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菜鳥學呼吸機(個人總結) 想起當時初到省醫ICU進修的時候,對著病房里面一臺臺的呼吸機,看著呼吸機面板上的一大堆英文字母及數字,還有各種曲線,因以前從來沒接觸過呼吸機,故茫茫然不知所云,不知從何處下手,好比初夜時不知從何處下手一樣。曾經也看過那些厚厚的關于呼吸機使用的專著,但里面的內容實在深奧,對于我這種初學呼吸機的人來說,實在沒那種耐性一頁頁看下去。 也曾見過我院一位專家,把一個上了呼吸機的嚴重心衰患者的PEEP關閉了,還自以為是正確的,這時,我感覺到學點呼吸機知識是多么的重要,雖不能像呼吸科醫生那樣把呼吸機運用得爐火純青,但也不至于像那位專家那樣,所以只有靜下心來,找一些關于呼吸機的資料看
2、?,F在結合自己看過的資料,寫下總結因是參考一些資料,故有些內容和某些資料雷同。因為是初學的菜鳥,所以寫的都是一些很基礎的東西,希望高手們不要見笑。同時,初學者未免錯漏百出,希望高手們批評指正。 其實呼吸機和平時使用的電視機電腦一樣,也是一臺機器,我們就當它是一臺家用電器使用。 首先,應該找到呼吸機的電源線插頭和電源主開關。 其次,找到呼吸機的氧氣管路和空氣管路,沒有空氣壓縮機的呼吸機只找氧氣管路就行。在使用呼吸機前,氧氣和空氣管路一定要與高壓的氧氣源和空氣源相連接,呼吸機送出的氣體就來自高壓氣源,要注意檢查高壓氣源的壓力表,保持壓力在正常工作范圍(0.3-0.5Mpa)。 然后,連接呼吸機的外
3、管道。呼吸機的管道分為吸氣支和呼氣支兩部分,管道在病人端通過“Y”型管與病人的氣管導管或氣管切開導管相連。 我們知道,正常人在吸入空氣時,空氣會先經過鼻、咽、喉(即上呼吸道),空氣在上呼吸道會被過濾、濕潤、加溫或冷卻,到達隆突時空氣濕度基本飽和,溫度達到37攝氏度左右,但對于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病人來說,吸入氣都不經過上呼吸道,而先經過呼吸機的外管道,再進入氣管,所以呼吸機的外管道相當于正常人的上呼吸道,為了達到和正常解剖結構一樣的功能,我們人為地增加一些配件,使呼吸機外管道也具有過濾、濕潤、加溫或冷卻的功能,所以在吸氣管道上會裝上過濾器、加溫濕化器(或人工鼻)。 濕化方法:1、濕化器:濕化器
4、溫度需達35-37攝氏度,相對濕度大于75%,但溫度超過41攝氏度會造成氣道損傷。2、人工鼻:插在呼吸系統和氣管插管之間,但無效腔可增加到150毫升,故可增加患者呼吸功。 注意一: 吸氣過濾器一定要安裝在機器端,然后再連接加溫濕化器。 注意二: 加溫濕化器通常都有單獨的電源線和電源開關,千萬要注意插好電源后打開,不然進入病人氣管內的氣體可就是又干又冷的。 注意三: 加溫濕化器上可能會有個小溫度計的插口,一定要插上專門的溫度計,不然那里就漏氣了。 注意四: 如果不使用加溫濕化器而使用人工鼻的話,人工鼻一定要安裝在“Y”型管與病人的氣管導管或氣管切開導管之間。 由于呼吸機外管道暴露在室溫下,溫度低
