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陜科大附中高中部“255自主學習”教案課題:世界的物質性【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自然界的物質性、人類社會的物質性;物質和具體的物質形態的區別和聯系;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聯系當前自然界中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說明自然界的物質性;聯系我國當前的社會改革以及社會發展的狀況,說明人類社會的物質性。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體會如何去理解一個哲學觀點,如何以基本事實為基礎進行哲學抽象,初步了解學習哲學的基本方法;通過學習、體會、分析與綜合的思維方法,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能從世界本質上指出有神論的荒謬性,從根本上消除有神論
2、的影響,初步樹立唯物主義的自然觀、世界觀?!窘虒W重點】世界是物質的【教學難點】物質和具體的物質形態的區別和聯系【教法學法】案例教學法、講授法、自主探究法【授課課型】新課【授課課時】一課時【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溫故預習:1自然界的物質性(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 形成和發展的,都有自己的 和 ,它們都是 的組成部分。(2)物質是指 。物質的唯一特性是 。物質概念概括了 ,而不是指 。無論是天地自然,還是從大自然中孕育而來的人類社會,它們在本質上都是 。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1)人類社會是 長期發展的產物。人類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由 發展而來的一個特殊的生物種群。在從猿到人的演
3、化過程中, 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 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沒有 就沒有人,就沒有人類社會。(2)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 ,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是 、 和 。這三者都是 的要素。這些要素的客觀性,集中體現了 。3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1)自然界是 的。(2)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也具有 。(3)人的意識一開始就是 ,它是在勞動中伴隨著 一起產生的。因此,世界是 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 。二、新知教學:(一)導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那么什么是物質呢?整個世界是物質的還是意識的呢?今天的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哲學所講
4、的世界包括三大部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那么這三大部分是不是都是物質的呢?(二)探1.自然界的物質性(1)自然界是物質的。課堂探究一:天地萬物是上帝創造的嗎?聯系你所知道的有關地球起源的知識,說明為什么上帝創世說是背離客觀實際的。太陽系是在約50億年前由氣體塵云形成的。地球在約47億年前產生,它是由原始的太陽星云分餾、坍縮、凝聚而形成的。地球的起源及演變過程表明,宗教的"創世說"是站不住腳的。不僅是地球,宇宙間各個天體的形成與發展都是客觀的。(2)什么是物質。課堂探究二:哲學家所說的作為世界本原的物質,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具體事物是什么關系?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態萬千
5、的山川湖海,也有許多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真實地存在著的事物和現象,如磁場、超聲波、紫外線等。從哲學的角度看,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 答案:它們之間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 這些事物雖看不見、摸不著,但卻真實地存在著,從哲學上說,那就是它們都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的客觀實在。 根據以上探究,我們體會到哲學上所講的物質不同于我們所看到的高山、河流、森林、原野等具體事物,要從哲學上揭示世界的本質,我們就必須超越日常生活的經驗層次,撇開千差萬別的事物各自生動的具體特性,把握它們共同的屬性和本質特性。教材引用恩格斯名言揭示出哲學上的物質,是萬事萬物共同特性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它與具體事物之間是共性與個性
6、、一般與個別的關系。那么,什么是哲學上講的物質呢?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所謂"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就是說,物質具有客觀實在性,無論人們是否感受到或是否承認它的存在,它都客觀地存在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所謂"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就是說物質具有可知性,能被人們所反映、所認識。教材引用列寧名言高度概括了哲學上所講的物質的本質含義:第一,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第二,物質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第三,物質具有可知性。綜上所述,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概括了宇宙間一切客觀存在著的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而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物質
7、形態。只有牢牢掌握了這一點,我們才能進一步領悟:無論是天地自然,還是從大自然中孕育而來的人類社會,它們在本質上都是物質的。課堂探究三:哲學上的物質概念與具體的物質形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二者的聯系:第一,二者是緊密聯系的。物質是從萬事萬物即具體的物質形態中概括抽象出來的,是萬事萬物的本質屬性,如果離開萬事萬物,即離開具體的物質形態,就沒有了物質??梢?物質只存在于具體的物質形態中,而萬事萬物即具體的物質形態則是物質的具體表現。第二,二者又是有區別的。物質所概括和抽象的僅僅是具體物質形態的共同特性,而具體的物質形態除了這一共同的唯一特性即客觀實在性以外,還有其自身的個別屬性,正因為如此,我們就絕不
