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見證取樣檢測操作規程_第1頁
鋼筋見證取樣檢測操作規程_第2頁
鋼筋見證取樣檢測操作規程_第3頁
鋼筋見證取樣檢測操作規程_第4頁
鋼筋見證取樣檢測操作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 DBDBJxx xxx 2006 J 2006鋼筋(含機械連接)見證取樣檢測操作規程Testimony Sampling Test Operation Spectification for Steel Bars(including mechanical splicing)(初稿)2006 發布 2006 實施山東省建設廳 發布 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 DBDBJ14 -2006 J -2006鋼筋(含機械連接)見證取樣檢測操作規程Testimony Sampling Test Operation Spectification for Steel Bars(including

2、mechanical splicing)主編單位: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批準部門:山東省建設廳施行日期:XXXX年XX月XX日2006 濟南前 言為貫徹落實建設部關于“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進一步統一我省建筑工程材料見證取樣中鋼筋(含機械連接)的檢測操作方法,我們組織有關單位和人員特編制本規程。本規程是在國家標準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GB/T2282002、金屬材料彎曲試驗方法GB/T2321999、金屬材料反復彎曲試驗方法GB/T2382002以及相關金屬材料產品標準的基礎上,參照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結合大量的實踐經驗,經過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多次研討、論證后修編而成。本標準共分四章、

3、主要內容為總則、術語和符號、儀器設備、操作規程等內容。由于編制時間倉促,難免有不足之處,為不斷提高本規程質量,及時總結經驗,積累更加豐富的資料,望各單位在本規程實施過程中如發現需要修改和補充之處,請將意見與建議函寄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地址:濟南市無影山路29號,郵編250031,電子郵箱:XXXXXXXX),以供今后修訂時參考。主編單位: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 XXXXX XXXXXXX XXXXX 參編單位: XXXXXXXXXXXX起草組組長: XXXXXX 主要起草人: XXXXXX目 錄1 總則2 術語、符號2.1術語2.2符號3 儀器設備4 操作規程4.1 一般規定4.2 鋼筋力學性

4、能檢測4.3 鋼筋焊接力學性能檢測4.4 鋼筋機械連接力學性能檢測 1 總 則1.1 為貫徹建設部頒發的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結合我省實際情況,進一步提高和統一全省建筑工程材料見證取樣檢測中鋼筋(含機械連接)的檢測項目和試驗操作程序,特制定本規程。1.2 本規程適用于建筑工程材料見證取樣檢測中鋼筋原材(如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低碳鋼熱軋圓盤條、冷軋帶肋鋼筋、冷軋扭鋼筋、冷拔螺旋鋼筋等)、鋼筋焊接(包括電阻點焊、閃光對焊、電渣壓力焊、埋弧壓力焊、電弧焊、氣壓焊等)以及鋼筋機械連接的常規力學性能試驗規程。1.3 本規程涉及的鋼筋(含機械連接)取樣需由監理單位或建設單位

5、認可,并采取切實有效的封樣措施或同委托單位共同送至檢測機構。1.4 本規程規定的抽樣數量應不小于該種產品應檢測數量總和的30%,并至少不小于1組。1.5 承擔見證取樣檢測的機構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A必須是取得省級以上技術監督部門計量認證的獨立機構;B檢測機構應與所檢工程的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無隸屬關系或其他利害關系;C. 必須具有健全、有效的管理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D必須有足夠并且滿足標準要求的儀器設備;E必須有足夠的并且持有山東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試驗員上崗證書的人員。1.6 鋼筋(含機械連接)檢測操作時,除遵守本規程外尚應符合國家和地方的現行有關技術標準的規定。2.術語、符號21

6、術語2.1.1 標距:測量伸長用的試樣圓柱或棱柱部分的長度。2.1.2 原始標距(L0):施力前的試樣標距。2.1.3 斷后標距(Lu):試樣斷裂后的標距。2.1.4 平行長度(Lc):試樣兩頭部或兩夾持部分(部帶頭試樣)之間平行部分的長度。2.1.5 伸長:試驗期間任一時刻原始標距(L0)的增量。2.1.6 伸長率:原始標距的伸長與原始標距(L0)之比的百分率。2.1.7 斷后伸長率:斷后標距的殘余伸長(Lu - L0)與原始標距(L0)之比的百分率(見圖1)。對于比例試樣,若 原始標距不為5.65(S0為平行長度的原始橫截面積),符號A應附以下腳注說明所使用的比例系數,例如,A11.3表示

