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普速鐵路線路修理規則_第1頁
2019版普速鐵路線路修理規則_第2頁
2019版普速鐵路線路修理規則_第3頁
2019版普速鐵路線路修理規則_第4頁
2019版普速鐵路線路修理規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G/GW102-2019中國鐵路總公司普速鐵路線路修理規則2019年3月、人 刖 百2006年鐵道部發布的鐵路線路修理規則 (鐵運2006146號)對 指導線路修理,保證線路質量,確保鐵路運輸安全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十 多年來,鐵路管理體制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工務”線橋結構現代化、施工作 業機械化、企業管理科學化”取得了長足進步,工務維修體制改革收到了顯 著成效,現行鐵路線路修理規則已不適應鐵路改革和運輸發展的要求。為貫徹落實“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工作主題,不斷提高普速鐵路線路維護管 理水平,提升線路設備質量和設備修理效率效益,中國鐵路總公司工電部組織對鐵路線路修理規則進行了修訂,并更名為普速

2、鐵路線路修理規則。本規則共分十一章和八個附錄,主要規定了線路設備修理工作內容及工 作組織、線路設備標準和修理要求、線路設備修理主要作業要求、線路設備 大修設計及預算、線路設備修理標準、線路質量評定、線路設備檢查、道口 看守、平面和高程控制網、附則等內容。本規則體現了進一步深化工務維修體制改革,實行檢養修分開、車間組織生產、設備分級管理以及“集中修、專業修、機械修”的精神,吸收了近年 工務維修體制改革和相關科研課題研究成果,吸納了各鐵路局集團公司線路維護管理經驗,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設備分級管理以及周期修與狀態 修相結合的原則,對設備修程修制、維護標準、檢查評價等進行優化調整, 以提高線路修

3、理的科學性、經濟性。請各單位在執行本規則過程中認真總結經驗,及時將意見反饋給中國鐵路總公司工電部(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0號,郵政編碼:100844 ),供今后修訂時參考。本規則技術總負責人:康高亮、王保國本規則主要起草人:趙文芳、曾憲海、郭戰偉、呂關仁、吳細水、張曉 陽、田新宇、楊飛、馬戰國、肖俊恒、王樹國、蔣金洲I、姜子清、田常海、 胡玉堂。本規則主要審查人:李育宏、牛道安、萬堅、楊忠吉、姚冬、楊枝、孫 曉南、賈躍軍、馮文波、邱金帥、羅國偉、劉丙強、涂文靖、劉維幀、劉秀 波、唐文龍、孟亮、江廣坤、馬生、閔國石、李明、雷重振、代永波、奚紹 良、詹文華、陳福賓、許圣強、趙英超、譚丙磊、康慶濤、支

4、洋、張啟峰、 魏剛、賈桂良。第一章總 則第二章線路設備修理工作內容及工作組織第一節基本要求第二節工作分類第三節工作內容第四節管理組織第五節工作計劃第六節管理信息化第三章線路設備標準和修理要求第一節線路平面第二節線路縱斷面第三節有昨道床第四節無昨道床第五節軌枕第六節鋼軌第七節聯結零件第八節軌道加強設備第九節道岔及鋼軌伸縮調節器第十節無縫線路第十一節護軌第十二節道口、防護柵欄第十三節 標志、標記第四章線路設備修理主要作業要求第一節線路清篩施工作業第二節更換道岔施工作業第三節大修列車換軌換枕施工作業第四節 鋪設無縫線路施工作業第五節換鋪軌排施工作業第六節 起道搗固、墊昨和墊板作業第七節撥道和改道作業

5、第八節無縫線路維修作業第九節大型養路機械搗固維修作業第十節調整軌縫作業第十一節可動心軌轍叉道岔及鋼軌伸縮調節器作業第十二節鋼軌維護作業第十三節凍害墊板作業第十四節無昨軌道精調整理作業第十五節無昨道床維修作業第五章線路設備大修設計及預算第六章線路設備修理標準第一節線路設備修理周期第二節軌道靜態幾何不平順容許偏差管理值第三節軌道動態幾何不平順容許偏差管理值第四節 線路設備大修和維修驗收標準第五節線路設備修理驗收辦法第七章線路質量評定第八章線路設備檢查第一節基本要求第二節線路靜態檢查第三節線路動態檢查第四節鋼軌檢查第五節計 量器具檢定第九章道口看守第一節基本制度第二節 道口看守作業第十章 平面和高程

6、控制網第十一章附則附錄一線路修理總量計算方法附錄二軌枕間距尺寸計算方法附錄三普通線路常備材料數量參考標準及規定附錄四 無縫線路常備材料、工具數量參考標準 附錄五養路機械設備及交通工具配置參考標準附錄六鐵路橋梁道昨橋面護軌改造方案附錄七線路設備狀態評定統計報告附錄八本規則用詞說明第一章總 則第1.0.1條 為貫徹落實“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工作主題,適應普速鐵 路運營要求,規范線路設備管理,提高線路設備修理和技術管理水平,特制 定本規則。第1.0.2條 線路設備修理的基本任務是通過科學合理和經濟的維修策 略,保持和恢復線路設備安全性、可靠性。第1.0.3條 線路設備修理分為線路設備大修和維修。線路

