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鐵聯絡通道凍結法施工措施_第1頁
南京地鐵聯絡通道凍結法施工措施_第2頁
南京地鐵聯絡通道凍結法施工措施_第3頁
南京地鐵聯絡通道凍結法施工措施_第4頁
南京地鐵聯絡通道凍結法施工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僅供個人參考南京地鐵聯絡通道凍結法施工措施分摘要:對南京地鐵一期工程TA4標聯絡通道凍結法施工的成功經驗進行了總結。指由地鐵聯絡通道凍結法施工中,必須采取必要的施工技術措施,才能保證施工安全、順利的進行。本工程的成功經驗可供其他工程參考。關鍵詞:地鐵;聯絡通道;凍結法1前言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南京地鐵一期工程(南北線)南起小行北至邁皋橋,全長21.7km,其中地下部分長14.5km。工程于2000年底開工,計劃2003年底完成車站、區間隧道的土建工程部分。南京地鐵TA4標盾構法區間隧道,北起釣魚臺工作井

2、北側,南至三山街車站南端頭井,由左線(下行線)和右線(上行線)隧道組成。隧道外徑6.2m,內徑5.5m,每塊管片寬為1.2m,厚為350mm。聯絡通道位于兩站區間隧道中間,隧道中心埋深13.13m,聯絡通道及泵站采取合并建造模式,它既保證上、下行隧道間的聯絡作用和必要時乘客安全疏散的功能,又起到地鐵運營中兩車站之間的集、排水作用。工程結構由兩個與隧道相交的喇叭口、通道以及集水井等組成。地鐵聯絡通道一般位于區間隧道的中間,通常與集、排水泵站連在一起,共同起著兩隧道連結、集排水和防火等作用。聯絡通道土體開挖前,必須對其周圍土體進行加固,土體加固的方法常用的有深層攪拌法和凍結法。目前凍結法在國內地鐵

3、建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1-3,積累了一定的成功經驗。南京地鐵一期工程TA4標中,聯絡通道施工成功引用了凍結施工,并取得了圓滿成功。本文對施工中的技術措施進行了總結、分析研究,希望能對以后的聯絡通道土體凍結法施工提供借鑒和指導。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2工程地質狀況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工程地質資料如表1所示,另外地下水標高為地下12m,水位較高。表1土層物理參數3凍結設計從表1看出,土層平均滲透系數小,透水性差,是凍結施

4、工較為有利的土層。經研究采用隧道內鉆孔凍結加固,礦山法暗挖構筑”的施工方案,即:在隧道內利用水平孔和部分傾斜孔凍結加固地層,使聯絡通道以及集水井外圍土體凍結,形成強度高,封閉性好的凍土帷幕。采用礦山法,進行聯絡通道及泵站的開挖構筑施工。地層凍結和開挖構筑施工均在區間隧道內進行,其主要施工順序為:施工準備?聯絡通道連通地面的垂直水管施工?凍結孔鉆孔施工(同時安裝凍結制冷系統)?安裝凍結鹽水系統和檢測系統?積極凍結?探孔試挖?拆鋼管片?聯絡通道掘進與臨時支護?聯絡通道永久支護?泵站開挖與臨時支護?泵站永久支護?必要時進行土層注漿充填。根據凍結帷幕設計及聯絡通道的結構,凍結孔的傾角采用上仰、近水平、

5、下俯三種角度布置,開孔間距為0.7m,凍結孔數58個。凍結孔的布置見圖1所示。圖1凍結孔布置(括號內數字為孔深,單位mm及傾角(o)4 凍結參數的選擇選用YSLGF300?型螺桿壓縮機組一臺套,設計工況制冷量為87500kcal/h,電機功率110kW。地層凍結供冷工藝參數和指標為:積極凍結鹽水溫度為-28C-30C;凍結孔單孔流量不小于4m3/h;凍結系統輔助設備:(1)鹽水循環泵選用IS125-100200型2臺,流量200m3/h,電機功率45kW,其中一臺備用。(2)冷卻水循環選用IS125-100200C型2臺,流量120m3/h,電機功率30kW,其中一臺備用。冷卻塔選用NBL-1

