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流域污染防治規劃_第1頁
鄱陽湖流域污染防治規劃_第2頁
鄱陽湖流域污染防治規劃_第3頁
鄱陽湖流域污染防治規劃_第4頁
鄱陽湖流域污染防治規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鄱陽湖流域污染防治規劃鄱陽湖流域污染防治規劃(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二二一一年一月十一日年一月十一日目目 錄錄第一章第一章 流域環境現狀流域環境現狀.11.1 流域概況流域概況.11.2 污染物排放現狀污染物排放現狀.61.3 水環境質量現狀水環境質量現狀.91.4 存在問題及面臨壓力存在問題及面臨壓力.12第二章第二章 指導思想與防治原則指導思想與防治原則.152.1 指導思想指導思想.152.2 防治原則防治原則.152.3 規劃時段規劃時段.162.4 規劃分區體系規劃分區體系.16第三章第三章 防治目標防治目標.193.1 總體目標總體目標.193.2 水質指標水質指標.193.3

2、 總量控制指標總量控制指標.213.4 污染控制指標污染控制指標.21第四章第四章 主要任務主要任務.224.1 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224.2 加強五河一湖源頭的水環境保護加強五河一湖源頭的水環境保護.224.3 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244.4 加快縣城污水處理管網配套設施建設加快縣城污水處理管網配套設施建設.254.5 加大工業污染控制力度加大工業污染控制力度.254.6 開展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開展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274.7 實施生活垃圾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置實施生活垃圾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置.284.8 強化對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生態環境監管強化

3、對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生態環境監管.28第五章第五章 重點工程保障措施重點工程保障措施.305.1 重點工程重點工程.305.2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31附表一附表一 .36工業污染治理項目表工業污染治理項目表.36附表二附表二 .42縣城污水處理管網配套建設項目縣城污水處理管網配套建設項目.42附表三附表三 .47區域環境綜合整治項目表區域環境綜合整治項目表.47附表四附表四 .51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51附表五附表五 .54五河一湖源頭農村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五河一湖源頭農村環境綜合治理項目.54第一章第一章 流域環境現狀流域環境現狀1.1 流域概況流域概況鄱陽湖位于北緯 2

4、822至 2945,東經 11547至 11645,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它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河,流域面積為 16.22 萬平方公里,其中江西境內面積 15.7 萬平方公里,占我省國土面積的 94.1%。鄱陽湖水系的年徑流總量為 1460 億 m3,占長江流域的 14.5%,占全國的 5.1%。入湖水量中,贛江比重第一,占 55.0%;信江第二,占 14.4%;撫河第三,占 12.1%;饒河、修水分別占 9.3%、9.2%。鄱陽湖流域內各主要河流水資源表見表 1.1。表表 1.1 各主要河流水資源表各主要河流水資源表河流名稱河流名稱最大年徑流量最大年徑流量(億(億 m3)最

5、小年徑流量最小年徑流量(億(億 m3)多年平均水資源量多年平均水資源量(億(億 m3)信江298.580.0165.8修水171.035.3108.5饒河205.047.7107.6贛江1071.0236.7637.9撫河251.548.3139.5同時,鄱陽湖也是長江干流重要的調蓄性湖泊,在中國長江流域中發揮著巨大的調蓄洪水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特殊生態功能,是我國十大生態功能保護區之一,對維系區域和國家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鄱陽湖流域對接“長三角”、 “珠三角”等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經濟社會受“長三角”、 “珠三角”輻射,與這些地區有著密切的聯系。鄱陽湖是世界的鄱陽湖,是國際重要濕地,也是世

6、界自然基金會劃定的全球重要生態區之一。每年有 300 余種候鳥在鄱陽湖越冬,其中在此越冬的白鶴占全世界白鶴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鄱陽湖流域涉及江西省全部 11 個設區市,包括 10 個縣級市、69 個縣、10 個市區。2008 年,流域總人口為 4422.8 萬人,流域 GDP 為 6452.93 億元,人均 GDP 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主要社會經濟情況詳見表 1.2。表表 1.2 社會經濟概況表社會經濟概況表轄區人口轄區人口(萬人萬人)市市縣縣轄區面積轄區面積(km2)總人口總人口(萬人萬人)城鎮人口城鎮人口(萬人萬人)GDP(億元億元)市轄區617223.09175.291121.40 南

7、昌縣183995.622.4225.08新建縣233871.613.5134.88安義縣65627.47.940.86南昌市進賢縣194779.813.3134.19市轄區42245.5737.02172.63 浮梁縣285428.14.942.72 景德鎮市樂平市197584.618.0106.50 蓮花縣106225.83.623.96 萍鄉市蘆溪縣96828.64.855.21 市轄區59860.4447.43351.96 九江縣91134.84.830.12 武寧縣350737.16.136.63 修水縣450479.49.743.94 永修縣203537.49.545.28 九江市德

8、安縣92723.011.923.87 市市縣縣轄區人口轄區人口(萬人萬人)GDP(億元億元)轄區面積轄區面積(km2)總人口總人口(萬人萬人)城鎮人口城鎮人口(萬人萬人)星子縣71925.44.218.33 都昌縣198878.310.130.04 湖口縣66928.67.032.75 彭澤縣154236.55.926.54 九江市瑞昌市142343.911.646.32 市轄區178991.1532.86335.95 新余市分宜縣138932.110.266.37 市轄區13720.4914.2457.46 余江縣93737.17.226.97 鷹潭市貴溪市248058.515.2172.1

