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_第1頁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_第2頁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_第3頁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_第4頁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行星地球教學計劃第一節 宇宙中的地球【教學重點】1.天體系統的層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教學難點】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知識框架】【知識點】一、天體系統總星系河外星系其他恒星系其他行星系二、太陽系八大行星1、八大行星類地行星:_,_,_,_;巨行星:_,_;遠日行星:_,_;2、行星的運動特征: , , 。三、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具備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安全宇宙環境,適宜的溫度、大氣、水等條件。1、地球有穩定安全的 環境;2、地球與太陽 適中,地球具有適宜的 ,平均溫度保持在 。3、地球具有適中的 和 ,使得地球具有適合

2、生物生存的 。4、地球上有 。第二節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教學重點】1.太陽能量來源及其對地球的影響。2.太陽活動(黑子和耀斑)對地球的影響。【教學難點】太陽活動(黑子和耀斑)對地球的影響。【知識框架】【知識點】一、太陽為地球提供能量1、太陽輻射概念:太陽源源不斷地以 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2、太陽的主要成分是 、 ,能量來源 反應。3、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1)太陽輻射是地理環境形成和變化的重要因素;(2)太陽輻射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能源;4、太陽輻射的緯度差異太陽輻射的緯度分布規律: 。二、太陽活動影響地球1、太陽的大氣層:由里到外可分為 層、 層、 層。2、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重要標志)

3、:光球層 色球層 黑子和耀斑周期都是 年。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1)對地球 的影響。耀斑爆發時發射的電磁波進入地球電離層,會引起電離層的擾動。此時在電離層傳播的短波無線電信號會被部分或全部吸收,從而導致通訊衰減或中斷。(2)對地球 的影響。地球上存在著磁場。當太陽活動增強時,太陽大氣拋出的帶電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場受到擾動,產生“磁暴”現象,使磁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3)如果太陽大氣拋出的高能帶電粒子高速沖進兩極的高空大氣,并與那里的稀薄大氣相互碰撞,還會出現美麗的極光。(4)另外,近幾十年的研究表明,地球上許多自然災害的發生與太陽活動有關,如地震、水旱災害等等。【補充知識】有關地

4、球儀的知識1地軸:地球的自轉軸(在一定時期內可看作是不變的),北端始終指向 附近。2兩極:地軸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指向北極星附近(即北方)的一點叫北極;與北極相反的一點叫南極。3經線與緯線的特點比較經線與緯線的比較表經線緯線定 義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與緯線垂直相交的線,也叫子午線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與赤道平行的線)特 點形狀 半個圓,且都不平行一個圓,且都平行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東西方向長度都相等(約2萬千米)都不等,自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4緯度與經度的劃分(投影展示)起點線度數劃分度數含義代號常用劃分界線緯度赤道(00緯線)向南、向北各分作900當地緯線上的點與地

5、心的連線與赤道平面的夾角北緯(N)南緯(S)赤道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以300、600把地球劃分為低、中、高緯度經度本初子午線(00經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0當地經線所在平面與本初子午平面的二面角東經(E)西經(W)200W、1600E經線圈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東西經度區分:(很重要)順著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經度遞增的是東經,遞減的是西經。5 利用經緯網確定方向在用經緯網確定兩點相互方位時,應注意的問題是:位于同一經線上的兩點為正南、正北的關系,位于同一緯線上的兩點為正東、正西的關系。若兩點既不在同一條經線上,又不在同一條緯線上,在判定兩點間的方位時,既要判定兩點間東西方向,又要判定兩點

6、間的南北方向。按經線確定南北方向是絕對的,北極是地球上最北的地點,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極則相反;按緯線確定東西方則是相對的,理論上講地球上沒有最東的地點,也沒有最西的地點,判定東西方向,首先要選擇劣弧段(兩點間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方向確定方位。6 利用經緯網計算距離及判斷所示范圍大小同一經線上,跨緯度10的弧長約是111km。赤道上,跨經度10的弧長約是111km;任一緯線上,跨經度10的弧長約是111km×cos該地緯度講解習題。從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慮地