8、能用物質代替具體的物質形態,否則就看不到世界的豐富多彩;同樣,也不能用具體的物質形態代替物質,否則又會抹殺世界的物質性。物質是不生不滅、永恒存在的,而具體的物質形態則有生有滅。第三,物質和具體的物質形態的關系是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抽象和具體的關系,而不是多數和少數、整體和部分的關系。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課堂探究四:人類社會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質條件?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環境到人類的社會環境、由古猿的群體結構到人類的社會結構的轉變?答案:人類社會形成所需要的物質條件包括必要的生存空間即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特定的生產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在由古猿的生存環境到人類的社會環境、由古猿
9、的群體結構到人類的社會結構的轉變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性作用。 (1)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人類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由古猿發展而來的一個特殊的生物種群。在從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勞動創造了人的生理結構,形成了手腳分工;勞動使猿腦變成了人腦,形成了語言和意識;勞動使人結成了社會聯系,形成了社會關系。因此,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沒有勞動就沒有人,就沒有人類社會。 (2)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這三者都是客觀的物質的要素。這些要素的客觀性,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地理環境
10、是客觀的、物質性的。 構成人類社會的人口是客觀的、物質性的,因為人類是在自然界的長期發展過程中,由古猿進化而來的。 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決定性條件-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客觀的,具有物質性。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生產力是客觀的物質力量,生產力的實體要素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都是物質的。生產關系是客觀的經濟關系,它包括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系、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產品的分配關系等,它們都是物質關系,具有物質性。人們既不能隨意選擇生產力,也不能隨意選擇生產關系。教材引用恩格斯名言揭示了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在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中的決定性地位:即物質資料的生
11、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傊?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也具有客觀的物質性。人的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它是在勞動中伴隨著人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思維拓展:為什么說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客觀的,人們不能隨意選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1)生產力是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進行物質資料生產的能力,它包括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三個基本要素。生產力是客觀的,任何一代人、一個社會,都只能在前一代人、前一個社會形成的生產力的基礎上向前發展,人們不能隨心所欲地選擇,也不能隨心所欲地發展。(2)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生
12、產過程中結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生產關系包括三個方面: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產品分配形式。生產關系也是客觀的,任何社會的生產關系都只能由社會生產力來決定。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發展又不平衡,既有一部分現代化工業,也有大量落后于現代化水平的工業;既有一部分經濟發達地區,又有廣大的不發達地區;既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又表現出科學技術水平普遍不高。 可見,生產方式的客觀性,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客觀性。綜合探究:有人認為:“自然界的萬事萬物沒有意識,因而是客觀的;社會活動是人有意識的活動,因而是主觀的?!?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答:(1)承認自然
13、界是客觀的是正確的。因為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在人類產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也不依賴人的意識。 (2)否認社會的客觀性是錯誤的,因為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也具有客觀的物質性。 (3)無論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的客觀實在。整個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三)展(四)點關于世界的物質性,還有以下幾種說法: 世界的本質是物質。 世界的本原是物質。 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世界統一于物質。 世界是物質的。(五)練1.動物是地球上生物進化的結果。動物產生后,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無脊椎到有脊椎,從水生到陸生,由低等動物慢慢發展
14、到哺乳動物,進而由類人猿演化到人類,產生了人類社會。人類社會產生的過程反映的哲理是 A.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B.物質具有可知性 C.人的主觀意識改變不了社會發展的方向 D.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2.如果不順應自然規律僅憑人們的主觀愿望去建設一個不符合當地自然條件的人為的新的生態系統,結果往往事與愿違,不僅收不到預期效果,而且最終會導致生態系統的破壞。生態系統是自然形成的,人們如果僅憑主觀愿望去建設一個不符合當地自然條件的人為的生態系統,結果往往事與愿違。這是因為 A.人與自然界是難以和諧相處的 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無能為力的 C.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 D.人類
