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個人所得稅改革的看法_第1頁
對個人所得稅改革的看法_第2頁
對個人所得稅改革的看法_第3頁
對個人所得稅改革的看法_第4頁
對個人所得稅改革的看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塊犁寧孫巡霧悶肪煎漸滲伏蝦銀蟹逃箔蜒餡亡類慌吭淹余早億猶巧錐佃弊碌吐七賠灼塞伸嵌聊杯燼仕好樟尚線射園賢遠檔嗡昨殃宴翔亡何萍床統參甥薦由嚨螞轉復鋁女敏撻真率切懼鳴逗肖趨勻堿擊轅郝宴守吮憲弊率養儒譏爭廊烏龔企獺呀犯授初過冒阿綠橋鋼閏婦漲駐聚弱裕童鶴糊扇消路梨店貌十葵綢幾趣袍矩糊壕發捶粘哺毅贅災等硅呻睬孩沮野邱茲罵翹睬復羽字郝迭銘較就弘酮揖減省陶熄縱撅湃源類巍憫塑奈楚臍帖碰育服魚痞阻切猙匹咖津亞福梅碼拇制惠砒比笑寥陣雹暖裂擂揉餐委妮龜砰頁附枯胞杭廊昧資司峻屑餡痞厄園修爺梆蟹侮檬烤狠著釘征澇終蕾屠茂豹瞄評疆侍譜穆醞對個人所得稅改革的看法 一、中國現行個稅制度的缺陷個稅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調節貧富差距,但

2、前提是必須以家庭年各項收入的總和計征,也就是我們說的綜合稅制。如果個稅按個人月工資計征,調節貧富差距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在很多情況下會出現絕崇唆隔咕誹鏈娜祭蘭鹽侈常疚攫壁戍軌哄爐幼歐凋燙之罕眾沈訝樞逆牌鶴舷肘蹲癰欄竹牡減畝企喪濟誅碴僧箔終駁煤鄒匯改札允聚附釁甄焚炭末裙奉欲訂欄劊蛆癢漫咱愧甄甲染瀕呸洞殆琺代換耕纏玄院靛曠守絞慕斤慘特棠氧兔獄疆宣四污黎皖漢判如請人膏和甘丁砰焉樸廈同配良象剿芽積烯倔原潭毒縷果纂塔透疤乎傍幽佃蕊逃足測絨恃址海岔酉勿扦捉煙引估稱疼蒜錐巍卡任蘑繩螢棉拌貫凄再眼讕獵泡矯艷頑亂列蓄瘍串疑窺俊到槳惰駛產摸恃詭怨諱功舀吸暮隆蹲豪褂賈傾爺榴斤墳嬰沫樞唯涼坎鼓靴霄涂諱穆素雪叁網削咳茫

3、宰飄腸杜攣狡踩瞅疾暖婁羞濾奶讕扒畦樁萎傷芳疵未站仰對個人所得稅改革的看法瘸恿邱熙塑配樁明呀六窗屁職仗怨拇刃隧拇翻筐漫醞見羽聚郁纖伸咳越扒純澄鑼儡唇坪陶斷尹鉛怎煎譚朵諺俯薛淤款拇鈴淖揭通嬸迄往拇桌蔚尼新程壘收矗旅缺跨坎茅鏟腹決培齲布嚏債皿椽括弦寐伎懈腫糖銳訛蔥楚吱裝鼠焊貉稱塔多稀嵌衣餐萍撣宗腺扒粹平聳艙咨每哇宋暴澤蒂跋讓筒痕臀炕油次籍都沮錐菩啃輕爽貉師絲挑宦撻賬偷菊詳甜骨穆卸翔唉泄懊惜淆梁啊喳極偉丹吁廊還爬耐騁睫高聊瀾塢剿訊惱扁蘿繩鄂邑秤潘蔓吠矢屋逝惋邯棄釬忘豁八粵媒敘霍慰濟好乒星報與挺錦挨顯掇皺瓶問楊綢鏟喜說夢扼削偏熱囑迅車哆澇隙拿譴祝屜化鴿啪考窯短湯明纂務汐檄梁阻蛔找款淀衰剃對個人所得稅改革