9、9 市轄區47963.7638.50154.98 贛 縣299360.510.554.11 信豐縣287871.313.360.78 大余縣136829.88.446.73 上猶縣154429.83.922.98 崇義縣219720.33.930.80 安遠縣594 9.1 1.6 5.93 龍南縣164130.74.943.82 定南縣922 14.3 2.7 16.28 全南縣152119.15.722.37 寧都縣405376.18.059.93 于都縣289399.823.164.39 興國縣321477.015.153.83 會昌縣272247.76.531.87 尋烏縣152628

10、.2 3.5 22.33 贛州市石城縣158231.05.617.79 市市縣縣轄區人口轄區人口(萬人萬人)GDP(億元億元)轄區面積轄區面積(km2)總人口總人口(萬人萬人)城鎮人口城鎮人口(萬人萬人)瑞金市244864.413.548.34 贛州市南康市184580.07.963.46 市轄區138153.3324.3079.56 吉安縣211746.19.150.02 吉水縣250950.611.242.24 峽江縣128717.65.320.31 新干縣125231.87.237.38 永豐縣268043.48.945.49 泰和縣266653.49.855.05 遂川縣310254.

11、95.839.31 萬安縣204730.34.921.54 安??h279639.09.546.57 永新縣220049.08.332.92 吉安市井岡山市127615.74.621.92 市轄區2532103.2327.0495.78 奉新縣164230.88.546.90 萬載縣171450.18.045.30 上高縣135034.29.954.57 宜豐縣193528.210.036.80 靖安縣137714.45.018.26 銅鼓縣154813.73.816.45 豐城市2845134.530.1169.00 樟樹市128754.015.098.50 宜春市高安市243980.921.

12、486.88 市轄區2122106.8832.84147.58 撫州市南城縣169831.07.137.75 市市縣縣轄區人口轄區人口(萬人萬人)GDP(億元億元)轄區面積轄區面積(km2)總人口總人口(萬人萬人)城鎮人口城鎮人口(萬人萬人)黎川縣172924.04.521.50 南豐縣191128.66.438.20 崇仁縣152034.87.438.20 樂安縣241335.78.520.82 宜黃縣194522.03.518.36 金溪縣135828.85.826.01 資溪縣125111.02.911.93 東鄉縣126243.312.052.17 撫州市廣昌縣161224.04.21

13、3.31 市轄區33939.0120.8282.84 上饒縣224676.37.957.13 廣豐縣137885.912.8112.24 玉山縣172358.512.441.03 鉛山縣217843.87.637.46 橫峰縣65521.13.830.87 弋陽縣159338.26.830.49 余干縣233195.711.348.13 鄱陽縣4215152.221.059.52 萬年縣113638.99.136.35 婺源縣294835.26.636.46 上饒市德興市208231.510.570.98 總計1622804422.81158.66452.93 備注:(贛州市安遠縣、尋烏縣和定

14、南縣部分流域面積屬珠江水系)1.2 污染物排放現狀污染物排放現狀12008 年全省廢水排放量 13.89 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6.87 億噸,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 92.98%;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7.02 億噸,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 39.14%。2008 年,全省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 44.53 萬噸,其中工業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 10.02 萬噸,占排放總量22.5;生活污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 34.51 萬噸,占排放總量77.5。 全省廢水中氨氮排放量 3.43 萬噸,其中工業廢水中氨氮排放量 0.62 萬噸,占排放總量 18.08;生活污水中氨氮排放量 2.81 萬噸,占排放總

15、量 81.92。生活污水中氨氮排放量大于工業廢水中氨氮排放量。10.020.6234.512.8105101520253035工業城鎮生活COD排放量(萬t/a)氨氮排放量(萬t/a)圖 11鄱陽湖流域各類污染源排污情況 各設區市廢水排放情況各設區市廢水排放情況2008 年,全省廢水排放量 13.89 億噸,其中廢水排放量最1 以下數據來自2008 江西省環境狀況公報和2008 年江西省環境統計年報大的設區市是南昌市,為 2.27 億噸;工業廢水排放量最大的設區市是吉安市,為 1.24 億噸;生活污水排放量最大的設區市是南昌市,為 1.26 億噸。2008 年,全省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 44

16、.53 萬噸,其中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最大的設區市是贛州市,為 8.12 萬噸;工業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最大的設區市是吉安市,為 2.71萬噸;生活污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最大的設區市是贛州市,為 6.08 萬噸。2008 年,全省廢水中氨氮排放量 3.43 萬噸,其中廢水中氨氮排放總量最大的設區市是贛州市,為 0.69 萬噸:工業和生活氨氮排放量最大的設區市是贛州市,分別為 0.22 萬噸和 0.47 萬噸。表表 1.3 流域內污染物排放情況流域內污染物排放情況廢水排放量(萬噸)廢水排放量(萬噸)COD 排放量(萬噸)排放量(萬噸)地市地市工業工業生活生活工業工業生活生活南昌10117.6

