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雷州22人食用云斑裸額蝦虎魚中毒等_第1頁
廣東雷州22人食用云斑裸額蝦虎魚中毒等_第2頁
廣東雷州22人食用云斑裸額蝦虎魚中毒等_第3頁
廣東雷州22人食用云斑裸額蝦虎魚中毒等_第4頁
廣東雷州22人食用云斑裸額蝦虎魚中毒等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東雷州22人食用云斑裸額蝦虎魚中毒等廣東雷州22人食用云斑裸額蝦虎魚中毒 2013年3月20日“新華網”報道,3月14日至15日,湛江農墾二院接診雷州市英利鎮、東方紅農場、幸福農場等地共22人因食用有毒蝦虎魚中毒患者。中毒者具體表現為:手指、唇、舌有麻痹、刺痛,后出現惡心、嘔吐、四肢無力等癥狀,無死亡病例。至3月19日21名患者已痊愈出院,仍在住院的1名患者病情穩定。 經廣東省疾控中心會同當地市疾控中心調查,這起事件初步判定為一起誤食含有河豚毒素的云斑裸額蝦虎魚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以前也曾發生類似事件,2007年3月,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首次報告食用云斑裸額蝦虎魚中毒事件,致16人中毒,1人死

2、亡。 本刊提醒: 云斑裸額蝦虎魚又名云斑櫛蝦虎魚,為暖水性沿岸小型有毒魚類,生活于河口咸淡水水域港灣、砂岸、紅樹林及沿海砂泥地的環境。此魚所含的毒素為河豚毒素,魚皮是毒性最強的部位。此魚種毒性強弱跟地域和季節性有關,以冬季和早春含毒最高。建議廣大群眾,為避免中毒,不要食用陌生的魚類,在食用“跳跳魚”前,要仔細做好鑒別,如出現中毒癥狀,要盡早催吐處理,并到正規醫療機構救治。 福建一女子連續染發20年患上皮膚癌 2013年3月20日海峽都市報報道,現年38歲的李女士是寧德人,至今已有20年染發歷史。她18歲喜歡上染發,覺得染一頭赤色卷發顯得時尚,因此,長期以來,每隔一段時間,大約每隔一個月,頭發稍

3、長了一些,她就要去染。最近3年來,李女士會不定期出現頭暈、頭疼,一開始她還以為是自己身體抵抗力差,今年年初,李女士發現自己頭發掉得特別厲害,并且頭皮有些發黑,頭皮內出現硬塊。檢查發現患上皮膚癌。 接診的醫生見到一頭紅發的李女士時,首先詢問她是否經常染發,李女士稱,她一般是在老家鎮上的小發廊染發,沒有固定一家店,平時也沒留意用的是什么品牌的染發劑。 于是,醫生初步判斷李女士的病源為使用的染發劑。 本刊提醒: 從理論上,含有苯成分的化學物質都是可能致癌的,而染發劑接觸皮膚,且在染發過程中還要加熱,使苯類的有機物質通過頭皮進入毛細血管,然后隨血液循環到達骨髓,長期反復作用于造血干細胞,導致造血干細胞

4、惡變,進而引發白血病和其他癌癥。 如有需要染發,一年不要超過3次。染發前一周不要焗油,染發當天不要洗頭。若頭皮有傷口、潰爛,不宜染發。 染發劑應選正規商場或美發店出售的包裝完好、標識清楚,具備生產許可、衛生許可、特殊化妝品批準文號及執行產品標準號的產品;進口商品應標注進口化妝品衛生批準文號、中文產品名稱、制造者名稱、地址及經銷商注冊的名稱地址等,拒絕使用假冒偽劣產品。如果到發廊染發應選擇合法、正規、信譽度好,美發師具有從業資格的美發店。 男子牙齦感染沒當回事 一周后花30萬撿條命 2013年3月29日半島都市報報道,一顆小小的病牙,竟差點要了49歲農民劉先生的命。1月初他有顆后槽牙有些疼痛,但