7、設備大修是為全面恢復和提高線路設備固有可靠度而對線路進行 的大規模修理。線路設備維修是根據線路設備變化規律,維持列車以規定速度安全和不 間斷地運行而對線路進行的日常維護和小規模修理。第1.0.4條 線路設備修理采用周期修與狀態修相結合。線路設備大修 以周期修為主,日常維修以狀態修為主。第1.0.5條 線路設備修理應貫徹“修理標準與線路等級匹配、 投入產出 經濟合理”理念,實行線路分級管理。第1.0.6條 優化勞動組織,實行檢、養、修分開,大力推進檢測、修 理專業化建設;積極推行工務、電務、供電等專業日常維修一體化管理,促 進專業管理和綜合管理融合。第1.0.7條線路設備修理實行天窗修制度,鐵路

8、局集團公司應安排足 夠數量的天窗,以滿足線路設備修理的需要。大力推廣“集中修” o第1.0.8條 積極推行機械化,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 改善勞動條件,提高作業效率,保證作業質量。第1.0.9條 積極利用現代檢測監測技術加強線路檢測,利用大數據提 升智能化分析水平,實現對線路的智能分析,精準修理,完善生產信息管理 系統,提升科學管理水平。第1.0.10條 線路設備修理工作應遵守本規則。鐵路局集團公司應根 據本規則制定實施細則。第1.0.11條 本規則適用于1435mm 標準軌距和線路允許速度200km/h以下的鐵路(僅運行動車組列車的鐵路、重載鐵路除外)。重載鐵路暫由鐵路局集團公

9、司規定,非標準軌距鐵路線路修理辦法由鐵路局集團公司規定,并報中國鐵路總公司備案。本規則未涉及的內容按相關規定執行。第二章線路設備修理工作內容及工作組織第一節基本要求第2.1.1條 積極推進機械化、標準化、信息化,提高修理質量和作業 效率,確保作業安全。第2.1.2條 線路設備大修應按照“運營條件匹配、軌道結構等強、修理 周期合理、線路質量均衡”和“全面規劃、適度超前、區段配套”原則,根據運 輸需要及線路設備變化規律, 及時對線路設備進行更新和修理,恢復和提高線路設備強度。線路設備大修項目原則上應按周期安排,并可根據設備狀態評價結果合理調整。線路設備大修應由專業大修設計、施工隊伍承擔。因線路設備

10、大修引起其他設備變動時, 應由鐵路局集團公司在相應的大 修計劃中統一安排。第2.1.3條 線路設備維修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修養并重、嚴 檢慎修”原則,根據線路設備變化規律,合理安排計劃維修與臨時補修,有 效預防和整治線路病害, 有計劃地補償線路設備損耗, 保持線路設備完整和 質量均衡,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以取得較好的技術經濟效益。線路設備維修 項目原則上按狀態評價結果安排修理。第2.1.4條 推進道岔統型化、鋼軌和道岔無縫化,加快薄弱和老化設 備改造,提高軌道結構強度和可靠性。積極推廣應用鋼軌保護技術,改善輪 軌關系,從源頭上減少輪軌動力作用對軌道的影響,延長鋼軌使用壽命和線路維修周期第

11、二節工作分類第2.2.1條 線路設備大修是恢復或提高軌道結構強度的修理作業,根 據線路設備各部件狀態變化規律的不同,線路設備大修可分為:一、鋼軌大修。二、道岔大修。三、軌枕大修。四、道床大修。五、線路中修。六、扣件大修。七、道口大修。八、其他大修(以上未涵蓋的線路設備大修項目列其他大修)。無縫線路更換新軌大修時,應做好無縫線路前期工程,道床、軌枕等應 滿足無縫線路鋪設條件。 因線路設備大修引起其他設備變動時,應由鐵路局集團公司在相應的大修計劃中統一安排。第2.2.2條 線路設備維修分為:計劃維修與臨時補修。一、計劃維修指根據線路及其各部件的變化規律, 依據維修周期、結合設備狀態評價, 以大型養

12、路機械為主要作業手段, 全面調整和改善軌道空間線形線位,消除軌道結構病害,恢復道床彈性,更換失效軌枕和聯結零件,調整軌道幾何尺 寸,消除鋼軌軌頭病害,達到鋼軌目標廓形,以及其他各結構部件的修理等 為主要內容的單項或多項修理,以恢復線路完好技術狀態。二、臨時補修指以小型養路機械為主要作業手段,對軌道幾何不平順超過臨時補修容許偏差管理值及其他不良處所進行的臨時性整修,以保證行車安全和平穩。第三節工作內容第2.3.1條 鋼軌大修主要內容。一、無縫線路或普通線路更換新軌、再用軌。1 .鋪設新軌無縫線路:焊接、鋪設新鋼軌,全面更換新扣件、鋼軌伸縮 調節器(以下簡稱調節器)、膠接絕緣鋼軌(接頭),更換或改

13、造不符合規定 的護軌(不含鋼梁明橋面護軌,下同),按設計鎖定軌溫鎖定線路,埋設位 移觀測樁,設置觀測標尺或標記。2 .鋪設新軌普通線路:鋪設新鋼軌,全面更換新扣件、調節器、接頭聯 結零件、絕緣接頭(膠接絕緣接頭)及鋼軌接續線,更換或改造不符合規定 的護軌。3 .鋪設再用軌無縫線路:焊接、鋪設再用軌,更換扣件、膠接絕緣鋼軌 (接頭),更換或改造不符合規定的護軌,按設計鎖定軌溫鎖定線路,埋設 位移觀測樁,設置觀測標尺或標記。4 .鋪設再用軌普通線路:鋪設再用軌,更換扣件、接頭聯結零件、絕緣 接頭(膠接絕緣接頭)及鋼軌接續線,更換或改造不符合規定的護軌。二、更換失效軌枕、嚴重傷損混凝土枕。三、扣件涂

