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冬季運動項目競技實力格局的分析與研究——兼論我國備戰第二十一屆冬奧會的發展策略.docx_第1頁
亞洲冬季運動項目競技實力格局的分析與研究——兼論我國備戰第二十一屆冬奧會的發展策略.docx_第2頁
亞洲冬季運動項目競技實力格局的分析與研究——兼論我國備戰第二十一屆冬奧會的發展策略.docx_第3頁
亞洲冬季運動項目競技實力格局的分析與研究——兼論我國備戰第二十一屆冬奧會的發展策略.docx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6卷第3期2007年5月Vol.26No.3May2007曲靖師范學院學報JOURNALOFQUJ1NGNORMALUNIVERSITY亞洲冬季運動項目競技實力格局的分析與研究兼論我國備戰第二十一屆冬奧會的發展策略敬龍軍(曲靖師范學浣體育系,云南曲睛655011)摘要:運用文獻詼料、數理統計、邏輯推理等方法,對亞洲冬季運動項目競技實力格局進行研究分析,提出我國備戰第二十一屆冬季奧運會的笑略:繼埃深化舉國體制,實施和推進"北冰南展”;認真研究、加強冰雪項目的合理布局;重視和加強高水平后備人才培養;重視科研,提升醫療保障;繼續實施“送出去,清進來”策略;重視冬季運動項目特征和譏

2、9;練規律的研究.關鍵詞:競技體育;冬季奧運會;訓練;比賽中圖分類號:G811.2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879(2007)03-0092-(M2007年2月4日,第六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以下簡稱亞冬會)在長春落下帷幕.作為亞洲歷史上最成功的一屆冬季運動會,無論從賽事的運動競技水平,還是舉辦方周密的組織工作上,得到亞奧理事會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自1986年3月在日本札幌舉行第一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以來,K春亞冬會首次實現了亞奧理事會45個成員的冰雪大團圓,完成了亞洲體育運動會的又一創舉.本屆亞冬會是亞洲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綜合性冬季運動會,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802名運動員參加

3、了冰上項日和雪上項目的比賽,其中在花樣滑冰,自由式滑雪和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等項目上面都不乏世界冠軍和奧運冠軍.雖然亞洲的冬季運動項目開展與世界級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但在短道速滑等項目上,已經具備了世界水準.在本次速滑比賽中就成績斐然,共有來自5支代表隊的33名運動員66次先后'打破12項亞洲紀錄,創造了亞洲冬季運動項目歷史上的最好成績.本文將透過亞洲各國運動員在第六屆亞冬會的比賽中所取得的成績,進一步了解亞洲冬季運動項目競技實力格局現狀,并以此找出我國在冬季運動項目訓練和比賽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備戰第二十一屆溫哥華冬季奧運會的對應策略.1研究對象與方法1.1研究對象第六屆亞洲冬季運動會所

4、有參賽國家獲得的獎牌數與參賽運動員的比賽成績為研究對象.1.2研究方法1.2.1文獻資料法.本研究通過文獻資料、互聯網檢索方式收集、整理了有關亞洲冬季運動項的訓練的資料、書籍和論文.1.2.2數理統計法.對第六屆亞洲冬季運動會所有參賽國家獲得的獎牌數與參賽運動員的比賽成績的數據資料進行登錄,建立數據庫,利用spsslO.O軟件和Excel軟件完成論文的數理統計分析工作.1.2.3邏輯推理法.運用邏輯學原理,對得出的觀點和結論進行歸納整理、分析推理.2研究結果與分析2.1亞洲冬季運動項目競技實力格局第六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項目共設10個大項,47個小項,計劃產生141塊獎牌.比賽結果,實際產生47枚

