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聯電纜載流量、短路負荷曲線、熱穩定計算及相關技術參數_第1頁
交聯電纜載流量、短路負荷曲線、熱穩定計算及相關技術參數_第2頁
交聯電纜載流量、短路負荷曲線、熱穩定計算及相關技術參數_第3頁
交聯電纜載流量、短路負荷曲線、熱穩定計算及相關技術參數_第4頁
交聯電纜載流量、短路負荷曲線、熱穩定計算及相關技術參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交聯電纜長期載流量、短路過負荷曲線、熱穩定計算及相關技術參數1、電纜的長期載流量計算書1.1、電纜的載流量電纜導體上所通過的電流叫做電纜的載流量,有時也叫做電纜的“負載”或“負荷”。電纜允許連續載流量是指電纜的負載為連續恒定電流(100%負載率)時的最大允許量。電纜的載流量問題通常遇到的有兩類:一類是已知電纜的結構及敷設情況,求允許的載流量;另一類是已知需要傳輸的負載,求電纜的導體面積。本節介紹載流量的一般計算方法。為了供使用方便,電纜的生產或使用部門常就一定的條件(如環境溫度,電纜最大溫度,敷設條件等),對各種規格的電纜計算出載流量,并列成“載流量表”,為了擴大其應用范圍,這種表還給出了當環

2、境溫度、導體溫度、敷設條件變化時的校正系數。有關載流量表列于各類產品的技術指標欄中。當已知需要傳輸的負載設計所需的電纜時,往往給出的是負載的“功率”(或“容量”)。輸電線路的功率又分視在功率、有功功率、無功功率三種量,如果線路的電流為I(安),線路電壓為Ul(千伏),負載功率因數為coc,則有如下關系:1.2、電纜長期載流量計算方法電纜允許連續載流量,可用導體高于環境溫度的穩態溫升推導出來,從電纜的等效熱路按熱路歐姆定律。式中:=a高于環境溫度的導體溫升();電纜(導體)的最高允許長期工作溫度();a環境溫度();WC=I2R每厘米電纜的每相導體損耗(瓦/厘米);Wd每厘米電纜每相的介質損耗(

3、瓦/厘米);I電纜的允許連續工作電流(連續載流量)(安);R在允許長期工作溫度下每厘米電纜每相的導體交流有效電阻(歐/厘米);T1、T2、T3、T4每厘米電纜的絕緣熱阻、襯墊熱阻、護層熱阻及外部熱阻(.厘米/瓦);n電纜的芯數;1、2電纜的護套及鎧裝損耗系數; 從公式可以看出,決定電纜載流量的因素有四:電纜和各種損耗;電纜各部分的熱阻;電纜的最高允許長期工作溫度以及環境溫度。2、電纜短時過負荷曲線電纜在運行中如果經常滿載,而且導體溫度已經達到最高允許溫度,那么過載就會造成過熱,從電纜于任何時間的溫度不得超過最高允許溫度這一觀點來看,造成過熱的過載是不允許的。但是按照一般輸配電情況,電纜在一晝夜

4、中,往往只有幾個小時是滿負載運行,其余時間則低于最大允許載流量,并且導體的溫度升高并不是瞬時的,它必須經過逐漸的熱平衡過程而達穩定。因此可以利用導體尚未達到允許溫度之前的一段時間,對電纜加以短期過載。2.1、電纜敷設于空氣中允許短時過載電流與過載時間的關系式為:I=I (1)式中:I 允許過載電流(安);I允許額定載流量(安);I0過載前電纜的電流,(安);t過載時間,(秒);電纜的發熱時間常數,(秒);=CTC單位長度電纜的等值熱容,(焦/.厘米);T單位長度電纜的熱阻及媒質熱阻的總和, (.厘米/瓦);稱為予加負載系數或過載前負載系數;稱為過載電流系數.這一公式是假定電纜線芯電阻R是一常數

5、,并在忽略介質損耗的條件下導出的,如果過載前電纜沒有溫升,即0=,亦在I0-0,允許過載電流為:I=I如果過載前電纜的電流情況不詳,但知道導體的溫升為 0 ,允許過載電流 I 和允許過載時間t的關系可用下述方法確定:a.認為0 是由于允許過載電流I ,作用時間t1 引起的溫升,于是可以求出t1:b.允許過載電流I 繼續到t2達到允許溫升m,從而可以求出t2: c.容許過載時間t=t2-t12.2、地下埋設電纜采用分區法,按上面的式1公式計算。2.3、電纜的允許短時過載溫度實踐證明,在短時過載時間內的電纜允許溫度可以較允許長期溫度高一些而對電纜壽命及性能沒有明顯影響。因而提出了“允許短時過載溫度

6、”這一概念。一般認為,在短時過載時間為數小時的范圍內,可較長期允許溫度高1015左右。對于短時過載時間更短的情況,根據實驗情況推薦的允許短時過載溫度要更高些,如下表所示:允許短時過載溫度2的推薦值電纜類型容許短時過載溫度過載時間交聯聚乙烯電纜2501分鐘以下如果過載前電纜已在長期允許負載下工作,達到了長期允許溫度1,電纜敷設于空氣中,則短時過載電流允許倍數可按下式計算:式中:I允許連續載流量(安); I 允許短時過載電流(安); R允許長期負載溫度時的導體電阻(歐/厘米); R允許短時過載溫度時的導體電阻(歐/厘米);a環境溫度();1允許長期工作溫度();2允許短時過載工作溫度();電纜升溫

7、時間常數(秒); t過載電流時間(秒)。 如果過載前的電流及溫度尚未達到長期允許值,公式仍可應用,但I、R、1的意義變化為過載前的電流、溫度及電阻值(指交流電阻)。如果是地下電纜,應采用分區法計算。 3、導體的熱穩定計算和銅帶繞包屏蔽穩定計算3.1、導體的熱穩定計算導體熱穩定計算,主要依據是電纜導體允許的最大短路電流值的計算.短路電流的計算公式(IEC9219-88)I2t=K2S2lnQA +Q+K=(Qe(+20)×10-12)y2P20S-導體標稱截面mm2I-導體短路電流t-短路時間-溫度系數的倒數QA-最終短路溫度 QA =2500CQ-起始短路溫度c-200C時導體比熱容

8、(J/m3Ko)根據上述公式,導體的熱穩定即允許最大短路電流值見下表,該短路電流的短路時間為1s,如時間為t秒,則t秒時短路電流為:It= 銅鋁導體短路電流(kA) (短路時時間1秒)導體截面mm2銅短路時起始溫度3550658090356.205.915.625.375.15508.818.407.987.627.317012.3011.711.110.610.29516.6015.815.014.413.812020.9019.919.018.117.415026.1024.923.722.621.718532.1030.629.127.826.724041.6039.737.736.03

9、4.630051.9049.547.144.943.140069.1065.962.659.857.450086.4082.378.374.771.7It=I1/tk It:tk秒鐘短路電流I1:1 秒鐘短路電流(見上表)tk:tk秒鐘3.2、銅帶繞包屏蔽熱穩定計算銅帶的厚度:三芯電纜用不小于0.10mm,繞包搭蓋率不小于15%。關于最高溫度:國外選擇3500C,而我們電力系統為了安全起見選擇3000C,屏蔽層的起始溫度,按常規均確定為900C。經采用電-熱場方程的推導,得出下列溫度分布方程式。Tm-To=Tm-TrP1lnDr+P2lnD+P0lnDx+P2lnDP1lnDrDoDrDDxDo式中:Tm-導體最高溫度 Tm=900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