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模擬眼球成像、近視的形成一、使用教材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四單元第六章第一節?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二、實驗器材眼球模型,焦距5厘米的凸透鏡,焦距10厘米的凸透鏡,焦距15厘米的凸透鏡,紙片,卷尺,透明橡膠球,手電筒,紙盒,蠟燭,圓規,透明彈珠。三、實驗改進表1 三種實驗方案改進方法及亮點方案實驗改進亮點方案一凸透鏡模擬晶狀體蠟燭模擬光源白紙板模擬視網膜利用眼球模型操作過程在眼球模型上進展,學生直觀感知晶狀體曲度變化對視網膜成像的影響。方案二凸透鏡模擬晶狀體鐵絲模擬眼球白紙板模擬視網膜用鐵絲模擬眼球前后徑,使紙片成像過程操作更簡單化,把眼球球體的研究變成一個平面上幾個位置點的研究。方案三
2、橡膠球模擬晶狀體帶箭頭手電筒模擬光源白紙板模擬視網膜利用眼球模型透明橡膠球更接近晶狀體的構造,可以通過拉伸,擠壓橡膠球來改變其曲度大小,更逼真詮釋晶狀體的聚光作用,詮釋晶狀體對視網膜成像的重要性。四、實驗設計思路 眼球成像原理:光線進入眼球,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落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像。晶狀體相當于一個可變焦距的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可以接像的光屏。近視是由于晶狀體曲度變大或者眼球前后徑變長,導致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從而眼睛看不清物體。遠視是由于晶狀體曲度變小,導致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從而眼睛看不清物體。老師準備很多材料,讓學生自己制作眼球成像的模型,從中理解
3、眼球成像,近視、遠視的形成原理,從而更好的保護眼睛。五、實驗教學目的1知識與技能:通過實驗理解眼球成像、近視、遠視形成的過程。2過程與方法:練習探究實驗的設計與施行過程,培養學生創新才能,動手操作才能,合作才能。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意識到不良用眼習慣對眼睛的嚴重危害性。六、實驗教學內容 本節課是學生理解了眼球構造后進展的“視網膜成像、“近視、“遠視形成過程的模擬活動。學生通過對眼球模型的構造進展材料改進,利用自制教具進展模擬,從中理解“視網膜成像、“近視、“遠視形成原理,增強眼睛保護、近視預防的意識和掌握保護方法。七、實驗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播放一組自制美景電子相冊,讓學生欣賞,中途視頻全黑。學
4、生親身體驗假如眼睛看不見物體,會是什么樣的場景。使學生意識到眼睛的重要性,同時產生對眼球如何成像的好奇心。二實驗前知識鋪墊1根據眼球構造圖片,眼球構造模型,老師帶著學生穩固眼球各部分構造及功能。2老師用手電筒向眼球模型射入光線,但在眼球模型視網膜上沒有像的產生。3老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怎樣模擬光線在視網膜上成像?“光線經過了眼球的哪些構造最終成像的?“光線在視網膜上成一個什么樣的像?三學生小組合作模擬視網膜成像學生小組討論研究方案并施行。方案一:眼球模型改進1.晶狀體模型改進用凸透鏡模擬晶狀體,原模型是塑料制品,沒有晶狀體聚光的功能。2.光源用點燃的蠟燭作光源。3.實驗施行將眼球模型的晶狀體換
5、成焦距5厘米的凸透鏡,將點燃的蠟燭靠近眼球模型,使光線透過眼球模型的角膜,瞳孔,晶狀體凸透鏡,玻璃體,最后在模型視網膜上呈現一個明晰的倒立的蠟燭火焰。方案二:眼球模型改進1.晶狀體模型改進用凸透鏡模擬晶狀體,原模型是塑料制品,沒有晶狀體聚光的功能。2.光源制作制作一個紙盒子,上面刻一個箭頭,把箭頭鏤空,然后把紙盒子扣在手電筒發光處,使手電筒的光只能通過箭頭射出。3.制作眼球模型把鐵絲圈成一個一端開口可調節長短的橢圓,長直徑26厘米,模擬眼球前后徑。將白紙板緊貼“眼球后邊垂直與桌面立起,模擬視網膜。4.實驗施行將焦距5厘米的凸透鏡放在鐵絲開口位置模擬晶狀體,翻開手電筒照射,最后在模型視網膜白紙片
