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設計離心泵水力設計_第1頁
課程設計離心泵水力設計_第2頁
課程設計離心泵水力設計_第3頁
課程設計離心泵水力設計_第4頁
課程設計離心泵水力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程設計說明書題目: 離心泵水力設計 院(部): 機械工程學院 專業班級: 過控08-1班 課程設計任務書 機械工程 院(部) 過程控制 教研室學號 學生姓名專業(班級)題目離心泵水力設計設計技術參數 流量Q:145 /h 揚程H:60 m 轉速n: 2900 r/min 效率:78%設計要求 1.用速度系數法和解析計算法進行離心泵水力設計。 2.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工作量 1.離心泵結構方案的確定。 2.離心泵水力過流部件(葉輪)主要幾何參數的選擇和計算。 3.葉輪軸面投影圖的繪制工作計劃 6月13日到14日查閱相關資料了解設計大致步驟; 6月15日到18日確定葉輪主要幾何參數和編寫說明書;

2、6月19日繪制葉輪軸面投影圖; 6月20日上交說明書并做答辯;參考資料 1.水泵及水泵站習題實驗課程設計指導書 2.泵的理論與設計 關醒凡 機械工業出版社 T414/19 3.現代泵技術手冊 關醒凡 1959.9 4.離心泵 陳乃祥 吳玉林 TH311/C527 5.離心泵與軸流泵原理及水利設計 丁成偉 T414.2/5 6.葉片泵原理及水利設計 查森 T414.2/7指導教師簽字教研室主任簽字目 錄第一章 緒論31.1 泵的用途31.2 泵的分類31.3 離心泵主要部件4第二章 結構方案的確定52.1 確定泵比轉速52.2 確定泵進、出口直徑52.3 確定效率和功率以及電動機的選擇52.4

3、聯軸器處軸徑的初步確定及軸的結構設計6第三章 葉輪的水力設計 7 3.1 葉輪進口直徑D0的確定 7確定葉片入口邊直徑8 確定葉片入口處絕對速度和入口寬度8確定葉片入口處圓周速度 8確定葉片數Z 9確定葉片入口軸面速度和入口安放角9確定葉片出口安放角和葉輪外徑 9確定葉片厚度9計算排擠系數9確定葉片包角10確定葉片出口寬度 10計算有限葉片時,液體出口絕對速度以及與的夾角11葉輪的軸面投影圖以 12第四章 壓水室的設計 124.1 基圓直徑的確定134.2 壓水室的進口寬度134.3 隔舌安放角 134.4 泵舌安放角 134.5 斷面面積F 134.6 當量擴散角144.7 各斷面形狀的確定

4、14計算數據匯總 16結束語 17參考文獻 18 第一章 緒論1.1泵用途農業灌溉和排澇,城市給水排水;動力工業中鍋爐給水泵、強制循環泵、循環水泵、冷凝泵、灰渣泵、疏水泵、燃油泵等;采礦工業的礦山排水泵、水砂充填泵;石油工業中泥漿泵、注水泵、深井才有泵、輸油泵、石油煉制泵等;化學工業中耐腐蝕泵、比例泵、計量泵。1.2泵的分類泵:通常把提升液體、輸送液體和使液體增加壓力的機器統稱為泵。(1)葉片泵:利用葉片和液體相互作用來輸送液體,如離心泵、混流泵、軸流泵、旋渦泵等。(2)容積泵:利用工作容積周期性變化來輸送液體,如活塞泵、柱塞泵、隔膜泵、齒輪泵、螺桿泵等。(3)其它類型泵:只改變液體位能的泵,

