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捕蛇者說》快樂學案長春版_第1頁
九年級語文上《捕蛇者說》快樂學案長春版_第2頁
九年級語文上《捕蛇者說》快樂學案長春版_第3頁
九年級語文上《捕蛇者說》快樂學案長春版_第4頁
九年級語文上《捕蛇者說》快樂學案長春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長春版九年級上捕蛇者說快樂學案教學設想: 捕蛇者說是柳宗元被貶官永州司馬時,寫的一篇揭露封建統治者殘酷壓迫剝削勞動人民罪行的文言文。它編選在語文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和這一單元的前3篇文言文一樣筆鋒犀利又富有文采,都是通過記一件事來寄托深刻的道理,或諷喻某種現象。編者意在讓學生透過簡單的故事情節,發現所包含的哲理,進而引發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體現了新課程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健全學生良好個性和人格的思想。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第四學段(79年級)要求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

2、,人生的有益啟示。因此本課教學中,第一、二課時應引導學生讀懂原文,掌握課文中常用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而第三課時則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課文的主題思想和寫作特色做深入的探究。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的意義及用法。2學習運用對比、襯托,突出中心的手法,3把握“賦斂之毒甚于蛇毒”的主題。過程與方法:采用朗讀質疑賞析探究的教學模式;以讀為主軸:誦讀疑讀議讀品讀,讀懂古文。情感態度價值觀:1認識封建統治者殘酷壓迫剝削勞動人民的罪行,理解作者對人民疾苦的關心和同情,從而增強對新社會的熱愛。教學重點:1積累一些文言詞語。2對比和襯托的手法的運用。教學難點:理解賦

3、斂之毒甚于蛇毒的主題。教學方法:誦讀法、提問法教學時數:三課時教學內容和步驟: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熟讀課文2、學習第一節教學重點:朗讀課文,把握第一節大意。教學難點:掌握幾個實詞虛詞的意義及用法。教學過程:一、檢查預習給加點字注音嚙(niè) 臘(x) 攣(1uón) 踠(wn) 瘺(1òu)癘(lì)當(dàng)其租入 嗣(sì) 幾(j)死者數(shuò)矣蒞(lì) 蹙(c) 殫(dn) 踣(b6) 死者相藉(jiè)曩(nng) 隳(hu) 恂(xn) 缶(fu) 謹食(sì)之熙(

4、x) 以俟(sì)(f)二、 導入新課 、介紹作者:學生介紹“我所知道的柳宗元”柳宗元(公元773819),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抱負,有理想。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王叔文執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額外賦稅,查辦貪官污吏等等,史稱“永貞革新”。柳宗元積極參加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為禮部員外郎,這年他32歲。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敗。王叔文被殺,參與者都被懲處,柳宗元被貶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貶到更荒遠的柳州(今廣西柳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時才46歲。捕蛇者說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時寫的。2、解題

5、:“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這種文章往往帶有雜文、雜感的性質,或因事發論,或抒發感觸,行文較為自由靈活。“說以感動為先”(李善),文中蘊含著感情,這是“說”的一大特點。捕蛇者說中就蘊含著柳宗元當時的悲憤之情。這篇文章在寫法上獨具特色,我們在學習時要注意研究這點。三、朗讀課文1聽讀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范讀。要求:聽清字音,必要時在書上注漢語拼音。2再次正音。3學生試讀課文:自由朗讀或跟錄音輕聲朗讀4學生互讀課文。方法:二人小組,一人讀一人聽,糾正讀音錯誤;各讀一遍。 5指定一位學生朗讀,集體糾正讀音。學法指導:朗讀是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手段,應反復進行,引導學生采用聽讀、自由讀、個讀、輪讀、

6、小組讀等多形式朗讀,以讀帶動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感到以讀為樂。四、合作翻譯第一節1合作學習。 二人合作,參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沒有注解的語句,憑借學過的文言常識解決或查閱工具書解決;解決不了的,畫下來,待全班集體討論解決。 2、集體解難。 各小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問題,集體討論,教師適時點撥或給予解答。難點提示:“異”:奇特。 “章”:花紋。 “以”:而,如果。 “然”:然而。 “臘”:曬干。 “為”:作,制成。 “歲”:名詞用作狀語,每年。“募”:征集,召募。 “焉”:于此,在這件事上。“之”: 的。代蛇毒。代蛇。“而”: 表并列。如果。 “以”: 而,如果。用。 “者”: 指辦法。指

7、人。 “其”:指所要述說的事。“太醫”:御醫,皇帝的醫生。指蛇。“其”:指能捕捉到蛇的人。五、質疑交流,把握內容1、本節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明確:交代永州之民爭著捕蛇的原2、永州異蛇之劇毒表現在哪里?明確:“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3、毒蛇的特殊醫療功效是什么? 明確:“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4、蛇有劇毒,為什么“永之人爭奔走焉”? 明確:因為“太醫以王命聚之”,捕蛇可以“當其租入”, 暗示了“賦斂之毒有甚是蛇”。5、自由朗讀第1節,邊讀邊理解大意。6、齊讀第1節。六、反饋練習1、在括號內填出各分句省略了的主語。 永州之野產異蛇,( )黑質而白章;(