14、油,混凝土枕螺旋道釘改錨。四、補充道昨,整修線路,恢復、安裝軌道加強設備。五、整修道口。六、抬高因線路換軌大修需要抬高的道岔、橋上線路,加高擋昨墻(塊)。七、補充、修理位移觀測樁和觀測標尺,刷新鋼軌標記。八、回收舊料,清理場地,配置常備材料。第2.3.2條道岔大修主要內容。一、成組更換新道岔和新岔枕(含道岔道床清篩、更換道昨),成組更換道岔鋼軌及聯結零件,道岔無縫化改造。鋪設無縫道岔時,含焊接或凍結 鋼軌、更換膠接絕緣鋼軌(接頭),按設計鎖定軌溫鎖定道岔,埋設位移觀測 樁,設置觀測標尺或標記。二、同步更換道岔前后引軌(含岔后連接曲線、道岔前后夾直線鋼軌)、過渡軌枕。三、同步清篩道岔前后夾直線道

15、床。四、整修道岔及其前后線路。五、補充、修理并刷新標志、標記。六、回收舊料,清理場地,配置常備材料。第2.3.3條 軌枕大修主要內容。一、成段更換軌枕及扣件,成段增加軌枕配置及扣件,成段更換再用軌 枕及扣件。二、清篩道床,補充道昨,整治道床翻漿冒泥和超過15 mm的凍害。三、整修線路,安裝軌道加強設備。四、整修道口。五、回收舊料,清理場地,配置常備材料。第2.3.4條 道床大修主要內容。一、成段道床全斷面清篩,補充道昨,改善道床斷面,整治道床翻漿冒泥和超過15 mm的凍害,更換一級道昨。二、校正、改善線路縱斷面和平面。三、更換失效軌枕和嚴重傷損混凝土枕。四、整修或更換螺旋道釘和失效的聯結零件。

16、五、整修道口及其排水設備。六、抬高因道床大修需要抬高的道岔、橋上線路,加高擋昨墻(塊)。七、補充、修理并刷新標志、標記。八、回收舊料,清理場地。第2.3.5條線路中修主要內容。一、道床邊坡清篩,補充道昨。二、道岔及其夾直線道床全斷面清篩或更換道昨。三、站線道床清篩或更換道昨。四、整治道床翻漿冒泥。五、更換失效軌枕和嚴重傷損混凝土枕。六、更換失效聯結零件。七、整修、補充軌道加強設備。八、整修道口及其排水設備。九、補充、修理并刷新標志、標記。十、回收舊料,清理場地。第2.3.6條扣件大修主要內容。一、成段更換狀態不良、銹蝕傷損嚴重的扣件,扣件涂油等。二、成段混凝土枕螺旋道釘改錨。三、調整線路幾何尺

17、寸。第2.3.7條 道口大修主要內容。一、整修道口平臺。二、更換道口鋪面、護軌。三、清篩道床或更換道昨,更換失效及嚴重傷損軌枕、扣件,整修線路 及其排水設備。四、補充、更新、修理、刷新防護設施。五、回收舊料,清理場地。第2.3.8條 計劃維修主要內容。一、大型養路機械搗固維修。1 .對線路、道岔(調節器)平面和縱斷面進行測設及優化,通過全面起 道、撥道、改道、搗固、穩定,調整幾何形位,改善道床彈性。混凝土枕地 段,搗固前撤除所有調高墊板。2 .調整道岔(調節器)各部尺寸,撥正曲線,調整超高。3 .整治道床翻漿冒泥,清篩枕盒和邊坡不潔道床, 補充道昨,整理道床。4 .更換、方正和修理軌枕。5 .

18、調整軌縫,整修、更換和補充軌道加強設備,整治爬行,鎖定線路、 道岔。6 .矯直、焊補、打磨鋼軌,綜合整治接頭病害。7 .全面整修、更換和補充聯結零件并除銹涂油。8 .全面整修護軌。9 .整平路肩,清理棄土,清除道床雜草和路肩大草。10 .整修道口及其排水設備。11 .補充、修理并刷新標志、標記,回收舊料。12 .其他病害的預防和整治。二、鋼軌打磨列車打磨。鋼軌(包括道岔和調節器)打磨分為預打磨、預防性打磨和修理性打磨。預打磨是對鋪設上道后新鋼軌的打磨,去除脫碳層,消除焊縫不平順和運輸、施工中產生的初始缺陷。預防性打磨是對鋼軌進行的周期性打磨,按目標廓形打磨鋼軌,消除已產生的表面裂紋,減緩曲線鋼

19、軌側面磨耗,預防產生波磨、剝離掉塊、肥邊 等病害,延緩滾動接觸疲勞裂紋產生和發展。修理性打磨(或銃磨)是對已產生病害鋼軌進行修理,減緩波磨,消除鋼軌表面的擦傷、肥邊和表面裂紋等病害。打(銃)磨列車對成段鋼軌或整組道岔(調節器)進行修理;小型鋼軌 打磨機對焊縫、道岔(調節器)打磨列車打磨受限區等進行打磨修理,并做 好廓形平順連接。三、扣件維修。對扣件進行全面檢查、整正、緊松補缺、除銹涂油、螺旋道釘改錨等。四、有昨軌道精調整理。根據軌道動、靜態幾何尺寸檢測數據,成段對有昨軌道幾何尺寸進行調 整。五、無昨軌道精調整理。根據軌道動、靜態幾何尺寸檢測數據,對無昨軌道進行全面、系統地調整,使軌道靜態幾何狀