5、金牌,47枚銀牌,56枚銅牌(本屆賽會規定若前三名為同一國家的運動員,從第四收稿日期:2007-02-27作者簡介:敬龍軍,曲袖師范學院體育系教師,碩士,主要從事運動訓練學研究.敬龍軍:亞洲冬季運動項目競技實力格局的分祈與玩究名起名次靠前的非該國運動員則可以并列獲得銅牌).其中有4個國家獲得金牌(分別是中、日、韓、哈薩克斯坦),獲得獎牌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中、日、韓、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蒙古).亞洲冬季運動會是代表亞洲冬季運動項目競技運動水平的最高級別綜合性運動會,可以客觀地反映出亞洲冬季運動項目競技實力的發展水平,從獲獎牌和金牌的國家分布情況可以看出當今亞洲冬季運動項目競技實力格局現狀

6、.2.1.1中國隊創歷史佳績,牢牢占據第一的位置.在本屆亞冬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了19枚金牌,位居金牌榜首.中國代表團的多數項目發揮出色,取得了較好的運動成績,比較突出的是冬季兩項(5金5銀3銅)、速度滑冰(5金4銀3銅)和短道速滑(4金3銀5銅)項目.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員7人11次打破6項亞洲紀錄,短道速滑6人20次打破了5項亞洲紀錄,越野滑雪、單板滑雪均取得了歷史最好成績.在代表團的19枚金牌中,冰上項目11枚,雪上項目8枚,實現了我國體育代表團運動成績與精神文明雙豐收的既定目標,牢牢占據了金牌榜第一的位置.2.1.2日本體育代表團獲得了13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二.日本隊在雪上項目中一直

7、占據著亞洲霸主的地位.近年來,隨著中國、哈薩克斯坦雪上項目的崛起,日本不再有大包大攬的能力,但其綜合實力仍無人可與之抗衡.其中高山滑雪和單板滑雪是日本隊最強的項目.日本在本屆亞冬會的高山滑雪以及單板滑雪兩個大項中的表現仍然是傲視群雄,他們包攬了這兩個大項的所有金牌,其中高山滑雪獲得4金1銀1銅、單板滑雪獲得2金1銀1銅,而且領先優勢非常之大.另外,日本的花樣滑冰也獲得2金1銀1銅,與中國隊平分了花樣滑冰的4枚金牌.2.1.3韓國體育代表團獲得了9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三的位置.提起韓國,人們首先想到的白然是韓國的短道速滑,因為短道速滑是韓國人的傳統優勢項目.在短道速滑上,亞洲范圍內只有中國可以與

8、韓國較勁.2.1.4哈薩克斯坦體育代表團獲得了6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四的位置.哈薩克斯坦的傳統優勢項目基本上都是雪上項目,哈薩克斯坦隊在參加的前三屆亞冬會比賽所獲得的32枚金牌中,有2/3是在雪上項目取得的.這次也不例外,其中越野滑雪獲得了4金4銀2銅,冬季兩項1金1銀3銅,冰球1金1銀.2.2亞洲冬季運動強國優勢項目的分布狀況2.2.1中國的雪上優勢項目是冬季兩項和自由式滑雪,冬季兩項的5金5銀3銅,中國軍團在這個項目E讓全亞洲為之傾倒,7個項目中就獨攬5金,這是自中國參加亞冬會以來成績最為輝煌的一次.特別是女子項目E,更是包攬了4枚金牌.自由式滑雪的2金2銀2銅,實現了中國在亞洲的絕對壟斷

9、.冰上優勢項目是短道速滑、速度滑冰以及花樣滑冰,短道速滑4金3銀5銅,速度滑冰的5金4銀3銅,花樣滑冰的2金也足以說明中國在這幾個項目上的亞洲最高水平.本屆亞冬會上冰上和雪上項目實力平均,這是中國重回亞洲之巔的關鍵所在.2.2.2日本的優勢項目主要是雪上項目,單板滑雪、高山滑雪為日本體育代表團貢獻了6枚金牌,其中單板滑雪2金,高山滑雪4金.在這兩個項目上,日本在亞洲的優勢是無可匹敵的.2.2.3韓國的優勢項目基本上是冰上項目,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冰壺為韓國體育代表團貢獻了9枚金牌,其中短道速滑4枚、速度滑冰3枚、冰壺2枚.誰都沒有想到的是,在冰壺項目上,韓國隊竟然收獲了2枚金牌.2.2.4哈薩