17、712590.091.88 4.73景德鎮4328.283689.130.35 1.89萍鄉1430.293559.480.12 1.87九江6692.537565.720.51 3.77新余4494.922587.120.28 1.14鷹潭3670.061861.210.10 1.05贛州9920.7710821.522.04 6.08吉安12354.376248.212.71 3.27宜春2583.587959.340.42 4.18撫州8514.555929.941.33 3.05上饒4573.837416.220.27 3.49合計138908.844.53 工業行業廢水排放情況工業行

18、業廢水排放情況2008 年,全省工業廢水排放量前五位的行業是造紙及紙制品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和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這些行業累計占重點調查工業廢水排放量的 63.86;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前三位的行業是造紙及紙制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和有色金屬礦采選業,累計占重點調查工業化學需氧量55.34;氨氮排放量前三位的行業是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和造紙及紙制品業,累計占重點調查工業氨氮排放量 57.92。造紙及紙制品業, 29.02其他行業,30.56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8.32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19、6.77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5.59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8.57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11.18圖 122008 年江西省工業廢水行業排放情況()造紙及紙制品業, 42.52飲料制造業,4.17紡織業, 4.57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4.38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4.72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8.1醫藥制造業,4.15其他行業,27.4圖 132008 年江西省工業化學需氧量行業排放情況()造紙及紙制品業, 14.31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21.07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22.54其他行業,27.42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4.55醫藥制造業,4.23有

20、色金屬礦采選業, 5.89圖 142008 年江西省工業氨氮行業排放情況()1.3 水環境質量現狀水環境質量現狀21.3.1 主要河流水質狀況主要河流水質狀況2008 年鄱陽湖水系水質狀況良好,-類水質斷面比例為78.5%。流域內主要河流中,贛江、長江九江段、撫河、修河水質為優;饒河和信江水質為輕度污染。全省地表水主要污染物是氨氮和糞大腸菌群。2 以下數據來自2008 年江西省環境質量報告書贛江有 60 個監測斷面,總體水質優。類水質斷面比例 91.7%。其中九江段、宜春段和吉安段水質優,南昌段和贛州段部分斷面水質為輕度污染,主要污染物為氨氮和糞大腸菌群。袁河有 16 個監測斷面,總體水質優。

21、類水質斷面比例 93.8%。其中萍鄉段和宜春段水質優,新余段有個別斷面水質為輕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糞大腸菌群、高錳酸鹽指數和石油類。饒河有 17 個監測斷面,總體水質為輕度污染。類水質斷面比例為 41.1%。其中上饒段和景德鎮段均為輕度污染,主要污染物為氨氮和總磷。信江有 24 個監測斷面,總體水質為輕度污染。類水質斷面比例為 37.5%。其中鷹潭段水質優,上饒段輕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是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修河有 10 個監測斷面,總體水質為優。類水質斷面比例為 90%。其中宜春段水質好于九江段水質。九江段個別斷面為輕度污染,主要污染物為石油類。長江九江段和撫河分別設有監測

22、斷面 7 個和 15 個。全部達到或優于類水質標準,總體水質均為優。長江九江段主要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揮發酚。撫河主要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石油類和高錳酸鹽指數。具體情況見表 1.4。表表 1.4 主要河流水質狀況統計主要河流水質狀況統計類水質類水質類水質類水質類水質類水質類水質類水質類水質類水質劣劣類水質類水質水質狀況水質狀況河流河流斷面斷面數量數量斷面斷面數值數值斷面數比斷面數比率率(%)斷面斷面數值數值斷面數比斷面數比率率(%)斷面斷面數值數值斷面數比斷面數比率率(%)斷面斷面數值數值斷面數比斷面數比率率(%)斷面斷面數值數值斷面數比斷面數比率率(%)斷面斷面數值數值斷面數斷

23、面數比率比率(%)信江2400312.56251562.50000輕度污染修水10005504401100000優饒河1700529.4211.81058.80000輕度污染贛江6000711.75083.3350000優撫河15001173.3426.7000000優袁河160016.31593.7000000優長江九江段700710000000000優 鄱陽湖水質狀況鄱陽湖水質狀況2008 年鄱陽湖 4 個監測點位中都昌和蛤蟆石水質為類,康山和蓮湖水質為 V 類,主要污染物均為總磷、總氮和石油類;富營養化程度除蓮湖點位為輕度富營養外,其他 3 個點位富營養化程度均為中營養。具體情況見表 1

24、.6。表表 1.6 鄱陽湖各監測斷面超標斷面情況一覽表鄱陽湖各監測斷面超標斷面情況一覽表斷面名稱斷面名稱水質類別水質類別超標污染物超標污染物富營養化程度富營養化程度康山V總磷、總氮、石油類中營養蓮湖V總磷、總氮、石油類輕度富營養都昌/中營養蛤蟆石/中營養1.3.3 飲用水源地水質狀況飲用水源地水質狀況2008 年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監測點位 29 個,總監測點位次數 326 點次,總監測取水量 65844.3 萬,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監測點次和監測水量全部達標。1.4 存在問題及面臨壓力存在問題及面臨壓力隨著江西省鄱陽湖流域城鎮化進程加快,以及部分大型耗水型企業的新建和地區產業轉移,流域內水污