5、于體溫,因此加溫后及病人呼出的氣體會在管道上形成冷凝水。處理冷凝水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使用集水瓶,通常要放置在病人與呼吸機之間的最低點(當然也沒這么絕對,只要明顯比病人低就行了,這樣冷凝水就不會倒灌入病人氣管內)。另一種是使用帶加熱絲的管道,但在呼氣管道末端也會有一個較大的集水瓶。注意:管道內和集水瓶內的冷凝水都應及時清除,否則會增加管道阻力。 初學者應將呼吸機外管道反復安裝幾次,越熟練越好。多數ICU的呼吸機外管道都是由護士連接好放在那里待用的,但我還是覺得作為醫生也應熟悉怎樣連接,以備不時之需,萬一和你值班的護士也是菜鳥,而那時剛好呼吸機管路有問題了,你自己也會連接。 還有,氣管插管有
6、個氣囊,氣囊壓力應在25-30cmH2O(指南上是25-30cmH2O,但有的資料是小于25cmH2O),我們一般用注射器往里面注氣7-10ml就行,不需常規定期放氣,但需常規監測氣囊壓,但很多基層醫院缺乏儀器監測。 做好以上這些后,就開始對呼吸機的控制面板進行操作,先選擇呼吸模式,然后調整該呼吸模式的參數。所以以下內容得學習下。 機械通氣有3個環節: 1、吸氣的開始:即觸發; 2、送氣:在送氣環節,呼吸機必須完成送氣的量化指標,即完成送氣目標,這一目標用容量(潮氣量)或壓力來衡量,即容量控制或壓力控制; 3、吸氣向呼氣的轉換:即切換。 觸發:有2種。 1、強制觸發(時間觸發):是呼吸機根據設
7、置的呼吸頻率強制啟動通氣,比如,如果呼吸頻率設置為20次/分,那呼吸機每隔3秒鐘就開放吸氣閥,啟動送氣1次,即觸發1次,即時間觸發,無論病人是否需要通氣,都會強制進行。 2、同步觸發:呼吸機主動探測病人開始吸氣的信號,一旦發現這種信號,即開放吸氣閥,開始送氣,呼吸機的觸發與病人吸氣動作的開始相同步。分兩種: 流量觸發:在呼氣末,吸氣閥和呼氣閥并非完全關閉,而是由一股連續氣流從吸氣閥送出,經過呼吸管路后,從呼氣閥排出。這股持續氣流就叫基礎氣流。如果病人不吸氣,從呼氣閥排出的基礎氣流流量不變,如果病人吸氣,呼氣閥排出的氣流就會比吸氣閥送出的氣流有所降低,減少的幅度達到觸發閾值時,呼吸機被觸發,在完
8、全開放吸氣閥的同時關閉呼氣閥,送氣開始。此觸發應用較多(原因見后面)。 壓力觸發:每到呼吸末,吸氣閥和呼氣閥都處于關閉狀態,如果病人做吸氣動作,呼吸機管路內壓力就會降低,降低到觸發閾值時,這種吸氣努力信號就會被呼吸機探測到,從而觸發呼吸機,開放吸氣閥,開始送氣。 由于壓力觸發時,病人需要在盲管中吸氣,并直到形成一定的負壓值,呼吸機才會送氣,因而采用壓力觸發時,病人觸發呼吸機所需要的呼吸功更高,而流量觸發恰恰相反。常用壓力觸發值為0.51.5cmH2O,流量觸發值為2-5升/分。病人呼吸窘迫、急促時,應調高觸發的絕對值,避免呼吸頻率過快;病人吸氣肌力較弱時,調低觸發絕對值,保證病人吸氣肌得到有效
9、休息的同時保證吸氣的同步性。 切換:指吸氣結束并轉換為呼氣的過程,該環節實現有賴于吸氣閥關閉及同時發生的呼氣閥的開放。呼吸切換的依據包括時間、容量、流量及壓力。 1、時間切換:通過規定吸氣時間來實現,一旦達到規定吸氣時間,即發生切換。 2、容量切換:通過規定送氣容量(吸氣潮氣量)來實現,一旦達到規定的容量,就發生切換。 3、壓力切換:預先設置一定的氣道壓力值,一旦氣路內壓力達到該預設值,就會發生切換。 4、流量切換:呼吸機以預設壓力送氣時,起始流量很高(峰流量),管路內壓力達到預設壓力時,為了保證管路壓力不會超出設定壓力,流量必然逐漸降低,當流量降低到某一數值時,即關閉吸氣閥,開放呼氣閥,完成
