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測量長度教學內容: 用厘米作單位量長度;用米作單位量長度;實踐活動:小小測量員。教學目標:1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統一長度單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體會cm、dm、m的含義,建立1cm,1dm,1m的實際長度觀念,會進 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根據要測量的具體物體選擇恰當的長度單位。3在經歷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中,用cm、dm、m作單位掌握測 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并獲得成功的體驗。4在測量活動中初步感受測量長度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測量長度在日 常生活中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點:1體會cm、dm、m的含義,建立1cm,1dm,1m的實際長度觀念,會進 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根據要測量的具體物體選擇恰當
2、的長度單位。2用cm、dm、m作單位掌握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難點:體會cm、m的含義,建立1cm,1m的實際長度觀念,會進行簡單的單位 換算。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直尺、米尺、小棒等。課時安排:6課時用厘米作單位量長度 .3課時用米作單位量長度 .2課時實踐活動:小小測量員 .1課時第一節 用厘米作單位量長度教學內容 :教材54-61頁例1、例2、課堂活動及練習題 教學目標 :1.體會厘米的含義,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會用厘米作單位正確測量物體 的長度。2.初步感知分米也是一個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DM的長度單位。3.知道1dm=10cm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測量物體的長
3、度。4.培養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5.在學習中感受測量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學重點 :體會厘米、分米的含義,建立1厘米、1dm長度概念。教學難點:會用厘米作單位正確測量物體的長度, 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第1課時:用厘米作單位量長度教學內容: 教材54-56頁例1、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1.體會厘米的含義,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2.會用厘米作單位正確測量物體的長度。3.培養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4.在學習中感受測量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體會厘米的含義,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教學難點: 會用厘米作單位正確測量物體的長度。教學用具
4、: 課件,直尺 板書設計:認識厘米厘米 (cm):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厘米作單位。 測量方法:一端對準0,另一端對著幾,就是幾厘米。教學流程:情境導入1引語:小朋友們,老師班上有幾個孩子遇到了一個難題,出現了不同的意見,爭論的可厲害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微課)課件展示:學生選用不同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出現測量 結果不一樣。2提問:孩子們,測量同樣的課桌,為什么他們測量出的數據不一樣呢?你知道嗎?(他們所用的工具不一樣,有的長,有的短,量出的結果肯定不一樣。)小結:對!他們所選用的工具不同,這樣測量的單位也不同。有的孩子是以 一個作業本的長作單位來測量的, 有的孩子
5、是以一根毛線的長作單位測量的。 測 量的單位不同,所以測量出的數據就不同。這樣測量很麻煩,非常的不方便。3提問:你有什么好辦法能讓我們測量出的數據一樣呢?(用同樣的測量工具,用統一的單位)小結:對,我們可以用統一的單位來測量物體的長度,這樣量出的結果會更 準確。二探究新知1.認識直尺并揭示課題(1)觀察:看看這些測量長度的工具,你都認識嗎?(課件展示不同的測量工具)小結:這些工具都可以用來測量物體的長度,今天我們要認識我們最熟悉的測量工具直尺,用它來測量物體的長度。(揭示課題:量長度)(2)認識直尺中的“數字”觀察:拿起你的直尺看看,也可以看看屏幕上的直尺,上面都有些什么?告 訴你的同桌。提問
6、:老師的直尺上也有哪些數嗎?(課件在直尺上出示0、1、2、3) 你的尺子上有0嗎?你知道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嗎?(表示開始、起點。)(3)認識直尺中的刻度線提問:尺子上還有什么?(尺子上還有很多的線,有的長,有的短。)小結:我們把這樣的線叫做刻度線。0對著的這根刻度線,咱們給它起個名字,叫0刻度線。尺子上還有字母“cm”。它表示厘米,厘米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長度單位(4)揭示課題:這節課要用用它作單位來測量物體的長度。 (揭示完整的課 題:用厘米作單位量長度)2認識1厘米。提問:你知道1厘米有多長嗎?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1厘米嗎?(在尺 子上0到1之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尺子上還有其他的1厘米嗎?