5、因為之前在同樣的位置也痛過,就沒當回事兒,自己吃了點消炎藥和止痛片,但第二天牙齦腫痛得厲害,還持續發燒不退,去醫院打了兩天吊瓶不僅不見好,整個脖子都腫了起來,而且連呼吸也開始覺得困難,短短幾天時間就引發了頸部和胸部感染,經過驚心動魄的搶救,歷時兩個月,花費近30萬元,才撿回了一條命。3月28日,在青醫附院黃島分院康復即將出院的劉先生異常感慨,他怎么也沒想到普通的牙病居然如此“生猛”。對此,醫生表示,劉先生所患的疾病叫“下行性壞死性縱隔炎”,非手術死亡率達到86%,手術后死亡率達到25%40%,主要是由于牙齒、口腔感染引發,都說牙痛不是病,但要是輕視了牙痛,后果不堪設想。 平時根本不放在心上的牙

6、痛差點要了自己的命,這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但醫生認為牙痛其實并非“不是病”。像劉先生這樣的病有60%是因為牙源性感染引發的,另外甲狀腺病變、頸部外傷等也可能會引發。很多人平時對口腔疾病并不是很在意,以為牙痛不是病,忍忍或者吃點藥靠靠就行,結果釀成大病。 本刊提醒: 人的口腔內有著各種各樣的細菌。牙痛的時候,細菌很可能正在侵蝕著蛀牙周圍的組織,并形成膿液。而這些膿液順著頜面部的間隙侵入頸部甚至胸部時就危險了,而且發病短,一旦頸部感染后12小時到24小時就可能發生“下行性壞死性縱隔炎”,危及生命。 對此,大家平時一定要注意口腔衛生,而一旦出現牙痛尤其是牙齦腫脹現象,一定要盡快到醫院進行治療,不要一

7、味拖延或者自己隨便服用些抗生素類藥物。 網友吐槽東西舍不得扔 專家稱是“囤積強迫癥” 2013年3月28日揚子晚報報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習慣:小擺件、舊報紙甚至布條,哪怕幾年都沒用過,但你堅信某天它會有用,舍不得扔?美國精神病學會研究表明,患上“囤積強迫癥”的人大腦會過度活躍。然后,就離潛伏或明顯的抑郁癥不遠了。唯一療法是經常進行揀選,該扔的就扔掉!這條微博被網友轉發了近萬次,無數網友也紛紛吐槽自己的“囤積”遭遇。“沒油的筆管,空的禮品盒和護膚品的瓶瓶罐罐,包裝紙袋和絲帶,雪糕的包裝袋,衣服的吊牌,飲料的瓶蓋我統統都不放過,因為總覺得它們會在某一天派上大用場。”看到微博后,網友“蠆蠆的腦袋”直呼

8、,“我以為我這是勤儉持家會過日子,原來是強迫癥呀!” 本刊提醒: 囤積癥也叫“強迫性囤積癥”,也稱為病態性囤積癥、棄置恐懼癥。是一種有過度性地收購或收集物件的病癥,即使是不值錢、有危險性或不衛生的物品。強迫性囤積病患者所聚集的物件,會干擾或損害到患者及身邊的人生活上的流動性和基本活動,包括做飯、打掃、洗澡及睡覺等。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患者有收集癖好,他們需要大量收購或無法拋棄對別人看來價值不高或沒用的物件。由于囤積行為而有顯著的壓力,干擾或妨害到正常生活的運作。女孩子愛買化妝品,愛買新衣服,其實不能算是強迫性囤積。強迫性的囤積,很大程度上是和“創傷心理”有關,比如無限制的購物,可能會是很多人自