6、上呈現一個明晰的箭頭,且發現箭頭方向與盒蓋上箭頭的方向相反。方案三:眼球模型改進1.晶狀體模型改進在透明橡膠球里裝上水模擬晶狀體。2.光源制作制作一個紙盒子,上面刻一個箭頭,把箭頭鏤空,然后把紙盒子扣在手電筒發光處,使手電筒的光只能通過箭頭射出。3.實驗施行將眼球模型的晶狀體換成裝有水的橡膠透明球,翻開手電筒照射,使光線透過眼球模型的角膜,瞳孔,晶狀體橡膠球,玻璃體,最后在模型視網膜上呈現一個明晰的箭頭,且發現箭頭方向與盒蓋上箭頭的方向相反。三種實驗方案共同亮點:1學生可以直接通過實驗操作看到光線通過了眼球的哪些構造,最后在視網膜上呈現一個物像。可以明晰的看到是一個倒立的像,學生可以通過“看到
7、的高樓,人理解到眼球中呈現的是一個倒立縮小的像。2學生可以直觀的認識到晶狀體是一個中間厚邊緣薄的形態。四模擬近視眼成像、遠視眼成像方案一:15厘米焦距的凸透鏡模擬正常視網膜成像。先用一個5厘米焦距的凸透鏡放入眼球模型晶狀體位置,模擬正常視力的晶狀體,用點燃的蠟燭照射,使眼球模型視網膜上呈現一個明晰倒立的蠟燭火焰。測量出凸透鏡到視網膜的間隔 ,記錄數據。2更換彈珠模擬近視眼成像。將凸透鏡拿走,換成透明彈珠,模擬近視后的晶狀體,發現視網膜上的像變模糊。手拿白色卡片沿“晶狀體與“視網膜直線方向漸漸向前挪動,直到看到明晰的像,測量出彈珠到卡片的垂直間隔 ,記錄數據。3更換大焦距凸透鏡模擬遠視眼成像。將
8、彈珠拿走,換成10厘米焦距的凸透鏡放入眼球模型晶狀體位置,模擬遠視眼的晶狀體,發現視網膜上的像變模糊。手拿白色卡片沿凸透鏡與視網膜直線方向漸漸向后挪動,直到看到明晰的像,測量出凸透鏡到卡片的垂直間隔 ,記錄數據。4白紙片后移模擬眼球前后徑加大,視網膜靠后。將白紙片從間隔 晶狀體13厘米處后移到間隔 20厘米處。用一個5厘米焦距的凸透鏡放入眼球模型晶狀體位置,模擬正常視力的晶狀體,用點燃的蠟燭照射,但在白紙片上無法看到明晰的像。將白紙片挪回到間隔 晶狀體13厘米處,發現白紙片上呈現一個明晰倒立的蠟燭火焰。方案二:110厘米焦距的凸透鏡模擬正常視網膜成像,鐵絲模擬眼球前后徑,紙片模擬視網膜。把鐵絲
9、圈成一個一端開口可調節長短的橢圓,長直徑26厘米,模擬眼球前后徑。將白紙板緊貼“眼球后邊垂直與桌面立起,模擬視網膜。光源制作。制作一個紙盒子,上面刻一個箭頭,把箭頭鏤空,然后把紙盒子扣在手電筒發光處,使手電筒的光只能通過箭頭射出。實驗施行。將一個10厘米焦距的凸透鏡放在鐵絲圈開口位置模擬晶狀體,用帶有箭頭鏤空盒子的手電筒照射,使白紙片上呈現一個明晰的與盒子上箭頭方向相反的箭頭物像。25厘米焦距的凸透鏡模擬近視眼的晶狀體。將10厘米焦距的凸透鏡更換成5厘米焦距的凸透鏡放在鐵絲圈開口位置模擬近視后的晶狀體,用帶有箭頭鏤空盒子的手電筒照射,但在視網膜上看到的像模糊,將白紙板沿“晶狀體與“視網膜直線方
10、向程度前移,直至白紙板上呈現一個明晰的與盒子上箭頭方向相反的箭頭物像。測量出凸透鏡到白紙片的間隔 ,記錄數據。315厘米焦距的凸透鏡模擬遠視眼的晶狀體。將10厘米焦距的凸透鏡更換成15厘米焦距的凸透鏡放在鐵絲圈開口位置模擬遠視后的晶狀體,用帶有箭頭鏤空盒子的手電筒照射,但在視網膜上看到的像模糊,將白紙板沿“晶狀體與“視網膜直線方向程度后移,直至白紙板上呈現一個明晰的與盒子上箭頭方向相反的箭頭物像。測量出凸透鏡到白紙片的間隔 ,記錄數據。4增大鐵絲直徑模擬眼球前后徑加大。將鐵絲直徑加大至30厘米模擬眼球前后徑加大。將一個10厘米焦距的凸透鏡放在鐵絲圈開口位置模擬晶狀體,將白紙片緊貼鐵絲最前方立起
11、放于桌上模擬視網膜。用帶有箭頭鏤空盒子的手電筒照射,發現紙片上是模糊的像。將白紙片挪動到原來26厘米處,發現白紙片上呈現一個明晰的與盒子上箭頭方向相反的箭頭物像。方案三:1裝有水的透明橡膠球模擬正常視網膜成像,紙片模擬視網膜。往透明橡膠球里裝入適量清水,用皮筋系緊開口,模擬晶狀體。用帶箭頭盒子的光源對準橡膠球照射,直到在視網膜上看到明晰的倒立的箭頭像。測量出橡膠球到視網膜的間隔 ,記錄數據。用圓規量出橡膠球最大直徑,記錄數據。 2擠壓透明橡膠球,使凸度變大,模擬近視眼成像,用紙片模擬視網膜。雙手適度擠壓橡膠球,使橡膠球凸度變大,此時紙片上的像變模糊。手拿白色卡片沿橡膠球與視網膜直線方向漸漸向前