8、 )觸草木,( )盡死;( )以嚙人,無御之者。2、課文開頭第一句說:“永州之野產異蛇”,接著從三方面對這種蛇之“異”進行描述。請你指出這種蛇哪三方面“異”,并用原文具體說明。蛇之 異: 蛇之 異: 蛇之 異: 3、永洲之野這種蛇有巨毒,可是“永之人”卻爭著去捕捉這種蛇,其原因是( ) A這種蛇對草木、對人都有害 B這種蛇可以用來治病 C捕到這種蛇可以“當其租入” 答案:(一)蛇,蛇,草木,蛇(二)1 形;黑質而白章 2 毒;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 3 功用;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三)C七、布置作業1朗讀課文2掌握第一節重點文言詞語。第二課時教學目

9、標:1、學習24節2、初步理解主旨教學重點:1、朗讀課文,把握24節大意。2、理解對比和襯托的手法的運用。教學難點:對比和襯托的手法的運用。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檢查課文第一節重點實詞、虛詞的釋義。如:異: 章: 臘: 為: 歲: 募: 焉: 之: 而: 以: 者: 其: 2、指名朗讀第一節。二、學習第24節第2段(一)合作翻譯第二節1、學生對照注釋,自譯。2、指名翻譯,集體解疑。難點提示:“專”:獨占,享有。 “則”:卻。 “是”:這事。 “嗣”:繼承,接續。 “數”:多次。 戚”:悲哀。“其”:指捕蛇以抵租賦。 “之”: 代蔣氏。代捕蛇以抵租賦這事。代以上說的這些話。3、齊讀,進一步理

10、解大意。(二)質疑交流,把握內容1、第2段的段意如何概括?講解:這段的段意可概括為寫蔣氏悲哀地敘說他一家三代都干這捕蛇以抵租賦之事的悲慘遭遇。2、這段首句“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對蔣氏作介紹,是否還有別的意思?講解:首句不只對蔣氏作介紹,更在抒發作者內心的悲憤之情,“專其利三世矣”,語中含有強烈的譏諷意味。第3段(一)教師范讀并翻譯第三節重點詞語:“悲”:憐憫。“若”:你。 “毒”:怨恨。 “更”:更換。“則”表連接,那么。“之”: 代蔣氏。代捕蛇以抵租賦這事。(二)把握內容提問:第三節主要講了什么?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講解:作者提出“更役”“復賦”的建議。表達了作者憐憫之情,作者同情蔣氏的

11、不幸。第4段 (一)合作翻譯第四節1小組合作翻譯,發現問題畫下來。 2、集體解難。 各小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問題,集體討論,教師適時點撥或給予解答。難點提示:“戚”:悲哀。 “涕”:眼淚。 “生”:使動用法,使活。“甚”:厲害。 “病”:苦。 “是”:這。 “日蹙”:一年比一天窘迫;“日”,名詞用作狀語。 “蹙”,緊迫,減縮。 “殫”:盡。 “竭”:窮盡“往往”:常常。 “曩”:往昔,從前。 “室”:家。 “以”:因為 “雖”:即使。 “時”:按時。“齒”,人的年齡。 “豈”:哪里。 “旦旦”:天天。“安”:怎么,哪里。 “毒”:怨恨。“而”:“之”:“食”:3、自由朗讀,理解大意(二)質

12、疑交流,把握內容1、第四節主要寫什么?說明什么? 明確:本段主要寫蔣氏的哭訴,寫永州之民在朝廷苛賦重壓下的悲慘遭遇;說明苛賦之害比毒蛇之害更為厲害,更加可怕。2、第四節運用了對比和襯托的方法來寫苛政之毒,請找出。并說說這些對比在文中的作用。 明確:對比(1)蔣氏一家與鄉鄰們的存亡情況: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2)兩者不同的心境: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

13、弛然而臥。(3)兩者遭遇危險次數的多寡: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4)兩者死亡時間的先后: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x)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作用:揭示蔣氏寧愿冒死捕蛇而不愿意恢復賦稅的原因: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襯托:寫蛇劇毒,是為了襯托捕蛇之險惡,以捕蛇之險惡襯托賦斂之苛酷,揭示了賦斂之毒甚于毒蛇的殘酷現實。3、本節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并體會其表達作用。明確:(1)對偶: 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從正面寫出了鄉鄰的困苦。 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從側面寫出了鄉鄰的不安。(2)排比: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

14、。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反映出苛捐雜稅給鄉鄰們帶來的災難。4、朗讀課文,指導背誦。三、反饋練習(一)閱讀后回答問題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