7、原始標距11.3的斷后伸長率。對于非比例試樣,符號A應附以下腳注說明所使用的原始標距,以毫米(mm)表示,例如,A80 mm表示原始標距(L0)為80mm的斷后伸長率。2.1.8 引伸計標距(Le):用引伸計測量試樣延伸時所使用試樣平行長度部分的長度。測定屈服強度和規定強度性能時推薦LeL0/2。測定屈服點延伸率和最大力時或在最大力之后的性能,推薦Le等于L0。2.1.9 應力:試驗期間任一時刻的力除以試樣原始橫截面積(S0)之商。 (圖1)2.1.10 延伸:試驗期間任一給定時刻引伸計標距的非比例延伸與引伸計標距(Le)之比的百分率。2.1.11 最大力(Fm):試樣在屈服階段之后所能抵抗的

8、最大力。對于無明顯屈服(連續屈服)的金屬材料,為試驗期間的最大力。2.1.12 抗拉強度(Rm):相應最大力(Fm)的應力。2.1.13 屈服強度:當金屬材料呈現屈服現象時,在試驗期間達到塑性變形發生而力不增加的應力點,應區分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2.1.14 上屈服強度(ReH):試樣發生屈服而力首先下降前的最高應力(見圖2)。2.1.15 下屈服強度(ReH):在屈服期間,不計初始瞬時效應時的最低應力(見圖2)。 a ) b )圖2 不同類型曲線的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ReH和REl)c ) d)圖2 不同類型曲線的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ReH和REl)2.1.16 帶肋鋼筋:橫截面

9、通常為圓形,且表面通常帶有兩條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的鋼筋。2.1.17 公稱直徑:與鋼筋的公稱橫截面積相等的圓的直徑。2.1.18 熱軋光圓鋼筋:經熱軋成型并自然冷卻的成品光圓鋼筋。 2.1.19 鋼筋焊接網:縱向鋼筋和橫向鋼筋分別以一定的間距排列且互成直角、全部交叉點均焊接在一起的網片(見圖3)。 圖3 鋼筋焊接網形狀 2.1.20 冷軋扭鋼筋:低碳鋼熱軋圓盤條經專用鋼筋冷軋扭機調查、冷軋并冷扭一次成型,具有規定截面形狀和節距的連續螺旋狀鋼筋(圖4)圖42.1.21 鋼筋電阻點焊:將兩鋼筋安放成交叉疊接形式,壓緊于兩電極之間,利用電阻熱熔化母材金屬,加壓形成焊點的一種壓焊方法。2.

10、1.22 鋼筋閃光對焊:將兩鋼筋安放成對接形式,利用電阻熱使接觸點金屬熔化,產生強烈飛濺,形成閃光,迅速施加頂鍛力完成的一種壓焊方法。2.1.23 鋼筋電渣壓力焊:將兩鋼筋安放成豎向對接形式,利用焊接電流通過兩鋼筋端面間隙,在焊劑層下形成電弧過程和電渣過程,產生電弧熱和電阻熱,熔化鋼筋,加壓完成的一種壓焊方法。2.1.24 鋼筋氣壓焊:利用氧乙炔火焰或其他火焰對兩鋼筋對接處加熱,使其達到塑性狀態(固態)或熔化狀態(熔態)后,加壓完成的一種壓焊方法。2.1.25 熱影響區:焊接或熱切割過程中,鋼筋母材因受熱的影響(但未熔化),使金屬組織和力學性能發生變化的區域。2.1.26 延性斷裂:伴隨明顯塑

11、性變形而形成延性斷口(斷裂面與拉應力垂直或傾斜,其上具有細小的凹凸,呈纖維狀)的斷裂。2.1.27 脆性斷裂:幾乎不伴隨塑性變形而形成塑性斷口(斷裂面通常與拉應力垂直,宏觀上由具有光澤的亮面組成)的斷裂。2.1.28 鋼筋機械連接:通過鋼筋與連接件的機械咬合作用或鋼筋端面的承壓作用,將一根鋼筋中的力傳遞至另一根鋼筋的連接方法。 2.1.29 接頭抗拉強度:接頭試件在拉伸試驗過程中所達到的最大拉應力值;2.1.30 接頭試件總伸長率:接頭試件在最大力下在規定標距內測得的總伸長率;2.1.31 接頭長度:接頭連接件長度加連接件兩端鋼筋橫截面變化區段的長度。22 符號L0原始標距(mm); L0,測