9、我宣泄情感的一種方式;而區分強迫癥和一般囤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內心是否有沖突,有的人在囤貨之后,經常會陷入懊惱當中,經常會自責,可是卻總是控制不住地要去“囤”,這才算是有強迫癥傾向。 女子摸黑玩手機患青光眼 2013年3月27日廣州日報報道,30歲的張小姐是一家公司的文員。睡覺前,她習慣性地關掉燈,在黑暗的環境中玩手機游戲和看新聞,關燈玩手機的情況大約持續了一個多月,有一天早上,張小姐的眼睛突然刺痛難忍。后來她來到眼科醫院檢查時,被診斷為青光眼。 本刊提醒: 在昏暗的光線下用眼,會造成瞳孔長時間散大,堵塞眼內液體循環流通,很容易導致青光眼的發生。而青光眼是我國第一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 根據眼壓

10、升高時房角開閉的情況,青光眼可分為閉角型和開角型兩類,如果長期在黑暗的環境中看手機,瞳孔自然散大,就會引發閉角型青光眼,青光眼的眼壓不控制的話造成視神經損壞,就會失明。眼睛在黑暗中對比敏感度低,會引起眼睛的調節系統負擔加劇,進一步還會導致近視加深。為了降低眼睛的負荷,最好調整手機屏幕的對比度,使亮度和色澤盡量柔和。有可能的話應在房間開一盞低亮度的背景照明燈,緩和一下屏幕和背景環境間亮度的差距,這樣能對眼睛起到保護作用。屏幕的光線在黑暗中對比度過大,長期刺激人的神經系統,還容易造成失眠。另外,躺著玩手機也是不好的習慣,這種姿勢對眼球的壓迫力最大,容易造成視力下降。 海水加米醋 竟成“天價”萬能營

11、養液 2013年3月22日“溫州健康網”報道,近日市民祝女士感覺頗為煩惱,家中七十多歲的母親連日來總是吃不下飯,還嘔吐不止,去醫院檢查也查不出個所以然。后在不經意間祝女士發現,原來自己的父母都在吃一種名叫“cellfood”的細胞營養液,祝女士懷疑母親的連續嘔吐可能是這營養液在“搗鬼”。 在祝女士在一番追問下,父親才勉強說出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前些日子祝老伯去免費量血壓,店里的銷售員邀請他去聽健康講座,講座上向他推薦了每瓶售價400多元的細胞營養液,祝老伯一口氣買了10瓶。“他們說這是高科技產品,心臟病發作時在舌頭滴上兩三滴就能起作用,平時里滴幾滴到喝的水里還能增強體質。”祝老伯這樣和祝女士解

12、釋道。 這個所謂的細胞營養液中文名為“賽爾復得”,全稱為“cellfood海水營養素濃縮飲液”,原廠地為“美國”,由“上海賽鼎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總經銷商。從外包裝上,既沒有找到“國藥準字”的批準文號,也沒有找到“保健食品”專用標志,更記者令人吃驚的是,產品外包裝的配料表一欄上填寫的竟是“海洋深層水、米醋”。 本刊提醒: 建議大家在購買保健品時首先要確定這個產品是食品還是保健品。如果是保健品它的包裝上必須印有國家衛生部規定的保健食品標志,既我們俗稱的“藍帽子”標志。如果是食品它的宣傳資料上則不能涉及疾病預防、治療等虛假、夸大的宣傳內容。 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保存好產品的宣傳資料等相關證據,以

13、便日后維權。現在社會上類似祝老伯遇到這種在酒店租場地,邀請老年人去聽講座的事情比較普遍。尤其是購買金額涉及上千上萬的,老年人更要引起注意。如果覺得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或是在購買過程中受到欺騙,可以帶上相關證據資料,向轄區工商所投訴,會有相應的工作人員到現場了解情況,或者撥打12315維權熱線進行投訴。 “糖精鈉”糖蒜 大量攝入可致中毒 2013年3月18日“中國網”報道,近日,很多網友詢問:“為什么現在吃的糖蒜發苦,口感大不如從前”,“甜的發膩,吃多了惡心想吐,是不是質量有問題?” 記者隨機購買了“海底撈火鍋連鎖店”和“呷哺呷哺火鍋連鎖店”的糖蒜,把樣品送到中國消費者協會指定檢測中心實驗室進行了