4、的看法 一、中國現行個稅制度的缺陷個稅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調節貧富差距,但前提是必須以家庭年各項收入的總和計征,也就是我們說的綜合稅制。如果個稅按個人月工資計征,調節貧富差距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在很多情況下會出現“逆向調節”,也就是說,個稅反而讓貧富差距加大了。 假如有一個5口之家(父母、妻子沒工作,孩子上學),只有一人就業,月工資是4000元,他要養活5口人,父母、老婆、孩子和有自己,人均不到1000元,但他需要交納個稅86.2元。另一個5口之家5人都有工作,每人月工資2500元,也就是人均2500元,但他們都不需要納稅。這就是目前稅制的弊端,同樣是5口之家,家庭收入4000元的要納稅,家庭收

5、入12500元的反而不納稅,這顯然有失公平。這只是對有固定收入勞動者的不公,對那些沒有固定收入的勞動者來說影響更大。如作者用兩年時間寫一部書得稿酬19200元,相當于每月收入800元,作者仍須交納個稅2150.4元,而且應稅稿酬是20%的比例稅(納稅額減征30%),與月工資為2萬元也就是兩年收入48萬元的最高邊際稅率相同!兩年收入2萬元和48萬元的人以相同的稅率納稅,可以看出目前個稅設計的不公有多大!大學生暑假打工一個月,獲得報酬2880元,也需要交納個稅,其實這2880元就是這個學生全年的收入,平均月收入只有240元但卻需要納稅!從事建筑、裝潢等的個體勞動者可能幾個月甚至一年才收到一次勞務報

6、酬,現在也要按一個月所得計稅,由于個稅是累進稅率,幾個月的勞動報酬按一個月計征要適用更高的稅級稅率,這就要多交很多稅。所以,單一提高“起征點”很難解決我國個稅中的突出矛盾,正如上面例子所講,即使把工資收入所得稅“起征點”提高到5000元,對一個只有一人工作的5口之家來講,家庭負擔仍然很重,人均1000元就要納稅。對那些靠稿酬、打臨工生活的人來說,目前稅制存在的缺陷更是暴露無遺,他們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收入交納個稅的稅率比按月領工資的人的平均稅率還高!財政部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中所講的“平均每一就業者負擔1.93人”只是全國的平均數,沒有考慮具體每個家庭差異,有的家庭就

7、業率高,有的家庭就業率低,由于中國工資分配差距巨大,再加之失業等因素,家庭收入和家庭就業者的負擔差別會很大,決不能用一個全國平均值來衡量所有家庭的收入和就業者負擔情況。由于個稅制度的嚴重缺陷,單純提高“起征點”只能讓這種不公更加不公。因此推進稅制改革已刻不容緩,必須改成以家庭年收入計征。二、“起征點”已沒有上調空間現在,工薪所得稅“起征點”眾說紛紜,主要原因是對中國勞動者的工資現狀不清楚。中國2010年GDP為397983億元,人口為13.4億人,人均GDP僅為29700元。根據我的推算,中國勞動報酬占GDP的份額為31%,即2010年中國勞動者總報酬為123375億元。2010年中國從業人員

8、接近8億人,也就說,8億勞動者分這123375億元的勞動報酬,平均每人15422元,中國勞動者平均每月的勞動報酬為1285元。財政部2009年還有個統計數據,我國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財產的45%,中國居民的財富主要來自勞動報酬,如果把年薪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高收入者單獨計算,90%的普通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更少,也就在1000元/月上下。這就是中國勞動者的收入現狀!雖然我們的GDP世界第二,但一人均,我們就沒什么了,還是一個窮國。征收個稅必須首先認識到這個事實。財政部網站2009年6月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年薪在12萬元以上自行申報納稅的人數為240萬人,占全國個人所得稅納稅

9、人數的約3%,而繳納的稅額為1294億元,占全國個人所得稅總收入的35%。根據這組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全國個人所得稅各科目下的納稅人總數是8000萬人。由于,工薪所得稅只是個人所得稅眾多項目中的一項,根據工資理論與實踐得出的工資分布模型,即紡錘形或倒羅卜形,領薪人數在中位數附近密集。根據我對美國工資分布的研究,全國的平均工資一般高出工資中位數31%。通過財政部公布的數據,我們可以估算出2009年交納工資所得稅的人約為3358萬人,月薪在10000元以上的納稅人有240萬,月收入在2581元10000元間的人數為3118萬人。考慮到工資增長情況,我們把2010年新增交納工薪所得稅的人估算為642萬

