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影響農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張穎 經濟學基地班 40501105一、問題提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環境的變化,近年來我國農村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農民收入也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主要表現在:近年來農民收入絕對量不斷增長,但增長幅度不斷下滑;城鄉居民家庭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農民收入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失衡;農村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極低;農民收入的來源由以農業收入為主轉向來源形式多樣化等方面。農民收入增速下滑,城鄉收入差距拉大,農民收入的嚴重失衡,不僅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制約了農村市場的擴大,使農村消費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減弱,也制約著農村的改革、發展和穩定,嚴重阻礙了我國統一的市場經濟體
2、制的建立,從而影響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二、研究現狀當前“三農”問題已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中心,增加農民收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對于增加我國農民收入的探討,學術上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從農業、農村本身入手,通過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改變農業生產方式,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發展農村經濟來增加農民收入。按照托達羅的理論,發展中國家應改變“重工業、輕農業”的現狀,要重視對農業的投資,大力開發、挖掘農村本身的就業潛力。葉祥松、羅海平(2006)認為解決“三農”問題必須把發展農村和農業生產力尤其是農業生產力作為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張寧(2006)認為,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應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
3、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方面加大力度。陳頌東(2006)提出,選擇比較優勢戰略、建立高效率的農業產業體系,應該成為我國農業政策的基本取向。二是認為農業之所以在發展過程中受到歧視,是因為城市階層在政治上具有過大的影響力。農民雖然人數眾多,但對于政策的影響力卻很小,缺乏政治力量,由此便形成農民人數眾多而政治影響力微弱這種所謂“數量悖論”(M·Olson,1985)。因此,增加農民收入應從政策和制度因素入手,通過政府政策和制度創新,給予農民國民待遇來促進農民增收。實際上,這兩類因素對我國農民收入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三、理論基礎學者們提出了許多影響農民收入的因素。如國家財政的投入,國家稅收的減免,農
4、村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等等。另外還有有一種流行的說法是解決農民收入的辦法在農村之外。現有的研究大都從理論上進行說明影響農民收入的主要因素,特別是關于農民收入主要決定于農村之外的說法,大多都是從中國的二元結構出發,說明農村勞動生產率不高,需要依靠城市化和向城市轉移勞動力來解決,而且也是根本的解決農村居民收入的辦法。但很少做有關實證的分析,特別是把轉移勞動力與農村自身的發展聯合在一起來分析影響農民收入的根本因素。由于數據難于統計,在此將農民的農業外收入不加入模型,可能會造成模型的不準確。四、模型設定通過參考諸多相關文獻,結合中國農業發展狀況,選取農業稅收,國家財政對農業的支出,農副產品收購價指數,作
5、為影響農民收入的因素,考慮建立如下模型:Y=0+1X1+2X2+3X3+4 X4+u其中:Y代表農民收入(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純收入)X1代表對農民征收的農業稅X2代表農價指數X3代表國家財政用于農業的支出 x4糧食產量(作為農業生產的代表,因為農林牧漁的生產值經過檢驗是不顯著) 年份Y(元)X1農業各稅稅(億元)X2農價指數()X3國家財政用于農業的支出x4糧食產量1990686.3187.8697.4307.8444624.3199171090.6598347.5743529.31992783.99119.17103.4376.0244265.81993921.62125.74113.44
6、40.4545648.819941220.98231.49139.9532.9844510.119951577.74278.09119.9574.9346661.819961926.07369.46104.2700.4350453.519972090.13397.4895.5766.3949417.119982161.98398.8921154.7651229.519992210.34423.587.81085.7650838.620002253.42465.3199.91231.5446217.520012366.4481.7100.81456.7345263.720022475.63717
7、.8599.71580.7645705.820032622.24871.77104.41754.4543069.520042936.40902.19113.12337.6346946.920053254.93936.4101.42450.3148402.2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2006五、模型檢驗 1、平穩性檢驗檢驗變量檢驗類型ADF10%的顯著水平平穩性X3帶截距項,無時間趨勢,在滯后差分項下選0-3.941873-2.6927一階平穩X4帶截距項,無時間趨勢,在滯后差分項下選0-3.616871-3.1003一階平穩Y帶截距項,無時間趨勢,在滯后差分項下選2-2.881293-2.7180一
