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員工職業倦怠_第1頁
如何消除員工職業倦怠_第2頁
如何消除員工職業倦怠_第3頁
如何消除員工職業倦怠_第4頁
如何消除員工職業倦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三輸”到“三贏” 運用心理學管理工具消除員工“職業倦怠”.目錄三.職業倦怠的心理學對策 四.從“三輸”到“三贏” 二.管理學根源與心理學分解 一.員工職業倦怠導致三輸 五.養心殿職場倦怠解決方案. 職業倦怠,是一種由工作引發的心理綜合癥,白領在工作的重壓之下感覺身心俱疲、能量被耗盡。通常會在人際接觸頻繁、密切的服務性企業中爆發,例如銀行、保險、零售、旅游、餐飲等。對工作對象和環境冷漠、忽視,對服務或接觸的對象沒耐心、不柔和。 喪失工作熱情,煩躁、易怒,感情極度疲勞,感到前途無望。 情感衰竭去人格化 低成就感 消極評價自己,成就感下降,感覺工作枯燥繁瑣。. 員工職業倦怠,直接導致員工、企業

2、、人力部門“三輸”的結果。 三 輸員工之輸企業之輸人力之輸工作情感枯竭,極度疲倦,職業發展停滯,壓力巨大。 員工不滿,效率低下,離職率高,凝聚力低。 人才留不住,留住干不好,解決無效果,效果不量化。 .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中國“工作倦怠指數”調查顯示,70%70%的被調查者出現工作倦怠。 養心殿()心理健康體檢數據顯示,70%70%的員工處于心理非健康狀態,需要“關注”、“疏導”、“援助”。.目錄三.職業倦怠的心理學對策 四.從“三輸”到“三贏” 二.管理學根源與心理學分解 一.員工職業倦怠導致三輸 五.養心殿職場倦怠解決方案. 管理學的六種不匹配,是導致員工職業倦怠根源。 1.負荷:工作量過

3、大或過少。 2.控制:工作所需資源沒有足夠的控制權,或缺乏最有效工作方式。 3.報酬:可以指經濟報酬,更多的指生活報酬。 4.社交:與同事缺少積極的人際關系。 5.公平:工作量、報酬、評價、升遷等不公。 6.價值觀:與同事、上司價值觀不一致。 . 1.企業管理層盡可能突出情感化特色,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而不是一味地施壓; 2.盡可能營造寬松和諧的工作氛圍,為員工提供人際交往的機會,使他們的郁悶和疑惑得到及時排解; 3.同時建立新的評價體系、調整競爭機制滿足大多數員工的成就需要。 管理學建議 . 作為一種心理綜合癥,職業倦怠可以分解為十一種常見心理問題。 01.抑郁 02.敵對 03.人

4、際關系敏感 04.焦慮 05.強迫癥狀 06.偏執 07.躁狂癥 08.軀體化 09.恐怖 10.精神病性 11.睡眠及飲食等問題. 減少產生員工職業倦怠的管理根源,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沖員工的心理壓力,減少職業倦怠的產生。 因此,消除員工職業倦怠還必須運用心理學工具,針對性、可量化、成系統、全方位的長效機制。 心理學對策 .目錄三.職業倦怠的心理學對策 四.從“三輸”到“三贏” 二.管理學根源與心理學分解 一.員工職業倦怠導致三輸 五.養心殿職場倦怠解決方案. 心理學對策一:員工心理健康體檢 躁狂量表BRMS 癥狀自評量表SCL90 養心殿心理健康體檢 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測試量表之一,是當

5、前使用最為廣泛的心理疾病門診檢查量表。可用于臨床上檢查是否存在身心疾病,各大醫院大都要使用本量表診斷患者的心理問題。 適用于躁郁癥的躁狂相或躁狂狀態的成年患者。總分反映疾病嚴重性,總分越高,病情越重,治病前后總分值的變化反映療效的好壞,差值越大療效越好。. 心理學對策一:員工心理健康體檢 .體檢福利性價比對照門診心理體檢養心殿心理體檢身體體檢收費:100-300元/人/次功能:發現問題收費:100-200元/人/次功能:發現問題收費:0元/人/次功能:發現問題;提供自我調理方案 心理學對策一:員工心理健康體檢 . 心理學對策一:員工心理健康體檢 養心殿心理健康體檢優勢: 1.心理體檢,不向企業

6、和個人收取任何費用; 2.建立心理健康檔案,隨時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狀態; 3.在線即可完成,不受時間地點限制; 4.10分鐘篩查11種常見心理壓力; 5.全面了解員工心理健康狀況,便于有針對性開展工作; 6.每周可以體檢一次,有助于形成動態數據,量化工作成績。. 心理學對策二:員工壓力自我調理 . 心理學對策二:員工壓力自我調理 飲食調理 心理調理心理壓力自我調理. 心理學對策三:員工心理動態管理 入職心理體檢工作成績量化呈現心理壓力提前摸底員工心理健康監測. 心理學對策三:員工心理動態管理 企業員工心理健康檢測報告范例節選“抑郁”壓力比率圖表 . 心理學對策三:員工心理動態管理 企業員工心理健康檢測報告范例節選心理壓力集中性圖表 . 心理學對策四:消除員工職業倦怠 消極心理管理 積極心理激發 一對一心理咨詢 針對性團體解壓 . 心理學對策五:工作成績量化呈現 1.非健康員工比率前后對照; 2.員工健康狀態前后對照; 3.員工非健康頻率定期對照; 4.員工非健康狀態持續時間定期對照; 5.員工離職率定期對照。.目錄三.職業倦怠的心理學對策 四.從“三輸”到“三贏” 二.管理學根源與心理學分解 一.員工職業倦怠導致三輸 五.養心殿職場倦怠解決方案.三 贏員工之贏企業之贏人力之贏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