10、克斯坦優勢項目基本上是雪上項目,本屆亞冬會的越野滑雪比賽中,一共產生6枚金牌,哈薩克斯坦拿走了4枚,再次顯示了該國強大的雪上項目實力,在男子自由30公里、男子4x7.5公里接力、女子傳統5公里、女子4x5公里接力均以絕對優勢獲得了這四個項目的金牌(見表1、表2).表1第六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各國獲金牌項目分布情況統計(雪上項目)國家冬季兩項越野滑雪自由式滑雪單板滑雪高山滑雷總數中國512008a本110248夠國000000哈薩克斯坦140005第3期曲靖師范學院學報第26卷表2第六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各國獲金牌項目分布情況統計(冰上項目)國家花樣滑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冰施冰球總數中國2540011日本

11、220015韓國034209哈薩克斯坦0000112.3我國備戰第二十一屆溫哥華冬奧會的策略2.3.1繼續深化舉國體制,實施和推進“北冰南展”.舉國體制是發展我國競技體育的基礎,是多年來我國競技體育取得輝煌成就的基本經驗.從我國冬季項目的現實情況看來,冬季項目開展地域少,項F1基礎和人才資源絕大部分集中在黑龍江、吉林兩省.由于冬季項目的基礎投入大,黑龍江、吉林兩省又同屬經濟欠發達地區,并且同時還要發展夏季項R,因此要全面承擔起我國冬季運動項目事業的發展,面臨著諸多困難.推進“北冰南展”的基本方略,通過多種政策手段,引導南方省、市開展冬季項目,實現冬季項目真正意義上的“舉國體制”.2.3.2認真

12、研究、加強冰雪項目的合理布局.都靈冬奧會上一些競技實力非常雄厚的國家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像德國、美國、奧地利、俄羅斯等冰雪強國,都有自己的冰上和雪上的優勢項目.而我國只是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樣滑冰、自由式滑雪等幾個小項上具備沖擊獎牌和金牌的實力,由此反映出我國冬季項目優勢小項少、金牌和獎牌增長點不足、整體實力單薄的現實情況.這就要求我國冬季項目的項目布局要走雪上項目與冰上項R并重的發展之路.并在項目基礎薄弱,總體投入有限的前提下,必須集中有限的人力和物力,培養和造就適合中國人特點、適合中國國情和國力、在較短時間內易于突破的拳頭項目,走集約化的“精兵之路”.2.3.3重視和加強高水平后備

13、人才培養.后備人才預示著希望,更預示著未來,其后備人才的培養力度直接影響著冬季項目競技發展水平.冬季項目只有具備雄厚的高水平后備人才資源,才能為我國的冬季運動項目競技水平步入世界先進行列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國青少年訓練水平不高、世青賽成績欠佳,隊伍背黃不接等問題已顯露端倪.在都靈冬奧會之后,特別是本屆亞冬會結束之際,隨著備戰溫哥華冬季奧運會號角的吹響,冰雪運動的群眾性熱情必然進一步高漲,這將對加強后備人才培養提供了機遇和可能.要繼續加大投入在冬季項目高水平后備人才的培養力度上給F必要的保障.2.3.4重視科研,提升醫療保障引.以奧運爭光科技行動計劃為指導性文件,對冬奧會科技備戰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14、科學技術是提高競技體育水平的核心,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是促進我國競技體育的迅速發展,攀登世界競技體育高峰的關鍵.冬季運動管理中心要繼續加大了資金與科技投入,建立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冬季運動訓練科研測試恢笈中心,有效提升日常訓練的科技含址,進一步強化備戰冬奧會科研課題立項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建立科技創新與訓練比賽實踐緊密結合的科研課題管理體系.堅持國家隊日常科技服務工作的制度化、經常化,在重點隊、重點運動員中配備專門的科研和醫務人員,對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的體能和技術狀態進行監測,為教練員在訓練計劃的制定、訓練強度的把握、訓練技、戰術的攻堅上提供有價值的訓練信息,并針對信息進行訓練過程的及時反饋