6、00型一臺,補充新鮮水15m3/h。5 施工技術措施5.1 凍結前的施工措施凍結孔鉆進工程中會引起周圍地表的沉降,為了控制沉降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在聯絡通道地表進行了布點監測,監測結果如圖2所示(選取最大變形點)。2002年11月10日開鉆,21日結束。從圖2中看出,開鉆過程中由于土體的開挖以及鉆孔數量的增多,地表的沉降逐漸增大,到11月21日即鉆孔結束時最大沉降為4mm,24日最大沉降達5mm,并且一直保持到開始凍結前,11月29日開始凍結,地表點開始表現為隆起,并隨著凍土效果逐漸增大,從12月30日到2003年1月20日隆起量在15mm處達到平穩,說明凍土發展良好,并且在這一段時間內凍土柱已

7、經交圈,因此,實際土體開挖時間定在了2003年1月8日。由于其它原因,凍土溫度進一步降低,凍土圈有所擴大,地表從1月21日開始隆起增加到2月1日達到19mm,一直保持到主體結構完工。圖21#測點地表變形與時間的變化關系5.2 凍結過程中的施工措施5.2.1 隧道內支撐凍結過程中隧道受凍土力的作用,會發生隧道橫向斷面變形,從而影響隧道的橢圓度。為了減少這一變形,因此在凍結前,隧道內安裝預應力隧道支架,即在上下行線隧道的聯絡通道洞口兩側安裝兩根預應力鋼支架(如圖3所示),每根支有8個支點,均勻地支撐在隧道管片上,施工中可根據觀測到的隧道變形情況,調整各個支點的預應力大小,控制隧道變形。圖3預應力鋼

8、支架5.2.2 布置測溫孔為了掌握凍土帷幕的形成過程、形成狀況,以及判斷凍土柱是否交圈、凍土墻厚度及其溫度是否達到設計要求等等,在上、下行線隧道聯絡通道洞口兩側共布置10個測溫孔,其中在下行隧道中布置了4個,上行隧道中布置了6個(開挖是從下行隧道開始的)。每個測溫孔內設3個測點,每個測點間距600mm,測溫孔深為2m。測量頻度為每天1次。5.2.3 布置卸壓孔為了減少凍結過程中,土體凍漲對地表以及隧道的影響,隧道下行線聯絡通道開挖斷面內布置一個卸壓孔。另外,通過卸壓孔壓力的測試,以及對卸壓孔內水流觀察,可以判斷凍土的凍結情況。如本工程卸壓孔,在12月24日,壓力不再升高,說明凍結帷幕內的自由水

9、由于水分遷移的作用,已經基本補給到凍土中,2003年1月3日打開該泄壓孔,有少量水和泥漿流出,幾分鐘后停止。1月8日土體開挖時,該孔內沒有水流出現象。5.2.4 鋼管片的拆卸為了判斷鋼管片拆除前,聯絡通道土體凍結的帷幕墻厚度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是否交圈,土體強度是否達到要求以及保證土體開挖的安全進行,采用了以下施工措施。(1) 對去路、回路鹽水進行溫度檢測,2003年1月7日鹽水的去、回路溫度差已從2002年12月24日的平均2降到0.5,說明地層的熱負荷減少,凍土帷幕形成良好。(2) 根據第3#測孔的實測資料,其距凍結主面400mm,降溫幅度最大,到2002年12月14日其溫度降到-0.5,此

10、時凍結15d,凍土平均發展速度26.7mm/d;第2#測孔距凍結主面450mm,12月19日其溫度降到-0.2,此時凍結20d,凍土平均發展速度25.0mm/d;第5#測孔距凍結主面700mm,12月27日其溫度降到-0.2,此時凍結27d,凍土平均發展速度27.8mm/d。以上3個孔的凍土平均發展速度為26.5mm/d,按此推算,到實際開挖時間2003年1月8日,凍結時間39d,凍土發展厚度2.06m,超過設計厚度0.46m。(3) 在隧道下行線布置了4個凍脹壓力測孔,根據凍脹壓力測孔1的實測數據,2002年12月18日凍脹壓力達到最大值0.73MPa,此時凍結時間19d;測孔4的實測數據,