12、挪動,直到看到明晰的像。測量出橡膠球到卡片的垂直間隔 ,記錄數據。用圓規量出橡膠球最大直徑,記錄數據。3拉伸透明橡膠球,使凸度變小,模擬遠視眼成像,用紙片模擬視網膜。雙手適度拉伸橡膠球,使橡膠球凸度變小,此時紙片上的像變模糊。手拿白色卡片沿橡膠球與視網膜直線方向漸漸向后挪動,直到看到明晰的像。測量出橡膠球到卡片的垂直間隔 ,記錄數據。用圓規量出橡膠球最大直徑,記錄數據。4增大鐵絲直徑模擬眼球前后徑加大。往透明橡膠球里裝入適量清水,用皮筋系緊開口,模擬晶狀體。用帶箭頭盒子的光源對準橡膠球照射,直到在視網膜上看到明晰的倒立的箭頭像。測量出橡膠球到視網膜的間隔 ,記錄數據。將鐵絲直徑加大至20厘米模
13、擬眼球前后徑加大,發現紙片上是模糊的像。將白紙片挪動到原來13厘米處,發現白紙片上呈現一個明晰的與盒子上箭頭方向相反的箭頭物像。(5) 數據整理表2 模擬眼球成像,近視,遠視的三種實驗方案數據整理方案實驗改進模擬正常視網膜成像:模擬近視:模擬遠視:模擬眼球前后徑加大1凸透鏡模擬晶狀體蠟燭模擬光源白紙板模擬視網膜利用眼球模型凸透鏡到視網膜間隔 :13厘米凸透鏡:焦距5厘米成像間隔 :13厘米結果:視網膜上呈現明晰的倒立的蠟燭火焰。彈珠到視網膜間隔 :13厘米彈珠:近乎球形成像間隔 :1.5厘米結果:像落在視網膜前方。凸透鏡到視網膜間隔 :13厘米凸透鏡:焦距10厘米成像間隔 :80厘米結果:像落
14、在視網膜前方。白紙板沿晶狀體與視網膜直線方向后移模擬眼球前后徑加大,間隔 晶狀體20厘米。凸透鏡:焦距5厘米,成像間隔 :13厘米結果:像落在前方。2凸透鏡模擬晶狀體鐵絲模擬眼球白紙板模擬視網膜鐵絲直徑:26厘米凸透鏡:焦距10厘米晶狀體到白紙片成像間隔 :26厘米結果:視網膜上呈現明晰倒立的箭頭像。鐵絲直徑:26厘米凸透鏡:焦距5厘米晶狀體到白紙片成像間隔 :14厘米結果:像落在視網膜前方。鐵絲直徑:26厘米凸透鏡:焦距15厘米晶狀體到白紙片成像間隔 :33厘米結果:像落在前方。鐵絲圈模擬眼球前后徑,直徑30厘米。凸透鏡:焦距10厘米,成像間隔 :26厘米結果:像落在前方。3橡膠球模擬晶狀體
15、帶箭頭手電筒模擬光源白紙板模擬視網膜利用眼球模型橡膠球直徑5.7厘米,橡膠球與視網膜間隔 13厘米結果:視網膜上呈現明晰倒立的箭頭像。橡膠球直徑6.5厘米,成像間隔 9厘米,晶狀體與視網膜間隔 :13厘米結果:像落在前方橡膠球直徑5.2厘米,成像間隔 15厘米,晶狀體與視網膜間隔 :13厘米結果:像落在前方鐵絲圈模擬眼球前后徑,直徑20厘米。橡膠球直徑5厘米,成像間隔 :17厘米結果:像落在前方。六得出結論1視網膜成像形成的過程: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成像。2晶狀體凸度變大或眼球前后徑變長,像會落在視網膜前方,導致看不清物體,形成近視。3晶狀體凸度變小,像會落在視網膜前方,看不清物體,形成遠視。七與實際生活相聯絡:學生談談如何預防近視保持正確讀寫姿勢。選擇適度光線用眼。看電視保持3米以上間隔 。手機電腦操作注意間隔 和時間控制在40-50分鐘。堅持做眼保健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市雕塑招標打造藝術作品3篇
- 公證處委托書出具流程3篇
- 戒煙保證書的模板范文3篇
- 安全責任時刻警惕3篇
- 小產權轉讓有效簡單協議書3篇
- 外業勘察分包合同樣本模板范例3篇
- 買房委托書撰寫3篇
- 電纜的熱穩定性與熱失控預防措施考核試卷
- 電信企業服務創新與業務增長策略考核試卷
- 育種中激素信號網絡的調控考核試卷
- 寵物買賣合同模板2025年
- 社區工作者綜合能力考試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科室院感2025年度工作計劃
- 藥品召回管理課件
- 石化工程質量管理培訓
- 《中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2021年版)》解讀課件
- 【MOOC】構造地質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MOOC】模擬電子電路與技術基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醫療質量控制培訓方案
- 病理性近視怎治療
- 《工業機器人系統維護》試卷6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