14、檢測,兩家火鍋店的糖蒜均檢測出了食品添加劑“糖精鈉”的成分,糖精鈉的含量為131.7mg/kg和112.5mg/kg。 關于“海底撈”、“呷哺呷哺”糖蒜中檢測出糖精鈉一事,專家表示,糖精鈉是一種國家允許使用的甜味劑,是食品添加劑的一種,在果脯、蜜餞、飲料、醬菜中經常使用。在醬菜中其最大允許使用量是150mg/kg,所以“海底撈”、“呷哺呷哺”糖蒜檢測樣品并未超標。使用這種甜味劑也沒有任何問題,只是“海底撈”、“呷哺呷哺”火鍋店并沒有在店內公示糖蒜中用到的食品添加劑,這種做法抹殺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糖蒜的貓膩太多了,現在市面上很多的糖蒜根本不是傳統工藝腌制的,生產一噸糖蒜,用

15、白糖腌制糖蒜,大概需要半噸白糖,半噸白糖的成本大概是3000元左右。而用糖精鈉腌制糖蒜,大概用23斤就可以,成本100元左右,所以用糖精鈉比用白糖每噸能多賺3000元左右。 本刊提醒: 食品中的甜味素有兩類,一類是從自然界中提取的甜味素,如蔗糖、葡萄糖等,另一類是人工甜味素,如糖精和甜精。人工合成的糖精、甜精無營養價值,又有致癌嫌疑,所以食用時應慎重。 糖精化學名稱為鄰苯甲酰磺酰亞胺,市場銷售的商品糖精實際是易溶性的鄰苯甲酰磺酰亞胺的鈉鹽,簡稱糖精鈉。糖精鈉的甜度約為蔗糖的450550倍,故其十萬分之一的水溶液即有甜味感,濃度高了以后還會出現苦味。糖精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中間體物質對人體健康也有危

16、害。 糖精鈉是有機化工合成產品,是食品添加劑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覺上引起甜的感覺外,對人體無任何營養價值。相反,當食用較多的糖精時,會影響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食欲減退。 現在一些市場上有一些既無生產標準又無標識、出處的小食品和飲品基本上都含有糖精,長期食用會導致營養不良,個別人還會產生厭食行為,干擾了人們從正常膳食中攝取營養。建議消費者購買飲品和食品的時候應該選擇信得過的知名品牌,留意產品標簽,選擇標明不含糖精成分的食用為佳。 演員黃渤曬一次性筷子黃湯照 2013年3月19日新京報報道,演員黃渤在微博上圖文并茂地發出一條信息,吐槽自己在飯店吃飯使用一次性筷子的遭遇,圖片

17、顯示,一次性筷子泡在水杯中,無色透明的水竟然變成黃色,水面還泛出一層類似油漬的物質。 這條微博立刻引發熱議。不到1天時間里,已被轉發超過10多萬次。網友們紛紛評論,還要求曝光那家飯店,有的甚至呼吁國家應嚴禁使用一次性筷子。3月17日下午,黃渤在微博上再次回應,認為用這種一次性筷子的飯店很普遍,“我們只能做到拒用或少用一次性筷子,環保多一點,壽命長一點”。 食品包裝專家表示,正常的筷子因為含有木素,也會泡出略微淺色的黃,但像黃渤照片上泡的筷子極有可能是被硫黃熏蒸過量,務必提防一次性筷子被“藥水泡,硫黃熏”。發黑、發黃、有斑點以及太細的一次性筷子別用。 本刊提醒: 一些小作坊為降低成本,使用劣質木材,看上去較黑甚至發黃,有的甚至回收使用過的筷子再加工,用硫黃熏制,雙氧水或亞硫酸鈉浸泡漂白,甚至削細筷子。另外,一次性筷子也最好在生產半年內使用,以免發霉產生霉菌或黃曲霉素。 正常的一次性筷子會帶有木香或清新的竹香,但如果是刺激的氣味,尤其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