10、切換。通常以峰流量的某個百分比值作為流量切換的量化指標,多采用峰流量的5%-25%作為流量切換的指標。 呼氣靈敏度(Esens):在吸氣過程中當流速減至峰流速值的25%左右時呼氣閥打開,病人呼氣開始時無阻力感覺(此時吸氣轉為呼氣),僅在自主模式起作用(后面有提到)。PB840呼吸機有此設置。 送氣:有容控和壓控。 1、容量控制通氣(VCV):是以潮氣量為送氣目標,比如,設置潮氣量為500ml,呼吸機就會將500ml為送氣目標,達到目標后,轉為呼氣。 如圖: 基本控制參數:潮氣量(6-12ml/kg)、送氣流速(或峰流量)。 只有在容控方式下才需要控制流速: 恒流速:以不變流速向容積相對恒定的容
11、器內持續吹入氣體,其內壓力不斷升高,當送氣結束轉為呼氣之前的一剎那,壓力達到最高點,即峰壓。氣道峰壓可能對肺組織造成損傷。一般選30 L/min。 遞減流速:避免峰壓對肺組織損傷,一般選60L/min。 按需流量:若呼吸機有按需氣流功能,可根據病人需要,提供額外氣流量。 管路順應性補償。 VCV的特點:不管氣道阻力或呼吸系統順應性如何,潮氣量保持恒定。但在呼吸系統順應性下降或氣道阻力升高時,吸氣峰壓也升高。不管病人呼吸能力如何,吸氣峰流速保持恒定。根據臨床需要可以選擇流速波型,包括方波、減速波、正弦波等。但在病人呼吸需求增加時,可能會造成病人與呼吸機的不同步。VCV的吸氣時間取決于吸氣流速、流
12、速波型和潮氣量以及是否設定吸氣平臺時間。VCV對阻力高的肺泡可能充氣不足甚至萎陷,而對阻力低的肺泡則充氣過度甚至發生高容損傷。 2、壓力控制通氣(PCV):以達到設定的吸氣壓力為目標,一般采用時間切換,即達到吸氣時間后吸氣切換為呼氣。 如圖: 基本控制參數:吸氣壓力(15-30cmH2O)、吸氣時間或吸呼時間比(1:1.51:2)。 PCV的特點是:不管氣道阻力或呼吸系統順應性如何,氣道壓力恒定。而潮氣量是不恒定的,影響潮氣量的因素包括呼吸系統順應性、氣道阻力和壓力設定。吸氣流速是可以變化的,流速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設定壓力、氣道阻力和呼吸系統的順應性。病人需求增加時,呼吸機會增加輸送的流速和潮氣
13、量,因此可以改善病人與呼吸機的同步性。PCV的流速波型始終為減速波。吸氣時間可在呼吸機上設定。壓控(PCV)是定壓型,壓力克服了所有阻力使高、低阻力的肺泡均能得到適當的充氣,而使肺內分流獲得改善。 3、壓力調節容量控制通氣(PRVC) 壓控具有壓力平穩的優點和潮氣量不穩定的缺點,容控具有潮氣量穩定的優點和壓力不穩定尤其是峰壓較高的缺點,PRVC是用壓力控制的方法送氣,避免了容控的峰壓,以設定容量為目標,保持容量的相對穩定。 基本控制參數:目標容量、吸氣時間或吸呼時間比。 呼吸模式:分控制通氣和自主呼吸。 一、控制通氣:對通氣三個環節(觸發、送氣、切換)進行機械控制的呼吸。1、完全控制通氣(CM
14、V):對機械通氣的三個環節全部進行控制,用于自主呼吸很弱或消失病人。觸發:時間觸發 送氣:壓力/時間控制或容量控制 切換:時間切換或容量切換 2、輔助控制通氣(A/C):允許病人主動觸發,但病人在設定的呼吸間隔內不觸發時,呼吸機自動轉換為強制觸發。用于自主呼吸較弱的病人。比如,設定頻率20次/分,意味每3秒送氣1次,在該時間段內,若病人有1次以上主動觸發,呼吸機會按照病人主動觸發,進行同步送氣,若病人沒主動觸發,呼吸機會自動轉為強制觸發并送氣。因此實際頻率至少20次。 如圖: 觸發:主動觸發或強制觸發 送氣:壓力/時間控制或容量控制 切換:時間切換或容量切換,也可流量切換 參數設置: 容量控制
