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應性鼻炎合并哮喘患兒應用糖皮質激素鼻吸入治療對哮喘發作影響的臨床觀察_第1頁
變應性鼻炎合并哮喘患兒應用糖皮質激素鼻吸入治療對哮喘發作影響的臨床觀察_第2頁
變應性鼻炎合并哮喘患兒應用糖皮質激素鼻吸入治療對哮喘發作影響的臨床觀察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變應性鼻炎合并哮喘患兒應用糖皮質激素鼻吸入治療對哮喘發作影響的臨床觀察    摘 要 目的:觀察比較局部應用糖皮質激素不同給藥方式治療兒童變應性鼻炎合并哮喘的臨床療效。方法:分別采用口吸與鼻噴+口吸聯合吸入糖皮質激素(丙酸氟替卡松)治療變應性鼻炎合并哮喘患兒51例,觀察治療前后肺功能變化、哮喘評分及咳嗽消失時間。結果:兩組患兒治療4周后,日間癥狀評分及呼氣峰流速值(PEF)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鼻噴+口吸組在治療4周后夜間癥狀評分明顯下降,而口吸組在治療4周后夜間癥狀評分有所下降。鼻噴+口吸組咳嗽消失時間8.52±4.25天,口吸組咳嗽消失時間1

2、1.91±6.10天。結論:局部應用糖皮質激素分別經口吸及鼻噴+口吸聯合兩種方法治療變應性鼻炎合并哮喘患兒,均可以明顯緩解哮喘癥狀,但鼻噴+口吸聯合治療在改善咳嗽癥狀,縮短治療周期上,明顯優于單獨口吸糖皮質激素的治療。關鍵詞 兒童 鼻炎 變應性 哮喘 糖皮質激素近年來兒童變應性鼻炎(AR)與支氣管哮喘相關性,越來越受到重視。在臨床上如何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患有AR合并哮喘,國家制定的診斷和治療指南沒有具體的方案。就鼻噴+口吸糖皮質激素治療變應性鼻炎合并哮喘患兒24例進行分析,總結如下。資料與方法2006年3月2011年3月收治變應性鼻炎合并哮喘患兒51例,男22例,女29例;年齡411

3、歲。AR病程13年,哮喘病程25年。AR診斷參照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委會鼻科組和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鼻科學組制訂的AR診斷標準1。哮喘診斷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組和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修訂的兒童哮喘診斷標準2。按哮喘發作情況及肺功能評定分級:1級12例;2級22例;3級17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咳嗽和(或)喘息、雙肺可聞及哮鳴音。方法:將51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24例,對照組27例。對照組經口吸入糖皮質激素,根據病情分級每日吸入丙酸氟替卡松(輔舒酮),1級125g/日(1撳),1次/日;2級250g/日(2撳),2次/日;3級250500g/日(24撳),2次/

4、日。觀察組使用鼻噴+口吸糖皮質激素聯合用藥,鼻噴劑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噴劑(輔舒良),每天早晚每側鼻孔各噴50g(1撳)。經口吸入糖皮質激素方法同觀察組。當患兒出現哮喘癥狀時,按需吸入短效2受體激動劑(萬托林,每撳100g)。觀察指標:比較日間和夜間癥狀評分、呼氣峰流速值(PEF)及咳嗽消失時間。日間癥狀評分:0分:無癥狀;1分:癥狀輕且間歇出現;2分:癥狀中度持續或頻繁出現;3分:癥狀持續,影響活動。夜間癥狀評分0分:無癥狀;1分:憋醒1次或早醒癥狀;2分:憋醒2次以上(包括早醒癥狀);3分:夜里經常憋醒,但可間斷入睡。肺功能測定:患兒治療內以簡易峰流速儀監測PEF。統計學處理:采用t檢驗,P

5、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 果觀察組和對照組在治療4周后,日間癥狀評分及PEF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與治療前比較,觀察組在治療4周后夜間癥狀評分明顯下降(P0.05),而對照組在治療4周后夜間癥狀評分雖有所下降,但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兩組日間癥狀評分、夜間癥狀評分及PEF治療前及日間癥狀評分、PEF治療后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夜間癥狀評分在治療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兩組咳嗽消失時間比較:觀察組咳嗽消失時間8.52±4.25天,對照組咳嗽消失時間11.91±6.10天,兩者差異有非常顯

6、著性意義(t=2.275,P0.05)。不良反應:51例患兒中有2例出現口腔真菌感染,經漱口和用藥指導后癥狀消失。觀察組1例出現鼻腔干燥感,對照組有1例出現聲嘶,經減少吸藥次數等對癥處理后好轉。討 論變異性鼻炎和支氣管哮喘均表現為呼吸道黏膜的炎性反應,已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對患兒的生活質量和學習狀態都有明顯負面影響。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病理生理學研究表明,變應性鼻炎與支氣管哮喘關系密切,兩者常合并存在,48%的變應性鼻炎并有哮喘,30%80%的哮喘伴有變應性鼻炎3。單獨口吸及鼻噴+口吸聯合治療均能夠有效地控制臨床癥狀,改善患兒的肺功能,兩種治療方案在臨床上治療AR合并哮喘是可行的。經口及經

7、鼻吸入糖皮質激素常見的局部不良反應有:口、咽真菌感染、發音困難、鼻腔出血等。研究中,51例患兒中有2例出現口腔真菌感染,1例出現鼻腔干燥感,1例出現聲嘶,經漱口和用藥技術指導后癥狀消失。至于其遠期的不良反應有待進一步觀察。參考文獻1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鼻科組,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鼻科學組.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9,44(12):977-978.2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10):745-753.3 范永琛.整體氣道病征及其治療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1,17(9):521-524.    相關論文    · 高水平呼氣末正壓通氣在重癥哮喘患者中的臨床觀察· 孟魯司特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療效觀察· 甲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