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結合構建高效閱讀教學_第1頁
讀寫結合構建高效閱讀教學_第2頁
讀寫結合構建高效閱讀教學_第3頁
讀寫結合構建高效閱讀教學_第4頁
讀寫結合構建高效閱讀教學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讀寫結合,追求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 以語言教學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把識字、閱讀、寫話三者結合起來,使兒童迅速學好祖國語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會讀,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還必須要教會學生理解作者在表達思想內容時所運用的方式方法及其遣詞造句的妙處。” 但是在目前的新課程改革中,有些閱讀教學呈現出了重讀重悟的熱鬧場面,課堂上對教

2、材的肢解、碎問、反復感悟的現象消耗了大量的寶貴的課堂時間,缺少了動筆的時間。有幸參加桐城市骨干教師培訓,聆聽了許多精彩紛呈的課,給我感受最深的是,老師們在課堂上都重視讀寫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寫能力,能以讀悟寫,以讀帶寫,體現了語文教學的整體優化,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那么,如何進行讀寫結合,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呢?一、品詞析句,實現讀寫結合。          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往往會對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進行精心品味,這種品味不僅要讓學生讀通讀透,更應指導學生在讀的基礎上,悟出寫法,領會意圖

3、,進而學會運用,如盛老師教學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一文,在引導學生體會普羅米修斯的痛苦時出示重點句子“狂風終日在他身邊呼嘯,冰雹敲打著他的面龐,兇猛的大鷹在他耳邊尖叫,用無情的利爪撕裂他的肌體。”讓學生找出“呼嘯”、“敲打”、“尖叫”、“撕裂”等詞語,體會當時環境的惡劣和用詞的準確,接著師生仿照課文練筆。師生共同交流,讓學生從中體會到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堅強不屈的品質,培養學生對英雄行為由衷的欽佩之情。儲老師在炮手一文教學中,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課文。教學過程中,抓住士兵神態的變化:他的臉色由“蒼白”到“煞白”再到“慘白”等詞語,讓學生分三個層次去理解課文,理解語言文字的意思,通

4、過比較,讓學生明白炮手的臉色越來越白是反映炮手越來越痛苦的內心,表現了人物無私奉獻的精神。課文中有兩處對比描寫:“這時,裹著大衣的副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打顫,可炮手的前額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將軍連聲喝彩,回頭微笑著看看炮手,炮手的臉頰上流下了兩行熱淚。”通過品讀、比較、適時點撥,讓學生體會到炮手為了國家、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獻自我、犧牲自我的精神。而當將軍知道這是炮手的家時,會夸他什么呢?讓學生在夸炮手的同時再次體會炮手的偉大品質。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認真領悟那些優美的精辟佳句,還要引導學生研讀那些具體、準確、樸實無華的句子,使學生懂得寫文章要表達真情實感,用詞造句要做到準確得當。有些

5、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為了生動,往往堆砌許多華麗詞藻,結果空洞無物,很不真實,不僅不能感動人,反而令人生厭。通過閱讀使學生懂得一篇文章能否感人,不在于用華麗的詞語或說些慷慨激昂的話,恰恰相反,文章之所以感人,除了內容真實外,還在于表達的準確。二、個性感悟,實現讀寫結合。 語文課程中風格迥異的美文和鮮活的人物形象,帶給學生不僅是審美享受,更是心靈的震撼和思想的啟迪,人生的真諦隨著學習的深入而潛入學生的心扉。汪老師在教學一雙手時,能把握住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來教學。教師以“這是誰的手?”“這是一雙怎樣的手?”設疑,讓學生走進文本,和文本對話,很自然的歸納出這是張迎善的一雙粗糙、硬、大、

6、木色的手,然后又不斷生成新的話題 “這雙手為什么會這樣?”“這還會是一雙怎樣的手?”等,讓學生去探究、去感悟。在教學張迎善的手“大”這部分時,教師讓學生用直尺丈量自己的手,在比較中體會這雙大手,并結合課文列數字的說明方法,教會學生寫作方法。在文章最后拓展延伸的部分,老師深情朗讀張迎善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后,評委會給他的頒獎詞,接著要求學生以“有這樣一雙手”開頭,寫一段話。通過讀寫結合,加深了同學們對張迎善的認識,深化文章的主題。閱讀的過程是情感的碰撞過程,只有充分調動主體體驗和情感參與的積極性,才能使學生在閱讀中獲得啟迪。通過設計與人物對話、寫讀后感等形式,使學生“情于衷而形于言”,學生

7、的理解、感悟如涓涓細流不斷地傾瀉于筆端。課文中呈現的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能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引發讀者無限的遐想。信任這篇課文寫了“我”和先生到一個無人看管的桃林,自己摘桃子,自覺付錢,體會到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的故事。薛老師在教學時善于整合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中把重點放在語言文字訓練和寫話訓練上,做到放手讓學生感悟語言,出示與“信任”有關的課件,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到桃園主人的熱情好客、與人為善、信任他人的美好品質,以及作者被人信任的愉悅,很自然的激發學生寫的欲望,通過學生寫出對桃園主人說的話,深華了文章的主題。通過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將課文蘊涵的哲理淺顯地表達出來,使學生能夠真正讀