7、找一找。 先學 生發現,在教師小結:我們發現兩個相鄰數字之間的一段都是1厘米。(1)比: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在尺子上比一比1厘米有多長,舉起來老師 看看,同桌的孩子互相檢查,比對了嗎?(2)想: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3)找: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邊, 有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是1厘米?3認識幾厘米。(1)找長度:小朋友們找到了1厘米,你們能從尺子上找到2厘米有多長 嗎?(在尺子上0到2之間的長度就是2厘米。)你還能找到尺子上其他的2厘 米嗎?提問:你能從尺子上找到5厘米嗎?找到的舉手。 問: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8厘米有多長嗎?請你說給你同的桌聽一聽。( 如果不是找的08之間是8厘米,就給
8、予肯定)(2)思考:你能說出這枝鉛筆長多少厘米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鉛筆的一端指著0。另一端指著10,所以這枝鉛筆長10厘米。) 提問:我還想考考你們,你知道這枝蠟筆長多少厘米?(3)思考:這里還有一枝鉛筆,你知道它有多長嗎?說說你是怎樣看的? 為什么鉛筆的長度不是10厘米呢?(鉛筆的一端是指著1的。)小結: 鉛筆的一端雖然指著10,可鉛筆的另一端是對著1的,應該將尺子 上0到1這一段去掉。你怎么知道尺子上從1到10這一段是9厘米?4測量物體。(1)探究測量的方法。 思考:量一量你桌上的吸管, 看看它有多長?并告訴同桌你是怎樣測量的? 預設:把吸管緊緊挨著直尺, 吸管的一端對準尺子的0刻度,
9、看另一端指著幾,吸管的長就是幾厘米練習:用這種方法量一量紅色的紙條, 看看它有多長?老師也測量出了這張 紙條的長度,看看我量對了嗎?為什么我量錯了?測量時沒有對著0刻度。小結:我們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要對準0刻度線。(2)測量生活中物體的長提問:朋友們,直尺就像一根魔法棒,可以測量出許多不同物體的長度。拿 著你的小魔法棒,量一量毛線大約有多長?練習:再量一量我們的數學書的寬大約有多少厘米?量一量文具盒中的學習 用具,看看它們有多長,說給你的同桌聽。三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認識了哪些新朋友?你學會測量物體的長 度了嗎?怎樣量呢?如果用米尺該怎樣量呢?四拓展練習:老師想送給
10、你們每人一根手鏈, 可我不知道你們的手腕的一圈有多長, 這樣 做出來的手鏈不合適。你能自己量出手腕的一圈的長度嗎?五作業設計:1回家后以厘米為單位,量一量你喜歡物體的長度。2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厘米為單位。 安全教育: 學生上課要遵守紀律,要聽從老師指揮,體育課、活動課上應在老師 的指導下使用體育器材。教學反思: 注重借助教具,運用啟發式教學法,操作法等,抓住學生認知起點,讓學生從 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在輕松的氛圍中經歷觀察、實驗、驗證等一系列活動獲取知識, 培養動手能力,形成認真務實習慣,發展空間感。第2課時:用分米作單位量長度教學內容 :教材57-58頁例題2及課堂活動相
11、應練習 教學目標:1.初步感知分米也是一個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DM的長度單位。2.知道1dm=10cm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3.培養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學重點:建立1dm的長度單位。教學難點:知道1dm=10cm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板書設計:認識分米(dm)1分米= 10厘米dm cm教學流程:一引入新課1復習:昨天你認識了哪個新朋友?你會測量物體的長度嗎? (問:厘米都是 用來量什么樣的物體呢?)2感知分米產生:你能估計一下,課桌面大約有多長嗎?(80厘米,90厘米,100厘米)課桌面這么長,那我們在測量時是不是應該選用比厘米更大的 長度單位呢
12、?老師今天就要給大家介紹一個比厘米 更大的長度單位分米。3揭示課題: 分米的認識二探究新知1認識1分米。(1) 思考:你知道直尺上0-10之間是多長嗎?(10厘米)小結:10cm還可以說成是1分米。用字母表示是1dm數一數幾個1cm是1dm?(板書:1dm=10cm(2) 練習:在直尺上,從幾到幾也是1dm?(3)讓生感知1分米有多長: 先用手在直尺比出1分米, 再移出直尺想一想有多長,最后找一找我們身邊哪些物品的長度大約也是1dm?發現生活中的1分米。提問:我們身邊哪些物品的長度大約也是1dn?(刪掉)2認識幾分米(1)思考:我們知道了1分米=10厘米,那么2分米是多少厘米?能找到2分米在直
13、尺上的什么地方嗎?(2)練習:3分米是多少厘米呢?4分米呢?分別在直尺上找到2分米,3分米,5分米的位置(這個在學生尺上找不到) 。3測量物體的長度。(1)引語: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還認識了分米。現在有幾個小朋友 正在量他們課桌的長度,我們一起去看看吧!(2)思考:看了他們測量的過程,你有什么想法?(3)操作:想不想自己測量一下課桌面的長和寬?(4)小組活動,進行測量。三課堂小結1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獲?2這節課,我們又認識了哪個新朋友?四課堂活動158頁第1題。258頁第2題(巡視學生的測量方法)359頁第2題:測量出自己的手掌的寬度,比一比。(注意學生的口頭表達