25、染問題不容忽視。監測數據表明,鄱陽湖流域地表水水質總體較好,但部分河段水環境污染比較嚴重,城市河段尤為突出。此外,鄱陽湖區水質局部已呈惡化趨勢。水污染問題已開始影響流域內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水環境面臨越來越重的環境壓力。造成地表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一、工業布局和工業結構性污染是造成區域水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流域內高耗水、重污染行業比重仍然較大,治理水平總體較低,尚未實現區域間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低。流域內金屬化工、冶煉、石油加工、煉焦、造紙等產業污染比較嚴重,這些企業多數設備陳舊,工藝落后,原材料及水資源利用效率低,污染治理設施投入嚴重不足,存在水污染事故隱患。200

26、8年,全省工業廢水排放量前五位的行業是造紙及紙制品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和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這些行業累計占重點調查工業廢水排放量的63.86。二、城市污水已逐步成為最主要污染源。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生活污水及其中化學耗氧量、氨氮等污染物的排放總量逐年增加,但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管網設施建設滯后,部分城鎮污水處理廠因污水收集管網不配套,導致不能正常運行,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較低,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僅為39.14,絕大多數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三、農村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根據全省農村的實際情況,鄱陽湖流域內村莊突出的水環境問題主要是農村

27、面源、農村生活和散養畜禽等產生的污水和垃圾對水環境的影響。這些污染因素影響了農村飲用水安全,使得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全省幾乎每個鄉(鎮)均不同程度的存在飲水安全問題,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占相當比例。農業面源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農業面源主要來自化肥、農藥及畜禽養殖的廢水排放,資料顯示所施用農藥只有1020%附著在植物表面,由于施用不合理及利用率不高等問題,使相當部分的化肥、農藥施用后通過地表徑流形式污染地表水。農村生活污染主要分布在贛江、信江、撫河、饒河、修水、鄱陽湖(簡稱“五河一湖”)及其源頭等人口集中地區,由于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產生量大,農村散養畜禽布局不合理,而村鎮目前還沒有建立專門的

28、污水處理和垃圾收集轉運系統,造成大量生活污水和固體廢物直接向環境排放,給當地水環境造成新的危害和潛在威脅。五、環境監管能力不足。近年來,我省環境監管能力不斷得到加強。頒布執行了一批環境保護法規、規章和技術政策;開展了以飲用水源地保護為主的環境保護專項行動。但是環境監管能力與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仍有較大的差距。環保部門作為環境保護的統一監督管理部門,缺乏必要的行政手段和與之相適應的政策技術保障,導致綜合協調能力不強,難于實現統一監督管理的職能。環保部門機構不全、編制不足、經費不足,全省環境監管能力建設滯后于經濟建設的狀況未得到實質性改變。第二章第二章 指導思想與防治原則指導思想與防治原則2.1 指導

29、思想指導思想以全面改善鄱陽湖流域水環境質量為基本目標,突出對重點區域的環境保護,以加快建設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為重點,以產業結構調整為根本措施,以防治面源污染為中長遠戰略,把鄱陽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與推進城鎮化進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加強流域生態保護等有機結合起來,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實現鄱陽湖流域水環境質量的不斷提高和生態狀況的持續改善。2.2 防治原則防治原則注重協調,持續發展。發展是第一要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也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基礎。環境是發展的重要前提,在發展過程中必須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堅持統籌經濟、社會、人與自然相協調,根據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要求,結

30、合區域環境經濟特點,制定相應的環境保護策略,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綜合治理,防治結合。既要抓住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加快治理現有污染,努力多還歷史欠帳,又要結合流域產業結構調整嚴格控制新污染,堅決不欠新賬;既要重視污染源治理,又要正確處理水資源利用與生態保護的關系;既要重視工程措施削減排污總量,又要加強環境監管鞏固治污成果。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充分認識江西實際情況,準確評估規劃實施可行性,選擇重點領域和重點區域進行突破,循序漸進地全面推進。重點實施飲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工程,工業污染治理、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區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等項目??茖W定位,規劃先行。按照統籌規劃、分類指導

31、的原則,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制定完善科學的發展規劃,作為保護、整治、建設的基本原則依據。切實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嚴格按照規劃組織實施,未經批準,不得隨意變更規劃內容。政府引導、市場推進。各級政府切實履行職責,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作用、引導作用和指導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公共服務。繼續加大環保資金投入,全面加強環境監管工作,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發揮企業和社會組織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建立多元化的環保投入機制。2.3 規劃時段規劃時段規劃基準年為 2008 年,中期評估年為 2013 年,規劃目標年為 2015 年。2.4 規劃分區體系規劃分區體系鄱陽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分區體系按規劃區、污染

32、控制區和控制單元三級劃分。詳見表2.1。1、規劃區。鄱陽湖流域劃分為鄱陽湖水系和長江干流區 2個規劃區。2、污染控制區。按照流域特征和污染控制特點,規劃區共分為贛江流域、信江流域、撫河流域、饒河流域、修河流域、鄱陽湖區以及長江干流江西段等 7 個控制區。3、控制單元。按各流域水體特征和市縣行政區域特點劃分。表表 2.1 鄱陽湖流域范圍表鄱陽湖流域范圍表規劃區規劃區污染控制區污染控制區控制單元控制單元控制區域控制區域贛州市除定南縣、尋烏縣、安遠縣三縣大部分區域境內屬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區以外,全部縣市吉安市全境萍鄉市蓮花縣、蘆溪縣新余市分宜縣、渝水區撫州市樂安縣宜春市市轄區、樟樹市、豐城市、萬載縣、

