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態學試題_第1頁
農業生態學試題_第2頁
農業生態學試題_第3頁
農業生態學試題_第4頁
農業生態學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 C 、 N 、 P 和水循環的特5. r 選擇和 k 選擇。8. 簡述環境對生物的影響規一、名詞解釋(每個2分)1.生態型 2.農業生態學3.物質循環4.能量轉移 5.生態位 6.生境 7. 生活型8.生物多樣性 9.生態農業 10.周轉率 11.趨同適應 12.食物鏈 13.生態平衡14. 營養結構 15. 生態金字塔16. 生物學放大作用 17. 五大生態危機18. 邊緣 效應 19. 耐性定律 20. 種群二、簡答題(每題5 分)1. 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2. 農業生態系統的輔助能的類型及意義。點。4. 提高處級生產力和次級生產力的途徑。6. 簡述種群的數量特征。7. 群落內生物個

2、體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律。三、論述題(任選2 題,每題 10 分)1. 什么是農業生態系統的功能?如何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功能。2. 什么是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為什么要調整和如何調整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 3. 你認為農業生態學應包括那些內容?請你設計一個農業生態學課程內容體系。教學班號 學號 姓名 專業 級 班題 號 滿 分 得 分 閱卷人 審核人四五六七八合計一、給出下列英文短語的中文意思并定義或解釋(每個2 分,共 40 分)19.Food chain 20. Pollution二、簡答題(每題6 分,共 36 分)1. 什么是生態平衡,生態平衡失調的標志體現在那幾個方面?2. 3. 簡述農

3、業生態系統的結構。 4. 簡述生物種群間的相互關系。 5.簡述環境對生物的影響和作用。6. 簡述農業生態系統中林業與農業的關系。三、論述題( 24 分)1 .試比較自然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的主要特征。( 10 分)2 .根據農業生態系統中 C、 N 、 P 和水循環的意義和特點,分析目前人們在調控物質循環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14 分)山東農業大學考試專用第 3 頁,共 13 頁農業生態學試卷( B 卷;課程代碼: 1400360 )考試方式 閉卷 考試時長 100 分鐘教學班號學號 姓名 專業 級 班題號 滿 分 得 分 閱卷人 審核人五六七八合計一、從下列名詞中選擇15 個,譯成漢語并

4、用漢語或英語解釋(每個分,共 30 分)9.population 10.niche 11.trophic level 12.habitatmunity 14.environment 15.interspecific relation 16.intraspecific relation 17.pollution 18.biodiversity 19.species structure 20.temporal structure21.trophic structure 22.vertical structure 23.horizontal structure24.allelopathy 25.ec

5、ological strategy 26.regulation of density 27.dominant species 28.climax community 29.edge effect munity succession 31.ecotype 32.food chain 二、簡答題(每題 6 分)2. 農業生態系統的輔助能的類型及意義。 3. C 、 N 、 P 和水循環的特點。4. 提高處級生產力和次級生產力的途徑。 5. r 選擇和 k 選擇。三、問答題(任選4 題,每題 10 分)1 .簡述種群的數量特征?2 .群落內生物個體之間可能存在那些關系? 3.簡述環境對生物的影響規律

6、?4 .什么是農業生態系統的功能?如何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功能?5 .什么是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為什么要調整和如何調整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教學班號 學號 姓名 專業 級 班題 號 滿 分 得 分 閱卷人 審核人七八合計一、名詞解釋(每個2 分)1 .生態學 2.農業生態系統3.農業生態學 4.能量轉移 5.生態位 6.生境 7. 生態型 8.生物多樣性9.生態農業 10.傳遞效率 11.趨異適應 12.腐生食物鏈13.生態平衡 14. 食物網 15. 生態金字塔16. 環境污染 17. 富營養化 18. 耐性定律19. 過渡帶 20. 生態效益 二、簡答題(每題 6 分)1. 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