20、態符合標準要求。六、無昨道床維修。無昨道床維修主要是對無昨道床傷損進行修補和道床結構損壞進行修復。七、整治道床翻漿冒泥,均勻道昨,整理道床。八、整治絕緣接頭病害。九、調整軌縫,修理、補充軌道加強設備,鎖定線路。十、焊補鋼軌、高鎰鋼轍叉,采用小型養路機械打磨鋼軌、 焊縫、尖軌、 轍叉,整治鋼軌接頭病害。十一、無縫線路應力放散、調整、鎖定。十二、更換傷損鋼軌、道岔(調節器)軌件,鋼軌焊復。十三、曲線上股鋼軌側面潤滑及鋼軌頂面摩擦控制。十四、更換、修理軌枕。十五、成段整修護軌。十六、修補達到n級及以上傷損的無昨道床。十七、整修防沙設備,整治凍害。十八、整修道口,清除道床雜草和路肩大草。十九、補充、修

21、理并刷新標志、標記。二十、季節性工作及其他工作。第2.3.9條臨時補修主要內容。一、整修軌道幾何不平順超過臨時補修容許偏差管理值的處所。二、更換或處理折斷、重傷鋼軌及焊縫。三、更換達到更換標準的傷損夾板,更換折斷的接頭螺栓、道岔護軌螺 栓、可動心軌凸緣與接頭鐵聯結螺栓、可動心軌咽喉和叉后間隔鐵螺栓、長 心軌與短心軌聯結螺栓、鋼枕立柱螺栓等。四、處理不良絕緣接頭。五、調整嚴重不良軌縫。六、更換或整治失效無昨道床。七、整修嚴重不良的道口設備。八、處理線路其他故障。九、其他需要臨時補修的工作。第四節管理組織第2.4.1條線路設備大修施工管理組織。大修施工單位應具備如下設施:一、鐵路局集團公司應根據近

22、、遠期規劃,統籌安排,修建必要的大修 基地。大修基地應有足夠的配線和場地,具備必要的生產和生活設施,交通 便利。二、配備與大修施工任務相適應的施工機械、交通運輸工具、通信設備 和相應的檢修設施。三、配備宿營車輛等必要的流動生活設施。第2.4.2條 線路設備大修施工組織設計。線路設備大修施工單位應依據設計文件進行現場調查和施工測量,研究制定施工方案;按工程件名及批準的施工計劃編制施工組織和安全技術措施。其主要內容如下:一、編制依據及設備現狀。二、施工技術條件和技術標準。三、施工計劃和施工進度安排。四、工程數量及材料供應。五、施工方法、勞動組織、機具使用和施工配合。六、施工作業程序。七、施工安全、

23、質量和進度控制措施。八、施工臨時設施。第2.4.3條線路設備大修施工管理。線路設備大修施工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 格執行各項施工作業標準,科學組織施工,確保施工安全、質量和進度。一、施工單位應按照設計文件、有關技術標準和施工工藝流程組織施工, 合理控制施工和慢行長度。二、施工負責人應加強施工管理,落實安全責任制。三、線路設備大修施工實行安全監督制度。負責設備管理的工務段,必 須派人常駐施工工地,加強與施工單位的聯系,相互配合,密切協作,協助 檢查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 工務段應對施工全過程進行監督,發現施工安全隱患及質量問題時應責令施工單位立即糾正,危及行車安全時有權責

24、令其停止施工。四、施工單位必須建立以下制度。1 .施工三檢制一一在每次開工前、施工中和線路開通前,施工負責人應組織有關人員分別按分工地段對施工準備、施工作業方法、線路設備狀態和線路開通條件進行檢查。2 .巡查養護制一一施工現場應設置巡養人員,對施工地段進行巡查和養護,發現并及時消除危及行車安全的處所。3 .工序交接制一一前一工序應給后一工序打好基礎,在前一工序完成 后,應由施工負責人組織工序負責人進行交接。4 .隱蔽工程分階段施工制度一一每階段完成后,施工單位應會同接管單位共同檢查,并填寫記錄,確認符合設計要求,方準開始下一階段施工。5 .崗前培訓制度一一職工上崗前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

25、經考試考核合格,并取得崗位培訓合格證書后,方可上崗;采用新工藝、使用新設 備時,必須首先制定安全保證措施和操作規程,并對職工培訓后方準進行操作和調試。6.安全檢查分析制度一一施工安全工作應抓早、抓小、抓苗頭、抓薄弱 環節,應定期加強檢查,重點加強季節性、節假日和工地轉移前后的檢查, 及時消除隱患;應組織開展事故預想活動,預防事故的發生;對事故苗頭和 事故應及時分析、處理,吸取教訓。第2.4.4條線路設備大修施工機械管理。施工單位應建立健全各種施工、運輸和裝卸機械的管理制度,加強設備 臺賬和技術檔案的管理,實行崗位責任制,嚴格執行設備檢修保養制度,保 證配件儲備,提高設備完好率。第2.4.5條

