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語文課程的性質,是指語文課程區別于其他學科課程的根本屬性。它對語文教學的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具有制約作用。語文課程性質的演變過程,也是語文教學改革的發展過程。要正確把握語文課程的性質,必須弄清三個問題:一是什么是語文課程的工具性;二是什么是語文課程的人文性;三是如何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1 )什么是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是以語言的工具性為基礎和前提的。語文課程的工具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語文課程是認知的工具。葉圣陶先生曾經指出:“語文是工具,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數、理、化,社會科學方面的文、史、哲、經,學習、表達和交流都要使用這個工具。”葉老的“
2、工具論”把語文課程定性為基礎工具,認為語文是學習其它一切學科的工具,這個論斷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只有學會熟練地使用語言,才能進行的閱讀與表達,這是其它學科學習所必備的條件。有研究結果表明,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解答數學應用題中起主要作用。盡管閱讀能力和計算能力對于成功地解答應用題都起作用,但閱讀能力比計算能力起的作用更大。也就是說,學生閱讀能力強,他的數學成績也會相對地好,由此可以作出這樣的推斷:凡是以言語信息為主要內容的學科,其學習成績與語言學科的學習成績呈正相關。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語文課程是一門基礎工具課程。那么,作為學習語言的語文課程,如何充分發揮其認知工具的作用呢?首先,要引導學生在豐富
3、多彩的聽說讀寫的言語實踐中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并利用這些能力進行語言交流、解釋和記憶。這種認知工具具有再認知的特點,學生只有掌握了語文能力,才能再學習。其次,要引導學生在言語實踐中掌握獲得語文知識和能力的自學方法。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兩者密不可分,又因為任何學習方法都是和思維方法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獲取自學方法的過程。學生一旦獲得了自學的方法,就能大大提高語言學習的效率。第二,語文課程是表情達意的工具。 語文和數學都是屬于工具性課程,那么,這兩門課程在體現工具性的作用上有什么不同呢?數學是通過對數與形的計算來體現工具作用的;而語文是通過表情達意來
4、體現工具作用的。語言作為載體,它所負載的文化科學知識,都具有一定的思想和情意的內涵,學生通過對文本的閱讀與理解,不僅可以獲得語言的知識,提高理解語言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思想認識,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樣,學生通過習作表達,不僅可以提高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而且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抒發,個性得到彰顯,人格得到培養。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語文課程的工具性,不僅表現在再認知上,同時也體現在表情達意上,體現在對學生人格的塑造上。( 2 )什么是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如果說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著眼于學生的認知和再認知領域,那么,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則著眼于學生的精神領域。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只是揭示了語文課程的外
5、在意義和價值;而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卻揭示了語文課程的內在意義和價值。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強調語文學習的過程,既是學生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也是激發學生創造力和生命力的過程。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人文性的功能呢?第一,要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讓學生通過大量優秀作品的閱讀,受到熏陶和感染。人類優秀的文化和文明精神,大都積淀在優秀作品之中,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和感悟,可以吸收前人創造的文明結晶,從而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值得一提的是,學生通過閱讀優秀作品,提升人文素養,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那種圍繞語文知識點的能力點進行大運動量的訓練的做法,是難以奏效的。第二,要牢固確立“以人
6、為本”的教育策略。首先,在教學的指導思想上,要把學生當作真正的“人”來看待,學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教師要學會尊重和喚醒;學生是有個性有過失的,教師要學會保護和寬容。只要這樣,你才會真正體會到人文教育所獨具的“感化”教育魅力。其次,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學生對文本、對生活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貴的。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獨特體驗時,要喚醒學生的童心,鼓勵學生講真話、抒真情,顯露思維的“原生態”。再次,在目標價值的導向上,要以塑造完善的人格為根本宗旨。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它的教育價值,就是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使人的品質更加高尚,使
7、人的個性更加張揚。( 3 )如何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廣大語文教師和研究工作者經過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和研究總結出來的,這是語文課程教學指導思想上的與日俱進。那么,在語文課程的實施中,如何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第一,要把“工具性”與“人文性”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不能只偏重某一方面。那種“先實現工具性目標,后補充人文性內容”,或者“先實現人文性目標,后強化工具性訓練”的做法都是不妥當的。為什么說“工具性”與“人文性”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呢?從語言的性質來看,語言既有語言形式,又有語言內容,語言形式和語言所負載的思想、情感、文化等內容是一個統一體,語言形式離開語言內容
8、,將不復存在,語言內容總是要通過一定的語言形式表現出來。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把語言形式的教學與語言內容的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語文教學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著力解決“學什么、怎樣學”的問題,而語文課程的“人文性”著力解決“為什么而學、將會怎樣去學”的問題。這四個問題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必須具備的的要素。如果只解決前兩個問題,將會使語文學習活動迷失方向,并失去學習的原動力;如果只解決后兩個問題,將會使語文學習活動失去邏輯前提。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只有將這四個問題有機地整合起來,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從人的發展角度來看,學生的全面發展,離不開理性與非理性、認
9、知與情感、工具與精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層面的協調發展。“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提供了客觀基礎。第二,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必須寓教于文。編入語文教材的文章,雖然涉及到歷史、地理、社會、自然等學科方面的語言內容,但是,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只有作為文章去學習,理解章句間的法則的時候,才算作語文教材。所應著眼的是生字難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攝取。”這就是語文課程區別于其它課程的本質屬性。其它文科課程的教學著眼點主要是語言內容,而課文課程的教學的著眼點語言內容與語言形式的有機統一,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寓教于文。由此看來,在語文教學中,只有正確處理好語言內容與語言形式的辯證關系,才能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縱觀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學,有兩種不良傾向值得我們進行深刻的反思:一是片面強調語言形式的訓練(形式形式形式)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的訓練,這種訓練的目標指向就是應付考試。二是片面強調語言內容的感悟(內容內容內容),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忽視在感悟過程中幫助學生領悟語言表達法則。這兩種語文教學的模式,是造成長期以來語文教學“費時、低效”的根本原因。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以上問題,必須構建適合學生母語學習的兩種基本模式。一是“形式內容形式”學習模式,即在學習一篇課文時,先從形式入手把握內容,再從內容的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彌漫大B細胞型淋巴瘤的臨床護理
- 砌體施工工藝流程詳解
- 小兒柞蠶蛹性腦病綜合征的臨床護理
- 《現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課件
- 網絡安全技能培訓
- 2022-2023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三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25合同最短期限規定
- 關于主任就職表態發言稿模版
- 2025年通過即時通訊軟件訂立的合同是否有效
- 瞹拼音啟蒙創意畫課件
- 北京市豐臺區2025屆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 外貿英語詞匯
- 中級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2025年筆試題庫附答案
- 江蘇南通2025年公開招聘農村(村務)工作者筆試題帶答案分析
- 2025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02版干部履歷表(貴州省)
- DL∕T 1909-2018 -48V電力通信直流電源系統技術規范
- 配電房值班電工技能考核(答案)
- 耐高壓PICC置管
- SG30A伺服說明書
- 《樁豎向極限承載力》PPT課件.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