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污染耕地象草富集移除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1頁
《重金屬污染耕地象草富集移除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2頁
《重金屬污染耕地象草富集移除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3頁
《重金屬污染耕地象草富集移除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重金屬污染耕地象草富集移除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一、工作簡況1.1 任務來源2014年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中顯示,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不容樂觀,耕地土壤污染點位超標率達到19.4%。2016年國務院發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十條”),其中明確規定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2018年以來,湖南省通過治理式休耕、替代種植等措施,調整了約300萬畝稻田,希望通過3至5年的修復治理降低土壤中重金屬含量,提升耕地質量,實現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是一種典

2、型的替代作物,對土壤中重金屬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由于其生物量巨大,每公頃鮮重達到300至450噸,可在污染耕地替代種植的過程中,通過逐年富集提取過程,實現污染耕地的修復治理。近年來,象草因其種植管理方便,每畝能夠產生1000元左右的經濟效益,農戶接受度高,在我省污染耕地休耕區種植面積逐年加大,已成為我省污染耕地替代種植的主要作物之一。針對這一現狀,經由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課題組申請,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下達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下達2020年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擬在2021年完成重金屬污染耕地象草富集移除技術規程地方標準的制定工作。該標準制定由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主要起草,由湖南省農業標準

3、化技術委員會歸口。1.2 主要工作過程(1)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標準立項之前,項目主持單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等單位,依托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禁產區種植結構調和替代作物精深加工技術與工藝裝備(2017YFD0801105),以項目研究的水稻禁產區替代種植研究為點,以土壤修復-替代作物種植-秸稈精深加工為線,以湖南省開展的重金屬污染耕地種植結構調整及休耕試點區域為面,點線面結合,針對我省重金屬污染區分布和程度、農業種植習慣、不同作物秸稈重金屬(尤其是鎘)累積特性、農業機械化程度、資源利用生產企業分布等情況進行了初步統計分析,為標準的制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2019年11月至2019年

4、12月,承擔單位與參與單位協同會商,形成標準編制小組,收集、查閱了大量國內相關標準、文獻等技術資料,完成并遞交標準申報書。(3)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任務下達后,按照計劃任務書的要求,承擔單位立即組織技術骨干成立標準起草工作組,研究和制定了標準編制工作方案,并按照地方標準制訂要求展開標準制訂工作。(4)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標準起草組人員分別在長株潭區域4處重金屬不同程度的污染耕地,開展了象草田間種植試驗和種植技術示范,與此同時,調研省內,象草種植情況、資源利用情況。在此基礎上,起草了標準制定工作組討論稿(第1稿)。(5)2021年1月,組織召開了標準制定工作研討會,標準起

5、草工作組人員進行了討論,對標準內容進行了研討,對標準討論稿條文進行了修改完善,尤其是對標準中術語和定義、種植管理、重金屬活化劑施用和刈割技術等內容,反復修改和論證。會后,工作組又廣泛征求各有關專家意見,形成了標準征求意見稿(第2稿)。(6)2021年2月,將標準征求意見稿(第3稿)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農業合作社、生物基板材公司、生物乙醇公司、生物質發電企業等相關公司以及湖南省農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廣泛征求行業意見。同時,在湖南省市場監管局網站廣泛征求各方意見一個月時間。1.3 標準主要起草人及所做的工作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是該標準編制的承擔單位,湖南雙紅等單位(要不要加)參與起草,湖南省農業農村

6、廳歸口。項目參加人員具有多年的重金屬污染農田修復治理與象草耕作種植工作經歷。主要參加人員及分工見表1。表1 項目參加人員及分工序號姓名工作單位專業職稱分工1周航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副教授組織標準撰寫2廖柏寒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環境化學教授規劃與指導3辜嬌峰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環境生態學副教授標準撰寫4彭佩欽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土壤學教授標準數據采集5龍堅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講師標準撰寫6曾鵬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講師標準撰寫7楊文俊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田間實驗樣品分析8覃建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田間實驗樣品分析9唐棋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田間實驗樣品分析10伍港繁中南

7、林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田間實驗樣品分析11黃芳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田間實驗樣品分析12袁騰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田間實驗樣品分析二、標準編制原則和標準的主要內容2.1 編制原則本標準的格式符合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敘述正確無誤,文字表達準確易懂,技術內容科學合理,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標準的構成嚴謹合理,內容編排、層次劃分等符合邏輯與規定。一是科學性原則:針對目前湖南省耕地重金屬污染現狀、種植結構調整和休耕試點中發現的問題,依托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的科技成果和多年多地的象草種植研究,提出湖南省重金屬污染耕地象草富