26、線路設備大修材料管理。一、施工單位應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制度,不得使用質量、規格不符合標準或出廠證件不符合要求的材料O二、材料應及時清點,堆碼整齊,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丟失或損壞。三、下道舊料應及時回收,做到工完料凈。四、應按規定辦理材料的收發、運送、使用和交接手續。第2.4.6條 線路設備維修管理組織。工務段的管轄范圍:正線線路延展長度不宜超過1500km ,特殊情況下由鐵路局集團公司規定;山區鐵路、管轄范圍內有編組站或一等及以上車站 時,管轄正線長度可適當減少。線路車間的管轄范圍:正線延展長度單線以6080km為宜,雙線以100120km為宜。工務段下設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和線路車間、重點維修車間

27、、綜合機修車間、探傷車間等。線路車間下設檢查工區、維修工區、線路工區。支線鐵路可只設車間,不設或少設工區。第2.4.7條線路設備維修實行檢養修分開制度。檢養修分開的基本原則是實行獨立檢查以及專業化、機械化集中修理。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負責指揮和監控全段日常生產,掌握作業和設備安全信息;匯總分析設備檢查、監控數據,跟蹤設備病害和缺陷的調查、復 核及處理情況;掌握全段日作業計劃,對日作業計劃進行審核、協調和過程 監控;跟蹤掌握工電自輪運轉特種設備、 專用車輛運行狀態和路料運輸情況; 指揮、處理突發情況等。線路車間作為組織維修生產的主體,組織制訂車間年、月生產計劃,周 天窗維修計劃以及日作業計劃;組

28、織設備檢查、維護、驗收;定期分析評價設備質量,跟蹤考核維修、日常保持狀態等。重點維修車間作為段實施機械化修理和專業修理的主體,負責配合大型養路機械作業、集中修作業,鋼軌和道岔焊接等工作。綜合機修車間負責養路機械維修保養,工具制作修理及線路配件修理, 軌道車的運行及管理等工作。探傷車間負責鋼軌探傷工作。線路工區負責線路巡查、臨時補修、應急值守等。維修工區負責采用小型養路機械進行線路成段和道岔成組維修、配合大型養路機械作業、軌道傷損部件更換、道床翻漿整治、線路和道岔鋼軌打磨、 道口翻修及季節性重點工作等。檢查工區負責線路的周期性設備靜態檢查、設備質量分析、作業驗收和重點病害的調查、復核等。各鐵路局

29、集團公司可結合實際情況,對上述分工作適當調整。第2.4.8條大型養路機械維修組織形式。工務機械段負責大型養路機械作業項目。工務段負責大型養路機械作業 地段的工作量調查、維修計劃制訂、維修方案設計、質量驗收及其他作業項 目。第2.4.9條 凡影響行車的線路施工(特別規定的慢行施工除外)、維修作業,都必須納入天窗,不得利用列車間隔進行。用于線路大修及大型養 路機械作業的施工天窗不少于 180min ,維修天窗雙線不應少于 120min、單 線不應少于90min 。支線鐵路應優化天窗設置,宜安排晝間天窗。第五節工作計劃第2.5.1條 線路設備大修施工計劃。一、線路設備大修施工必須編制年度和月度施工計

30、劃。二、線路設備大修施工必須以正式批準的設計文件和施工計劃為依據,并納入鐵路局集團公司的運輸方案。三、線路設備大修施工單位應向有關部門和單位提報月度施工計劃。經批準的施工計劃,各單位均應嚴格執行。第2.5.2條 線路設備維修計劃。一、工務段應根據鐵路局集團公司線路設備維修工作安排,編制年度分月維修計劃(年度計劃含各項技術指標),下達各車間。線路設備狀態和線路日常保持狀態的主要技術指標:1 .線路設備狀態評定合格率。2 .線路日常保持狀態評定合格率。3 .道岔日常保持狀態評定合格率。4 .調節器日常保持狀態評定合格率。5 .軌道檢查車檢測質量合格率。工務機械段應根據鐵路局集團公司下達的年度計劃,

31、編制年度分月維修計劃。二、線路車間、重點維修車間應根據工務段下達的年、月維修計劃和各 項技術指標,編制月、周、日維修計劃。其主要內容包括:1 .維修主要項目、數量、地點、材料和人工數。2 .工作量調查、設備檢查、驗收的人工數。3 .日常巡檢的主要內容、材料和人工數。4 .臨時補修人工數。5 .天窗計劃。三、探傷車間應根據有關規定和要求編制月度檢查計劃。其主要內容包括:1 .檢查的項目、范圍、數量及時間。2 .使用的儀器、量具、材料和人工數。第六節管理信息化第2.6.1條 加快和完善鐵路局集團公司、工務段、車間、班組信息平 臺和網絡通道建設,按要求配置硬件和網絡,確保系統運行環境要求。加強 人員

32、培訓,提高工務技術人員信息化應用水平。積極應用大數據、物聯網、 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推進線路設備全服役壽命周期信息化管 理。第2.6.2條 逐步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統,運用大數據分析,掌握設備 變化規律,預測設備發展趨勢,科學指導設備修理,合理控制設備修理成本。第2.6.3條 推廣應用鐵路工務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 做好數據采集, 強化作業關鍵環節控制,實現對線路設備狀態、安全生產計劃和作業過程控 制的動態閉環管理,及時消除設備隱患,不斷促進工務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三章線路設備標準和修理要求第一節線路平面第3.1.1條 在線路直線地段,兩股鋼軌頂面應位于同一水平。在線路曲線地段,應根據