12、定Ag的原始標距(mm); Lc 平行長度(mm);Le引伸計標距(mm); Lt試樣總長度(mm); Lu斷后標距(mm); S0原始橫截面積(mm2); Su斷后最小橫截面積(mm2);Lm最大力Fm總延伸(mm); A 斷后伸長率:(%);At 斷裂總伸長率(%);Ae 屈服點延伸率(%);Ag 最大力(Fm)非比例伸長率(%);Agt 最大力(Fm)總伸長率(%);ReH上屈服強度(N/ mm2);ReL下屈服強度(N/ mm2); Rm抗拉強度(N/ mm2);L試樣長度(mm); a試樣厚度或直徑或多邊形橫截面內切圓直徑(mm);b試樣寬度(mm);l支輥間或翻板間距離(mm);

13、d彎曲壓頭或彎曲直徑(mm);彎曲角度();10表示測量標距為10倍直徑時鋼筋的伸長率;100表示測量標距為100mm時鋼筋的伸長率;抗拉強度(MPa);F m 最大力(N);S0 試樣公稱截面面積(mm2);F 抗剪力 (N);A0縱向鋼筋的橫截面面積(mm2);屈服強度(N/mm2)。 接頭試件實際抗拉強度; 接頭試件中鋼筋抗拉強度實測值; 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 鋼筋屈服強度標準值。3 儀器設備3.1 檢測機構應配備足夠的滿足檢測要求的儀器設備,并且所有儀器設備均經過計量鑒定或其他有效的校驗。3.2 試驗機: 根據鋼筋的級別和直徑應選用適配的拉力試驗機或 萬能材料試驗機,其準確度應為1級或

14、優于1級;3.3 量具:配有引伸計的試驗機其引伸計的準確度應符合GB/T12160 的要求,測定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應使用不劣于1級準確度的引伸計,測定其他具有較大延伸率的性能,例如抗拉強度、最大力總延伸率和最大力非比例延伸率、斷裂總身長率以及斷后伸長率,應使用不劣于2級準確度的引伸計;沒有配備引伸計的試驗機應使用分辨力優于0.1mm的量具或測量裝置。3.4 彎曲裝置:用于彎曲試驗的試驗機應配有下列裝置之一,其幾何尺寸應符合GB/T232中相應規定。(反復彎曲試驗機的原理及尺寸應符合GB/T238中的相應規定)。A支輥式彎曲裝置 (見4.2.5.2中圖1) BV型模具式彎曲裝置(見4.2.5

15、.2中圖2)C虎鉗式彎曲裝置 (見4.2.5.2中圖3) D翻板式彎曲裝置 (見4.2.5.2中圖4)3.5 所用儀器設備應進行定期保養和維修,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其準確度。4 操作規程4.1 一般規定 本規程僅規定了建筑工程材料見證取樣中鋼筋(含機械連接)的常規力學性能的檢測操作方法,對于其他非常規的力學性能檢測項目尚應按照相關標準進行。4.1.2 檢測機構接收樣品后應按照樣品管理程序逐一檢查,確認能夠滿足檢測要求后進行唯一性標識。4.1.3 檢測機構應將樣品放置在標準規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恒溫處理,并在規定的條件下進行試驗。 試驗前應根據標準和儀器設備的要求對樣品進行預處理(如對于閃光對焊鋼筋

16、必須對其焊接處的毛刺、突起部分進行磨平),使之符合要求。4.2 鋼筋力學性能檢測4.2.1 檢測項目 鋼筋見證取樣中的常規檢測項目為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延伸率、冷彎等,如有其他項目應根據標準和規范進行。4.2. 2 試樣的抽取 根據不同的檢驗項目應選取不同數量和長度的鋼筋試樣,具體可參考下表: 鋼筋類別檢驗項目取樣數量(根)取樣長度(mm)備注低碳鋼熱軋圓盤條拉伸 1 10d+250300 每批重量不大于60噸,任選2盤或根鋼筋,每盤或根鋼筋先去掉端部500 mm后,只能截取1根拉伸,1根冷彎試樣。注:冷拔螺旋鋼筋每批重量不大于50噸。冷彎 25d+150 鋼筋砼用熱軋光圓鋼筋拉伸 2 5d+