15、A-C:潮氣量、吸氣流速/流速波形、通氣頻率、觸發敏感度、PEEP、氧濃度 壓力控制A-C:吸氣壓力、吸氣時間、通氣頻率、觸發敏感度、PEEP、氧濃度 3、同步間歇指令通氣(SIMV):呼吸機仍以預設的頻率進行正壓通氣,但強制通氣與病人的自主呼吸用力同步,在兩次強制通氣之間允許病人進行自主呼吸。自主呼吸與控制通氣相結合,在觸發窗內患者可觸發和自主呼吸同步的指令正壓通氣,在兩次指令通氣周期之間允許病人自主呼吸。在病人沒有自主呼吸時,SIMV與CV、A/C和IMV一樣,病人獲得的都是VIMB(呼吸機啟動的強制通氣)。病人有自主呼吸時,SIMV相當于PIMB(病人觸發的強制通氣)自主呼吸。適用病情較
16、輕,不需要每次呼吸都給以控制呼吸的病人。 如圖: SIMV與A/C的區別: 開始時候,還真搞不明白SIMV與A/C的差別,但經過查閱有關資料后,終于悟出兩者區別所在: (1)SIMV模式并非每次觸發都給以控制呼吸,每個既定時間段內僅給以一次控制呼吸,比如,SIMV呼吸頻率設為10次/分,意味每6秒鐘給予1次控制呼吸,且在此6秒鐘內僅給予1次控制呼吸,呼吸機會自動將1次控制呼吸的時間段分為2個片段,其一為觸發窗,其二為強制窗,發生在觸發窗的第一次主動觸發就會給予該時間段的控制呼吸,若觸發窗結束,病人仍無自主呼吸觸發,在整個觸發窗內都沒出現主動觸發,在進入強制窗的第一時間,即給予強制觸發,呼吸機即
17、輸送一次強制通氣VIMB,完成本時間段的控制通氣。(2)再如,A/C和SIMV都會設定一個最低的呼吸頻率,假設這個呼吸頻率為12次/分。在病人沒有自主呼吸時,A/C和SIMV的表現是一樣的,都是給病人12次/分的VIMB。在病人有自主呼吸觸發時,A/C模式是只要病人有觸發,呼吸機就給一次強制通氣,也就是說,如果呼吸機監測顯示總呼吸頻率為22次/分時,這22次都是強制通氣,但都應該是病人觸發的強制通氣PIMB。而SIMV模式下,如果呼吸機監測顯示總呼吸頻率為22次/分時,這22次里只有12次(也就是設定的那個最低的呼吸頻率,但也是病人自主呼吸觸發的,即病人觸發的強制通氣PIMB)是強制通氣,其余
18、10次則是病人的自主呼吸。因此說A/C比SIMV對病人的支持程度要強一些。A/C和SIMV病人在有自主呼吸時只要病人的呼吸頻率超過設定的最低呼吸頻率,在A/C時就都會是PIMB,而在SIMV就都是PIMB+SPONT。還舉例說,呼吸機上顯示都是20次/分,設定的最低頻率都是10次/分。A/C模式這20次都是PIMB,也就是說都是A(Assisted Ventilation),沒有C(Controlled ventilation)。因為前面說過的節律,所以20次/分時的呼吸周期是3秒,而最低頻率10次/分的周期是6秒,這樣,病人每次觸發都在VIMB之前發生,因此就都是A了。(3)A/C模式下,當