7、。2. P 、水循環的特點及其調控途徑。3. 什么是次級生產?它在農業生態系統中有何意義?如何提高次級生產力? 4. 簡述群落生態的內容。 5. 簡述環境對生物的影響規律。 三、論述題(任選 2 題,每題 15 分)生態系統結構和農業生態系統結構?為什么要調整和如何調整1. 什么是系統結構、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農業的理論基礎是什么?什么樣2. 你認為在中國發展生態農業有何重要意義。的技術才是生態農業技術?并分析植株個體間可能存在的關系及其3. 列舉群落生態在植物生產中的實例三個,應采取的調控措施。教學班號 學號 姓名 專業 級 班題 號 滿 分 得 分 閱卷人 審核人四五六七八合計2 分)

8、1.生態系統2.農業生態系統3.農業生態學 4.物質循環 5.生態位6.生境7.生活型 8. 生物多樣性9. 生態農業 10. 周轉率 11. 趨同適應12. 食物鏈 13. 生態平衡 14. 營養結構 15. 生態金字塔16. 生物學放大作用17. 五大生態危機18. 耐性定律 19. 種群 20. 生態效益 二、簡答題 (每題 6 分)1. 生態平衡失調的標志。2. C 、 N 循環的特點及其調控途徑。3. 什么是初級生產?它在農業生態系統中有何意義?如何提高初級生產力? 4. 簡述種群的數量特征。 5. 簡述環境對生物的影響規律。 三、論述題(任選 2 題,每題 15 分)生態系統結構和

9、農業生態系統結構?為什么要調整和如何調整1. 什么是系統結構、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農業的理論基礎是什么?什么樣2. 你認為在中國發展生態農業有何重要意義。的技術才是生態農業技術?4. 根據農業生態系統水分循環、我國水資源特點,分析農業節水的重要意義。教學班號 學號 姓名 專業 級 班題 號 滿 分 得 分 閱卷人 審核人四五六七八合計一、將下列專業術語譯成漢語(每個 1 分,共 10 分) 1. agroecology 2.ecosystem 3. energy flow 4. food chain 5. habitat 6. biodiversity 7. niche 8.ecotype

10、 9. community succession 10. trophic structure 二、名詞解釋 (每個2 分,共 20 分)1 .農業生態學 2.農業生態系統3.能量轉移4.食物網 5. 污染 6.能量傳遞效率 7.次級生產 8.限制因子 9.種群 10.生物群落 三、簡答題(每題8分,共 40 分) 1. 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2 . 農業生態系統輔助能的類型、性質和作用。 3. 農業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調控原則。4. 什么是初級生產?提高初級生產力的途徑有哪些。 5. r 選擇和 k 選擇。四、論述題(每題15 分,共 30 分) 1. 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試述保護農業

11、生態環境對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教學班號 學號 姓名 專業 級 班題 號 滿 分 得 分 閱卷人 審核人八合計一、將下列專業術語譯成漢語(每個 1 分,共 10 分)1. agroecology 2. ecosystem 3. energy flow 4. food chain 5. habitat 6.decomposer 7. niche 8. ecotype 9. community succession 10. ecotone二、名詞解釋(每個2 分,共 20 分)1 .農業生態學2.農業生態系統3.食物鏈 4.次級生產5.耐性定律6.空閑生態位 7.種群 8.生態對策9.

12、生物群落10.農業生物調控 三、簡答題(每題8分,共 40 分) 1.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2 .為什么能量在流動過程中會有損耗?3 .提高農業生態系統初級生產力的途徑有哪些?4.農業生態系統輔助能的類型、性質和作用。 5.r 選擇和 k 選擇。四、論述題 (每題 15 分,共 30 分)1.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農業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調控原則。教學班號 學號 姓名 專業 級 班題 號 滿 分 得 分 閱卷人 審核人合計2 分)I. 生態型2. 農業生態學3. 物質循環4.能量轉移 5.生態位 6.生境 7. 生活型 8.生物多樣性9.生態農業 10.周轉率II. 趨同適應15. 生態金