14、, 永不到、還寬一些,剛好這樣的詞語來表達長度。 ) 五作業設計:以分米為單位,量你喜歡物品的長度。如果用厘米作單位物品的長度又是 多少呢?安全教育: 課間玩耍不打鬧追逐,嚴禁爬圍墻、爬樹、爬走廊欄桿、攀校門等。 教學反思: 知道1分米是多長,單憑聽講接受是不夠的,一個長度單位的建立,不可能一 蹴而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有效的環節,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不 斷地感受,逐步地強化。第3課時:用厘米作單位測量長度練習 教學內容 :教材59-60頁練習十二教學目標:1.加深對長度單位cm和dm的認識,知道1dm=10cm會用合適的長度單位 量長度。2.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
15、實際問題。3.培養仔細測量、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教學重點: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難點: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板書設計:用厘米作單位測量長度厘米 (cm)分米(dm)10厘 米=1分 米教學流程: 一復習引入1你都認識了哪些長度單位? (厘米、分米)2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1分米有多長?3比一比1厘米,1分米。說說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dm,1cm。二鞏固練習159頁第三題。分組合作量出5本數學書的長度。匯報測量結果, 并說說你們是怎樣合作 的?260頁第7題。提問:小朋友, 你們的文具盒都是一樣長的嗎?用什么方法可以讓我們知 道誰的文具盒最長?測量
16、出自己文具盒的長度 。匯報結果,比一比。聽一聽剛才匯報的結果一樣的嗎?有什么不一樣的?360頁6題測量手臂的長度,比一比,你想到了哪些數學問題?4獨立完成61頁8、9題。匯報561頁第10題;思考題。指導學生了解題意。小組交流匯報。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安全教育: 上下樓梯靠右行,不在樓道玩耍,嚴禁在樓梯扶手上面滑到下面。 教學反思:通過練習學生進一步了理解厘米、米的意義,并能運用到 實際生活中。第二節 用米作單位量長度教學內容: 教材62-69頁,課堂活動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和操作,建立1米的實際長度觀念,知道米、分米、厘米之間的 進率。2.在與同學合作學習
17、的過程中, 經歷豐富的實際活動, 逐步正確掌握測量方 法,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3.通過看一看,量一量,說一說,發展觀察能力、 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建立1米的實際長度觀念,知道米、分米、厘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正確掌握測量方法。第1課時:用米作單位量長度教學內容: 教材62、63例1,課堂活動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和操作,建立1米的實際長度觀念,知道米與厘米之間的進率2.在與同學合作學習的過程中, 經歷豐富的實際活動, 逐步正確掌握測量方 法,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3.通過看一看,量一量,說一說,發展觀察能力、 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建立1米的實際長度觀
18、念,知道米與厘米之間的進率。教學難點:正確掌握測量方法板書設計:認識米1米=100厘米=10分米m cm dm教學流程:一情境導入1提問:前面我們學習了長度單位厘米和分米,還學會測量物體的長度。你能 量出教室黑板的長度嗎?你準備用什么來測量? (抽生用直尺量) 通過剛才的測 量,有什么感覺?2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要用一種合適的單位來測量黑板的長度,它就是另一 個長度單位:米。(板書:認識米)二探究新知1認識米尺,建立1米的概念(1)通過厘米或分米來感知1米的長度觀察:每組有1把米尺,請同學們認真 觀察米尺,看一看,比一比, 你有哪 些發現?學生分小組活動,教師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19、, 再在全班交流。 (1米比1厘米長多了;1米里面有100厘米等)。(板書:1米=100厘米)小結:通過同學們的觀察, 從米尺上發現1米=100厘米,那么1米到底有 多長呢?請同學們張開自己的兩臂, 用兩臂來比一比(學生用左右手拿住直尺的兩 端,再把米尺取開),看1米有多長。(1米大約有我兩個手臂伸平那么長 )。(2)感知生活中1米長的物體思考:同學們通過剛才的活動, 都初步感受到1米的實際長度。 請同學們想 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預設:學生1:教室門的寬大約是1米。學生2:我的身高比1米多一點。學生3:我睡的床大約1米寬。(3)揭示課題:同學們都知道了1米有多長(舉起米尺)