8、集移除技術方案,理論與實際結合。二是先進性原則: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充分吸收和利用現有科研成果和成熟技術,提出了土壤重金屬活化劑施用技術和刈割技術,并明確指出了象草秸稈資源化利用途徑,提高了種植修復與后續循環利用的契合度。三是可操作性則:標準內容包含象草種植技術的各環節種植條件、整田、基肥、幼苗移栽、田間管理、排滯和保濕、收獲、留種莖、種莖越冬和種莖育苗等。另外,標準所有技術參數均在生產中進行了驗證熟化,效果穩定,可操作性強,在生產中具有實用性。2.2標準的主要內容(1)主要內容本標準共包含8方面內容,范圍、規范性文件引用、術語和定義、種植管理、重金屬活化劑施用、刈割、秸稈資源化利用和附錄。(

9、2)范圍本標準適用范圍是湖南省安全利用區和嚴格管控區重金屬污染耕地,利用象草進行植物修復的生產和資源化利用的區域。(3)參考標準本標準制定過程中參考的標準如下:GB 13078飼料衛生標準GB 15618 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 24508木塑地板GB/T 8321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HJ 588農業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技術導則NY/T 1229 旋耕施肥播種聯合作業機作業質量NY/T 3343耕地污染治理效果評價準則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DB 43/T 791 漁用桂牧1號雜交象草栽培管理技術規程三、主要技術指標確定象草原產非洲,是一種優良飼料,在我國江西、四川

10、、廣東、廣西、云南、湖南等地已引種栽培成功。廣西省在我國象草栽培種植方面具有較為成熟的經驗,先后頒布了一系列關于象草種植、生產、加工的技術標準,包括:桂閩引象草生產技術規程DB 45/T 1090-2014、紫色象草生產技術規范(DB 45/T 1225-2015)、象草青貯和微貯技術規程(DB 45/T 2003-2019)。重慶市2016年也發布了象草種植技術規范(DB 50T 737-2016),具體包括了象草的繁殖、田間管理、刈割、青貯飼料等過程。我省也早在2013年發布了漁用桂牧1號雜交象草栽培管理技術規程(DB 43/T 791-2013)。顯然,當前各省市發布的關于各品種象草的種

11、植、生產、加工技術標準主要目的是牧草,并不適用于用于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治理的象草富集移除種植。因此,本編制說明將從關鍵術語和定義、象草富集移除技術(重金屬活化劑施用和刈割)、資源化利用3個方面進行說明。本編制說明中數據來自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所做相關研究。3.1 關鍵術語和定義3.1.1耕地污染本文件中耕地污染是“耕地中污染物含量達到危害農產品質量安全以及對周邊生態環節產生不利影響超過可接受風險水平的現象。本文件中安全利用區污染耕地指耕地中重金屬鎘和鉛的含量高于GB 15618 規定的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等于或者低于風險管控值;嚴格管控區污染耕地指耕地中重金屬鎘和鉛的含量高于GB 15618

12、 規定的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值。來源:NY/T 3343, 3.2,有修改”。從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用)(GB 15618-2018)可知,當耕地土壤重金屬含量處于安全利用區時,可能存在食用農產品不符合質量安全標準等土壤污染風險,原則上應當采取農藝調控、替代種植等安全利用措施。處于嚴格管控區,原則上應當采取禁止種植食用農產品、退耕還林等嚴格管控措施。針對這2種污染程度的土壤,開展象草的富集移除種植,有利于逐步降低土壤重金屬含量,降低土壤污染風險。3.1.2 象草本文件中象草指“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禾本科、黍族多年生叢生大型草本植物。

13、本文件中指桂閩引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 cv. Guiminyin)”。象草是具有多品種的禾本科植物,纖維素和蛋白質含量高,主要用于飼料、纖維素生物質生產。新近研究表明,象草也是生物質發電、纖維乙醇、生物質板材的優良原料。象草品種豐富,有紅象草、矮象草、甜象草等等;并在不同地域引種栽培,形成新品種,例如,桂閩引象草、臺灣甜象草、桂牧號等。本文件指種植桂閩引象草,相關依據見3.2 象草重金屬富集移除技術。3.1.2重金屬活化劑本文件中重金屬活化劑指“活化重金屬污染耕地中鎘和鉛等有毒元素的、可生物降解的低分子有機酸。本文件中指檸檬酸、草酸、酒石酸、乳酸等低