13、字塔16. 生物學放大作用12. 食物鏈 13. 生態平衡 14. 營養結構17. 五大生態危機18. 邊緣效應 19. 耐性定律 20. 種群 21. 群落 22. 生態效益5 分)1. 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 2. 生態平衡失調的標志。 3. C 、 N、 P 和水 循環的特點。6.4. 提高初級生產力和次級生產力的途徑。 5. 簡述種群的數量特征。簡述環境對生物的影響規律。 三、論述題(任選 2 題,每題 13 分)1. 什么是農業生態系統的功能?如何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功能。為什么要調整和如何調整農業2. 什么是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在發展生態農業時,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農業的理論基礎是什么

14、?什么樣3. 你認為在中國發展生態農業有何重要意義。的技術才是生態農業技術?教學班號 學號 姓名 專業 級 班題 號 滿 分 得 分 閱卷人 審核人四五六七合計一、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 1 分,共 10 分)1.生態學按其性質一般分為:A.理論生態學B.草原生態學C.環境生態學D.理論生態學與應用生態學2.農業生物環境是由以下哪兩個環境復合而成的:A.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 B.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C.人工環境與社會環境D. 自然環境與生物環境3.種群對空間的利用方式分為:A.分散利用、共同利用B.分散利用、合同利用 C.種間利用、種內利用D.環境利用、食物利用4.通過密度因子對種群大小的調節過程稱

15、為:A.因子調節B.密度調節C.原生調節D.次生調節5.就植物來說,其生態型包括:A.氣候生態型、土壤生態型、生物生態型B.養分生態型、溫度生態型、水分生態型C. 植物生態型、生物生態型、微生物生態型D. 環境生態型、生物生態型 6. 對系統無序程度進行度量的熱力學函數稱為:A.生物能B.嫡C.維持價D.食物鏈7.根據輔助能的來源,可將輔助能劃分為:A.自然輔助能、人工輔助能B.生物輔助能、工業輔助能C.無機輔助能、生物輔助能 C.工業輔助能、自然輔助能8.從整個生物圈的觀點出發,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可分為:A.地質大循環、生物小循環B.生物小循環、沉積型循環C.氣象型循環、地質大循環 D.沉積型

16、循環、氣象型循環9.在某一特定觀察時刻,單位面積或體積內積存的有機物質總量稱為:A.循環量B.自然量C.沉積量D.生物量10.農業生態系統的調節控制,主要為:A.直接調控、間接調控B.環境調控、生物調控C.自然調控、人工調控D.輸入輸出調控、結構調控二、多項選擇題 (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5 分,共 15 分)1. 理論生態學按研究對象生物類別分為:A.動物生態學、植物生態學B.微生物生態學、草原生態學第 10 頁,共 13 頁C.農田生態學、森林生態學D.微生物生態學、昆蟲生態學2.農業生產包括三個系統,把三個系統相互統一研究,是農業科學在體系上的一個重大發展。這三個系統是:A

17、.農業生態系統 B.農業工業系統 C.農業技術系統 D.農業經濟系統 3.種群的基本特征包括種群的:A.種群數量、空間分布B.種群分布、鄰接效應C.種群遺傳D.鄰接效應4. 具體研究中生態位常分為哪三種類型:A.基礎生態位B.現實生態位 C.模型生態位 D.空間生態位5.種間正相互作用可按其作用程度分為:A.捕食與寄生B.互利共生與原始合作C.偏利作用D.互利共生與競爭6.群落演替的類型包括:A.外因演替B.內因演替C.原生演替D.次生演替7.典型的旱生演替系列順序依次是:A.草本群落階段B.地衣群落階段 C.木本群落階段 D.苔葬群落階段8.種群間的相互關系分為:A.正相互作用B.負相互作用