8、懂課文。讓學生自由表達不同尋常的感悟,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增強了對美的感受和鑒賞。三、讀中抒寫,實現讀寫結合。閱讀是讀懂文章,寫作是思想情感的表達。通過閱讀進行寫作,有利于激活學生頭腦中儲存的信息,將已學知識進行重組創新。我在教學草原一文,引導學生默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象草原美景,并在留給自己印象深的地方做上記號。學生運用批注的方法默讀課文。接著抓住“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與敕勒歌中的“茫茫”比較,讀出體現草原并不茫茫的地方。學生三次反復吟唱“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柔和的小丘、無邊的綠毯、奔馳的駿馬,整個草原充滿勃勃生機,連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為之生色。那黃的牛,白的羊,東一群,西

9、一群,忽隱忽現,到處都是。一切都那么美好。此時再讓學生拿起筆抒寫自己對于草原的感受。學生們被草原的美麗陶醉,由衷地發出一句句贊嘆。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言語,一定要讓“詞深入到兒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詞在兒童的頭腦和心靈里成為一種積極的力量”,“成為他們意識中帶有深刻內涵的東西”。優美的詞語如涓涓細流傾瀉于筆尖,已不再是游離于學生精神世界之外的異客了,而是深深地嵌入了學生的心靈,成為了富有活力的生命元素。教學草原時,還可以設計這樣的練筆:“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此時此刻,多少留戀,多少感激,多少真情涌動在心,在這夕陽下話別,你最想說什么?寫下來。“水本無華,相蕩而生漣漪;石本無火,

10、相擊而發靈光。”讓學生抒寫感言,是讓學生在與文本對話的同時,充分感受文學創作的魅力。教師引導學生寫感言,是對文本的縱深挖掘,學生抒發的是刻骨銘心的感悟,積淀的是厚實的語言文字。塑造精神和培育情感的同時,“寫”為閱讀教學增添了亮色。四、善讀補白,實現讀寫結合。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沒有想象,心靈就不會有思想。”想象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方式。教師充分利用文本內容,引起情感共鳴,精心選擇著筆處,巧妙設計話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使學生把對文本的感悟、體驗表達出來,有效地實現有效遷移。有的作品,作者在創作中留有“空白”,使文章在故事情節上有所跳躍,語言敘述中有所省略,給學生的想象和聯想留下

11、空間。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思維,發揮豐富的想象去填補這些“空白”,進行“補白”式的寫作訓練,使跳躍的內容變得連貫,簡潔的言語顯現出豐滿。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而且能使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充分利用文中“空白”,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使文本內涵得到了豐富,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得到了深化。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中有這樣一個詞“飽經風霜”。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想一想:那位拉車的飽經風霜的臉是什么樣的臉?想好了,請用幾句話寫出來。我給大家開個頭:“那位拉車的才三十多歲”請同學們接著寫。這個練習要求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把詞語的意思表達出來,可以說是一舉兩得:既幫助學生理解了“飽經

12、風霜”這個詞語的意思,又讓學生進行了人物外貌描寫的練習。五、發揮想象,實現讀寫結合。小學生的想象力是豐富的,他們喜歡想象中的事物;想象是學生內心世界真實的反應,表達了他們的童真童趣。“是想象把五彩繽紛的世界凝聚成文字,并且把文字中的內涵充分釋放,滋養我們的才氣和靈性。”讓想象這朵“人類思維最美麗的花朵”進入孩子的生活,進入孩子的學習,是對兒童生命的一種關懷和體貼。新課堂是促進學生發展的課堂,閱讀教學占領著顯著的地位,要提高教學實效性,閱讀教學首當其沖。只有當讀與寫和諧統一巧妙結合,閱讀教學才能真正引領學生攀登知識的高山,情感的高山,思維的高山,人格的高山。程老師在教學馬拉松一文時,在引導學生體

13、會馬拉松跑完全程的艱難時出示圖片,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說出馬拉松在路上遇到的困難,同學們紛紛發言,有的說:“他會遇到各種野獸。”有的說:“他會遇到暴風雨。”有的說:“他會遇到茂密的樹枝擋住了去路。”然后老師指導學生讀:“他跑啊、跑啊,終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門。”學生通過入情入境地朗讀,深刻地體會到馬拉松的勇敢、堅強、堅持不懈的精神。最后,在作業設計中讓學生想象菲利比斯是怎樣跑完全程的。這樣,學生在寫文時才有話可說,有情可抒。再如窮人一課的結尾:“桑娜拉上了帳子”那么以后的故事會怎樣發展呢?這一家人的日子會過得怎樣呢?我讓學生續寫故事。又如凡卡的結尾,“過了一個鐘頭,他懷著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夢里看見一鋪暖炕,炕上坐著他的爺爺,搭拉著兩條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鰍在炕邊走來走去,搖著尾巴”爺爺會收到他的信嗎?凡卡悲慘的命運會就此結束嗎?我讓學生繼續寫下去。這樣的續寫小練筆往往能激起學生的創作欲望,給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創作平臺。有許多課文的結尾處,雖意猶未盡卻戛然而止,留給了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順著作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