10、人,這樣,2010年全國交納工薪所得稅的人約4000萬人,占總人口的3%(印度為10%),占就業人口的5%。三、提高“起征點”讓95%的勞動者吃虧中國的個稅改革可參照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與做法。根據經合組織發布的數據,2008年29個工業化國家最低年平均收入為140451元人民幣,人均GDP平均為311554元人民幣,中央政府個稅“起征點” 年平均為56003元人民幣,是人均GDP的17%,是最低收入的40%。中國目前的個稅“起征點”是2000元/月,也就是年“起征點”為24000元。這是個人的收入,假如與國際接軌以家庭計征,在夫妻都有工作的情況下的“起征點”就是48000元。需要說明的是

11、,我們“起征點”是扣除“四金”后的收入免除額,并非是所有收入的免除額,而“四金”的受益人也是納稅人本人。就拿住房公積金來說,那實際是福利,因為交納的公積金將來會得到數倍的返還,那錢是自己的。好多人不理解這一點,把住房公積金看作是稅負。2010年中國的人均GDP為29700元,家庭個稅“起征點”是人均GDP的160%,中國有的省份年最低收入為7560元,“起征點”是最低收入的635%。即使按照目前“起征點”計算,中國個稅“起征點”占人均GDP的比重是經合組織國家的9.4倍,占最低收入的比重是經合組織國家的15.9倍。不難看出,我們的“起征點”已大大高出國際水平,繳納工資所得稅的人占全國人口的3%

12、,占勞動人口的5%,連印度都不如。提高“起征點”就相當于增加工資,只給5%的人增加工資,而95%勞動者的工資沒有得到增加,這就使收入分配差距拉得更大,會讓95%的人的生活水平下降。所以,從納稅人口比例看,中國目前的“起征點”已經沒有上調空間了,如果再提高,根據工資分布模型,納稅人口會銳減,那就相當于放棄了個稅。提高“起征點”更不符合稅收的“寬稅基”原則,更不利于培養公民以“納稅人”的身份表現出來的公民意識,不利于民主監督機制的發展。四、中國人的稅負主要來自企業的間接稅我們現在進入稅改的誤區,一提減稅,就想到工薪所得稅,想到“起征點”。事實上,政府征收的任何稅,都最后由百姓負擔。按納稅途徑來分,

13、稅可分為直接稅和間接稅。直接稅就是公民直接把稅交給政府,如個稅、房產稅、車船稅等。間接稅則公民不自己把稅直接交給政府,而是先由“中間人”替公民把稅交給政府,然后這個“中間人”再找消費者把稅追繳上來,這個“中間人”就是企業,企業只是名義上的納稅人,消費者才是真正的納稅人,間接稅有營業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關稅、消費稅、土地使用稅、資源稅等。外國中央政府財政收入以直接稅為主,因為直接稅對社會財富的公平分配具有調節作用,國家針對收入階層有目標地征稅,通過多級累進稅率控制各個收入階層的實際收入和財富保有。例如,2010年美國聯邦政府個稅占聯邦稅收總額的50%,另外還有35%的工薪所得稅,僅個稅和工薪

14、所得稅兩項直接稅就占聯邦稅收總額的88%,美國聯邦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在歷史上曾高達94%;盧森堡的個人所得稅就有17個稅級。以直接稅為主的稅制可以確保窮人少納稅或不納稅,甚至通過政府的轉移支付得到福利補貼。間接稅則不同,間接稅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對所有消費者征稅,人活著就要消費,也就是說,間接稅是對所有居民征稅,間接稅是“劫貧濟富”,因為收入越高,消費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越小,也就是納稅額占收入的比例越小,可見,間接稅對消費者來說稅率是累退的。說公民擔負著直接稅的稅負,這很好理解,因為是自己親手把稅款交給政府的。但對企業代政府收繳的間接稅,很多人感覺不到是自己在交這個稅,認為間接稅是企業交的,與個

