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嶺隧道病害處理施工方案_第1頁
烏鞘嶺隧道病害處理施工方案_第2頁
烏鞘嶺隧道病害處理施工方案_第3頁
烏鞘嶺隧道病害處理施工方案_第4頁
烏鞘嶺隧道病害處理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現場存在問題1四、隧道病害統計表4五、隧道滲漏水病害處理措施4六、病害處理施工時間及施工工期6七、病害處理組織機構6八、病害處理資源配置計劃7九、病害處理技術要求8十、病害處理安全要求9烏鞘嶺隧道(上行線)一局管段病害處理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蘭州鐵路局工程管理所工管工函2012238號和工管工函2012256號會議紀要;2、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編制的“既有鐵路蘭新線蘭州西至武威南烏鞘嶺隧道防滲漏補強方案”;3、既有線施工相關規范及要求4、2012年11月現場調查情況及2012年12月28日病害統計表二、工程概況烏鞘嶺隧道位于蘭新鐵路蘭州至武威

2、南段打柴溝車站和龍溝車站之間,隧道全長20050m,設計為兩座單線隧道。隧道縱坡除出口段350m為10.9的下坡外,余均為11的下坡。我公司承擔右線出口隧道K173+028179+437和左、右線隧道出口段洞外的路基施工任務,其中隧道部分長6409m,本隧2003年2月1日開工,2005年10月21日右線隧道交付運營。三、現場存在問題在我公司管段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滲漏水問題,具體為:襯砌墻腳沿施工縫處滲水,長度0.61.2m,滲水印記明顯,局部水量較大;襯砌邊墻滲水3處,從墻腳至墻腰,每處長度約3m;避車洞滲漏水3處,信號洞滲漏水1處,主要滲漏水部位為正洞襯砌與避車洞、信號洞襯砌結合處,滲漏水問

3、題較嚴重。墻部滲漏水較嚴重的部位工務段已經進行開槽引水。病害基本情況參看以下滲漏情況照片。二襯墻部滲水,工務段已開槽引流二襯墻部滲水二襯墻部施工縫滲水避車洞壁滲水、底部積水四、隧道病害統計表烏鞘嶺隧道滲水統計(上行線)序號里程側別滲水部位病害情況1K173+035右避車洞漏水避車洞漏水2K173+230左避車洞漏水避車洞漏水3K173+290左右邊墻腳滲水邊墻腳漏水5處4K173+300左右邊墻腳滲水邊墻腳滲水5K173+410+500左右邊墻腳滲水邊墻腳滲水6K173+580+720左右邊墻腳滲水邊墻腳滲水7K176+900右避車洞漏水避車洞地面滲水,洞內積水五、隧道滲漏水病害處理措施針對襯

4、砌墻腳及邊墻滲水問題按照設計方案“以排為主”的原則,采用鑿槽引排法進行處理。1、清理排水溝:對水溝進行清理,保證水溝排水暢通;同時對部分盲溝排水口進行疏通。2、墻部鑿槽引排法:1)表面清洗:把裂縫左右約10cm的襯砌混凝土表面清洗干凈,找到縫隙的位置及水源; 2)割縫或鉆孔:在滲水縫隙左右各3cm處用切割機割深為10cm的縫,或用沖擊鉆每隔2cm鉆孔,為鑿槽做準備; 3)鑿槽:人工鑿出深度為10cm的槽,一般鑿成內大(12cm)外小(8cm)的倒梯形槽,所鑿的槽要延伸至排水溝內,以保證水能順暢排走; 4)埋管:在埋管前用鋼絲刷刷掉松散的砼,然后在槽底埋設100PVC半圓管直至邊墻底部,用鋅鐵皮

5、鋼釘固定,邊墻底部至縱向排水溝用100PVC圓管連接; 5)封填:在封填前用灑水壺噴水清洗槽壁,待槽壁水份晾干至潮濕時,采用環氧樹脂砂漿封堵填塞,抹平表面;環氧樹脂砂漿參考配合比:環氧樹脂:乙二胺:二丁脂:水泥:砂=100g:9ml:15ml:150g:400g環氧樹脂-6101型;水泥-P42.5硅酸鹽;砂-潔凈河砂(0.250.55mm)具體配合比由試驗人員根據現場氣溫、原二襯混凝土面色度試配選定,修補后盡量保持與原二襯混凝土顏色一致。6)養護:在14天內進行噴水養護,并對修補部位是否出現裂縫再滲水,以及色差變化情況進行觀察、觀測,在施工中加以改進,保證修補質量。 鑿槽引排示意圖3、避車洞

6、及信號洞內積水處理1)沿電纜入口疏通避車洞及信號洞底部與隧道側溝排水通道。必要時清鑿疏通,底部抹砂漿形成內側高外側低排水坡面,使排水暢通,確保洞內不再有積水。2)避車洞及信號洞壁有滲水時,結合墻部滲水處理方法,埋管排水到側溝。六、病害處理施工時間及施工工期病害處理施工時間分區間封鎖施工或利用天窗時間施工兩種方案。1、封鎖施工方案:根據兄弟單位道床施工封鎖時間同步進行,全天侯組織施工,預計施工工期時間10天(含準備工作)。2、利用天窗時間施工方案:根據蘭新鐵路運輸線規定的“天窗”時間組織施工,預計施工工期時間45天(含準備工作)。病害處理具體施工時間根據蘭州鐵路局烏鞘嶺隧道病害處理統一安排時間而