33、曲線半徑和實測行車速度,在外股鋼軌合理設置超高(允 許速度大于120 km/h的線路宜按旅客的舒適條件進行檢算和調整超高值) 超高按下列公式計算:H = 11.8式中 H超高(mm);V平均速度(km/h );R曲線半徑(m);Ni一晝夜各類列車次數(列);Qi各類列車質量(t);ii 實測各類列車速度(km/h ) o按上式算出后,對未被平衡欠超高和未被平衡過超高分別按下列公式檢 算:哈 ax ,Hc=11.8 - - HjK咯Hg=H - 11.8 1式中 H實設超高(mm);Hc未被平衡欠超高(mm );Hg未被平衡過超高(mm);imax 一一線路允許速度(km/h );ih貨物列車平

34、均行車速度(km/h)。未被平衡欠超高不應大于 75 mm ,困難情況下不應大于 90 mm,但允 許速度大于120 km/h線路個別特殊情況下已設置的 90 (不含)110 mm 的欠超高可暫時保留,但應逐步改造;未被平衡過超高不應大于30mm ,困難情況下不應大于50mm ,允許速度大于160km/h線路的個別特殊情況下 不應大于70 mm。實設超高在滿足上述條件下,貨物列車較多時,宜減小Hg,旅客列車較多時宜減小Hc。有昨軌道實設最大超高,在單線上不得大于125 mm ,在雙線上不得大于150 mm。無昨軌道實設最大超高不得大于175mm。第3.1.2條 如行車條件有較大變化,或曲線發生

35、木枕壓切、混凝土枕 擋肩破損、鋼軌不正常磨耗等情況,應根據實測行車速度和實際牽引質量, 重新計算和調整超高。第3.1.3條 兩線路中心距離在5 m以下的曲線地段,內側曲線超高不 得小于外側曲線超高的一半,否則,必須根據計算加寬兩線的中心距離。第3.1.4條曲線超高順坡。一、曲線超高應在整個緩和曲線內順完,允許速度大于 160 km/h的線 路,超高必須在整個緩和曲線內順完;允許速度大于 120 km/h的線路,順 坡坡度不應大于1/(10 imax);允許速度不大于120 km/h的線路,順坡坡度不應大于1/(9 imax) o允許速度不大于160 km/h的線路,如緩和曲線長度不足,順坡可延

36、至直線上;允許速度為120 (不含)160 km/h線路,在直線上順坡坡度不應 大于1/(10 sax ),在直線上順坡的超高不應大于 8 mm ;允許速度不大于120 km/h的線路,在直線上順坡坡度不應大于 1/(9 imax ),在直線上順坡的超高, 有緩和曲線時不應大于 15 mm、無緩和曲線時不應大于 25 mm。在困難條件下,可適當加大順坡坡度,但允許速度大于120 km/h的線路不應大于1/(8 sax );其他線路不應大于 1/(7 Umax),且不得大于2%。二、同向曲線兩超高順坡終點間的夾直線長度應滿足表3.1.4的規定,允許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特殊困難地段不應短于

37、25 m。允許速度不大于 120km/h的線路在極個別情況下不足25 m時,可在直線部分設置不短于 25m的相等超高段。如設置相等超高段困難,可在直線部分從較大超高向較小 超高均勻順坡。圓曲線或夾直線最小長度表3.1.4線路允許速度(km/h )20016014012010080圓曲線或夾直線取小長度(m)一般140130110806050困難1008070504030三、反向曲線兩超高順坡終點間的夾直線長度應滿足表3.1.4的規定,允許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特殊困難地段不應短于 25 m。允許速度不大于120 km/h的線路在極個別情況下不足25 m時,正線不應短于20 m ,站線不應短

38、于10 m;困難條件下可按不大于 1/(7 irnax)順坡,特殊困難條件下超高順坡可延伸至圓曲線上,但圓曲線始終點的未被平衡欠超高不得超過第3.1.1條的規定。四、允許速度不大于120 km/h的線路在特殊條件下的超高順坡,鐵路局集團公司可根據具體情況規定,但不得大于2%0o五、同一條曲線實設欠超高、超高順坡率、夾直線長度(含曲線與道岔夾直線)3個技術參數,一般不應采用2個及以上的困難條件限值。第3.1.5條 圓曲線最小長度應滿足表 3.1.4的規定,允許速度不大于 160km/h的特殊困難地段不應短于 25 m。相鄰兩線采用反向曲線變更線間距時,如受圓曲線最小長度限制,允許速度不大于160

39、km/h的線路,可不設緩和曲線,但圓曲線半徑不應小于表 3.1.5規定的數值。困難條件下的圓曲線最小半徑,160 km/h >imax>140km/h 時不得小于 8000 m ,140 km/h >imax > 120 km/h 時不得小于 6000 m 。采用反向曲線變更線間距可不設緩和曲線的最小圓曲線半徑( m 表3.1.5線路允許速度(km/h )16014012010080可不設緩和曲線的最小圓曲線半徑1200010000500040003000相鄰兩線采用反向曲線變更線間距時,若受曲線偏角限制難于采用表3.1.4規定的圓曲線最小長度標準,允許速度不大于160

40、km/h的線路,可采用較短的圓曲線長度,但不得短于25 m 。第3.1.6條 允許速度大于120km/h的線路,不得采用復曲線;其他線 路不宜采用復曲線,在個別特殊困難情況下可保留復曲線。復曲線兩圓曲線 的曲率差大于表3.1.6規定的數值時,應設置中間緩和曲線。中間緩和曲線 的長度應根據計算確定,不得短于 20 mo復曲線每個圓曲線的長度不得短 于50 m,其超高應在正矢遞減范圍內,從較大超高向較小超高均勻順坡。復曲線可不設中間緩和曲線的兩圓曲線的最大曲率差表3.1.6線路允許速度(km/h )12010080可不設中間緩和曲線的兩圓曲線的最大曲率差1/40001/20001/1000第3.1