18、C.中性作用D.前導性作用9.就植物來說,根據形成生態型的主導因子進行的劃分,生態型包括:A.氣候生態型、土壤生態型B.生物生態型、環境生態型C.溫度生態型、光照生態型 D.生物生態型10. 一般農業生態系統健康的綜合評價研究應同時包括的方面,即:A.生物學B.社會經濟C.人類健康D.社會公共政策 三、名詞解釋(每個3 分,共 24 分)生態系統 互利共生 群落演替 生態因子 生態位 物質循環的庫與流人工調控 次級生產 四、簡答題(每個4 分,共 32 分)1 .農業生態系統的內容?2 .在農業生產中如何應用種群間的相互關系? 3.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4.簡述生態因子對生物具有同等重要性、不可

19、替代性和互補型。 5.土壤作為一個自然體的生態作用?6.森林的生態作用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7.何為人工調控?8.簡答保持農田生態系統養分循環平衡的途徑? 五、論述題(共19 分)1 .論述農業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主要區別。 (以下題目可任選2題)2 .論述農業生態系統健康的影響因子。3 .論述農業生態系統中氮、磷的主要來源及其調控。 4.論述農業生態系統能值分析的方法步驟。農業生態學試卷考試方式 閉卷 考試時長 100 分鐘教學班號學號 姓名 專業 級 班題 號 滿 分 得 分 閱卷人 審核人四五六七八合計一、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 1 分,共 10 分) 1 、生態學按其性質一般分為:(

20、)A.理論生態學B.草原生態學C.環境生態學D.理論生態學與應用生態學2、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A.物種結構、時空結構 B.物種結構環境結構C.物種結構、時空結構、營養結構D.營養結構、生物結構3、種群波動的密度調節主要為:( )A.種間調節、食物調節 B.種內調節、食物調節C.種間調節、種內調節D.環境調節、食物調節 4、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是:()A.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B.外因演替、內因演替 C.外因演替、原生演替D. 內因演替、次生演替5、就植物來說,其生態型包括:()A.氣候生態型、土壤生態型、生物生態型B.養分生態型、溫度生態型、水分生態型C. 植物生態型、生物生態型、微生物生態型

21、D. 環境生態型、生物生態型6 、能量作為一種做功的動力,根據是否做功,劃分為:() A.光能、熱能B.動能、潛能C.動能、生物能D.潛能、生物能7、根據輔助能的來源,可將輔助能劃分為:( )A.自然輔助能、人工輔助能B.生物輔助能、工業輔助能C.無機輔助能、生物輔助能 C.工業輔助能、自然輔助能8、從整個生物圈的觀點出發,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可分為:()A.地質大循環、生物小循環B.生物小循環、沉積型循環C. 氣象型循環、地質大循環D. 沉積型循環、氣象型循環9、根據污染的環境,可分為的類型是:()A.化學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B.大氣污染、水域污染、重金屬污染C.重金屬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

22、染D.大氣污染、水域污染、土壤污染10 、農業生態系統的調節控制,主要為:()A.直接調控、間接調控 B.環境調控、生物調控A.自然調控、人工調控 D.輸入輸出調控、結構調控二、多項選擇題 (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5 分,共 15 分)1、理論生態學按研究對象生物類別分為:( )A.動物生態學、植物生態學 B.微生物生態學、草原生態學C.農田生態學、森林生態學D.微生物生態學、昆蟲生態學2、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 )A.物種結構、時空結構 B.環境結構、生物結構C.營養結構D.垂直結構、水平結構3 、種群的基本特征包括種群的:()A.種群數量、空間分布 B.種群分布、鄰接效應C.種群遺傳D.鄰接效應4、種群波動的調節主要包括:()A.密度調節B.非密度調節C.種內調節D.種間調節5、種間正相互作用可按其作用程度分為:( )A.捕食與寄生B.互利共生與原始合作C.偏利作用D.互利共生與競爭6、群落的結構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