15、.2.3.5繼續實施“送出去,清進來”策略.中國選手在亞冬會上捷報頻傳,在一枚枚金牌背后,有許多是“送出去,請進來”策略實施的碩果.奪得女子速滑冠軍的邢愛華、王北星、王霏以及冬季兩項冠軍孔穎超等驍將,都是國家隊送出去的“留學生”.他們在國外接受了良好的訓練,是此次稱雄亞冬會的一個重要原因.此次國家隊一共聘請了8名外籍教練指導中國選手征戰本屆亞冬會,他們用先進的執教理念和科學的訓練方法,得到了中國體育代表團的認可.中國冬季兩項隊領隊王文剛在評價德國知名教練西爾伯特時說,他帶來了全新的訓練理念,訓練的技術含域也很高,較好地解決了中國選手射擊不佳的“心頭之患”.短道速滑隊主教練李琰就是一位海外歸來的

16、并取得不錯執教業績的著名教練,在亞冬會短道速滑1500米比賽中擊敗冬奧會三金得主安賢洙的“黑馬”隋寶庫就是她的弟子.“多樣敬龍軍:亞洲冬季運動項目競技實力格局的分析與研究性”是自然界延續和興旺的-個自然法則.同樣在競技場上要想有大的作為,也少不了“多樣性”.我國冬季運動項目的訓練就呈現出了多樣性.“送出去,請進來”的策略以及海外歸來的成功人士執掌國家隊的教糧,必然會給我們帶來全新的訓練理念、先進科學的訓練方法和手段.2.3.6重視冬季運動項目特征和訓練規律的研究.我國領先F世界的一些夏季運動優勢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的歷史證明了對運動項目特征的客觀認識和訓練規律的科學研究,是這些項目保持長盛不衰的根

17、本.我們也要重視冬季運動項目特征和訓練規律的研究,建立競技體育科學發展觀,用理論思維指導項目的發展.熟悉本項目國內外發展的最新動向,掌握先進的技、戰術訓練手段、方法,以及科學選材、訓練規律,像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等體能類項目要注重訓練負荷結構與訓練負荷變化規律的研究,由于短道速滑的特殊性,也要加強戰術方面的研究;像花樣滑冰、自由式滑雪等技能類項目要注重技、戰術創新規律和技戰術風格形成機制的研究.3結論與建議隨著世界冬季運動項目競技水平的不斷發展和提高,亞洲和世界的冬季運動竟技實力格局會有新的變化.我國運動員在第六屆亞冬會的比賽場上,實現了運動成績與精神文明雙豐收的既定目標,牢牢占據了金牌榜第-的

18、位宣盡管有些項目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但也暴露出我國在冬季運動項目訓練和比賽中的許多問題.為了提高我國備戰第二十一屆溫肝華冬季奧運會的競技實力,繼續深化舉國體制,實施和推進“北冰南展”,認真研究、加強冰雪項目的合理布局,重視和加強高水平后備人才培養,重視科研,提升醫療保障,繼續實施“送出去,請進來”策略,重視冬季運動項目特征和訓練規律的研究,應成為我國冬季運動項目訓練今后的努力方向.參考文獻:1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實現八年夢想收獲多多中國軍團重回亞洲之簸EB.華奧-搜體.2007-02-06.2 謝亞龍,王汝英.中國優勢競技項目制勝規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10-11.3 任洪國.繼續推進“北冰南展新華網,2007-02-06.4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40-46.5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奧運爭光科技行動計劃EB.htlp:/www.sport,6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團部官員蘭立:三塊金牌源自"走出去"戰略EB.http:/www.sports,cn/,2007-01-31.Analysi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