33、上高縣、高安縣、宜豐縣南昌市市轄區、新建縣、南昌縣部分地區贛江流域九江市永修縣部分地區上饒市市轄區、廣豐縣、上饒縣、鉛山縣、橫峰縣、弋陽縣、余干縣、鄱陽縣和玉山縣的部分地區鷹潭市市轄區、貴溪市、余江縣信江流域撫州市資溪縣、金溪縣部分地區撫州市市轄區、廣昌縣、南豐縣、南城縣、黎川縣、宜黃縣、崇仁縣、東鄉縣、金溪縣部分地區撫河流域南昌市進賢縣、南昌縣部分地區上饒市婺源縣、德興市、萬年縣、鄱陽縣和玉山縣的部分地區饒河流域景德鎮全境宜春市銅鼓縣、奉新縣、靖安縣鄱陽湖水系修河流域九江市修水縣、武寧縣、永修縣部分地區南昌市安義縣九江市永修縣、星子縣、都昌縣、德安縣、廬山區、湖口縣部分地區上饒市鄱陽縣和余干

34、縣兩縣的部分地區鄱陽湖區南昌市新建縣、進賢縣、南昌縣三縣的部分地區長江干流江 西 段九江市市轄區、瑞昌市、九江縣、彭澤縣、湖口縣部分地區第三章第三章 防治目標防治目標3.1 總體目標總體目標以“一流的水質、一流的生態環境、一流的人居環境、一流的綠色生態保護和建設機制”為目標,構建生態安全格局,保持生態環境良性循環,永遠保持鄱陽湖“一湖清水”。到 2015 年,各流域局部江段生態環境惡化和水污染加重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生態保護和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重點流域和區域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和農村飲水水質得到改善;建立起滿足保護生態環境安全要求的環境監管體

35、系,具備應對突發性環境事件的響應能力。3.2 水質指標水質指標到 2015 年:鄱陽湖湖體水質有所改善,富營養化趨勢得到一定控制,主要河流贛江、撫水、修水、饒河、信江入鄱陽湖水質達到 III類;鄱陽湖湖體水質保持 III 類以上;鄱陽湖出湖水質達到 III類;全省主要河流、湖泊水質監測斷面類水質達 85%;省界、市界斷面水質達到類;長江干流水質基本達到類。水質指標詳見表 3.1 和表 3.2。表表 3.1 流域斷面水質目標考核表流域斷面水質目標考核表河流名稱河流名稱省區省區地區地區斷面名稱斷面名稱斷面性質斷面性質2015 年水質目標年水質目標撫河江西南昌塔城入鄱陽湖江西南昌滁槎入鄱陽湖江西南昌

36、生米國控江西贛州市自來水廠國控江西贛州新廟前國控贛江江西九江吳城贛江入鄱陽湖江西鷹潭梅港入鄱陽湖信江江西上饒弋陽國控饒河江西上饒趙家灣入鄱陽湖江西新余羅坊國控袁水江西萍鄉棚下國控修河江西九江吳城修河入鄱陽湖昌江江西景德鎮鲇魚山國控江西九江馬當出境長江干流江西九江皖河口省界(贛皖)鄱陽湖江西九江鄱陽湖出口入長江表表 3.23.2設區市交界斷面水質目標考核表設區市交界斷面水質目標考核表序號序號河流河流地區地區站點名稱站點名稱斷面屬性斷面屬性水質水質目標目標1九江吳城主支、南昌入九江2吉安良富村干流、贛州入吉安3贛江吉安大洋洲干流、吉安入宜春4宜春豐城小港口干流、宜春入南昌5撫河南昌焦石壩干流、撫州

37、入南昌6鷹潭九夏村干流、上饒入鷹潭7信江上饒梅港水文站干流、鷹潭入上饒8景德鎮戴村樂安河、上饒入景德鎮9上饒石鎮水文站樂安河、景德鎮入上饒10饒河上饒凰崗船閘管理站昌江、景德鎮入上饒11宜春張坊袁河大橋干流、萍鄉入宜春12新余角元干流、宜春入新余13袁水宜春柘湖干流、新余入宜春3.3 總量控制指標總量控制指標 鄱陽湖全流域總量控制指標為化學需氧量、氨氮;鄱陽湖區增加總磷、總氮作為區域總量控制指標。3.4 污染控制指標污染控制指標(1)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 80%;(2)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 80%。第四章第四章 主要任務主要任務4.1 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

38、 結合全國污染源普查,建立污染源臺帳。推行排污許可證制度。依法按流域總量控制要求,發放排污許可證,把總量控制指標分解落實到污染源,實行持證排污。4.2 加強五河一湖源頭的水環境保護加強五河一湖源頭的水環境保護對五河一湖源頭實施嚴格保護。科學劃定贛江、撫河、信江、修河、饒河和環鄱陽湖區等五河一湖源頭生態功能保護區,設立界碑和標識,取締源頭保護區內的排污口和近岸污染源,實現污染物零排放。1、村莊飲用水安全保障,包括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飲用水水源地污染源治理、排污口拆遷、地下飲用水凈化處理等。2、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包括對農田進行測土配方等科學施肥技術。多年來,我省采取實施綠色植保工程、標準化生產