11、12月19日凍脹壓力達到最大值1.81MPa,此時凍結時間20d。說明凍結20d左右時凍土柱已經交圈,凍結帷幕已基本形成。此后凍脹壓力趨于穩定并逐步減少,凍土帷幕厚度增加,符合凍土凍結規律。另外,隧道下行線聯絡通道開挖斷面內布置一個泄壓孔,其壓力變化,到12月24日,壓力不再升高,說明凍結帷幕內的自由水由于水分遷移的作用,已經基本補給到凍土中,2003年1月3日打開該泄壓孔,有少量水和泥漿流出,幾分鐘后停止。1月8日土體開挖時,該孔內沒有水流出現象。5.2.5土體支護采用兩次支護方式。第一次支護(臨時支護)采用預應力鋼支架加背板。第二次支護(永久支護)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聯絡通道土體開挖導致地

12、層中原有的應力平衡受到破壞,引起通道周圍地層中的應力重新分布,這種重新分布的應力不僅使上部地層產生位移,而且會形成新的附加荷載作用在已加固好的凍土帷幕上,會引起凍土帷幕及凍結管會產生變形或破壞,為控制這種變形的發展,凍土開挖后就要及時對凍結壁進行及時的支護,所以聯絡通道的臨時支護即做為維護地層穩定,確保施工安全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又作為永久支護的一部分,是支護工藝最為關鍵的一步。經過力學計算分析,確定聯絡通道臨時支護的結構形式,如圖4所示。臨時支護采用18#工字鋼加工成的直腿拱形支架和矩形支架。鋼拱架為封閉形式用于喇叭口及通道內的臨時支護,為增加支架的穩定性,每道支架中部加有一根橫撐,拱形支架

13、的間排距與通道的開挖步距相對應為0.30.5m,相鄰支架間加有縱向拉桿,以增加整個支護體系的整體性和穩定性。矩形鋼支架用于集水井,支護間距為0.5m,上下兩排支架間由8根拉桿相互連接,必要時增加縱橫向支撐,以增加支架整體的穩定性及抗變形的能力。為了控制支架間凍結壁的變形,減少凍結壁冷量損失,所有鋼支撐架后用木背板密背,背板必須同凍結壁緊貼,盡量減少支護間隙,木背板不能松動,當支護間隙較大時,可增加背板厚度和木楔子,以提高支護效果。圖4聯絡通道的臨時支護永久支護為結構設計中的鋼筋砼結構,為減少砼施工接縫,聯絡通道開挖及臨時支護完成后,一次連續進行澆筑。由于這種結構的特殊性,通道頂板內的砼澆筑較為

14、困難,為提高砼施工質量,可采取分段澆筑的施工方式,必要時可采用噴漿機對澆筑空隙進行充填。上部結構施工完成以后,開挖集水井,集水井開挖到設計深度,首先對集水井底板進行封底澆筑,然后一次完成集水井的鋼筋砼澆筑施工。5.3解凍過程中的施工措施聯絡通道主體結構施工完畢后,停止供冷,土體自然解凍,解凍過程中會引起地面的沉陷,如果沉陷過大,不但對隧道而且對地面建筑、地下管線將產生不利影響。為減少土體解凍產生的沉降量,可通過隧道及聯絡通道預留的注漿孔,采取跟蹤注漿的形式,根據觀測到的隧道及地層沉降情況,及時地對地層進行補償注漿。6結論凍結法在南京地鐵一號線TA4標的成功經驗說明南京地質條件下在地下水位較高的

15、軟土且含砂層的土質采用凍結施工是可行的,隨著工程的開展,凍結法會地鐵建設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但在凍結施工中必須采用必要的施工技術措施相補充,必須重視施工中的跟蹤檢測措施,及時反饋信息,對施工的方案及時補充修正,確保萬無一失,工程順利進行。參考文獻1 周曉敏,蘇立凡,賀長俊等.北京地鐵隧道凍結法施工J.巖土工程學報,1999,21(3):319-322.2 馬玉峰,蘇立凡,徐兵壯等.地鐵隧道聯絡通道和泵站的水平凍結施工J.建井技術.2000,21(3):39-41.3 郭曉江.凍結法在廣州地鐵二號線暗挖隧道中的應用J.煤炭工程.2001(12):27-29.不得用于商業用途僅供個人參考僅供個人用于學習、研究;不得用于商業用途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Nurfurdenpers?nlichenfurStudien,Forsc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