5、如水車;或利用流體能量來輸送液體的泵,如射流泵、水錘泵等。流量在520000,揚程在82800范圍內使用離心泵比較合適。優點:效率高、體積小、重量輕、轉速高、流量大、結構簡單、性能平穩、容易操作和維修等。缺點:啟動前需要灌泵、液體粘度對泵性能有較大影響,如下圖1-1所示。 圖1-1離心泵輸送清水的粘度極限 1.3離心泵主要部件 圖1-2 離心泵的葉輪 第二章 結構方案確定 2.1 確定比轉數 計算泵的比轉數ns,確定泵的結構方案。公式為 (101) 式中 Q單吸葉輪泵的流量,m3/s H單級葉輪泵的揚程,m。 則: =100.224 2.2 確定泵進、出口直徑 泵的進出口直徑 。吸入口直徑Ds

6、由進口流速(經濟流速)決定, 初選23.5 m/s 試選 m/s 則 =132.983 mm 按標準取135 mm 而出口直徑Dt按經驗公式Dt(0.71.0)Ds確定。 對于低壓小流量泵,取泵出口直徑,則取=135 mm 2.3 確定效率和功率以及電動機的選擇 1)估算容積效率: =0.94 2)估算機械效率: =0.93 3) 總效率: 4)估算水力效率: =0.88 軸功率: =31.818 kw 配套電機功率=1.231.818=38.182 kw 選用電動機查機械設計課程設計附表9-1,選用Y225M-2 型電 動機。其參數為同步轉數為3000 r/min,滿載轉數為2970 r/m

7、in, 額定功率為45 kw。 2.4 聯軸器處軸徑的初步確定及軸的結構設計 1)軸徑的確定 泵軸的直徑應按其承受的外載荷(拉、壓、彎、扭)和剛度及臨界轉 速條件確定。因為扭矩是泵軸最主要的載荷,所以在開始設計時,可按扭矩確定泵軸的最小直徑(通常是聯軸器處的軸徑)。 扭矩 =1281.862 kgcm泵軸選用35 Q275,正火處理,查表=,取 最小軸徑: =24.24 mm 2)軸的結構設計考慮軸上零件的固定和定位,以及裝配順序,選用下圖裝配方案: 圖1-3 軸上零件裝備圖 第三章 水利設計(速度系數法) 3.1 葉輪進口直徑D0的確定 1)求 ,查泵產品設計規程圖1-1-15得=0.20

8、m/s 2)求通過葉輪的流量 =0.047 3)求葉輪進口直徑 =93.407 mm 3.2確定葉片入口邊直徑 一般按確定:=100200 取=93.407 mm 3.3確定葉片入口處絕對速度和入口寬度 取=6.859 =23.454 mm 為提高氣蝕性能可適當增大,取=30 mm ,經驗表明,葉片入口過流斷面積和葉輪入口面積之比,在下列范圍內較好: =1.012合適。 3.4確定葉片入口處圓周速度 =14.121 m/s 3.5確定葉片數Z 對=100(60250) Z=6 3.6確定葉片入口軸面速度和入口安放角 = 取=1.3 , 則 m/s 解得32.27取葉片入口安放角為: 3.7確定

9、葉片出口安放角和葉輪外徑 一般取 ,高 取小值,低取大值,通常取 在這里取 ,由圖1-1-15取=1.00 。 =34.293 m/s =225.851 mm 3.8確定葉片厚度 葉片厚度S可按下列經驗公式計算: = 5 mm, 材料為鑄鐵。 3.9計算排擠系數 葉片圓周厚度和節距 = 9 mm = 48.718 mm = 1.3 此處計算的與假設的相符,不需要重算。 3.10確定葉片包角 對=的泵,一般取 ,低取大值,取 3.11確定葉片出口寬度 由圖1-1-15取 ,葉輪出口軸面速度為: =4.801 m/s 葉片出口圓周厚度: =10 mm 葉輪出口寬度: =15.061 mm 3.12