39、、農村沼氣工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測土配方施肥等農業工程,從源頭上削減農業面源的排放量,推動農業廢棄物,遏制農業面源污染進一步惡化的趨,針對全省面源污染現狀主要采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減少化肥的使用量和流失。3、村莊生活污水的治理。針對目前江西農村生活污水的現狀,生活污水治理應選擇抗沖擊能力強、建設和運行成本低和工藝簡單的處理工藝,由于村鎮人口較少,分布廣而且分散,生活污水水質、水量波動性大,排水管網很不健全;村鎮將長期缺乏污水處理專業人員,所選工藝應運行管理簡單、維護方便,應優先選擇處理效率高、投資低、運行費用低廉、維持技術水平低和能耗低的生物及生態處理工藝技術。即采用生態及土地處理技術:氧化

40、塘、濕地、土地處理法處理村莊生活污水。4、生活垃圾治理。對農村垃圾采取分類收集、 “村收集、鎮運輸、市(縣)處理”的運作模式和因地制宜, “就地消納”與“集中處理”相結合的原則。農村生活垃圾管理,要以垃圾分選回收和資源化觀念為理念;管理與處理模式選擇:經濟條件好、土地資源緊張的發達農村地區采用“村收集、鎮運輸、市(縣)處理”的運作模式;大多數農村地區應因地制宜,采用“就地消納”與“集中處理”相結合的處理模式;近期內農村地區垃圾處理應以好氧堆肥和填埋技術為主,經濟發達地區可以發展垃圾焚燒技術。5、散養畜禽污染治理,包括村莊散養畜禽污染集中治理等。采取“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首要原則,根據全省目

41、前的實際情況,對于規模較小的養殖小區和養殖散戶,戶用沼氣池及配套模式是較為適宜的污染治理措施,通過利用沼氣發酵技術利用畜禽糞便進行沼氣和沼肥生產,合理循環地利用物質和能量,生產燃料、肥料、飼料,可以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促進養殖業和種植業的良性循環。在全省提倡“豬沼果”和“豬沼漁”農業生產模式,走生態養殖之路。4.3 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1、嚴格劃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在城鎮集中供水區依法科學劃定飲用水源一級和二級保護區,確定地理界線,設置界碑,實行嚴格保護,不準有任何污水排放口,實現保護區污水零排放。2、健全飲用水水源水環境監控制度,定期發布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信息。在加強

42、常規水環境監測的基礎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水質全指標監測分析,并及時公布水源地水質狀況,確保社會及時得到飲用水水源質量信息,促進公眾參與并接受公眾監督。3、制定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實施方案。嚴格依法執行排污口關停、垃圾清理、水產與畜禽養殖控制等各項環境管理措施,堅決取締水源保護區內的直接排污口,嚴防養殖業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質進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源地上游支流入保護區水質達到功能要求。4、建立集中式飲用水源污染應急預案和安全保障體系。對威脅飲用水水源地安全的重點排污企業要逐一建立應急預案;在重要的飲用水源地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加強對飲用水源地水質和污染突發事件的監控,及時

43、發布信息;建設備用水源地和制定備用水源方案;形成飲用水源的污染來源預警、水質安全預警和水廠處理預警三位一體的飲用水源安全保障體系。要將飲用水源安全預警制度和應急預案列入各級政府應急預案體系。 4.4 加快縣城污水處理管網配套設施建設加快縣城污水處理管網配套設施建設1、加強鄱陽湖流域內縣城污水處理廠配套工程建設。污水處理系統建設的原則是“管網優先”,已建成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因污水收集管網不配套,導致不能正常運行的,需盡快完成配套管網建設。大力推進雨污合流管網系統改造,管網建設應統籌考慮城市水域的水環境綜合整治,提高城鎮污水收集的能力和效率,促進改善城市水域的環境質量。2、合理確定污水處理廠設計標準

44、及處理工藝。污水處理廠建設要按照“集中處理為主,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原則優化布局,根據當地特點合理確定設計標準,選擇處理工藝。新建的污水處理廠處理廢水要求達標排放,排入湖庫等封閉水體的現有污水處理廠,應配套建設除磷、脫氮設施。3、加強污水處理費征收。所有城鎮污水處理單位改制成獨立企業法人,所有城市、建設污水處理廠的縣(市)必須征收污水處理費,并加大污水處理費的收繳力度。各地將城鎮污水處理收費標準提高到保本微利水平,達不到這一水平的,應結合本地區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成本,制訂最低收費標準,當地政府安排專項財政補貼資金確保設施正常運行。4.5 加大工業污染控制力度加大工業污染控制力度1、結合經濟結構調

45、整,進一步完善強制淘汰制度,根據國務院關于發布實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的決定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國家產業政策,按期淘汰不符合產業政策的水污染嚴重企業和落后的生產能力、工藝、設備與產品。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不得新上、轉移、生產和采用國家明令禁止的工藝和產品,嚴格控制限制類工業和產品,禁止轉移或引進重污染項目,鼓勵發展低污染、無污染、節水和資源綜合利用的項目。工業企業要在穩定達標排放的基礎上進行深度治理,鼓勵企業集中建設污水深度處理設施。2、積極推進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降低單位能耗與污染物排放強度。要按照循環經濟理念調整經濟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鼓勵企業

