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心靈 走進自然 拓展內涵_第1頁
點擊心靈 走進自然 拓展內涵_第2頁
點擊心靈 走進自然 拓展內涵_第3頁
點擊心靈 走進自然 拓展內涵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點擊心靈 走進自然 拓展內涵-淺談作文教學的三個著力點江寧區銅井中學 王永陸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掌握某種活動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與愉快的情感體驗相聯系,在需求的基礎上產生的。事實證明,一個人只有對某種客觀事物產生了需要,才有可能對這種事物發生興趣。語文老師,就要有一雙慧眼,一顆敏感的心,去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并適時的把學生的興趣遷移到寫作上來,使學生在渾然不覺中,改變“要我寫”的被動局面,開始“我要寫”的創造學習的新歷程。為此,作文教學我主要抓好三個著力點。一.點擊心靈深處,任由情感傾訴。由于遠離父母,在外求學,每個學生的內心深處都會

2、涌動著一種對家庭,對親人的強烈的情感傾訴欲。尤其是在他們情感低迷委頓的時候。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就曾寫到:“夫天者,人之始者;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返本,故窮苦倦極,未嘗不呼天地也;疾病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因而,筆者認為,在第一堂作文課上,老師就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運用自己手中的筆,盡情的傾訴對父母所給予的愛的無限的感激和對親人的深深的思念我們說,通常情況下,一個感情淡漠的人,很難說會有什么事情能激起他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之情的。教師,在學生的生活中充當著點燃學生生命之火的角色,而語文教師從本專業的實際出發,最佳的行為方式就是運用多種渠道去點擊學生的心靈深處,撥動學生情感的這根弦,以期他們

3、能產生情感的共鳴。而這種共鳴的最佳表現方式,就是寫作。作文中,學生們或再現暖融融的家庭的溫馨,或描述相濡以沫的艱難的往昔,或表現母愛的瑣碎于偉大,或感知父愛的嚴肅與博大。應該說,家庭的話題,是學生最毫無拘束的寫作空間,唯其在這片天空中自由馳騁,學生們才能寫出真實的,既感動自己,又感動他人的佳作。 提起父親似乎有說不完的話,可是要寫父親,我才發現父親原來是那般的不能刻畫,有一種感覺,我用筆描繪不出,但有一份真情,我用心卻能體會!我佩服父親,因為我的血管里流淌著他的血;我佩服父親,因為他美好而又善良的思想;我佩服父親,因為他堅強而偉大的人格。父親如山,我會做山頂的一株勁松,讓他自豪。父親如海,我會

4、做海上的一艘巨輪,讓他驕傲。- 姜晶我的父親在此基礎上,若教師能在學生們盡情揮灑自己的家庭情結的時候,再加以正確引導,將這一局限于個人的狹隘的愛的情感引導于對集體的熱愛,對國家的熱愛,對民族的熱愛,這將不啻于是一種情感的升華與純潔,而學生的情感的回歸,更增強了他們著眼現在,挑戰未來的勇氣與信心。二、走進多彩自然 , 感悟人生真諦。社會是由自然與人生構成的。督促學生反觀自己的成長歷程,必將使他們更加珍惜自己昔日奮斗的喜悅和成長的煩惱,并能從這些感性材料中提煉出令人感動的部分,把它們形諸筆端。而引領學生走進多彩自然,感悟人生真諦,這將使學生在感情的表達中更多一層理性的思索。一次爬山比賽歸來,一位學

5、生在他的日記中寫到:“山腳下,望著群峰壁立高聳的山巔,望著突兀險峻、無可攀附的重重巖石,真可謂望山興嘆。但當流盡無數驚嘆的汗水,帶著數不清的累累傷痕,最終頭頂藍天,腳踏大地時,才真正感悟到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所寫的有志與力 ,而又不隨意怠,方能愈進愈難,愈難愈奇的深刻,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大自然是豐厚、博大、無私、絢麗多彩的。思接千載,.那悠悠遠遠的飄渺的云,使同學們聯想到遠方的游子回歸的身影,聯想到祖國的統一大業;那蓊蓊郁郁蒼翠的樹,使學生們感受到生命的蓬勃與旺盛;還有那“落霞與孤鶩齊飛”的宏大背景中所展示的生命的壯美,以及“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所闡釋的時間的短暫與生命的永恒。

6、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大自然所賦予人類的最為寶貴的財富。快來吧,把我們的學生從題海中解救出來,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吮吸那生命造就的輝煌吧。因為有了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們才擁有了這份愉快的情感體驗,這時候,又何須擔心學生們寫不出“擲地有聲”的佳作呢?三、拓展作文內涵,增強文學底蘊。中學語文教學的任務是“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語文素養的提高是一項復雜的工程,而“積累”則是其中極重要的一個環節。要真正學會積累,就必須從兩方面入手,一是閱讀,廣泛的閱讀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以期將根扎得愈深愈廣,但這只是一種淺層次的積累,是一個量變的過程;二是寫作,即將閱讀的內容加以實際運用,“紙上得來終覺淺”,只有

7、將讀到的內容理解了,并能較靈活的運用于自己的文章中,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一個積累的過程,這是一個質變的過程,是積累的一個飛躍的過程。這里我想說的是,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林林總總、浩如煙海,總不能讓學生茫無目的,隨意的閱讀,應先從中國古典文學入手,從古典文學中的詩詞歌賦入手,先精選部分詩詞,在課內引領學生誦讀,鑒賞,背誦,在慢慢過渡到由學生自己從課外搜集,閱讀,整理,積累,然后利用一個適當的機會,將學生的積累變成他們文章的閃亮的光點,我曾經嘗試著這樣來做。在南京,漫天攪動的風雪才是冬天的象征。曾經有一次,一場大雪在夜間悄然而至。清晨,推開房門,放眼望去,遠山近閣一律皆是白皚皚的,人的內心此時也頓覺

8、純凈起來。課堂上,看著學生們興奮的神情,我臨時將語文課的內容調整為師生共同回顧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有關雪的詩詞趣事1傾耳希無聲,在目皓已潔。(東晉。陶淵明)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朝。岑參)3隔墉風驚竹,開門雪滿山。(唐朝。王維)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唐朝。李白)5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6空中撒鹽差可似,未若柳絮因風起。(東晉。謝道韞)7瑞雪昭豐年。8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陳毅)大家踴躍發言,誰也不甘落后。15分鐘后,四十幾條詩句寫滿了黑板,此時學生的情緒依然很高漲,我順勢要求學生們以“雪”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并且在文中至少要選用2句有關“雪”

9、的詩句,于是一改往日寫作時的抵觸情緒,25分鐘后,學生們都交上了自己的滿意之作。學生學寫作,就如同小孩子學說話,作家長的總是最先從身邊那些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事物教起,然后再將所教的范圍不斷的擴大,一遍遍的示范、一遍遍的誘導,孩子從會說一個字到幾個字再到一句話,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充滿了樂趣的過程,學生學寫作亦是如此。既然課本是學生學寫作的例子,那么,教師就應該以課本為中心軸,然后向四周畫圓,凡半徑所及的部分,就是課本內容的延伸的部分,也是學生有能力接受,也比較感興趣的。對古典文學中詩詞歌賦的積累僅是這個圓的一小部分。日常教學中,隨時都會發現從圓心向外延伸的部分,教師就是要充分利用好這一延伸的方法,抓住對組成線的每一個點的積累,必將拓展語文課堂內涵的空間,真正引導學生自己從情感的大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