19、自主呼吸超過設定頻率時,每次送氣都是按預設條件實施,而在SIMV模式下,超出的那部分呼吸次數由病人自己完成,呼吸機充當氧存儲器的作用,但可以在SIMV+PSV模式下對超出部分利用PSV提供輔助。SIMV+PSV模式:比如我們設的頻率為10次,那么機器設的呼吸周期就是6s,一般機器觸發窗好像是固定的,比如西門子呼吸機觸發窗是25%,那就是在一個呼吸周期如果最后1.5s沒有自主呼吸觸發的話,那么機器就自動按預設的參數供氣(容控或壓控),如果有自主呼吸觸發,同樣機器還是按預設的參數供氣(容控或壓控),不同的只是一個是自主呼吸觸發,一個是被動呼吸。然后如果患者在一個呼吸周期剩余75%時間內有自主呼吸的
20、話,機器就按所設置的PS(pressure surport)給與一定的壓力,這個時候你看到監測的潮氣量則是患者自主呼吸的潮氣量,這個值可以判斷患者呼吸肌情況,肺順應性。(4)A/C模式下,如果呼吸機設定的頻率高于患者自己的呼吸頻率,則總頻率為設定的呼吸機頻率,如果設定的頻率低于自主呼吸頻率,則總頻率為自己呼吸的頻率。且無論頻率如何,每次輸送的潮氣量或通氣壓力都是按預設值完成。A/C模式結合了控制和輔助通氣的特點,需要設置吸氣觸發靈敏度和呼吸頻率。當病人呼吸頻率超過呼吸機設置頻率時即切換為輔助通氣,低于設置頻率時即為控制通氣。呼吸機設置頻率是病人通氣的最低保障。由于設置了最低呼吸頻率也就是設置了
21、最大呼吸周期(頻率越快,呼吸周期越短;頻率越慢,呼吸周期越長),在達到最大呼吸周期時仍無自主呼吸觸發時,呼吸機就會給一次VIMB,而病人的自主呼吸頻率超過設置的最低呼吸頻率時,也就是病人自主的呼吸周期要短于設置的最大周期,因此總是在達到最大呼吸周期前發生PIMB。這就是說,病人在沒有自主呼吸的時候呼吸機按呼吸周期(時間)啟動VIMB,只要病人有自主呼吸觸發,即發生PIMB。(5)SIMV模式下,如果設定頻率高于自主呼吸頻率,總的為呼吸機設定頻率,如果設定頻率低于自主呼吸頻率,則總頻率為自主呼吸頻率。優勢在于可以在提供一部分輔助通氣的前提下,允許自主呼吸的存在,有助于鍛煉患者的呼吸能力,這也是它
22、可以作為脫機模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SIMV下會有三種呼吸形式,A(assiit). C(control) .S(spont) ,該三種呼吸形式在PB840呼吸機上可有顯示。這里有時間窗這個概念,如果在時間窗外病人觸發了呼吸,那這次呼吸就是S,潮氣量的產生數值由病人自己的努力加上psv輔助的大小量共同決定。如果在時間窗里病人觸發了呼吸,那這次呼吸是A,潮氣量值就是設定的值。如果在時間窗里病人都沒觸發呼吸,那機器按設定的時間點送一次氣,這次呼吸是C,氣量就是設定的。其實后面兩種送的氣量是一樣,只是機器表示的不同,一種是A,一種是C。 參數設置: 容量控制SIMV:潮氣量、吸氣流速、壓力支持、控制頻
23、率、觸發敏感度、PEEP、氧濃度 壓力控制SIMV:吸氣壓力、吸氣時間、壓力支持、控制頻率、觸發敏感度、PEEP、氧濃度 二、自主呼吸:病人對通氣三個環節(觸發、送氣、切換)進行自主控制的呼吸。 1、完全自主呼吸:不可能常規應用。 2、輔助自主呼吸:病人在自主呼吸時,呼吸機給以一定的吸氣支持。 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通過按需閥或持續氣流,在氣道內形成持續正壓,增加肺的閉合容積,就是病人在基礎壓力提高的情況下進行的完全自主呼吸,故應用CPAP的病人必須具有正常的呼吸驅動功能??赏ㄟ^2種系統實施:按需閥系統:大多數呼吸機通過按需閥和呼氣末正壓閥實現,按需閥為壓力觸發或流量觸發,可通過呼吸機