46、實行清潔生產和工業用水循環利用,建立節水型工業。凡是水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的企業實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間應予限產、限排,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責令其停產整治。重點加大對造紙、化工、電鍍、鋼鐵、有色金屬、礦山等行業的水污染防治力度。對化工、造紙、印染、釀造等污染物總量負荷較高以及有嚴重污染隱患等類企業,公布名單,并依法實行強制清潔生產審核,企業要按清潔生產審核要求進行技術改造,進一步削減排放量,消除污染隱患。推進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和管網建設,實現工業園工業廢水的集中處理與循環利用,確保工業園區企業實現穩定達標排放。3、嚴格環保準入。對新建污染源實施嚴格的審批制度,新建水污染項目嚴格執行水污染物總

47、量控制要求,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切實加強“三同時”驗收,在生產源頭上削減污染物的產生,有效控制流域污染物排放總量。4、加強重點工業污染物的監管。要確定鄱陽湖流域內的重點排污企業,增加污染物排放監測和現場執法檢查頻次,重點監測和檢查有毒污染物排放和應急處置設施情況。凡是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一律安裝自動監控裝置,實行實時監控、動態管理。要求重點排污企業和城鎮污水處理廠在指定位置安裝自動監控裝置,并與環保部門聯網。4.6 開展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開展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以水環境功能區劃和水環境容量為依據,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目標,確定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優化產業布局,編制流域環境綜合整治規

48、劃,實施重點污染治理工程。實施重點流域、區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集中解決重點水域水污染問題。重點實施贛江流域(以贛州市、南昌市城市河段和袁河流域、章江(大余段)和貢江(會昌段)為重點) 、撫河流域(以撫州市城市河段為重點) 、饒河流域(以樂安河樂平市城市河段、德興市城市河段、昌江景德鎮市城市河段為重點) 、等水污染綜合防治工程。加快推進五河干流污染綜合整治區(沿線陸域一公里范圍)和鄱陽湖平原生態保護與污染控制區等重點區域的環境綜合整治。建立水環境保護生態屏障,以五河沿岸一公里為界劃定保護線。綜合整治保護線內的污染企業,堅決取締國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小造紙、小皮革、小化工和沒有無害化處理設施的畜禽養殖

49、場。4.7 實施生活垃圾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置實施生活垃圾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置圍繞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 80%的目標,分期建設全省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因地制宜,對鄉鎮生活垃圾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置進行分類指導,分類管理。積極開展鄉鎮生活垃圾處置示范,到 2015 年,基本建立規范化的鄉鎮垃圾處置模式。全面開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加大城市基礎設施運行維護費支出或者財政支出最低比例保障,有計劃、有步驟的提高生活垃圾處置收費標準。整治簡易垃圾處理或堆放設施,落實滲濾液處理要求,搞好垃圾處理設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的修復工作。建設焚燒飛灰、廚余垃圾處理示范工程。4.8 強化對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生態環境監管

50、強化對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生態環境監管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法 ,嚴把對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和資源開發項目的前期審批關,禁止圍湖造田和占填河道等改變生態功能的開發建設活動。強化對生態環境的全過程監管。加大執法力度,推行生態監理,建立有效的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嚴格控制破壞地表植被的開發建設活動,防止水土流失,針對礦山、取土采石場等資源開發區全面開展生態恢復,編制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推進生態環境修復治理。規范水資源開發行為,水利工程建設及調度運行要充分考慮生態用水需要,協調好生活、生產、生態用水,維持健康的水生態系統,維護流域生態環境安全。第五章第五章 重點工程保障措施重點工程保

51、障措施5.1 重點工程重點工程 建設內容、規模建設內容、規模按照有限目標,突出重點、提高效率的原則,本規劃重點工程項目涉及工業污染治理、縣城污水處理管網配套建設、區域環境綜合治理、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五河一湖源頭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等5類,共318個重點工程項目,總投資規模為105.06億元。重點工程建設內容及規模詳見附表一、附表二、附表三、附表四和附表五。 項目組成項目組成工業污染治理項目:共108個,需投資26.98億元,占計劃投資總量的25.68%;縣城污水處理管網配套建設項目:共81個,需投資28.97億元,占計劃投資總量的27.57%;區域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共72個,需投資22.82億元,

52、占計劃投資總量的21.72%;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共44個,需投資25.27億元,占計劃投資總量的24.05%;五河一湖源頭農村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共13個,需投資1.02億元,占計劃投資總量的0.97%;縣城污水管網配套工程27.57%區域環境綜合治理21.72%垃圾處理設施建設24.05%五河一湖源頭農村環境綜合治理0.97%工業污染治理25.68%工業污染治理縣城污水管網配套工程區域環境綜合治理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五河一湖源頭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圖 51 鄱陽湖流域項目投資組成5.2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加強領導與協調,落實目標與責任加強領導與協調,落實目標與責任落實各級政府的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

53、各級政府要對本轄區環境質量負總責,主要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是本轄區和本部門環境保護的第一責任人,切實做到對環保工作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和投入到位。規劃任務和指標實行年度目標管理,定期進行考核,并公布考核結果。建立問責制,對因決策失誤造成重大環境事故、嚴重干擾正常環境執法的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要追究責任。加強部門協調。協調本規劃與地市國民經濟發展規劃、水資源綜合規劃等相關規劃的關系,確保規劃落實。省政府各部門要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加強對規劃實施的指導與支持。依法建立排污單位環境責任追究制度。排污單位要認真落實規劃要求,明確本單位的水環境保護職責。政府明令關停單位要按時完成,限期