14、分子有機酸。”研究表明,土壤重金屬具有不同化學形態,大部分土壤重金屬有效態含量較低,難以被植物吸收,影響植物提取的效率。向土壤中添加適當濃度的重金屬活化劑能有效提升土壤重金屬生物有效性,從而促進植物吸收累積重金屬。土壤重金屬活化劑主要分為螯合劑、低分子有機酸和表面活性劑,其中,低分子有機酸,易降解,環境友好,推薦作為農田原位重金屬活化劑使用。常見的低分子有機酸有酒石酸、檸檬酸、草酸和蘋果酸等。3.1.3 刈割本文件中刈割是“割草。本文件中指在象草生長期,將其地上部莖稈割掉收獲,象草繼續生長。”刈割是農業種植過程中,尤其是禾本類植物種植中,常見的一種種植管理措施,通過對作物地上部的多次收獲,從而

15、獲得更大的產量。象草是可刈割的,且一年種植期內可多次刈割。3.2 象草重金屬富集移除技術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就象草的不同品種重金屬累積特性、重金屬活化劑、刈割措施強化象草重金屬富集的效應,進行了田間試驗。3.2.1刈割技術(1)一次刈割對3種象草生物量得影響象草在生長中期(90天)和成熟期(180)的根長、莖高和分蘗數如表2所示。在成熟期時,象草的根長和莖高呈PG >PR >PM的趨勢。此時PG的根長和莖高分別為31.6 cm和247.2 cm。PM的分蘗數相較于PR和PG更大,完全成熟時達到33根·株-1,與PR和PG存在顯著性差異(P&l

16、t;0.05)。表2 三種象草生長狀況品種生長時間根長莖高分蘗數(days)(cm·株-1)(cm·株-1)矮象草PM9046.25±4.89c31±2.78a18021.36±6.07b50.45±9.57c33±5.87a紅象草PR90189.44±31.02b15±2.83b18028.35±5.02ab270.40±18.69a16±6.67b桂閩引象草PG90208.89±16.27b15±3.63b18031.63±2.80a273.

17、40±8.17a15±3.43b注:不同小寫字母代表3種象草生長狀況差異顯著(P<0.05)。未刈割處理下PG、PR和PM的生物量分別為1785.3、1254.1和618.4 g/株(圖1),而刈割處理下PG、PR和PM的2次收獲的總生物量為2274.0、1514.2和1153.9 g/株。刈割處理下PG、PR和PM生物量相較未刈割處理分別增加了27.4%、20.7%和86.6%。象草生物量呈莖>葉>根的趨勢,3種象草莖部位的生物量達到383.1-1899 g/株,占總生物量的61.9%-83.5%。圖1 三種象草未刈割與刈割處理下生物量(2)一次刈割對3

18、種象草各部位重金屬含量的影響3種象草根和莖的鎘含量差異較小,而PM葉中鎘含量低于PR和PG中的鎘含量(圖2)。3種象草根的鎘含量范圍為2.94-3.70 mg/kg,莖為1.45-2.55 mg/kg,葉為0.23-0.75 mg/kg。刈割處理下第一次收獲的莖和葉中鎘含量顯著高于未刈割處理(P<0.05),第二次收獲的根、莖和葉中鎘含量與未刈割處理無顯著差異。刈割處理與未刈割處理中象草各部位Zn含量相近。象草莖中Zn含量最高,達到43.23-143.6 mg/kg。未刈割與刈割處理下PM莖中Zn平均含量為127.0 mg/kg,顯著高于PR和PG(P<0.05)。注:不同小寫字母

19、表示單個品種象草在不同處理下差異顯著(P<0.05),不同大寫字母表示3個品種象草在同一處理下差異顯著。圖2 三種象草未刈割和刈割處理下各部位鎘和鋅含量(3)一次刈割對3種象草重金屬移除量的影響如圖3所示,3種象草在刈割處理下對Cd移除量呈現PG>PR>PM,而Zn移除量呈現PG>PM>PR。PG、PR和PM在刈割處理下對Cd的移除量分別為4.97、3.45和2.05 mg/株,相較未刈割處理移除量分別增加107.9%、40.0%和110.5%。PG、PR和PM在刈割處理下對Zn的移除量分別為125.6、90.9和93.6 mg/株,相較未刈割處理移除量分別增加7