17、250300 冷彎 25d+150 鋼筋砼用熱軋帶肋鋼筋拉伸 2 5d+250300 冷彎 25d+150 冷軋帶肋鋼筋拉伸 2標稱標距+250300 冷彎 2標稱標距+150冷軋扭鋼筋拉伸 2標稱標距+250300 冷彎 2 標稱標距+150冷拔螺旋鋼筋拉伸 1標稱標距+250300 冷彎 2標稱標距+1504.2.3 斷后伸長率的測試 4.2.3.1 為了測定斷后伸長率,樣品在試驗機上拉斷后,應將試樣斷裂的部分仔細配接在一起使其軸線處于同一直線上,并采取特別措施確保試樣斷裂部分適當接觸后測量試樣斷后標距,這對小橫截面試樣和低伸長率試樣尤為重要。4.2.3.2 斷后標距的測量應準確到0.25

18、mm,如規定的最小斷后伸接近的標距標記的距離不小于原始標距的1/3情況方為有效,但斷后伸長率大于或等于規定值,不管斷裂位置處于何處測量均為有效。4.2.3.3 能用引伸計測定斷裂延伸的試驗機,引伸計標距(Le)應等于試樣原始標距(Lo),無需標出試樣原始標距的標記。以斷裂時的總延伸作為伸長測量時,為了得到斷后伸長率,應以總延伸中扣除彈性延伸部分。原則上,斷裂發生在引伸計標距標距以內為有效,但斷后伸長率等于或大于規定值,不管斷裂位置處于何處測量均為有效,如產品標準規定用一固定標距測定斷后伸長率,引伸計標距應等于這一標距。 4.2.3.4 試驗前通過協議,可以在一固定標距上測定斷后伸長率,然后使用

19、換算公式或換算表將其換算成比例標距的斷后伸長率(例如可以使用GB/T 17600.1和GB/T 17600.2的換算方法)。僅當標距或引伸計標距、橫截面的形狀和面積均為相同時,或 當比例系數(k)相同時,斷后伸長率才具有可比性。4.2.3.5 為了避免因發生在 4.2.3.1、 4.2.3.2規定的范圍以外的斷裂而造成試樣報廢,可以采用GB/T228中附錄F的移位方法測定斷后伸長率。4.2.3.6 按照4.2.3.3測定的斷裂總延伸除以試樣原始標距得到斷裂總伸長率。 4.2.4 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的測試 及采用下列方法測定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4.2.4.2 圖解方法:試驗時記錄力-延伸

20、曲線或力-位移曲線。從曲線圖讀取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和不計初始瞬時效應時屈服階段中的最小力或屈服平臺的恒定力。將其分別除以試樣原始橫截面積(SO)得到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仲裁試驗采用圖解方法。4.2.4.3 指針方法:試驗時,讀取測力度盤指針首先回轉前指示的最大力和不計初始瞬時效應時屈服階段中指示的最小力或首次停止轉動指示的恒定力。將其分別除以試樣原始橫截面積(SO)得到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4.2.4.4 可以使用自動裝置(例如:微處理器等)或自動測試系統測定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可以不繪制拉伸曲線圖。4.2.5 抗拉強度的測試和采用圖解方法或指針方法測定抗拉強度。對于呈現明顯屈服(

21、不連續屈服)現象的金屬材料,從記錄的力-延伸或力-位移曲線圖,或從測力度盤,讀取過了屈服階段之后的最大力;對于呈現無明顯屈服(連續屈服)現象的金屬材料,從記錄的力-延伸或力-位移曲線圖,或從測力度盤,讀取過了屈服階段之后的最大力。最大力除以試樣原始橫截面積(SO)得到抗拉強度。可以使用自動裝置(例如:微處理器)或自動測試系統測定抗拉強度,可以不繪制拉伸曲線圖。4.2.6 彎曲試驗4.2.6.1 試驗室應配備支輥式彎曲裝置(見4.2.5.2中圖1)、V型模具式彎曲裝置(見4.2.5.2中圖2)、虎鉗式彎曲裝置(見4.2.5.2中圖3)或翻板式彎曲裝置(見4.2.5.2中圖4)中的任何一種。4.2