7、定。七、病害處理組織機構我單位在收到烏鞘嶺隧道病害處理通知后,公司領導高度重視,立即有關人員現場勘察,并立即成立了烏鞘嶺隧道病害處理組織機構,統一負責組織、管理、協調病害處理的各項工作,其組織機構人員如下:成員:張超彥(局施工技術部,電話: 劉亞峰(處安質部副部長,電話:楊 志(技術員,電話:)蒲 輝(處)八、病害處理資源配置計劃1、施工人員計劃病害處理施工人員計劃表序號工種人數職責1現場負責人1現場全面負責2安全員2安全防護、警戒等3鑿槽4墻部滲水處砼鑿槽、疏通水溝4封填3安裝滲水管、環氧樹脂砂漿封填、抹平、灑水養護5技術1統計、指導、觀測6試驗1試驗、指導7駐站聯絡員1負責施工地點與車站的

8、密切聯系8配合人員2打雜2、施工設備計劃病害處理設備計劃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數量說明1發電機3kw1臺電纜線若干米2手持電鉆220v1臺3手持電動鎬2臺4手持砂輪切割機2臺5鋼釬8個0.20.3m長6釬錘4把重量適量7水壺PVC2個0.04m3左右8灰漿桶橡膠3個9抹子3把10防水照明燈220v4個電線若干米11信號燈2個鐵路專用12手電筒15把人手1把13射釘槍1把3、材料計劃病害處理材料計劃序號材料名稱規格數量說明1PVC圓管100mm半圓100m根據現場實際統計確定2鋅鐵皮寬40mm50m布置間距0.30.5m3 鋼釘30mm長2kg4普通硅酸鹽水泥42.5100kg5環氧樹脂6101型5

9、0kg6乙二胺5kg7二丁脂8kg8河砂0.250.55mm10m3九、病害處理技術要求1、施工前須對隧道內的所有病害逐段進行核實,核實后按設計及施工組織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如發現與實際不符時,應及時提出以便變更設計。2、施工前應主動與運營管理部門結合,做好與電務、車站的配合,合理利用“天窗”時間。施工鑿槽、排水前必須進行施工調查,對各種電力供電、通信、信號電纜做出必要的防護,嚴禁挖斷電纜的事故發生。3、施工點兩端200m處派專人值班守護,施工中,嚴格執行、遵守既有線行車施工安全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加強施工檢查,保證安全施工,確保既有線行車安全。4、封鎖施工必須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在施工

10、前應將施工方案、施工步驟、封鎖時間、人員分工、安全注意事項及質量要求等,詳細地向作業人員交底清楚,保證安全正點,質量良好的進行施工。5、隧道內施工限界應按鐵路施工技術手冊的規定,頂部與供電設備帶電部分的距離,應按技規第113條:“為保證人身安全,除專業人員規定作業外,任何人員所攜帶的物件與牽引供電設備的帶電部分需保持2000mm以上的距離”。6、對鑿槽的襯砌表面,必須用高壓水沖洗干凈。檢查并徹底清除松動部分,槽內及施工縫內雜物必須清除并擴鑿至完整面。7、施工所用的環氧樹脂水泥砂漿、外加劑等應通過現場實驗確定配合比,并在施工中嚴格按此過秤配料,保證施工質量。并加強料具管理,建立健全料具保管、領發

11、盤點等制度,應特別注意加強對易變質材料的保管工作。十、病害處理安全要求1、作業人員必須配備既有線內作業的安全防護服,防護燈及其他防護設備,凡參加施工的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無聾啞、色盲,并經考試合格,方準上崗操作,確保其處于安全監控范圍,控制其處于安全的工作狀態。2、病害整治施工開始前,必須與運營管理部門進行安全協議的鑒定,明確雙方責任,掌握蘭新鐵路運輸規律,并將有針對性的安全措施反映在施工策劃中和應急預案中。施工過程必須設專人負責既有線施工期間的安全及防護工作。3、選派駐站聯絡員,負責施工地點與車站的密切聯系。在施工現場建立獨立的安全防護信息通訊系統;隧道內施工通訊條件不良,防護人員應配備可靠的通訊聯絡器材,信號燈、口稍等,并經常保持聯系,確保聯絡暢通。隧道內施工,人員及機具多且場地狹小,前期應加強作業人員安全教育,突出現場防護控制。4、病害整治施工必須在工務天窗時間進行,如果施工人員或設備與接觸網之間的距離不滿足安全距離要求時,施工時間必須安排在電務開天窗時間。5、行車期間,施工設備及材料必須安放在基本建筑限界以外,防止危及行車安全。6、施工必須嚴格按設計標準和有關規范、規定施工,嚴格執行營業線施工的各項規章制度,科學制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