15、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3.我國東漢時期的王充認為“天地合氣,萬物自生”,宇宙間不存在什么造物主。這種觀點是說 A.自然界是天地創造的 B.人類社會是從來就有的 C.天地是萬物之源 D.世界本來是客觀存在的4.有人斷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創造出來。”這種觀點 認為生物的產生和進化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結果 屬于神創論的觀點,是極其荒謬的 否認了人類的產生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結果 否認了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屬于唯心主義 A. B. C. D.5.甲說:“物質是永恒的,不生不滅?!币艺f:“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生有滅,都有一個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A.甲的觀點正確、乙的觀點錯誤 B.甲的觀點
16、錯誤、乙的觀點正確 C.兩人的觀點都是錯誤的 D.兩人的觀點都是正確的6.物質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觀實在性 B.運動 C.社會歷史性 D.實踐7.哲學上的物質概念是指 A.具體的物質形態 B.在意識之外獨立存在的客觀存在 C.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D.無法被人感知的客觀存在8.據報道,由于在非洲相繼出土了被認為是最早的人類遺骸化石,人類“走出非洲”說一度占了上風。最近幾年,亞洲和歐洲考古所發現的人類化石的年代并不晚于在非洲發現的那些化石。大量化石和文化遺物證明,人類起源于動物界,人類的進化演變是從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現代人。這表明 A.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相互依存B.人
17、類產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觀性 C.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有區別的D.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9.人民日報曾載文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因地制宜,區分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情況,實施分類指導,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群眾的承受能力科學制定規劃,循序漸進地加以推進。上述觀點的哲學依據是 A.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都是客觀的物質的B.農村的生產力比較落后 C.人類不是從來就有的 D.勞動使人結成了社會聯系并形成了社會關系10.唐朝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中“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所蘊含的哲理是: A.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
18、意識而存在 B.自然界和社會的存在與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C.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 D.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1-5 ACDBD 6-10 ABDAB三、歸納總結:四、教學反思:五、作業強化:【課外拓展】 材料一 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類社會發展面臨一系列新問題,如南北差距繼續擴大、世界人口劇增、全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等。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對世界環境和發展中國家的關鍵問題進行全面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專題報告。系統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和基本綱領,并把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
19、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1992年,在巴西召開的有183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了里約熱內盧宣言和21世紀議程兩個綱領性文件,可持續發展觀被不同國家所認同。 材料二 就人與自然的關系,馬克思、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論斷:恩格斯說:“我們對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生物早。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馬克思說:我們這個世界面臨的兩大變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及人同人本身的和解。 聯系材料一、二,運用所學的哲學知識,說明應該如何理解和處理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
20、存在。人類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條件和自然規律的制約。人能夠認識自然界的規律,并以這種認識為指導改造自然界來滿足人類的需要。 人類認識活動對于自然界產生直接與間接、積極與消極的多方面影響,人們在改造自然的同時應更加注重保護自然,以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是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只有合理地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矛盾才能更好地解決人與自然界的矛盾。陜科大附中高中部“255自主學習”教學模式高二年級政治學案 課題:世界的物質性 編寫: 審定: 時間 時間 年 月 日班 級組別 姓 名課時第 課時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識記物質的定義;理解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運用所學知識
21、說明世界真正的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分析宇宙間一切事物及現象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堅定地樹立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科學的物質觀,鮮明地反對上帝或神靈創世說。學習重難點世界真正的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物質的含義;人類社會的物質性。一、溫故預習:1自然界的物質性(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 形成和發展的,都有自己的 和 ,它們都是 的組成部分。(2)物質是指 。物質的唯一特性是 。物質概念概括了 ,而不是指 。無論是天地自然,還是從大自然中孕育而來的人類社會,它們在本質上都是 。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1)
