中,無法套上,無法改頭換面或者剪切拼湊舊作,而只能在考場上即席揮毫,憑不折不扣的實力取勝,才是上佳的選擇。為此,高考作文的內容、形式等必須有嚴格的限制,必須讓考生帶著鐐銬還要跳出好舞, 在特定的天空下還要漂亮地飛翔, 事先一無所知還要能充分展示才華、 充分證明自己的水平高下。 而時下這種材料話題作文所喪失的, 恰恰是高考作文應該具有的這些屬性。 這種在選材、立

8、意、文體上沒有嚴格限制、可以任意無邊的作文命題,最大流弊就是容易猜題、套題。 考前熟記一些類型不同的現成作文,到了考場根據命題要求修修改改、 挖挖補補, 完全可以拼成一篇 “佳作” 。導致如此的命題, 公平性、 公正性能不大打折扣?這種命題模式如果形成慣例, 怎么能不造成一些考生的投機取巧心理?怎么能不給抄襲者留下大鉆其空的機會?近年來高考作文抄襲現象的持續上升, 正是這種命題模式造成的直接惡果。今年的一篇滿分作文烏鴉的自白剛剛在網上披露,馬上被人指為抄襲。但根據規定,高考試卷是不能隨便改分的; 那么, 這位考生豈不是逮了一個大便宜?上面那位寫了一首小詩的陜西考生逮了便宜, 似乎還可原宥, 而

9、讓抄襲者得了滿分,這說得過去嗎?須知, 烏鴉的自白不過是一個典型而已。在大量考卷中,憑這種套、猜、改、抄逮了便宜的何止千萬?高考作文的后果竟至于斯, 難道不值得反思嗎?所以, 這種沿襲數年的材料話題作文已經越來越暴露出無法克服的弊端,已經到了必須更改的地步了。作文命題之比較高考作文應該讓所有的人都猜不到題, 套不上題。 可為什么總不免事與愿違?為什么這幾年猜題現象越發增多了呢?除了前述之因,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作文命題往往跟現實跟得太緊。比如,2002 年我國加入了WTO, 同年又是足球世界杯大賽, 這些均與規則息息相關,北京的考題恰恰就是一道關于“規則”的話題。今年,黨和國家的新班子誕

10、生,開始了第三代領導集體向第四代的轉移,與“非典” 的抗爭肯定也會給社會進步帶來新轉機, 而北京的考題又恰恰是一道關于“轉折”的話題。如果循著這樣的思路搞下去,不是等著讓人猜題嗎?相形之下,全國卷與上海卷的情況則好一些。如果說,全國卷前幾年還有一點緊跟現實的話,今年的“感情親疏對事物的認知”就是一道很難猜到的出得不錯的題目。上海2002 年是一道要求以“面對大海”為題來寫的作文,這道題目雖沒有緊跟現實,但也是一道容易套寫的作文。比方說,準備了一篇懷念恩師的作文,原來是在一片叢林前勾起懷念,現在將叢林前改為大海邊,其他內容基本不動,不是就套上“面對大海”嗎?再比方,準備了一篇暴風雨中思考的作文,思考了大自然的偉大, 思考了不可抗拒的力, 現在將暴風雨中也改在大海邊,其他內容仍然不變,不是又套上“面對大?!眴??但是,上海今年的談“雜” ,卻是一道出得極好的題目。社會、人生、自然中,“雜”何處不在?誰又能說自己無“雜”可寫?然而, “雜”又并不涉及某個確定理念, 特指某個具體對象, 可謂看似無限制中設計了嚴格的限制。因此,無論你事先熟記多少作文,你都休想套得上;無論你準備得再充分,你不絞絞腦汁就休想寫好。一句話,是騾子是馬你必須在考場上見高低,憑真正的實力拿高分。這樣的命題,才是符合高考作文之目的與功能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