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普通而特殊的行星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地球 地球的起源科學家們過去常認為包括地球、水星、金星、火星在內的石質行星是一塊塵埃云快速引力坍縮而形成的。這種坍縮產生了致密的球體,但在20世紀60年代,阿波羅太空計劃的有關研究成果改變了這種觀點。對月坑的研究揭示出這些坑是由于在距今約45億年時大量天體的撞擊而形成的。此后,撞擊的次數看來很快減少。這一研究結果使斯米特(Otto Shmidt)提出的吸積理論恢復了活力。這位蘇聯地球物理學家于1944年提出:行星是一步一步地逐漸增大其體積的。根據斯米特的見解,宇宙塵團聚在一起成為顆粒,顆粒變成礫石。礫石變成小球,然后變成大球,再變成微行星(即星子),最后,塵
2、埃終于變成了月球那樣的大小。隨著星體越來越大,它們的數目就減少。結果,星體(即隕石)之間碰撞的機會就減少,能夠用于吸積的東西越來越少,這意味著為了集結成大行星這一作用要進行很長的時問。由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的韋瑟里爾(George .W. Wetherill)進行的計算表明,一個直徑10千米大小的天體變成地球這樣的天體需要經過大約一億年的時間。 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是一個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就在于它具有由多樣生命組成的生物圈 空間探索終于證明了,在太陽系中唯有地球具有生物圈。在太陽系之外,目前也尚未發現任何類似地球這樣的由形形色色生命覆蓋著的星體。人們終于改變了自哥白尼以來把地球看作太陽系中一個普
3、通行星的觀點,而重新認識地球和地球生命。人們驚奇地發現,地球是一個很不同于任何已知星體的極為獨特的星球。人們也最終認識到,地球的獨特性就在于它具有其他已知星體所沒有的、由豐富多樣的生命覆蓋著的生物圈。 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那里有數不清的星球,在地球那里有數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移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 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地球為中心的4040萬億公里萬億公里的范圍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地球星球。人類不能指
4、望在破壞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移民基地。 這些設想即使能實這些設想即使能實現,又有多少人能夠去現,又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呢?居住呢? 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天際遨游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天際遨游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紗衣”。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
5、,和藹可親。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 自然資源自然資源礦物資源礦物資源 水資源、森林資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大氣資源 (不可再生)(不可再生) (可以再生)(可以再生) 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拿礦產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拿礦產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地球是無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但是,如果不加節制地開采,必私的,它向
6、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但是,如果不加節制地開采,必將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將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由于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是可以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由于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影響再生資源的再生,而且還造成了一系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影響再生資源的再生,而且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不加節制地開采,加速了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
7、 隨意毀壞森林資源,影響了再生資源的再生。 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 地球的環境生態環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組成的各種生態系統所構成的 整體,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間接地、潛在地、長遠地對人類的 生存和發展產生影響。生態環境的破壞,最終會導致人類生活環境的惡化。 因此,要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就必須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我國環境保 護法把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作為其主要任務之一,正是基于生態環境與生 活環境的這一密切關系。生態環境與自然環境是兩個在含義上十分相近的 概念,有時人們將其混用,但嚴格說來,生態環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的外延比較廣,各種天然因素的
8、總體都可以說是自然環境,但只 有具有一定生態關系構成的系統整體才能稱為生態環境。僅有非生物因素 組成的整體,雖然可以稱為自然環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態環境。從這個意 義上說,生態環境僅是自然環境的一種,二者具有包含關系。 耕地:每分鐘耕地:每分鐘損失損失4040公頃公頃,每年,每年約損失約損失21002100萬公頃萬公頃。森林:每分鐘森林:每分鐘消失消失2121公頃公頃,每年,每年消失約消失約11001100萬公頃萬公頃。沙漠化:每分鐘沙漠化:每分鐘有有1111公頃土地沙漠化公頃土地沙漠化,每,每年年約有約有600600萬公頃土地沙漠化萬公頃土地沙漠化。污水:每分鐘污水:每分鐘有有8585萬噸污水
9、排入江河大海萬噸污水排入江河大海,每年每年污水排放量約為污水排放量約為45004500億噸億噸。人:每分鐘人:每分鐘有有2828人死于環境污染人死于環境污染,每年,每年約約有有15001500萬人死于環境污染萬人死于環境污染。耕地:每分鐘損失耕地:每分鐘損失4040公頃,每年約損失公頃,每年約損失21002100萬萬公頃。公頃。森林:每分鐘小時森林:每分鐘小時2121公頃,每年消失約公頃,每年消失約11001100萬萬公頃。公頃。沙漠化:每分鐘有沙漠化:每分鐘有1111公頃土地沙漠化,每公頃土地沙漠化,每年約有年約有600600萬萬公頃土地沙漠化。公頃土地沙漠化。污水:每分鐘有污水:每分鐘有8585萬噸污水排入江河大海,萬噸污水排入江河大海,每年污水排放量約為每年污水排放量約為45004500億億噸。噸。人:每分鐘有人:每分鐘有2828人死于環境污染,每年約人死于環境污染,每年約有有15001500萬萬人死于環境污染。人死于環境污染。 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抖音火花MCN機構與KOL合作內容收益分成協議
- 影視特效化妝工作臺租賃及配套材料供應協議
- 腦機接口技術在虛擬現實教育軟件研發中的合作合同
- 渠道分銷合作伙伴戰略規劃協議
- 留學中介服務及海外院校生活適應輔導協議
- 海上救援直升機停機坪租賃及救援服務支持合同
- 專業影視替身意外傷害賠償補充合同范本
- 綠色農業連鎖加盟合作協議書
- 基本農田保護與生態循環種植承包協議
- 共享辦公空間品牌推廣合作協議
- 和歌手合作合同協議
- 甘肅酒泉事業單位考試筆試含答案2024
- 七下生物考試試卷及答案
- 財產險試題庫及答案
- 湖南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暨長郡二十校聯盟2025屆高三年級第二次聯考物理試題及答案
- 商品出庫管理規范
- 2025山東煙臺市蓬萊區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2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建筑勞務公司人事管理制度
- 應聘人員登記表
- 2024年山東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全國二模日語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