22、人類社會是 長期發展的產物。人類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由 發展而來的一個特殊的生物種群。在從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 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 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沒有 就沒有人,就沒有人類社會。(2)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 ,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是 、 和 。這三者都是 的要素。這些要素的客觀性,集中體現了 。3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1)自然界是 的。(2)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也具有 。(3)人的意識一開始就是 ,它是在勞動中伴隨著 一起產生的。因此,世界是 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 。二、新知學習:(一)導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的關
23、系問題。那么什么是物質呢?整個世界是物質的還是意識的呢?今天的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哲學所講的世界包括三大部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那么這三大部分是不是都是物質的呢?(二)探課堂探究一:天地萬物是上帝創造的嗎?聯系你所知道的有關地球起源的知識,說明為什么上帝創世說是背離客觀實際的。課堂探究二:哲學家所說的作為世界本原的物質,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具體事物是什么關系?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態萬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許多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真實地存在著的事物和現象,如磁場、超聲波、紫外線等。從哲學的角度看,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課堂探究三:哲學上的物質概念與具體的物質形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課堂
24、探究四:人類社會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質條件?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環境到人類的社會環境、由古猿的群體結構到人類的社會結構的轉變?思維拓展:為什么說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客觀的,人們不能隨意選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綜合探究:有人認為:“自然界的萬事萬物沒有意識,因而是客觀的;社會活動是人有意識的活動,因而是主觀的。” 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三)展(四)點(五)練1.動物是地球上生物進化的結果。動物產生后,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無脊椎到有脊椎,從水生到陸生,由低等動物慢慢發展到哺乳動物,進而由類人猿演化到人類,產生了人類社會。人類社會產生的過程反映的哲理是 A.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B.物質具有可知性
25、 C.人的主觀意識改變不了社會發展的方向 D.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2.如果不順應自然規律僅憑人們的主觀愿望去建設一個不符合當地自然條件的人為的新的生態系統,結果往往事與愿違,不僅收不到預期效果,而且最終會導致生態系統的破壞。生態系統是自然形成的,人們如果僅憑主觀愿望去建設一個不符合當地自然條件的人為的生態系統,結果往往事與愿違。這是因為 A.人與自然界是難以和諧相處的 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無能為力的 C.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 D.人類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3.我國東漢時期的王充認為“天地合氣,萬物自生”,宇宙間不存在什么造物主。這種觀點是說 A.自然界是天地創造的
26、 B.人類社會是從來就有的 C.天地是萬物之源 D.世界本來是客觀存在的4.有人斷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創造出來?!边@種觀點 認為生物的產生和進化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結果 屬于神創論的觀點,是極其荒謬的 否認了人類的產生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結果 否認了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屬于唯心主義 A. B. C. D.5.甲說:“物質是永恒的,不生不滅?!币艺f:“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生有滅,都有一個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A.甲的觀點正確、乙的觀點錯誤 B.甲的觀點錯誤、乙的觀點正確 C.兩人的觀點都是錯誤的 D.兩人的觀點都是正確的6.物質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觀實在性 B.運動 C.社會歷史性 D.實踐7.哲學上的物質概念是指 A.具體的物質形態 B.在意識之外獨立存在的客觀存在 C.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D.無法被人感知的客觀存在8.據報道,由于在非洲相繼出土了被認為是最早的人類遺骸化石,人類“走出非洲”說一度占了上風。最近幾年,亞洲和歐洲考古所發現的人類化石的年代并不晚于在非洲發現的那些化石。大量化石和文化遺物證明,人類起源于動物界,人類的進化演變是從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現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資質維護協議書范本
- 超市專柜終止合同協議
- 貿易業務員合同協議
- 購房合同簽附加協議
- 質押合同無償合同協議
- 設備進口三方協議合同
- 《第02節 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導學案
- 2025年金融管理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空間設計師專業資格考試試卷及答案
- 模具加工附加合同協議
- 智能對話模型研究-全面剖析
- 考研英語03-12年真題譯文
- 放射住培結業考試試題題庫及答案
- 期中綜合模擬測試卷(含答案)-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精二類藥品培訓大綱
- GB/T 27060-2025合格評定良好實踐指南
- PLC在洗衣機控制中的應用實訓報告
- 作物栽培學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中國農業大學
- 知識產權的多元化投資方向分析
- 2024版跨境電商平臺與個人代理合作勞務合同2篇
- 全自動灌裝機操作培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