20、,那么,量哪些物 體的長度可以用“米”作單位呢?小結:量這些比較長(高)的物體或距離,我們通常用米作單位。(4)1米=100厘米,那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1米=10分米 三教學例1引語:前面我們學習了用厘米作單位量長度,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 用米尺去測量出黑板的長和寬,并且把測得的結果記錄在書上的表格里。請各小組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測量的,測得的結果是多少。 各小組交流測得的黑板的長和寬的米數及測量的方法:(1)米尺的0刻度與黑板的一端對齊。(2)用米尺緊靠黑板邊,量一次作上一個記號,下一次從這個記號量起。(3)測完后把每次測的米數加起來就分別得到黑板的長和寬 。(黑板的長約3米,寬約1米)。
21、四課堂活動164頁第1題。明白測量身高的方法。分工測量,作好記錄。匯報結果。264頁第2題。分組量一量,說一說。3獨立完成練習十三的1、2題。五課堂小結你學會用米尺測量出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了嗎? 教學反思: 第2課時:用米作單位測量長度練習課教學內容: 教材第63頁例2,練習十三第三到九題 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實踐活動,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米。2能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量出物體的長度,能用正確的測量方法測量物體 的長度。3培養小組合作的意識。教學重點: 能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量出物體的長度教學難點: 能用正確的測量方法測量物體的長度。板書設計;測量長度米(m)厘米(cm)1米=100厘米1m=100
22、cm教學流程:一復習引入1提問: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測量較長物體或距離時使用的長度單位是什么? 用什么字母表示?米與厘米有什么關系?(1米=100厘米)2揭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用米作單位測量長度。二學習新課1教學例2(1)激發活動興趣: 猜一猜我們的教室有多長、多寬?思考: 要想準確地知道它有多長、多寬,該怎么辦?預設:用尺子量一量。(教師展示準備的測量工具:卷尺、米尺、繩子、學 生尺)(2)請4人小組選擇測量工具,并小組內思考,在測量時,要注意些什么預設:小組1:我們這組用卷尺量。測量時一定要把卷尺拉直,才能量得比較準確小組2:我們這組用米尺量,測量時要在每次測量完處作好記號。還要注意 每次都
23、要對齊0刻度。小組3:我們這組用繩子量,測量時要將繩子拉直。(3)學生分組進行實際測量,再交流測量結果。小組1:我們這組用卷尺量得教室長寬小組2:我們這組用米尺進行測量,測量速度比用卷尺量要慢得多。 小結:雖然大家用的工具和測量的方法不同, 但都發現教室的長大約是 寬2測量立定跳遠的距離引語:學會了測量長度后, 我們可以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如果我們想知道 自己立定跳遠的距離,該怎樣測量呢?要求:請兩人一組,測量自己5次立定跳遠的距離,并在數學書第65頁上 作好記錄。學生分組活動, 教師參與指導。 測量完后請學生思考:跳得最遠的一 次是多少?跳得最近的一次是多少?你還發現了什么?并在小組內交流。 三課堂小結1你會測量長度了嗎?2測量時需要注意些什么? 四課后作業165頁第6題。 比一比兩次測量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266頁第7、8題。 獨立完成,小組交流討論。366頁第9題。 怎樣量出樹干一周的長?教學反思:實踐活動:小小測量員教學內容: 第68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管弦樂隊的基本組成試題及答案
- 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參與性與包容性試題及答案
- 曲靖初中體育試題及答案
- 新能源汽車信息安全技術研究試題及答案
- 新能源汽車的法規遵循挑戰試題及答案
- 提高決策能力的試題與答案
- 河南扶貧考試題及答案
- 纖維檢驗考試題及答案
- 水域生態學試題及答案
- 日語工程測試題及答案
- 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歷史試題(解析版)
- 遼寧省沈陽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解析版)
- 四年級語文國測模擬試題 (1)附有答案
- 輸變電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表式附件1:線路工程填寫示例
- 物業進場服務方案
- 鋰離子電池MSDS中英文版
- 快速入門穿越機-讓你迅速懂穿越機
- 水利安全生產風險防控“六項機制”右江模式經驗分享
- 人工智能對書法技法的革新
- MOOC 知識創新與學術規范-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淄博市2024屆高三二模地理試題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