22、.6.2 對于支輥式彎曲裝置支輥長度應大于試樣寬度或直徑,支輥半徑應為110倍試樣厚度,支輥應具有足夠的硬度,除非另有規定,支輥間距應按下式確定:L=(d+3a)0.5a此距離在試驗期間應保持不便。彎曲壓頭直徑應在相關產品標準中規定。彎曲壓頭應具有足夠的硬度。4.2.6.3 V型模具式彎曲裝置其模具的V形槽角度應為1800a(見4.2.5.2中圖2)。彎曲角度應在相關產品標準中規定。彎曲壓頭的圓角半徑為d /2。模具的支承棱邊應倒圓,倒圓半徑應為110倍試樣厚度,模具和彎曲壓頭寬度應大于試樣寬度或直徑, 彎曲壓頭應具有足夠的硬度。4.2.6.4 虎鉗式彎曲裝置由虎鉗配備足夠硬度的彎心組成,可以

23、配置加力桿,彎心直徑應按照相關產品標準要求,彎心寬度應大試樣寬度或直徑。4.2.6.5 翻板式彎曲裝置中翻板帶有鍥形滑塊,滑塊寬度應大試樣 寬度或直徑,滑塊應具有足夠的硬度,翻板固定在耳軸上,試驗時能繞耳軸軸線轉動,耳軸連接彎曲角度指示器,指示001800的彎曲角度。翻板間距離應為兩翻板的試樣支承面同時垂直于水平軸線時兩支承面間的距離,并按下式確定: L=(d+2a)+e式中e可取26mm。彎曲壓頭直徑應在相關產品標準中規定,彎曲壓頭寬度應大于試樣寬度或直徑, 彎曲壓頭的壓桿厚度應略小于彎曲壓頭直,彎曲壓頭應具有足夠的硬度。4.2.6.7 試樣的表面不得有影響檢測結果的毛刺、傷痕、刻痕等缺陷。

24、4.2.6.8 試驗一般在 1035的室溫范圍進行。對溫度要求嚴格的試驗,試驗溫度為235。4.2.6.9 由相關產品標準規定,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完成試驗。1.試樣在圖1、圖2、圖3或圖4所給定的條件和在力作用下彎曲至規定的彎曲角度;2.試樣在力作用下彎曲至兩臂相距規定距離且相互平行(見圖4c和圖7):3.試樣在力作用下彎曲至兩臂直接接觸(見圖8)。 圖1 支輥式彎曲裝置圖1 支輥式彎曲裝置 圖2 V模具形彎曲裝置圖3 虎鉗式彎曲裝置 a ) b ) c )圖4 翻板式彎曲裝置4.2.6.10 試樣彎曲至規定彎曲角度的試驗,應將試樣放于兩支錕 (見圖1a)或V形模具(見圖2)或兩水平翻板(見圖4

25、a)上,試樣軸線應與彎曲壓頭軸線垂直,彎曲壓頭在兩支座之間的中點處對試樣連續施加力使其彎曲,直至達到規定的彎曲角度。如不能直接達到規定的彎曲角度,應將試樣置于兩平行壓板之間(見圖6),連續施加力壓其兩端使進一步彎曲,直至達到規定的彎曲角度。圖6 試樣置于兩平行壓板之間圖7 試樣彎曲至兩臂平行4.2.6.11 試樣彎曲至180角兩臂相距規定距離且相互平行的試驗,采用圖1的方法時,首先對試樣進行初步彎曲(彎曲角度應盡可能大),然后將試樣置于平行壓板之間(見圖6)連續施加力壓其兩端使進一步彎曲,直至兩臂平行(見圖7)。試驗時可以加或不加墊塊。除非產品標準中另有規定,墊塊厚度等于規定的彎曲壓頭直徑;采

26、用圖4的方法時,在力作用下不改變力的方向,彎曲直至達到180角(見圖8)。圖8 試樣彎曲至兩臂直接接觸4.2.6.12 試樣彎曲至兩臂直接接觸的試驗,應首先將試樣進行初步彎曲(彎曲角度應盡可能大),然后將其置于兩平行壓板之間(見圖6),連續施加力壓其兩端使進一步彎曲,直至兩臂直接接觸(見圖8)。4.2.6.13 可以采用圖3所示的方法進行彎曲試驗。試樣一端固定,繞彎心進行彎曲,直至達到規定的彎曲角度。4.2.6.14 彎曲試驗時,應緩慢施加彎曲力。4.2.7 結果分析與判定4.2.7.1 計算鋼筋的強度均采用其公稱橫截面面積。4.2.7.2 拉伸試驗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其結果無效,應重做同樣數量的

