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科學單元試卷第一單元 教科版_第1頁
六年級上冊科學單元試卷第一單元 教科版_第2頁
六年級上冊科學單元試卷第一單元 教科版_第3頁
六年級上冊科學單元試卷第一單元 教科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六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班級: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題。把正確的答案填寫在括號內(nèi),每空1分,共16分1、我們學到的簡單機械有 、 、 、 。2、起重機運用了 原理。 3、 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的方向。4、像搭在汽車車廂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做 。5、自行車上應用了許許多多的簡單機械原理,如踏腳板與齒輪、大齒輪與小齒輪運用了 的原理,剎車運用了 的原理。6、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 越省力,坡度越 越不省力。7、力的大小可以用 來測量。8、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合在一起就組成一個最簡單的 ,滑輪組的組數(shù)越多,就越 。9、機械是能使我們 或 的裝置二、選擇題。把你認為的正確選

2、項填在括號內(nèi),每空1分,共11分1、牛頓是力的單位,用字母 表示。 N M L 2、升國旗時,用到了 。 定滑輪 動滑輪 滑輪組 3、自行車把是一個簡單機械,它是 斜面 輪軸 杠桿 4、能省力又能改變用力方向的是下面中的哪一類滑輪工具。 定滑輪 動滑輪 滑輪組 5、當支點到用力點的間隔 支點到阻力點的間隔 時,費力。 大于 小于 等于 6、用大齒輪帶動小齒輪,可以使轉(zhuǎn)動速度 變快 變慢 不變 7、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機械是 動滑輪 定滑輪 滑輪組 8、 研究斜面的坡度對省力多少有影響嗎?需要改變的條件是 。 重物 木板 斜面坡度大小9、螺絲釘?shù)氖菍儆?的運用。 杠桿 輪軸 斜面 10、在杠桿上用力

3、的位置叫 支點 用力點 阻力點11、以下哪種情況能平衡 。 三、判斷題。把你認為正確的說法打上“,錯誤的說法打上“×,每題1分,共9分1、 滑輪的種類有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 2、 動滑輪不省力但可以改變用力的方向。 3、自行車上組合應用了許多簡單機械,是一種比較方便的交通工具。 4、杠桿有省力的,也有費力的,也有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 5、機械有省力、加快運動速度、改變運動方式等作用。 6、盤山公路、樓梯、剪刀、斧頭,都應用了斜面的原理。 7、輪軸輪越大越省力 。 8、從斜面上拉物體比直接把物體垂直提上去省力。 9、斜面都能省力。 四、連線題。請把下面物品和應用的簡單機械

4、原理用線連起來, 每線一分,共4分。杠桿 水龍頭 輪軸 起重機 滑輪 螺絲釘斜面 訂書器五、實驗問答題:請把正確答案填寫在括號內(nèi),1題3分,2題7分,共10分1、請標出杠桿尺的狀態(tài)填平衡還是不平衡。杠桿尺狀態(tài)左邊鉤碼狀況右邊鉤碼狀況格數(shù)鉤碼數(shù)格數(shù)鉤碼數(shù)3313332一般說來,“老師概念之形成經(jīng)歷了非常漫長的歷史。楊士勛唐初學者,四門博士?春秋谷梁傳疏?曰:“師者教人以不及,故謂師為師資也。這兒的“師資,其實就是先秦而后歷代對老師的別稱之一。?韓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師長教之弗為變其“師長當然也指老師。這兒的“師資和“師長可稱為“老師概念的雛形,但仍說不上是名副其實的“老師,因為“老師必需

5、要有明確的傳授知識的對象和本身明確的職責。3宋以后,京師所設小學館和武學堂中的老師稱謂皆稱之為“教諭。至元明清之縣學一律循之不變。明朝入選翰林院的進士之師稱“教習。到清末,學堂興起,各科老師仍沿用“教習一稱。其實“教諭在明清時還有學官一意,即主管縣一級的教育生員。而相應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員者那么謂“教授和“學正。“教授“學正和“教諭的副手一律稱“訓導。于民間,特別是漢代以后,對于在“校或“學中傳授經(jīng)學者也稱為“經(jīng)師。在一些特定的講學場合,比方書院、皇室,也稱老師為“院長、西席、講席等。33其實,任何一門學科都離不開死記硬背,關鍵是記憶有技巧,“死記之后會“活用。不記住那些根底知識,怎么會向高層次

6、進軍?尤其是語文學科涉獵的范圍很廣,要真正進步學生的寫作程度,單靠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根底知識抓起,每天擠一點時間讓學生“死記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豐富的詞語、新穎的材料等。這樣,就會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里給學生的腦海里注入無限的內(nèi)容。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從而收到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成效。332、我這樣研究定滑輪的作用 將答案補全在括號內(nèi),每空一分。1我用的材料: 滑輪、鉤碼、細線、支架。 2我的研究步驟: 第一步:將滑輪固定在 上,用 穿過滑輪。第二步:細線的一端掛上兩個 ,另一端也掛上兩個 ,平衡。3我發(fā)現(xiàn):要使滑輪兩端保持平衡,兩端必須鉤碼保持 。 4我的研究結果:定滑輪 ,但能 。六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答案一、 填空題。1、杠桿 輪軸 滑輪 斜面 2、滑輪組3、動滑輪 4、斜面5、輪軸 杠桿 6、小 大7、測力計 8、滑輪組 省力9、省力 方便二、選擇題。 1、 2、 3、 4、5、 6、 7、 8、9、10、11、三、判斷題。 1.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