10、計算有限葉片時,液體出口絕對速度以及與的夾 角: =25.977 m/s =0.3596 式中:()+(經驗系數)取 =19.1064 m/s = =19.700 m/s 3.13 葉輪的軸面投影圖 圖1-4 葉輪軸面投影圖簡圖 第四章 壓水室的設計壓水室是指葉輪出口到泵出口法蘭(對節段式多級泵是到次級葉輪出口前,對水平中開水泵則是到過渡流道之前)的過渡部分。設計壓水室的原則:1、水力損失最小,并保證液體在壓水室中的流動是軸對稱的,以保證葉輪中的流動穩定; 2、在能量轉換過程中,軸對稱流動不被破壞;3、消除葉輪的出口速度環量,即進入第二級葉輪之前,速度環量等于0。 4、設計工況,流入液體無撞擊

11、損失。 5、因流出葉輪的流體速度越大,壓出室的損失hf越大,對低ns尤甚,因此對低ns泵,加大過流面積,減小損失hf。 4.1 基圓直徑的確定 ,取 =243.919 mm 4.2 壓水室的進口寬度 =35.061 mm (取C=10mm) 4.3 隔舌安放角 = 4.4泵舌安放角 查手冊,取 4.5 斷面面積F 采用速度系數法,查得 ,壓水室中液流速度: =12.345 m/s 第8斷面的面積:=3375.186 其他各斷面面積: =2953.287 =2531.389 =2109.491 =1687.593 =1265.695 =843.797 =421.898 4.6 當量擴散角 擴散角

12、常用范圍為,取 4.7各斷面形狀的確定 確定角: 一般,取求A、B值: 求斷面高H及半徑R(8個斷面分別求) 斷面1: =10.989 mm =2.801 mm 斷面2: =20.451 mm =5.213 mm 斷面3: =28.886 mm =0.254928.886=7.363 mm 斷面4: =36.571 mm =9.322 mm 斷面5: =43.676 mm =11.133 mm 斷面6: =50.314 mm =12.825 mm 斷面7: =56.569 mm =14.419 mm 斷面8: =62.936 mm =16.042 mm葉片計算數據匯總計算量符號數值單位進口直徑

13、93.407mm入口直徑93.407mm入口寬度23.454mm葉片數Z6個入口安放角33度出口安放角30度葉輪外徑225.851mm葉片厚度S5mm排擠系數1.3度葉片包角135度葉片出口厚度15.061mm結束語 為期一周的課程設計終于結束了,雖然整天很忙碌很疲勞,但感覺收獲還是蠻大的。通過這次課程設計,不僅學到了離心泵水利設計的知識,而且還學會了運用各種軟件。尤其是后者,通過這幾天的學習和使用,我們已經基本掌握了這些軟件的使用方法和特點,比如說word和excel,以前只是懂了個皮毛,現在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學會了大部分基本使用方法,我想這些軟件的使用技巧,會在我們以后工作中有很大的幫助

14、。特別是Autocad我們又重新熟悉了以前學會的技巧。 以前我們在課堂上只是學到了簡單的關于離心泵的理論知識,并沒有考略到實際的工作原理和實際的工況。而本次課程設計正是我們理論結合實際的好機會。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我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去分析離心泵的結構和實際工作情況,使理論知識得到充實、印證、鞏固和深化。 七天的專注和辛勞,換回了我們對課程設計的重新認識,對離心泵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的深刻理解,讓我們學會了理論與實際結合的目的。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既體會到學習書本知識的重要性,又提高了自己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這為后續的學習以及將來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此,我特別感謝來老師的時時刻刻的指導,讓我一次次克服困難,還有隊友的相互幫助。參考文獻 1.水泵及水泵站習題實驗課程設計指導書 2.泵的理論與設計 關醒凡 機械工業出版社 T414/19 3.現代泵技術手冊 關醒凡 1959.9 4.離心泵 陳乃祥 吳玉林 TH311/C527 5.離心泵與軸流泵原理及水利設計 丁成偉 T414.2/5 6.葉片泵原理及水利設計 查森 T414.2/7學生姓名: 學號: 專業班級: 課程設計題目: 離心泵水力設計 指導教師評語: 在為期一個星期的課程設計中,該同學能在老師的嚴格要求和小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