27、試驗。A. 試樣斷在標距外或斷在機械刻劃的標距標記上,而且斷后伸長率小于規定最小值。B. 試驗期間設備發生故障,影響了試驗結果。4.2.7.3 拉伸試驗后試樣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縮徑以及顯示出肉眼可見的冶金缺陷(例如分層、氣泡、夾渣、縮孔等),應在試驗記錄和報告中注明。4.2.7.4 彎曲試驗在規定的彎心直徑下,彎曲180度或規定角度后,受彎部位表面不得產生裂紋,特殊情況還應滿足相應產品標準要求。4.2.7.5 彎曲試驗中相關產品標準規定的彎曲角度認作為最小值,規定的彎曲半徑認作為最大值。4.2.7.6 拉伸強度及彎曲試驗性能指標應符合下表中各項要求:鋼筋類別公稱直徑(mm)屈服強度(MPa)

28、抗拉強度(MPa)伸長率(%)冷 彎低碳鋼熱軋圓盤條Q215/21537527d=0冷彎180,無裂紋d=彎心直a=試樣直徑Q235/23541023d=0.5a鋼筋砼用熱軋光圓鋼筋82023537023d=a鋼筋砼用熱軋帶肋鋼筋HRB335625285033549016d=3ad=4aHRB400625285040057014d=4ad=5aHRB500625285050063012d=6ad=7a冷帶肋鋼筋CRB550/5508d=3a冷彎180無裂紋CRB650/650反復彎曲4次,無裂紋注;a=4時,彎心半徑=10; a=5時,彎心半徑=15 a=6時,彎心半徑=15CRB800/80

29、0CRB970/970CRB1170/1170冷軋扭鋼筋/5804.5d=3a冷彎180無裂紋冷拔螺旋鋼筋LX550/5508d=3a冷彎180無裂紋LX650/6504d=4aLX800/8004d=5a4.3鋼筋焊接接頭力學性能檢測4.3.1 試樣的選取4.3.1.1 閃光對焊接頭:閃光對焊接頭的力學性能檢驗應按下列規定進行抽取:在同一臺班內,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個同牌號、同直徑鋼筋焊接接頭應作為一批,當同一臺班內焊接的接頭數量較少,可在一周之內累計計算,累計仍不足300個接頭時,應按一批計算。力學性能檢驗時,應從每批接頭中隨機切取6 個接頭,其中3個做拉伸試驗,3個做彎曲試驗。4.3.

30、1.2 電弧焊接頭:電弧焊接頭的力學性能檢驗應按下列規定進行抽取:1.在先澆混凝土結構中,應以300個同牌號鋼筋、同型式接頭作為一批;在房屋結構中,應在不超過二樓層中300個同牌號鋼筋、同型式接頭作為一批。每批隨即切取3個接頭,做拉伸試驗。2.在裝配式結構中,可按生產條件制作模擬試件,每批3個,做拉伸試驗。4.3.1.3 電渣壓力焊:電渣壓力焊接頭的力學性能檢驗,應分批進行,并應按下列規定作為一個檢驗批。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應以300個同牌號鋼筋接頭作為一批;在房屋結構中,應在不超過二樓層中300個銅牌號鋼筋接頭作為一批;當不足300個接頭時,仍應作為一批。每批隨即切取3個接頭做拉伸試驗。

31、4.3.1.4 焊接網:凡鋼筋牌號、直徑及尺寸相同的焊接骨架和焊接網應視為同一類型制品,且每300件作為一批,一周內不足300件的亦應按一批計算。4.3.1.4.1 力學性能的檢驗,應從每批成品中切取;切取過試件的制品,應補焊同牌號、同直徑的鋼筋,其每邊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個孔格的長度;當焊接骨架所切取試件的尺寸小于規定的試件尺寸,或受力鋼筋直徑大于8mm時,可在生產過程中制作模擬焊接試驗網片,從中切取試件。 4.3.1.4.2 由幾種直徑鋼筋組合的焊接骨架或焊接網,應對每種組合的焊點作力學性能檢驗。4.3.1.4.3 熱軋鋼筋的焊點應作剪切試驗,試件應為3件;冷軋帶肋鋼筋焊點除作剪切試驗外,