7、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東走 B一直向西走C先向東南,再向東,最后向東北走 D先向東北,再向東,最后向東南走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教學重點】1.自轉和公轉的特征,黃赤交角的產生及其引起的太陽直射點的移動。2.晨昏線的判斷、地方時的計算、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3.四季的劃分方法及劃分依據。【教學難點】1.晨昏線的判斷、地方時的計算。2.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原因分析。【知識點】一、自轉與公轉運動形式自轉公轉繞轉中心地軸太陽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逆時針南極上空俯視:順時針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逆時針南極上空俯視:順時針周期恒星日 23h56m4s恒星年

8、365d6h9m10s太陽日 24h回歸年365d5h48m46s速度角速度 15°/h角速度 1°/d線速度 自赤道向兩極遞減線速度 30km/s關系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的交角(即黃赤交角)為23°26二、近日點與遠日點近日點1月初公轉速度快遠日點7月初公轉速度慢三、太陽直射點的移動1、赤道平面:過地心并與地軸垂直的平面。 黃道平面:地球公轉軌道平面。 黃赤交角: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的夾角,23°26。2、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最北在 ,時間是 ,為 ;最南在 ,時間是 ,為 ;位于赤道時間是 ,為 。四、自轉的意義1、晝夜交替(1)晨昏線:晝半球和夜半球的

9、分界線。(2)晨昏線的判斷:如果晨昏線的西側是夜半球,東側是晝半球,則為_線;反之,晨昏線的西側是晝半球,東側是夜半球,則為_線。(3)隨著地球的自轉是自西向東的,因為晨昏線的運動方向是_。(4)晝夜交替:由于地球是_的球體,太陽只能照亮半個地球,地球不停的自轉,晝夜就不斷的交替。晝夜交替的周期就是一個_日,即_小時。2、時差(1)地球自轉導致不同經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時。(2)同一時刻,不同經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時。經度每隔_,地方時相差1小時,經度每隔_,地方時相差4分鐘。(東加西減)(3)區時:全球共分為_個時區,每個時區跨經度_。各時區都以本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本區的區時。相鄰

10、兩個時區的區時相差_。(4)中時區_。(經度)東西十二區共用180°經線為中央經線。北京(120°E)在_。紐約(75°W)在_。(5)日界線_。從西十二區向西到東十二區,越過國際日界線,日期要_,從東十二區向東到西十二區,越過日界線,日期要_。(補充:自然日界線-地球上地方時為0時(子夜)所在的經線)3、地轉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轉,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產生偏移,在北半球向_偏,南半球向_偏,赤道上_。五、公轉的意義1、引起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1)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_向南、北兩側遞減。(2)正午太陽高度角H=90°-兩地緯度差(同減異加)2、晝夜長短的

11、變化(1)晨昏線把所經過的緯線分割成_和_。(2)晝長=晝弧/15°=24-夜長=(12-日出時間)X 2=(日落時間-12)X 2 夜長=夜弧/15°=24-晝長=日出X 23、四季更替和五帶劃分(1)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晝最長、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冬季就是一年中白晝最短,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春、秋是冬、夏的過渡。(2)氣候意義:包含的月份。春_月;夏_月;秋_;冬_。(3)五帶劃分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第四節 地球的圈層結構【教學重點】1.了解地球的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結構,并能概括出各圈層的主要特點。2.利用“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示意

12、圖”,初步掌握讀圖分析技能。【教學難點】1.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與地球內部物質組成的關系。2.地球的內部圈層。【知識框架】【知識點】一、地球的內部圈層1、地震波(1)概念:當地震發生時,地下巖石受到強烈沖擊,產生彈性震動,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這種彈性波即為地震波。(2)特點:傳播速度隨著_而變化。(3)分類:縱波(P波):傳播速度較_,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橫波(S波):傳播速度較_,只能通過_傳播。2、不連續面(1)概念:地震波傳播速度突然發生變化的面。(2)分類:莫霍界面:地面以下_千米處,該界面以下,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都明顯_;古登堡界面:地下_千米處,在這里縱波的傳播速度_,橫波的傳播速度_。3、內部圈層(1)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為界,可以將地球內部劃分為_、_、_三個圈層。(2)巖石圈:地殼和上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