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養健康現狀面臨重大轉折_第1頁
中國營養健康現狀面臨重大轉折_第2頁
中國營養健康現狀面臨重大轉折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中國營養健康現狀面臨重大轉折時間:2005-5-31 9:10:15作者:南京吃喝,玩樂,飯店,酒吧,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信息平臺(城市吧)來源:南京吃喝,玩樂,飯店,酒吧,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信息平臺(城市吧)  近日,由衛生部、經濟日報主辦,嘉里糧油集團協辦的中國首屆營養健康發展北京論壇在北京嘉里酒店隆重召開,來自國家衛生部、營養學界、企業及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權威機構和人士,共同探討了目前我國慢性非傳染疾病發病率逐年增長的主要原因。會上,世界衛生組織代表認為,在過去的20年當中,中國在經濟領域內取得的巨大成 就,極大地改善了中國的食物供

2、應和人群營養狀況,但營養不良的問題依然存在。農村地區特別是中西部貧困地區仍然存在營養攝入不足的狀況,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居民的營養失衡趨勢日漸明顯,如不加以控制,在未來的若干年內,中國因營養失衡所引發的慢性非傳染疾病問題將更為嚴峻,涉及面更廣。反差明顯,暴露隱患我們可以回憶一下,70年代慢性病發病情況如何?那時,居民主副食品的消費都是憑糧票、菜票及各種各樣的票證,糧食限量供應,粗糧細糧合理搭配,肉蛋奶消費量少得可憐,食用油也非常少。農村居民更是艱苦,常年以紅薯、土豆為主食,逢年過節才能吃上一點細糧。在那樣的年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脂肪肝等慢性病非常少見。如今,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居民的

3、收入增加,市場放開,食品供應極大豐富,雞鴨魚肉、蛋品奶類、漢堡快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廣大居民徹底擺脫了饑餓的生活狀態,但卻忽視了膳食的合理搭配,隨之而來的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高等慢性非傳染疾病開始出現,并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及小康社會前進的步伐。在中國首屆營養健康發展北京論壇上,與會專家全面分析了我國的營養與健康狀況認為,我國目前面臨著營養過剩和營養不良兩方面的挑戰。一方面,就全國而言,特別是農村,營養缺乏疾病仍然是首要問題,尤其是某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缺乏問題還相當廣泛,某些人群由于遺傳的原因對某種營養素不能很好代謝及吸收。另一方面,在上海、北京等經濟比較發達的地

4、區,營養過剩引起的慢性疾病如肥胖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患病率迅速上升。有數據統計顯示,在我國大城市,糖尿病的發病率已達到每5年翻一番的增長趨勢;肥胖病的發病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嚴重影響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會上,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一組數據,引起了與會人士的關注:近年來,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慢性病發病率及死亡率都呈下降趨勢,美國從1995年以后,慢性病發病率及死亡人數已經穩步地減少,加拿大和日本等國總體慢性病的死亡率曲線也趨于平緩。這與中國目前的營養健康現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果簡單地把歐美國家的這一現象歸于醫學技術發達、物質生活水平高等未心能令人信服,甚至可能還自相矛盾。 世界糧農組

5、織代表認為,這些國家居民慢性病發病率下降與他們大力倡導健康教育、強調保健意識以及重視環境保護等密不可分。國際“取經”找差距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歐美等國家對國民的營養與體質狀況非常重視,并意識到,“科學的營養搭配、均衡的膳食可以改變一個人、一個家庭乃至一個民族的前途”。近年來世界各國的衛生組織、協會不斷加大向人們宣傳防慢性病的力度,使每一個公民認識到糾正不良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另外由于傳媒宣傳得力,醫學知識日益普及,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普通百姓的自我保健意識不斷加強,許多人能夠通過膳食平衡、運動鍛煉等各種措施來努力提高自己的抗慢性病能力。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盡管營養不良

6、問題不是那么嚴重,但政府對這個問題仍然非常重視,近年來美國各州的衛生組織、協會不斷加大向人們宣傳防慢性病的力度,使每一個公民認識到糾正不良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建立營養健康機構 ,營養調查制度,營養健康制度 ,加強教育、立法及政策。印度是全球營養不良問題比較突出的國家之一,但政府對此非常重視,從1965年就開始實施“綠色革命”,發展糧食,提高糧食供給能力 ,并掀起“白色革命”,科學的建立奶類生產供應、流通分配、消費制度,并實施兒童營養干預計劃推出了學校午餐計劃、兒童照顧食品年計劃以及其他營養補助計劃等。再看一下日本,二戰后,日本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的同時,重點做了兩

7、方面的工作,那就是抓教育和國民素質。國民素質當然包括身體素質。1947年,日本頒布了營養師法,1952年又制定并推行了營養改善法,一系列的措施使日本在短短的幾十年從一個戰敗國成為世界經濟大國。雖然2004年10月12日衛生部公布了中國首次中國營養與健康調查報告,詳細介紹了我國目前居民營養健康現狀。但是,我國的營養健康還沒有制度化、系統化,每10年一次的調查不能及時地反映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國民營養狀況的影響。目前對營養狀況的評價主要集中在膳食營養素攝入量的估計和體格測量方面,缺乏營養狀態評價的生化指標檢測,而且有些指標還缺乏中國人群的分布資料,這與發達國家所采取的全方面的營養健康措施存在著很大的差

8、別。全民動員,杜絕疾患從目前看,營養和健康問題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戰略需求問題。美國康奈爾大學針對中國營養不均衡所引發的慢性非傳染疾病趨勢認為:“現實中國城市居民的脂肪攝取量占總熱量的35%,血膽固醇上升,心血管病和癌癥逐漸成為普遍的疾病。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即使統計數字仍然明顯地低于西方國家,估計中國每年在勞動力上的損失及治療慢性疾病上的花費將達到3000億6000億美元之巨。”顯然,由營養不均衡所導致的慢性非傳染疾病帶給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現時的營養不均衡,將產生無法估算的遠期損失。因此,必須喚起全社會對營養健康問題的高度重視,尤其是決策層、經濟界人士,必須盡快做出改善中國營養不均衡現狀的決斷,以緩解正在增長的慢性病的發病率。另外,可以借鑒國世界發達國家在營養健康方面的成功經驗,徹底擺脫慢性非傳染疾病的制約,加快經濟發展的步伐和小康社會的早日實現。事實已經告訴我們,營養失衡是無形殺手,它代表社會資源的慢性流失。營養失衡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