32、尚應對縱向和橫向冷軋帶肋鋼筋作拉伸試驗,試件應各為1件。剪切試件縱筋長度應大于或等于290mm,橫筋長度應大于或等于50mm;拉伸試件縱筋長度應大于或等于300mm;4.3.1.4.4 焊接網剪切試件應沿同一橫向鋼筋隨即切取;切取剪切試件時,應使制品中的縱向鋼筋成為試件的受拉鋼筋。4.3.1.5 鋼筋氣壓焊:氣壓焊接頭的力學性能檢驗應按下列規定進行抽取:在先澆混凝土結構中,應以300個同牌號鋼筋、同型式接頭作為一批;在房屋結構中,應在不超過二樓層中300個同牌號鋼筋、同型式接頭作為一批。當不足300個接頭時,仍應作為一批,在柱、墻的豎向鋼筋連接中,應從每批接頭中隨即切取3個接頭做拉伸試驗,在梁

33、、板的水平鋼筋連接中,應另切取3個接頭做彎曲試驗。4.3.1.6 預埋件鋼筋T型接頭:預埋件鋼筋T型接頭當進行力學性能檢驗時,應以300件同類型預埋件作為一批,一周內連續焊接時,可累計計算,當不足300件時,亦應按一批計算。應從每批預埋件中隨即切取3個接頭做拉伸試驗,試件的長度應大于或等于200 mm,鋼板的長度和寬度均應大于或等于60 mm。4.3.2 拉伸試驗:4.3.2.1 各種鋼筋焊接接頭的拉伸試樣的尺寸可按JGJ/T27-2001表2.0.1 的規定取用。4.3.2.2 根據鋼筋的級別和直徑,應選用適配的拉力試驗機或萬能試驗機。試驗機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金屬拉伸試驗方法GB228中的有

34、關規定。4.3.2.3 夾緊裝置應根據試樣規格選用,在拉伸過程中不得與鋼筋產生相對滑移。4.3.2.4 在使用預埋件T形接頭拉伸試驗吊架時,應將拉桿夾緊于試驗機的上鉗口內,試樣的鋼筋應穿過墊板放入吊架的槽孔中心,鋼筋下端應夾緊于試驗機的下鉗口內。4.3.2.5 試驗前應采用游標卡尺復核鋼筋的直徑和鋼板厚度。4.3.2.6 用靜拉伸力對試樣軸向拉伸時應連續而平穩,加載速率宜用1030MPa/s,將試件拉至斷裂(或出現縮頸),可從測力盤上讀取最大力或從拉伸曲線圖上確定試驗過程中的最大力。4.3.2.7 試驗中,當試驗設備發生故障或操作不當而影響試驗數據時,試驗結果應視為無效。4.3.2.8 當在試

35、樣斷口上發現氣孔、夾渣、燒傷等焊接缺陷時,應 在試驗記錄中注明。4.3.2.9 抗拉強度應按下式計算:b = Fb / S0式中 b 抗拉強度(MPa),Fb 最大力(N);S0 試樣公稱截面面積;試驗結果數值應修約到5MPa,修約的方法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數值修約規定GB 8170的規定進行;4.3.2.10 試驗記錄應包括下列內容: 試驗編號; 鋼筋級別和公稱直徑; 焊接方法; 試樣拉斷(或縮頸)過程中的最大力; 斷裂(或縮頸)位置及離焊縫口距離; 斷口特征。4.3.3 剪切試驗方法4.3.3.1 試樣的形式和尺寸應符合圖9的規定。鋼筋焊接骨架試樣鋼筋焊接網試樣圖 94.3.3.2 剪切試驗時

36、應采用能懸掛于試驗機上專用的剪切試驗夾具,或采用現行行業標準鋼筋焊接接頭試驗方法標準JGJ/T27中規定的夾具。4.3.3.3 剪切試驗宜采用量程不大于300kN的萬能試驗機。4.3.3.4 剪切夾具可分為懸掛式夾具和吊架式錐形夾具兩種;試驗時,應根據試樣尺寸和設備條件選用合適的夾具。 4.3.3.5 夾具應安裝于萬能試驗機的上鉗口內,并應夾緊。試樣橫筋應夾緊于夾具的橫槽內,不得轉動。縱筋應通過縱槽夾緊于萬能試驗機的下鉗口內,縱筋受拉的力應與試驗機的加載軸線相重合。4.3.3.6 加載應連續而平穩,加載速率宜為1030MPa/s,直至試件破壞為止。從測力度盤上讀取最大力,即為該試件的抗剪載荷。