20、1.6%、54.1%和63.0%。大量Cd和Zn累積在象草莖部位,分別占Cd和Zn總移除量的87.9%-93.8%和88.2%-93.5%。注:不同小寫字母代表3種象草未刈割和刈割處理下差異顯著(P<0.05)。圖3 三象草未刈割和刈割處理下Cd和Zn移除量(4)二次刈割對桂閩引象草重金屬移除量的影響田間試驗對比了刈割次數對桂閩引象草生物量的影響,如圖4所示,在刈割第一茬、第二茬、未刈割中各處理中象草生物量分別為24.14,6.38,18.18 t/hm2,2次刈割后總的生物量為24.56 t/hm2,與未刈割的生物量相當。圖4 刈割次數對象草生物量的影響分析不同刈割次數中象草莖葉鎘含量

21、和鎘移除量,如圖5所示。刈割和未刈割對象草莖葉的鎘含量存在顯著影響,如圖5左示,與未刈割莖、葉鎘含量相比,第1次刈割和第2次刈割莖、葉鎘含量均顯著較大,增大了約50%;第1次刈割和第2次刈割相比,第1次刈割的鎘含量略大,但兩者之間無顯著差異。如圖5右所示,第2次刈割象草莖葉累積移除的鎘最大,將第1次刈割和第2次刈割莖葉鎘移除量相加,則顯著大于未刈割的處理,增大了129%。 圖5 刈割次數對象草莖葉鎘含量和鎘移除量的影響綜上分析,(a)3種象草的生物量,桂閩引象草(PG)最大,刈割處理能夠顯著增大象草的生物量,與未刈割相比,桂閩引象草生物量增大86.6%,增幅最大。分析重金屬移除量,與未刈割相比

22、,桂閩引象草的Cd移除量增幅最大,增加107.9%,同時,Zn移除量增幅也最大,增加71.6%。因此,推薦在重金屬污染耕地種植象草中的桂閩引象草,并通過刈割強化其富集重金屬的能力。(b)刈割處理象草莖葉鎘含量高于未刈割處理,通過刈割可顯著提升象草莖葉對鎘的富集移除,建議多次刈割。(c)結合湖南省氣候特征與象草種植試驗,象草自4月中旬種植到11月中下旬收獲,若平均約70天或株高約2米,刈割一次,則可刈割2次,收獲3次。若機械化程度較高,則推薦株高約60厘米就刈割1次,并做好肥料的追施。3.2.2重金屬活化技術課題承擔單位,2017至2020年開展了土壤重金屬活化劑強化象草重金屬富集的盆栽和田間試

23、驗,象草品種為桂閩引象草。試驗結果如下:(1)盆栽試驗:3種活化劑不同施用量對象草累積重金屬的影響選用重金屬重度污染耕地土壤開展象草盆栽種植(土壤鎘含量2.18 mg/kg,鋅含量476 mg/kg,鉛105 mg/kg)。3種活化劑對象草累積鎘和鋅的影響如表3所示。表3 活化劑對象草鎘和鋅累積量的影響(mg/株)重金屬處理根莖葉總計CdCK0.141.640.141.87NTA10.101.510.091.75NTA20.181.490.141.80NTA30.121.100.111.33TA10.161.940.212.31TA20.141.770.182.09TA30.101.470.2

24、01.77CA10.162.010.142.30CA20.101.940.182.22CA30.161.950.172.28ZnCK1.4652.603.8157.87NTA10.6028.933.9333.46NTA21.5828.934.7435.25NTA31.2216.215.0922.51TA11.9261.595.0968.60TA21.3454.814.1860.32TA31.4150.273.9755.65CA11.4252.053.6857.15CA21.3945.663.9150.96CA31.4945.535.3352.34注: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各處理差異顯著(P<0

25、.05)。與對照相比,施加1.25-5 mmol/kg NTA降低象草莖Cd累積量7.9%-32.9%,未影響象草根和葉中鎘累積量。施加1.25-5 mmol/kg TA未影響象草根和葉中鎘累積量,1.25 mmol/kg TA提升象草莖鎘累積量18.3%,但2.5-5 mmol/kg TA未影響莖部位對ge的累積。施加1.25-5 mmol/kg CA未影響象草根和葉中鎘累積量,但提升莖累積量18.3%-22.6%。總體而言,施加NTA降低象草鎘累積量3.7%-28.9%,施加1.25 mmol/kg TA提升鎘累積量23.5%,施加CA提升象草鎘累積量18.7%-23.0%。與對照相比,施