41、.7條 線路設備大修時,緩和曲線及兩曲線間的夾直線長度不應 低于原線路標準。第3.1.8條 軌距是指鋼軌頭部踏面下16mm范圍內兩股鋼軌工作邊之間的最小距離。直線軌距標準為1435 mm。曲線軌距按表3.1.8規定的標準 在內股加寬。曲線軌距加寬標準表3.1.8曲線半徑R (m)加寬值(mm)Rg950295 > R 22455245 >R / 9510R< 19515注:曲線軌距加寬值不符合上述規定時,應有計劃地進行改造,道岔內的軌距加寬按設計圖保留。第3.1.9條 曲線軌距加寬遞減。一、曲線軌距加寬應在整個緩和曲線內遞減。如無緩和曲線,則在直線 上遞減,遞減率不得大于 1

42、 %0 O二、復曲線應在正矢遞減范圍內,從較大軌距加寬向較小軌距加寬均勻遞減。三、兩曲線軌距加寬按1%遞減,其終點間的直線長度不應短于10 m不足10 m時,如直線部分的兩軌距加寬相等, 則直線部分保留相等的加寬, 如不相等,則直線部分從較大軌距加寬向較小軌距加寬均勻遞減。在困難條件下,站線上的軌距加寬可按2 %遞減。四、特殊條件下軌距加寬遞減,鐵路局集團公司可根據具體情況規定,但不得大于2%00第3.1.10條 曲線應保持要素準確及圓順,用 20m弦測量,曲線正矢作業驗收容許偏差管理值如表3.1.10-1的規定,曲線正矢日常保持容許偏差管理值如表3.1.10-2的規定。曲線正矢作業驗收容許偏

43、差管理值表3.1.10-1曲線半徑R(m)緩和曲線的正矢與計算正矢差(mm圓曲線正矢 連續差(mm圓曲線正矢最大最小 值差 (mm茁25061218250 V R< 35051015350 V R< 4504812450 V R< 800369R> 800u max< 120km/h369umax>120km/h246注:曲線正矢用20 m弦在鋼軌踏面下16 mm處測量。曲線正矢日常保持容許偏差管理值表3.1.10-2曲線半徑R(m)緩和曲線的正矢與計算正矢差(mm圓曲線正矢連續差(mm圓曲線正矢最大最小值差(mm正線及到發線其他站線正線及到發線其他站線正線

44、及到發線其他站線RC 2507814162124250V R< 3506712141821350V R< 4505610121518450V R< 800458101215R>8003468912注:專用線按其他站線辦理在復曲線的大小半徑連接處, 正矢與計算正矢的容許差, 按大半徑曲線的緩和曲線規定辦理,緩和曲線與直線連接處不得有反彎或“鵝頭” O現場曲線的始終點、緩和曲線長度、曲線全長、曲線半徑、實設超高均 應與設備圖表保持一致。第3.1.11條 線路大修、維修時,應調整線路對橋梁的偏心。第二節 線路縱斷面第3.2.1條 線路大修時,應改善線路坡度。如既有線路坡度超過

45、限制 坡度且改善困難時,可保持原狀。線路大修縱斷面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一、應設計長坡段。允許速度大于 160km/h的線路最小坡段長度不應 小于600m ,困難條件下最小坡段長度不應小于 400m ;其他線路坡段長度 不應小于該區段到發線有效長度的一半,個別困難地段也不應小于200m o二、相鄰坡段的連接,應按原線路標準設計為拋物線形或圓曲線形豎曲 線。1 .允許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線路,采用拋物線形豎曲線時,若相鄰 坡段的坡度代數差大于 2%,應設置豎曲線。20 m范圍內豎曲線的變坡率, 凸形不應大于1%,凹形不應大于0.5%。采用圓曲線形豎曲線時,若相鄰 坡段的坡度代數差大于 3%

46、,應設置豎曲線,豎曲線半徑不得小于10000m , 困難地段不得小于5000m o2.允許速度大于160km/h的線路,坡度代數差不小于1%時,應設置圓 曲線形豎曲線,豎曲線半徑不應小于15000 m ,且長度不應小于25m o豎曲線不得與豎曲線、緩和曲線重疊,不得侵入道岔、調節器及明橋面。第3.2.2條 兩線路中心距不大于5 m時,其軌面標高應設計為同一水 平,困難地段高度差可不大于 300 mm ,但易被雪埋地段的軌面標高差不應 大于150 mm ,道口處不應大于 100 mm。第3.2.3條 大修地段與非大修地段的連接順坡, 應設在大修地段以外。 其順坡率為:允許速度不大于120 km/

47、h的線路不應大于2.0%,允許速度為120 (不含)160km/h的線路不應大于1.0%,允許速度大于160 km/h 的線路不應大于0.8%。第三節有昨道床第3.3.1條 道床大修,枕下道床厚度應符合表3.3.1的規定。道床厚度標準(mm表3.3.1五年內年計劃通過總質量(Mt)W年擊050 > W年段525> W 年/5W年 15無墊層的碎石道床一般路基450450400350不易風化的巖石、碎石路基350350300300有墊層的碎石道床(碎石陛層)300/200300/200250/200250/200有昨橋面上的碎石道床umax 420km/h250umax> 12