15、人無關。下面,我們通過一包香煙的例子,看看間接稅是不是與個人無關。一包香煙里有56%的生產環節消費稅(甲類香煙),5%的批發環節消費稅,從生產到批發零售各個環節7%的城建稅7%和3%的教育附加、17%的增值稅、25%的企業所得稅,對一包10元的香煙來說,里面有6元的稅。如果一個人每月吸煙開支300元,那他就為國家交了180元的稅,相當于月工資5200元交納的工薪所得稅!雖然不是他直接把這些稅交給政府,可企業“借花獻佛”,不與他商量就給交了,然后再強迫他補交稅款。前段時間有政協委員提出“饅頭稅”其實也是這樣,中國根本就沒有“饅頭稅”,那是饅頭生產和銷售流通環節的各種間接稅。還有房子,大家都知道中

16、國的房價高得離了譜,其實,房價里幾乎一半是政府的稅(費),在抱怨房價高的時候,應該看看房價里都有哪些稅。目前,中國工薪所得稅不但納稅人口小得可憐,僅占總人口的3%,占勞動人口的5%,工薪稅額也僅占稅收總額的4%左右。2010年,中國平均人均稅負5463元,工薪所得稅只有200多元的樣子,也就是說,在每交的100元稅里,只有4元是工薪所得稅。如果“起征點”提高到3000元,根據財政部的測算,納稅人口將減少60%左右,稅額損失1200億元,也就是說中國交納工薪所得稅的人口僅剩1.2%,占從業人員2%,個稅稅額損失1/4,考慮到征稅成本,提高“起征點”還不如干脆放棄個稅。中國的稅制是以間接稅為主,只

17、有個人所得稅、居民個人的車輛購置稅和契稅屬于直接稅,占稅收總額的比重不到10%。從市場經濟國家通行的稅制來看,我們應該增加直接稅的份額,減少間接稅的份額,我們要減的不是個稅,而是企業稅。由于我們沒有遺產稅,個稅是中國唯一調節貧富差距的財稅手段,減少個稅必然使貧富差距愈演愈烈,從而激化更多的社會矛盾,影響社會穩定。五、個稅以家庭計征才科學個稅是“個人收入稅”的簡稱。從經濟學角度來講,個稅指的是對社會最小經濟單元的所有收入征稅,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經濟活動的最小單元,個稅當然是針對家庭收入計征,而不是個人收入計征。其實,市場經濟國家的個稅一開始就是按照家庭年收入計征。英國早在1798年就開始征收個

18、稅,按照家庭年收入采取累進稅率征收(把收入由低到高依次分成幾個級,各級稅率不同,依次提高),對年收入超過60英鎊部分每英鎊征收2便士,超過200英鎊部分每英鎊征收2先令。英國在1799年征收個稅600萬英鎊(約合2007年的51.2億英鎊)。美國聯邦政府于1913年建立了以家庭戶為納稅單位、按年度收入個人自主申報的個稅制度,美國憲法并明確規定了稅收“用以償付國債并為合眾國的共同防御和全民福利提供經費”,全民福利是美國稅收的主要歸宿之一。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丹麥等國也都是以家庭年收入計征。就是與中國人口相當,經濟發展水平遠不如我們的印度,根據1961年頒布的印度個人所得稅法,他們的個稅

19、也是以家庭年收入計征,現在,越來越多的印度納稅人在互聯網上報稅,相當便利。根據筆者對世界幾十個典型國家個稅的研究,還沒發現哪個國家的個稅是按月工資計征的,中國個稅按月工資計征,這不能不說是市場經濟的一個怪胎。所以,中國個稅稅制必須改為以家庭年收入計征才科學。以2010年聯邦個稅申報為例,如果一個四口之家的年收入低于50000美元并且有兩個17歲以下的孩子,這個家庭就是“負納稅”。具體計算方法是:先從毛收入里減去家庭標準免稅額11400美元,再減去個人免稅額3650美元,四人共14600美元,這樣,納稅收入為50000114001460024000美元。根據美國2009年夫妻合并報稅的稅率,該家

20、庭應在稅率10%的最低稅級(016700美元)和稅率為15%的第二稅級(1670167900美元)納稅,納稅額為16700×10%(2400016700)15%2765美元。兩個17歲以下的孩子,每個孩子課稅扣除額為1000美元,這樣,應納稅額還剩27651000×2765美元。另外,夫妻合并報稅還有800美元的工薪課稅扣除,這個家庭最終應納稅額為76580035美元,也就是說,這個家庭不但免交納聯邦個稅,還從政府那里得到35美元的補貼。通過這個例子就看出個了個稅以家庭計征的科學性,這樣充分考慮了家庭的負擔情況,如扶養的人口數、孩子教育、醫療等因素,是非常人道和人性化的制度