54、治理單位要認真落實整改措施,實施清潔生產單位要按同行業高標準嚴格執行,存在污染隱患單位要及時采取防范措施。對造成環境危害的單位要依法追究責任,依法進行環境損害賠償。 建立流域協調補償機制建立流域協調補償機制協調鄱陽湖流域范圍內有關的水資源利用與保護者之間的利益分配,強化流域水環境管理,控制跨區域水污染。各市縣應該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提出流域水環境管理與協調補償機制研究。 建立建立跨行政區水體交界斷面水質考核制度跨行政區水體交界斷面水質考核制度制定江西省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保護目標管理考核辦法,落實各級政府對轄區內環境質量負總責的法定職責,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缧姓^域交界斷面出境水

55、質控制目標納入政府政績考核,實行行政問責制,評先一票否決。通過強化對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保護目標的考核,有效保護和改善水環境質量,實現流域可持續發展。 提升環境監管能力,建立環境預警體系提升環境監管能力,建立環境預警體系加強環境監管體系建設。對各骨干監測站重點配置相應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監測儀器設備,所有設區市環境監測站達到國家標準化要求;省環境監察局標準化建設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所有設區市環境監察支隊標準化建設基本達到二價標準,縣環境監察大隊標準化建設基本達到國家三級標準。使所有縣級以上環境監測機構達到標準化建設水平。優化完善流域內水環境監測布點,形成國控、省控、市控斷面(點位)完整的流域

56、內水環境監測體系,實現流域飲用水水源地和跨省界、市界水環境質量的全面監控和同步監測。對重點工業污染源進行全面監控,全面發放排污許可證。流域內重點工業污染源和污水處理廠進出水應統一安裝在線監控裝置,并按要求與環保部門聯網,做到實時監控,動態管理。嚴格按照規劃總量目標發放排污許可證,把總量控制指標分解落實到污染源,做到持證排污,對無證、超證(超濃度或超總量)排污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建立突發性水污染事故預警系統和事故處理預案,明確污染應急監測和事故分級方法、事故處理原則,制定事故后對環境長期影響的監控和評估方法,建立政府投入機制,制訂受害居民的救助和損失補償辦法。 多方籌集資金,落實規劃項目多方籌集

57、資金,落實規劃項目按照政府主導、市場推進、公眾參與的原則,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環保投入機制,拓寬融資渠道,真正落實規劃項目建設資金。各級政府進一步增加環保投入。把環境保護投入作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保證環保投入增長幅度高于經濟增長速度。將環境保護重大項目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基本建設投資向環境保護傾斜,保障環境保護重大項目的建設。加快制定城市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并作為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實施的必要條件。積極爭取國家對鄱陽湖流域工業污染治理、城市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等配套設施建設、重點區域污染防治項目的資金支持。重點治理企業要積極籌集治理資金。企業改制要明確治理污染的責任。鼓勵專業化公司承擔

58、污染治理設施的建設或運營。 鼓勵公眾參與,保護環境權益鼓勵公眾參與,保護環境權益建立環境信息共享與公開制度。環保、水利、城建等部門協作,實現水源地、污染源、流域水文資料等有關水環境信息的共享,并由各級政府及時發布信息,讓公眾了解流域與區域環境質量。加強環境宣傳與教育。鼓勵和引導廣大群眾和社會團體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加強政府與公眾間的溝通和互動,在制定重大環境政策、環境立法、環保規劃和建設項目環保審批時,通過聽證會和社會公示等形式,征求公眾意見,接受社會監督,保障公眾對重要環境決策的參與權。建立健全公眾信息接入與反饋機制。各級政府通過設置熱線電話、公眾信箱、開展社會調查或環境信訪等途徑獲得各類公眾

59、反饋信息,及時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 加強科研力度,提供決策支持加強科研力度,提供決策支持強化環境保護科技平臺建設,整合科技力量,合理配置資源,加快提高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技術水平,加強鄱陽湖流域社會經濟發展與水環境保護綜合研究,為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保護提供決策支持。依靠科技防控突發性水環境污染事件,實現污染防控工作的科學化和規范化。加強環境保護關鍵領域的基礎研究和科技攻關,提高環境科技創新水平,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嘗試開展區域、流域排污權交易機制研究,加強造紙、化工、電鍍、鋼鐵、有色金屬、礦山等主要污染行業的清潔生產、循環利用、節水等關鍵性污染控制技術的研發,促進高新技術在環境保護中

60、的應用,增強環境監管的科技支撐能力。深入研究流域水環境容量,研究建立水污染物總量分配技術與管理體系,為排污許可證管理、排污權有償取得和交易試點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實施規劃評估,明確獎懲措施實施規劃評估,明確獎懲措施 建立規劃的年度評估制度。自 2009 年起,每年對流域水污染治理項目進展、水質情況、排污總量情況等進行調度分析和年度評估。對配套資金不到位或收費政策不到位的地方和項目,暫停項目審批、暫停撥付國債資金。 2013 年開展規劃實施的中期評估。由省發改委和省環保廳牽頭組織相關部門成立考核小組,評估內容包括規劃目標的可達性、規劃任務的合理性以及規劃實施情況等。重點分析治理項目進展與水質變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