37、4.3.3.7 試驗中,當試驗設備發生故障或操作不當而影響試驗數據時,試驗結果應視為無效。4.3.3.8 試驗記錄應包括下列內容:試樣編號;鋼筋級別和公稱直徑;試樣的抗剪載荷;斷裂位置。4.3.4 彎曲試驗:4.3.4.1 試樣的長度宜為兩支錕內側距離另加150mm,具體尺寸可按標準JGJ/T27中附錄B的表B選用。4.3.4.2 應將試樣受壓面的金屬毛刺和鐓粗變形部分去除至與母材外表齊平。4.3.4.3 彎曲試驗可在壓力機或萬能試驗機上進行。4.3.4.4 進行彎曲試驗時,試樣應放載兩支點上,并應使焊縫中心與壓頭中心線一致,應緩慢地對試樣施加彎曲力,直至達到規定的彎曲角度或出現裂紋、破斷為止

38、。4.3.4.5 壓頭彎心直徑和彎曲角度應按下表的規定確定:壓頭彎心直徑和彎曲角度序號鋼筋級別彎 心 直 徑 (D)彎曲角()D 25(mm)D25(mm)12342d4d5d7d3d5d6d8d90909090注: d為鋼筋直徑。4.3.4.6 在試驗過程中,應采取安全措施,防止試樣突然斷裂傷人。4.3.4.7 試驗記錄應包括下列內容:彎曲后試樣受拉面有無裂紋;斷裂時的彎曲角度;斷口位置及特征;有無焊接缺陷。4.3.5 結果判定:4.3.5.1 鋼筋焊接接頭或焊接制品的力學性能檢驗應在外觀檢查合格后進行。4.3.5.2 鋼筋閃光對焊接頭、電弧焊接頭、電渣壓力焊接頭、氣壓焊接頭拉伸試驗結果應符

39、合下列要求: A、 3個熱軋鋼筋接頭試件的抗拉強度均不得小于該牌號鋼筋規定的抗拉強度;RRB400鋼筋接頭試件的抗拉強度均不得小于570N/mm2; B、至少應有2個試件斷于焊縫至外,并應呈延伸斷裂。當達到上述2項要求時,應評定該批接頭為抗拉強度合格。 當試驗結果有2個試件抗拉強度小于鋼筋規定的抗拉強度,或3個試件均在焊縫或熱影響區發生脆性斷裂時,則一次規定該批接頭為不合格品。當試驗結果有1個試件的抗拉強度小于規定值,或2個試件在焊縫或熱影響區發生脆性斷裂,其抗拉強度均小于鋼筋規定抗拉強度的1.10倍時,應進行復驗。復驗時,應再切取6個試件。復驗結果,當仍有1個試件的抗拉強度小于規定值,或有3

40、個試件斷于焊縫或熱影響區,呈脆性斷裂,其抗拉強度小于鋼筋規定抗拉強度的1.10倍時,應判定該批接頭為不合格品。注:當接頭試件雖斷于焊縫或熱影響區,呈脆性斷裂,但其抗拉強度大于或等于鋼筋規定抗拉強度的1.10倍時,可按斷于焊縫或熱影響區之外,呈延性斷裂同等對待。 4.3.5.3 閃光對焊接頭、氣壓焊接進行彎曲試驗時,應將受壓面的金屬毛刺鐓粗凸起部分消除,且應與鋼筋的外表齊平。彎曲試驗可在萬能試驗機、手動或電動液壓彎曲試驗器上進行,焊接應處于彎曲中心點,彎心直徑和彎曲角應符合下表規定:鋼筋牌號彎心直徑彎曲角( )HPB2352d90HRB3354d90HRB400、HRB4005d90HRB500

41、7d90注:1 .d為鋼筋直徑(mm);2 .直徑大于25mm的鋼筋焊接接頭,彎心直徑應增加1倍鋼筋直徑。當試驗結果,彎至90,有2個或3個試件外側(含焊縫和熱影響區)未發生破裂,應評定該批接頭彎曲試驗合格。當3個試件均發生破裂,則一次判定該批接頭為不合格品。當有2個試件發生破裂,應進行復驗。復驗時,應再切取6個試件。復驗結果,當有3個試件發生破裂時,應判定該批接頭為不合格品。注:當試件外側橫向裂紋寬度達到0.5mm時,應認定已經破裂。4.3.5.4 鋼筋焊接骨架、焊接網焊點剪切試驗結果,3個試件抗剪力平均值應符合下列要求:F 0.3 A0S 式中: F抗剪力 (N); A0縱向鋼筋的橫截面面積(mm2); S縱向鋼筋規定的屈服強度(N/mm2)。 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