8、階平穩X1帶截距項,無時間趨勢,在滯后差分項下選0-2.922971-2.6927一階平穩X2帶截距項,無時間趨勢,在滯后差分項下選0-3.014422-2.6927一階平穩X1、x2、x3、x4和y都是一階單整的。檢驗回歸殘差的平穩性得T統計量值小于相應的臨界值,表明殘差序列不存在單位根,是平穩序列,說明農民收入和國家財政用于農業的支出、糧食產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有長期的均衡關系。2、誤差修正模型 因為X4的系數違背經濟學意義,所以在短期內認為國家財政支出對農民收入沒有影響。 最終得到誤差修正模型的估計結果為:DY=195.4058+0.014511DX4+0.697073et-13、回歸結
9、果 Yi=-2879.403 +1.915688X1 -0.473314X2 +0.270389X3 -0.079304X4 t= (-2.398243) (2.804346) (-0.108532) (0.943437) (3.870960) R-squared=0.959469 Adjusted R-squared=0.944731 F-statistic=65.09978由回歸結果看出,盡管回歸可決系數R-squared 值高達0.959469,回歸效果很好,F值顯著F-statistic=65.09978>F(6,11)=4.03。若稍加分析不難發現,除4以外的估計量T值均不顯著
10、,絕對值都小于當=0.05時的T統計量t0.05(17)=2.11;而且X1和X2的系數估計與其經濟意義相悖,因此可以推測這一回歸模型存在多重共線性。4、多重共線性的檢驗及修正 (1)各變量的相關系數矩陣如下圖所示:顯然,x1和x3之間存在多重共線(2)結合實際情況采用逐步回歸法:分別做y對x1,x2,x3,x4,的一元回歸為:雖然x1的修正的可決系數最大,但由于它的系數違背經濟學意義,所以將其剔除。如圖: 除x1外,x3的修正的可決系數最大,如圖:所以將x3保留。在x3的基礎上對x2,x4進行逐步回歸。加入x4后的可絕系數變大,F統計量也很大,如圖: 而在x3和x4的基礎上再加入x2的結果修
11、正的可決系數沒有增大,并且檢驗無法通過。所以修正后的結果為:Y=-2901.467+1.046335X3 +0.078645X5+ut (-2.738414)(11.94123)(3.430631)R-squared=0.930287 Adjusted R-squared=0.919562 F-statistic=86.74003 DW=1.2508085、自相關檢驗DW檢驗:DW=1.250808,在1%的顯著水平下,查DW表,n=16,k=2, 得到dl=0.74,dv=1.25,由于DW=1.250808 > dv.。所以根據判定定理得到,隨機誤差項不存在自相關。6、異方差檢驗現用
12、white檢驗得nR2=2.935205,在 5%的顯著水平下,查 分布表,的臨界值為9.48773,因為 nR2<9.48773,表明不存在異方差。再用ARCH檢驗得: (n-p)R2=0.12468,查臨界值為3.84146,(n-p)R2<3.84146,所以不存在異方差。六、模型缺陷 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再加上數據難于收集,在模型的設定上存在以下的問題:許多影響農民收入的因素未能在模型中得到體現。第一,在建立模型的初期,我試圖引入進城打工的農民工數據來解釋目前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給農民實際收入帶來的提高,但是數據的收集十分困難。我又想到利用非農業人口在總的農民中所占比重作為替代
13、變量來進行變量的引入。在對模型的初步擬合中,對于非農人口在農民中的比重這一重要變量 ,我們通過多重共線性檢驗,異方差檢驗、自相關性的檢驗以及相應的修正,均不能改變模型中解釋變量關于因變量的系數的符號,擬合結果與現實的經濟意義相悖,最終我們放棄了這一變量的引入。然而在現實的經濟中,目前已經有很大一部分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于外出打工,今后農民增收的一個主要途徑就是向城市轉移,向城鎮擴散,但是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城市化進程又有多方面的實際操作性難度。國家也已經出臺了相應的許多政策措施來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向外轉移。例如取消戶籍制度,嚴懲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單位等 ,加大對農民工的社會保障等。 第二,此模型選取
14、了農業稅收作為解釋變量,但在進行檢驗的時候,其系數違背了經濟意義,而之前我還試圖將GDP引入模型中,但平穩性檢驗不能通過,且存在嚴重的自相關問題,所以將我認為的幾個主要變量舍棄,但我認為我的模型本身還是存在著嚴重的問題。由于本人的理論和實踐知識都很有限,認識問題的角度也比較片面,在模型的建立與修正上,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在模型分析上,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鑒于以上的模型缺陷,我誠懇地希望讀者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批評指正。七、結論1、在模型的假設時,我們假定了經濟變量國家的財政對農業的支出,農業各稅和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糧食產量等對農民收入的影響,而從最終確定的模型來看,只保留了國家財政用于農業的支出和
15、糧食產量對農業收入的影響,政府應當盡量減少政府支出的中間環節,通過規范化和透明化的支出政策支持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應利用財政、金融、稅收等優惠政策吸引民間資金及外資加大對農業的科技投入,以改變我國農業投資收益率過低的現狀,形成農業投資收益的良性循環,從而在根本上解決農民增收這一問題。 2、農民的主要收入還是來自農業生產,要向提高糧食產量就要提高我國的機械化水平,提高單位產量。增產問題是農業根本的問題。首先,農戶應該掌握更多的農業科學知識,并且在實際的農活中運用科學技術和現代化的機器設備。其次,國家應該組織更多的專業人才致力于舊品種的改良和新品種的開發,提高糧食的產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裝工程承包協議書
- 工地用工勞動合同
- 車全款合同協議
- 炸彈賠償協議書
- 過繼協議書范本
- 輻射貼模具合同協議
- 還款貸款協議書范本
- 普查保密協議書
- 退林還耕協議合同書范本
- 車車輛銷售合同協議
- 兒童口腔科診療與護理
- 半導體semi F81 中文版
- 鐵路安全知識進校園
- 課題開題報告:現代產業學院內部治理結構研究
- 公司員工培訓計劃表格模板(按類別分類)
- 合伙入股協議合同范本
- TNAHIEM 133-2024 家用和類似用途飲用水處理裝置用礦化濾芯
- 第37屆(2020年)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預賽試題及參考解答
- 2024-2025學年上海市普陀區五年級(上)期末數學試卷(含答案)
- DG-TG08-12-2024 普通中小學建設標準
- 冀教 七年級 下冊 數學 第7章《平行線的性質》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