48、0km/h300注:允許速度大于120km/h的線路,無墊層時碎石道床厚度不得小于450mm ;有墊層時碎石道床厚度不得小于300mm ,墊層厚度不得小于 200mm 。道床大修后,無墊層的碎石道床,枕下清昨厚度不得小于300 mm ;特殊困難條件下道床厚度不足 300 mm時,應清篩至路基面,弁做好排水坡。運量小、允許速度低的線路或在隧道內、橋梁上和車站內受建筑物限制時,可酌情降低道床厚度。但正線木枕地段碎石道床厚度不得小于200 mm ,混凝土枕地段不得小于 250 mm ,站線不得小于200 mm。第3.3.2條 道床頂面寬度及邊坡坡度應符合表3.3.2的規定。道床頂面寬度及邊坡坡度表3

49、.3.2線路類別頂面寬度(m)曲線外側加寬(m)柞肩堆高(m邊坡坡度半徑加寬正 線無縫線路婀 > 160km/h3.50.151: 1.755ax < 160km/h3.4<8000.100.151: 1.75普通線路100 < U max < 120 km/h3.1<6000.101: 1.75U max < 100 km/h3.0<6000.101: 1.75站線無縫線路HI型混凝土枕3.4<6000.100.151: 1.75其他軌枕3.3普通線路W型混凝土枕3.01 : 1.5其他軌枕2.9軌底處道床頂面應低于軌枕頂面 2030 m

50、m。I型混凝土枕中部道床應掏空,其頂面低于枕底不得小于20 mm,長度應為200400 mm; n型和 田型混凝土枕中部道床應填平,弁不高于軌枕頂面。有昨橋上應設擋昨墻(塊),無縫線路地段應滿足昨肩堆高的要求。第3.3.3條混凝土寬枕線路的道床,由面昨帶和底層組成,均應采用一級道昨。有墊層時道床厚度不得小于 250 mm,無墊層時不得小于 350 mm;在巖石、滲水土路基上,隧道內及有昨橋面上,不得小于200 mm。面昨帶道昨粒徑級配見表 3.3.3 ,厚度為50 mm ,每股軌下兩側寬度應各為 450500 mm ,底層為普通碎石道昨。道床頂面寬度不得小于2.9 m,允許速度大于120 km

51、/h的線路,道床頂面應與寬枕頂面平齊,其他線路枕端埋 入道床深度不得小于 80 mm。面硅粒徑級配表3.3.3方孔篩孔邊長(mm)101620253035.5過篩質量百分率()0551525 4055 7595 100100墊昨起道用的道昨,采用火成巖材料,粒徑為820 mm。第3.3.4條道昨必須有“碎石道昨產品合格證”,作為竣工驗收和評定道床質量的依據。大修、維修補充的道昨應采用一級道昨,粒徑級配見表3.3.4道硅粒徑級配表3.3.4方孔篩孔邊長(mrjn2535.5455663過篩質量百分率(%)0525 4055 75929797100第3.3.5條 道床應保持飽滿、均勻和整齊,弁應根

52、據道床不潔程度有 計劃地進行清篩,保持道床彈性和排水良好。第3.3.6條 道床應按規定保持密實,防止軌枕空吊、道床翻漿。第四節無神道床第3.4.1條無昨道床分為雙塊式、軌枕埋入式和彈性支承塊式無昨道 床等。第3.4.2條雙塊式和軌枕埋入式無昨道床結構及主要技術要求。一、路基地段道床結構由雙塊式軌枕(或長枕)、道床板、支承層或底 座等部分組成。道床板為縱向連續式或分塊式鋼筋混凝土結構, 縱向連續式 道床板在支承層上構筑,分塊式道床板在鋼筋混凝土底座上構筑。 曲線超高 在路基基床表層上設置。二、橋梁地段道床結構由雙塊式軌枕(或長枕)、道床板、隔離層、底 座及凹槽周圍彈性墊層等部分組成。道床板、底座

53、沿線路縱向分塊構筑。道 床板與底座間設置隔離層,底座設置限位凹槽,凹槽側立面設彈性墊層。底 座通過梁體預埋套筒植筋或預埋鋼筋與橋梁連接。曲線超高在底座上設置。三、隧道地段道床結構由雙塊式軌枕(或長枕)、道床板等部分組成, 道床板為縱向連續式或分塊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道床板在隧道仰拱回填層(有仰拱隧道)或底板(無仰拱隧道)上構筑。曲線超高在道床板上設置。四、雙塊式軌枕、長枕不得有裂縫,道床板混凝土不得有橫向或豎向 貫通裂縫。五、底座不得有橫向或豎向貫通裂縫。六、路基地段支承層不得有豎向貫通裂縫,支承層與道床板、路基基床表層間應密貼。七、排水通道應保持通暢,道床板表面不得積水。第3.4.3條彈性支承塊式無昨道床結構及主要技術要求。一、道床結構由混凝土支承塊、橡膠套靴、塊下墊板、道床板等部分組成。道床板為縱向連續式或分塊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在隧道仰拱回填層(有仰拱隧道)或底板(無仰拱隧道)上構筑。曲線超高在道床板上設置。二、支承塊不得有裂縫,道床板混凝土不得有橫向或豎向貫通裂縫。三、排水通道應保持通暢,道床板表面不得積水。第3.4.4條 無昨道床傷損等級分為I級、n級、田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