24、監測,缺點為需要病人作吸氣努力打開按需閥,使其呼吸功增加。持續高流量系統:缺乏監測,但可降低呼吸功。 如圖: 基本控制參數:僅需設定CPAP水平(5-15cmH2O)。按需閥系統設置壓力水平及觸發靈敏度,持續高流量系統設置氣流閾值和基礎氣流。 優點:增加肺功能殘氣量、促進塌陷肺泡復張、減少呼吸功、改善氧合。 缺點:CPAP壓力水平過高,可使肺過度充氣降低潮氣量,導致通氣不足;當病人存在肺過度充氣時,若病人不耐受,可明顯增加吸氣功;如使用按需閥系統,呼氣末正壓閥的氣流阻力高,增加呼氣做功。 壓力支持通氣(PSV):是一種預設壓力、流量切換的輔助通氣模式,對病人的自主呼吸給予支持。可作為呼吸較穩定
25、病人的一種輔助通氣模式,也可作為撤機手段。對于病人的每次呼吸,壓力支持通氣都能提供與病人吸氣用力協調的、由病人啟動并由病人來結束的通氣支持。 基本控制參數:支持壓力值(PS,根據病人潮氣量或平臺壓選擇壓力水平,一般5-12cmH2O,COPD可15-25cmH2O,ARDS20-35cmH2O),流量切換值或呼氣敏感度(ESENS)(15%-25%或5升/分),觸發靈敏度,但要同時設置窒息通氣以保證病人安全。 優點:呼吸主要由病人自己控制,人機對抗少,病人較舒適;壓力支持水平越高,呼吸機做功越多,病人做功就越少,隨著PSV壓力支持水平增加,潮氣量逐漸增加,而呼吸頻率逐漸降低;應用5-12 cm
26、H2O的PSV時,呼吸機做功可完全克服氣管插管和按需閥的附加阻力,減少病人做功;通過調節PSV壓力支持水平,病人可完全不做功,也可逐漸增加做功水平,有利于呼吸機鍛煉;PSV有助于撤機困難病人盡早撤機。 缺點:潮氣量不穩定。為保證病人安全,應設置備用通氣或窒息通氣。(3)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BIPAP):指自主呼吸時,交替給予兩種不同水平的氣道正壓,高壓力水平( Phigh)和低壓力水平(Plow)之間定時切換,且其高壓時間、低壓時間、高壓水平、低壓水平各自獨立可調,利用從Phigh切換至 Plow時功能殘氣量(FRC)的減少,增加呼出氣量,改善肺泡通氣。 參數設置:高壓水平(Phigh)、低壓
27、水平(Plow)即PEEP、高壓時間(Tinsp)、呼吸頻率、觸發敏感度 一般參數設置: 一、呼吸頻率(f):CMV或A/C模式按照正常人呼吸頻率設置,SIMV模式控制呼吸的頻率應小于15次/分(若高于15次/分,則與A/C模式一樣)。 二、吸入氧濃度(FiO2):50-60%,在滿足病人需要情況下,盡可能降低氧濃度。機械通氣初始階段,可給高FiO2(100%)以迅速糾正嚴重缺氧,后依據目標PaO2、PEEP水平、MAP水平和血流動力學狀態,酌情降低FiO2至50%以下,并設法維持SaO290%,若不能達上述目標,即可加用PEEP、增加平均氣道壓,應用鎮靜劑或肌松劑;若適當PEEP 和MAP可