26、加1.25-5 mmol/kg NTA降低象草莖鋅累積量45.0%-69.2%,提升葉鋅累積量3.1%-33.6%。施加1.25-5 mmol/kg TA和CA未明顯影響象草各部位鋅累積量。總體而言,施加NTA降低象草鋅的累積量38.7%-61.1%,施加CA和TA未影響象草鋅累積量。(2)田間試驗:望城某試驗田,土壤鎘總量0.93,生長60天刈割的象草莖、葉鎘含量分別為0.150.26和0.080.12 mg/kg。低分子有機酸增大了象草莖部鎘含量。表4 低分子有機酸TA不同施用量處理象草莖葉鎘含量(望城某試驗點生長60天)處理莖鎘含量葉鎘含量CK0.15±0.020.12

27、7;0.01T10.22±0.020.10±0.03T20.26±0.010.08±0.001(3)田間試驗:湘潭某試驗田土壤鎘總量0.62 mg/kg,施用不同劑量的GLDA后,象草莖、葉鎘含量分別為0.300.66和0.100.37 mg/kg。GLDA施用,對增大象草莖葉中鎘含量,也有一定的作用。表 5 螯合劑GLDA 以不同方式施加時的象草鎘含量及富集、轉移系數(數據來源:覃建軍等,2020)由圖6可知,象草地上部主要通過莖部對土壤鎘進行提取,莖部鎘提取量占比為82.4%95.0%。(數據來源:覃建軍等,2020)圖 6 不同GLDA施用方式對象

28、草鎘提取量的影響CK處理地上部的鎘提取量為4.47 g/hm2,除D1外,其他施加GLDA處理的鎘提取量都較CK顯著提高,其中D4的鎘提取量最高,為16.78 g/hm2,較CK提高了275.39%;D1D4、Z1Z4和G1G4的平均鎘提取量分別為12.62、6.94和5.81 g/hm2,隨總施加量增加存在顯著降低;同一總施加量分不同次數施加時的鎘提取量隨分施次數增加存在顯著提高,說明GLDA少量且分多次施加有利于象草地上部提取農田土壤鎘。上述試驗表明,土壤重金屬活化劑,可促進象草對重金屬的富集,提高象草植物修復的效率。土壤重金屬污染程度則決定了重金屬活化劑施用量,結合課題田間試驗,當土壤鎘

29、含量介于1.52.5 mg/kg,酒石酸推薦施用量42 kg/畝,土壤鎘含量2.5 mg/kg,推薦為84 kg/畝;若施用檸檬酸則施用量依次調整為60 kg/畝和120 kg/畝。結合后續秸稈的資源化利用,安全利用區不施用土壤重金屬活化劑;嚴格管控區酒石酸或檸檬酸施用量為4060 kg/畝。另外,重金屬活化劑少量且分多次施加有利于象草地上部提取農田土壤鎘,考慮到成本因素,推薦使用工業級產品。3.3 秸稈離田本文件要求種植收獲后的秸稈需徹底離田,原因在于:目前耕地重金屬污染治理技術還不能有效去除土壤中的鎘含量,也不能有效避免大氣沉降而帶來的重金屬,但是通過秸稈的移除則可以有效地去除耕地中大比例

30、的重金屬,有利于重金屬污染耕地的逐步治理,這也是利用象草富集移除土壤重金屬,達到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治理的重要原因。因此,用于重金屬污染耕地重金屬富集移除的象草,其秸稈不可直接還田,而是徹底離田,且其根系在每季種植前也需盡可能挖出,以加速修復治理的效率。3.4秸稈資源化利用象草秸稈屬農業生產中的固體廢棄物,按照我國頒布的農業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技術導則(HJ 588-2010),其資源利用有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工業原料等多種途徑。盡管本文件中通過各類技術強化了象草秸稈富集重金屬,但選擇合理資源利用方式,是可以實現秸稈資源的安全循環利用。3.4.1 資源化利用的途徑市場化主體利用秸稈可分為

