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樓閣 (2)_第1頁
我的空中樓閣 (2)_第2頁
我的空中樓閣 (2)_第3頁
我的空中樓閣 (2)_第4頁
我的空中樓閣 (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上海市曹楊職業技術學校授課教案(理論基礎課) 授課教師:張玉蘭課程名稱職一語文課題名稱我的空中樓閣授課班級授課日期第三周教學時數2使用教材中等職業學校教材試用本語文(第二冊)教學目標1理清文脈,學習作者多角度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2梳理文章結構,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領悟“托物言志”的藝術手法。3體會清新、生動的詩化語言,提高對散文的鑒賞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過程與方法:誦讀、品讀、賞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大自然、對自由生活、對獨立人格的向往,喚起學生對積極樂觀而執著的人生的追求。重點與難點重點:1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2品味文章語言,體會文章的意境美。難點: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教學

2、場景設計常規單人座位教學資源PPT、電腦教 學 活 動 流 程教學步驟與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達成目標導入1作者導入:假如你有足夠多的錢可以建一所房子,你希望把它建在哪里呢?建成什么樣子呢?(大家各抒己見) 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其實人的一生,總有一處地方,讓我們魂牽夢繞。即使只是想到在那里,心都會神奇的平靜下來。那么,讓李樂薇先生心靈平靜的地方是哪里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李樂薇先生的我的空中樓閣。 2作者介紹:李樂薇,祖籍江蘇南京,臺灣散文作家。她的散文作品,文筆清麗脫俗,語言優美動人,風格柔和、溫婉、含蓄,善于借運用有聲、有光、有色、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的情緒”,透

3、露著濃郁的現代派藝術信息。師生互動教師補充講解討論導入新課、了解背景新課 (一)整體感知 1聽錄音課文朗誦,請大家一邊聽一邊思考,作者給我們描繪了幾幅畫面?小組合作討論,給作者描繪的每一幅小屋的畫面擬一個小標題。 提示:可以用“小屋與_”、“小屋的_”形式,也可以展開想象,自由概括。例如:小屋與山;小屋與樹;小屋的領土與領空;小屋的圍墻;小屋的空氣與光線;小屋的交通;小屋的白天和夜晚;小屋的裝飾等。2通過這幾幅畫面的概括,進一步思考,文章著重描寫小屋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結構上可分為幾部分?作者依次選擇了什么樣的角度來進行描寫?提示:可分為兩部分。作者選擇了立足于小屋之外和小屋自身這樣兩個角度看小

4、屋及其周圍的環境來進行描寫。3請以作者觀察小屋的立足點的變化為依據,將課文分為兩部分。1-8段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圍環境的關系;9-18段立足于小屋,看周圍環境和小屋的關系。(二)研習課文細讀課文,完成下列表格景物特點感情第一部分立足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圍環境的關系小屋與山1-3小屋點綴了山小屋使山富有生氣和情調小屋與樹(近看)4-7樹點綴了小屋,使小屋有了綠的背景有活力,有精神,使小屋含蓄而有風度小屋與樹(遠觀)8小屋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翩然像鳥和蝶一樣,輕靈而自由分析作者的觀察角度:定景換點 山外仰望 小屋 山下遠觀 山下近看提問:(1)1-8主要是小屋和誰的關系?(山、樹) 三

5、者是什么關系? 山、樹、屋三者互為背景,互作點綴,相生相依,組成作者心中理想的美景。(2)小屋點綴了小山,樹點綴了小屋,小屋與周圍的自然景物構成和諧的統一。作者反復描寫山、樹與小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對自由的熱愛)景物特點感情第二部分立足于小屋,看周圍環境和小屋的關系小屋的領土與領空9有限的領土和無限的領空,袖珍的花園和開放性的院子無限的領空顯示出小屋的開放性小屋的圍墻10有形的圍墻圍住一些花,無形的圍墻展示著大自然無形的圍墻顯示出小屋的開放性小屋的空氣與光線11-13空氣清新,光線明亮,充滿柔靜與寧謐呼吸的是香,富有科學的時間性和浪漫的文學性小屋的交通14山路和山坡,便于“我”行走幸福