21、。再有,由于個稅是以家庭年綜合收入計征,就堵塞了我們現行個稅的漏洞,將一些所謂的“灰色收入”納入征收范圍,減少了稅源流失。同時,由于個稅以家庭計征會將個人一切收入(如禮品、禮金等)置于監管下,也有利于防腐反腐。六、個稅以家庭計征現在就可執行有人說中國個稅以家庭計征不成熟,筆者則不這樣認為,國外200多年前就能做的事,連印度在50年前就能做的事,那時沒有計算機,沒有互聯網,我們現在為什么還做不了呢?其實,個稅以家庭計征并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復雜,中國現在就對高收入者執行年度報稅,年薪在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每年3月底前自行申報納稅,我們要對個稅以家庭年綜合收入計征,只是對高收入者年度報稅進行完善

22、推廣即可,絕非有些人忽悠的那么復雜。我們現在一切征收方法都可以不變,包括“起征點”和稅級稅率,仍是每月領工資就納稅(此時是預扣稅),報稅時計算出來的納稅收入平均分攤到12個月里計算納稅額即可。把每年的第一季度定為申報上一年度個稅的報稅期。報稅是自主報稅,是自愿的,如果認為自己平時預交的個稅與自己的實際收入或和家庭負擔不符,個人就通過報稅進行調整。個稅以家庭計征,我們可以設計得簡單些,對基本生活開支和醫療等必要的消費給予一定的免稅額度,免稅額每年根據居民收入的中位數進行調整。如:家庭人口免稅項。每個家庭成員為15000元/年,這一免稅額為基本免稅額,屬于基本生活性開支,如果家庭收入達不到人均15

23、000萬元,則差額部分由政府補上,算是對低收入家庭的福利補貼。醫療費用免稅項。對沒有醫療保險或保險不能報銷部分的醫療費用免征個稅。自雇免稅額。對自由職業者,也就是沒有老板、自己給自己打工的人,每年給予50000元的免稅額,因為他們的收入要拿出一部分用于工作場所的租用、旅差費等從事勞動的活動上,而非消費性支出,也就是說,收入里的一部分費用要攤到經營開支里,所以要給予一定的免稅額。下面就舉例說明個稅以家庭計征如何操作。張三家有3口人,他和妻子以及一個孩子,只有他自己工作,月薪是4000元,沒有別的收入,也就是說,張三全家的年毛收入為48000元。首先要計算出納稅收入,先要把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刨去

24、,假定是5000元,納稅收入還剩48000500043000元。由于住房公積金在個人賬戶,這錢會加倍償還給自己,屬于個人收入,故在納稅收入里不考慮個人交納的住房公積金,同時,應把單位交到公積金賬戶上的費用算作個人收入。假定單位為張三交的住房公積金為6000元,納稅收入就成了43000600049000元。我們先看家庭人口免稅項,每人為15000元,三口人就是15000×345000元,此時的納稅收入為49000450005000元。如果張三的妻子沒有醫保,看病花了5000,此時的納稅收入還剩500050000元。當納稅收入小于或等于零時,就表示無需交納個稅。如果張三領工資時預交稅款總

25、額為1000元,年度報稅時,預交的1000元個稅就要全額退回。按照現在的稅制,年薪48000的張三大約納稅1000元,如果以家庭計征,則他就不需要納稅了。再看一個例子。李四也有個3口之家,他一個人工作,月薪2000元,不需要交個稅,年家庭總收入24000元,刨去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2400元還剩24000240021600元,再加上單位給交的住房公積金2800元,納稅收入還剩21600280024400元。家庭人口免稅額為15000×345000元,此時的納稅收入為2440045000-20600元,也就是說,政府應為李四家庭補貼20600元,因為這屬于低收入家庭。個稅以家庭計征就這么簡單,我們馬上就可以實行。以家庭計征可以很好地實現個稅調節收入再分配的功能,縮小貧富差距,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個稅標準一定要全國統一,從國際慣例看,也是如此。中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絕不能降低經濟落后地區的標準,增加他們的納稅負擔,那樣既不公平,也會制度性阻礙人才向中西部地區流動,影響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瘍忻坷陌輿府候妝京競街綴竄摻皋鍋疊傍記惟霧攢倦閡漾臨慫涼已虹很侄良昂咬愈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