31、五種途徑:一是肥料化利用,是指通過秸稈腐熟還田、堆漚還田、生物反應堆、生產有機肥、異地覆蓋還田等技術途徑消納利用秸稈,不包括直接還田部分。二是飼料化利用,是指通過青(黃)貯、氨化、壓塊飼料(包括顆粒飼料)、揉搓絲化、蒸汽爆破等技術途徑發展秸稈養畜消納利用秸稈。三是能源化利用,也稱燃料化利用,是指通過固化成型、炭化、熱解氣化、沼氣生產、直燃發電、纖維乙醇生產等技術途徑消納利用秸稈。四是基料化利用,是指通過生產食用菌基質、育苗基質和其它栽培基質消納的秸稈。五是原料化利用,是指通過生產人造板材、復合材料、清潔制漿、木糖醇、可降解包裝材料、墻體材料、盆缽、造紙、編織、養畜墊料、建筑等技術途徑消納的秸稈

32、。3.4.2 不同資源利用途徑對秸稈重金屬含量的要求(1)秸稈堆肥農田秸稈均可用于有機肥料的生產,根據生物有機肥(NY 884)、有機肥(NY 525)對成品中5種重金屬限量技術要求,生物有機肥中(以干基計)總鎘、鉛、鉻、汞、砷含量應分別小于等于3、50、150、2和15 mg/kg。基于此產品質量要求,用于肥料生產的秸稈原料重金屬含量,理論上應低于此限量值。(2)秸稈制飼料基于凡是可作飼料的青綠植物都可作飼料或青貯飼料原料,現行飼料制作技術規程中對飼料原料的蛋白質、纖維素或糖份等并沒有嚴格技術要求,只是在生產工藝上基于原料的糖分含量高低、營養價值大小、適口性等進行了工藝組合或優化。因此,我國

33、飼料衛生標準(GB 13078)對飼料原料、飼料成品中重金屬的限量有嚴格要求,用于飼料生產的原料,尤其是干草及其加工產品或植物性飼料原料總鎘、鉛、鉻、汞、砷含量應分別小于等于1,30,5,0.1和4 mg/kg。(3)秸稈能源利用秸稈能源利用對原料的質量要求,依據各技術的不同而有不同,現行技術規程或標準中主要對秸稈原料的水分、灰分、霉變等指標參數做了技術要求,對秸稈原料重金屬含量的限量技術要求較少。參照用于生產纖維乙醇的秸稈原料企業備案標準(河南天冠纖維乙醇有限公司企業標準Q/NTG 03-2019),秸稈中重金屬總鎘含量應小于等于5 mg/kg。(4)秸稈基料利用秸稈基料的成品分為3類,一類

34、是食用菌,一類是苗木基質,一類是農業種植基質。針對食用菌,盡管現行食用菌栽培基質質量安全要求(NY/1935-2010)和無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質安全技術要求(NY5099-2002)中,對重金屬含量均沒有界定,但是食用菌進入食物鏈,故本標準種植的象草秸稈是不建議做食用菌基質的。而針對苗木基質和農業種植基質,相關技術標準中也無重金屬含量的界定,但這2種用途,均屬還田,也不建議按此技術途徑使用。(5)秸稈工業利用秸稈工業利用對原料的質量要求,也是依據各技術的不同而有不同,主要體現在秸稈原料的水分、灰分、霉變、纖維素、半纖維素等指標參數,對秸稈原料重金屬含量的限量技術要求較少。另外,現行技術規程或

35、標準中對于成品質量有嚴格技術要求,例如,針對重金屬指標,國家標準木塑地板(GB/T 24508-2009)對室內用地板的要求是,基材重金屬可溶性鎘和鉛的量應該小于等于20 mg/kg,對室外用地板沒有技術限量。另外,參照生物基復合地板的企業備案標準(安徽雪郎生物基產業技術有限公司企業標準Q/XLSWJ 002-2020)對秸稈原料重金屬含量沒有技術要求。綜上要求,重金屬污染耕地象草富集移除技術種植收獲的象草秸稈資源化利用途徑規定為:飼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和工業原料化使用。不同污染程度耕地秸稈具體細分為:安全利用區種植收獲后的象草秸稈宜通過飼料化、燃料化和原料化的技術資源化利用,嚴格管控區種植收獲后的象草秸稈宜通過燃料化和原料化的技術資源化利用。其中,能源化宜采用壓塊成型炭化、供熱、液化(纖維乙醇)、生物質發電技術,實現能源利用;工業原料化可作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