6、的階梯,是“我”的空中走廊小屋的白天和夜晚15白天清晰,夜晚朦朧生活中的第一件藝術品,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小屋的裝飾16-18室外的鳥語和門外的巨畫,富有生氣的大自然使小屋主人有回歸自然之樂分析作者的觀察角度:定點換景山路花園 小屋 光線空氣云霞 思考:(1)通過這一部分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追求自由開放,向往柔美寧靜(2)這種通過描寫景物來表達思想感情的寫法稱為什么寫作方法?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的手法(1)提問:這么美的小屋可以說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那它真正存在嗎?作者把我的小屋說成是空中樓閣,是否有其它內涵呢?請結合課文內容和前面的分析進行討論。 教師總結:“我的空中樓閣”寄予了

7、作者對自由生活的追求,對獨立人格的追求,抒發了熱愛自然的美好感情。這種寫法就叫托物言志。托小屋之物,言“超世脫俗”之志。(2)“我的空中樓閣”寄托著作者怎樣的情懷?(本文如果標題不用“我的空中樓閣”,而用“我的小屋”,效果會怎樣?)“空中樓閣”一語雙關:既指“我”居住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煙霧迷蒙中,猶如聳入天際的樓閣,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樓閣”,理想中的遠離喧囂、安寧的獨立的生活環境,它寄托了作者對快樂自由生活以及獨立人格的追求。如果改為“我的小屋”就太實太呆板了。 本文的自然景物是作者的一種理想,一種情趣的寄托物,不是由景而生情,而是因情而設景,托物以言志,因而文體是托物言志抒情散文。(三)

8、品讀1品味文中的“繪畫美”(1)字里行間充溢著對小屋的親切、珍愛與贊賞之情。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瓏地立于山脊一個柔和的角度上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帆,遼闊無邊的天空掠過一只飛雁,是單純的底色上一上靈動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點生氣,一點情調。(2)人格化的描寫展現了小屋與樹的關系,親切富有濃郁的人情味。小屋后面有一棵高過屋頂的大樹,細而密的枝葉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濃的樹陰把小屋籠罩起來。這棵樹使小屋給人另一種印象,使小屋顯得含蓄而有風度。(3)咫尺天地,卻“適于心靈散步,眼睛旅行”-自由舒暢!有形的圍墻圍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

9、叭花、圣誕紅之類。天地相連的那一道弧線,是另一重無形的圍墻,也圍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狀,有片狀,有紅,有白,有絢爛,也有飄落。也許那是上帝玩賞的牡丹或芍藥,我們叫它云或霞。(4)破曉入暮的觀察過程,美的享受過程-小屋的光線“最富于浪漫的文學性”。(生活理想和追求的反映) 只有破曉或入暮,那時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靜,一片寧謐。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綻開了一些,好象層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動的,那是光線加強了,是早晨來到了山中。當花瓣微微收攏,那就是夜晚來臨了。(5)素淡朦朧,天上人間(卒章顯志)每個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下亮起燦爛的萬家燈火,山上閃出疏落的燈光。山下的燈把黑

10、暗照亮了,山上的燈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煙,淡如霧,山也虛無,樹也飄渺。小屋迷失于霧失樓臺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2欣賞文中的“語言美”(1)語言的音樂美短句:既使文章變得歡快活潑,又增強了文章明快的節奏感。整句:使語言形式整齊,聲音和諧,氣勢貫通。散句:使語言靈活多變,生動感人。整散句交錯運用,既整齊和諧,又富于變化,語意連貫,增強音樂感。(2)語言的詩意美化用古詩句,增添了文章的詩的意境。(3)語言的修辭美比喻奇特,生動而傳神。擬人手法,小屋在樹的點綴下變得極有靈性。生動,洋溢著喜愛之情。那些樹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樹與樹之間露出一些建筑的線條,一

11、角活潑翹的屋檐,一排整齊的圖案式的屋瓦。一片藍,那是墻;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樹與樹之間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翩然。3領悟文中的“情趣美”詩化的語言(化用古詩詞)這篇散文的語言不僅有詩化的節奏,而且又有詩的意象,文中的很多句子都巧妙的化用了古詩詞的句子。“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王觀卜算子:水是眼橫波,山是眉峰聚。)“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無際的水面漂過一片風帆,”(李白望天門山:孤帆一片日邊來。)“遼闊無邊的天空掠過一只飛雁”,(溫庭筠菩薩蠻:雁飛殘月天。)“山也虛無,樹也縹緲”(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小屋迷于霧失樓臺的情景中”(秦觀踏莎行: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學生聽錄音,體會誦讀方法全體討論教師點撥 全體討論師生互動師生互動全體討論教師講述誦讀討論法、講授法討論法品味關鍵語句學生感悟理解熟悉文本概括作者描繪的幾個畫面理解文章圍繞主旨組織材料的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