15、,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1、找出選段中能表達下列成語的句子:尸橫遍野: 十室九空: 傾家蕩產: 顛沛流離: 2、擇朗讀停頓錯誤的一項() A、非死則徙爾 B、而鄉鄰之生日蹙 C、今其室十無四五焉 D、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3、對“安敢毒耶”理解不當的是()A、回應上文作者的提問(若毒之乎)。 B

16、、用反問句委婉表示捕蛇給自己帶來了很多好處。 C、這個問答出人意料,使一篇血淚斑斑的控訴帶上“哀而不傷”的色調,蘊含更加深刻。 D、暗示了不敢怨恨捕蛇一事,是因為賦斂之毒有甚于蛇。 4、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與其它不同類的一項是()A、悍吏之來吾鄉 B、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 C、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D、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5、找出兩組對比。 (1) (2) 6、本段的中心句是 。7、翻譯句子。(1)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2)今雖死乎此,此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二)片斷寫作練習根據下列描述,將“悍吏”來“吾鄉”時雞犬不寧的情景表述出來。300字左右。(可以

17、增加適當的人物和情節,不得改變原旨。)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四、布置作業1、朗讀課文,背誦第四節。2、掌握重點文言字詞,完成相關練習。第三課時教學目標:1、學習第五節2、理解主旨3、小節本課內容教學重點:復習鞏固,文言知識歸類。教學難點:理解賦斂之毒甚于蛇毒的主題。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提問重點文言字詞。2、背誦第四節。二、學習第五節(一)疏通文意 難點提示:“而”:表承接。“愈”:更加。 “于”:比。“乎”: 于,對。 “是”:代孔子的話。 “孰”:誰。 “斂”:賦稅。 “甚”:超過。 “故”:因此。 “俟”:等待。“夫”(fu):指示代詞,

18、那。 “得焉”:得到它;“焉”,之。 “以”: 根據。 而,表目的。“之”: 代孔子之言。的。代上述之事。 (二)質疑交流,把握內容1、概括大意 明確:得出結論: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表達了作者觀點,并交代了本文寫作意圖。2、“余聞而愈悲”照應前文的哪一句?“悲”在此可理解為什么意思? 明確:照應“余悲之”,“悲”可理解為同情。3、“吾嘗疑乎是”中的是具體指代什么? 明確:“苛政猛于虎也”。4、作者從“悲之”到“愈悲”,從“疑”到“猶信”,原因是什么?這樣有什么好處? 明確:作者開始聽蔣氏介紹身世時,因為沒有具體真切的感受,所以只是“悲之”,對苛政之毒只是“疑”,而當他聽完蔣氏的一番血淚控訴后,作

19、者思想感情發生了變化,他真切感受到了勞動人民的苦難,切實感到苛政之毒,所以“愈悲”,“猶信”。這樣寫自然得出了“賦斂之毒有甚是蛇”的結論。5、揭示全文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明確: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6、本節體現的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 明確:把解除人們痛苦的希望寄托在最高統治者身上。7、本節文字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確:對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對當時黑暗社會現實的不滿。三、再讀課文四、自主小結(一)寫作特色提問:本文為了表情明意,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講解:本文寫作上有兩個突出特點:襯托。寫毒蛇之害以襯托重賦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賦,蔣氏之祖、父死在這上頭,而蔣氏卻甘愿干此差事,這就令人心悸地看到

20、“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對比。以其鄉鄰60年來由于苛賦之迫而“非死則徙”的遭遇與蔣氏“以捕蛇獨存”的狀況作對比,觸目驚心地表明“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 (二)實詞總結(文中只作一種解釋者不列) 為 作,制成。“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做,干。“今吾嗣為之十二年”。為了。“故為之說”。 已 離去,意為醫治。“可以已大風”。已經。“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 賦 征收。“歲賦其二”。租賦。“孰知賦斂之毒” 癘 惡瘡。“可以已瘺、癘。疫病,疫氣。“呼噓毒癘”。 入 繳納。“當其租入”。收入。“竭其廬之入”。 歲 每年。“歲賦其二”。年。“積于今六十歲矣”。 甚 很。“貌若甚戚者”。厲害。“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超過。“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 好像。“貌若甚戚者”。你。“若毒之乎?” 毒 怨恨。“若毒之乎?”有毒的。“呼噓毒癘”。害。“孰知賦斂之毒” 生 活,存活。“君將哀而生之乎?”生活。“而鄉鄰之生日蹙”。 食 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ì,飼。“謹食之”。 觀 看。“今以蔣氏觀之”。考察。“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三)虛詞總結 之:的。“永州之野多異蛇”。取消句子獨立性。“悍吏之來吾鄉”。代詞。“問之,則曰”(代人,他)“君將哀而生之乎”(代自己,我)“今吾嗣為之十二年”(代事)“以嚙人,無御之者”(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