28、以使SaO290%,應保持最低的FiO2。 三、呼氣末正壓(PEEP):通過增加功能殘氣量,可增加肺泡穩定性、改善氧合、延長氣體交換時間、增加閉合氣量、保持肺泡在呼氣相的容積、增加小氣道內壓力、防止氣道早閉、提高平均氣道壓力、抵消內源性呼氣末正壓,但可升高胸腔內壓,導致靜脈回流減少、左心前負荷降低。 按壓力-容量曲線下拐點以上2-3 cmH2O設置PEEP。也可從3-5cmH2O開始,20-30分后測PaO2,如達不到預計氧合目標值,每次增加2-3cmH2O,逐步提高,最高不超過15cmH2O。大多數病人可在機械通氣開始時至少使用3-5 cmH2O的PEEP。 胸部或上腹部手術病人,術后機械通
29、氣采用3-5 cmH2O的PEEP,有助于防止術后肺不張和低氧血癥。ARDS可用較大PEEP,COPD及哮喘用較小的PEEP。 COPD或哮喘等阻塞性通氣障礙的病人,胸部聽診同時逐漸增加PEEP,當哮鳴音消失或減弱時的PEEP值,為合適的PEEP。 四、吸呼比(I:E):1:1.51:2,吸氣時間秒。吸氣時間長,可提高平均氣道壓,改善氧合,但病人不易耐受,而且呼氣時間過短可導致內源性呼氣末正壓,加重對循環干擾。 五、觸發靈敏度:壓力觸發為-0.5到-1.5 cmH2O,流量觸發為2-5升/分。流量觸發比壓力觸發敏感,呼吸機反應時間較短,更易實現人機同步,流量觸發較壓力觸發能明顯減低患者呼吸功,故流量觸發較常用;但若觸發敏感度過高,會引起與病人用力無關的自動觸發,若設置觸發敏感度過低,將顯著增加病人的吸氣負荷,消耗額外呼吸功。 六、峰流速:40-60L/min之間,流速波形常用減速波。容控時才需要設置流速,壓控不需設置。 七、潮氣量(VT):6-12ml/kg。 八、呼吸機對氣道壓力的監測: 如圖: 1、氣道峰壓(PIP):指呼吸機送氣過程中的最高壓力,容量控制通氣時取決于肺順應性、氣道阻力、潮氣量、峰值流速和氣流模式,壓力控制通氣時,氣道峰值壓力水平與預設壓力水平接近。一般限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設計印刷服務合同協議
- 貸款貸款用購銷合同協議
- 購房合同簽訂時補充協議
- 購買工具協議書范本
- 購買牲畜協議書模板范本
- 購買貨物欠款協議書范本
- 購買門窗合同協議書范本
- 試藥延期協議書模板
- 訂購小麥協議書范本
- 財產理賠協議書范本
-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中學高三下學期適應性測試數學試卷2
- Unit 7單元話題寫作“中國傳統節日”五年級下冊譯林版三起
- 憲法與法律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廣州數控GSK 980TDc車床CNC使用手冊
- 紅色經典影片與近現代中國發展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任務群”內涵及解讀
- 申請開票額度合同范本
- 2024年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2024年生態環境執法大練兵比武競賽理論考試題庫-下(多選、判斷題)
- 醫院創建服務基層行創建資料(3.5.2醫院感染相關監測C)
- 2024年山東省東營市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真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